[课件]肾病综合征小讲课PPT

合集下载

肾病综合征演示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演示ppt课件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 、尿沉渣镜检等,用于评 估肾脏功能及损伤程度。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肾功能、血 脂、电解质等,用于了解 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 况。
免疫学检查
如补体C3、C4、免疫球 蛋白等,有助于了解免疫 状态及排除继发性肾病综 合征。
影像学检查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蛋白尿等症状进行鉴别,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 肾病、紫癜性肾炎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及影像 学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一般治疗
休息与活动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 轻度活动以增强身体抵抗 力。
饮食调整
措施。
家庭护理指导
环境优化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安静,定期通风 换气,避免患者接触感染源。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运动与休息
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 极拳等,同时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 累。
病情观察与记录
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水 肿、尿量、血压等,并做好记录,以 便及时向医生反馈。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
向患者详细解释肾病综合征的 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提
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限制 钠盐摄入,保持适量运动,避 免过度劳累。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 用法及注意事项,强调遵医嘱 服药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与随访

肾病综合征.ppt

肾病综合征.ppt
pathogenesis:
Nephrotic Syndrome
临床表现: 水肿(Edema) 蛋白尿(Proteinuria) 高血压(hypertension) 血尿(Hematuria)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
Nephrotic Syndrome
并发症: 感染 血栓及栓塞性并发症 急性肾衰竭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 襻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
糖皮质激素 适应症: 所有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部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急性间质性肾炎 可选用的药物 短效:氢化可的松 中效: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 长效:地塞米松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
GC

+
TF
TF
±
GR
GC
Cell
GC: Glucocorticoid GR: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HSP: Heat Shock Protein IP: Immunophilin hsp56&p23 TF: Transcriptional Factor&co-factor
尿路感染
发病机制: 炎症与免疫反应 ①由于细菌性抗原产生的获得性免疫,此种免疫反应可清除肾组织中的细菌,起保护作用。②细菌感染也可激发肾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可以造成细菌被清除后,病变持续发展。
尿路感染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 发热、乏力 腰痛、下腹部疼痛 无症状性菌尿 夜尿增多 贫血
尿路感染
Nephrotic Syndrome
辅助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血:白蛋白、血脂、尿素氮和肌酐 肾活检 病因
Nephrotic Syndrome
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24h UP>3.5g、ALB<30g/L 病因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 病理诊断:微小病变、系膜增生(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 并发症诊断:ARF、栓塞、感染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其他并发症
感染:由于免疫 抑制剂的使用, 肾病综合征患者 容易发生感染, 如肺炎、尿路感
染等。
血栓和栓塞:肾 病综合征患者血 液处于高凝状态, 容易形成血栓, 如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等。
营养不良:肾 病综合征患者 常出现低蛋白 血症、电解质 紊乱等营养不
良症状。
肾功能不全: 长期大量蛋白 尿可能导致肾 功能不全,严 重时甚至发展
特殊治疗
血浆置换法:通过 置换血浆,清除体 内过多的免疫复合 物,减轻肾脏负担
免疫吸附法:利用 吸附剂吸附体内过 多的免疫复合物, 降低肾脏损害程度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针对肾病综合征的 病因,抑制免疫反应 ,减轻肾脏损害
细胞毒药物治疗:对 于部分难治性肾病综 合征患者,采用细胞 毒药物进行治疗
感染
常见感染部位: 肺部、泌尿道、
皮肤等
感染症状:发 热、咳嗽、尿
频、尿急等
感染对肾病综 合征的影响: 加重病情,影
响治疗
防治措施:保 持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 源,遵医嘱治

血栓形成
常见部位:下肢深静脉、肾 静脉、肺动脉等。
防治措施:使用抗凝药物、定 期检测凝血指标、避免长时间
卧床等。
定义: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高 凝状态和低蛋白血症等原因, 容易形成血栓。
一般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 的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
饮食:低盐、低脂、 优质蛋白饮食,控 制水分摄入
控制感染:预防和 控制感染,避免使 用肾毒性药物
药物治疗: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利尿剂、糖皮质 激素等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细胞毒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尿蛋白 生物制剂:调节免疫,减轻肾脏损伤 新型药物:如JAK抑制剂,靶向治疗,提高疗效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光镜 (LM) ❖ 肾小球基本正常 ❖免疫荧光(IFM) ❖ 没有免疫球蛋白沉积 ❖电镜(EM) ❖ 肾小球脏层细胞足突消失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微小病变型肾病(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微小病变型肾病(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微小病变型肾病(临床特征)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
❖我国发病率很高, 占原发性NS的30%; ❖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50%患者有前驱感染; ❖免疫病理分为IgA肾病和非IgA肾病; ❖非IgA NS(50%) / 隐匿性 /急性/ 慢性GN; ❖血尿(IgA 100%, No-IgA 70%); ❖对治疗的反应取决于病理改变的轻重。
临床缓解; ❖ 病理变化重者治疗效果较差。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理)
❖光镜
❖ 肾小球成局灶、节段性硬化。
❖ 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

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
❖ IgM 和 C3 在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电镜
❖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2024/6/2
病理类型
临床特征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ppt课件
定期检查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 感染和过敏。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肾病综合征。
THANKS
感谢观看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
起始剂量要足
通常采用泼尼松(Prednisone )口服,起始剂量为每日每公 斤体重1mg,晨起一次顿服。
减量要慢
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每12周减少原剂量的5%-10%,减至 每日0.5mg/kg左右时,改为隔日 顿服。
维持治疗要长
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再维持一段时 间,一般不少于3-6个月。
高脂血症
血液中脂质物质含量升高,尤其是胆 固醇和甘油三酯。
0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明显水肿。
尿蛋白大于3.5g/d;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通常指肾脏本身病变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如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尿蛋白、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 血症。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
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之一 ,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泡 沫长时间不消失。
低蛋白血症
由于尿中蛋白质大量丢失,血液中的 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
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引起 水肿。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总结词
发病率高,青少年多见,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详细描述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病综合征中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青少年。其病理特点为系膜区细胞和基 质弥漫性增生。约半数以上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多数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 疗反应较好。然而,部分病例病情反复发作,易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征小讲课课件

肾病综合征小讲课课件

高脂血症
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 醇等脂质水平升高。
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 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
能低下等。
02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
尿蛋白大于3.5g/d
01
02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水肿 03
04
高脂血症
上述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
05
06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表现
实验室检查
01
尿常规
分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 综合征、遗传性肾病综合征。
病因与病理
病因
感染、药物、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 均可导致肾病综合征。
病理
肾小球基底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血 浆蛋白大量丢失,导致低白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等。
临床表现
水肿
全身性水肿,以颜面、 下肢、阴囊等部位最为
明显。
蛋白尿
尿中出现大量泡沫,且 不易消失。
05
肾病综合征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指导
饮食调整
根据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盐、脂肪和蛋白
质的摄入量。
心理调适
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应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信心,保持乐 观心态。
运动与休息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 体质,但应根据病情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疲劳。
避免使用肾毒性物质
避免接触重金属、化学物质等肾毒性物质,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饮食调养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01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等,以维持肾脏功能。
控制盐分摄入
02
减少盐分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预防水肿等症状。

肾病综合征诊治课件PPT

肾病综合征诊治课件PPT
❖尚不清楚。目前认为: ❖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结构或电化学的改变可导致蛋白
尿。 ❖2、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CD4/CD8 、IL-1、6、
8和血管通透因子显著升高。 ❖3、非微小病变型内常见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成分沉积,
局部免疫病理过程可损伤滤过膜的正常屏障作用而发 生蛋白尿。 ❖4、与遗传有关。
肾病综合征
❖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 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 的临床综合症。临床有以下四大特征:① 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脂血症; ④不同程度的水肿。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 继发性、先天性3大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MCN: effacement of epithelial foot process in EM
三、病理生理
❖1、蛋白尿(Proteinuria)
❖ 分子机械屏障受损
非选择性蛋白尿
❖ 静电屏障受损
选择性蛋白尿
❖新 进 展 : 近 来 研 究 发 现 “ 足 细 胞 分 子 ” nephrin 、CD2-AP、 podocin 、а-actinin-4
等是肾病综合征发生蛋白尿的关键分子。
❖2、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 或25g/l
❖3、高脂血症(hyperlipemia) ❖4、水肿(edema) ❖5、其它
白蛋白﹤30g/l
四、临床表现
❖ 主要是不同程度的水肿,为凹陷性水肿。血 压多数正常,少数患儿有高血压症状。
单纯型
二、病理
❖1、微小病变(MCD)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或仅有 极轻微的系膜变化。电镜可见有典型上皮细胞肿胀, 足突融合,免疫荧光基本阴性。

肾病综合征小讲课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小讲课ppt课件
22
2.血栓及栓塞
血栓和栓塞的并发症并不少见。其原因: 1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2高脂血症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 3血液中抗凝血酶Ⅲ从尿中丢失,造成抗凝功
能低下; 4抗纤溶物质从尿中丢失,造成纤溶功能低下; 5免疫损伤,凝血因子的激活; 6血小板功能亢进; 7利尿剂的应用; 8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7
3. 高 脂 血 症
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降低,肝脏代偿合成蛋白增 加,小分子蛋白还是从尿中丢失,因为脂蛋白分 子量大,不能从尿中丢失,在血液中堆积,出现 高脂血症。蛋白尿越多,血浆白蛋白就越低,肝 脏合成脂蛋白就越多,血脂就越高。若经治疗尿 蛋白减少或消失,血浆蛋白恢复正常,血脂也就 自然降至正常。
10
1.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LN)在出现大量蛋白尿时,易被误诊 为原性肾病综合征。
除大量蛋白尿外,符合下述10条中的3条就可以诊断 为LN。①蝶形皮疹;②盘状红斑;③光敏感;④ 口腔溃疡;⑤多发性关节炎;⑥浆膜炎;⑦神经 系统病变:癫痫或精神病;⑧血液系统病变:溶 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 减少;⑨免疫系统损害:LE细胞或抗DNA抗体或Sm 抗体阳性;⑩抗核抗体阳性。
肾病综合症患者可因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渗透到组织间隙 →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下降→诱发肾前性氮 质血症。经扩容、利尿后可得到恢复。少数可 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机制:肾间质高度水肿→压迫肾小管,以及大量 蛋白管型→阻塞肾小管所致。
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患者,多无明显诱因,表现 为少尿或无尿,扩容利尿无效。
20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是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与大量尿蛋白所致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关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也可见牙龈炎骨髓炎等隐匿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除有大量蛋白尿外,如下特征可考虑过敏性紫 癜性肾炎:①最常见于儿童;②斑点状紫癜, 常见于臀部和下肢,常有腹痛(约2/3病人) 和关节痛(约1/3病人);③多数紫癜后4-8周 出现肾损害,肾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④ 血小板计数多正常,50%病人血清IgA升高, 血冷球蛋白多阳性。
肾病综合征小讲课
概念和特点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 球疾病所引起,具有共同的临床表现, 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特点: 大量蛋白尿(>3.5g/d),常伴有 低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和高血 脂症。(三高一低)
分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包 括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肿瘤等许 多继发性疾病在内的一个综合征,若把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 合征,会延误病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病理类型不同,其治疗方法、疗效和预 后也不一样。因此,不了解肾病综合征 的病理类型、并发症,无疑会影响临床 疗效。本次分为五步,循序渐进地介绍 肾病综合征诊断临床思维。
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
(1)临床特点;①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 起病隐匿;②3/4患者有镜下血尿,25%可见 肉眼血尿;③常有血压增高;④可发展至肾衰; ⑤多数对激素不敏感,25%轻型病例或继发于 MCD者经治疗可能获临床缓解。 (2)病理特点: ①节段性:一个或几个肾小球 硬化,余肾小球正常;②局灶性:一个肾小球 部分硬化;③多伴有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 化;④可与MCD合并;⑤可与MsPGN合并。
临床表现
1.大量蛋白尿 2.低蛋白血症 3.高脂血症 4水肿
1.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诊断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指 标。所谓大量蛋白尿,是指每日尿蛋白 大于3.5g。但一个5-6岁的小孩和一个高 大的成年人,3.5g蛋白尿就不是一个概 念。因此,应该按体表面积计算。中国 人平均体表面积是1.73M2。所以,大量 蛋白尿除了要求每日>3.5g外,还要用 1.73M2体表面积来限制。
5乙肝相关性肾炎及其它
①有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②有肾病综合 征的临床表现;③肾组织中证实有乙肝病 毒抗原的沉积(如能发现HBV-DNA或 HbsAg提示乙肝病毒在肾组织复制)。 另外,长期接触和服用汞、有机金、青霉素、 海洛因、丙磺舒、巯甲丙脯酸、非甾体抗 炎药、华发令、利福平、造影剂等药物, 也 可 引 起 肾 病 综 合 征 。
4 水 肿
肾病综合征时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 低,使水份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造 成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 表明,约50%患者血容量正常甚或增加,血 浆肾素水平正常或下降,提示某些原发于肾 内钠、水潴留因素在肾病综合征水肿发生机 制中起一定作用。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1.狼疮性肾炎 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3.糖尿病肾病 4.肿瘤 5.肾淀粉样变 6.遗传性肾病 7.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8.毒素及过敏 9.乙肝相关性肾炎及其它
3.糖尿病肾病
除了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血浆白蛋白、高脂血症和 水肿之外,年龄多在45岁以上,有多年的糖尿病病史 或糖尿病的其他器管的微血管病变(如眼底病变、周 围神经炎、心肌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4.肾 淀 粉 样 变
好发于中老年,原发性淀粉样变病因不清,主 要累及心、肾、消化道、皮肤和神经;继发 者常继发于慢性感染、结核、恶性肿瘤等疾 病,主要累及肾、肝、脾等器官。肾受累时 体积增大。肾活检能确诊。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
1.微小病变(MCD) 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 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4.膜性肾病(MN) 5.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MPGN)
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
(1)临床特点;①占肾活检病例的50%,在原 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占30%;②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于青少年;③50%有前驱感染史;④ 70%患者伴有血尿;⑤病情由轻转重,肾功 能不全及高血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2)病理特点:①系膜区细胞增多;②基质增 宽;③有C1q沉着;④内皮细胞无增生;⑤基 膜无改变;⑥上皮细胞无改变。
4.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 性肾炎,MPGN)
(1)临床特点;①70%有前驱感染史; ②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血尿;③肾功能 损害、高血压及贫血出现较早;④5070%病例有血清C3降低。5.膜增生性 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 (2)病理特征:①基底膜增厚;②系膜细 胞增生。
2.低蛋白血症
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部分白蛋白从近 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肝脏代偿合成 蛋白不足以抵消丢失和分解时,出现低 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主要是指血浆白 蛋白≤30g/L。除血浆白蛋白减少外, 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补体成份、抗 凝及纤溶因子等也减少,易发生感染、 高凝、微量元素缺乏、内分泌紊乱和免 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
1.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LN)在出现大量蛋白尿时,易被误诊 为原性肾病综合征。 除大量蛋白尿外,符合下述10条中的3条就可以诊 断为LN。①蝶形皮疹;②盘状红斑;③光敏感; ④口腔溃疡;⑤多发性关节炎;⑥浆膜炎;⑦神 经系统病变:癫痫或精神病;⑧血液系统病变: 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 板减少;⑨免疫系统损害:LE细胞或抗DNA抗体 或Sm抗体阳性;⑩抗核抗体阳性。
3 膜性肾病(MN)
(1)临床特点;①大部分年龄大于40岁,男性 多于女性;②30%有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 尿;③大部分肾功能好,5-10年可出现肾功能 损害;④20-35%可自行缓解,60-70%早期 MN对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有效。有钉突形成难 以缓解。⑤本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肾 静脉血栓发生率可高达40-50%。 (2)病理特点:①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着;② 基底膜增厚与变形
3. 高 脂 血 症
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降低,肝脏代偿合成蛋白增 加,小分子蛋白还是从尿中丢失,因为脂蛋白分 子量大,不能从尿中丢失,在血液中堆积,出现 高脂血症。蛋白尿越多,血浆白蛋白就越低,肝 脏合成脂蛋白就越多,血脂就越高。若经治疗尿 蛋白减少或消失,血浆蛋白恢复正常,血脂也就 自然降至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