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特定工作环境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危害因素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和温度等。

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因素,高强度的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害,并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预防噪声危害可以采取隔音措施、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体防护措施。

震动是指机器设备造成的振动,长期接触震动会引起手臂、脊柱和内脏等方面的损伤。

防护措施包括加装减震装置、改进工作技术、合理安排工作等措施。

辐射是指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危害,如X射线、紫外线、粒子辐射等。

防护措施包括加强辐射源的封闭和屏蔽、规范操作规程、佩戴防护设备等。

高温、低温和高压等极端温度和压力也会造成人体伤害,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间隔、改善工作环境等。

化学因素是指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进入人体,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致畸。

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和标识、加强通风换气、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等。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微生物、病原体和动植物等。

职业性感染是生物因素的主要危害。

接触病人、动物、垃圾处理等工作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加强卫生和消毒措施等。

心理因素是指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改良工作环境、推行工作休息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引言职业病是在特定工作岗位上长期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下导致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工作者自身健康带来重大风险,也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帮助工作者了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 职业病危害类型1.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者的听力、骨骼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以下是具体的物理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噪声: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为了预防噪声伤害,工作者应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控制噪声源的音量。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手指和背部问题。

工作者应使用带有减振装置的工具,并定期休息以缓解振动造成的负面效应。

•辐射: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等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工作者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

1.2. 化学因素许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毒性气体和蒸汽:工作者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并戴上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

•有害液体和固体: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眼镜,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腐蚀性物质:接触腐蚀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并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1.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病原体:在与病原体接触时,工作者应遵循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程序,并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

•有害生物:在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与有害生物接触是常见的。

工作者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和面具。

2. 防护措施为了防范职业病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音等,来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因素的影响。

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三篇)

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三篇)

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一、生物危害1. 传染病危害: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

这些传染病可能通过空气飞沫、接触、食物污染、水源感染等途径传播,对工作者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

防护措施:- 身着防护服,包括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携带消毒洗手液等。

- 在疫情高发期间尽量避免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 健康监测,如定期体温检测、体检等。

2. 动植物危害:在农业、畜牧业、林业等行业,工作者可能会接触到具有攻击性的动物,如蛇、蚊子、老鼠等。

同时,也会接触到具有刺激性和毒性的植物。

防护措施:- 身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穿戴紧密的工作服、戴上防护手套等。

- 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了解哪些动植物具有危害性,并学会正确处理遭遇危险情况的方法。

- 在作业区域放置警示标志,提醒工作者注意危险动植物的存在。

- 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对动植物危害防护的意识和技能。

3. 病原菌危害:在医疗保健行业、实验室工作中,接触或处理含有病原菌的样本或文化液时,工作者可能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如埃博拉病毒、沙门氏菌等。

防护措施:-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手套等。

- 遵守有关病原菌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正确处理和处置样本、文化液等。

- 做好消毒与清洁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 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病原菌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物理危害1. 红外线与紫外线辐射危害:在一些行业,如电子制造、焊接、灯光舞台等,工作者可能会接触到红外线和紫外线辐射,从而对眼睛、皮肤等进行损害。

防护措施:- 戴上适合的护目镜或防护面具,确保眼部和面部的安全。

- 身着防护服,尽量遮挡皮肤,减少辐射对皮肤的伤害。

- 控制辐射源的强度和暴露时间,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 定期接受眼部和皮肤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噪声危害:在一些行业,如机械制造、建筑施工、航空维修等,可能会接触到高强度的噪声,对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在工作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需要了解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噪声对人的危害及其防护噪声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引起的机械波,超过一定强度和时间范围内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对人的耳蜗、听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引起听力下降、耳鸣、头晕、反应迟缓等病症。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影响人的神经、心理、生理功能和工作效率。

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采用环保材料制造隔音材料,减少噪声的传播;•在开工前,应对现场噪声进行测量,对超过规定标准的噪声进行治理;•尽量远离噪声区域;•穿戴防噪耳塞或耳罩等防护用品。

化学危害对人的危害及其防护化学危害是指在操作化学制品时,人体受到有毒、有害或者刺激性物质威胁而引起的身体病变,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神经系统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会引发癌症。

为了减少化学危害对人体的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使用有毒、有害或刺激性物质时应切实做好小样实验,确认操作规程,准确掌握操作流程;•开展必要的安全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化学危害的认知。

•强制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碾压的鞋子和服装、呼吸面罩等,避免吸入有毒气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做好室内(环境)通风、交通、分类储存和处理等各项管理措施。

物理因素对人的危害及其防护物理因素对人的健康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如照射、电磁辐射、振动、低温、高温等因素,这些物理因素的直接危害是对工人的身体机能和体力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引起人体的一系列病症或者损伤,并对工人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为了做好物理因素的防护工作,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对环境进行定期测量和评估,确保各类物理因素的值不超过相关标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物理防护措施,降低物理因素对人的损害;•对经常涉及到物体振动和摆动的工作岗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和危害程度;•食堂、休息室、办公室等工作场所做好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各项工作管理,营造良好的劳动保护环境。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在职业上,许多工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这些危害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方法。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高温、低温、高空和电离辐射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感觉不适、致病或职业病。

预防方法:1)在符合安全标准的环境下工作,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2)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3)加强劳动保护,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和传播;4)加强环境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害气体、毒性物质、化学品等。

有些化学物质会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的器官、内分泌系统进行损害,导致职业病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预防方法:1)强制涉及化学危害职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对可燃、爆炸危险的化学品进行专门的存储、管理和运输;3)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是可以引发传染病疫情的危险因素。

在一些行业领域,如医疗、畜牧业、养殖业等,这种危害更加常见。

预防方法:1)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系统,加强对工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的监测和管理;2)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指的是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良的影响。

预防方法:1)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对从事在工作中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员工进行心理评估;2)进行职业心理援助,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提高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

职业健康问题是一个兼顾人和企业双方的问题。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企业要在职业危害预防方面投入足够的资源,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工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过,工作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收入和成就感,却也隐藏着不少“危害因素”。

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和怎么防范它们,毕竟,保护自己可是头等大事嘛!1. 职业危害因素1.1 物理因素首先,咱们得说说物理因素。

你知道吗?很多工作环境里,噪音、温度、光照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

比如,工地上的施工噪音,那简直像是在给你耳朵开派对!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力可能就得“打个大折扣”。

所以,要是你在这样的环境工作,记得戴上耳塞哦,别让耳朵受委屈。

然后说说温度,有些地方像个火炉,有些地方则像冰箱。

没错,极端的温度都能让我们“叫苦连天”。

如果你是做室外工作的,夏天别忘了喝水,保持水分,不然可就真的会“中暑”,让人心里想“今天真不应该出门”。

而冬天呢,穿厚衣服是必须的,毕竟谁也不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1.2 化学因素再说说化学因素。

这方面就比较棘手了。

有些工作需要接触到各种化学品,真是让人“心惊肉跳”。

比如,实验室里的化学试剂,虽然听起来很酷,但处理不当可就要出大事了。

为了保护自己,建议穿好防护服,戴上手套和口罩,安全第一啊,千万别贪图方便,搞得自己像个“试验品”!当然,有些工作会产生有害气体,比如焊接或是喷涂的行业,真是“提心吊胆”。

这时候,通风很重要,像是在做饭的时候开窗,确保空气流通,别让有害气体把你“围剿”了。

要是条件允许,还可以使用一些空气净化器,给自己创造个“清新环境”。

2. 职业心理因素2.1 工作压力说到心理因素,压力绝对是个大问题。

现代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让人感觉“快被压垮”。

长时间的高压工作不仅让人疲惫,甚至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遇到压力的时候,记得要适时放松自己,去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比如打球、听音乐,甚至是看一部搞笑的电影,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有时候,跟同事聊聊天、吐槽一下工作中的小烦恼,也是一种不错的释放方式。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和主要职业病,以及它们的防护范文。

1.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噪声聋、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采取有效的尘肺病防护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尘埃、石棉等有害物质,应该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尘面罩、防尘服等,同时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尘埃的产生。

其次,要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现场,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用防噪音的设备和措施,如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以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针对振动病进行预防。

振动病是由长期受到振动刺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使用振动工具时,应该采取缓冲措施,如使用防震手套、减振垫等,降低对手部的振动刺激。

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化学中毒、皮肤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

对于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管理。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化学品的科学使用,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3. 社区服务行业在社区服务行业,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工作性疾病、职业失聪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社区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行业主要职业病是指某一行业或工种从事特定的劳动活动所导致的工人患病情况。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1. 矿山行业:主要职业病:矽肺病、尘肺病、噪声性聋等。

矽肺病和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石、矿石粉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设施、使用湿法作业等。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导致的耳聋,防护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作业。

2. 建筑行业: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坠落伤害等。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易患尘肺病,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使用湿法作业、加强通风设施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或吸入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病,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坠落伤害是指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坠落事故,防护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安装安全护栏等。

3. 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中毒、烧伤、爆炸等。

化工工人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中毒。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烧伤和爆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施失效导致的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安全设备等。

4. 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引起的火灾等。

电子行业工人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下,易受到辐射伤害。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辐射防护衣、使用防护眼镜等。

静电引起的火灾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静电消除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5. 农业行业:主要职业病:农药中毒、机械伤害等。

农业工人经常接触到农药,易受到农药中毒的危害。

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农药、穿戴防护服装等。

机械伤害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穿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但有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1、焦炉煤气(1)健康危害:焦炉煤气吸入人体后,健康危害主要来自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特别是大脑层细胞,就会丧失活动能力,以至丧失生命。

甲烷属“单纯窒息性”气体,无害但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2)理化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易发生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3)应急处理:救护者采取自保措施进入煤气区域,将伤员移到空气流动处;松解伤者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及被子,注意保暖;若喝水给予热糖茶水,必要时可针刺人中穴;对呼吸困难或刚停止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术;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得送往较远的医院。

(4)注意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加强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需有人监护。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5)—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30mg/m3,实测值mg/m3(6)图标:当心有毒气体2、粉尘(1)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

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2)理化特性: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3)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4)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

(5)限值:总尘4mg/m3,呼尘2.5mg/m3,实测值mg/m3(6)图标:注意防尘。

3、噪声(1)健康危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2)理化特性: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3)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

职业健康宣传材料常见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亲爱的大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职业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让大家对职业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有害因素危害及防护方法。

希望通过这份宣传材料,能够为大家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帮助。

物理因素是指空气温度、噪音、辐射、震动等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而高噪音环境则会造成听力损害、睡眠障碍等。

辐射和震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应对这些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在高温环境下,我们应该注意控制室内温度、增加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之下。

对于高噪音工作环境,要戴上适当的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对于辐射和震动,我们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选择安全可靠的办法来减少危害。

化学因素是指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氨气回收工人易患硫磺酸烟雾中毒,农药生产人员易受到农药的毒害等。

长期接触这些有毒化学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为了预防化学有害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毒性,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面具等。

其次,在操作化学品时,应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到肺部。

生物因素是指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医护人员易受到病原菌和疾病传播的威胁,农业从业者易感染寄生虫等。

接触这些生物因素会引发传染病,损害人体健康。

为了防止生物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健康检测。

心理因素是指工作中的压力、紧张和冲突等因素对人体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心理因素的危害,我们需要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保持积极的心态。

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参与运动、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特殊工作方式导致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简述。

1.噪声危害:噪声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引发聋和其他听力损害。

为了控制噪声危害,可以从源头减轻噪声产生,例如使用低噪声设备或采取隔声措施。

工作环境中也可以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在噪声源附近设置隔离设备或隔音隔振设备。

个人防护措施也是重要的,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来减轻噪音对耳朵的刺激。

2.化学物质危害:化学物质是许多行业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源之一,例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和农药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的毒性会导致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等多个系统受损。

为了控制化学物质危害,可以使用替代品、封闭化学物质源头和提高通风效果等工程控制措施。

同时,还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和防护服。

3.粉尘危害:粉尘是建筑、矿山和金属加工等行业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源。

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如尘肺病。

为了控制粉尘危害,可以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使用湿法清理和减少粉尘产生等。

个人防护也很重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口罩)和防护服来减少粉尘吸入。

4.辐射危害:辐射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如电离辐射、紫外线和微波等。

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会导致皮肤损伤、白血病等疾病。

为了控制辐射危害,可以采取屏蔽和遮挡等工程控制措施,以减少辐射的传播。

合理使用辐射源,减少接触时间和距离也是重要的控制措施。

5.心理危害: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等心理因素也会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控制心理危害,可以进行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鼓励员工参与身心健康的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等。

总之,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1.物理因素:常见的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和高温等。

-噪声: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害。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源的强度。

-振动:长期暴露在振动环境下会导致手指麻木、肌肉疼痛等问题。

防护措施包括减少振动源的强度,使用振动吸收装置。

-电磁辐射: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下会导致电离辐射损害。

防护措施包括远离辐射源,使用屏蔽设备。

-高温: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防护措施包括定期休息、提供防护服和饮水设施。

2.化学因素: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有害化学物质、粉尘、气体和蒸汽等。

-有害化学物质: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中毒和癌症。

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护设备,提供通风装置,并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

-粉尘: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提供通风装置,并经常进行清洁和封闭粉尘源。

-气体和蒸汽:吸入有毒气体和蒸汽会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呼吸器、提供通风装置,并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

3.生物因素:常见的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细菌和病毒:接触细菌和病毒会导致感染和传染病。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并定期消毒和清洁工作场所。

-寄生虫:接触寄生虫会导致寄生虫感染。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服、使用避虫剂,并保持环境清洁。

4.心理因素:常见的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长时间工作和疲劳等。

-长时间工作:长期超时工作会导致身体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适当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并安排必要的轮班制度。

5.人机工效因素:常见的人机工效因素包括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

-工作设备:使用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设备会导致肌肉骨骼疾病。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设备,如调节座椅高度和角度,提供合适的键盘和鼠标等。

-工作环境: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工作环境会导致眼睛疲劳和颈部疼痛。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1. 物理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物理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气候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噪声:戴耳塞或耳罩;远离噪声来源;安装隔音设备。

- 震动:使用减震器材或黑胶隔振垫;改善工作条件,如增加提供个人护具等。

- 辐射:使用屏蔽设备,如铅板或防护屏;远离辐射源;减少辐射暴露时间。

- 气候:穿戴适宜的防护服装;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时间。

2. 化学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化学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有毒气体、蒸气、粉尘、溶剂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有毒气体和蒸气:保持通风良好;佩戴呼吸器具;避免长时间暴露。

- 粉尘:使用排尘设备,如排尘罩;佩戴口罩或防尘面具;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 溶剂:使用低挥发性溶剂;减少接触面积;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 生物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生物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细菌、病毒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定期消毒工作区域;遵循个人卫生习惯。

- 真菌:保持工作环境干燥和清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定期检查空气质量。

- 寄生虫:使用虫媒防护装备,如防蚊网、防蜱衣;清理工作区域,避免滋生虫害。

4. 人因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人因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人体姿势不良、长时间待机、劳动强度过大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人体姿势不良: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椅;定期休息和做适宜的体操活动;学习正确的工作姿势。

- 长时间待机:定期休息和活动;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耐力;分配合理的工作时间。

- 劳动强度过大:采用合理的工作工艺和工具;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避免超负荷工作;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

5. 心理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心理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不良、工作不满意等。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时,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素所产生的身体和心理损害。

职业危害的存在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 常见的职业危害2.1 物理性危害•噪音: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工作会引起听力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合理调整工作环境噪音水平等。

•振动:频繁接触强力振动会引起手臂、手腕、肩膀等部位的振动伤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带有减振器的工具、减少振动暴露时间等。

•辐射:长期暴露在放射性辐射源旁会对健康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防护措施、控制辐射源的使用等。

2.2 化学性危害•挥发性有机物:吸入大量挥发性有机物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重金属: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产生毒性。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等。

•有害气体:与有害气体接触会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合适的气体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2.3 生物性危害•病原体:与病原体接触会导致传染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加强个人卫生等。

3. 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3.1 个体防护•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耳塞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可能的职业病。

3.2 工作环境改善•控制噪音、振动等物理性危害源的产生,如增设隔声物、减振器等。

•加强通风设备的使用,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3.3 岗位培训和教育•向从业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提高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定期举办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个人行为和习惯改变•吸烟和酗酒会加重职业危害对身体的影响,应尽量戒烟和限制酒量。

2024年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

2024年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

2024年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2024年常见职业危害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别:
1. 物理危害:物理危害是指对工作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产生伤害的一切物理因素。

包括噪声、震动、温度、压力以及辐射等。

在2024年,随着科技发展和工业化加速化,物理危害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为了预防物理危害,可以采取措施如安装隔音设备、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规范工作环境等。

2. 化学危害:化学危害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工作人员产生直接或间接伤害的情况。

2024年,由于化学品使用广泛,化学危害可能会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预防化学危害,可以采取措施如正确使用化学品、建立化学品标识和储存要求、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等。

3. 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生物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的情况。

这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2024年,由于全球范围内疾病的流行,生物危害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预防生物危害,可以采取措施如加强个人卫生、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筛查等。

在面对以上危害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具体的防护措施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但一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 规范工作环境,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舒适;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并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 建立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以上是关于2024年常见职业危害的三大类别及防护措施的一些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常见职业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常见职业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常见职业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有哪些职业危害是指工作场所或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一些因素,包括化学危害、物理危害、生物危害和心理危害等。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职业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

一、化学危害化学危害是职业卫生中最常见的一种危害类型,指在工作中接触到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包括:有机蒸气、气体、液体、固体、尘埃、烟雾、颗粒等。

常见的化学危害有有机溶剂、重金属、化工原料等。

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 使用防护设备和隔离控制措施。

3. 建立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系统。

4. 教育工人注意化学危害,了解预防方法。

二、物理危害物理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电辐射、低温高温等造成的人体损害。

常见的物理危害有动力机械、电磁场、高压电、高温和低温等。

预防措施:1. 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警示标志、护眼镜等。

2. 定期进行设施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

3. 根据工作场所环境条件选用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寒衣、防护面罩、耳塞、耳罩等。

4.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三、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接触感染病原微生物、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等因素造成的人体损伤。

常见的生物危害包括:病菌、病毒、真菌等。

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2. 建立个人卫生保健制度、对工作室定期消毒。

3.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4. 对敏感人群和易感人群特别加强保护。

四、心理危害心理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给人的心理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如焦虑、抑郁、压力等。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人的身体、情感和个人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预防措施:1. 水平的管理,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减轻工人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2. 多参加社会活动、健身、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及心理抵抗力。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们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职业危害不仅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生产安全带来不良影响。

而预防职业危害是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噪声噪声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引起听力损伤,甚至聋哑。

因此,有必要对噪声进行控制。

预防噪声有许多措施可以预防噪声,例如:应在施工现场与机器设备发出噪声的区域设置噪声防护设施;工厂应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器设备;工人必须配戴适合的防噪耳塞或耳罩,并要定期更换。

呼吸道危害在一些工作场所,空气质量很低,往往因为污染物、粉尘和各种化学物质气体。

这不仅危害了空气质量和环境,也对工人的呼吸道造成了威胁。

预防呼吸道危害1.保持空气质量:在施工现场合理使用建筑材料,正确使用清洁剂、涂料和化学品等,以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2.配备喷雾设备:一些药品和涂料需要喷雾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果,但这会产生大量雾气。

这时可以使用喷雾设备,将雾气收集到过滤器中,避免工人吸入。

3.佩戴呼吸器:在高度污染的环境中必须佩戴呼吸器。

选择适合工作场所的呼吸器,不仅可以保护工人免受污染和粉尘的侵害,而且可以避免呼吸不良影响健康。

电离辐射许多工作需要照射物体的能量,如医学、科学、核电等领域的工作。

这些工作对电离辐射的防御非常重要,因为电离辐射可能导致人体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处于一个相对难以预测的范围内。

预防电离辐射1.控制辐射剂量:通过控制辐射源,缩短辐射时间,增加距离等方法来控制辐射剂量。

2.个人防护:佩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止静电鞋等防护用品,来最大程度地保护身体不受辐射伤害。

3.教育和信息:向工人提供关于电离辐射的相关信息,教育他们对符合安全方法进行操作。

运动损伤许多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站立姿势不正确会引起肌肉疲劳、脊柱弯曲畸形、关节疼痛等现象。

因此,对运动损伤的预防非常必要。

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和防护

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和防护

职业危害防护的方法和措施
1
隔离
将作业人员与有毒、有害的物质和作业环境隔离开来,如封闭作业区域、防护屏障、机械化 作业等。
2
通风Biblioteka 通过机械或自然通风的方式将污染的空气排出,新鲜空气进入,保证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 境指标稳定。
3
个体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服、手套等。
个体防护和集体防护的区别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力下降、
化学品
化学品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及可能导致的慢性毒性
常见的工作环境危害因素
1 建筑工地
高处作业、材料储存、人员密集、粉尘、噪 声等因素给工人带来危害。
2 医疗机构
医护人员长时间注视病患、手术室内的辐射、 工作环境感染等都需要注意预防。
3 餐饮业
油烟、热量、刀具等都对工作者造成了不可 忽视的身体伤害。
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和防 护
了解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如何防范成为保障身体健康的第一步,让我们一 起深入探讨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指职业活动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 素,对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物理因素
包括噪声、辐射、振动、气压、温度和湿度等因 素。
分类
根据职业活动环境的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可分为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
4 私家车驾驶
过长的驾车时间,紧张的情绪会给驾车人带 来不良影响,如颈椎病、心理问题等。
职业危害防护的原则
预防优先
从源头上消除和减轻危害因素 的产生和影响,包括采用安全 的技术、生产与工艺等。
全员参与
发挥职工在预防危害因素方面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 职业健康档案,定期进行检查 等。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在不同的行业中, 存在着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行业及其主要职业病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的介绍。

一、矿山行业1.煤矿工人: 煤尘导致煤工尘肺病的发生, 应采取化学防尘剂、通风系统等措施进行预防。

2.金属矿山工人:金属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危害因素导致肺癌、中毒等职业病,使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设备是必要的。

二、化工行业1.化工工人: 接触化学物质导致中毒、皮肤疾病等职业病, 使用防护服、防护手套、呼吸器等防护装备是必要的。

2.印刷业工人:油墨和溶剂蒸气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害,应注意通风、戴口罩等防护。

三、农业行业1.农民工人: 接触农药、重金属等导致中毒、皮肤疾病等职业病, 应注意戴口罩、防护服等措施。

2.渔民:长期暴露在水中易导致皮肤、眼睛疾病,注意穿着防护服、戴护目镜等。

四、建筑行业1.建筑工人: 长期吸入石尘、施工噪声等导致尘肺病、聋等职业病, 应戴口罩、耳塞等防护设备。

2.钢筋工人:长期负重、重复性动作导致慢性劳损,应适当安排工作时间,进行休息和体育锻炼。

五、医疗行业1.护士: 长时间站立、接触病原体导致背痛、感染等职业病, 应注意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佩戴防护衣、手套等。

2.医生:长时间工作导致忧郁症、疲劳等职业病,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六、电子行业1.电焊工人: 气体、粉尘、辐射等导致职业病, 应注意戴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2.半导体工人:化学药剂、有害气体等导致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应注意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七、食品行业1.厨师: 长时间高温环境、油烟、重体力劳动导致中暑、皮肤病等职业病, 应注意戴防护帽、口罩, 加强体育锻炼。

2.食品加工工人:长期接触化学添加剂、重金属等导致中毒等职业病,应注意戴手套、口罩等。

在以上行业中,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只是一部分, 每个行业和岗位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危害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职业危害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职业病危害和心理危害。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下面将介绍职业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1.物理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听觉损伤、眼睛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声音控制:使用降噪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

-振动控制:采用减振装置和缓冲材料,减少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控制:采用辐射屏蔽设备,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温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化学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有毒气体、有害物质、粉尘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引发中毒、过敏、皮肤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佩戴适当的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设备。

-隔离措施:将有害物质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减少与员工接触的可能性。

-通风控制: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将有毒气体和粉尘排出室外,降低室内浓度。

-健康监护: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3.生物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包括病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避免接触到生物危害因素。

-消毒措施: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的生物危害因素。

-健康宣教: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

4.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有毒物质、放射线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粉尘控制:采用局部排风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有毒物质控制:替代有毒物质,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
一、硫化氢
主要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属高毒类。

急性中毒:轻者表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咽部烧灼感。

中度中毒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头痛、头晕、乏力、呕吐、轻度意识障碍。

咳嗽、胸闷呈现化学性支气管和肺炎肺水肿征象。

重度中毒者可在数秒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样死亡。

长期高浓度接触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炎症,重者角膜溃疡、视力模糊。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周围神经炎等。

目标疾病
职业病: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GBZ31)
职业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伴肺功能损害的呼吸系统疾病;3、器质性心脏病。

预防措施:1、提高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加强通风排毒;2、穿静电工作服,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3、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4、进入密闭空间或高浓度作业区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过滤防毒面罩和面具。

二、苯
主要危害:属高毒类。

急性中毒: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苯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

初起粘膜刺激症状,随后表现兴奋及醉酒征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重者可出现震颤、谵妄、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中毒者:最常见的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造血系统损害。

早期白细胞持续下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可同时有血小板下降,皮肤粘膜出血等。

晚期可发展为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少数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白血病。

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变得干燥、脱屑、皲裂、过敏性湿疹和毛囊炎等。

目标疾病
职业病:1、职业性慢性苯中毒(GBZ68);2、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GBZ94)。

职业禁忌证:1、上岗前检查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白细胞计数低于4.5×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8×1010/L,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女性低于3.5×1012/L或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2、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种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以及凝血障碍疾病等;3、脾功能亢进。

预防措施:1、可用低毒或无毒的化学物代替苯做原料或溶剂;2、改良工艺,防止跑、冒、
滴、漏,做好通风排毒;3、严禁用苯洗手,接触高浓度苯蒸汽应戴合适的防毒面具;4、坚持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及工作场所苯的检测工作。

三、甲苯、二甲苯
主要危害:属低毒类,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重者恶心、呕吐、幻觉、谵妄、抽搐、甚至神志不清,有的出现癔病样症状,慢性中毒者可有头昏、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症。

长期作用可引起脑病、肝、肾功能损害。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较小。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红斑、干燥、脱脂、皲裂及皮炎等。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1、上岗前检查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白细胞计数低于4.5×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8×1010/L,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女性低于3.5×1012/L或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2、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种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以及凝血障碍疾病等;3、脾功能亢进。

预防措施:1、可用低毒或无毒的化学物代替苯做原料或溶剂;2、改良工艺,防止跑、冒、滴、漏,做好通风排毒;3、严禁用苯洗手,接触高浓度苯蒸汽应戴合适的防毒面具;4、坚持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及工作场所苯的检测工作。

四、一氧化碳
主要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黏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

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可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对时间距离的估计能力减退;心血管系统可产生心肌损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等。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心肌病。

预防措施:1、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2、经常测定车间空气一氧化
碳浓度,配备一氧化碳自动报警器;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4、普及一氧化碳中毒急救知识,加强自救、互救和使用防毒面具的训练;5、坚持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工作,有职业禁忌证者不宜从事接触一氧化碳作业。

五、电离辐射
主要危害: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质子等。

石化系统主要有用于探伤的X射线装臵,用于控制液位、料位的铯-137、钴-60、γ-射线放射源。

对机体的影响:1、诱发癌症;2、遗传效应,通过改变基因作用于睾丸或卵巢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引起基因突变而引起染色体畸变;3、诱发白内障;4、对胚胎的影响,造成畸形、发育障碍,严重时出现致死效应;5、对造血系统,白细胞下降较为明显,血小板、血红细胞的改变较晚。

目标疾病
职业病:外照射畸形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等。

职业禁忌证:1、血象:血红蛋白低于120g/L(男)或110g/L(女);白细胞低于4.0×109/L;血小板低于90×109/L;2、严重的呼吸、循环、消化、血液、内分泌、泌尿、免疫系统疾病;3、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4、严重皮肤疾病;5、严重的视听障碍;6、恶性肿瘤;7、严重的残疾;8、先天性畸形;9、遗传性疾病;10、其他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11、未能控制的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

预防措施:1、尽量远距离操作,或轮流作业,缩短射线照射时间;2、屏蔽防护,臵于射线源与人体之间,劳动者应按规范作业;3、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铅胶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围裙、防护眼镜等;4、工作人员应加强营养,每年有一定时间休息或疗养,应参加职业健康检查,早发现职业禁忌。

六、噪声
主要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全身性的,除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外,主要是对听力的影响,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是由暂时性的听力位移变成永久性的听力位移,以致不能恢复,进而发展成噪声性耳聋。

目标疾病
职业病:职业性听力损伤(GBZ49)。

职业禁忌证:噪声易感者(噪声环境下工作1年,双耳3000Hz、4000Hz、6000Hz中任意
频率听力损失≥65dBHL)。

预防措施:1、选用低噪声设备,经常维修和保养;2、采用吸声、隔声、防振动等措施降低噪声;3、佩戴有效、舒适的护耳器;4、尽量减少在强噪声源附近停留的时间。

七、高温
主要危害: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适应性变化。

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如环境温度过高、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等因素,则可引起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中暑。

中暑表现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尽管迅速救治,仍然有20%-40%的病人死亡。

目标疾病
职业病:职业性中暑(GBZ41)。

职业禁忌证:1、Ⅱ级及Ⅲ级高血压;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3、慢性肾炎;4、未控制的甲亢;5、糖尿病;6、大面积皮肤疤痕。

预防措施:1、合理设计生产工艺;2、做好隔热与通风降温;3、供应饮料和补充营养;4、加强个人防护;5、坚持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工作,有职业禁忌证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