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强负压解堵技术在锦271块低产液井中的应用

强负压解堵技术在锦271块低产液井中的应用

强负压解堵技术在锦271块低产液井中的应用张雷(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锦州采油厂,辽宁凌海121209)摘要:锦271块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地层压力不断下降。

随着产能降低,轻质组分挥发,胶质、沥青质、析出沉淀无机盐结垢沉淀;在钻井、修井、注汽过程中,易造成油层伤害,污染堵塞油层,致使油井低产,严重制约了区块的稳产,且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通过大修、侧钻、调补层、层系互换等措施的实施,已使绝大多数井油层均已动用,油层污染造成的油井低产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常见的油层结垢、入井流体物化反应、外来颗粒入侵及沉淀形成各式各样的油层污染现状,为了解除污染实施了各式油层解堵措施,本文着重阐述强负压解堵技术在锦271块固相颗粒污染油井中的应用及取得效果,对其它同类污染油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固相颗粒;油层堵塞;强负压解堵中图分类号:TE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02—0100—02辽河油区锦271稠油区块构造处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的西斜坡南端,属断鼻构造,含油面积1.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201万吨。

油层孔隙度24.3%,渗透率电测解释为0.108m2,原油比重0.969g/cm3,粘度660mpa.s,油层有效厚度12.5米。

1993年投入开发,历经天然压力驱动辅助压裂采油、常规注汽吞吐热力采油两个阶段,目前地层压力降至原始地层压力的30%左右,采出程度达29%,已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由于目前油层亏空严重,压力普遍较低,油层污染对油井产能的影响凸显,而油层污染多以结垢、沉砂和微相颗粒为主,其中修井过程中修井液固相颗粒对油层伤害尤为严重,导致大多数油井开井后出现供液差低产液现象。

强负压解堵对油层进行无害化解堵处理,可以解决油层近井地带的机杂类堵塞问题,不但对油层产生副作用小,而且无需附加地面设备,投入成本低,能改善油井生产效果,经济效益效益非常可观。

1出现油层污染原因分析出现油层污染的原因大致分为油层结垢、入井流体物化反应、生产压差不合理及固相颗粒入侵和沉淀等原因。

负压解堵采油工艺技术简介(熊友明确定的宣传资料)

负压解堵采油工艺技术简介(熊友明确定的宣传资料)

负压解堵采油工艺技术简介********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本技术为*******公司和西南石油大学联合研究的最新低成本解堵工艺技术。

一、应用背景通常来说,在油气钻井、完井、修井、增产改造及开发生产全过程中,造成流体产出或注入能力下降的现象称为油气层损害。

狭义的油气层损害,特指油气层渗透率下降,其实质包括绝对渗透率下降和相对渗透率下降。

油气层损害也是一类作用或过程,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热力作用,对应的损害类型称为:物理损害、化学损害、生物损害和热力损害,它们是导致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因素及方式。

无论是什么方式产生损害,对生产井来说,最终的结果是产量下降,需要采取其他办法恢复油井的产能或者产量。

因此,如何解除油层污染和堵塞,恢复和提高油层近井地带的渗透率,从而增加油气井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解除油层的污染和堵塞,目前全世界所用的解堵技术如表1所示。

表1 目前全球石油界解除油层污染的技术汇总各种解堵的方法优缺点如下:1、化学解堵,需要采用专门的化学药剂,对地层的选择性强,成本也高,效果不明显。

2、物理解堵,需要采用专门的井下设备,对堵塞类型的选择性强,成本也高,效果不明显。

3、酸化,需要专门的酸液体系和配方以及众多的药剂,对堵塞类型的选择性强,成本高。

酸化成功则效果明显,但是从全世界来看,酸化的成功率一般在60-70%,酸液配方设计不好,酸化不仅会造成油层的二次污染,而且酸化施工需多种大型特种车辆和设备,作业成本高、周期长。

4、压裂,需要专门的压裂液和支撑剂以及众多的药剂,施工需要更多种大型特种车辆和设备,作业成本最高、周期更长。

对于底水油藏,控制不好裂缝的高度,往往压裂压开水层导致更大的损失。

5、本公司负压解堵抽油工艺针对油层污染和堵塞问题,本公司联合西南石油大学熊友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研发出了一项新的油层解堵工艺技术,即负压解堵抽油工艺技术。

该项工艺技术有如下特点:1)负压解堵抽油工艺技术不但能有效解除油层近井地带污染,恢复和提高渗透率,最大限度地改善油气流通环境,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

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

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
一、确定注水井负压设计准则
1、根据地下水涌动规律和井内水位变化特点,初步界定出地下水运行情况,确定合理的负压解堵设计准则。

2、要加强对井室内水位和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的监测,以保证施工和水井负压解堵设计的准确性。

3、根据水位变化情况,调整注水井的负压值,使之符合负压解堵的要求。

二、确定负压解堵值
1、确定注水井解堵值的有效方法是综合分析井孔内降雨量、水位变化以及大量水位观测数据,以确定最佳的负压值。

2、在确定注水井负压解堵值时,应考虑地下水涌动和水位变化的特性,并考虑水质污染的风险,以保证水源的质量。

3、根据水位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注水井的负压值,以保证负压解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在实施负压解堵技术的过程中,对水位的变化和井室压力及水质的变化,要加以监测,以保证其安全性。

强负压解堵单项技术介绍

强负压解堵单项技术介绍

强负压解堵技术介绍2013元月15日一、原理介绍《强负压解堵》工艺作为《物理法增产增注工艺技术》之一,94年曾获得总公司科技进步壹等奖。

90年代初,强负压解堵工艺措施有效率达到85%以上,平均单井增油140吨,年累增油近万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就项目增产机理而言,实质是通过对封隔器的限位改造,变固定式的井下工具为活动式,作业机类似抽油机,改造后的封隔器类似套管泵,瞬时可对油层产生340方每天的抽吸力,足以抽空油层。

下行程整个管柱重量与恢复上行液面在封隔器底面必然产生一次强力的水利冲击。

因此就近井地带的堵塞物而言,具有双向处理作用。

95年在红岗措施现场用井下压力计随管柱进行测试,测出了低压及冲击压力。

其低压值为零,高压值为流压的2倍左右。

96年对有实测地层压力的56口井,运用数理统计的回归方法发现:地层压力梯度大于0.7兆帕每百米油井,地面油管可见排液,说明下行程整个管柱重量与恢复上行液面在封隔器底面必然产生强力水利冲击值相当于0.3兆帕每百米压力,与实测2倍左右流压值基本吻合。

便于理解不妨把强负压解堵增产比喻如下:比如在静止江面放入圆木后将会杂乱无章呈任意方向漂浮,一但江水流动,则所有漂浮的圆木将顺向江水流动方向,原因是物体具有遵循表面能最低这一共性。

尽管油层中有机、无机堵塞物粒径较小,但油层孔隙、渗透率同样较低,堵塞物不妨比喻成江面上的圆木,在近井地带决不是呈一个方向(正常采油时油井产量低,相对流速慢),在振动液进入油层后,排量相对提高,(约提高20-30倍)液体脉动注入,所以堵塞物将有序排列,在化学药剂溶解、中和反应后,必将恢复提高近井地带渗透率。

再利用强负压工具(套管抽子)对油层进行负压返排,使油层生产压差达到历史最大值。

实现了对油层的二次振动。

同常规酸化工艺对比,不会造成油层的二次污染及伤害。

尽管强负压解堵工艺曾经有过光辉的历史,该工艺同样不是万能的,同样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客观分析地层压力下降是工艺效果减弱的主要影响因素。

强负压解堵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强负压解堵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强负压解堵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强负压解堵工艺类似于井下套管泵改造后的限位封隔器,以作业机为动力,整体上提管柱冲程为5-7米,对油层进行抽吸可,对油层产生390m3/d的瞬时排液能力,因此,对于我们油田所有油井而言,足以抽空油层,产生负水击现象,对油层产生负压作用。

此时在油层压力的作用下,使井眼近井地带的油层堵塞物受到正向压差作用;在下行程时,被抽空的向上恢复液面的液流,在某一时刻与下行的封隔器底面产生强冲击,低频而强力的水力冲击波又反向作用于油层,经过60余次的双向抽吸振动使油层近井地带的堵塞物被抽出油层,疏通被堵塞的井径,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关键词:油井堵塞强负压解堵油井增产【中图分类号】te357引言随着油田的逐渐开发,大部分区块已经进入开采中后期,尤其对于以开采稠油为主的油田,常常由于钻井、蒸汽吞吐、出砂等原因,造成油井近井地带堵塞。

主要表现在产油急剧下降、供液差等方面,严重影响油井产量。

目前使用的解堵方法多为化学方法,该方法对于部分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容易造成油层二次污染。

同时,不具有普遍性,对于不同污染物造成的地层污染需使用相应的化学方法,给施工以及药物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

然而,负压解堵装置解堵技术不会因为污染物或污染原因的不同而有什么分别,只需将该管柱下到解堵井段上部,进行正常操作,即可完成解堵工艺。

一、油井堵塞机理分析1前期作业造成的伤害油气田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从钻井开始,要经过完井、射孔、试油以及后期的措施作业等,正是由于这些作业,使一些固相颗粒和残渣物被挤入油层,或者在岩石表面形成泥饼而堵塞,同时在各种作业中使用的工作液及化学药品挤入油层后,形成水锁、乳化、润湿反转等而堵塞地层。

2外界带入的固相颗粒形成堵塞外界带入的固相颗粒除在钻井、完井、试油压裂等作业带入外,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也异大量带入,如修井、措施、洗井等,对于注水井来说,外界带入注水层位的固相颗粒,主要来源于注水或注水系统及注水管柱的腐蚀产物,此种类型是注水井堵塞的最主要原因。

细分层负压解堵技术

细分层负压解堵技术

第15卷增刊2008年12月特种油气藏SpecialOilandGasReservoirsV01.15Supp.Dec.2008文章编号:1006—6535(2008)SI一0125—02细分层负压解堵技术王海全(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109)摘要:针对曙光油田稀油区块老井存在的开发矛盾,开发了细分层负压解堵工艺。

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酸化对地层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由于采用了分层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层间干扰问题;最后采用负压解堵技术,可以解除近井地带的机械杂质和酸不溶物,达到彻底净化油层的目的。

该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解堵;负压;酸化;返排;净化油层;增产;曙光油田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前言在钻井、完井、采油、增产措施及修井作业时,经常造成储层损害,其原因及形成的类型较多,对老井来说,修井阶段和增产措施过程中的伤害最为突出。

曙光采油厂稀油区块开发历史较长,除地层本身水敏泥浆伤害外,生产过程中、作业前的洗井、冲砂也对油层造成了很大伤害。

针对储层损害情况研制的油井酸化解堵技术已经成为曙光油田开发中的主力增产措施之一。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油井酸化解堵效果逐年变差,大部分井酸化后含水上升,增液不增油,层间矛盾恶化,单纯的酸化解堵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因此研制出细分层负压解堵技术。

1曙光油田稀油区块老井解堵施工中存在的主要矛盾(1)纵向上低压、次要产液层干扰高压主要产液层。

油井多个高、中、低压力层交替分布,在一套压力系统下,解堵剂大部分或全部进入次要产液层,主力油层收效甚微,其渗流能力未能得到改善。

(2)现有分层解堵技术只能分2层,不能适应油层特点,解堵效果不理想。

(3)酸性淤泥产生二次污染。

解堵剂挤入油层后,由于排酸不及时,残酸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二次污染,现有的技术还无法清除酸化后产生的酸性淤泥,给一些油井造成了永久性伤害,给下一步工作增加了难度。

强负压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强负压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0 4 年 ~0 7 年共 实施强 化解堵技 术9 2 井次 , 投入总 成本2 0 4 . 1 万元 , 增产 原油 1 1 3 2 1 吨l 原 油价 格按3 0 0 0  ̄/ 吨, 生产成本8 0 0  ̄/ 吨计 算 : 创效益 : 2 2 8 5 . 9 万元 ,
投入 产 出 比: 1 : 1 2 . 2 , 吨油成 本 : 1 8 0 . 3 元。

4 2 . 8
5 3 . 1
5 . 5 4
6 8
7 9 . 2
井泵理论 } 量计算, 则可对油层产生2 4 0  ̄2 8 0 m3 / d 的瞬时排液能力, 对油层产 生强烈的负压作用。 上行程时, 在负压效应和油层压力作用下, 使井简近井地带
的油层堵 塞污染 物受到 正向压差 作用 , 下行程 时 , 被抽 空的 向上恢复 的液流 , 在
k p =t 9 ( 3 5 ) =2 . 0 3
输入量 v的标准不确定度U ( Y 。 ) 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 ( 1 ) 测量重复性的不重复引入的不确定度u ( v 。 ) , 采用A 类方法评定 ( 2 ) 标准装置引入的不确定度u ( v 。 ) , 采用B 类方法评定 t 3 . 1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 y 。 . ) 的评定 该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是由于被检电能表的测量不重复性引起的, 可以通过 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 。 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取1 台0 . 5 级的被检电能表 , 在1 0 0 V 5 A C O S ̄=1 . 0 时, 各连续测量 l 0 次, 得到下测鼍列 。 如表l 所示。 合并样本标准差 = ̄ / ES i 2 m=0 . 0 2 6 3 2 %
锦州采油/ - 2 o o 4 年 -2 0 0 7 年共实施强负压解堵技术9 2 井次, 措旌井大多因 热采后下泵不出或低产液的油井, 累计措施有效率8 8 * / 0 , 累计增产原油1 1 3 2 1 吨, 取得 了显 著 的效果 。 锦4 5 — 0 2 7 —3 0 o 侧井, 该井在2 0 0 7 年2 月1 0 日新井热采后下泵生产, 3 月1 3 日 因供液差间开, 5 月1 5 日实施强负压解堵技术, 措施后初期 日产液2 9 . 7 吨, 日产油 2 . 3 吨, 措施 有效期 7 9 天, 累 计增 产原油 1 2 8 吨, 增量 吨油成 本 1 1 7 . 2 元。 ( ! [ Ⅱ 图2 )

水平井射孔负压值设计方法

水平井射孔负压值设计方法

3 . X i n j i a n g O i l C o m p a n y E n g i n e e i r n g R e s e c r h c I n s t i t u t e , K a r a m a y 8 3 4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Du i r n g u n d e r b a l a n c e d p e fo r r a t i o n f o r h o i r z o n t a l we n s ,r e a l u n d e r b la a n c e d p r e s s u r e i s b e l o w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b e c a u s e o f l f o w f r i c t i o n,e n o u g h s u r g e l f o w a n d p e fo r r a t i o n c l e a n u p c a nt b e a c h i e v e d .C o u p l i n g mo d e l o f h o i r z o n t a l l f o w i n g
第 4期

睿, 等: 水 平井射孔负压值设 计方法
・1 l 3・
水 平井射孑 L 负 压 值 设 计 方 法

光 分公 司 , l  ̄ l J l I 达州
睿 , 熊友 明 , 吴拯 亚 , 李 洪 , 马 帅
6 1 0 5 0 0; 2 . 中石化 中原油 田普 8 3 4 0 0 0 ) 6 3 6 1 5 6; 3 . 新疆油 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新 疆 克拉玛依
xu Ru t , XI ONG Y o u—mi n g , Zh e n g—y a ,LI Ho n g , MA S hu a i

油水井负压解堵技术的应用

油水井负压解堵技术的应用

油水井负压解堵技术的应用周波(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进出口公司,辽宁盘锦 124102)摘要:负压解堵工艺技术是通过特制的井下负压发生器对地层产生负压,结合不同的处理液以解除地层堵塞,有效避免措施过程中对油层的二次伤害。

该技术对泥浆污染、油层微粒运移、机械杂质污染的油水井效果较好。

在辽河油田大凌河等油井上现场试验效果好于其他常规酸化解堵工艺。

关键词:负压发生器;解堵;二次伤害;油层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常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其中钻井过程的泥浆伤害是近井地带完井后油井低产能、注水井注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油水井在措施和注水过程中,由于蜡、•胶质、残余水、乳化液、残余酸以及各种机械杂质等均可能造成油层的伤害,使油水井渗流能力下降。

目前国内外进行了多种油层处理工艺,如酸化、压裂以及其它多种物理法处理油层技术,但在消除油层伤害的同时,由于处理液不同程度地进入油层又会造成二次伤害。

负压解堵工艺针对上述措施工艺的不足,解决处理液或酸液的返排问题,使油层不受处理液体和残酸的伤害。

应用地层液进行处理,净化地层,增加油层的渗透能力,从而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油井产量。

排出地层泥浆、机械杂质等污染物。

1 负压对地层的作用及负压解堵工艺适用条件1.1 负压对地层的作用净化作用:施工过程中,•工作介质在连续交变压力作用下,油流孔道会产生水击现象,被圈闭的流体在负压的作用下,迅速地冲向井底,有效地冲蚀套管孔壁上的沉积物,使射孔孔眼中的堵塞物疏通,在瞬时负压作用下,促使侵入油流通道中的介质全部流入井筒,并被排出井筒,从而达到净化渗流通道,•解除孔眼堵塞的目的。

清洗作用:在负压反复产生的条件下,•油层受干扰的近井地带保持相当高的最大压力梯度,•它远远超过一次负压产生的压力梯度。

且最大压力梯度不是发生在井壁上,而是发生在近井地带,并随着深入地层内部而消失。

•由于随时间变化的最大压力梯度在时间上与瞬间井底负压相吻合,•所以减少了孔隙空间基岩上的压紧力,更有利于分散相从油层流向井筒,实现对地层的清洗,解除孔隙堵塞的目的。

注水井负压酸化解堵技术

注水井负压酸化解堵技术

中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注水井负压酸化解堵技术学习中心:吉林松原奥鹏学习中心年级专业: 0703石油工程高起专学生姓名:郝山川学号: 002584中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08年12月24日摘要对于注水开发油田,注入能力的降低必然导致注水井注入压力的升高,而注入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

提高水质所需资金又很巨大。

因而,注水井的降压增注工作成为注水开发油田的重要课题。

针对注入压力升高的原因和对以往增注措施(如:酸化、强负压解堵、正水击)的分析得出:单纯的某一种措施使用范围比较小,措施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目前开发的需要。

而负压酸化解堵技术实现了对上述三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经济效益显著。

该项技术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改以往的酸化为油管酸化,减少酸液腐蚀,降低二次堵塞;2.瞬间释放酸液酸化油层;3.将酸化与强负压解堵技术相结合,提高措施效果;4.一次性作业管柱,降低施工强度;5.降压增注效果明显,成本低,见效快。

总之,此工艺就是通过分析注水井的堵塞原因,结合酸化、强负压技术与正水击三项技术,设计成一次性作业管柱,并通过现场施工的分析,进一步完善此项技术,此工艺也大大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负压酸化解堵、新型技术、降压增注、提高采收率概述由于原油的储层特点、注水水质差等种种原因,目前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注水井的平均注入压力逐年上升,部分注水井难以达到配注水量。

经分析认为,对于扶余采油厂西区来说,注入水水质差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工艺流程条件下,投入大量资金用来提高水质难度很大。

而提高注水泵出口泵压又将导致注水系统效率降低,单位注水成本上升。

因而,注水井的降压增注工作已经成为影响扶余采油厂西区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课题。

从已有的资料显示,注水井降压增注的方法很多,如:补孔、压裂、酸化、强负压解堵技术、正水击技术等等。

正318-4井解堵方案

正318-4井解堵方案
(一)碳酸盐岩酸化机理
1.酸液类型:盐酸HCL (4%)。
2.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机理: 通过控制(或延缓)酸化速度,来解除孔隙、裂缝中的堵塞物质,扩大沟通油气岩层原有的孔隙和裂缝,提高油气层渗透性。
1)盐酸与碳酸盐岩的化学反应
2HCl + CaCO3═CaCl2+ H2O + C02↑
4HCl+ CaMg(C03)2═CaCl2+ MgCI2+ 2H20 +2C02↑
无数据
无数据
8
10
2014.12
14
9
11
10
10
2015.01
14
0
0
10
0
压大15MPa
4
1753.18
1754.65
1764.01
1773.08
1783.80
1793.77
1803.68
1813.71
二、实施依据及目的
注水井近井地层因压裂液伤害、细菌或无机物等因素致使注水层堵塞,造成地层渗流能力下降,致使注水井压力升高,注水量减少,对应油井的供液能力下降。通过使用复合酸液进行综合解堵,对地层伤害小,可有效解除注水井地层周围堵塞,恢复地层渗透性和吸水能力,扩大和疏通地层空隙,从而提高注水井近井地带的渗流能力,恢复注水井正常注水。
(3)HF(氢氟酸): 氢氟酸与碳酸盐类矿物反应:
CaCO3+2HF→CaF2↓+CO2↑+H2O
CaMg(CO3)2+4HF→CaF2↓+MgF2↓+2CO2↑+H2O
上述反应中生成的CaF2、MgF2,当酸液浓度高时,处于溶解状态;当酸液浓度降低后,即会沉淀。因此,酸液中依靠HCI将酸液维持在较低的pH值,以提高CaF2的溶解度。再则用盐酸作为前置液对井筒及解堵层近井地带进行处理,防止HF与Ca2+、Mg2+、Fe3+离子反应。

211219804_负压射流返排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研究

211219804_负压射流返排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研究

119我国海上油田常采用地面人工注水开发以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1],注水工艺方面多采用空心集成、一投三分、同心边测边调、电缆永置、液控分注等注水工艺,通过地面水处理设备、地面管汇及井下注水管柱注入至注水层补充地层能量,且由于注水井测试作业需要,注水管柱多要求保留中心测试通道[2-5]。

但由于新投产井或老井酸化等工艺措施,往往引来外来杂质,若不采取措施,存在污染地层等风险,注水井的返排清井显得尤为重要。

海上油田常采用电潜泵生产,若单独下入电潜泵返排,需先下入返排管柱,返排结束后再起出返排管柱下入注水管柱,作业成本高,施工周期长;部分海上油田下入Y管式注水管柱,该工艺虽然可不动管柱实现转注,但返排结束后电潜泵依然长期置于井下,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海上油田注水井返排面临的系列问题,开展了射流泵不动管柱返排技术研究,优化设计了射流泵结构及型号,采用钢丝作业投捞射流泵方式实现注水井的返排、射流泵重复利用及不动管柱转注,最终形成了射流泵不动管柱返排技术,并在海上L油田M4井进行现场应用,取得显著效果,对海上油田经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1 海上油田注水井特征及注水井返排难点海上油田常规注水管柱(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安全阀、油管、滑套、定位密封、测调工具、插入密封等。

插入密封隔离不同注水层,配合测调工具实现分层注水,但无举升工具无法实现返排。

若单独下入电潜泵返排,需先下入返排管柱,返排结束后再起出返排管柱下入注水管柱,作业成本高,施工周期长。

图2为常规电潜泵返排工艺。

图1 常规注水工艺 图2 常规电潜泵返排工艺 目前注水井不动管柱返排工艺为Y管式注水管柱(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安全阀、油管、滑套、ESP封隔器、Y接头、单流阀、电潜泵、定位密封、测调工具、插入密封等。

如图3所示,注水负压射流返排技术在注水井中的应用研究李军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67 摘要:我国近海L油田1口试验井为例,开展了低成本不动管柱返排转注水工艺方案设计,针对性优化射流泵尺寸结构及投捞方式,可适用于笼统注、传统分层注水、边测边调分层注水、智能测调分层注水等全部海上油田人工地面注水井下管柱工艺。

负压法地层解堵增注工艺

负压法地层解堵增注工艺

负压法地层解堵增注工艺
郭旭光;李生莉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
【年(卷),期】1994(016)002
【摘要】负压法地层解堵工艺是一项新的解堵增注技术。

它是借助一种专门装置-井下负压发生器(专利号90220032、1)对地层产生可控制的、周期性负压,以解除地层堵塞。

昆河南油田现场试验应用证实,该技术与酸化解堵工艺具有同等效果,而施工费用仅为酸化解堵工艺的三分之一。

它主要适用于油层污染、堵塞的注水井的解堵增注。

【总页数】5页(P86-90)
【作者】郭旭光;李生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6
【相关文献】
1.点滴法表活剂解堵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夏江峰
2.点滴法表活剂解堵增注技术 [J], 王鸿运
3.注水井解堵增注工艺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应用 [J], 刘云;宋庆伟;苟红;刘凤娇;许建华;易明新
4.次氯酸钠杀菌解堵增注综合处理新工艺 [J], 王修垣;王明辉
5.孤岛油田疏松砂岩油藏解堵增注工艺技术 [J], 汪正勇;何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

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

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李沁阳;熊友明;刘理明;马帅;李扬【摘要】为了改善注水井负压解堵的效果,对注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

根据注水井的渗流特点,利用注水产生的表皮附加压降来修正最小负压值;以防止储层出砂为原则设计最大负压值;再根据Conocophillips公司的负压值设计方法确定最佳负压值;最后,从防止套管挤毁和保证储层稳定2方面对负压值进行校核。

采用新的负压值设计方法对车2井、车89井进行了解堵负压值设计,2口井应用新方法推荐的负压值进行解堵之后,注水压力均明显降低,且短时间内注水压力没有出现大幅度升高。

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高渗透砂岩油层的垂直注水井中运用新方法计算的负压值解堵后,既清除了近井地带的污染,又保证了孔眼和储层的稳定性。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negative pressure blocking in injection wells ,the design method of negative pressure blocking in injection w ells w 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inject ion wells ,an additional pressure drop due to the skin factor was utilized to correct the minimum negative pressure .The maximum negative pressure was designed following principles of sand control .Af‐terwards ,the optimized negative pressure was determine d according to the negative pressure design method ofConocoPhillips .Finally ,the negative pressure was checked on the basis of preventing casing damage and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pay zone .The new method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value design was applied to Well Che2 and Well Che89 .After the utilization of the negative values recommended by the new method , both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s of Well Che 2 and WellChe 89 were lowered obviously ,and the water injec‐tion pressures did not increase substanti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the new negative pressure plug‐ging method in vertical wells of medium or high permeability sand stone pay zones could clear the pollution of the near well bore area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bores and pay zones .【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注水井;负压解堵;负压值;表皮系数【作者】李沁阳;熊友明;刘理明;马帅;李扬【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6+2注水开发是油田广泛采用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但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储层造成污染,导致其渗透能力下降,注水压力升高,注水开发效果变差。

丝束流过负压去水形成的条件

丝束流过负压去水形成的条件

丝束流过负压去水形成的条件包括:
1.负压去水装置的入口端应设置一个能够将丝束完全覆盖的收丝槽,
以防止丝束在入口端散开。

2.收丝槽的出口端应设置一个能够将丝束引导至负压去水装置的导
丝装置,以避免丝束在进入负压去水装置时出现打折或弯曲的情况。

3.负压去水装置应具有足够的负压,以使丝束能够被吸附并通过装
置内部。

通常,负压去水装置的负压值应大于0.05MPa。

4.丝束在通过负压去水装置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力,以避免丝束在
装置内部出现堵塞或打折的情况。

5.丝束在通过负压去水装置后,应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丝束表面
附着的水分。

通常,脱水处理可以采用热风烘干或吸水海绵等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井负压解堵的负压值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和方法。

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水深、岩石性质和负压的影响等。

负压值的设计是一个工程分析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步推理定义出
最佳负压值。

首先,需要确定穿刺水深。

水深决定了水位上升和下降的范围,控制
了水井负压解堵的效果,从而影响着负压值的设定方法。

在确定穿刺
水深后,需要综合评价岩石性质,以确定负压的影响程度。

由于岩石
的吸附力和渗透系数会影响水位,因此钻井工程师需要一定把握评估
出岩石性质,以确定负压值设计要求。

其次,在考虑负压值设计时,尚未注入水的高压液体也不容忽视,这
是决定负压值大小及水井负压解决堵塞方案的关键因素。

如果有爆管
现象,则需要考虑采取哪种油气解堵技术。

否则负压值设计将是一件
困难的事情。

最后,在负压值设计确定后,应进一步进行技术评估,以确定操作工艺,例如采用什么样的设备或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实现负压值设计。


重要的是,钻井工程师还需要探究负压设计对油田开发和钻井的影响,确保在负压解堵过程中不会损害到油田石油资源和采油液料物质的活力。

总之,通过多步推理,选择合理的负压值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
水井负压解堵问题,从而维护油井的采油效率和稳定性,为油田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