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情资料

合集下载

湖北地理冷知识

湖北地理冷知识

湖北地理冷知识
1.湖北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东临江西,南接湖南,西靠重庆,北接河南,陕西。

2. 湖北省的面积为18.59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8.2%。

3. 湖北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最大的湖泊是洞庭湖,也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4. 湖北省有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5. 湖北省境内有两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武当山和三峡地区。

6. 湖北省还拥有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

7. 湖北省境内有四座世界文化遗产:武昌黄鹤楼、岳阳楼、宜昌三峡人家和荆州石首古城。

8. 湖北省的武汉市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交通和物流中心,也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

9. 湖北省是中国的重要军工基地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中船重工。

10. 湖北省的鄂州市是中国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

- 1 -。

湖北简介[1].ppt

湖北简介[1].ppt

湖北是教育大省“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 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分布在武汉各区。
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 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 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 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热干面原本是武汉的小吃,因距信 阳较近,传到了信阳之后,成了信 阳人的最爱,故有另有信阳热干面。
美 有落 “ 唐 汉 汉 最 大 湖 名 “梅 黄 朝 口 市 长 都 北 。 江花 鹤 诗 、 区 支 市 的 城。 楼 人 汉 一 流 及 省 ”” 中 李 阳 分 汉 中 会 、的 吹 白 隔 为 江 心 武 “诗 玉 更 江 三 横 城 汉 黄篇 笛 是 鼎 , 贯 市 是 鹤, , 在 立 形 市 , 华 故故 江 此 的 成 区 长 中 乡武 城 写 格 武 , 江 地 ”汉 五 下 局 昌 将 及 区 的又 月 , 、 武 其 最
绿色明珠、自然博物馆——神农架
神农架珍稀物种
柏树
珙 桐
冷 杉
冷 杉
湖北物产
江汉平原——是我国闻名的粮、棉、 油基地 潜江江汉油田——享有“水乡油城” 美誉 武汉钢铁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建设 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号 “十里钢城”。
罗田板栗——罗田板栗甲天下 神农架珍稀物种——白熊、金丝猴、 冷杉、珙桐、岩柏 天门棉花——全国最大的棉乡 咸宁桂花、茶叶——桂花之乡、茶叶 之乡
水今不 力还仅 发拥是 电有景 站着色 世迷 界人 上, 最三 大峡 的如
如果你喜欢武侠小说,那对武当山一定不会 陌生。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 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 “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 丹江口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西界堵河,东 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 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 万顷的丹江口水库。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 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 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 源地。

湖北省省情精华版

湖北省省情精华版

湖北省省情压缩版(考试专用)一、概况湖北省简称鄂。

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

省会武汉。

二、自然地理1.地理概况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

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六省)。

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

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2.河流与湖泊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

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

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公里。

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3.植物及动物资源全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海拔高低悬殊,树木垂直分布层次分明,优越的森林植被呈现出普遍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全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

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

湖北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

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

4.矿产资源5.气候特征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

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C,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

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五、风景名胜1.自然保护区湖北省229个自然保护区(小区)中,国家级的只有8个(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白暨豚自然保护区、长江新螺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星斗山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实现零的突破。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小区)27个,总面积36.46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23.4%。

结束了湖北省林业系统无湿地保护区的历史。

5个湿地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洪湖湿地恢复和重建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湖北省省情介绍

湖北省省情介绍

湖北省省情介绍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全省总面积18.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00多万人。

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1个县级市、39个县。

湖北文化底蕴深厚。

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在湖北。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

湖北资源丰富。

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1公里,省内湖泊密布,水网纵横,素称“千湖之省”,有大小河流4000余条,总长达 6万余公里,水资源极为丰富,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量3133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其中三峡工程发电量居世界各大水电站之首。

现已发现的矿藏有138种,其中磷、石膏、岩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

湖北是全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兼备。

湖北交通发达,通讯便捷。

省会武汉“九省通衢”,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

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纵贯南北东西。

公路四通八达,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719公里。

武汉天河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之一。

工业形成了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电子信息、轻纺、建材等八大产业支柱,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大农业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粮、棉、油、淡水产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

全省现有普通高等院校87所,科研机构1300多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8名,均居全国前列。

光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航天、激光、数控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

湖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湖北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长起一大批革命干部,仅红安县就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200多位将军。

一、基础设施和交通机场:湖北省现有大中型机场7个,其中: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已开通日、韩等国际航线,武汉-台湾直航包机也于2008年12月25日开通;宜昌、襄樊、恩施、荆州等城市的机场也开通了连接全国各地的空中通道。

湖北省情PPT

湖北省情PPT

天门三
•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
市(古时称武昌),武昌鱼 (WuchangFish),俗称团头鲂。据 《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 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 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 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 别地。”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 黑膜者真。” “清蒸武昌鱼”是 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 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 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 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 显出素雅绚丽。
屈 原 ( 出 生 于 宜 昌 秭 归 )
湖 北 的 人 才 們
• •
草直毕 盘河升 地乡 镇(北 五今宋 桂湖淮 墩北南 村省路 )黄蕲 冈州 市蕲 英水 山县 县 (
庞 统 ( 襄 樊 襄 阳 人 )
马 谡 ( 襄 樊 宜 城 人 )
划龙舟纪念屈原。
钟俞 子伯 期牙 (( 湖湖 北北 汉荆 阳州 ))
張 居 正
湖 北 荊 州
( )
陆 羽 ( 湖 北 天 门 )
李 先 念
连 战
还有这些中国人,也是湖北产的。。
• • • • • 刘秀(湖北枣阳)杜甫(祖籍襄樊襄阳)伍子胥 、孟浩 然 、米芾 (均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嫘祖(故里宜昌) 王昭君(故里在宜昌兴山) 李四光 彭桓武 朱光亚 李俊 朱邦复 黄侃 曹禺 闻一多 伏明霞 李娜 程菲 林彪 许世友 、董必武 、刘华清 、徐海东 、项英 黎 元洪 韩先楚

• •

之法襄 。是樊 此:缠 菜将蹄 多猪在 用蹄国 于肉内 冷,名 盘用气 拼细较 盘麻大 ,绳, 色缠是 泽紧传 红,统 亮数的 ,日佳 肉后肴 。质即。 清可其 香煮制 ,熟作 佐食方

以 姜 丝 、 米 醋 , 余 味 幽 长 , 是 下 酒 的 好 菜

湖北省情概况

湖北省情概况

湖北省情概况湖北省简称“鄂”,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

现有12个直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直管市)、39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6200余万。

湖北文化底蕴丰厚。

湖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是炎帝神农、华夏始母嫘祖、医圣李时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爱国诗人屈原和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的故里。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地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

湖北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

湖北山川秀美。

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众多,有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神农架、“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及明显陵,有以战国编钟为代表的灿烂荆楚文化,有著名的现代工程三峡大坝;有气象万千的武汉大都市风光,又有浓郁独特的鄂西土苗民族风情。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在中部地区居于前列。

工业形成了汽车、机械、钢铁、石化、电子信息、旅游观光、食品加工及建筑业等千亿元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

境内有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

湖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大农业基地,素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粮、棉、油、淡水产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

高等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

现有普通高校120余所,居全国第三,大学生人数达130万,居全国第一;科研机构1000多个,两院院士50多名,均居全国前列。

光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航天、激光、数控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国具有较强优势,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发展势头很好。

近年来,湖北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发展态势。

“中部崛起”战略迎来机遇、“两型社会”建设引向深入、“两圈一带”开发拉开帷幕,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得水居中”的区位优势日渐彰显。

湖北省省情

湖北省省情

Tankertanker Design
4.矿产资源 产地数较多癿矿产有:煤、铁、磷、石灰岩、铜、金、硫 铁矿、银、矿盐、铌、钽、芒硝、白云岩、粘土、石煤等。 磷、矿盐、芒硝、石膏、铁、铜、金、银、石灰岩等是湖 北省具有优势癿矿产。化肥用橄榄岩、碘、溴、石榴子石、 累脱石粘土、建筑用辉绿岩居全国首位。
Tankertanker Design
(3)民间舞蹈(1项) 长阳县——土家族舞蹈撒叶儿嗬 (4)传统戏剧(5项) 武汉市——汉剧 湖北省——楚剧 潜江市——荆州花鼓戏 黄梅县——黄梅戏 潜江市——江汉平原皮影戏
Tankertanker Design
(5)曲艺(2项) 荆州市——鼓盆歌 汉川市——汉川善乢 (6)杂技不竞技(1项) 十堰市——武当武术 (7)民间美术(1项) 黄梅县——黄梅挑花 (8)民俗(2项) 宜昌市、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神舟会
Tankertanker Design
TankertBiblioteka nker Design四、文化遗产
(1)民间文学(4项) 孝感市——董永传说 丹江口市——伍家沟民间故事 宜都市——青林寺谜语 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民间故事 (2)民间音乐(4项) 兴山县——兴山民歌 宜昌市夷陵区——宜昌丝竹 枝江市——枝江民间吹打乐 十堰市——武当山宫观道乐
城市 重要支柱产业 城市 重要支柱产业
武汉 宜昌 黄冈 恩斲 荆州
钢铁、船舶、电子等 水电、军巟、电子 农业 旅游、种植业 轻巟、纺织、机械、电子等
咸宁 襄樊 孝感 随州 黄石 荆门
旅游、医药 汽车、旅游 畜牧业 汽车、电子、医药、 纺织 装备制造、原材料 化巟、建材、旅游
神农架 旅游
十堰
汽车、旅游、电力

湖北省情(2024)

湖北省情(2024)

未来规划
加快武汉天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升国际通达能力;完善支线机场布局和功能定位,推动通用 航空发展;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提高航空物流效率。同时,推动航空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 合发展,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
2024/1/28
18
05 湖北省旅游产业 发展
2024/1/28
19
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景点介绍
湖北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传统 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构 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湖北省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推 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2024/1/28
湖北省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科技事业
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增加。在光电子、生物 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并成功转化应用于生产实践。
2024/1/28
13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成就
2024/1/28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湖北省近年来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 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 诊疗制度建设。
经济增长
社会文化
旅游产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 贡献。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交通 、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创 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湖北省产业 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旅游业的发展对湖北省社会文化产生 了积极影响。一方面,旅游业促进了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 合,有助于提升湖北省的文化软实力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增强了 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介绍湖北的(2024)

介绍湖北的(2024)
14
2024/1/26
湖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湖北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湖北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15
2024/1/26
湖北省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湖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等措施,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经过多年的努力,湖北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施效果评估
31
2024/1/26
前沿科技领域
湖北将积极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介绍湖北的
1
2024/1/26
目录
湖北地理与自然环境湖北历史文化传承湖北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湖北旅游资源推荐湖北教育事业发展概述湖北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2
2024/1/26
01
CHAPTER
湖北地理与自然环境
3
2024/1/26
湖北省地理位置优越,东邻安徽,南接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
5
2024/1/26
长江、汉江、清江等河流纵横交错,湖泊众多,水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49种,其中磷、铁、铜、石膏等储量居全国前列。
湖北省森林覆盖率较高,拥有多种珍稀树种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03

2024版湖北简介课件

2024版湖北简介课件
的发展势头。
人均GDP逐年提升,居民收入水 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湖北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以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 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工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汽车、电子 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特色农产 品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
民族文化与特色
楚文化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 以浪漫、豪放、神秘著称,对后
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土文化
巴土文化是湖北地区的另一种重要 文化,主要分布在鄂西地区,具有 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
宗教文化
湖北地区的宗教文化丰富多样,包 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等,各种宗教建筑和文化遗产遍布 全省。
推进教育改革
湖北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包括课程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师队伍 建设等,旨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成果展示
高等教育成果
湖北省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包括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 一流高校,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
特色景点介绍
长江三峡
位于长江上游,是世界上最著名 的峡谷之一,以壮美的自然风光
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游客。
武当山
中国道教名山,被誉为“天下第 一仙山”,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和独特的武术文化著称。
黄鹤楼
位于武汉长江南岸,是中国十大 名楼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 越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
恩施大峡谷
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 以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省省情概况

湖北省省情概况

湖北省省情概况一、省情概况(一)地理位置湖北省简称鄂,位于中国的中部,因处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之北而得省名。

湖北界于东经108 度21 分至116 度8 分、北纬29 度2 分至33 度16 分之间,东西长约740 公里,南北宽约470 公里,总面积18.59 万平方公里。

湖北省有大小河流1,193 条,总长度3.5 万公里,长江流经湖北境内 1,061 公里。

在长江、汉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大小湖泊,形成“江汉湖群”,是全国著名的淡水湖泊密集分布地区之一,故湖北省又以“千湖之省”著称。

湖北省主要有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咸宁、宜昌和襄樊等15 个省辖大中城市、1个民族自治州和1 个省辖林区,省会为武汉市。

(二)气候特征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雨充沛,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7-29℃,平均日照 1,150 -2,245 小时,无霜期在230-300 天之间,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 毫米之间。

(三)人口与民族湖北省总人口为6,016.1 万人,城镇人口2,627.8 万人,农村人口3,388.3万人。

湖北省居住着汉、土家、苗等50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7.97 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家、苗、回、侗等民族。

(四)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机场及港口湖北省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等7 个机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已开通日、韩等国际航线。

湖北省内宜昌、襄樊、恩施、荆州等城市的机场也开通了连接全国各地的空中通道。

湖北省共有内河港口163 个,500万-1,000 万吨港口有2 个。

武汉港客运总站,是中国内河最大的客运站。

武汉、黄石、沙市、宜昌等港口先后对外开放,海轮从以上港口可直达香港、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经中转航线还可与世界130 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公路湖北省共有通车里程89,673公里,高速公路1,353 公里。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湖北省的基本概况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湖北省的基本概况
气候特点: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 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 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 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平 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6月中 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梅 雨期。
区划与人口
1.湖北省下辖12个省辖市,1个自治 州 2.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6165万 。
包括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 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成宁市、随州市;1个自治州:恩 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资源
1.铁路线东西南北纵贯。武汉天河国际机 场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有内河港 口163个。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 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2.湖北省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 各级河流有4228条,河流总长5.92千米。 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交通与资源
3.湖北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 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自然地理条件 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全省不仅树种较多, 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着不少珍贵、孑遗 植物、全省被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12种 。湖北省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石膏、岩 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

赠送的:湖北省情

赠送的:湖北省情

湖北一、基本省情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

地跨东经108?1′42″-116?7′50″、北纬29?1′53″-33?6′47″,东西长740.6公里,南北宽470.2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

湖北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地貌类型多样,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还有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以及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

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平原湖区占20%。

2008年底,全省户籍总人口6110.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711万人,城镇人口2581.4万人,占45.2%。

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1个县级市,39个县(包括2个自治县),38个市辖区,207个乡,735个镇,285个街道办事处,3820个居委会,26101个村委会。

(一)自然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充足。

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年均日照时数为1200-2200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

由于南北纬度相差4度多,东西跨度较大,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使得湖北气候不仅南北有别、东西迥异,而且兼有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以及中温带、南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为农业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湖北已发现的矿产有146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81%,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

除煤炭、石油、天然气比较贫乏外,其他矿产储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化工、建材及部分冶金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化肥用橄榄岩、碘、溴、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建筑用辉绿岩及饰面用蛇纹岩等7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铌、钽、磷等17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2-3位;铜、金、汞、锰、钒、锶、稀土等38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4-10位。

湖北综合基础知识

湖北综合基础知识

湖北综合基础知识湖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

以下是关于湖北综合基础知识的介绍。

一、地理位置湖北位于中国中部,东邻安徽省和江苏省,南接江西省和湖南省,西连重庆市和陕西省,北濒河南省。

湖北省总面积约为18.59万平方千米。

二、行政区划湖北省下辖13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三、人口与民族湖北省是中国人口第六大省,总人口超过6000万人。

湖北省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民族有汉族、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回族等。

四、经济概况湖北省经济发达,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湖北省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

湖北省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五、旅游景点湖北省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其中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武汉黄鹤楼、宜昌三峡、恩施大峡谷、荆州石首大佛等。

湖北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六、文化特色湖北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湖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楚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等。

湖北的传统文艺形式有楚剧、楚歌、楚琴等,彰显出湖北的独特魅力。

七、教育事业湖北是中国的教育重点省份之一,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

湖北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八、体育事业湖北省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多次举办国内外体育赛事。

湖北省培养了众多的优秀运动员,他们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九、名人荣誉湖北省出产了众多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化名人等。

如江泽民、杨开慧、郭沫若等,他们为湖北省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湖北省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级行政区域,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人文景观和经济实力。

湖北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方,值得人们前往探索和体验。

相信湖北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2021湖北省直事业单位备考之湖北省省情概况(1)

2021湖北省直事业单位备考之湖北省省情概况(1)

2021湖北省直事业单位备考之湖北省省情概况在历年的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的试卷中,关于湖北省省情概况的题目均有所涉及,本文从两个方面多个角度对湖北省省情加以分析,考生需要把握重点,注意识记。

一、社会概况简介1、行政区划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恩施州)、1个林区(神农架林区),3个直管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24个县级市,39个县(包括2个自治县:长阳自治县五峰自治县),38个市辖区。

2、民族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

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217.7万)、苗族(21.4万)、回族(7.8万)、侗族(7万)、满族(1.5万)和蒙古族(1.1万)。

湖北省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

现有1个自治州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省散居少数民族聚居区有12个民族乡镇。

3、宗教湖北省宗教五教俱全。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各宗教历史悠久,信徒众多。

4、交通运输1、航空湖北省拥有的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襄阳(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等民用机场。

还有在建的十堰(武当山机场)、神农架机场,以及规划的武汉第二机场(和鄂东机场。

)2、铁路铁路线有(京广线、京九线,襄渝线、汉丹线、焦柳线、长荆线、及宜万线)高铁:武广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

3、公路“四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

4、水运“九省通衢〞、湖北水运兴旺,居全国第6位。

二、历史文化简介1、湖北历史古时湖北称楚国,春秋战国成霸主。

秦朝统一设楚郡,西汉三国制荆州南北唐宋大开展,北宋定名于湖北。

元明湖广地位高,晚清已是屈辱地武昌起义第一枪,多年封建了终结。

二三二七大罢工,抗击日寇主战场经过多年抗战后,荆楚大地迎曙光2、文化遗产1.民间文学(4项)孝感市——董永传说 ;丹江口市——伍家沟民间故事宜都市——青林寺谜语 ;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民间故事2.民间音乐(4项)兴山县——兴山民歌 ;宜昌市夷陵区——宜昌丝竹枝江市——枝江民间吹打乐 ;十堰市——武当山宫观道乐3.民间舞蹈(1项)长阳县——土家族舞蹈撒叶儿嗬4.传统戏剧(5项)武汉市——汉剧 ;湖北省——楚剧 ;潜江市——荆州花鼓戏 ;黄梅县——黄梅戏 ;潜江市——江汉平原皮影戏5.曲艺(2项)荆州市——鼓盆歌 ;汉川市——汉川善书6.杂技与竞技(1项) 十堰市——武当武术7.民间美术(1项)黄梅县——黄梅挑花8.民俗(2项)宜昌市、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神舟会。

【省市事业单位历年招考真题解析】湖北省情概况

【省市事业单位历年招考真题解析】湖北省情概况

湖北省情概况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

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16′47″,东西长740.6公里,南北宽470.2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7位。

湖北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地貌类型多样,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还有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以及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

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平原湖区占20%。

2009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720万人,城镇人口2631.2万人,占46.0%。

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4个县级市(包括3个直管市),40个县(包括2个自治县),**个市辖区。

(一)自然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充足。

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年均日照时数为1200~2200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

由于南北纬度相差4度多,东西跨度较大,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使得湖北气候不仅南北有别、东西迥异,而且兼有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以及中温带、南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为农业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湖北已发现的矿产有150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81%,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

除煤炭、石油、天然气比较贫乏外,其他矿产储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化工、建材及部分冶金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化肥用橄榄岩、碘、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建筑用辉绿岩等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铌、泥灰岩、磷等17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2~3位;铁、铜、石膏、金、汞、锰、钒、镍等3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4~10位。

主要矿产资源具有品位高、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采等特点。

湖北省情

湖北省情

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一节湖北省概况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

地跨东经108°21′----116°07′,北纬29°25′----33°20′,东西长740.6公里,南北宽470.2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6位。

湖北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地貌类型多样,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还有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以及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

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平原湖区占20%。

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

全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

全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

第二节气候特点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年均日照时数为1200-2200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

由于南北纬度相差4度多,东西跨度较大,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使得湖北气候不仅南北有别、东西迥异,而且兼有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以及中温带、南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第三节自然资源湖北省耕地总量1998年至2002年呈持续递减态势,全省耕地面积5023.88万亩,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0.826亩,距人均耕地警戒值0.824亩仅差0.002亩,低于全国1.15亩的平均水平。

湖北省面积

湖北省面积

湖北省面积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主的省份,面积约为180,000平方公里。

湖北省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湖北省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可分为三个地理区域:北部是丘陵和平原地区,中部是山地地区,南部是江河湖泊为主的湖泊区域。

地势起伏不平,以潜山、武当山、巴山等著名山脉为代表。

湖北省也是长江重要航道的一部分,长江从省内南部穿过,将湖北省分为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

湖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

湖泊区域是湖北省重要的渔业和水产品养殖基地,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等著名湖泊。

此外,湖北省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撑。

湖北省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湖北省年平均气温约为15摄氏度,降水量集中在夏季。

湖北省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湖北省是中国古代的楚国故地,拥有众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宜昌的三峡景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此外,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七十二行等著名景点。

湖北省的经济也非常发达。

农业是湖北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作物。

湖北省也是中国重要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

此外,湖北省还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如汽车制造、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

湖北省的旅游业也十分发达。

除了三峡景区,湖北省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如武当山、黄鹤楼、宜昌夷陵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湖北省面积广阔,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经济也十分发达。

湖北省的发展潜力巨大,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湖北冷知识

湖北冷知识

湖北冷知识
1.湖北省面积为18.59万平方千米,位列全国第13位,人口超过5800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2.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它还拥有中国最长的江河大桥——长江大桥。

3. 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中国世纪工程”。

4. 湖北省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楚文化。

楚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思想、语言、艺术和礼仪被广泛传承和发扬。

5. 湖北省还是一座美食之都,有着许多著名的菜肴,如热干面、蒸鱼、莲藕炖排骨等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吸引了许多食客的口腹之欲。

6. 彩陶是湖北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彩陶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细腻的表现手法被世人所喜爱。

7. 湖北省的自然景观也是十分壮观,有着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武当山、神农架、黄鹤楼等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8. 湖北省的荆州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荆州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建筑和历史故事被人们所铭记和传颂。

9. 湖北省还是中国的汽车之都,有着许多著名的汽车产业基地,
如东风汽车公司、长安汽车公司等等。

这些汽车企业以其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和声誉。

10. 湖北省的人民勤劳勇敢,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英勇的事迹和传奇。

湖北人民以其坚韧和勇毅的精神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情行政区划发布时间:2006-08-11 14:24:12 字体显示:大中小行政区划湖北省现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省辖市依次是武汉市、黄石市、襄樊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自治州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单位辖区县市名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黄石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阳新县、大冶市气候特征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

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2。

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

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

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

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

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

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

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

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资源土地:湖北省土地面积为185897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4%。

人均土地4.79亩。

湖北省耕地面积5023.88万亩,人均耕地0.87亩。

生物资源:植被具有南北过渡特征,既有大量北方种类的落叶阔叶树,也有多种南方种类的常绿阔叶树,同时又处在中国东西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区,便于邻近地区的植物成分侵入,是中国生物资源较丰富省份之一。

湖北省树种有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

主要有马尾松、栎类、杉木、桦、楠竹等,经济林甚多,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板栗和果树等。

省内植物资源以鄂西山地神农架林区最富,神农架是中国东部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森林覆被率达70%左右,现有森林总蓄积量1575万立方米,约占湖北省的1/3,其中成熟林蓄积量占83%,是中国重要的原始林区之一,有"绿色宝库"之称。

植被结构也具有明显垂直分布特征。

据调查,山区植物种类有2000余种,占湖北省植物种类的2/3,世界稀有或中国特有植物有30多种,主要有珙桐、香果树、领春木、水青树、银杏、铁坚杉、马溜光、野生腊梅等。

此外有野生动物570余种,其中20多种列为国家保护对象,主要为金丝猴、闽中羊、苏门羚、金钱豹、毛冠鹿等;还有白化型的神农白熊、白麝、白鹿、白蛇等。

药用植物1300多种,以党参、黄连、天麻、贝母等产量最大,并产名贵药材,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动植物园。

鸟类种类多达350种,以与南方相同的鸟类居多,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等30种左右。

鸟类中以候鸟最多。

矿产资源:截至2004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38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89种,新发现矿种2种。

,占全国已探明储量156种的50.64%。

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地有1361处,其中固体矿产中已划分规模大小的矿产地有1225处,特大型矿产地3处,大型矿产地85处、中型矿产地250处、小型矿产地887处。

矿产资源的特点:一是矿种及共、伴生矿产较多,矿床具一定规模,其中化学、冶金和建材工业所需的主导矿产和配套辅助矿产种类齐全,总量较为充足。

铁、铜、磷、石膏、石灰石、岩盐等40多种矿产的大、中型矿床的储量占其总储量的80%以上。

二是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地区特色十分明显。

鄂东南地区具有可供开发利用的铁、铜、金、银、钨、钼等金属矿产以及煤、膨润土、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等非金属矿产,矿种多,配套齐全。

而油气、矿盐、芒硝、石膏等矿产主要分布在鄂中(江汉平原)及鄂中南地区,磷矿主要集中在鄂西、鄂东北及荆州、襄樊地区,铌、钽、稀土等矿产主要分布在鄂南及鄂西北地区。

三是国民经济所需的部分大宗矿产十分短缺。

磷矿、盐矿、石膏、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膨润土、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累托石粘土等矿产是优势矿产,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列于全国的前列。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1234.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2070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634立方米。

总供水量245.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236.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6.9亿立方米。

总用水量245.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57%,工业用水占31.5%,生活用水占11.5%。

总用水量比上年增加4.3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增加411立方米。

全省有大型水库58座,总库容437.51亿立方米。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和科普活动,重点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调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情况,规范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行政执法和管理程序;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管理,共审核上报野生动植物及产品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40余份,办理非《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商品名录》物种证明100余份;组建宜昌野生动物园,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全年收容救护野生动物23种62头(只);组织野生动物产业化开发建设,开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建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和中心,全省共有养殖户404家,驯养繁殖品种99个、189万余头(只)。

九宫山、洪湖、星斗山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了国家林业局两次初审;新建了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16处保护小区和5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后河一期工程、后河GEF项目、洪湖湿地示范工程、武汉市野生动物市场等4个项目开始启动。

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组织的综合科学考察组对竹溪县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进行的综合科学考察中,发现了大面积红豆杉林,总面积达到27 3.6公顷,总株数为49.5万株,蓄积量约为2892立方米。

这一发现使我省红豆杉树数量超过100 万株,成为全国红豆杉资源大省之一。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保护性监测,并尽快建立省级或国家级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

针对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后,库区水位不断升高的情况,湖北省宜昌市与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联合建立“三峡植物园”,成功引种栽培巴东木莲等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47种、乡土植物1200种。

同时,在三峡植物园建成了三峡地区最大的优良林木无性系快繁基地;与港商合资兴建三峡地区规模最大的珍稀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研究和保护中——“三峡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搜集保护三峡地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120多种;与三峡开发总公司联合建立大老岭、龙门河两个三峡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成以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区21个,使全市保护区总面积达到7万公顷。

历史湖北历史源远流长。

夏商(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以前,南方民族长期在这里劳动和生活。

春秋时(前770-前476年),国土主要在今湖南、湖北地区的楚国在南方诸国中最为强盛。

战国时(前475-前221年),南方诸国统一于楚。

公元前221年,统一的秦朝分天下为四十郡,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和黔中等郡。

西汉划天下为十三部(州),湖北以汉水为界,西为南郡,东为江夏,均隶属于荆州。

三国时,吴魏分治湖北,都称荆州。

经两晋至南北朝,刘宋置荆州、郢州,又侨置雍州,萧齐继承了刘宋建制。

梁以后建制紊乱,至隋统一,仍称荆州,一度称鄂州,故湖北简称鄂。

唐分全国为十二道,湖北属淮南、山南及江南道;嗣又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一部分隶属淮南道、黔中道。

宋分全国为十五路,湖北有三十多县属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于此;有十九县属京西南路,另数县分属淮南西路、夔州路。

元朝除中央称中书省外,分全国为十一个中书省,简称行省。

湖北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以南属湖广行省。

明朝改制,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湖北属湖广布政使司。

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省,北为湖北省,是为湖北建省之始。

湖北省当时领有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宜昌、施南等十府。

民国初废除府、州建制,省下设江汉、襄阳、荆南、施鹤等四道,共辖69县。

后废道存县。

此后除少数县间有拆、并外,一般无变动。

1932年、1936年,又先后将69县分属11个、8个行政督察区。

另,汉口有时为省辖市,有时为特别市。

自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

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

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1949年5月20日在孝感花园成立湖北省人民政府。

1949年后,省内政区迭有变更。

2002年,湖北省辖有12个省辖市:武汉、黄石、荆州、宜昌、襄樊、十堰、黄冈、孝感、荆门、鄂州、咸宁、随州;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个直管市:天门、仙桃、潜江;1个林区:神农架林区。

市、州共辖60个县(市)、38个区。

省人民政府驻武汉。

文化文物: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十分丰富,享有“文物大省”之誉。

全省已查出各类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5000处,已公布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3127余处,其中省政府审定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65处,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

省政府还审定公布了10座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荆州、武汉、襄樊、随州、钟祥等5座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山舰于1997年元月整体打捞成功,目前已完成维修工作。

全省文物古建筑丰富,形成“三二一”格局,即以武当山古建筑群、荆州古城墙、钟祥明显陵三处为龙头;以鄂州吴王城、赤壁古战场、荆州三国遗址、当阳关帝陵、襄樊城墙及古隆中等三国文物建筑和利川大水井、鱼木寨、咸丰土司王城、来凤仙佛寺等少数民族建筑为两条线;以黄梅四祖寺、五祖寺、当阳玉泉寺、襄樊广德寺、武汉宝通寺、归元寺等佛教建筑和武当山、长春观等道教建筑为代表的宗教建筑为一个重点,并辅以秭归屈原故里、汉阳古琴台、东湖行吟阁等楚文物纪念建筑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