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溶血性贫血护理查房课件
第二部分:常见护理措施
静脉营养支持 - 给予含有足够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膳
食,通过IV途径给予患者各种营养素支 持。
第二部分:常见护理措施
给予输血治疗 - 给予输血治疗可以有效控
制患者的贫血程度。
第三部分:患 者饮食
第三部分:患者饮食
多吃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品 - 患者应增加摄取富含铁和蛋白质的
溶血性贫血护 理查房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常见护理措施 第三部分:患者饮食 第四部分: 护理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结论
第一部分:概 述
第一部分:概述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 在溶血性贫血中,红细胞寿命
缩短,超过了骨髓生产红细胞的能 力,导致贫血。
第一部分:概述
临床表现有哪些? - 高黄疸、衰竭、全身发绀、肝脾明
第四部分: 护理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瞳孔 - 患者视野变窄、头晕等症
状,需要紧急护理,已防止晕 厥等情况发生。
第四部分: 护理注意事项
保护患者的肝脾功能 - 监测患者的肝脾功能,必要时找医
生协助治疗,避免感染和出现肝脾穿孔 等并发症。
第四部分: 护理注意事项
定期更换敷料 - 经常更换敷料保持清洁并且避
食品,如瘦肉、动物肝、豆类等。
第三部分:患者饮食
少吃脂肪和糖分高的食品 - 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防止
患者成为肥胖,同时其食欲减退, 不宜吃过于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 。
第三部分:患者饮食
强制床卧休息 - 患者体力消耗大,需要增加充分休
息。患者心情愉悦、减轻心理负担,有 助于治愈。
第四部分: 护 理注意事项
显肿大、尿液呈棕褐色等。
第一部分:概述
溶血性贫血患者护理常规
溶血性贫血患者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溶血性贫血(hemo1yticanemia,HA)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通常根据红细胞被破坏的原因,溶血性贫血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护理问题】
1.贫血
2.活动无耐力
3.知识缺乏
4.恐惧
【护理措施】
1.腰背疼痛患者卧床休息,满足生活需要。
2.指导患者熟悉输血反应的常见表现,如畏寒、发热、腰背四肢痛等。
3.观察患者小便颜色与量。
4.观察患者黄疸程度,肝脾肿大程度,警惕发生溶血危象,不要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5.吸氧以改善各组织器官的缺氧状况。
6.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制定活动计划,活动时应有人陪同。
【健康教育】
1,休养环境舒适,安静。
2.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根据贫血轻重程度,适当进行活动,必要时有家人陪同。
4.教会患者观察巩膜、尿量颜色的方法,如有巩膜黄染及尿色加深应及时就医。
5•遵医嘱正确服药。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及护理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及护理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概述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的综合征,其特征是由于免疫性血小板抑制,血小板的计数在体外容积抑制试验实验中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导致缺血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
二、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免疫抑制剂治疗
△非氧醇反应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通常应采用抗炎药,如氟哌酸、苯海拉明、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硫唑嘌呤、氯噻嗪、氢氯噻嗪、替诺福韦等。
2.单克隆抗体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由于CD20+B细胞分泌的抗血小板抗体所导致的,因此近来,用CD20抗体结合细胞毒素的单克隆抗体治疗也取得了一定水平的成功,但由于费用昂贵,该治疗选择仍仅限于孩童或婴儿群。
3.免疫球蛋白治疗
免疫球蛋白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采用免疫球蛋白可以通过抑制自身免疫系统的反应,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抗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的抑制,从而缓解症状。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查房
04
护理查房流程
准备工作
确认查房时间和地点
01
选择合适的查房时间和舒适的查房环境,以保证查房过程的顺
利进行。
准备用物
02
准备好必要的用物,如笔记本、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护
理记录单等,并确保这些用物的清洁和完好性。
了解患者情况
03
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等信息,以便更
好地进行查房。
评估结果
经过实施新的护理措施,患者血红蛋白含量逐渐上升,黄疸消退,脾肿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反馈改进
本次护理查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不断完善和总结经验,针对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更加个体化的 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 YOU.
护理措施制定
• 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 • 提供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 • 安排合理的饮食及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 • 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 针对疼痛等症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 • 安排定期的康复评估及护理查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如用药指导、饮食调整、 心理干预等。
03
护理查房内容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简要病史及诊断结果。
临床表现及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黄疸等。
护理查体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心 率、呼吸等。
观察面色、黏膜颜色以及四肢 温度等体征。
评估患者疼痛及疼痛程度,了 解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查房内容
主管护士汇报病史及治疗情况→ 责任护士提出护理问题及措施→ 主任护师指导护理措施实施→护 士长总结评价。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共32张PPT】
• 及早发现溶血加重 溶血性贫血病人输血时, 应严密观察黄疸、贫血、尿色,即使血型 相符,也可能因输入补体或红细胞等使溶 血加重。注意观察病人不良反应。测量生 命体征,出现异常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健康教育
向病人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预防宣传,使病人能 做到主动预防,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指导病人学会自我 护理,如何观察巩膜有无黄染及尿色加深,怀疑病情加 重时应及时带尿液到医院检查。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二 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每日强的松40-60mg 分次口服 或氢化考的松每日200-300mg 静滴 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可用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或达那唑等。
Howell-Jolly小体。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每天约有1%的红细胞衰亡,并由骨髓补充等量的新生红细胞,以维持动态平衡。
一 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于静
定义
•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破坏 增加,骨髓造血功能代偿增生不足以补偿 红细胞的耗损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正常红细胞与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的细胞 形态
溶血性贫血病因
• 根据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分为红细 胞内在缺陷和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由于用药时间长,应观察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如并发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消化性溃疡或穿孔等,监测血压、血糖。
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不可食用蚕豆及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磺胺类、镇痛药等,以防诱发本病。
休息 指导严重贫血或急性溶血的病人卧床休息,护士需做好生活护理;
除乏力、苍白、气促、头晕等一般性贫血常见的症状、体征外,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血细胞破坏,释放出胆红素,引起黄疸),脾、肝肿(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查房ppt
输血指征
当血红蛋白低于100g/L或出现明显贫血症状时,应考虑 输血治疗。
输血注意事项
输血前应了解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发热、感染等; 输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输血后应密切观察患者 生命体征及输血反应。
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缓解 期可适当活动;保持病室安静
,减少家属探视。
糖皮质激素
用于治疗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常用泼尼松口服 。
雄激素
可促进骨髓造血,用于治疗遗 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其他药物
如脾切除、输血、静脉补液等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 应的治疗措施。
输血治疗
急性溶血性贫血
应及时输注红细胞,以纠正贫血状态。
慢性溶血性贫血
根据病情需要输血,但应避免过度输血导致铁负荷过多。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 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患者教育及心理疏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溶血性及预后等。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 效的心理疏导措施,缓解其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溶血性贫血的预后及随访
慢性溶血性贫血通常表现为长期贫血、黄疸、脾大等症状。
不同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慌、胸闷等 。
02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剂
可用于糖皮质激素无效或脾切 除禁忌症的患者,如硫唑嘌呤 、环磷酰胺等。
免疫调节剂
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可用 于治疗某些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 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查房V
心理支持团队
组建专业的心理支持团队,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家属沟通重要性
向家属强调沟通在患者康复过程 中的重要性,提高家属的沟通意
识。
有效沟通技巧
教授家属如何运用倾听、表达关心 、鼓励等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 沟通。
物,以及充足的蔬菜和水果。
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铁、叶酸和 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食物, 如瘦肉、蛋类、绿叶蔬菜等。
避免食用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和饮 料,如茶、咖啡和某些抗酸药物
等。
特殊饮食要求及注意事项
对于严重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 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提供营养支持。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溶血性贫血,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可能需 要特殊的饮食调整和治疗方案。
02
用于控制免疫反应、减轻溶血症状,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
叶酸及维生素B12
03
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症状。
药物副作用观察与处理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观察患者有无向心性肥胖、高血压、 血糖升高等副作用,指导患者低盐、 低糖、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血压、 血糖等指标。
免疫抑制剂副作用
其他药物副作用
如叶酸及维生素B12可能导致过敏反 应,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皮疹、瘙痒 等症状,及时处理。
THANKS
感谢观看
执行情况监督
定期检查病房环境、评估患者状况、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护 理措施等。
应急处理方案演练和效果评价
应急处理方案
建立应急抢救小组,制定急性肾衰竭 、休克等应急预案,准备必要的抢救 设备和药品。
演练和效果评价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查房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时,对于溶血性贫血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如遗传因素、
药物反应等),症状的发作情况,以及曾经接受的治疗等。
2. 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神经系统功能和皮肤的状态等。
特别关注患者有无头晕、虚弱、乏力,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尿色
变暗等症状。
3.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
注意是
否有出现心脏负荷过重导致的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
4. 定期的血常规检查,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
计数以及血细胞分布宽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
5. 关注患者的肝脾情况,检查肝脾肿大的程度,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6. 监测患者的尿液情况,包括尿色、尿量等。
注意尿中是否出现血尿、肌红蛋白尿等异常情况。
7. 鼓励患者适当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心情。
8. 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9. 与医生合作,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及时记录和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
2
此外,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计划可能会有所差异,护理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小儿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教育与家长沟通
教育与家长沟通 疾病知识教育
向家长普及小儿溶血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及症 状。
帮助家长识别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教育与家长沟通 护理注意事项
指导家长如何在家进行日常护理,避免感染 。
强调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
教育与家长沟通 定期复查
提醒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发 展。
复查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有效性。
小儿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定义与特点 2. 护理目标与重点 3. 药物与治疗护理 4. 教育与家长沟通 5. 总结与展望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定义与特点来自小儿溶血性贫血的定义与特点 什么是小儿溶血性贫血
小儿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而导致的 贫血,常见于遗传性疾病或感染。
谢谢观看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护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成功护理的关键。
总结与展望
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注新疗法的开发与应用,提升治疗效果。
研究将帮助更好地理解疾病机制。
总结与展望
社区与家庭参与
鼓励社区与家庭共同参与孩子的护理与健康管理 。
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药物与治疗护理
药物与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给药,记录用药情况。
常用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药物与治疗护理
输血护理
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监测输血反应,保持静脉通畅。
药物与治疗护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辅导,缓解焦虑情绪。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身体恢复。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贫血的一般症状,如全身倦怠,头晕,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
2、黄疸有无加重,尿量、尿色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避免进食一切可能加重溶血的食物和药物,鼓励多饮水。
2、溶血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3、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预防,如应用糖皮质激素应预防感染,使用环磷酰胺预防出血性膀胱炎。
4、输血护理:输血治疗时,应做好输血前准备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溶血性贫血的预防知识。
2、自我病情监测,如心慌、气促、皮肤粘膜有无苍白与黄染、有无尿量减少、浓茶样或酱油样尿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注意事项
输血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输血科配备洗涤红细胞,输血时严
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溶血性贫血的护理查房ppt
02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 感染性:包括急慢性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 • 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等。 • 物理化学因素:如烧伤、心肺复苏等
病理机制
• 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 红细胞酶缺陷: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等 • 血红蛋白异常:如血红蛋白病等
预防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提 高免疫力;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根据病情制定 合理的护理措施。
并发症的处理
处理原则
早发现、早处理、对症治疗。
具体措施
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先兆;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如感染时及时应用抗生素、心力衰竭时给予强心利尿等;做好患者的 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情绪。
溶血性贫血的类型
地中海贫血
由于珠蛋白生成障碍引起的贫血,主要 分布在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等,治 疗以支持治疗为主。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由于免疫因素引起的贫血,常表现为不 明原因的贫血、黄疸、脾大等,治疗以 糖皮质激素为主。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由于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贫血,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有贫血、黄疸、 脾大等,治疗以脾切除为主。
06
康复与自我管理
心理康复
保持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疏导
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可采取谈话、心理辅导等方式。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为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饮食管理
01
均衡饮食
鼓励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血性贫血一、定义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 HA)指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发生的一组贫血。
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网织红细胞增高及骨髓红系造血细胞代偿性增生。
骨髓具有正常造血能力6-8 倍的代偿潜力,当红细胞破坏增加而骨髓造血能力足以代偿时,可以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
二、分类(一)按发病机制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的溶贫和红细胞外部异常所致的溶贫。
(二)按红细胞被破坏的原因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三)按发生的场所分为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1.血管内溶血:指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于血管内被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后即形成血红蛋白血症,以急性溶血为主。
2.血管外溶血:指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主要是脾脏内)被破坏而发生的溶血,以慢性溶血为主。
(四)按临床表现还可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
三、病因(-)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的溶贫病因:1.红细胞膜异常。
2.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
3.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
4.血红素异常。
(二)红细胞外部异常所致的溶贫病因:1.免疫性HA:包括同种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性免疫性溶血(奎尼丁、青霉素等)。
2.血管性HA:微血管病性HA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溶血尿毒症综合征)、DIC、败血症、瓣膜病(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人工瓣膜、血管炎、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3.生物因素:蛇毒、细菌、病毒、疟疾等。
4.化学因素:苯、磺胺、碑化物、亚硝酸盐等。
5.物理和机械因素:大面积烧伤、人工金属心脏瓣膜、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
四、资料收集及评估(-)一般资料:入院2小时完成“患者护理评估记录单(成人)”1.询问患病情况及治疗过程:评估患者的起病急缓、特点及目前主要症状和体征;评估患者既往的相关辅助检查、用药和其他治疗情况。
2.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主要了解与溶贫相关的疾病史以及可能影响患者健康和治疗效果的相关疾病史。
3.用药史、接触史。
(二)主诉资料及评估1.心悸、乏力、呼吸短促、体位性头晕、心绞痛加重。
2.少尿、无尿、酱油样尿。
3.肝、脾肿大。
4.黄疸,皮肤瘙痒。
5.高热、寒战、腰背与四肢酸痛。
(三)查体资料及评估1.生命体征:有无脉搏加快与呼吸加速。
2.意识状态:有无意识障碍。
3.面容及营养状态:有无贫血面容、消瘦、发育迟缓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包括皮下脂肪厚度、身高与体重等。
4.体位:重度贫血的患者,可因并发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而被迫采取半坐卧位。
5.淋巴结有无肿大:部位、数目、大小、表面情况、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等。
6.肝、脾有无肿大。
7.有无黄疸:皮肤及巩膜是否黄染,有无皮肤瘙痒。
(四)住院期间评估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贫血情况:面色、疲劳乏力、头晕、心悸、气促等状况有无改善。
3.精神状态:有无神志的改变。
4.有无黄疸:皮肤及巩膜是否黄染,有无皮肤瘙痒。
5.肝、脾、淋巴结肿大的变化情况。
6.尿色及尿量。
7.饮食及营养情况:饮食种类及原则是否正确,有无食欲减退;有无体重减轻。
8.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情况、活动耐受力及自理能力。
9.用药效果及副作用:尤其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与观察。
10.评估血常规、尿常规、肝功生化、肾功、骨髓穿刺等检验与检查结果。
11.输血患者是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或输注无效。
(四)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况与认知程度1.患者是否有焦虑、恐惧、抵抗等负性情绪。
2.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是否了解,有何不适;是否掌握饮食调理的原则。
3.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对患者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有无医疗保障等。
五、治疗要点(-)清除病因:能明确病因的溶血,需消除病因才能根治。
(二)去除诱因:由某种诱因诱发的溶血或使之加重者应尽快去除诱因。
(三)对症治疗:L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有效;对PNH频发性可减轻溶血发作;对其他溶血性疾病无效,应避免滥用。
4.脾切除5.雄性激素:能刺激骨髓红系造血,但有一定限度。
6.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哇喋吟、环抱素、甲氨蝶吟等,有时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输注。
7.输血:可改善贫血症状。
8.血浆置换:可用于严重或顽固的AIHA等。
9.适当补充叶酸及铁剂。
10中西医结合治疗。
11治疗溶血的并发症:溶血危象时要注意休克的发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肾衰、心衰等,要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处理。
六、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二)潜在并发症:急性肾衰竭、脑水肿、溶血危象等。
(三)知识缺乏缺乏疾病有关诱因的防护知识。
七、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受力L休息与运动: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与活动,减少机体的耗氧量。
轻度贫血者,无需太多限制,避免过度疲劳;中度贫血者,鼓励其生活自理,活动量以不加重症状为度,指导患者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若自测脉搏大于100次/分或出现明显心悸、气促时,停止活动,必要时,在患者活动时给予协助,防止跌倒;重度贫血者多伴有贫血性心脏病,缺氧症状明显,可给予半坐卧位休息,减少回心血量、增加肺泡通气量,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或缺氧症状。
12氧气吸入:严重贫血患者给予常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缺氧。
(二)潜在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自觉症状的变化,注意贫血、黄疸有无加重,尿量、尿色有无改变,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少于100 m l∕d,应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
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如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胆红素试验等。
一旦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相应的救治准备与配合;严密观察患者面色苍白、气促、心悸或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全身黄染,伴有寒战、高热、腰背疼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急性溶血现象;如出现昏迷、抽搐、头痛、喷射性呕吐、气急、呼吸不规则、脉搏细弱或尿少、尿闭,提示合并有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强心、利尿等处理,维护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
并随时监测血象的变化。
2.饮食指导:PNH患者忌食酸性食物;G-6-PD缺乏者禁食蚕豆及其制品。
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减少糖盐的摄入;应用环磷酰胺患者多饮水,勤排尿,预防出血性膀胱炎,促进溶血后所产生的毒性物质排泄,减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奶制品、蛋、鱼、虾、绿色蔬菜。
3.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环他素注意预防感染、观察血压血糖变化、饮食睡眠情况、肝肾功能等;应用环磷酰胺注意尿色及尿量。
4.输液和输血的护理:遵医嘱静脉输液,以稀释血液中因溶血而产生的毒物,增加尿量促使毒物迅速排出体外。
如需输血,应输注洗涤红细胞,血液取回后应立即输注,不宜久置或加温输注,因血液超过37℃会造成红细胞变形破坏而致溶血。
输血前,认真核对输血记录单、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Rh 因子、血量及血液种类,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不良反应,协助医生处理。
八、健康指导(-)疾病预防指导对相关疾病的高发区或好发人群、有相关遗传性疾病家族史者,男女双方结婚前均应进行相关筛查性检查。
有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或发病倾向者在婚前婚后应进行遗传学相关的婚育咨询,以避免或减少死胎及溶血性疾病患者的出生。
对蚕豆病高发区,应广泛开展健康宣教指导。
加强输血管理,避免异型输血后溶血。
(-)疾病知识指导简介疾病的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治疗与预防的方法等。
告知患者及家属,许多溶血性贫血病因未明或发病机制不清,尚无根治的方法,故预防发病很重要,使患者增强预防意识,减少或避免加重溶血的发生。
适宜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但活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度,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溶血发作期间应减少活动或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饮水、勤排尿。
(三)预防溶血指导如已明确为化学毒物或药物引起的贫血,应避免再次接触或服用。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忌食酸性食物和药物,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磺胺药等,还应避免精神紧张、感染、疲劳、妊娠、输血及外科手术等诱发因素。
G-6-PD缺乏者禁食蚕豆及其制品和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唾、奎宁、磺胺药、吠喃类、氯霉素、维生素K等。
对伴有牌功能亢进和白细胞减少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四)病情监测指导主要是贫血、溶血及其相关症状或体征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等,包括头晕、头痛、心悸、气促等症状,皮肤黏膜有无苍白与黄染,有无尿量减少、浓茶样或酱油样尿。
上述症状或体征的出现或加重,均提示有溶血发生或加重的可能,要留取尿液标本送检,及时就诊。
参考资料:1.尢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陆再英,终南山.内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张之南等.血液病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