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详尽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详尽版)

第一节概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

在DIC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始动环节是由于某些促凝物质大量入血,使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进而引起机体凝血-抗凝血功能平衡紊乱。在微血管内广泛地形成主要由纤维蛋白(fibrin,Fbn )和聚集血小板构成的微血栓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加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贫血。

DIC患者发病的严重程度不一,有的临床症状十分轻微,甚至是“隐蔽”( occult ),病人体症也不明显,只有用比较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才能发现;但也可以比较严重,如急性DIC 患者发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达50%~ 60%。

第二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DIC的病因是指容易引起DIC的一些基础性疾病。下表为DIC 的一些常见病因,其中感染因素引起的DIC 约占DIC 发生率的30% ,如细菌性败血症是引起急性DIC的常见病因;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发生DIC 约占发生率的20% ~28.3% ;外科手术及广泛组织损伤导致的DIC约占12.7% ~15%;另外,产科意外并发急性DIC 约占8%~20% 。因此,在临床上遇到存在易发DIC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并出现了无法以现有临床证据解释其出血症状时,应想到发生DIC的可能。

此外,在疾病过程中某些因素也能触发凝血系统和促进DIC 发生、发展,例如:缺氧、酸中毒、抗原- 抗体复合物、自由脂肪酸与脂类物质以及相继激活、触发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肽系统、补体系统等,这些称为DIC的触发因素。

二、DIC 的发病机制

DIC 发生、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关于凝血系统活化机制,过去一直认为血液中存在着以Ⅻ因子激活作为始动环节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在血凝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近十多年来研究表明,组织因子(tissue fa ctor,TF; thromboplastin, CD142)表达、释放在凝血启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组织因子在DIC 发病机制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DIC时引起凝血系统激活的主要机制可归纳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严重损伤

临床上严重创伤和烧伤、外科手术、产科意外、病变器官组织的大量坏死、癌组织坏死或广泛血性转移等病因,都可促使TF 大量释放入血,导致DIC 发生。( TF 是由263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跨膜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内质网中,在血管外层的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周细胞、星形细胞、足状突细胞可恒定地表达TF )。当组织、血管受到损伤时, TF 从损伤的细胞中释放入血,TF含有带负电荷的γ- 羧基谷氨酸(γ -carboxyglutamate,GLA )能与Ca2+结合。因子Ⅶ通过Ca2+与TF结合形成复合物(Ⅶa-TF ),Ⅶa-TF使大量因子Ⅹ激活(传统通路, classical pathway),从而形成因子Ⅹa-Ⅴa-Ca2+-PL复合物;也可通过因子Ⅸ激活(选择通路, alternativepathway )形成因子Ⅸa-Ⅷa-Ca2+-PL复合物。两者继而产生凝血酶原激活物,导致凝血酶生成。凝血酶又可以正反馈加速因子Ⅴ、因子Ⅷ、因子Ⅸ激活,从而也加速了凝血酶的生成,并加速凝血反应以及血小板活化、聚集过程,在微血管内形成大量微血栓。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细菌、病毒、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持续性缺氧、酸中毒、颗粒或胶体物质进入体内时,都可以损伤VEC ,尤其是微血管的VEC 。①损伤的VEC表达、释放大量T F并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IC的发生;②损伤暴露的内皮下胶原等组织可以直接激活因子Ⅻ或因子Ⅺ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③触发血小板活化,产生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加剧微血栓形成。

另外,各种炎症性细胞释放TNF 、IL-1、IFN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 et-activating factor , PAF)、补体成分C3a 、C5a和氧自由基等体液因子又加剧VEC 损伤和刺激TF 表达,进一步促进和加速凝血反应过程。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①血小板和红细胞损伤使存在于细胞膜内侧的酸性磷脂暴露,从而触发DIC。对血小板在DIC 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血小板损伤可能是D IC的结果而不是DIC 的产生机制,因为有研究证明,乏血小板血症的动物仍能发生由

内毒素引起的DIC。另一种观点认为血小板在DIC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外伤等原因导致VEC 损伤,暴露出胶原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通过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 , vW F)与胶原结合,产生粘附作用。同时胶原、凝血酶、ADP 、TXA2、PAF 等作为激活剂分别与粘附的血小板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介导作用,使血小板内产

生第二信使( cAMP、IP3 、dG等)发挥一系列生理效应和变化。血小板的这些变化,通过生物信号传导系统由内向外传导,使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复合物(αⅡbβ)激活。活化的GPⅡb/Ⅲa 是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受体,纤维蛋白原作为二聚体可与两个相邻的血小板膜上GPⅡb/Ⅲa 结合,产生“搭桥”作用,使血小板聚集。聚集的血小板进一步引起结构变化,并表达“配体”诱导的结合部位( ligand-inducedbindin gsites,LIBS )产生某种由外向内的信号传导,引起血小板细胞骨架蛋白的再构筑,导致血小板扁平和伸展等变形改变。

活化血小板表面出现的磷脂酰丝氨酸或肌醇磷脂等带负电荷磷脂(phospholipid , PL )使各种凝血因子在血小板磷脂表面被浓缩、局限,从而产生大量凝血酶原激活物,使凝血酶原被激活。进而形成纤维蛋白网,网罗其他血细胞形成血凝块。血小板有伪足伸入纤维蛋白网中,由于血小板中肌动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发生回缩,逐渐形成较坚固血栓。

②白细胞大量破坏时,可释出大量活性较高的促凝物质(表达TF 和释放溶酶体酶)。例如,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导致VEC 和血管壁损伤;释放的胰蛋白酶能降解和灭活因子Ⅴ、因子Ⅷ、AT-Ⅲ、TFPI和PAI等,引起凝血- 抗凝血平衡紊乱,造成DIC 发生。

③异型输血、恶性疟疾、输入过量库存血等因素造成红细胞大量被破坏时,可以释放出大量ADP 和红细胞素。ADP具有激活血小板作用,导致血凝;红细胞素具有TF 样作用,激活凝血系统。

4.其他激活凝血系统的途径

①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时胰蛋白酶大量入血,由于胰蛋白酶具有直接激活凝血酶原作用,导致大量微血栓形成。

②蜂毒、蛇毒是一种外源性促凝血物质,它们能直接激活因子Ⅹ、凝血酶原或直接使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FM)。

③某些肿瘤细胞能分泌特有的促凝血蛋白(CP),可直接激活因子Ⅹ,激活凝血系统。

(二)、纤溶功能失调

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纤溶功能)是人体的重要的抗凝血功能,它在清除血管和腺体排泌管道内形成和沉积的Fbn ,防止血栓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纤溶系统中,纤溶酶原(plasmingen ,Plg)的激活分为三个途径:

①外激活途径: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素( 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素(u-P A)。t-PA 是由VEC 分泌释放; u-PA是由泌尿系和生殖系上皮细胞合成分泌。u-PA主要存在于尿液中,血中浓度很低。

②内激活途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物Ⅻa 、Ⅺa、Ⅱa、KK 。

③外源激活物途径:药物(SK 、UK 、重组t-PA 等)对Plg 的激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