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硐室安装施工规范
避难硐室技术要求
![避难硐室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1eab169783e0912a2162ad5.png)
凉水井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凉水井煤矿为低瓦斯矿井,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煤尘具有爆炸倾向,煤层顶底板较好,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
井下主要的灾变类型可能有火灾、水灾、瓦斯及煤尘爆炸和冒顶片帮等。
永久避难硐室要坚固可靠,具备防火、防爆、密闭、独立供氧等功能。
永久避难硐室技术要求单位:套数量:2一、避难硐室相关规范避难硐室建设必须符合以下规范和规程的相关规定:1.《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2.《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暂行管理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3.《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2009);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5.《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2月第一版);6.《煤矿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8.《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二、永久避难硐室主要系统要求及参数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暂行管理规定”,凉水井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为30人,并且有1.2的备用系数,内部系统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一)防护密闭门临时避难硐室分为过渡室和避险生存室。
过渡室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而设立的;避险生存室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
防护密闭门的设计遵循灵活、快捷、手动、密闭性良好等原则。
门体要求能够抵御瞬时1000℃高温和0.3MPa的爆炸冲击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门体的结构设计采用绕流和分流技术。
(二)空气循环系统和空气幕系统避难硐室内部的空气循环是通过高压氧气瓶供氧供气系统或外接矿井空气压缩管路实现的。
整个避难硐室内始终保持300~400Pa的正压,防止毒害气体的渗入。
在永久避难硐室的正上方分别布置1个直径为500mm的施救钻孔,孔内安装426mm的钢套管,钢套管内将供水管、压风管、供电电缆及通信电缆预先安装好,为施救过程中的通信、供水、供电和压风供氧提供条件。
矿井永久性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矿井永久性避难硐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2aed9513968011ca2009106.png)
大黄山豫新公司大黄山煤矿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管理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精神,按《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有关规定。
特制定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管理规定:一、建设基本要求1、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2、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3、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含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
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
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
4、避难硐室内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
5、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本矿井避灾路线的情况,本避难硐室布置在733副井码头门东50m处,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为75 人,能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富裕系数不低于5%。
二、设计施工要求1、避难硐室净高不低于2m,长度、深度根据同时避难最多人数以及避难硐室内配置的各种装备来确定,每人应有不低于0.5m2的面积。
2、避难硐室的形状采用半圆拱形,内部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理压力。
3、避难硐室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室内一侧的管口靠近避难硐室底板。
4、避难硐室顶板应安装防水设施,不得有滴水现象。
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0.2m,硐室内应设置单向排水管;避难硐室内应设计承重挂钩,以方便设备安装。
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ea451826bec0975f465e2fb.png)
山西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第五矿永久避难硐室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风科二〇一二年九月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第五矿永久避难硐室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人掘进队安全科生产科机电科通风科防治水科调度室指挥中心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矿长年月日永久避难硐室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煤矿矿井永久避难硐室建设要求,我矿于2012年9月委托中远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了“山西长治县雄山煤炭有限公司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专项设计和实施方案”及图纸。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矿井+716m水平大巷西翼采区巷道900m处利用原来联络巷布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硐室工程量73m,可容纳人员100人。
于2012年9月增加永久避难硐室建设专项计划,具体永久避难硐室施工设计方案如下。
一、工程概述具体工程规划是在西翼回风大巷900米附近,利用在矿井西翼开拓期间已形成的联络巷进行技术改造,工程巷道总长度约73米,其中:永久避难硐室通道段(A段)工程量为10米,支护方式采用料石砌碹支护方式;永久避难硐室过渡室(B段)工程量为15米,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C段)工程量为35米,机电室和卫生间室工程量5米,储存室和制冷室工程量为8米,支护方式统一采用锚杆+金属网+U型钢+喷浆联合支护方式;具体施工计划见施工步骤。
扩大巷道断面采用爆破扩大巷道断面方法。
(具体见附图1)二、施工设计1、永久避难硐室通道段(A段):支护方式采用料石砌碹支护方式,断面为半圆拱;其中,基础深(砌碹厚度)250 mm;直墙净高1600 mm,底净宽3600mm,拱高1800 mm,净断面为10.85m2。
2、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C段)及过渡室区段(B段):支护方式采用锚杆+金属网+U型钢+喷浆联合支护方式,断面为三心拱;其中,基础深(砌碹厚度)250 mm;直墙净高2300 mm,底净宽4000mm;拱高1330 mm,R1=1040mm,R2=2773.5mm,净断面为13.39m2。
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99d2e639b6648d7c1c74651.png)
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生产计划安排,我区队将对39五偏避难硐室进行掘进,该硐室是根据矿六大避险工程总体安排,在三九五偏车场以里布置巷道,作为三九采区火灾、瓦斯灾害事故紧急避难硐室,为保证该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案1、巷道用途:该巷道掘进后完成后作为三九采区火灾、瓦斯灾害事故紧急避难硐室。
2、巷道支护形式和断面:巷道支护采用锚网索与全封闭U钢棚喷浆复合支护,毛断面巷道宽B=4400mm,高H=3500mm,面积为13.32㎡;成巷断面为B=3.4m,H=3.0m,直墙h=1.3m;喷砼强度符合C15要求。
主硐室设计全长为71.9m,其中平巷段为52.9m,-12.5°段19m;现开口已掘20m,主巷剩余长度52m,巷道支护方式采用锚网索喷+全封闭U钢棚复合支护。
3、施工方法:巷道掘进时采用炮掘施工,采取“三八”制组织生产,两掘一喷,循环进尺2.4m;迎头围岩破碎时,采取随掘随支进行施工,确保安全施工,架棚时每班架设2对棚,班进1m。
二、技术要求(一)临时支护巷道掘进时采用前移卡环式前探梁支架进行临时支护(前探梁锚杆距迎头不得超过锚杆的间排距,前探梁为4根不小于4m的2寸钢管,一梁三卡固定在前探梁锚杆上,并用板枇或方木与顶板褙实)。
(二)一次支护根据矿井前期及附近岩巷支护形式,支护效果、矿压显现规律及施工经验进行类比,采用如下锚网索喷支护方式能满足安全要求。
1、支护方式:锚网(索)喷浆联合支护。
2、锚杆采用高强锚杆(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锚杆规格:Φ20³2400mm, 锚杆间排距800³800mm,全断面布置12根锚杆,顶部每根锚杆使用2卷Z2350锚固剂,帮部每根锚杆使用2卷Z2850锚固剂。
3、锚索规格:Φ18.9mm³7300mm,锚索间排距1500³2000mm,每根锚索用3卷Z2350树脂锚固剂锚固,托盘使用400mm长14#槽钢梁、12³100³200mm钢板和50³100³200mm 木垫板配合使用,锚索预应力均不低于100KN(31.5Mpa)。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规范要求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b2e8a1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4.png)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规范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煤矿井下必须形成六大系统,其中施工永久避难硐室以以下规范要求:避难硐室施工图设计是以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初步设计为依据,额定避难人数80人;避难硐室内及出口外5m范围内,设计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在出口5m范围外,20m范围内必须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支护。
过度室密闭门在门洞墙体浇筑时一次固定,混凝土浇筑须满足以下要求:(1)浇筑混凝土时底板、两帮、顶部围岩必须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应形成粗糙面,四周墙帮必须用铁刷子刷洗,经矿工程技术人员验收后,方可浇灌。
(2)用于配制砼的碎石粒径规格为5~25mm,碎石内严禁混入土、木屑、煤粉及铝土岩等杂物,配制前碎石必须用水冲洗干净。
砂为中砂,砂内不得有任何杂物。
(3)配制砼时需加入JD-HEA缓凝泵送型防水剂,配合比见产品说明。
(4)浇灌砼必须连续,并严格控制好砼的配比(比例按1:2:3),尤其是水灰比,严禁在墙体内搅拌混凝土。
(5)在浇灌过程中,必须用振动棒捣实,特别是墙体边缘。
浇灌出的砼必须均匀致密,不得出现蜂窝状或局部地方砂浆与碎石分离的现象。
(6)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围岩之间,必须封严,防止振动时混凝土浆液流出。
(7)交接班时,墙体所留接触面必须拉毛。
(8)由于自重作用,挡水墙顶部混凝土难以充填密实,可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加压或预埋注浆管注浆等方式对顶部进行充填。
(9)注浆管采用DN25的水煤气管,沿轴向每隔100mm钻1个直径10mm的孔,相邻孔呈90°错开,使孔均匀分布在管壁四周。
并预先沿墙与巷道拱径向接触线固定,并紧贴拱岩壁。
浇筑完,经7d养护后方可注浆。
注浆采用瓦斯抽采封孔注浆泵,浆液采用425号水泥按1:2的水灰比配制成的素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2MPa。
硐室内及硐室外20m范围内压风管、通讯等所有管路均需埋设于管沟内,管沟尺寸见图,管路安设完成后,管沟需用混凝土填实。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0d6728af45b307e871976b.png)
。矿 业论坛 o
S I N E&T C N OG F R TO CE C E H OL YI O MA I N N
21 0 2年
第2 7期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方法
杨 健 丁 银磊 姜 军 ( 兖矿 集 团兴 隆庄煤 矿 山东 兖 州 2 2 0 ) 7 1 2
2 设 计 方 案
3 施 工 方 法
31 硐 室 的 开 掘 . 21 设 计依据 . 1按施工大样图在 现场位置画 出轮廓线 。 ) ) 2 按设计爆破图表进 行 1《 )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步 加 强企 业 安全 生产 工 作 的通 知》 国发 光面爆破 , 并按设 计支护方式打好锚杆及锚索 。3按设计要求 进行 喷 ) [ 0 O 2 号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建设完善煤 2 1 ]3 2 《 浆支护 , 厚度不小 于 lO m。 Om 矿井下 安全避 险“ 六大系统 ” 的通知》 3 《 ; )煤矿井下紧急避 险系统建设 32 硐 室 的 砌 筑 . 管理 暂行 规定 》4 《 ;) 煤矿 矿井 井底 车 场硐 室设计 规 范》 M r 0 6 ( T 52~ 321 砌筑密闭墙 , .. 防护密 闭门、 密闭窗安装 20 )5《 09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6《 ;)煤矿安全规程》0 17兴隆庄煤矿 2 1;) 1 按施工大样 图确定好顺巷密闭墙体位置。 ) ) 2 将墙体位置落底 生 矿井资料。 根. 生根 不低于 0 m, . 在墙 体两侧位 置挖柱腿 窝 , 2 两排柱腿 窝各成 一 22 设计方案 . 条线 . 间距 1 m 排距 0 5 其深度不少于 0 m ) 正对柱腿窝上 . , 0 . m, 5 . 。3在 3 221 功能划分 .. 方打外露锚杆 . 间距 20 外露长度 02 03 外露锚杆顺巷成一条 直 . m, .— . m, l 临时避难硐 室内部分为过渡硐室和生存硐室。 线. 且与顶板的角度不小 于 8 。 5。 过渡硐室 的功 能是防止有毒有 害气 体伴随避难人 员的进入而 污 3 . 竖木立柱 . .2 2 支胎板 染硐室内部 的空气 . 过渡硐室 内设有气幕隔离系统和卫 生设施 。 1在外露锚杆两侧顺巷各扎一路 2 ) 时钢管。 ) 2按腿窝位置支设木 生存硐室 的功 能是为避难人员 提供 氧气 、 、 物等维持生存所 水 食 立柱 . 木立柱上端 紧靠预先扎好 的 2 时钢管 。靠硐室侧木立柱 与墙体 必须的物质及 配套 系统 .营造 出一个可 以提供 9 小 时需要 的生存 环 6 间和木 立柱 之 间各 支设 两路 撑杆 .一路 距上端 0 m.一路距 下端 . 5 境. 等待救援 0 m 3 顺巷支设靠硐室侧胎板 , . 。) 3 将胎板与支好 的木立柱用钉子钉 牢 , 为了保证避难硐室 内人员 的生存和设备 的正常运行 . 共设 置了如 保证胎板厚度一致 , 胎板之 间不 留缝隙 。4 按施工大样 图位置安置好 ) 下子系统 : 防火密闭系统 、 气幕喷淋 系统 、 空气净化及 除湿系统 、 氧 供 防护密闭门与密 闭窗 。 系统 、 降温系统 、 生活保 障系统 、 附属 系统、 压风系统 、 水系统 、 供 监测 323 安设钢筋 网. .- 浇筑密 闭墙 监控系统、 通讯 系统 、 人员定位系统 、 视频监控系统 、 电系统 , 供 备用 系 1 顺 向采用  ̄1 m ) b6 m钢筋 , 向采用  ̄lmm钢筋扎 钢筋网 . 口 纵 b6 网 数为 12 . 规格 0 m O m. . x . 钢筋之问必须扎牢并预 留好 防护密闭 门口和密 闭窗 3 3 1 。2 将两 片扎好 的钢筋 网放置在墙体 中间位置 . : ) 3 间隔 O m 两片钢 . , 3 筋网之 间. 钢筋 网与胎板之 间用 钢筋扎牢撑好 . 防止砌筑混凝 土时钢 筋网移位 从下往上支设靠 巷道侧胎板 , 浇筑混凝土 , 随浇筑随支胎。 混凝土 采用水 泥 : 石子 : 1 :, 泥标号不 低于 5 5 每 浇筑 O m高必 须 沙= :2 水 2 2, . 4 用振动棒来回震动 , 将砼体捣实 。过渡硐室与生存硐 室隔离墙 与外 侧 墙体同时砌筑 … 33 撤出工作 _ 临 时 避 难硐 室 结构 示意 图 1撤完木立柱 和胎板后 , 闭墙不能 留蜂窝麻 面 , ) 密 密闭墙 与硐 室
关于避难硐室的施工要求
![关于避难硐室的施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a4c2cd8360cba1aa811da4e.png)
1、避难硐室的尺寸参数设计标准:
避难硐室的尺寸参数一般是:高度尺寸为不小于2000mm ,宽度尺寸为不小于2600mm,过渡室的尺寸一般为2600mm×3000mm左右,或者过渡室的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2、避难硐室的地面标高尺寸参数设计标准:
避难硐室的地面标高尺寸是以巷道的标高为±0.00平面,标高为+200mm左右。
3、进入避难硐室的电源、压风、信号、供水管的预埋设计要求:
进入避难硐室的电源、压风、信号、供水管的预埋设计要求是在离避难硐室20米处进行埋入地下进行保护处理。
4、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的有效面积的设计要求:
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的有效面积的设计要求是按照每人 1 平方米来计算的,再加上生存室的设备的占用面积,即为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的有效面积。
5、避难硐室的墙体设计要求:
避难硐室的墙体设计要求是外墙的厚度是不低于600mm,避难硐室内的墙体厚度不低于400mm 。
有的设计公司设计为外墙的厚度是不低于1000mm,内墙体厚度不低于500mm 。
避难硐室的固定密闭门的墙体,在与巷道进行对接时,若巷道为煤层,那么巷道应挖进的尺寸为不低于500mm,若巷道为石层,那么巷道应挖进的尺寸为不低于300mm 。
避难硐室的墙体的强度设计要求是不低于C30。
6、避难硐室内的墙壁要求:
避难硐室内的墙壁要求必须进行粉刷,且悬挂牌板的墙壁部位必须平整,以便悬挂牌板。
7、避难硐室内的地面要求:
避难硐室内的地面要求尽量平整,且在排水管处有一定倾斜角度,使水能够顺利地排出硐室外。
避难硐室内的放置压缩氧气瓶、压缩空气瓶的地面要求更平整,以便放置压缩氧气瓶、压缩空气瓶。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733f9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8.png)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永久避难硐室是在地下的一种紧急避难设施,用于应对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
在建设永久避难硐室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介绍永久避难硐室建设的标准。
首先,永久避难硐室的选址非常重要。
选址应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如地震带、滑坡带等,同时要考虑地下水位和地质构造,选择稳定的地质条件进行建设。
此外,选址还应考虑到周边环境,如是否容易受到洪水、泥石流等影响。
其次,永久避难硐室的结构设计也至关重要。
硐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冲击。
同时,硐室内部应设计合理,包括通风系统、供水系统、卫生设施等,以满足人员长时间避难的需求。
此外,硐室的出入口设计也需要考虑,要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再次,永久避难硐室的建设材料和施工工艺也需要符合标准。
建设材料应具有
防水、防火、抗震等性能,保证硐室的安全性。
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硐室的质量和稳固性。
最后,永久避难硐室的管理和维护同样重要。
一旦硐室建成投入使用,就需要
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硐室设施的完好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使用硐室进行避难。
总之,永久避难硐室的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结构设计、建设材料、施工工艺、管理和维护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建设,才能确保硐室在紧急情况下发挥有效作用,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标准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d82e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9.png)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标准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是矿井中用于矿工在紧急情况下避难的设施,其设计和建造
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矿工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标准要求,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首先,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位置应当合理,应该远离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
区域,如倾倒岩层、断层带等地质构造。
同时,硐室的位置应当便于矿工快速到达,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避难。
其次,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结构设计应当牢固可靠。
硐室应当具有一定的抗压
能力,能够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影响。
硐室内部应当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医疗急救设备,以满足矿工在硐室内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
另外,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通风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硐室内部应当设计有相
应的通风设备,以保证硐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充足,避免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积聚。
此外,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应急照明系统也需要得到重视。
在紧急情况下,照
明系统能够为矿工提供必要的照明,确保他们能够正常活动和使用设施。
最后,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标准还应当包括硐室的规模和容纳人数。
硐室的规
模应当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矿工的数量来确定,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矿工避难。
同时,硐室内部的布局应当合理,确保矿工在硐室内能够有序避难。
总的来说,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标准涉及到硐室的位置、结构设计、通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以及规模和容纳人数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设计和建造井下临时避难硐室,才能有效保障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重视井下临时避难硐室的标准要求,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临时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https://img.taocdn.com/s3/m/f52429c376a20029bd642db3.png)
临时避难硐室(1)施工单位在距工作面450~500m处设置一个临时避难硐室。
(2)硐室总容量,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全部人员避难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
(3)避难硐室及其前后20m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保持支护良好,巷道全断面喷浆封闭,提高支护强度,控制瓦斯涌出和煤层自燃。
喷浆前要在巷帮和迎面预埋桩点,以便安装压风自救、吊挂管线、电话、牌板等。
(4)避难硐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门轴设在朝向工作面一侧。
门扇和门框采用钢质结构,门洞尺寸一般为0.7m×1.6m(宽×高)。
门框材质强度不小于14#槽钢,门扇材质强度不小于8mm厚钢板。
门框四周要安装密封条,密封可靠、开闭灵活。
(5)避难硐室应设置两个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并在室内安装手动阀门。
(6)硐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不超过5m,宽度不低于4m。
(7)隔离墙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
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
墙垛四周要打2排Φ18mm以上的密集钢筋锚杆,打入煤(岩)体的深度不得小于1m,外露长度不得小于0.6m,间排距均为0.3~0.4m,砌墙时将外露锚杆全部砌入墙体内。
墙面要求平整无裂缝,严密不漏风。
提前预留风管、水管、电缆等过墙管。
硐室地板高于室外巷道底板不小于0.2m。
(8)室内装备①压风自救。
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必须接入矿井地面压风系统,设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数量满足最多避难人数需要,但不得少于15个,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
②监测监控。
硐室内配置环境检(监)测仪器仪表,能够对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进行检测或监测。
③通讯联络。
室内安装一部直通调度室的电话,不得与其它电话串联。
④供水施救。
室内安装与地面供水管路相连通的专用接水口,并设置供水阀门。
避难硐室施工组织方案
![避难硐室施工组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8aec1bd64783e08122b27.png)
避难硐室施工方案一、硐室结构1、避难硐室净高不低于2.5m,长度、深度依照避难硐室最多人数和硐室内配置的各类装备来确信。
每人应有不低于0.5平方面积。
2、避难硐室采纳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纳技术招架必然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纳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上要有观看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手动阀门,生存室内设置很多于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手动阀门。
硐室内顶板和墙壁的颜色宜为浅色。
3、硐室注浆前应付注浆段巷道顶板煤(岩)层不稳固处进行打点柱增强顶板支护,有脱皮掉矸等支护不靠得住处,要及时进行处置,必要时从头上网补打锚杆、锚索。
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侵蚀。
4、注浆加固的材料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的水灰操纵在0.8~1.0,水玻璃的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5%,长注浆锚杆的规格为φ22*2000mm,短注浆锚杆的规格为φ22*600mm,采纳4分焊接管板丝制作。
注浆锚杆的杆尾制作成麻花状,注浆锚杆注浆后必需安装锚盘和螺帽紧固,注浆锚杆外露长度不超过50mm。
5、避难硐室铺地0.5m,保证硐室内高出通道地板不小于0.5m。
铺地材料:混凝土。
品级C30。
顶底板混凝土中加防水剂。
6、避难硐室土建工程要在5月1日之前完工。
二、防护密闭门及密闭门安装1、避难硐室外侧第一道门采纳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纳密闭门,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生存室。
2、防护密闭门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兆帕,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
防护门尺寸为1.6*1.0m。
门框周边有8个安装用固定板,防护门重约1.5吨。
密闭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密闭门尺寸为1.6*1.0m。
门框周边有8个安装用固定板,密闭门重约1.2吨。
防护门和密闭门均要求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靠得住开启灵活。
3、门墙周边掏槽,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避难硐室技术要求
![避难硐室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1eab169783e0912a2162ad5.png)
凉水井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凉水井煤矿为低瓦斯矿井,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煤尘具有爆炸倾向,煤层顶底板较好,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
井下主要的灾变类型可能有火灾、水灾、瓦斯及煤尘爆炸和冒顶片帮等。
永久避难硐室要坚固可靠,具备防火、防爆、密闭、独立供氧等功能。
永久避难硐室技术要求单位:套数量:2一、避难硐室相关规范避难硐室建设必须符合以下规范和规程的相关规定:1.《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2.《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暂行管理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3.《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2009);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5.《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2月第一版);6.《煤矿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8.《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二、永久避难硐室主要系统要求及参数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15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暂行管理规定”,凉水井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为30人,并且有1.2的备用系数,内部系统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一)防护密闭门临时避难硐室分为过渡室和避险生存室。
过渡室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而设立的;避险生存室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
防护密闭门的设计遵循灵活、快捷、手动、密闭性良好等原则。
门体要求能够抵御瞬时1000℃高温和0.3MPa的爆炸冲击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
门体的结构设计采用绕流和分流技术。
(二)空气循环系统和空气幕系统避难硐室内部的空气循环是通过高压氧气瓶供氧供气系统或外接矿井空气压缩管路实现的。
整个避难硐室内始终保持300~400Pa的正压,防止毒害气体的渗入。
在永久避难硐室的正上方分别布置1个直径为500mm的施救钻孔,孔内安装426mm的钢套管,钢套管内将供水管、压风管、供电电缆及通信电缆预先安装好,为施救过程中的通信、供水、供电和压风供氧提供条件。
避难硐室施工作业规程
![避难硐室施工作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74c66f48d7c1c708a1451c.png)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四侯煤业有限公司避难硐室施工作业规程编制单位:陕西华泰矿建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张玉善编制时间:二0一三年四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3)第四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4)第一节巷道布置 (4)第二节矿压观测 (4)第三节支护方案 (5)第四节支护工艺 (6)第五章施工工艺 (12)第一节施工方法 (12)第二节凿岩方式 (13)第三节爆破作业 (13)第五节管线布置 (14)第六章生产系统 (14)第一节通风 (14)第二节压风系统 (18)第三节综合防尘 (19)第四节安全监控系统 (19)第五节供电系统 (20)第六节供排水系统 (20)第七节运输系统 (20)第八节通信和信号系统 (21)第九节防治水 (21)第七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第一节劳动组织 (21)第二节作业循环 (21)第三节经济指标 (22)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2)第一节一通三防管理措施 (22)第二节顶板管理安全措施 (24)第三节爆破管理安全措施 (27)第四节防治水管理安全措施 (32)第五节运输管理安全措施 (32)第六节质量标准及提高质量的措施 (34)第七节保证支护工程质量的措施 (34)第九章灾害预防措施及避灾路线 (37)第一节火灾预防安全措施 (37)第二节瓦斯、矿尘灾害预防安全措施 (38)第三节片帮事故的预防 (40)第四节避灾原则 (41)第五节避灾线路 (41)避难硐室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前言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四侯煤业有限公司属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矿井建设规模为90万吨/年。
为了确保我公司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有组织的统筹安排该项目的施工,特编制避难硐室施工作业规程。
二、编制依据1、晋城市煤田地质队编制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四侯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批准时间2010年9月30日。
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a0af28e87101f69f319511.png)
25L/min,呼吸阀供 气量:>15L/min,
吸痰器吸引压力
(-60~-3)kPa
15
隔绝式压缩氧 自救器
ZY45
额定保护时间45分 钟
输出压力调整范
16 压风自救器 ZY-J
围:0.09Mpa,单个 装置耗气量150~
200L/min
17
管路,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也可以大直径钻孔直通
地面。
5.3避难硐室采用压缩空气供氧方式时,可不考虑空气净化和调
节;采用压缩氧供气时,应具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能力和空气调节
控制能力,对CO2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每人0.5L/min,对CO的 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400ppm/h,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避难硐室环 境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
施设备。
5.11避难硐室用电气设备、高压容器、仪器仪表、化学药剂等,应
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和国家有关管理要求,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设
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5.12在两道隔离门之间设置喷淋装置。
5.13避难硐室基本装备配置见表2。
序 号
产品名称
型号
1
矿用隔爆型备 用电池箱
KDDxxxx
4.11在井下通往避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
标志应符合AQ1017-2005标准要求。 5功能及配置
5.1避难硐室内部与外部巷道相比始终处于不低于200Pa的正压状
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渗入。
5.2避难硐室应配备矿井灾变期间的空气供给装置或设施,在额定 防护时间内提供避险人员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氧气浓度在 18.5%~22.0%之间。避难硐室氧气供给应以压风为主,接入矿井压风
矿井永久性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矿井永久性避难硐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fbec66227d3240c8447efd6.png)
大黄山豫新公司大黄山煤矿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管理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精神,按《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有关规定。
特制定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管理规定:一、建设基本要求1、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2、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3、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含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
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
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
4、避难硐室内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
5、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本矿井避灾路线的情况,本避难硐室布置在733副井码头门东50m处,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为75 人,能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富裕系数不低于5%。
二、设计施工要求1、避难硐室净高不低于2m,长度、深度根据同时避难最多人数以及避难硐室内配置的各种装备来确定,每人应有不低于0.5m2的面积。
2、避难硐室的形状采用半圆拱形,内部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理压力。
3、避难硐室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室内一侧的管口靠近避难硐室底板。
4、避难硐室顶板应安装防水设施,不得有滴水现象。
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0.2m,硐室内应设置单向排水管;避难硐室内应设计承重挂钩,以方便设备安装。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作业规程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作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91c70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5.png)
第一章工程设计概况第一节巷道位置、用途、侍候年限与四邻采掘情况的关系1.1位置:地面位置:西上庄吴家沟村以南约120m,裴疙瘩村以西约600m。
井下位置:该硐室位于集中胶带大巷东帮,利用原有横川进行改造重新利用,此横川已与回风大巷流畅,现中间有一道临时木板调风墙,将风流隔断。
硐室用途:井下永久紧急避险。
1.3侍候年限:该硐室侍候年限与矿井侍候年限相同。
1.4施工长度:m。
1.5施工期限:估量10天。
第二节施工条件避难硐室沿煤层底板掘进。
2.2掘进过程中要是碰到地质构造或空巷要采取相应措施并补充制定相应正常技术措施。
2.3掘进过程中,遇地质构造或煤层变薄、煤质变软时瓦斯涌出量增大,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加强通风瓦斯治理并补充相应正常技术措施。
2.4巷道周边为明确巷道,不进行探水。
2.5巷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补充相应正常技术措施。
第三节巷道技术特征、设计规格及支护形式永久避难硐室为半煤岩巷。
永久避难硐室断面技术特征表永久避难硐室〔机电硐室、卫生间〕断面技术特征表永久避难硐室〔1、2号钢瓶储存室〕断面技术特征表第四节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4.1顶板支护:4.1.1锚杆形式和规格:采纳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钢号为BHRB335,规格:Φ18×2000mm。
4.1.2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采纳两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MSK2335,另一支规格为MSZ2360。
4.1.3钻孔直径为28mm,锚固长度为950mm。
4.1.4托盘:采纳拱型高强度托盘,规格为:长×宽×厚=150×150×10mm。
4.1.5锚杆布置:矩形布置,锚杆间排距为1.5×1.5m。
4.1.6锚索:材质采纳Φ×5300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树脂加长锚固,采纳三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K2335,两支规格为Z2360,锚固长度为1550mm。
每排两根,间距m,排距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难硐室安装施工规范一、防护密闭门系统及密闭门系统1施工方案1.1概述避难硐室外侧第一道门采用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密闭门.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生存室.防护密闭门(简称“防护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
防护门的尺寸为2.2×1。
6米;门框周边有7个安装用固定板,可用14根锚杆将防护密闭门固定。
防护门重约1.2吨.密闭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
密闭门的尺寸为1.92×1。
12米,材质为304不锈钢,用膨胀螺丝固定。
1。
2防护密闭门安装细则1.2。
1掏槽根据《避难硐室施工图》,在预定安装防护门的位置进行周边掏槽,掏槽深度为0。
5米,槽宽0.6米。
1.2。
2立门1按照防护门上方2块固定板的孔距,在硐室顶部中央打入4根锚杆。
2用手拉葫芦将防护门以顶部朝上的方向吊起,并使之前打入的4根锚杆穿过防护门顶部固定板的孔,再用锚杆托盘和螺母固定、调节。
锚杆一端打入墙体深度不小于1.0米,另一端穿过固定板孔的长度不超过0。
1米。
3其他10根锚杆依次穿过防护门侧边与底边的固定板孔打入硐室周边墙体。
再次确定防护门的位置后用锚杆螺母拉紧防护门。
4调节防护门的位置。
要求防护门安装于硐室正中间,防护门中心线竖直上下偏差不超过0.5cm,防护门的位置高度确定为:贴完地面装修完成后,门框不锈钢装饰板下沿刚好埋于地下。
1.2。
3浇注1防护门处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等级为C30,墙宽0。
6米。
2浇注前先扎好钢筋骨架,然后根据《防护密闭门安装图》安装好2根2寸泄压管,1根差压管,均为4分304不锈钢管,管长0。
8米。
不锈钢管应水平安装并垂直与墙体;不锈钢管前后伸出墙体各0。
1米。
3门框周边0-—0。
2米,应浇注于墙体内(即浇筑到门框不锈钢装饰板边缘)。
4电缆沟不应浇注。
5浇筑时,应在不锈钢装饰板、门扇、把手、不锈钢管上包裹临时防护,用于避免粘上溅落的混凝土。
若不慎沾上混凝土,应在其凝固前及时清理.防护门安装方式见图一图一1。
3密闭门安装细则1.3。
1砌墙1密闭门墙为三七式砖砌墙。
2砌墙时,在墙体中央留1。
95×1.15米的墙洞.并且在《密闭门安装图》所注明的位置安装3根4分的304不锈钢管,1根2寸的无缝钢管,1根6分的PVC管,管长均为0。
6米。
管件应水平安装,并且前后伸出墙体各0。
1米。
1。
3.2固定密闭门1。
3。
2。
1墙体在抹水泥之前,应先用膨胀螺丝将密闭门固定于墙洞。
要求密闭门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密闭门的位置高度确定为:贴完瓷砖后,门框底边有3~4公分埋于地下。
1。
3.2。
2 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不锈钢的密闭门,防止出现划痕、磨损和变形。
1.3。
3墙体抹水泥1。
3。
3。
1砖墙在抹水泥时,密闭门门框周边3~4公分均应没入水泥内.1。
3.3.2抹水泥时,应注意溅落的水泥土不要粘在密闭门及不锈钢管上,避免水泥凝固后难以清理。
固定方式见图二图二二、电源硐室设备安装1动力电源及照明电源1。
1 660v动力电源要引自变电所,保证期能持续供电。
为保障硐室正常供电,原则上要分别从变电所两条不同母线段引出两路动力电源专为避难硐室提供电源。
1。
2避难硐室照明电源一般由动力电源接照明综保变127v之后提供。
照明电源原则上与动力电源一样应分别引自两处不同的母线,以保证硐室持续照明。
1.3一套电池、电源、转换开关为一套备用电供电装置,线路安装要美观有序.同一套备用电供电系统应贴有相同编号。
以方便操作及维修。
供电线路应布置整齐,线与线之间间隔均匀地固定在硐室壁上。
1.4电源硐室机电设备安装电源硐室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遵循《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1。
4.1 紧固件1。
4。
1。
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
螺纹无乱扣或脱扣.1.4.1.2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
5倍。
1。
4.1.3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
1。
4。
1.4稳定与稳定孔应吻合,不松旷。
1.4.1.5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
1。
4.2接线1.4。
2。
1进线嘴连接紧固,密封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接线后压线螺母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
线嘴压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橡胶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
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
b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 mm ;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
3倍,但必须大于4 mm (70 mm 2的橡套电缆例外)。
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c低压隔爆开关引入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铅皮上。
d电缆护套(铅皮)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 mm 。
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不得细)。
e低压隔爆开关空间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 mm 的钢板封堵压紧。
其紧固程度: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晃不动为合格.高压隔爆开关空间的接线嘴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堵封压紧.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铠装电缆后,应用绝缘胶灌至电缆三叉以上。
f凡不符合上述规定之一者,即为失爆,不得评为完好设备。
1。
4。
2。
2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绝缘座完整无裂纹;b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c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它绝缘物,也不得压或接触屏蔽层;d接线盒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爪距离,应符合GB38636。
3-8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的规定;e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不得颠倒使用。
1.4。
2.3固定电气设备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设备引入(出)线的终端线头,应用线鼻子或过度接头接线;b导线连接牢固可靠,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
1.4。
2.4电缆的连接除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38条的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缆芯线的连接严密绑扎,应采用压接或焊接.连接后的接头电阻不应大于同长度芯线电阻的1.1倍,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芯线的80%.不同材质芯线的连接应采用过渡接头,其过度接头电阻值不应大于同长度芯线电阻值的1。
3倍;b高、低压铠装电缆终端应灌注绝缘材料,户内可采用环氧树脂干封。
中间接线盒应灌注绝缘胶。
1.4。
3安全电压1.4.3.1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短路、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的规定.1.4。
3。
2 短路保护计算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
1.4。
3.3 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合格.1.4。
3。
4 接地装置1。
4.3.4。
1 接地螺栓符合下列标准:a。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并标志“┴”符号。
b。
电器设备接线盒应设有内接地螺栓,并标志“┴"符号。
c.外接地螺栓直径容量小于或等于5KW的不小于M8;容量大于5KW至10KW的不小于M10;容量大于10KW的不小于M12;通讯、信号、按扭、照明等小型设备不小于M6.d.接地螺栓应进行电镀防锈处理。
1.4.3.4.2接地线符合下列规定:a.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镀锌铁线100mm2;扁钢25*4 mm2铜线50 mm2。
b。
电气设备外壳同接地母线或局接地极的联线和电缆接线盒两端的铠装铅皮的连接接地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铜线25 mm2.扁钢50 mm2(厚度不小于4mm);镀锌铁线25mm2.三、照明线路及LED巷道灯、应急灯的安装。
1避难硐室安装过程中矿方要求吊顶时,照明线路敷设在装修表层内。
LED巷道灯要安装规整,且在距地面同一高度上,切勿扭曲。
应急灯处不锈钢挡板要安装规整,横平竖直,高度要一致。
挡板贴画要平整无气泡,无卷角.2矿方不要求吊顶时,LED巷道灯线要套PVC穿线管,且保证线路平齐顺直。
PVC管连接处必须用直通、弯头、三通等连接,以保证线路美观。
PVC管用管卡固定,防止其拱起、扭曲变形。
四、压风、供水、排水安装方法及规范。
4。
1压风设施压风管路口径应保证额定人数的需风量,压风管路中接头、活节、弯头、直通、三通等接口处都需要缠紧生料带以保证管路的气密性,为保证其他线路走线不受影响,压风管路一般布置在电缆沟的最下面且最靠墙的一侧。
硐室内部的压风管一般为1。
2寸的无缝钢管,连接三级过滤器、减压器、流量计、消音器。
压风管路连接好后要保证管路平直,送风管与墙面平直,距墙面15公分左右且保持上下竖直。
同时要将管路固定牢靠,切勿出现管路晃动现象,球阀的开关把手要保证在外侧以方便开关.打开压风管路检查漏气情况。
确认不漏气后将压风装置涂上蓝色油漆。
4.2供水、排水设施4。
2.1供水管路应选用抗压力性能好的无缝钢管,连接时接口处应缠生料带保证管路的密封性。
管路接好后出水管、出水口要固定。
不可随意转动。
洗手盆要固定好,洗手盆下水软管要密封好。
不能出现漏水现象。
4.2。
2排水管路一般选用2寸钢管,必须配有逆止阀和球阀。
排水管铺设时应该内高外低,保障排水质量。
五、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5。
1监测监控系统要包含硐室外、过渡硐室、主硐室三部分.传感器必须保证可以与煤矿原有系统连接并保证信号可以上传。
传感器电源线、信号线要有线槽或线管保护并固定整齐。
不得将其裸露在空气中。
线路连接时应标有线号,以方便后期维护。
监测监控系统要能监测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且完成信号实时传输。
传感器、分站接线时要标清线号,以便后期维护方便。
5。
2通讯系统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通信5.2.1有线电话为直通电话,可直通调度室,电话旁边应配备电话号码表。
有线电话信号线应该在硐室安装初期提前预埋好,且尽量在安装初期就将有线电话接通以方便安装期间发现问题及时与地面联系。
电话线要加线槽或者线管保护,不得裸露在空气中.线路固定时要保证整齐美观.5.2.2无线通信要与矿方原有系统对接,天线安装要整齐美观.线路要加线槽或者线管保护.线槽或线管要横平竖直。
5。
2.3人员定位系统要包含传输分站、读卡分站。
且必须保证信号能上传到地面调度室.接线同样要求横平竖直并要有线槽或线管保护.传输分站一般放在电源硐室内,分站接线时要标清线号,以便后期维护方便。
5。
3电缆槽内的走线应没关有序,做电缆支架或电缆勾走线。
六、空调、空气过滤6.1空调包括储冰柜、空调外机、室外机控制柜、风机控制柜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