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教案(6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14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14篇)《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一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八年级学生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大家有什么安排呢?让同学自由回答,把话题引向“旅行”。
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2、介绍“泰山”,同时展示课件。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讲授新课: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1、朗读,强调字音、字形。
2、解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逐句诠释:(此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还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故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表现诗人虽未得亲历其境,但久慕其名。
接着解释“岱宗”一词,再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接句自问自答,“齐鲁”是春秋的两个诸侯国,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青”,指泰山之色,请问,这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青翠。
望岳教学设计(共4篇)
望岳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望岳》教学设计《望岳》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学习古代诗歌朗读技巧。
才能目的: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的:进步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借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考虑的才能。
一、导入我国山河秀丽,风光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在众多景物之中,中国人对山是情有独钟。
而群山之首当属五岳。
古人曾说“王岳归来不看山”。
师:你知道五岳指哪五座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师:五岳之首呢?泰山确实,我国自汉代确立“五岳”之说以来,泰山就以它五岳之首的独有风姿卓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留下了无数经典传说和美词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
二、板书课题:望岳三、教学过程:1、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一首是咏东岳泰山,一首是咏西岳华山,还有一首是咏南岳衡山。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望岳》是咏东岳泰山的。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题解:什么是岳?〔高大的山〕标题是“遥望泰山”之意。
作者简介:〔屏幕〕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现实诗人。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屏幕〕3、指导朗读:师:要理解一首诗,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怎么来读呢?大家一定还记得:“凡读书必需要做到字字响亮,不可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全诗。
指导学生朗读。
老师范读全诗。
4、整体感知诗意: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
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5、内容品析。
“诗联赏析法”来品析这首诗。
它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屏幕〕第一步:讲解注释〔借助书下注释,无注释的补充资料。
字典等工具书〕第二步:描绘诗联〔将零散的字词解释连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三步:品析字句〔哪个字用的好,用的准,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第四步:揣摩情感〔全诗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前两局部内容6、串讲四联意思〔借助书下注释〕7、赏析:师:杜甫被称为“诗圣”。
《望岳》参考教案
《望岳》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岳》。
(2)理解《望岳》的诗意和主题,体会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望岳》。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培养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望岳》的诗意和主题。
2.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望岳》全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及其作品《望岳》。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望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揭示诗人的写作目的。
(2)讲解诗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泰山的壮美,体会诗人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背诵《望岳》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背诵《望岳》。
(2)写一篇关于《望岳》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望岳》杜甫泰山壮美赞美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课堂参与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望岳》的情况以及读后感写作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望岳》及本单元其他诗文的掌握程度,包括诗意理解、修辞手法分析等方面。
望岳杜甫教案范文
望岳杜甫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岳》这首诗。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活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豪情壮志。
(2)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攀登高峰,追求卓越。
(3)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词《望岳》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人杜甫的生活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 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2.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词《望岳》的全文、诗人杜甫的简介、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PPT,引导学生欣赏《望岳》的全文。
(2)学生自读诗词,感受其意境。
2. 学习诗词内容(1)教师讲解诗词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理解诗词的含义。
3. 了解诗人杜甫(1)教师介绍杜甫的生活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4. 分析诗词意象和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学生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欣赏古典诗词(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2)学生交流欣赏心得,分享自己的收获。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发表自己对诗词《望岳》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望岳》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望岳》教学设计(优秀5篇)杜甫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我们古代的伟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古诗词作品,让我们受益无穷。
望岳就是其中一首。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5篇《望岳》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望岳的写作思路。
《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一我们伟大的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山大川数不胜数。
要说山,较有名的当然是“五岳”了。
那么,请问大家“五岳”分别指的是哪几座山?哪一座山是“五岳之首”呢?(学生回答)从古到今,为赞美、歌颂泰山,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其中,一位唐代大诗人所写的一首诗历来被人们誉为吟诵泰山的压卷之作。
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呢?作者是如何描绘、赞美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解题,明白是作者近岳而望,并没有登山。
天宝三年,25岁的杜甫科举不第。
当时,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杜甫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
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1、教师配乐朗诵《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本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学生齐读。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2、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做具体归纳。
1、透过一联,你可以知道泰山的怎样的形象?2、第二联,哪两个词用得较好?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3、第三联表现了泰山怎样的形象?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研讨展示,教师总结)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此神奇秀丽,严峻挺拔,那么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南龙山下,那么大家用你们手中的笔来描绘一下你心中的南龙山吧!学生作品展示。
1、背诵默写全诗;2、预习本课其余两首诗歌。
附:板书设计望岳杜甫写景:一、二句:远望之景:夫如何、青未了(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三、四句:近望之景:钟神秀、割昏晓(神奇秀丽、巍峨高大)五、六句:细望之景:生层云、入归鸟(云雾缭绕、飞鸟盘旋)七、八句:极望之情:凌绝顶、众山小(勇于攀登、俯视一切)抒发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望岳》教案设计模板5篇
《望岳》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望岳》。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望岳》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畏惧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学习本诗,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了解杜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创造风格和杜甫宽广的心胸和凌云的壮志,体会杜诗的高妙。
二、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就背诵诗歌,但是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还稍显不足。
她们已经接触过杜甫的诗歌,对杜甫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只听过,没有亲眼见过泰山,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世界还是有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本课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分析诗歌。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背诵诗歌。
2.通过赏析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解读思想感情的能力。
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同小组讨论和朗读,重点解读“望”。
难点:领略泰山雄奇的景色,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情境体验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堂好课,必然有一个漂亮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将以“泰山”为切入点,从诗歌入手,吊起学生的胃口。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6篇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6篇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6篇 作为⼀名⽼师,往往需要进⾏教学设计编写⼯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标】 1、领略泰⼭雄伟神奇的景⾊; 2、感悟诗⼈蓬勃的朝⽓和远⼤的抱负; 【教学重点】 1、泰⼭雄伟神奇的景⾊; 2、诗⼈蓬勃的朝⽓和远⼤的抱负。
【教学难点】 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1、作者⽣平; 2、泰⼭的有关知识; 3、字⾳、字形; 【教学⽅法】 朗读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河秀丽,景⾊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就有很多,但在群⼭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最⼤呢?泰⼭──五岳之⾸,“泰⼭归来不看岳”呀。
今天我们就⼀起来领略⼀下杜甫笔下的泰⼭是如何⼀番景⾊! ⼆、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我⾸先请⼀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下。
师板书:字,⼦美;号,少陵野⽼;世称杜⼯部;⼈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与李⽩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壕吏;新婚别、垂⽼别、⽆家别) 2、范读课⽂,强调字⾳、字形。
这⾸诗有⼀些字的注⾳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下。
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齐读两遍。
3、初读课⽂,了解诗句⼤意。
下⾯同学们⾃读课⽂,借助⽂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
然后⽼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同学们将课⽂⼀齐朗读⼀遍。
缺乏感情。
第⼀、⼆两句,我们应该⽤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下,再试着读读。
望岳杜甫教案范文
望岳杜甫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杜甫的《望岳》;(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抒情手法和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望岳》;(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2)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攀登人生高峰;(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杜甫的《望岳》原文及译文;2. 诗中的意象、抒情手法和结构特点;3.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教学难点:1. 诗中寓意深刻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的运用;2. 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望岳”吗?它代表着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望岳》,理解诗意;(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抒情手法和结构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抒情手法和结构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讲解与赏析(1)详细讲解诗中的意象、抒情手法和结构特点;(2)赏析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背诵《望岳》;(2)进行文学鉴赏练习,选取类似诗篇进行鉴赏。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望岳》;2. 写一篇关于《望岳》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调查了解其他诗人对泰山的描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望岳》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诗中意象、抒情手法和结构特点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4. 学生对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感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泰山的美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描绘的场景,增强体验感;2. 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3. 示范引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4. 激励评价: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望岳》教学设计 4篇
《望岳》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灵共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望岳》,能说说板块的题目吗?这一册板块项目与12册有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12册把泰山做为中华文明,泰山是一种文化)2、叙述板块题目(体会泰山是一处名胜,更是华夏文明中的一种)二、简介作者及作品三、师生共同赏析研读古诗1、(1)配乐朗诵《望岳》(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3)指导学生朗读(4)教师范读2、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
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品悟诗句,赏析。
设问:(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却不风一个“望”字?(2)全诗视望,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第一句远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顶所见)4、引导学生思考: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一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五、思维拓展(作业)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望岳》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重点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诗中哲理的理解;基础知识1、作者生平;2、泰山的有关知识;3、字音、字形;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杜甫《望岳》教案【优选7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选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甫《望岳》教案【优选7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望岳》教案优秀6篇
《望岳》教案优秀6篇《望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杜甫《望岳》赏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韵译】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体会《望岳》诗歌的意境及作品风格;2、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及背诵此诗。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诗的意境。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七、教学过程【导入】1、“五岳”,古代道家名山,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欣赏泰山图片并描绘泰山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中部,海拔为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一、作者简介指名介绍作者,补充要点。
二、诗歌内容结合注释,了解内容(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泰山夫:无实意,强调疑问语气齐鲁:齐鲁的广大区域青:山色未了:不尽泰山到底是怎样的面貌?它的青色在齐鲁大地的广大区域都能看见。
(2)、以第一联的理解方法步骤,让学生去完成二、三联。
(3)、诗歌大意:出示:泰山到底是怎样的面貌呢?它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大自然将那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它。
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阴暗,截然不同。
层云叠起,令人心胸摇荡,眼角几乎都要裂开了,目送着入巢的归鸟。
三、名句欣赏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得心潮澎湃,于是,他情不自禁产生了一个愿望,是什么愿望呢?——爬上泰山,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终当,终要凌:登释义: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放眼望去,所有的山都显得矮小了。
杜甫《望岳》教案
杜甫《望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岳》全诗;(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3)分析诗中的意象、手法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攀登人生高峰;(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2. 分析诗中的意象、手法和情感;3. 杜甫的爱国情怀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手法的研究;2. 杜甫爱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课件;2. 相关背景资料;3.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激发兴趣: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1.2 提问:请问同学们听说过哪些关于杜甫的诗歌?2. 诗歌学习2.1 朗读诗歌:全班同学共同朗读《望岳》;2.2 解释字词:解析诗中生僻字词的含义;2.3 翻译诗句:逐句翻译诗歌,理解其意思;2.4 分析意象:探讨诗中的意象及其表现手法;2.5 情感把握:引导学生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
3. 课堂讨论3.1 分组讨论:同学们自由组成小组,探讨诗歌中的手法和情感;3.2 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4. 应用拓展4.1 写作练习:以“望岳”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4.2 诗词朗诵:同学们自由选择一首关于山的诗词进行朗诵。
5. 课堂小结5.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5.2 强调杜甫的爱国情怀,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
6. 作业布置6.1 背诵《望岳》;6.2 收集有关杜甫的其他诗歌,进行比较学习。
7. 板书设计杜甫《望岳》意象:泰山、日出、云海手法:比喻、拟人、对偶情感:爱国情怀、壮志凌云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望岳》教案(精选19篇)
《望岳》教案《望岳》教案(精选1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岳》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岳》教案篇1一、导入介绍泰山:1、展示泰山图片。
“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
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教师可补充;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2、背景: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
《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
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二、介绍杜甫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人称为杜少陵。
开元后期,举士不第,漫游各地。
后居长安近十年。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
后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杜甫《望岳》教案
杜甫《望岳》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背景介绍介绍杜甫及其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他的诗歌以关注社会现实、同情百姓疾苦而著称。
介绍《望岳》:这首诗是杜甫年轻时游历泰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
1.2 诗歌欣赏让学生朗读《望岳》,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解读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壮志未酬的哀叹。
1.3 教学目标了解杜甫的生平背景。
理解《望岳》的诗歌内容和主题。
欣赏杜甫的诗歌艺术风格。
第二章:诗歌分析2.1 诗歌结构解释诗歌的结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分析每句诗的意象和意义。
2.2 诗歌意象解释诗中的意象,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等。
引导学生想象泰山的壮丽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2.3 诗歌主题探讨诗歌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泰山之美,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壮志未酬的哀叹。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第三章:诗歌创作背景3.1 杜甫生平简介介绍杜甫的生平:他的诗歌创作跨越了唐朝的盛世和衰落,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3.2 《望岳》的创作背景解释杜甫为何写下《望岳》:他在年轻时游历泰山,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震撼,激发了了他的创作灵感。
3.3 诗歌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探讨诗歌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杜甫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百姓疾苦和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
第四章:诗歌解读与欣赏4.1 解读诗歌意象分析诗中的意象,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解释其象征意义。
4.2 欣赏诗歌艺术风格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诗歌艺术风格:他的诗歌以雄浑、深沉、真挚著称。
4.3 诗歌的情感表达探讨诗歌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泰山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壮志未酬的哀叹。
第五章:课堂活动与讨论5.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主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2 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观为题材的诗歌,鼓励他们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杜甫《望岳》教案
杜甫《望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岳》。
(2)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的理解。
2. 杜甫的爱国情怀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望岳》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揭示诗歌的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感悟杜甫的爱国情怀。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诗歌的感悟和启示。
(2)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望岳》。
2. 写一篇关于《望岳》的读后感,谈谈对杜甫爱国情怀的理解和感悟。
3. 选择一首杜甫的其他诗作,进行自主学习和解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望岳》。
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正确解读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描述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4. 学生能够感悟杜甫的爱国情怀,并结合个人经历进行情感体验。
七、教学资源1. 杜甫《望岳》原文及注释。
2. 杜甫生平介绍资料。
3. 相关诗歌鉴赏资料。
唐诗《望岳》优秀教案
唐诗《望岳》优秀教案唐诗《望岳》优秀教案引言:《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望岳》教案,希望对各位老师有帮助。
一、学习目标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二、教学过程(一)导语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
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
板书:望岳唐杜甫(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 泰山。
从“岳”“岱宗”“齐鲁”得知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
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绘泰山景色。
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
这是远望。
“青未了”(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
这是近望。
“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
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三)名句赏析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
杜甫的愿望是什么?我还没有登上山顶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一览众山小。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
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古诗《望岳》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团结协作,锻炼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点讲可以帮助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点学习。
通过拓展,让学生阅读水平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全班分6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将讨论结果写在大卡上。
一。
学习《幽州台歌》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1.诗句研读: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
他心中到底是忧虑大唐社稷还是感伤文化的萧条呢?诗句中的“独”该怎么理解?2.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
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3.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诗人什么情感?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大卡,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点讲以上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二。
学习《望岳》(1)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杜甫《望岳》教案
杜甫《望岳》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望岳》的背景和杜甫的创作风格。
分析《望岳》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解读《望岳》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细节和内涵。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对泰山的敬畏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与翻译:带领学生朗读《望岳》,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提供准确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
2.2 文本分析:分析《望岳》中的意象,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探讨杜甫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2.3 背景知识: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望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泰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泰山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泰山的了解和印象,引出杜甫的《望岳》。
3.2 朗读与翻译:带领学生朗读《望岳》,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提供准确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
3.3 文本分析:分析《望岳》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细节和内涵。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创意写作等。
4.2 理解与分析: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望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3 创意写作:评估学生在创意写作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度、语言运用和创造力等。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进一步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加深对杜甫创作风格的理解。
5.2 实地考察:如果可能,组织学生参观泰山,亲身感受泰山的壮丽和杜甫的敬畏之情。
5.3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望岳》和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探讨不同诗人对自然的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望岳》教案(6篇)杜甫《望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a、重点字词的含义;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ppt【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幻灯1)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
诗歌是观照诗人情感的一面镜子。
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的名珠,好多诗人的形象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看下面这句话是对哪个诗人的评价?二、作者并背景介绍1.说说你印象中的杜甫师补充要点(幻灯3)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板书课题,并释题)“泰山” 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2.《望岳》写于唐开元盛世时期,诗人二十四五岁,正值青年时期。
三、初步朗读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句式特点为“二二一”或“二一二”)2、自由读、指名读、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分组讨论)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3、释句。
五、深入研读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幻灯7想一想)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3、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概括并板书:首联:远望绵延不绝、树木苍翠颔联: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颈联: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尾联:不畏艰难俯视一切六、名句赏析有人说诗歌是要“品”的,就跟茶一样。
你不细细的品,是品不出它的味道的,你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的品,才能品出他的味道。
例如这两个字:(幻灯8品一品)1、“阴阳割昏晓”中的“割”一直被后人推崇,为什么?2、赏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妙用。
七、中考链接我们学生学习古诗除了可以陶冶情操外,还要能直面最后的中考,下面看看有关这首诗的中考赏析题。
八、背诵竞赛。
九、教师小结。
十、作业:望岳篇二课题望岳授课教师李彬学校:六十一中学授课时间:2006、11、2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而介绍杜甫,引入本节教学教师深情导入学生感受体验吸引学生兴趣二、了解杜甫及相关知识介绍杜甫欣赏泰山风光教师补充介绍杜甫相关资料播放《泰山》相关视频学生介绍杜甫。
学生欣赏初步了解杜甫,初步感受了解泰山的美。
三、朗读中感知形象美朗读课文,感受泰山磅礴的气势。
体会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教师范读课文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听读、自由朗读、指名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四、合作中感受景色美自主学习课文内容,相互质疑解答。
合作探究:作者向岳而望,都看到哪些景色?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教师巡视,点拨指正。
教师启发、深入指导。
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力求有独到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赏析中品味语言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试分析其妙处?教师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六:迁移练习按要求默写1.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高峻的句子。
2.杜甫在《望岳》中用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3.赏析诗歌相关内容教师出示试题内容,适时启发、指正。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七、小结学了这首诗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教师补充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八、作业必做题:背诵并默写《望岳》。
选做题:1.将《望岳》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散文(100-200)字2.搜集杜甫的相关诗句体会其情感九、课后反思望岳篇三《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佚名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整体感知,读通诗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基本弄清诗歌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书上附的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二。
想像意境,体会感悟。
1.在学生初步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句来想像诗中的意境。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与诗中哪些句子相映照,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通过吟诵加以感悟。
3.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一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三。
作业1.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2.让学生体会、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四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幻灯片,有关泰山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授课时间:累计节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作为一首古诗,在形式上有它特有的规律,在朗读方面,要在理解诗句意思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情感来进行朗读,读时注意诗的节奏的变化,要读出诗的韵味。
参考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
)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 “造化”两句。
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
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
)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
大意已见注释。
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
)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
绝顶,极顶,指玉皇顶。
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
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教学反思:授课时间:累计节数:一、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注释的内容,从整体上感悟诗句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资料,来感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
“岱宗”,即泰山。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
“夫如何”,到底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
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
“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
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
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横亘于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
这里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
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
这奇伟壮观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
“造化”,指天地自然。
“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
“钟”,聚集的意思。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这两句是想像之辞。
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
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
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
“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
“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
“眦”,眼框。
“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
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会当”,应当,一定要。
“凌”,登临,登上。
“绝顶”,最高峰。
“览”,俯视的意思。
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
始终在遣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板书设计远望近望望岳凝望惊叹、赞美、陶醉、豪迈愿望《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五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