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差异反应的气味筛选及行为学检测
亚洲玉米螟雌蛾产卵偏好寄主植物的筛选及对葎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电生理反应
亚洲玉米螟雌蛾产卵偏好寄主植物的筛选及对葎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电生理反应张文璐;王文强;白树雄;张天涛;何康来;王振营【期刊名称】《昆虫学报》【年(卷),期】2018(061)002【摘要】[目的]鉴定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雌蛾在寻找产卵寄主时起重要作用的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以探索亚洲玉米螟和寄主之间的化学通讯机制.[方法]首先利用田间产卵和风洞行为试验,从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葎草Humulus scandens、玉米Zeamays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5种寄主植物中筛选出亚洲玉米螟雌蛾的产卵偏好寄主;并结合顶空吸附采样法,收集该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再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GC×GC-TOFMS)鉴定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最后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测定亚洲玉米螟雌蛾对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田间产卵试验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雌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落卵量依次为玉米>酸模叶蓼>葎草>稗草>茼麻.风洞行为试验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雌蛾对葎草的产卵趋性显著高于其他寄主植物.GC×GC-TOFMS结果表明,葎草的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有45种,其中,萜烯类相对含量高达86.29%,醛类、酮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合计仅占15.83%.GC-EAD结果显示,芳樟醇、α-律草烯、桧烯、月桂烯、2-正戊基呋喃、壬醛、α-法呢烯、反式-罗勒烯和苯甲醛等9种挥发性物质能引起亚洲玉米螟雌蛾明显的电生理反应.[结论]亚洲玉米螟雌蛾对不同产卵寄主的选择具有显著差异性,寄主植物的理化因素是造成选择差异性的主要因素,葎草的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对亚洲玉米螟有较强的吸引作用;芳樟醇、α-律草烯、桧烯、月桂烯、2-正戊基呋喃、壬醛、α-法呢烯、反式-罗勒烯和苯甲醛9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对亚洲玉米螟产卵寄主的选择有重要作用.%[Aim] To explore the chemic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and host plants by identifying the components of volatiles from host plants used by female adults of this insect in searching for oviposition sites.[Methods] The oviposition preference of O.furnacalis to host plants including Polygonum lapathifolium,Abutilon theophrasti,Humulus scandens,Zea mays and Echinochloa crusgalli was screened,respectively,in field oviposition test and indoor wind tunnel behavioral test.Headspace volatiles of host plants were collected,and the components and contents of physiologically-active volatile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 × GC-TOFMS).The electroantennogram responses of O.furnacalis to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xtract were tested by using coupled 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antennographic detection (GC-EAD).[Results] The field ovipositio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eggs laid by female adults of O.furnacalis on different plants ranked as Z.mays > pathifolium > H.scandens > E.crusgalli > A.theophrasti.In the wind tunnel bioassay,the adults showed an obvious oviposition preference to H.scandens.The GC × GC-TOFM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45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H.scandens,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terpenoids was as high as 86.29% and that ofaldehydes,ketones and esters in total was only 15.83%.Nine plant volatiles,i.e.,linalool,α-caryophyllene,benzaldehyde,sabinene,myrcene,2-pentylfuran,nonanal,α-farnesene,and trans-β-ocimene,caused significant GC-EAG reaction in female adults.[Conclu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viposition preference of female adults of O.furnacalis to different hosts.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of host plant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host selection.O.furnacalis shows strong preference to the volatiles of H.scandens.Nine volatiles fromH.scandens,including linalool,α-caryophyllene,benzaldehyde,sabinene,myrcene,2-pentylfuran,nonanal,α-farnesene,and trans-β-ocimenemay,play important roles in oviposition host selection for the Asian corn borer.【总页数】8页(P224-231)【作者】张文璐;王文强;白树雄;张天涛;何康来;王振营【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相关文献】1.寄主植物对小菜蛾产卵选择性及菜蛾绒茧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J], 江丽辉;王栋;刘树生2.椰子木蛾的产卵节律及其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 [J], 金涛;李应梅;林玉英;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唐真正3.小木蠹蛾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提取物及合成标准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 [J], 张金桐;孟宪佐4.思茅松针叶挥发性物质含量分析及其对松实小卷蛾雌蛾产卵行为的影响 [J], 马惠芬;王刚;闫争亮;胡光辉;孟梦;冯志伟5.前足跗节及触角在小菜蛾雌蛾对芥子油苷刺激产卵反应中的作用 [J], 侯雯;苗春丽;董双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
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陈艺欣;田厚军;魏辉;占志雄;黄玉清【摘要】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appearances and descriptions in literature,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sex of diamondback moth (DBM),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 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x of the first- and second-instar larvae was not easily distinguishable by naked eyes or optical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However, the male third- and fourth-instar larva showed a lighter colored fifth abdominal segment than that on the female counterparts. On the male pupae, a lump on each side of a short, longitudinal slip was visible near the gonopore on the 9-1 abdominal segment. The female pupae had a long, longitudinal slip between the genital pore on the 8th abdominal segment and the oviporus on the 9th segment. The adult males had characteristic brown wings with a wavy edge on the posterior margin and a yorked abdominal end. The female adults, on the other hand, were lighter in color and bigger on body size than the males, and had their abdominal ends appeared round in shape.%在形态观察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描述了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快速识别特征.结果表明,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区分小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性别,但可以区分3龄和4龄幼虫的性别,主要特征是雄虫在第5腹节内有睾丸,背面呈浅黄色,与相邻体节形成明显区别.小菜蛾雄蛹第9腹节腹面有1个生殖孔,形成短纵裂缝且两边各有一瘤状突起,而雌蛹第8腹节腹面有1个生殖孔,第9腹节腹面有1个产卵孔,2孔之间连成长纵裂缝.雄蛾翅后缘从翅基到外缘呈三度曲波状的黄褐色带,腹部末端钳状,抱握器微张开;雌蛾体色较雄蛾淡,个体较雄蛾大,腹部末端圆筒形.【期刊名称】《福建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6)004【总页数】4页(P611-614)【关键词】小菜蛾;幼虫;蛹;腹部;生殖孔【作者】陈艺欣;田厚军;魏辉;占志雄;黄玉清【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3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属鳞翅目Lepidopter菜蛾科Plutellidae,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全球每年用于防治的费用及其造成损失超过10亿美元[1]。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峰之间的相互作用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峰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研究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和小菜蛾绒茧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化学信号在三级营养层次之间的通讯,包括蔬菜挥发性物质对小菜蛾的引诱作用,蔬菜和小菜蛾的挥发性物质对小菜蛾绒茧蜂的引诱作用,昆虫触角的显微结构和在搜寻寄主行为中的作用,和蔬菜挥发性物质的鉴定。
此外,还对小菜蛾取食引起蔬菜的生理反应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蔬菜防御基因的表达和鉴定。
1.采用“Y”型管嗅觉仪,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蜂系统中,害虫和寄生蜂对挥发物的定向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蔬菜的挥发性气味对小菜蛾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在反应强度上,雌蛾明显高于雄蛾,且不同的蔬菜引诱效果之间也存在差异。
小菜蛾绒茧蜂对寄主幼虫取食的植物定向反应最强,对人工损伤的植物反应次之,对寄主虫粪便再次之,对奇主幼虫的反应最弱。
触角切除实验证明了,在小菜蛾成虫感受植物挥发性气味的过程中触角起着主要作用。
2.采用培养皿法测定小菜蛾绒茧蜂的定向能力。
结果表明小菜蛾绒茧蜂能够被蔬菜所引诱,包菜和花菜对其的引诱力相当;雌蜂比雄蜂更易受到来自被小菜蛾取食的蔬菜叶片的引诱;在完整菜叶、虫伤叶和机械损伤叶中,寄生蜂最受虫伤叶的引诱,这也表明了害虫取食伤害引起植物的反应的不同于机械伤害;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的小菜蛾粪便的粗提液对绒茧蜂的活性不同,甲醇粗提液的活性最高,乙醇粗提液也有一定活性,而乙烷、四氯化碳、乙醚和蒸馏水的粗提液没有活性。
学习能力在绒茧蜂的寄主寻找过程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接触了一次植物后可显著提高定向能力,接触次数多可能也会进一步提高定向能力,至少两次比一次的定向能力高;触角在绒茧蜂定向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寄生蜂接收来自植物和寄主的化学信号的器官。
3.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小菜蛾触角,共发现有9种感觉器,其中毛形感觉器数量最多。
雌雄蛾触角感觉器分布有差异。
栓锥形感觉器只分布在雄蛾上,雄蛾触角上的鳞形感觉器比雌蛾多,腔锥形感觉器数量雌蛾比雄蛾多。
菜蛾盘绒茧蜂主要寄生因子导致的寄主小菜蛾幼虫脂肪体结构的变化
菜蛾盘绒茧蜂主要寄生因子导致的寄主小菜蛾幼虫脂肪体结构的变化白素芬;陈学新;程家安;符文俊;何俊华【期刊名称】《昆虫学报》【年(卷),期】2005(048)002【摘要】在不同的寄生状态下,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不同的寄生因子可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脂肪体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显微和亚显微形态结构显示:假寄生后多分DNA病毒和毒液对脂肪体结构的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但细胞内脂质体变得小而密集,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并有糖原积累;正常寄生后,脂肪体结构被破坏,多数线粒体内嵴紊乱,脂质体也变得不规则,特别是当幼蜂完成在寄主体内发育时,寄主体内几乎无完整脂肪体存在.与此同时,同批未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发育到4龄末期时,体内脂肪体细胞发育正常,已开始向蛹期细胞形态转化,细胞内脂质体很大,细胞器数量较多、糖原积累丰富,而且部分细胞已成为游离态细胞.由此证明,寄生蜂携带的寄生因子,如多分DNA病毒、毒液、畸形细胞和幼蜂等,均对寄主脂肪体结构的改变产生影响,但程度明显不同.【总页数】6页(P166-171)【作者】白素芬;陈学新;程家安;符文俊;何俊华【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32;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5【相关文献】1.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对寄主小菜蛾脂肪体细胞变态的影响 [J], 白素芬;陈学新;程家安;符文俊;何俊华2.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幼虫营养的调节和利用 [J], 汪海燕;余虹;万志伟;徐鹏;陈学新3.寄主龄期、过寄生和寄主饥饿处理对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及畸形细胞发育的影响[J], 白素芬;陈学新;程家安;符文俊;何俊华4.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对寄主小菜蛾幼虫体内部分组织的影响 [J], 狄蕊;陈亚锋;白素芬;陈学新5.小菜蛾主要寄生性天敌——菜蛾绒茧蜂与菜蛾啮小蜂间的相互作用 [J], 施祖华;刘树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菜蛾及菜蛾绒茧蜂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的相关变化
昆虫学报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October 2002,45(5):623-628ISSN 0454-6296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0010012)第一作者简介:吴刚,男,1958年生,硕士,副教授,从事昆虫毒理学和抗药性研究,E -mail:ne wwug@ 收稿日期Received:2000-06-16;接受日期Accepted:2001-06-22小菜蛾及菜蛾绒茧蜂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的相关变化吴 刚1,赵士熙1,尤民生1,江树人2(1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州 350002;21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 100094)摘要:用生物测定和生化检测的方法,对福州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和菜蛾绒茧蜂Apanteles plutellae 的抗药性及两种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进行了田间监测。
结果显示,从1998年9月至1999年4月,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对6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敏感性逐渐恢复,寄生于同一虫源的菜蛾绒茧蜂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的变化也呈明显的相关性,但菜蛾绒茧蜂乙酰胆碱酯酶的敏感性高于其寄主小菜蛾。
脱离选择压力后,两种昆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迅速恢复,乙酰胆碱酯酶的K i 值显著增高。
对乙酰胆碱酯酶的K m 、V max 和K i 值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昆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抗性与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
此外还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其K i 值的变化。
探讨了在杀虫剂选择压力下,两种昆虫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的环境适应性变化机制。
关键词:小菜蛾;菜蛾绒茧蜂;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杀虫剂中图分类号:Q96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4-6296(2002)05-0623-06Correlated change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sensitivity between Plu tella xylostella andits parasitoid Apanteles plutellaeW U Gang 1,Z HAO Sh-i Xi 1,YOU Min -Sheng 1,JIANG Shu -Ren 2(11C ollege of Plant Protec ti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21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94,China)Abstract :The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sensitivity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its parasitoid,Apanteles plutellae Kurd.collected from Fuzhou,Fujian Province,were detected and monitored by bioassays and bio -chemical analys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hE sensitivity of P .xylostella to six kinds of organophosphorus and car -bamate insecticides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September 1998to April 1999,and that sensitivity of A .plutellae (co-l lect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hosts)showed the same trend.AChE sensitivity was higher in A .plutellae than in P .xylostella .After release from the selective pressure of the insecticides,both P .xylostella and A .plutellae displayed a rapid recovery in susceptibility to these insec ticides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K i value of AChE.Insecticide resis -tance was associated with insensitivity to AChE in P .xylostella and A .plutellae based on the kinetic parameters,K m ,V max and the bimolecular rate constant K i .This paper also profiles the K i activity of AChE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 .xylostella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hE sensitivity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both P .xylostella and A .plutellae .Key words :Plutella xylostella ;Apanteles plutellae ;acetylcholinesterase sensitivity;insecticide 由于杀虫剂的长期大量使用,已导致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抗药性的迅速发展,为此,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小菜蛾抗药性方面的研究,已经证实小菜蛾对有机磷农药的抗性机制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敏感性降低和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 转移酶及特异性酯酶活性增高有关(唐振华和周成理,1992,1993;陈言群等,1994;Kao et al .,1989)。
菜蛾盘绒茧蜂主要生物学和行为特性对寄生效能的影响
菜蛾盘绒茧蜂主要生物学和行为特征对寄奏效能的影响最近几年来跟着农业生产上化学农药的大批使用, 其致使的 3R 问题愈来愈遇到关注 , 追求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害虫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此中应用天敌进行害虫防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古人研究发现菜蛾盘绒茧蜂 Cotesia vestalis(Hymenoptera:Braconidae)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epidoptera:Plutellidae)拥有很好的防治成效。
菜蛾盘绒茧蜂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不单对寄主小菜蛾有很强的适应性, 还可以够适应来自环境的不一样影响因子, 并在种内个体强烈竞争的状况下不停生计繁衍。
本文主要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主要生物学和行为特征( 包含 : 寄生次数、生理状态、寄生蜂品系等 ) 对其寄奏效能产生的影响, 主要结果以下 :1. 寄生次数对菜蛾盘绒茧蜂子代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1)2 龄小菜蛾被寄生1,3,6 次后 , 寄生蜂卵和幼虫历期、蜂重等参数没有受到影响。
可是寄生 1 次产出后辈寄生蜂茧的历期(5.17 ±0.47 天) 明显擅长寄生 3次 (4.89 ±0.32 天) 及 6 次(4.80 ± 0.41 天) 产出后辈的寄生蜂茧历期。
寄生 1 次产出后辈寄生蜂成虫存活天数(8.41 ±3.28 天) 也明显擅长寄生6次产出后辈寄生蜂成虫的存活天数(6.00 ± 4.15 天 ) 。
同时寄生 1 次产出后辈寄生蜂的茧重也比寄生 3 次和 6 次的更重。
(2)3 龄小菜蛾被寄生1,3,6 次后 , 其子代茧重、成蜂存活天数等参数均无显著差别。
但寄生 6 次产出的子代寄生蜂卵和幼虫历期(8.50 ±0.80 天) 明显比寄生 1 次(8.14 ±0.55 天) 和 3 次(7.96 ±0.65 天) 的长。
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发育及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Compared谢th the early stage of fourth instar of P.xylostella larvae injected with PBS.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 ofP xylostella larvae injected、析th venom did not prolong and the larvae could normally undergo metamorphosis.T11e change of developmental period of户 xylostella larvae injected with CvBV was correlated、析th the injection dose of CvBV.When P xylostella larvae were injected诵tll 0.05eq CvBV,0.1 eq CvBV and 0.2eq CvBV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摘要
CvBV的小菜蛾幼虫发育时间和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注射0.1eq CvBV的小菜蛾幼虫 发育时间延长了5~6h,而注射了0.2eq CvBV的小菜蛾幼虫发育时间延长10h左右。 此外,被注射CvBV并存活下来的小菜蛾幼虫最终也可以结茧化蛹,但其中小部分个 体会出现裸蛹状态或者在蛹期死亡现象。 五、菜蛾盘绒茧蜂假寄生和CvBV对小菜蛾幼虫体内蜕皮激素滴度的影响
内寄生蜂对寄主小菜蛾发育的调控能力研究
内寄生蜂对寄主小菜蛾发育的调控能力研究李欣;崔莉;白素芬;原国辉【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039)003【摘要】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 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2种幼虫内寄生蜂对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长发育的影响及2种蜂种间竞争能力.结果表明,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因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 PDV)和毒液的作用,能完全抑制寄主化蛹;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后,虽也有PDV和毒液的存在,但寄主小菜蛾仍可正常吐丝发育成预蛹.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生长发育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因子在调控寄主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2种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菜蛾盘绒茧蜂是成功者,这说明寄生蜂所拥有的寄生因子是决定其寄生能力大小的生理基础.【总页数】5页(P308-311,316)【作者】李欣;崔莉;白素芬;原国辉【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54【相关文献】1.我国寄生蜂调控寄主生理的研究进展 [J], 时敏;陈学新2.我国寄生蜂调控寄主生理的研究进展 [J], 时敏;陈学新;3.柑桔介壳虫寄生蜂研究Ⅲ.印巴黄蚜小蜂对不同发育阶段寄主茶长本圆… [J], 李顺珍;古德祥4.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资源及其调控寄主免疫反应的研究 [J], 杨磊;李芬;吴少英5.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资源及其调控寄主免疫反应的研究 [J], 杨磊;李芬;吴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菜蛾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的种内竞争
小菜蛾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的种内竞争张利芬;白素芬;余海芳;李欣【期刊名称】《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年(卷),期】2014(030)001【摘要】在室内(25±1)℃,以小菜蛾3龄幼虫为初始寄主,对过寄生后,小菜蛾幼虫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的种内竞争进行了研究。
当2头雌蜂同时寄生(10 min内)同一头寄主,2 d后几乎同时孵化的茧蜂幼虫总有一头1龄幼虫利用发达的角质化上颚攻击同类竞争者。
当两次寄生间隔时间为24、48和72 h时,先寄生的茧蜂幼虫分别以86.7%,95.0%和96.9%的比例在发育中占据优势,1龄幼虫使用上颚将后孵化的初孵幼虫杀死,或直接攻击蜂卵致使包囊、黑化的发生,此时物理攻击发挥主要作用,并可能通过先寄生者释放畸形细胞、水解酶等生理抑制方式完全阻碍后产入的蜂卵的发育。
当两次寄生间隔时间长达96或120 h,因寄主已不适合茧蜂的再次产卵寄生,致使过寄生率由100%分别下降为69.4%和60.7%;已发生过寄生的个体中,80.0%以上以先寄生者吐丝、结茧化蛹,后寄生者则伴随被过寄生寄主的死亡而不能完成发育。
以上结果表明,当种内竞争发生时,菜蛾盘绒茧蜂可通过物理攻击和生理抑制两种途径排除同类竞争者,竞争结果主要取决于雌蜂2次寄生的先后顺序。
【总页数】6页(P128-133)【作者】张利芬;白素芬;余海芳;李欣【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3【相关文献】1.杀虫剂对小菜蛾及其寄生蜂菜蛾绒茧蜂和菜蛾啮小蜂的选择毒力 [J], 胡进锋;赵士熙2.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对寄主小菜蛾脂肪体细胞变态的影响 [J], 白素芬;陈学新;程家安;符文俊;何俊华3.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幼虫营养的调节和利用 [J], 汪海燕;余虹;万志伟;徐鹏;陈学新4.小菜蛾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的种内竞争 [J], 张利芬;白素芬;余海芳;李欣5.小菜蛾主要寄生性天敌——菜蛾绒茧蜂与菜蛾啮小蜂间的相互作用 [J], 施祖华;刘树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的母代效应
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的母代效应菜蛾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 (Haliday)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幼虫期的主要内寄生蜂,该蜂经历不同光周期会显著影响子代的滞育。
对菜蛾绒茧蜂滞育诱导过程中的母代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该蜂的滞育诱导技术,进一步利用滞育特性,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长期储藏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文对饲养于25±1℃8L: 16D.12L: 12D和16L: 8D三种光周期下(G0)以及子代(G1)饲养于13℃8L: 16D下的菜蛾绒茧蜂物质代谢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一、光周期对菜蛾绒茧蜂形态发生、个体大小及发育的影响菜蛾绒茧蜂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在幼虫的末期存在一个形态上明显可区别于幼虫早期的发育阶段(预蛹)。
光周期对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在25±1℃,三种光周期下,菜蛾绒茧蜂胚胎发育期、1龄、2龄和3龄幼虫期、预蛹期以及蛹期均分别为36h、36h、84h、12h、24h和108h,但光周期显著影响虫体大小。
胚胎体积随发育时间逐渐增大,胚胎发育在16h至32h期间,其体积在三种不同光照下存在不规则差异,但到孵化时三种光周期下的胚胎体积无显著差异。
1龄幼虫及其尾针长、宽8h短光照下的均大于16h长光照下的,但大多数发育时间差异并不显著。
2龄幼虫长、宽8h短光照下的大于16h长光照下的,在96h,108h,120h和144h 发育时间点,尾囊长、宽均显著大于长光照下的。
3龄幼虫及其尾囊长、宽8h短光照下的与16h长光照下的无显著差异。
G,代滞育预蛹的体积显著大于Go代非滞育预蛹的体积。
180h的预蛹及茧的体积均以饲养于8h短光照下的显著大于16h长光照下的,尾囊长、宽则均以16h 长光照下的最大。
192h的预蛹体积在8h和16h光周期下无显著的差异。
羽化前一天,8h短光照下的蛹长、前胸背板宽以及腹宽均大于16h长光照下的。
麦蛾茧蜂寄主选择和嗅觉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麦蛾茧蜂寄主选择和嗅觉行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幼虫会在储粮环节中对谷物造成损害,导致经济损失。
而麦蛾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则是麦蛾的天敌之一,其幼虫寄生于麦蛾的幼虫体内,达到控制其数量的目的。
因此,研究麦蛾茧蜂的寄主选择和嗅觉行为可以为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麦蛾茧蜂在选择寄主时的行为和嗅觉机制,为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麦蛾茧蜂寄主选择的行为学特征;(2)麦蛾茧蜂对麦蛾幼虫的寄生选择行为;(3)麦蛾茧蜂在寄主选择时的嗅觉行为。
2.研究方法(1)采用实验室人工培养的麦蛾和麦蛾茧蜂,以寄主幼虫数量、体重、品种等因素为变化条件,通过观测麦蛾茧蜂的触角运动、飞翔和寄生行为等方式,分析麦蛾茧蜂的寄主选择行为学特征;(2)通过人工释放不同密度的麦蛾幼虫,观测麦蛾茧蜂寄生的数量和选择行为,探究麦蛾茧蜂对麦蛾幼虫的寄生选择行为;(3)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拨盘检测分析技术,分析麦蛾茧蜂嗅觉行为中的化学物质成分。
四、研究意义(1)为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麦蛾茧蜂的寄主选择和嗅觉行为,可以为生物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控制方法,减少农业害虫带来的经济损失。
(2)为寄主选择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
麦蛾茧蜂的寄主选择和嗅觉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昆虫选择行为,研究其机制可以为寄主选择行为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3)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麦蛾茧蜂与麦蛾之间的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典型的食物链关系,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五、研究预期结果(1)明确麦蛾茧蜂寄主选择的行为学特征;(2)确定麦蛾茧蜂对麦蛾幼虫的寄生选择行为;(3)筛选出麦蛾茧蜂寄主选择中的关键嗅觉物质,探究其嗅觉和化学成分。
六、研究进展和计划本研究项目处于开题的初级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和方案的完善。
小菜蛾成虫对十字花科9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小菜蛾成虫对十字花科9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生理反应田厚军;陈艺欣;魏辉;占志雄;黄玉清;邱良妙【摘要】采用昆虫触角电位测定方法,以十字花科9种植物挥发性物质为对象,研究小菜蛾雌、雄成虫对不同浓度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六碳醇或六碳醛均能引起较强的EAG反应,如正己醛、反-2-己烯醛、正己醇,而萜烯类化合物如(1R) -(+)-α-蒎烯、α-萜品烯,(+)-3-莰烯、桉树脑和D-柠檬烯激发的EAG相对值较小.小菜蛾对正己醛、反-2-己烯醛、正己醇、庚醛、D-柠檬烯、α-萜品烯的EAG相对值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对(1R) -(+)-α-蒎烯、3-莰烯、桉树脑的EAG反应相对值随浓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再增大.在所有植物挥发性物质中,雌蛾对反-2-己烯醛的EAG反应值最大,为331%,雄蛾对正己醇的EAG反应值最大,为298%.在同一浓度下,雌、雄蛾的触角相对反应值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且均未超过2倍.%Electroantennogram (EAG) was employed to record the electrophysiolog ical responses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DBM) adult to crucifer of nine volatiles. The results showed higher EAG responses of DBM to six carbon alcohol and aldehyde were displayed, such as 1-hexanol, hexanal, trans-2-hexen-l-al. However, the weaker EAG responses of DBM to terpenes such as (1R) - ( + ) -orpinene, a-terpinene, ( + ) -3-carene, 1, 8- cineole and d-limonene were displayed. The EAG responses were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of 1-hexanol, hexanal, trans-2-hexen-l-al, heptanal, a-terpinene and d-limonene respectively. The EAG response to (1R) - ( + ) -α-pinene, ( + ) -3-carene and 1, 8-cineole were de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to the maximum with increasingconcentrations. The highest EAG response in female was to trans-2-hexen-l-al and the EAG relative value was approximately 331%, and that in male was to 1-hexanol and the EAG relative value was approximately 298%. The maximal differences of EAG relative values of DBM responding to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volatiles were no more than two fold.【期刊名称】《福建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6)004【总页数】5页(P591-595)【关键词】小菜蛾;触角电位反应;十字花科植物挥发物【作者】田厚军;陈艺欣;魏辉;占志雄;黄玉清;邱良妙【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5;Q946.8植物-昆虫信号联系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调查
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调查【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情况。
通过样本采集方法,我们采集了大量实验样本,并进行了小菜蛾幼虫及寄生蜂种类鉴定。
随后对寄生蜂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寄生率和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寄生蜂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最终结论指出,太原郊区的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丰富,为研究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数据基础。
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的认识,为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寄生蜂,资源调查,样本采集方法,种类鉴定,种群数量调查,寄生率,发生率,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小菜蛾是一种害虫,常常对蔬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控制小菜蛾的数量,寄生蜂成为一种重要的天敌,寄生蜂可以寄生在小菜蛾幼虫体内并控制其数量。
但是目前对于太原郊区的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的调查工作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的资源调查,了解寄生蜂种群的数量和寄生率,为今后的害虫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本研究将采用样本采集方法对小菜蛾幼虫和寄生蜂种类进行鉴定,并进行寄生蜂种群数量调查和寄生率统计分析。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太原郊区小菜蛾和寄生蜂资源的现状,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样本采集方法样本采集是本研究的基础工作,为了全面调查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样本采集方法。
我们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农田、果园和林地作为样本点,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在采集过程中,我们主要以人工观察和手工采集的方式进行,避免损伤样本。
针对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我们选择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高度进行采集,以增加样本的多样性。
在样本采集过程中,我们还结合了传统的田间调查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如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录像记录等,以确保对样本的准确鉴定和记录。
方兴未艾的气味学
方兴未艾的气味学
宋玉琴
【期刊名称】《解放军健康》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人的嗅觉是与生俱来的,喜香厌臭是人之天性。
有关气味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其成果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总页数】1页(P35)
【作者】宋玉琴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浅谈扶阳思想在营养学气味学说中的应用 [J], 羊长青;胡雯
2.啮齿动物基于气味线索的亲属识别研究进展Ⅰ:进化和行为生态学 [J], 孙平;朱文琰
3.引起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差异反应的气味筛选及行为学检测 [J], 朱云;刘杨;王桂荣;杨斌
4.跨媒介叙事与气味美学:以《唐人街探案》网剧为例 [J], 王旭
5.基于PBL模式下的中学生物学实验改进——以“探究食物的气味对蚂蚁觅食行为的影响”为例 [J], 韩译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寄生菜粉蝶的盘绒茧蜂种类鉴定
北京寄生菜粉蝶的盘绒茧蜂种类鉴定
游兰韶;曾爱平;文礼章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8)001
【摘要】1979-1980年,中国从加拿大引进微红盘绒茧蜂(Cotesia rubecular (Marshall))防治菜粉蝶(Pieris rapae L.),尔后,北京寄生菜粉蝶的一个土著种被误定为微红盘绒茧蜂.进一步检查两国的盘绒茧蜂标本,认为虽然两者形态相似,但仍有很明显的不同,差异在于前翅翅痣及后翅后肘室形状、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背突形状、齿数、阳茎基侧突形状等.为此,将北京菜粉蝶幼虫育出的盘绒茧蜂定名为拟微红盘绒茧蜂(Cotesia sp.(nr.rubecula Marshall)).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游兰韶;曾爱平;文礼章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54+4.7
【相关文献】
1.菜粉蝶盘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J], 王常平;游兰韶;肖芬;肖顺华
2.寄主龄期、过寄生和寄主饥饿处理对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及畸形细胞发育的影响
[J], 白素芬;陈学新;程家安;符文俊;何俊华
3.小菜蛾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的种内竞争 [J], 张利芬;白素芬;余海芳;李欣;
4.小菜蛾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的种内竞争 [J], 张利芬;白素芬;余海芳;李欣
5.抑食肼对菜粉蝶幼虫和菜粉蝶黄绒茧蜂的毒力 [J], 李人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菜蛾对蔬菜气味的定向行为
THE ORIENTATION OF PLUTELLA XYLOSTELLA TO
VEGETABLE VOLATILES
作者: 杨广 尤民生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福州,350002
出版物刊名: 武夷科学
页码: 73-79页
主题词: 小菜蛾,蔬菜气味,定向行为,触角
摘要:采用"Y"型管嗅觉仪,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蜂系统中,害虫和寄生蜂对挥发物的定向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蔬菜的挥发性气味对小菜蛾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在反应强度上,雌蛾明显高于雄蛾,且不同的蔬菜引诱效果之间也存在差异.触角切除实验证明了,在小菜蛾成虫感受植物挥发性气味的过程中触角起着主要作用.。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蜂
栖境定位、寄主搜寻
2 小菜蛾绒茧蜂的定向行为
小菜蛾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kurdjumov 是小菜蛾幼虫单栖性的重要天敌之一,其 自然寄生率可达 44%,最高可达 59.4%。
2.1 蔬菜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小菜蛾 绒茧蜂的引诱
蔬菜释放的挥发性物质
虫伤叶
萜烯类物质(互益素)
1 小菜蛾的定向行为
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 菜蛾科,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已成 为世界性大害虫之一。
1 小菜蛾的定向行为
互益素
十字花科蔬菜 — 小菜蛾 — 小菜蛾绒茧蜂
利它素
利它素
1.1 不同蔬菜对小菜蛾成虫的引诱
十字花科蔬菜的特异性化合物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蜂
杜琳 蔬菜学
主要内容
1 小菜蛾的定向行为
1.1 不同蔬菜对小菜蛾成虫的引诱 1.2 小菜蛾触角在定向行为中的作用
2 小菜蛾绒茧蜂的定向行为
2.1 蔬菜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小菜蛾绒茧蜂的引诱 2.2 小菜蛾利它素的引诱作用 2.3 学习行为对小菜蛾绒茧蜂行为的影响 2.4 触角在小菜蛾绒茧蜂定向行为中的作用
机械损伤
绿叶气味
小菜蛾绒茧蜂的定向反应
雌蜂 > 雄峰
有利于雌蜂寻找寄主
2.2 小菜蛾利它素的引诱作用
小菜蛾幼虫及其虫粪
利它素
利它素与互益素
利它素
最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靠,不易探测到
互益素
可靠性差,更容易探测到
2.3 学习行为对小菜蛾绒茧蜂行为的 影响
小菜蛾绒茧蜂的学习能力
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调查
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调查【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情况。
通过对该地区的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种类进行调查,发现了多种潜在的寄生蜂种类。
统计了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的数量,发现其存在较大的数量差异。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寄生蜂对农作物有着积极的控虫效果,但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资源利用现状方面,发现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的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提出了资源保护建议,强调了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的重要性,并建议加强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工作。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针对这些建议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关键词: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蛹期、寄生蜂、资源调查、种类、数量统计、影响、资源利用、资源保护、重要性、研究建议、未来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太原郊区的农作物受到了小菜蛾的严重危害,导致农民的收成大幅减少。
小菜蛾是一种以甘蓝、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为食的害虫,其幼虫和蛹期的寄生蜂是其天敌,可以有效控制小菜蛾的数量。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环境变化,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的数量逐渐减少,导致对农作物的影响日益加剧。
为了有效控制小菜蛾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安全产量,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
通过了解它们的种类、数量、影响以及利用现状,可以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资源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对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为有效防治小菜蛾、保护农作物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太原郊区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资源情况,了解其种类和数量分布,探讨其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资源的利用现状,并提出资源保护的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小菜蛾幼虫和蛹期寄生蜂的生态习性,可以更好地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小菜蛾蛹寄生蜂颈双缘姬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小菜蛾蛹寄生蜂颈双缘姬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张敏玲;韩诗畸
【期刊名称】《昆虫天敌》
【年(卷),期】1998(020)001
【摘要】颈双缘姬蜂是小菜蛾蛹期的寄生蜂,试验蜂种来自马来西亚。
笔者在室
内对其一些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作了观察,并在玻璃房内进行了放蜂试验。
在20℃下,雌蜂的发育历期为17.3天,雄蜂为16.7天;23℃下,相应为12.2天;27℃则为11.0和10.5天。
提供蜜糖水和清水,成蜂寿命长(否则很快死亡),如在23℃下雌蜂可活52.0天,雄蜂活37.5天。
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被寄生过的寄主蜂,大约只有35%发育至成
【总页数】7页(P2-8)
【作者】张敏玲;韩诗畸
【作者单位】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544.8
【相关文献】
1.小菜蛾蛹期寄生蜂-颈双缘姬蜂地理种群间生殖亲和性的比较研究 [J],
2.小菜蛾蛹期寄生蜂-颈双缘姬蜂地理种群间对温度反应的比较研究 [J],
3.颈双缘姬蜂寄生引起小菜蛾蛹脂肪体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J], 郦卫弟;时敏;陈学新
4.小菜蛾蛹主要天敌颈双缘姬蜂的生物学 [J], 汪信庚;刘树生
5.小菜蛾主要天敌颈双缘姬蜂对寄主蛹龄的选择性和适合性 [J], 汪信庚;刘树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起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差异反应的气味筛选及行为学检测作者:朱云刘杨王桂荣杨斌来源:《植物保护》2018年第02期摘要小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期重要的单性内寄生蜂,在小菜蛾的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寄主植物受到小菜蛾为害后释放的挥发物的种类和释放量会变化,这在小菜蛾盘绒茧蜂搜寻小菜蛾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寄主植物挥发物对小菜蛾盘绒茧蜂的吸引作用是否存在雌雄差异并不明确。
本研究选取了32种十字花科蔬菜受小菜蛾为害后发生变化的气味以及小菜蛾幼虫粪便气味和小菜蛾的性信息素,通过EAG测定了小菜蛾盘绒茧蜂对各种气味物质不同浓度(100、10、1 μg/μL)的反应。
结果显示,小菜蛾盘绒茧蜂对(E)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苯乙腈、(R)(+)柠檬烯、正庚醛4种气味分别在100、100、1 μg/μL 和1 μg/μL的浓度下存在显著雌雄差异。
进一步通过“Y”形嗅觉仪对这4种气味进行行为学检验,其中DMNT、(R)(+)柠檬烯和正庚醛分别在浓度为10、10 μg/μL和0.1 μg/μL时可以引起显著的雌雄行为差异。
关键词小菜蛾盘绒茧蜂;触角电位;寄生;植物挥发物;嗅觉中图分类号: S 476.3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17162Abstract Cotesia vestalis (Hymenoptera: Braconidae) is an important parasitoid wasp for the larvae of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represents an effective natural enemy for biological control. Damage induced by herbivores alter the profile of plant volatiles that can attract the parasitoid wasp. However, so far it was unclear whether males and females are equally attracted by these odorants. In this study, 32 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 3 sex pheromone of P.xylostella and 2 larval frass volatiles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ere used to record electroantennograms (EAG) and observe behavior from both sexes of C.vestalis. Different respons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sexes with (E)4, 8dimethyl1, 3, 7nonatriene (DMNT), benzyl cyanide,(R)(+)limonene and nheptanal,used 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100 μg/μL,100 μg/μL,1 μg/μL and 1 μg/μL,respectively. Ytube behavior tests performed with these four odorant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for DMNT,(R)(+)limonene and nheptanal, 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10 μg/μL,10 μg/μL and 0.1 μg/μL, respectively.Key words Cotesia vestalis; electroantennogram; parasitism; plant volatile; olfactory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菜蛾科Plutellidae,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1];主要为害十字花科的甘蓝、紫甘蓝、花椰菜、芥菜、白菜、萝卜、油菜等40多种作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
对小菜蛾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大量使用杀虫剂使小菜蛾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因此综合使用其他防治手段在小菜蛾的防治中具有迫切的需求。
小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是小菜蛾幼虫期一种重要的单性内寄生蜂[34],主要寄生2、3龄幼虫[5],造成小菜蛾发育迟缓甚至停滞,是生物防治小菜蛾的重要天敌资源。
天敌寄生蜂对害虫的定位是通过嗅觉系统完成的[6]。
植物受到植食性昆虫为害后可以产生一些能够吸引天敌的植物挥发物[710]。
其中,十字花科蔬菜被小菜蛾取食后释放的一系列挥发物可以吸引小菜蛾盘绒茧蜂等多种寄生蜂寄生小菜蛾[3]。
通过GCMS对白菜、甘蓝、芥蓝、菜心等十字花科蔬菜受到小菜蛾幼虫为害前后气味物质的种类和释放量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差异变化多为释放量不同,主要包括顺3己烯1醇、(R)(+)柠檬烯、α蒎烯、反2己烯醛、(E)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等37种挥发物[3]。
其中,壬醛、苯甲醛、α葎草烯、反式β罗勒烯、樟脑、辛醛、己醛对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有强烈的吸引作用[1113];金合欢烯可以吸引红足侧沟茧蜂M.croceipes[14];乙酸香叶酯可以同时吸引三种寄生蜂:缘腹盘绒茧蜂Cotesia marginiventris、黑唇姬蜂Cylloceria melancholica、红腹侧沟茧蜂Microplitis rufiventris;缘腹盘绒茧蜂对橙花叔醇则显示出极强电生理反应[15];桉叶油素在粉蝶盘绒茧蜂Cotesia glomerata的远距离定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6];DMNT和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TMTT)是虫害诱导后产生的主要萜烯类化合物,能够吸引多种寄生蜂[17],并帮助天敌识别被植食性害虫为害过的植株[18]。
小菜蛾盘绒茧蜂通过识别这些化合物,定位被小菜蛾为害的植物,进而对小菜蛾进行定位[13, 1921]。
其中,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柠檬烯、苯甲醇、正庚醛、顺3己烯基乙酸酯、乙酸己酯、茉莉酮酸甲酯、香芹酮、苯乙腈、柠檬烯、α蒎烯、β紫罗兰酮均对小菜蛾盘绒茧蜂有吸引作用[2224]。
香桧烯在卷心菜受到小菜蛾幼虫为害后释放量显著变化,也可能与小菜蛾盘绒茧蜂的寄主识别有关[21]。
小菜蛾的性信息素和幼虫粪便挥发物在小菜蛾盘绒茧蜂的寄主定位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25]。
小菜蛾性信息素主要成分Z1116:Ald、Z1116:Ac和Z1116:OH对小菜蛾盘绒茧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与植物挥发物混合后吸引效果显著提高[3]。
从小菜蛾幼虫粪便中提取到的二甲基三硫醚、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小菜蛾盘绒茧蜂也有显著的吸引作用[3]。
小菜蛾盘绒茧蜂通过识别小菜蛾以及受小菜蛾为害的寄主植物气味定位小菜蛾幼虫,将卵产于小菜蛾幼虫体内,完成寄生过程[5]。
小菜蛾盘绒茧蜂雌虫慢慢盘旋着靠近被小菜蛾取食为害的十字花科蔬菜,当距离2~3 cm时,触角以及翅膀的抖动频率加大,腹部朝向小菜蛾为害位点弯曲探寻小菜蛾[2627];小菜蛾盘绒茧蜂触角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雌虫的嗅觉感器数量高于雄虫,并且钟形嗅觉感器和坛形嗅觉感器只存在于雌虫触角上[28]。
以上特性表明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间应该对不同气味刺激的反应存在差异,但以往的研究并没有严格区分性别[24]。
本研究选取了包含寄主植物被小菜蛾取食后产生应激变化的37种气味物质,通过触角电位试验筛选了能够引起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间电生理差异的气味物质,并对筛选到的气味物质进行了行为学验证,为阐明小菜蛾盘绒茧蜂交配及产卵的嗅觉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昆虫小菜蛾于2016年6月采自北京近郊区的蔬菜田,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左右,光周期为L∥D=14 h∥10 h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室人工饲养10代。
小菜蛾幼虫饲养于装有新鲜结球白菜的塑料盒内直至化蛹,将蛹收集并置于挂满新鲜甘蓝叶片的养虫笼(45 cm×45 cm×45 cm)内等待羽化、交配及产卵。
将被产卵的甘蓝叶片回收后,放入装有新鲜结球白菜的塑料盒内继续饲养。
小菜蛾盘绒茧蜂的茧于2016年8月份来自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陈学新实验室,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左右,光周期为L∥D=14 h∥10 h,光照强度1 000~1 500 lx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室人工饲养。
成蜂羽化后饲喂10%的蜂蜜水,约2~3 d后将交配过的10头雌虫放入装有120头小菜蛾2、3龄幼虫的养虫盒内寄生4 h,随后把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放入装有新鲜结球白菜的塑料盒内饲养。
8 d以后收集寄生蜂的茧,取羽化后2~5 d的成蜂用于EAG 和行为学检测。
1.2 供试试剂试验中所用到的标准化合物来源和纯度见表1,除苯乙腈不溶于正己烷,以二氯甲烷作溶剂外,其余化合物均以正己烷作溶剂,定容至100 μg/μL,保存于-20℃。
1.3 触角电位(EAG)的测定玻璃电极与触角的准备:使用电极拉针仪P1000/G1276(Sutter Instrument,USA)制备玻璃电极,切去尖端至内径可容纳触角,吸入离尖端10~15 mm的0.1 mol/L的KCl电极缓冲液。
将羽化后3 d的小菜蛾盘绒茧蜂的头部切下,一根触角切除尖端,插入玻璃电极,去除另一根触角,将参比电极插入头部,接通电极进行记录[2930]。
化合物的配制:将苯乙腈溶于二氯甲烷,其余化合物溶于正己烷,配制梯度浓度为100、10、1 μg/μL的样品。
以溶剂为阴性对照,以顺3己烯醇为内参,每次取10 μL滴在1 cm×5 cm 折成“V”形的滤纸条上,插入巴斯德进样管,用以检测各气味的EAG反应值[13,24]。
每根触角的气味刺激顺序为对照、内参、样品,每个化合物做5次生物学重复。
设置直流电压2 mV,连续气流流速为500 mL/min,刺激流速为500 mL/min,刺激时间为0.5 s,两次刺激间隔为40 s。
记录到的数据通过以下公式换算:R=(挥发物反应值―对照反应值)/(内参反应值―对照反应值),计算供试化合物的EAG相对反应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