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实验

合集下载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活性炭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 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取得必要的数据,计算吸附容量q,并绘制吸附等温线。

3. 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线确定弗氏吸附参数K,1/n 。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由于活性炭对水中大部分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因此活性炭吸附应用于水处理时往往具有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多种污水的优点。

活性炭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吸附过程一般是可逆的,一方面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另一方面,一部分已被吸附的吸附质,由于分子热运动的结果,能够脱离吸附剂表面又回到液相中去。

前者为吸附过程,后者为解吸过程。

当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活性炭吸附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则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而达到了平衡,此时的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此时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C。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mg/g)表示。

所谓吸附量是指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重量。

本实验采用粉状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染料,达到吸附平衡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吸附前后有机染料的初始浓度C0及平衡浓度C,以此计算活性炭的吸附量q 。

q V(C0 C) W式中:C0━水中有机物初始浓度(mg/L)C━水中有机物平衡浓度(mg/L)W━活性炭投加量(g)V━废水量(L)q━活性炭吸附量(mg/g)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为吸附等温线。

以lgC为横坐标,lgq为纵坐标,绘制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取得必要的数据,计算吸附容量q,并绘制吸附等温线。

3. 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线确定弗氏吸附参数K,1/n 。

吸附等温线,求得直线斜率1/n、截距lgK。

q KC1n参数K主要与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容量有关,而1/n是吸附力的函数。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每组应该用到的材料)1、可调速搅拌器;2、烧杯1000 ml;3、721型分光光度计;4、pH计或精密pH试纸、温度计;5、大小烧杯、漏斗;6、粉状活性炭;7、活性艳蓝KGRS染料废水(最大吸收波长646nm):100mg/L;8、过滤装置(滤纸、漏斗、小烧杯、过滤架、玻璃棒);9、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活性炭吸附法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法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法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法实验报告引言: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水处理以及空气净化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究活性炭吸附法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效果,并分析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活性炭样品、去离子水、有机污染物溶液。

2. 实验仪器:烧杯、滴定管、磁力搅拌器、分光光度计等。

3. 实验步骤:a. 准备一定浓度的有机污染物溶液。

b.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样品。

c. 将有机污染物溶液加入烧杯中,并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

d.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取出一定量的溶液样品进行分析。

e.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活性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活性炭样品的加入,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

吸附效果与活性炭样品的质量、孔隙结构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有关。

讨论:1.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宏孔。

微孔对小分子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而介孔和宏孔则对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因此,在选择活性炭样品时,需要考虑有机污染物的分子大小与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匹配程度。

2. 活性炭样品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活性炭样品的质量与其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密切相关。

表面积越大,孔隙体积越大,吸附效果越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具有较大表面积和孔隙体积的活性炭样品可以提高吸附效果。

3. 有机污染物性质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同的有机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对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也有所差异。

有机污染物的极性、分子大小以及溶解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其与活性炭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有机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样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活性炭吸附法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有效性。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质量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性质都对吸附效果有影响。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一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并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2、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其基ᴀ原理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吸附时,水中的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的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

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

这时活性炭和水(即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

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 e ,即吸附容量可按下式计算:mC C V q e )(0-=式中 q e —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mg/g ;V —污水体积,L ;C 0、C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mg/L ; m —活性炭投加量,g ;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曲线称吸附等温线,通常用Fruendlich 经验式加以表达。

n e C K q 1*=式中 K 、n —是与溶液的温度、pH 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K 、n 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 e 、C 相应之值,将式上式到对数后变换为下式:C nK q e lg 1lg lg +=将q e 、C 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 ,截距则为k 。

三 实验设备及用具1、振荡器一台;2、分析天平一台;3、分光光度计一台;4、250mL 三角烧杯5个;5、100mL 容量瓶6个;6、活性炭(粉状和粒状);7、亚甲基兰。

8、活性炭连续流吸附实验装置 四 实验步骤1、 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①配制浓度为50mg/L 的亚甲兰溶液于1000mL 容量瓶中;②用十倍稀释法依次配制浓度为5mg/L 、1mg/L 、0.5mg/L 、0.1mg/L 、0.05mg/L 、0.01mg/L 的亚甲兰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③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吸附波长为665nm),记录到表1中,绘制标准曲线;④取5个250mL的三角瓶,用天平分别称取100mg、200mg、300mg、400mg、500mg的粉活性炭投入三角瓶中,每瓶中加入100mL50mg/L亚甲基兰溶液;⑤将三角烧瓶放在振荡器上振荡(震荡器的速度要由小变大,但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将活性碳粉粘到瓶壁上),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停止振荡。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1.实验目的本实验用亚甲基蓝(C16H18ClN3S)代替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探究活性炭投放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的影响,探究活性炭处理有机污染水体时的最优工艺参数。

2.实验原理2.1活性炭特性活性炭是水处理吸附法中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之一,有粒状和粉状两种。

其中粉末活性炭应用于水处理在国内外已有较长的历史。

活性炭是一种暗黑色含炭物质,具有发达的微孔构造和巨大的比表面积。

它化学性质稳定,可耐强酸强碱,具有良好吸附性能,是多孔的疏水性吸附剂。

活性炭最初用于制糖业,后来广泛用于去除受污染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

它几乎可以用含有碳的任何物质做原材料来制造,活性炭在制造过程中,其挥发性有机物被去除,晶格间生成空隙,形成许多形状各异的细孔。

其孔隙占活性炭总体积的 70%~ 80%,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可高达 500 ~ 1700 平方米,但 99.9%都在多孔结构的内部。

活性炭的极大吸附能力即在于它具有这样大的吸附面积[1,2]。

2.2活性炭吸附特征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分布很宽,从 10-1nm 到104nm 以上,一般按孔径大小分为微孔、过渡孔和大孔。

在吸附过程中,真正决定活性炭吸附能力的是微孔结构。

活性炭的全部比表面几乎都是微孔构成的,粗孔和过渡孔只起着吸附通道作用,但它们的存在和分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吸附和脱附速率。

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同时存在着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在活性炭吸附法水处理过程中,利用3种吸附的综合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对于不同的吸附物质,3种吸附所起的作用不同。

(1)物理吸附分子力产生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它的特点是被吸附的分子不是附着在吸附剂表面固定点上,而稍能在界面上作自由移动。

物理吸附可以形成单分子层吸附,又可形成多分子层吸附。

由于分子力的普遍存在, 一种吸附剂可以吸附多种物质,但由于吸附物质不同,吸附量也有所差别。

这种吸附现象与吸附剂的表面积、细孔分布有着密切关系,也和吸附剂表面力有关。

活性碳吸附综合实验报告

活性碳吸附综合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工艺及性能;(2) 熟悉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3) 掌握用“间歇法”、“连续流”法确定活性炭处理污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4) 学会使用一级动力学、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分析,对 PAC 的吸附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5) 了解活性炭改性的方法以及其影响因素。

2 实验原理2.1 活性炭间隙性吸附实验原理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己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到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使其他分子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的结果。

当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相等时,即单位时间内的活性炭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时,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在变化,而达到平衡,此时的动平衡称为活性炭吸附平衡而此时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表示。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量,g/g;V ——污水体积,L;C0、C ——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g/L;X ——被吸附物质重量,g;M ——活性炭投加量,g。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量随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变化称为吸附等温线,通常费用兰德里希经验公式加以表达。

式中:q ——活性炭吸附量,g/g ;C ——被吸附物质平衡浓度g/L;K、n ——溶液的浓度,pH值以及吸附剂和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

K、n值求法如下:通过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测得q、C相应之值,将式取对数后变换为下式:将q、C相应值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n,截距则为K。

此外,还有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它通常用来描述物质在均一表面上的单层吸附,表达式为:由于间歇式静态吸附法处理能力低、设备多,故在工程中多采用连续流活性炭吸附法,即活性炭动态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
本实验旨在研究活性炭材料在吸附过程中的性能和效果。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孔隙度和高吸附能力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领域。

通过实验确定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可以为其在工业和环境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

正文内容:
1.活性炭的原理和特性
1.1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1.2活性炭的物理特性和表面结构
1.3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2.实验设计和方法
2.1活性炭的选择和准备
2.2吸附试剂的选择和制备
2.3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
3.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吸附平衡实验
3.1.1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1.2吸附剂颗粒大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1.3吸附剂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吸附动力学实验
3.2.1吸附速率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2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2.3吸附剂可重复使用性能的评估
4.吸附实验的结果讨论
4.1吸附平衡实验结果分析
4.2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4.3吸附剂的选择和应用前景
5.实验改进和未来研究方向
5.1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5.2活性炭的改良和性能提升
5.3活性炭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活性炭吸附过程的性能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效果受到吸附剂用量、颗粒大小、pH值、吸附速率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活性炭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吸附材料,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于改进实验方法、提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探索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三活性炭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活性炭吸附是去除水体异味、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回收某些重金属离子的重要方法。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

除此外,pH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本实验的目的是:(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现象,也有化学吸着作用,当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杂质吸附时,水中溶解性杂质在活性炭表面积聚而被吸附。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被吸附物质由于分子运动而离开活性炭表面,重新进入水中,即同时发生解吸现象,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称为吸附平衡。

这时活性炭和水相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

此时,单位重量的活性炭所吸附溶质数量称为吸附容量q e ,可表示为:式中:m——吸附剂投加量(g);x ——吸附剂吸附的溶质总量(mg)C0――废水中原始溶质浓度(mg/L)C e――吸附达平衡时水中的溶质浓度(mg/L)V——废水体积(m1)q e值的大小除了决定于活性炭的品种之外,还与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浓度、水温和pH 值有关。

一般说来,当被吸附的物质能够与活性炭发生结合反应,被吸附物质又不容易溶解于水而受到水的排斥作用,且活性炭对被吸附物质的亲和作用力强,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又较大时,q e值就比较大。

在废水处理中通常用Freundlich方程式来表达固体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即:这是一个经验公式,通常用图解方法求出K、n值。

将上式变换成线性对数关系式为:式中:K—与吸附比表面、温度有关的常数;n—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三、实验水样:印染废水四、实验步骤1、取实验所用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然后放在103摄氏度烘箱内烘干24h备用。

2、取废水样,测定原始废水中染料的含量C0值。

3、根据C0的大小,在5个三角烧杯中分别放入不同重量的粉状活性炭5份(1.0g、2.0g、3.0g、4.0g、5.0g)。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活性炭的吸附特性,了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活化处理的炭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大的吸附能力。

通过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能够吸附并固定气体、溶液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活性炭吸附仪;
试剂:活性炭,甲苯溶液。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

2. 将活性炭样品加入活性炭吸附仪中,调节仪器参数,使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将甲苯溶液滴加到活性炭吸附仪内,记录下溶液滴加的时间和滴加的量。

4. 观察活性炭的吸附过程,记录下吸附过程的时间和活性炭的颜色变化。

5. 当活性炭吸附饱和或滴加完甲苯溶液后,关闭吸附仪,取出活性炭样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记录下甲苯溶液滴加的时间和量,并观察活性炭吸附过程的时间和颜色变化。

六、结论与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活性炭对于甲苯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能够将溶液中的甲苯吸附并固定在其孔隙结构中。

同时,通过观察活性炭的颜色变化,我们也可以了解活性炭的吸附过程和吸附饱和点。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和吸附能力。

活性炭在工业和环境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水处理、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了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有助于我们正确选择和使用活性炭材料,提高其吸附效果和利用率。

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研究更多类型的吸附材料提供了基础。

活性炭对溶液的吸附实验

活性炭对溶液的吸附实验

活性炭对溶液的吸附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1. 活性炭:用于吸附实验的主要材料。

2. 磁力搅拌器:用于搅拌溶液。

3. 试管:用于混合和观察溶液。

4. 离心机:用于分离溶液和吸附剂。

5. 取样管:用于取出溶液样品。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定浓度的溶液A。

2.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3. 将溶液A倒入试管中,与活性炭充分混合。

4. 放置试管于磁力搅拌器上,以一定转速搅拌一定时间。

5. 将试管取出,使用离心机分离溶液和活性炭。

6. 通过取样管,取出一定量的溶液样品。

7. 对溶液样品进行分析,如测定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1. 活性炭对溶液中的溶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2. 吸附效果与活性炭的质量,溶液浓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一步讨论:1.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其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有关。

表面积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吸附能力越强。

2. 溶液浓度越高,溶质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越大,吸附效果越好。

3. 搅拌时间越长,溶质与活性炭的接触时间越长,吸附效果越显著。

实验应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使其在很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 水处理:活性炭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异味。

2. 空气净化:活性炭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毒有害物质。

3. 医药领域:活性炭可以用于药物的吸附和分离。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活性炭对溶液的吸附性能,并研究了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活性炭在环境保护、水处理、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步骤一、吸附速度的测定(C~t曲线)1、将颗粒活性炭40/60目用蒸馏水洗去细粉,并在l05℃烘干、恒重(已准备好,直接用即可)。

2、配制0.0002 mol/L亚甲基兰溶液1L(浓度记为C0),用滴管吸取水样并移至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记为A0。

吸附时间记为t0。

3、取100 mL亚甲基兰溶液置于1只碘量瓶中,加入400 mg颗粒活性炭(用分析天平称取),盖塞,置于振荡器上振荡。

4、分别在2、5、10、30、60min(t1-t5)时用滴管吸取水样(注意尽可能的避免吸入细小悬浮的活性炭,且不要吸的太多,够润洗比色皿和测定用即可,否则后面测试用的水样不足)并移至离心管中离心沉降细小的活性炭颗粒,再用滴管吸取澄清水样移至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λ=520 nm),记为A1、A2、A3、A4和A5,以C0和A0为标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分别计算浓度,记为C1、C2、C3、C4和C5。

注意:测完后立即冲洗比色皿。

5、根据C0~C5和t0~t5六组数据绘制C~t曲线。

二、静态吸附试验(绘制等温吸附线)1、用分析天平分别称取25,50,100,150,200mg粒状活性炭装入5只碘量瓶中(所取的5份活性炭的粒径大小尽量一致)。

2、将浓度为0.0002 mol/L亚甲基兰溶液各100 mL分别加入碘量瓶中,盖塞。

3、将碘量瓶置于振荡器振荡一定时间(即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以C~t曲线的平衡时间为准),然后用滴管分别吸取水样并移至离心管中离心沉降细小的活性炭颗粒,再用滴管吸取澄清水样移至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记为A’1、A’2、A’3、A’4和A’5,以C0和A0为标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分别计算浓度,记为C’1、C’2、C’3、C’4和C’5。

注意:测完后立即冲洗比色皿、碘量瓶和其他接触有亚甲基兰溶液的器具。

4、以1gq为纵坐标,1gC为横坐标(C为各吸附平衡浓度,C’1、C’2、C’3、C’4和C’5),绘制吸附等温线。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实验3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一、研究背景:、吸附法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研究意义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二、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为直线的截距,1/n为直线的斜率三、主要仪器与试剂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仪器与器皿:恒温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分光光度计1台、三角瓶5个、1000ml容量瓶1个、100ml容量瓶5个、移液管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1、配制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2、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5、10、20、30、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2)、吸附等温线间歇式吸附实验步骤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水中亚甲基蓝含量,同时测定水温和PH;2、将活性炭粉末,用蒸馏水洗去细粉,并在105℃下烘至恒重;3、在五个三角瓶中分别放入100、200、300、400、500mg粉状活性炭,加入200ml 水样;4、将三角瓶放入恒温振荡器上震动1小时,静置10min;5、吸取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并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计算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吸附量;五、注意事项1、实验所得的qe若为负值,则说明活性炭明显的吸附了溶剂,此时应调换活性炭或调换水样;2、在测水样的吸光度之前,应该取水样的上清液然后再分光光度计上测相应的吸光度;3、连续流吸附实验时,如果第一个活性炭柱出水中溶质浓度值很小,则可增大进水流量或停止第二、三个活性炭柱进水,只用一个炭柱;反之,如果第一个炭柱进出水溶质浓度相差无几,则可减少进水量;4、进入活性炭柱的水中浑浊度较高时,应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吸附等温线1根据测定数据绘制吸附等温线;2根据Freundlich 等温线,确定方程中常数K,n;3讨论实验数据与吸附等温线的关系;思考题1.吸附等温线有什么现实意义1宏观地总括吸附量、吸附强度、吸附状态等作为吸附现象方面的特性;2判断吸附现象的本质,如属于分配线性,还是吸附非线性;3用于计算吸附剂的孔径、比表面等重要物理参数;4吸附等温曲线用途广泛,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如地质科学方面、煤炭方面; 2.作吸附等温线时为什么要用粉状炭废水中的物质经活性炭吸附后分散好,容易单层吸附;3.实验结果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该如何控制实验结果受实验温度、吸附质的分压、活性碳性质比表面积、孔隙率等。

实验一 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一 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吸附基本原理的理解。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活性炭对水中杂质吸附时,会同时发生吸附和解吸现象,当吸附和解吸处于平衡状态时,称之为吸附平衡,这是活性炭和水之间的溶质浓度具有一定的分布比值,描述吸附容量qe与吸附平衡时溶液浓度c的关系常用fruendlich吸附等温式来表达:qe=kc1/nqe:吸附容量(mg/g)k:与吸附比表面积和温度相关的系数n:与温度相关的系数n>1C:吸附平衡时的溶液浓度(mg/L)这是一个经验公式,通常用图解方法来求k、n值,方法是将上式取对数变成线性关系:lgqe=LGc0?c1=lgc+lgknmc0:水中被吸附物质原始浓度(mg/l)c:被吸附物质的平衡浓度(mg/l)m:活性炭投加量(g/l)三、实验设备和仪器:1、振荡器或摇床2、ph计phs型3、活性炭、甲基橙4、分光光度计、5.温度计、三角烧杯、漏斗、1000ml烧杯、50ml容量瓶等4、实验步骤:(1)甲基橙标准曲线制作:用吸量管分别吸取0.3、0.4、0.5、0.6、0.7、0.8ml5.00mg。

将Ml-1标准甲基橙溶液放入5个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以1cm石英反应杯和蒸馏水为基准,在最大吸收波长(464nm)下测量每种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并记录读数。

(2)称取100mg甲基橙配成1l甲基橙废水,取50ml甲基橙废水水样,测定原水的吸光度A0、pH值和温度,并记录数据。

(3)在5个三角烧杯中分别放入20、40、60、80、100mg经过烘干的粉状活性炭,加入150ml甲基橙废水样品,放入振荡器或摇床中30min。

(4)用滤纸过滤各三角烧杯中水样,取净水并测定吸光度ai(i=1、2、3、4、5)值。

注意事项:(1)如果获得的QE为负值,则表明活性炭明显吸附溶剂。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活性炭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而产生的多孔性碳质材料,其孔径大小、表面化学性质、内部结构等特征可以被调控,使其对不同物质具有高选择性的吸附作用。

活性炭因其吸附性能优异而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化学制品生产等领域。

本文将对活性炭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应用进行实验研究,并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材料与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活性炭为125目(即颗粒直径为1.6mm左右)的颗粒状活性炭,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碳。

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包括:电子称、丙酮、热风干燥箱、天平、电子秤等。

实验方法1. 取适量的活性炭样品,并使用电子秤精确称重,记录下初始重量。

2. 将含一定量挥发性有机物(本实验中使用丙酮)的容器放入密闭的活性炭吸附箱中,使其与内部环境得到充分混合。

3. 将精确称重并干燥后的活性炭样品(即去除活性炭内部吸附的水分)放入活性炭吸附箱内,开始吸附实验。

4. 根据不同实验需求,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如1小时、2小时、24小时)取出样品进行称重和记录,以得到吸附效果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5. 在吸附实验结束后,将活性炭样品取出,用丙酮溶解温度为200°C下活性炭内吸附的有机物,并计算活性炭最终的重量,得到吸附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进行实验时,我们测量了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活性炭吸附效果,以及在吸附结束后活性炭的吸附率。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效果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增强的速度会逐渐减缓。

例如,在24小时的吸附实验中,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已经明显优于1小时和2小时时的吸附效果。

吸附率方面,在我们的实验中,活性炭的吸附率可以达到75%以上,而吸附率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品浓度、温度、催化剂等,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我们还对吸附实验中的一些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

例如,在计算吸附率时,误差可能来自于活性炭样品重量的准确性、活性炭内部水分的去除效果等因素,需要在实验中进行精细的控制。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研究,探讨活性炭在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活性炭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吸附剂,其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

当有机物分子接触到活性炭表面时,会发生吸附现象,从而将有机物分子从水中去除。

三、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活性炭、有机物溶液、实验装置。

2. 实验步骤:a. 准备一定浓度的有机物溶液。

b. 将活性炭加入实验装置中,建立吸附平衡。

c. 测定吸附后溶液中有机物浓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有机物的去除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2. 在一定范围内,有机物溶液的初始浓度对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有一定影响,但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

3.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对有机物的吸附也有一定影响,孔径较大的活性炭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效果更好。

五、实验结论。

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活性炭用量、有机物溶液浓度和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等。

在工程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材料和操作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去除效果。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活性炭在水处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本实验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活性炭吸附性能提供了基础。

七、参考文献。

1. 王明,刘强. 活性炭吸附理论与应用. 化学工程,2008,30(2),45-50。

2. 张磊,李华. 活性炭孔结构对有机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环境科学研究,2010,18(3),78-82。

八、致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上为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研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是一种有孔的炭质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来吸附气体、液体中的杂质。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取一定质量的活性炭样品,研磨成颗粒状。

2.吸附实验:将活性炭样品均匀放置于吸附设备中,设定各种实验条件。

3.吸附过程:根据设定条件,将需要吸附的气体或液体通过活性炭样品,记录吸附时间。

4.分析数据: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吸附量,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1.实验条件: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小时。

吸附剂种类气体/液体吸附量(g)活性炭乙醇0.05活性炭甲醇0.032.实验条件: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4小时。

吸附剂种类气体/液体吸附量(g)活性炭乙醇0.08活性炭甲醇0.053.实验条件: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小时。

吸附剂种类气体/液体吸附量(g)活性炭乙醇0.07活性炭甲醇0.04五、实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活性炭对乙醇和甲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而且,在相同的吸附时间和温度下,乙醇的吸附量要高于甲醇。

这可能是因为乙醇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与活性炭的化学性能更加相似,从而使得吸附效果更好。

此外,温度也对活性炭吸附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较高时,活性炭的吸附量相对较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提高物质的扩散速率,加快物质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速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活性炭对乙醇和甲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乙醇的吸附量大于甲醇。

2.温度对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一定影响,温度升高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量。

七、实验总结本次活性炭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乙醇和甲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在较高温度下吸附效果更佳。

通过此次实验,深入了解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

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

专业基础性必修实验实验名称活性炭静态吸附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活性炭吸附的基本原理2、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3、掌握用连续流动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处理废水的设计参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非极性的吸附剂。

由于活性炭为非极性分子,因而溶解度小的非极性物质容易被吸附,而不能使其自由能降低的污染物既溶解度大的极性物质不易被吸附。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容量q表示:q=X/M=V(Co-C)/M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存在于溶液中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与固体表面的被吸附物质的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时,吸附就达到平衡。

吸附现象通常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用费兰德利希(Fruendlich)等温吸附线来表示:费兰德利希等温吸附线的方程为;X/M=kC1/nLgX/M=1/n lgC+lgK以吸附量(X/M)的对数(lgX/M)为纵坐标,以被吸附物质的浓度C的对数lgC为横坐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图解可得到一直线, 直线的斜率为1/n, 截距为K,从而由实验得出等温吸附方程式。

三、实验仪器、设备与药品1、恒温震荡器2、分光光度计3、碘吸附瓶250ml4、颗粒状活性炭6、有机玻璃吸附装置四、实验步骤1、亚甲蓝的标准曲线实验2、确定静态等温吸附方程五、数据处理与分析表2-1 亚甲蓝的标准系列以染料浓度为横坐标,以对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表2-2 活性炭吸附实验结果以吸附量(X/M)的对数(lgX/M)为纵坐标,以亚甲蓝浓度C的对数lgC为横坐标,绘制等温吸附曲线,线性回归后写出等温吸附方程式。

最新小组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最新小组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

最新小组实验报告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活性炭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通过定量分析,确定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和最佳使用条件。

实验材料:- 活性炭样品- 水中有机污染物模拟溶液-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 漏斗和滤纸- 离心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容量瓶和移液管- 试剂(如甲醇、氢氧化钠等)实验方法:1. 准备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染物模拟溶液,记录初始浓度。

2. 分别取适量的活性炭样品,称重后加入到模拟溶液中。

3. 将含有活性炭和模拟溶液的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控制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吸附实验,时间设定为1小时。

4. 实验结束后,使用离心机将活性炭和溶液分离,并通过滤纸过滤。

5. 取滤液,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6. 根据初始浓度和滤液中浓度的差值,计算活性炭的吸附率。

实验结果:- 记录各组实验数据,包括活性炭的质量、初始污染物浓度、最终污染物浓度以及计算得到的吸附率。

- 利用图表形式展示不同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分析温度、时间、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效率的影响。

实验讨论:- 分析活性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 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操作误差、仪器精度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活性炭在实际水处理中的应用建议。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活性炭对特定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并找到了最佳的吸附条件。

这些发现对于优化活性炭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活性炭对其他类型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以及如何提高其吸附效率和使用寿命。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活性炭对不同物质的吸附性能,了解影响活性炭吸附效果的因素,如吸附时间、溶液浓度、温度等,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活性炭的吸附量和吸附效率。

二、实验原理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

其吸附作用主要基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机制。

物理吸附是由于活性炭表面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而引起的,对各种物质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吸附强度相对较弱。

化学吸附则是由于活性炭表面的官能团与被吸附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在一定条件下,活性炭对溶液中的溶质分子进行吸附,当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量与溶液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测定溶液在吸附前后的浓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活性炭的吸附量和吸附效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活性炭:颗粒状,粒度为 20-40 目。

待吸附物质:甲基橙溶液、亚甲基蓝溶液、苯酚溶液。

其他试剂: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计算溶液的浓度。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活性炭的质量。

恒温振荡器:用于控制实验温度和搅拌溶液,以保证吸附过程的均匀性。

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等玻璃仪器。

四、实验步骤1、活性炭的预处理将活性炭用蒸馏水洗涤数次,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粉尘。

在 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备用。

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甲基橙溶液、亚甲基蓝溶液和苯酚溶液。

用分光光度计在各自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3、吸附实验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预处理后的活性炭,放入锥形瓶中。

加入一定体积和浓度的待吸附溶液,将锥形瓶放入恒温振荡器中,在设定的温度和转速下进行吸附。

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如 5min、10min、20min、30min、60min 等)取出一定量的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溶液的浓度。

4、数据处理根据吸附前后溶液的浓度变化,计算活性炭的吸附量(q)和吸附效率(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碳吸附去除COD 实验报告
一.碳粉吸附实验 1.实验目的
探索碳粉吸附去除COD 的效果及最佳用量。

2.实验药品
碳棒研碎成的碳粉 3.实验方法
分别称取1g ,3g ,100g 研磨成粉末的活性碳放入大烧杯中,并分别向其中加入1L 的AO 池水样,放置4个小时,期间适时的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然后取其上清液过滤,测量滤液的COD 。

4.实验结果 A.实验数据
B.实验图
片(从左到右一次为1g ,3g ,100g )
编号 碳粉投加量(g )
反应后COD (mg/l )
1 1 541.8
2
3 517.9 3
100
417.9
二.碳粉、碳棒对比吸附实验
1.实验目的
探索碳粉和碳棒吸附去除COD的效果。

2.实验药品
碳棒,碳棒研碎成的碳粉
3.实验方法
(1)分别称取10g,100g研磨成粉末的活性碳放入大烧杯中,并分别向其中加入0.5L的AO池水样,放置4个小时,期间适时的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然后取其上清液过滤,测量滤液的COD。

(2)分别称取10g,100g碳棒放入大烧杯中,并分别向其中加入0.5L 的AO池水样,放置4个小时,期间适时的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然后取其上清液过滤,测量滤液的COD。

4.实验结果
A.实验数据
B.实验图片(从左到右一次为10g碳粉,10g碳棒,100g碳粉,100g 碳棒)
三.果壳碳碳粉吸附实验
1.实验目的
探索果壳碳碳粉吸附去除COD的效果。

2.实验药品
果壳碳研碎成的碳粉
3.实验方法
分别称取0.05g,1g,5g研磨成粉末的果壳碳放入大烧杯中,并分别向其中加入1L的AO池水样,放置4个小时,期间适时的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然后取其上清液过滤,测量滤液的COD。

4.实验结果
A.实验数据
编号碳粉投加量(g)原水COD(mg/l)反应后COD
(mg/l)
去除率(%)
1 0.05
686.6 667.2 2.83
2 1 823.9 -20.00
3 5 956.7 -39.34
B.实验图片(从左到右一次为0.05g,1g,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