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性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哪些教育研究是指对教育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研究方法来获取数据和信息,进而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在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假设或者推论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科学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从事数量统计,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客观的、可验证的结论。
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常用于对教育政策、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评估和研究。
2.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文本、图画、影像等非数字化数据的收集、挖掘和分析,来获取对教育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释。
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观察、访谈、案例研究等方式,从事对主观经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注重对教育现象的全面和深入的描绘和解释,常用于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问题进行研究。
3. 文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找、整理和分析,来获取对教育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文献研究方法主要依靠查找学术论文、专著、报纸杂志等文献资料,对教育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
文献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前沿动态等方面的信息。
4. 实践研究方法:实践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研究方法主要依靠教师或学生的实际教学、学习经验,以及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实践活动,对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
实践研究方法注重从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改进实践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以上几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教育研究能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解读教育问题。
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教师如何进行质性研究引言:质性研究是一种基于直觉、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研究方法,旨在了解和解释现象的本质、特征和意义。
教师可以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来深入了解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情境,并帮助改进实践。
下面将介绍教师如何进行质性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确定一个明确的、可行的研究问题是进行质性研究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线索,例如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表现差异,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研究问题应该明确、有针对性,并能够回答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步骤2: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有多种方法,例如个案研究、现象学研究、参与观察等。
选择合适的方法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者的能力和资源。
个案研究是一种通过深入研究一个或多个个案来了解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学生、教师或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现象学研究是一种通过对特定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来了解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或事件,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参与观察是一种通过主动参与并观察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情境来了解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等,通过记录观察笔记、访谈教师和学生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步骤3:数据收集选择适合研究方法的数据收集工具和方法,并进行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工具可以包括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问卷等。
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和自由意志。
教师还应尽量减少主观偏见和干扰,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
步骤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予以解释和说明。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分类、编码、整理和排序等方法,以及用归纳和演绎等方式进行数据解释和说明。
步骤5:结果呈现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呈现,并通过文字、图表、图片等方式将研究结果展示清晰明了。
结果呈现时应注意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和自由意志。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重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重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来了解和探索学前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可以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的数据,以获取有关学前教育的深入理解。
下面将介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重点。
1.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研究假设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学前教育的效果、了解学前儿童的行为和发展等方面。
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观察研究等。
2.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文字和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来理解研究对象及其背后的意义和模式的方法。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了解学前教育实践中的现象、深入探索学前儿童的经验和观点等。
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访谈、焦点组讨论、观察等。
3.行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将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研究者参与实践活动并不断反思和调整来改进实践的方法。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行动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促进学前教育和改进学前教育实践。
行动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4.混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是指将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以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研究对象和问题的方法。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混合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来获得全面的研究结果。
常用的混合研究方法包括序列三角法、优势线索法等。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学前教育研究还可以运用网络调查、文件分析、反思日志等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和研究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合。
同时,在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时,研究者还应注重研究伦理的保护,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教育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1. 实证研究法:指基于客观数据的分析,以系统性、科学性为特点的研究方法,通常使用统计学方法来进行量化分析。
2. 质性研究法:指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不是通过量化分析,而是通过深入探究个案的分析方法。
3. 行动研究法:指一种由行动者自我反思、自我发现和自我提高的研究方法,通常应用于改进和提高教育与社会实践。
4. 理论研究法:指通过分析理论模型、概念和假设的收集和归纳研究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5. 文献综述:是一种通过分析已有学术或实践性文献,以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通常包括对已有文献的综合总结分析和归纳。
6. 调查研究法:指通过构建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以了解社会问题、需求、态度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7. 实验研究法:指通过对因果关系的控制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8. 现场研究法:指研究者在现实环境中进行观察、交流,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获取研究信息的方法。
9. 多元方法:指将多个研究方法进行相互补充,并综合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10. 统计学方法:指基于客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通常用于量化研究。
在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中的应用一、质性研究的概述1、质性研究的概念和特点我国学者陈向明将质的研究方法定义为: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通过深入现场,在自然情境下采取体验、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而质性研究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强大的人为关怀和平民意识。
在自然情景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探究,提倡研究者对情景的参与,直面现实,与研究对象共情,对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做出解释性理解,对事物的长期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
质性研究方法不仅仅是一种研究的操作规程,更是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自然运用。
质性研究方法采取的对世界探究的态度和方式源自自然主义、阐释学和后现代主义,处于这三种理论的张力之间。
质性研究方法秉承自然主义对自然研究情境的追求、阐释学对主体间理解交流的钟情和后现代理论对边缘性知识的尊重。
它根植于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三种理论范式,受到现象学、阐释学以及其他诸如民族志、人种学、口述史、会话分析、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象征互动主义等思潮和方法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而来的。
2、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依靠的是对事物依靠量化的部分以及相关关系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的把握;而质性研究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以对事物的质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
可以说两者可以互为补充,数量证据补充质性分析,质性研究为数量研究指明方向,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补充,共同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是比较教育研究中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不仅仅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对“全球化”和“后现代理论”挑战的回应,以及对定量研究不足的弥补,还标志着比较教育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的转换。
当代比较教育研究者把研究的视角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层次,越来越注重微观层面的教育现象,如个别学校、社区和少数人群的教育问题,而质性研究则是进行研究的最佳途径。
科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实证研究法:该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进行科学教育研究。
研究者可以采用实验、调查、观察等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教育问题的有效解答。
2. 质性研究法:该方法主要侧重于对个案或群体的深入研究,通过采访、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来收集质性数据。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所得数据的解读和分析,深入理解科学教育现象,并提出相关的理论或概念。
3. 行动研究法:该方法是一种协同研究方法,研究者与实际教育环境中的教师或学生合作,通过相互合作、实验和反思等方式,共同探索科学教育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
这种方法主要强调实践和实践知识的生成。
4. 实践研究法:该方法主要运用于实际教育环境中,研究者通过亲身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观察和记录实际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这种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提炼经验和知识。
5. 文献研究法:该方法主要基于对文献、书籍、期刊论文等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整理。
研究者可以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了解科学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总结和综述科学教育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以上方法通常可以相互补充和整合使用,在科学教育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环境等因素。
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教育管理
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教育管理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是一个动态的领域,研究者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来深入了解教育过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成果。
其中,质性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够深入地了解个别案例的特点、差异和个人经验。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特别聚焦于个案教育管理。
一、质性研究方法简介质性研究是一种基于文字、语言和视觉材料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索现象和问题的深层次含义。
相比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更加关注个别案例的特征和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研究者通过参与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二、个案教育管理中的质性研究应用个案教育管理是一种以个别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并提升其学习成果。
在实施个案教育管理过程中,质性研究可以提供深入的理解和支持。
1. 深入了解学生需求个案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质性研究方法能够通过访谈、观察和记录个案学生的行为、言语和情感来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
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育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案计划,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资源。
2. 探索个案策略有效性个案教育管理中采用的特殊策略需要不断评估和改进。
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进行个案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个案学生和教育者,分析他们的反馈和经验,从而评估特定策略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3. 探索教师角色和作用在个案教育管理中,教师扮演着关键角色。
质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教师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对学生成绩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访谈和分析他们的反馈,可以揭示教师在个案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和责任,进而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培训。
4. 理解个案学生的学习成果质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个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品、表现,以及观察和访谈的数据,研究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个案教育管理的效果和个案学生的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第十四章 质性研究
案例研究的定义:
• 长期以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对案例研究持有不尽 相同的认识。其中以罗伯特K.尹(Robert K.Yin )的定 义最为经典:
-----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探究(Empirical Inquiry ),它研究现实生活背景中的暂时现象 (ContemporaryPhenomenon);在这样一种研究情 境中,现象本身与其背景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研究 者只能)大量运用事例证据(Evidence)来展开研究。
案例研究的特点:
• 首先,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而不是一 种纯理论性的研究。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回答是 “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的问题 (Yin ,1994;Stake ,2000),而不是回答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案例研究的特点:
• 第二,案例研究重点在于捕捉现象的真实细节。
三种类型的经验研究:
1,实验研究: • 在经验性研究的3种研究方法中,实验研究是一种
在相对可控条件下对特定问题开展研究的方法。
2,调查研究: • 调查研究的有效性介于实地研究/案例研究与实验
研究之间。调查研究强调采用统计性概括方法, 实地研究/案例研究强调采用分析性概括方法;
3,实地研究/案例研究
弗洛伊德的狼人研究:
• 弗洛伊德是运用个案研究法进行精神病学研究的先驱。根 据他「一致的经验模式」理论,弗洛伊德的假设:儿童时 期的意外事件或可用来解释病人异常行。所以他致力于使 得病人回忆自己在儿童及年轻时代所发生的,但却已遗忘 良久的,有关创伤性的或与性有关的意外事件。他以一位 狼人Sergei Petrov 为案例,研究他的生活史,最后以 「来自婴幼期神经症的生活史」(From the History of an Infantile Neurosis)为标题,将研究结果撰写成书并于 1918年出版问世,此书则是弗洛伊德应用个案研究的典型 例举之一,且其所归结的个案的结果,事实上与其假设相 一致,心理界的个案分析因此一时蔚为时尚,且被认定为 一项有效的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教育研究中的质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用于深入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
相较于定量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方法注重对个体经历、观点和行为的理解,通过描绘和解释现象的背后原因和动机来推测其潜在规律。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质性分析方法,以及其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一、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质性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一个或多个个体、事件或组织的深入研究,来理解和描述特定现象的细节和特点。
个案研究法通常包括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
研究者通过对个案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得出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为教育实践和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
二、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书面、口头或视觉材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分析来研究和理解特定现象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常用于分析课程文件、学生作品、教师教学记录等。
通过对这些文本和材料的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和改进的方向,为改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三、现象学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对个体经验和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来研究和理解特定现象的方法。
教育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常通过访谈、观察和自我描述等方式获取个体在特定教育场景中的体验和感受。
研究者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描述和分析,探索教育实践中个体的想法、态度和行为,以及其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四、理论驱动的分析方法理论驱动的分析方法是基于特定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理论驱动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教育现象进行解释和理解,并将其与现有理论进行对接和比较。
常用的理论包括社会交往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理论驱动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深化对教育现象的理解,还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五、主题分析法主题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大量文本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取其中的主题和模式,来理解和解释特定现象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主题分析法可用于分析学生作文、学术论文和教育政策文件等。
心意教育:教育学考研考点——质性研究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心意教育:教育学考研考点——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在学术的社会科学,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 1. 人种志研究人种志研究方法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交互作用的实地调查研究,试图在研究现场发现有意义的东西,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
基本特点是需要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收集数据,通过叙事的方式描述资料,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人种志研究本质上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同时又非常具体,细节丰富。
人种志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参与观察,包括与研究对象长期居住、直接联系、反复观察、询问、闲聊等,在自然情境中收集资料。
2 2. . 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教育科学中的历史研究法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
1 / 3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 3. 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按照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理论观点的方法。
文献法能够使研究者全面了解以往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能够避免重复劳动,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益。
4 4. 扎根理论扎根理论方法是指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
知识点归纳 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知识点归纳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教育研究是指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在教育研究中,常常使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这两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在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式以及数据分析技巧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研究中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一、量化研究量化研究是通过收集数量化的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量化研究侧重于量化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力求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
以下是量化研究的几个关键要点:1. 研究目的明确:在进行量化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准确地定义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从而明确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和量表。
2. 样本与总体:量化研究常常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然后通过统计推理的方法将样本的研究结果推广到总体。
样本的代表性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3. 问卷调查:量化研究常常使用结构化的问卷来收集数据,研究者会设计问题和选项,然后要求被调查者从选项中进行选择。
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被量化,从而方便分析和比较。
4. 统计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统计分析进行解读。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研究者可以得出量化研究的结论。
二、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非量化的数据,如文字、图像、声音等,以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特定现象。
质性研究侧重于理解现象背后的意义和情境,并从中提取出主题、模式和理论。
以下是质性研究的几个关键要点:1. 研究目的开放性:质性研究通常没有预设的研究假设,研究者更倾向于通过开放性的探索来理解研究现象。
因此,质性研究的研究目的通常较为宽泛。
2. 采访和观察:质性研究往往通过深入采访、参与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采访过程中,研究者会提出开放性问题,以引导被访者自由发表观点。
观察过程中,研究者会记录事件和行为,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3. 数据分析:质性研究的数据分析通常是主题分析或者模式识别。
教育质性研究的完整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农村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本文以某农村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某农村小学全体教师(共30人)2. 研究方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分析法(1)访谈法: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困境、需求以及期望。
(2)观察法:观察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分析其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3)文献分析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三、研究结果1.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1)专业发展资源匮乏。
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反映,学校在专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专业书籍、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料,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受限。
(2)教学观念落后。
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培训机会有限。
农村小学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难以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4)工作压力大。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影响专业发展。
2.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1)加强专业资源建设。
学校应加大对专业资源的投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如专业书籍、网络资源等,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2)更新教学观念。
学校应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拓宽培训渠道。
学校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如邀请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研讨会等。
(4)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幸福感。
四、结论通过对某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质性研究,本文揭示了农村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探究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质性研究以及混合研究等。
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实证的数据和统计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精确的量化和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通常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观察法等。
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实证研究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数据收集方式。
研究者通过设计问卷,向受访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了解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在教育学中,问卷调查可以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评价等。
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验证某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学中,实验研究可以用于评价某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材的适用性等。
例如,研究者可以将一部分学生分为实验组,使用某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然后将另一部分学生分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
3.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观察可以包括现场观察和录像观察等。
通过观察,研究者可以了解到教室中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等。
二、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关注描述、解释和理解教育现象的方法。
相比于实证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更注重对个案的深入研究,通过对个体的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质性研究方法常用于探索性和理论建构研究。
1. 访谈法访谈法是质性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式之一。
研究者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的交流,采集他们的经验、意见和观点。
访谈法可以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家庭教育的情况等。
2. 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质性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它通过对书籍、文件、报告等文本资料的系统梳理和解读,来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信息。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教育政策文件的分析,了解政府对教育改革的看法和措施。
三、混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将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以弥补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并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和过程,它是教育研究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科学可靠的手段和途径来开展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
下面将解释一些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名词。
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主张以实际经验和事实为基础,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来回答研究问题的方法。
它强调客观和可量化的研究结果,常用于量化研究。
2. 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从具体事物中发现普遍规律;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通过从已有的理论或原则出发,推导出特定的结论。
这两种方法常常在教育研究中相互结合使用。
3.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文字和描述的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
质性研究通常采用面谈、观察、文件分析等方法来收集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归纳分析来得出结论。
4. 量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是一种以数字和统计分析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强调通过收集数量化的数据来回答研究问题。
量化研究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来收集数据,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5. 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指从研究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以代表总体进行研究的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抽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确定。
6. 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操纵自变量和控制其他变量,以观察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方法。
实验研究通常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来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7. 跨学科方法:跨学科方法是指将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以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方法。
跨学科方法强调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观点,通过综合分析来得出全面而深入的结论。
8. 纵向研究方法与横断面研究方法:纵向研究方法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连续观察和测量,以追踪研究对象的变化和发展;横断面研究方法则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测量,以分析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
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是一种学术论文,旨在研究和探究教育领域中的问题。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会使用特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回答研究问题并产生有意义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可以用于撰写这类论文。
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追求客观、可量化的结果。
其中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研究者可以设计实验或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来验证或推翻研究假设。
2.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对个体和实践的深入理解。
其中包括个案研究、现场观察和访谈等。
研究者可以在特定的教育场景中收集资料,通过对个体经验和观点的分析,揭示现象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收集和分析现有研究文献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系统性地搜索和筛选文献,总结和评价先前研究的发现,并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4.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以改进教育实践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实施特定的行动计划,观察并记录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和调整。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创新。
在撰写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时,研究者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研究问题:明确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并确保其具有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 文献综述:收集和阅读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现有研究的背景和已有的发现。
3. 研究设计: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详细描述研究的样本、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过程。
4. 数据收集:根据研究设计收集数据,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实验、访谈或观察等方法。
5.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质性分析,并解释结果。
6. 结论和讨论: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与现有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最后,撰写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时,需要遵守学术写作规范,包括引用已有研究的正确方式和参考文献的格式。
这可以确保论文的学术可靠性和可信度。
教育学研究的质性元分析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质性元分析方法随着教育学研究的发展,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除了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外,质性研究方法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质性研究方法中,质性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旨在从不同研究中提炼出共同的主题和结论。
本文将详细探讨教育学研究中质性元分析的方法。
一、质性元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质性元分析是通过对多个研究的系统综合,提取出共同的主题和结论,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或洞见的一种研究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注重对参与者的观点、经验和意义的理解和描述,强调研究者对数据的主观解释。
质性元分析方法,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注重对研究对象背后的深层理解和解释。
二、质性元分析的步骤和技巧1. 确定研究问题:在进行质性元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问题或目标。
研究问题的明确将有助于后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
2. 收集研究材料:在质性元分析中,研究材料可以是文献、采访记录、观察记录等多种形式的数据。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确定适当的研究材料,并进行数据收集。
3. 进行初步整理:在收集到研究材料之后,需要对材料进行初步整理。
这包括将材料按照研究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后续的进一步分析。
4. 提取共同的主题和结论:通过对研究材料进行反复的阅读和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其中的共同主题和结论。
这需要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归纳,以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
5. 对主题和结论进行验证:在提取出主题和结论之后,研究者需要对其进行验证。
这可以通过将提取的主题和结论与原始材料进行对照,或者通过专家评审等方式来进行。
6. 形成新的理论或洞见:通过对主题和结论的验证,研究者可以形成新的理论或洞见。
这些理论或洞见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也可以为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质性元分析的优势和局限性质性元分析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强调对参与者的主观经验和意义的理解和描述,更符合教育学研究的实际需求。
2. 可以结合多个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出共同的主题和结论,形成新的理论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方法体现的质的研究的基本特点
研究者需要进入研究实际情境,与受试者长期接触,观察 其言行,比较能深入剖析研究问题.
研究者必须融入研究情境,以既是局外人、
又是圈内人的角色,来了解研究对象的语言与行为。
研究者通常以录音机、录像机、摄影机等工具来搜集与 记录数据,再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归纳、分析,进而 以文字说明研究发现的事实
《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
正如作者所概括的:“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 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 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 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 怯;tive research) 又称为质性研究。研究者为了深入探讨某个问题,
在自然情境下,以观察、深入访谈或分析私人 文件,广泛搜集资料 ,来分析受试者的内心 世界与价值观等。
作用
更完整、更全面的印象 完整的画面 以中学历史课教学为例,历史教师怎么教他们的学生
的?他们在一天日常工作中都做了哪些事情?进行了 哪些活动?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进程? 研究者尝试记录或描绘学生、教师一天的生活;仅仅 只关注一个班级(最多只能关注少量班级);尽可能 有规律地观察这个班级,尽可能全面而丰富地描述他 们看到的东西。
以Lightfoot 为例
质的研究方法最常用两种最基本、最常用方法 观察 访谈
二、质的研究有八个特征
以费孝通的研究为例 《江村经济》 Peasant life in China
1在自然情境(田野)中搜集资料
纪录现场的各种现象,研究情境不经任何设 计
2以文字、图画、视听器材、访问逐字稿﹑照 相﹑录音﹑笔记记录数据,而非数字
长期参与一个族群的活动,观察其间的互动方 式,加以描述、诠释
个案研究 case study
叙事研究(反思性日记)(教师写博客) narrative study
现象学研究方法 phenomenology(诺丁斯对关 爱的研究)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 内容分析法 content analysis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 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 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 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8年出版日文版,在美 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 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 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这本书也 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 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3重视过程与结果
注重情境脉络,对事件的原因与过程特别感兴趣 也重视为何产生此结果的深层涵义
4将搜集到的资料归纳分析 进而探索问题的真相
5注重现场参与者的观点 站在其立场去探索人们的观念 6以统整的观点进行研究 将现场所有人事物看成一个整体,全方位的了解 ,
长时间投入现场,运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
质的研究 & 量的研究
无论是質的研究或量的研究,研 究者在研究的過程中均需說明~ 研究問題、样本的选择、資料的 收集、分析、报告撰写等步驟。
思考
当前比较流行的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人类学研究(人种志研究ethnographic research)民俗学研究
受试者在自由的情境下接受观察或访谈,又称 田野研究
研究者想要了解好的教师具有什么特点,是怎 样成长的
思考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质性研究?
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做质的研究?
复杂问题、价值观、文化、具体的形成和生成机制、 互动场景
适用于小样本,研究过程颇耗时,研究者需受过训练, 资料分析与解释比较主观,实施程序不易标准化。
个案研究。
为何适用
具的一部分
质的研究 & 量的研究
量的研究先有工具,其研究工具 是无生命的量尺、测验、问卷。
质的研究工具是在过程中渐渐形 成的。以研究者作為主要工具实 施访谈、观察。
質或量的研究均无法掌握 「全真」
量的研究以考验证明真理可能程度, 即使再精密的设计,仍只能掌握大 部份「全真」 。
質的研究深入理解現象,也是局部、 个别的,无法掌握「全真」。
思考
质的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何异同?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研究者的角色 研究设计 研究环境
力求中立冷静,与 被研究者保持一定 的距离
在研究之前已经确 定
积极参与
与被研究者建立良 好的信任关系
在研究中不断修订
尽量控制变数
在自然环境下进行
测量工具
工具独立于研究者 研究者成为测量工
之外
第七章 质的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质的研究简介 人们想对特定对象、情境、材料做更深入的探索。
他不会问:人们怎么看这件事?(问卷调查)如果我 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实验法)
而是会问:这些人是怎么做的?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 的?人们怎么赋予其生活以意义的?
受诠释主义范式和实证主义范式的影响
7研究者保持客观立场 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看待研究对象 8视研究对象为独特的个案
尊重个案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对个案深入了解其 心思意念
三、质的研究有七个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场所和对象→进入现场 →搜集与检核数据→提出假设→数据的分析与 诠释→获得结论
质的研究是做出来的, 怎么做,就怎么写
质的研究出理论 量的研究出数据
哪些题目比较适合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外国研究者想要研究中国父母教养孩子的理念 和方式
研究者想要研究在一个学校内中产阶级教师与 贫民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
研究者想知道中学生上网的方式、时间和浏览 内容
研究者想要了解好学校和坏学校的真实差异所 在
研究者想了解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和 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