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从的“人机大战”出发,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的普遍认识和看法,引出课题。其次演示市面上一款随处看见的智能手机的应用,使同学们亲身感受人工智能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然后通过三个活动的实践参与,体验人工智能技术魅力的同时,将学生的感性认知通过一系列的体验引导上升到理性分析,让学生在应用技术的同时,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部分不仅成为本节课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本节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应该说让学生真正理解手写识别、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其工作过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的同事们和我曾经讨论过是否有必要让讲解和分析它们的工作过程,有部分同事认为根据课程标准出发的话,这部分的内容应该突出在“体验”二字上,至于其内部工作过程内容难度太大,不适合详细讲解;但也有同事认为本节课的课题是《信息的智能化加工》重点是加工,而且是要利用智能工具加工信息,有必要讲清工具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其工作过程。经过激烈讨论和再三思考以及反复尝试,对于加工工具的使用有必要让学生理解其工作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使用工具时进行迁移,才能灵活处理。
为了降低学生对其工作过程的理解难度,三个活动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以直观或者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出发设计不同的内容去类比或解释工作过程。比如:对于手写识别的工作过程则是让学生在玩猜字游戏的过程中思考人是如何猜字的,类比手写识别的过程;机器翻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翻译“你是谁”需要考虑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机器翻译的过程和人脑翻译是类似的,关键是确定对应单词和语法结构;对于人机对话则使用了一个智能程度低级的机器人程序设计从不理解问题到最终解答的过程,揭示人机对话的工作过程。
学生参与完三个任务后,回归人工智能本质,思考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有了之前的三个任务,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就显而易见,稍加引导,便可记忆深刻,无需死记硬背。再次基础上总结人工智能各方面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的设计整体上来讲是比较连贯,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重难点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像评委刘其政老师所说的那样本节课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素材的选择可以跳出课本,对于模式识别可以考虑使用小猿搜题、百度识图等这样的深入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识别案例。
另外,对于本次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应变能力较还有待提高,遇到预设外的问题,不能自如应对,这是以后需要不断加强锻炼的地方;其次专业技能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再次,努力拓宽视野,多与同行交流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前沿动态。总之,要活到老,学到老,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