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3)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3)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3)文学理论名词解释120条汇总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特征化: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前者为表层结构,后者称之为深层结构。

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的意识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的行动要素。

角色的意思是指具有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语言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概论名词解释1.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

分为普通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前者研究人类语言存在和发展规律;后者研究具体语言存在和发展规律。

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2.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的理论部门,又称为“一般语言学”。

从人们研究各种具体语言的成果中,概括出人类语言存在和发展的一般理论。

对具体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有重大意义。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为形成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3.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一种符号体系,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

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这个工具的过程和结果,它具有个人特色,因此言语除了具有社会因素外,还具有个人因素。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4.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用交叉方法,区别两种语言或语音是否相同,或同语言两种词是否完全相同。

历时语言学又称演化语言学,是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主要研究语言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所经历的种种变化,采用正视法和回顾法来研究问题。

二者的原理方法互相对立,共时语言学相对来说具有重要性。

5.意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

6.语言融合:语言融合,也称为“语言替代”或“语言换用”。

不同民族在同一地区长期密切接触以致渐渐趋向融合,由这种情况导致的最常见的语言就是“语言融合”。

语言融合并不是指产生“混合语”,而是指相互接触中的一种语言排挤代替了其他语言,即其中某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成为趋向于融合的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交际工具,而其他语言则由于无人使用而消亡。

隐喻的名词解释

隐喻的名词解释

隐喻的名词解释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常用比喻词“是”、“似”、“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但不是所有有是连接的语句都是暗喻,因为比喻必须要符合: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扩展资料:
1、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例如:
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2、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例如:
这里是花的海洋(“海洋”修饰“花”)
3、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
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北京——祖国的心脏)。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及重要观点汇总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及重要观点汇总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及重要观点汇总1.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2.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阐述并强调的问题。

即艺术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艺术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与生产成反方向的发展。

两种体现: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比如18世纪德国和19世纪俄国。

说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3.含蓄和含混:文学的话语蕴籍性表现在这两种修辞形态。

含蓄是表达上的小中见大,含混是阐述上的一中生多。

4.艺术生产:人对世界的审美活动,意识形态生产。

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发现和反映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不仅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而且认识世界、弘扬人的价值。

在各种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是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

5.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6.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三种不同概念,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7.艺术发现: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黑顶陶器:黑顶陶器由模铸成型,经过上浆后自然风干,再经石片压模后一次烧成,然后再放入干草中再次烧。

陶瓷的口缘,上部及内壁因吸附碳分子而呈现油亮的黑色,与陶器下部的赤红色呈现鲜明的对比,黑顶陶器由此得名2砂:指的是岩石风化后经历雨水冲刷或者岩石轧制而成的粒径为0.074--2mm。

3唐三彩:它是一种表瓷,色彩斑斓,造型优美。

被称作一朵奇异的陶瓷之花。

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叫它唐三彩。

4艺术与手工业运动:19世纪50年代出现在英国,为反对大量生产的机器制品的粗制滥造,试图复活中世纪的手工艺,并重视自然材料的美感,以改革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没有积极面对工业艺术问题5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10年代,在比利时产生,它试图重新创造一种基于植物优美曲线的造型新风格6德意志制造同盟:它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在它的成立宣言之中,提出这个组织的明确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7机器美学: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

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

8装饰艺术运动:它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国际性流行设计风格,装饰艺术运动是对装饰的新艺术运动的一种反动。

9波普设计:源于英语的大众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波普设计主要是面对青年市场,产品必须廉价,因而质量无法保证,波普设计十分强调灵活性和可消费性。

10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它与现代主义有本质区别,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理念和方法11绿色设计:是人们对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是设计伦理的体现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它是当今世界的绿色环境命题,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12绿色技术:减缓环境负担,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的利用或减轻环境污染的各种技术,工艺的总称13:流线型风格:20世纪30年代产生并流行,是物理学界对流体力学原理的研究引发起来的,一种纺锤形的体积,被力学家称阻力最小,飞机的机翼就是此原理14:孟菲斯设计集团:1980年成立于米兰,是设计师索特萨斯和7名青年设计师组成,孟菲斯原始埃及的一个古城,也是美国一个以摇滚乐著名的城市,设计集团因此命名15:比利时鞭线:建筑师维克多霍尔塔,在建筑和室内设计喜欢用葡萄藤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被称为比利时鞭线16:安东尼高迪:它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师,高迪的设计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在功能主义风靡的时代,高迪的作品不被欣赏,有机建筑的兴起,使得他成为潮流先驱17麦金托什:格拉斯哥的一位设计师建筑师,他在英国的设计独树一帜,并对奥地利的设计改革运动维也纳分离派产生重要影响,麦金托什的设计主调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体现出植物生长的活力18:维也纳分离派:是由先锋派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该运动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获得自由。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名词解释

语言学常识----语言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语言学:①~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②从方法上分为历史…、比较…、历史比较…、描写…;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和普通…;③19世纪初的历史比较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2、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3、小学:指我国古代传统的文学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虽然我国古代没有语文学,但一般认为…属于语文学的范围。

4、训诂:是解释字义和研究它的演变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从词义方面来解释古书的文字。

5、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称为…。

*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共时…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称为…。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叫…。

6、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7、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言语:是说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8、语言层级性(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上层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

其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3、语言的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4、语言的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的链条上,每个环节上那些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有大致相同的语法作用。

5、语流音变:是指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

6、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7、音质音位:是指从音质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8、非音质音位:是指从音高、音强、音长等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指能够区别不同音位的发音特征。

10、句法同义:是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

11、句法多义: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12、语法范畴:是指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这种语法意义主要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

13、语法形式:是指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

14、语法意义:是指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15、隐喻:建立的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也就是派生义是通过比喻方式获得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某种比喻方式长期运用,从而把临时的意义固定在了一个词中,成为一项派生意义。

16、换喻: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事物的词去指称乙事物。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扩大和完善语言的交际作用的工具。

1、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乌龟腹甲或牛羊鹿骨肩胛上的文字。

也叫“殷墟卜辞”(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的殷墟),省称“卜辞”。

笔划多为刻削、细长的“瘦笔”。

2、金文:殷周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又被称为“铭文”、“铭辞”、“钟鼎文”。

字形笔画比甲骨文宽、粗,多为“肥”笔。

3、大篆:也叫“籀文”,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西方的文字。

大篆由金文发展而来,比一般金文笔画伸展。

石鼓文属大篆体。

4、小篆:也叫“秦篆”,原本是通行于秦国的文字。

字体较大篆结构整齐,笔画圆匀,精细一致,方块的特点渐趋明显。

著名的“泰山石刻”是小篆。

5、隶书:也叫佐书、吏书,由小篆简化演变而成,始于秦代,多由徒隶所写。

笔画平直方折,改象形为笔画化,便于书写,汉字笔画的概念由此而来。

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6、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对隶书的简化,把隶书波磔的笔画改为平直,字体规范、方正,笔画平直,堪称字体之楷模。

二、六书:汉字的造字理论。

通常采用班固的次序和许慎的名称,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象形:六书之一。

指描摹事物形象的造字方法,是汉字造字的基础。

如“日”、“月”、“牛”、“羊”等。

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2、指事:六书之一。

是指明事物具体含义的造字方法,一类是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来造字,还有一类是在象形字上添加抽象的标志或符号来造字。

如“上”、“下”、“刃”、“亦”等。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3、会意:六书之一。

就是合并(比)一组字(类),并会合它们的意义,以此表明所指向的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有同文会意、异文会意、对文会意、变体会意四种。

如“从”、“武”、“信”等。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武信是也。

4、形声:六书之一。

就是选一个以被造字意义所属的意义类别的字作为形符,取一个同被造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声符,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圣才出品】

第15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一、名词解释1.隐喻(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它是从希腊词语中借来的,原意是“用其他的方式言说”,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修辞手法。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

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家一般也称其为隐喻。

2.象征(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象征是通过暗示来实现的一种修辞手法。

象征是用单纯暗示繁复,微小暗示巨大,局部暗示整体,形象符号暗示抽象原理的修辞格式。

它与比喻有类似之处,即都要在两种现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和沟通。

但象征在全局和整体中运用,比喻则在局部和细节中运用,这是它们最大的不同点。

并且象征手法一般不对象征对象作直接表述或呈现,象征只是“暗示”对象,因而具有理解上的宽泛性,这与比喻讲求本体喻体的严谨对应也是有所不同。

二、简答题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四川大学2010年研)答:(1)意象与意境的定义①“意境”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②“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2)意境与意象的联系①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即形象思维。

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

西方文论名词解释(1)

西方文论名词解释(1)

理式:柏拉图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指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一种超时空的绝对存在。

根据柏拉图的解释,这类”理式”存在于天外境界,无生无灭,无声无色,不可捉摸。

柏拉图认为,现实中可见的事物,均是以理式为蓝本形成的。

柏拉图对”理式”的解释,虽然比较神秘,但在哲学意义上,实际上是指,事物的本体,事物的真相。

故而在柏拉图的理论中,她有时又用“真实存在”、“真理”,“真理大原”之类术语指称“理式”。

迷狂:指失去正常理智时的精神迷乱状态。

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分析了4种“迷狂”。

一是预言迷狂,即受神感召而能预言的人呈现出的迷狂;二是除灾迷狂,即为了禳除灾祸而祷告神灵时的人陷入的迷狂;三是灵感迷狂,即使人因诗神附体而呈现出的迷狂;似是回忆迷狂,以及那些完全摆脱了现实束缚,一心向往善与美的“理式者”,沉浸于“理式”回忆之境时呈现出的迷狂。

陶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论述悲剧功能时所用的术语。

“陶冶”系罗念先生在《诗学》中的译语,朱光潜先生则将其译为“净化”。

其基本含义是:悲剧所激起的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有助于观众原有的此类情感的宣泄,有助于恢复和保持其心理健康。

妥帖得体:贺拉斯所强调的文学创作的总原则。

具体所指的是:从形象塑造到词语安排,从结构设置到人物语言设计,从诗格的运用到材料的选择等,都要合适得当。

判断力:贺拉斯强调的判断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性认识能力。

基于文艺创作应妥贴得体的认识,贺拉斯认为写作要成功离不开判断力。

创作主体只有具有相应的判断力,才能真正的认识生活,才能知道如何塑造形象,怎样给人提供教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叙述技巧等,从而做到各个方面的妥帖得体。

崇高:审美范畴之一。

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姿态,雄伟的气势,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气度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之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促使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朗吉努斯所说的崇高,则主要是就艺术效果而言的,即作品能够带给读者的强烈情感震撼与思想冲击,能够使之产生的雄浑、庄严,激越的情感体验。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序论部分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

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

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

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

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

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

叙事隐喻名词解释

叙事隐喻名词解释

叙事隐喻名词解释能识别叙事隐喻只是解读文学作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解释这种现象的实质。

对叙事隐喻的解读不但要考虑相关背景知识和具体环境,还要考虑施喻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态度。

隐喻的施喻者是隐喻及其意义构建的主体,其重要性不容漠视。

在这里,作者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其实,无论是哪一类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作者的价值取向。

即使是历史也一样,纯粹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的文学史仍然是一种不能走出主观虚构性的叙事本。

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文学作品为作者提供了更大的主观虚构的空间,作者的思想观念往往就体现在这种主观虚构之中。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指出,不论小说家怎样想做到客观、中立,他也无法不在小说中显示自己的情感态度……小说总是具有叙述性和评价色彩的,总是具有主观性的。

杨绛也接受布斯的观点,认为作者不可能纯客观地反映现实,也不可能在作品里完全隐蔽自己。

当客观叙述与作者的主观态度发生冲突时,作者便把主观态度隐含在客观叙述之中,而采用隐喻的叙事手法。

在《魔法》中,女佣向有权有势的雇主布兰查德夫人讲述尼内特的故事,目的是要施加魔法,抓住布兰查德夫人的注意力,隐喻性地向她发出警告。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叙述了格列佛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

小人国国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地自命为顶天立地的宇宙统治者,官吏们也无需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得高,就会得到高官厚禄;两个党派以鞋跟高低为区分标志;巫人岛上的科学家研究从黄瓜里面提取阳光、从粪便里面提取营养、把数学公式写在饼干上吃下去。

这种荒诞的构思显然是非常规性的,必然包含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现象的揭露与批判。

对这类隐喻的解读必须依赖作者本人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社会的态度。

叙事隐喻在中国历史小说中也有较成功的应用。

《水浒传》第六十回讲述了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半夜三更劫寨时被一枝刻有“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射中面门,不久毒发而死。

但是清代金圣叹指出,杀害晁盖的其实并不是史文恭,而是宋江。

conceptual_metaphor语言学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conceptual_metaphor语言学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conceptual metaphor语言学名词解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语言学中,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是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探索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我们如何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理解和构造语义。

通过使用隐喻,人们可以借用一个已知的经验领域来解释另一个较为抽象或不可见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Conceptual Metaphor进行定义和概述。

其次,我们将回顾Conceptual Metaphor的发展历程,了解它在语言学领域中的演变与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概念映射理论以及隐喻与概念转喻的关系,探讨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

然后,我们将讨论Conceptual Metaphor在语言教育、文学创作以及跨文化交流等应用领域中的案例研究,并探索其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Conceptual Metaphor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展望未来其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Conceptual Metaphor这一重要的语言学概念,从定义、概述到核心原理与观点,再到应用领域和案例研究。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Conceptual Metaphor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认识到它对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影响。

同时,本文也希望为未来Conceptual Metaphor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展望。

2. Conceptual Metaphor的定义:2.1 语言学名词解释:Conceptual metaphor(概念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用于描述我们如何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进行比较而获得意义。

它是指在语言中使用一个领域的概念(称为源领域)来理解另一个领域的概念(称为目标领域)。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借用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来理解目标领域。

这种比喻性的思维结构主要存在于人类语言和思维中,并且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表达思想至关重要。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导言3. 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 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8.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 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2. 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 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文学理论(童庆炳)名词解释--简答

文学理论(童庆炳)名词解释--简答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广义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精神活动。

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这几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答复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必须面对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文学做为活动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产生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确实证。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四种理论视角〕:作者〔主体〕、世界〔基础〕、作品〔中介〕、读者〔最终完成〕关系:对话性结构,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交往结构,不是彼此孤立静止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意思表示的名词解释

意思表示的名词解释

意思表示的名词解释意思表示是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它是一种将纷繁复杂的思维过程转化为符号的方式,使得我们能够将想法传达给他人,并理解他人的意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意思表示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意思表示形式。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意思表示的定义。

意思表示可以被定义为人类使用语言将思想、观点、情感等非物质信息转化为语言符号的过程。

这种转化过程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意思表示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如何使用语言来表达和理解意思。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意思表示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别。

第一类是语言表示。

这种表示方式是通过词语、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来传达意思。

语言表示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它是人们进行交流必须依赖的工具。

第二类是非语言表示。

这种表示方式是通过非语言符号来传达意思,例如手势、表情、姿势等。

非语言表示是人类交流中重要的补充,它可以增强语言表示的效果,使得信息更加直观、生动。

第三类是符号表示。

符号表示是指通过符号来表达意思,例如数字、时间、音乐符号等。

这些符号具有特定的含义,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传达和理解特定的信息。

意思表示在人类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是人们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

通过意思表示,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图传达给他人,促进相互理解和合作。

其次,意思表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

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人们可以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思考和分析。

意思表示使得我们能够将复杂的思维过程转化为简单的语言符号,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

此外,意思表示还有助于人们构建和表达自己的身份。

通过使用特定的词语、口吻和语气,人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社会地位。

意思表示不仅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还是人们个体和群体认同的重要方式。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意思表示形式。

首先,比喻是一种常用的意思表示方式。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

导论(1--2章)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2、文学活动: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34科。

56789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道德、10变化的过程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11文学理到后来的各种形态的兴起分化,到现在又向文12、文学信息学: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负载传播信息,由编码到译码,是一个信息的生成与转换过程,由这种研究方法构成的一种文学理论形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它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原着中所阐述的文艺学思想的核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思想中所包涵的文学理论为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所论述的理论为补充的文学理论体系。

2、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途径,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成人的全面的发展。

3、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的活动的特性。

人的劳动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劳动之前就有了蓝图,人按照预先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工改造对象,使对象打上主体的烙印,最终符合人的要求。

4、文学反映论:文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5、交往行为理论: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所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认为6统文论。

产,中国现实生活中特殊的矛盾,健康发展。

71、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文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3、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意识,即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的特性。

莎士比亚有关的名词解释

莎士比亚有关的名词解释

莎士比亚有关的名词解释在文学史上,威廉·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文学的巨人,他的作品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并成为了许多文化的象征。

莎士比亚的诗歌和戏剧作品充满了深度和复杂性,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名词,这些名词在文学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将对与莎士比亚有关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和其背后的意义。

1. 角色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角色是特别重要的元素。

他的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从强大的君主到普通的百姓,从爱情悲剧的主角到喜剧的小丑,每个角色都在作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莎士比亚的角色塑造非常独特,他们通常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动机。

通过角色的对话和行为,莎士比亚传达了对人类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2. 悲剧莎士比亚被誉为悲剧之王,他的悲剧作品是他最具影响力和深度的作品之一。

悲剧是一种描述主人公由于某种冲突而最终遭到不幸结局的文学形式。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以及命运的无情和干涉。

他对人类命运的考察让读者深感共鸣,并为他们提供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3. 幕幕是戏剧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被使用。

剧作通常以几个幕的形式进行划分,每一幕代表着戏剧中不同的场景或情节。

通过分割成幕,莎士比亚能更好地组织并揭示每个角色和情节的发展。

读者通过观看不同的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剧作中的情节结构和变化。

4. 暗示暗示是莎士比亚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通过间接和隐晦的方式向观众和读者传递信息。

莎士比亚的暗示通常是通过角色的对话,行为或象征性意象来体现的。

暗示让读者参与到解析和理解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故事情节的深入思考,并从中发现更多的意义。

5. 隐喻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隐喻,这是一种直译或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概念来传达一种特定的意义。

莎士比亚的隐喻包括使用动物,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等各种元素来比喻人类的思想和情感。

隐喻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意义和象征性,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的名词解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交流中,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将一个
词或短语用于与其原本含义有所不同但暗示相似性的另一概念上,来传达更深层的意义和理解。

隐喻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形式,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隐喻进行较为全面的名词解释,探讨其定义、分类和应用,希望能为读者对隐喻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定义
隐喻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用于与其原本含义有所不同
但暗示相似性的另一概念上,来传达更深层的意义和理解。

与直接陈述和描述不同,隐喻常常运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比喻手法,通过暗示、比较和联想来创造更生动、更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

二、分类
隐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视觉隐喻、动作隐喻、时间隐喻、空间隐喻、生物隐喻等。

1. 视觉隐喻
视觉隐喻是通过对视觉感知的比喻来传达意义。

比如说,我们常常用“明亮”来
形容一个聪明的人,这就是将视觉上的明亮与智慧进行了隐喻的转化。

通过这样的隐喻,我们更容易理解并感受这个人聪明的特质。

2. 动作隐喻
动作隐喻是通过对动作和运动的比喻来传达意义。

比如说,我们常常用“推进”
来表达某个事物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是将推动的动作与事物的发展进行了隐喻的比较。

通过这样的隐喻,我们更能理解并感受事物的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

3. 时间隐喻
时间隐喻是通过对时间概念的比喻来传达意义。

比如说,我们常常用“过去”来
指代过去的事情,用“未来”来指代未来的发展。

通过时间的隐喻,我们能够更好地描述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将这种关系具象化。

4. 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是通过对空间概念的比喻来传达意义。

比如说,我们常常用“上升”来
表示进步和发展,用“下降”来表示退步和衰退。

通过空间的隐喻,我们能够更生动地表达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5. 生物隐喻
生物隐喻是通过对生物概念的比喻来传达意义。

比如说,我们常常用“狡猾”来
形容一个聪明而狡猾的人,用“温和”来形容一个善良而宽容的人。

通过生物的隐喻,我们更容易理解并感受人的性格和特质。

三、应用
隐喻在语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口语,我们都可以看
到隐喻的存在。

隐喻可以用来创造形象和丰富语言,使得表达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隐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情感,让人们更容易建立共鸣和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隐喻的使用需要符合语境,不能使用过多或不当的隐喻。

以过
多的隐喻来表达一个概念可能会使语言复杂晦涩,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合理地运用隐喻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具表达力和感染力,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思想和意义。

总结起来,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用于与其原本含义有所
不同但暗示相似性的另一概念上,来传达更深层的意义和理解。

隐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视觉隐喻、动作隐喻、时间隐喻、空间隐喻和生物隐喻等。

隐喻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事物的关系、特点和情感。

然而,我们
需要适度地运用隐喻,避免过多或不当的使用,以保持语言的清晰和准确。

通过正确地运用隐喻,我们可以让语言更具表达力和感染力,使得交流更加丰富和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