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6篇
纯粹理性批判6篇【篇一: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他的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源泉”,同时也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历史上的转折点”,也就是说,从康德开始,人们对理性进行批判所遵循的“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个“哥白尼式变革”。
从这一点来看,康德可以说是现代哲学的鼻祖。
我们肯定知道康德的三大批判,而且这三大批判都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但是只要一步一步地去看去理解,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就我本人来说,看了《纯粹理性批判》以后就其思路作以下说明,这样会更有利于去理解这本书,这里当然有一部分还是其前言部分的文字。
这本书有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
这一点非常重要,注意这一点也就把这本书的脉络给把握住了。
当然,这本书的思路非常清晰。
它分成两大部分即“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先验要素论”也就是人类认识能力中的先天要素,“先验方法论”也就是在这些先天要素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体系的形式条件。
这里应该分别加以说明:首先,因为人类的认识要经过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有从感性到理性的条件与形式。
因此,在“先验要素论”里面要分别论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
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认为人们要认识事物必须要通过先天直观形式,也就是空间与时间,这种先天直观形式可以去整理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材料,这样才能获得感性的知识,其实康德就是认为人类的认识就是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而“先验逻辑”则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
在“先验分析论”中,康德在对知性的探究中发现了知性的十二对先天的纯粹概念即范畴,而知性从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出发,运用范畴去综合感性提供的经验材料,这样范畴在经验中是有有效性的,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概念分析论“。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奠基之作。
在这部书中,康德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著名的“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的概念,试图解决人类认识的根本问题。
读完这部书,我深感受益匪浅,对康德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知识”的概念。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不仅仅是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还包括一种先验的知识结构。
这种先验的知识结构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不需要通过经验来获得。
康德将这种先验的知识结构分为三种: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
这三种先验的知识结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石,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前提。
在康德看来,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并不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条件。
这种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没有经验就没有知识。
而康德则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还包括一种先验的知识结构。
这种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其次,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理性的批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类的理性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但是也容易陷入错误。
康德将理性的错误分为两种:幻相和谬误。
幻相是由于理性的先验知识结构导致的,是一种无法避免的错误;而谬误则是由于理性的运用不当导致的,是一种可以避免的错误。
康德对理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上。
他认为,形而上学是一种试图超越经验范围,探索宇宙根本原理的学问。
然而,由于人类的理性受到先验知识结构的局限,形而上学往往陷入幻相和谬误之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 纯粹理性批判”的方法,试图通过对理性的批判,揭示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为形而上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在康德看来,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理性,而是要揭示理性的局限性,使理性得到正确的运用。
纯粹理性批判哲学作品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哲学作品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一部具有严密逻辑和深度
思考的哲学巨著。
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人类认识的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指出,人
类的认识是由先天的概念和经验的材料相结合而成的。
他提出了“范畴论”,将认识
分为形式和内容,强调了先验概念对认识的作用。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认识的复杂性和
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其次,康德在书中对哲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对时间和空间的本
质进行了剖析,指出它们是人类思维的先验形式。
他还对因果性和自由意志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合理的自由意志的可能性。
这让我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自由的本质有了更
深入的思考。
最重要的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知识”的概念,这对我来说是
一种启示。
他认为,先验知识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是人类能够进行有效思考和理解的
前提。
这让我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和思考,才能达到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阅读《纯粹理性批判》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
康德的深入分析和严
密推理让我对人类认知和存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对于哲学爱好者来说是一本
必读之作,但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思考。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作为一本在哲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的书籍,《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著,于1781年首次出版的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
它被认为是视觉容易懂,但深层思维含义丰富的哲学巨著之一。
我的阅读体验与感受在开始阅读《纯粹理性批判》之前,我知道这本书是康德学说的精华,同时也知道它会给我带来一些难以理解的哲学思想。
在我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初,我很快就深深地被康德的直观性与哲学思想吸引了。
书中的诸多观点,将人的认识分为经验与思维。
其中经验是通过对感觉进行判断而产生的知识,思维则是基于理性而产生的知识。
康德强调,每个人的知识筑基于他自身的感觉,然后将其以一定的智力传递处理,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和理解这个世界。
另外,康德还提到了悖论、先后之思维等哲学问题,这些观点都让我非常有感悟。
我惊叹于康德所呈现的知识与思维的极端深入,我也对他语言清晰,思维跳跃,有着很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深深地钦佩。
但是,这个书中处理的问题太过丰富,有很多时候我感到理解困难,甚至搞不清楚康德在阐述些什么。
文章的重要性了解《纯粹理性批判》的重要性,首先要了解康德学说的突出地位。
它基于他的哲学思想产生的,是欧洲哲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同时作为德国哲学史中的重头戏部分,这本书不仅仅被德国和欧洲许多哲学家所致力深入理解,而且在二百多年前出版后就已经开始成为当今世界哲学研究的基础。
此书的重要性体现为:1. 它跨越了艺术、哲学和科学的界限,实现了这些领域之间的交叉互补,得以为现代性哲学以及各种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基础。
2. 本书揭示了认识论及其科学知识的特点和取得的本性,探讨了人的认识是如何基于自身经验和观察共同塑造目前生活。
3. 这本书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期望和渴望,成为对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历程的理论指引。
4. 《纯粹理性批判》赋予了现代哲学研究的基础,带动了现代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课题的人性化和技术化方向的诞生,是当代哲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来源。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有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有感第一点,我们经验到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
我们所获得的只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而不是世界的本质。
就像两部摄影机,一部是 1080P 的,另一部是 2K 的,2K 的拍摄的影像更加清晰。
同样,大象可以感知到次声波,蝙蝠可以感知到超声波,我们人所获得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但是,世界上的万物表象总是固定的,这是人获得统一性的来源。
人可以经由知性来获得概念,由此康德假定存在一个本源的世界,但人的经验能力不能触及。
这一点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第二点,对知识命题判断形式的分析。
经验判断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分析判断,另一种是综合判断。
我们获得范畴,对事物划分类型,将经验统一成体系。
但在这里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综合判断,能够将两个毫不相干的范畴建立起连接。
康德解释这是因为人具备想象力能够构想这种关联。
但在想象力的背后是否更深层的模式呢?那就是图式,而图式具备什么样的要素呢?康德在这个思路上打开了先验的直观视域。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的知识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简单描述,更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建构。
我们的想象力和图式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点,对先验的视域进行分析,划定范畴对于我们能够理清知识的来源,认识到理性自身的局限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此,康德把这个领域划分为先验感性范畴和先验逻辑范畴。
基于这些范畴的细致描述,我们理清了一个人的先天的认识能力。
这一点让我认识到,我们的理性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所获得的知识也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认识能力进行反思和批判,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
第四点,在理清我们人具备的先验要素之后,我们就需要对人获得知识的过程以及人如何对自身的表象进行加工以获得概念的这样一个过程进行分析,这就是先验分析论。
这个过程无非就是人从事物对自身的杂多的刺激中获得一个统觉,经由统觉我们意识到表象,然后由知性能力获得概念,再由经由先验感性和先验逻辑能力的图式激发人的想象力,我们由此获得了判断,一切经验知识得以可能,而这些知识本身也将会是逻辑的、空间性的、时间性的。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1《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一座丰碑,它宛如一座深邃的思想迷宫,每一次深入其中都能感受到康德对人类理性的深刻剖析和对知识边界的严谨探索,为我们理解认识的本质、理性的能力和形而上学的问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示。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首要探讨的是知识的来源问题。
他提出知识是由感性、知性和理性共同构成的。
感性为我们提供直观材料,这是知识的起始点。
例如,我们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各种现象,这些直观的印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然而,仅有感性是不够的,知性则是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能力,它通过范畴来整理和统一感性杂多。
就像我们看到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感性材料),知性的范畴(如因果性、实体性等)使我们能够理解这些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知识。
这种对知识构成的分析让我们认识到知识不是简单的经验堆积,而是有其内在的结构和形成机制。
在对理性的批判方面,康德指出了理性在追求知识过程中的限度。
理性有一种超越经验界限去追求无条件者的倾向,比如对宇宙整体的思考、对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等问题的探讨。
然而,当理性超出经验范围时,就会陷入二律背反。
例如,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推理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这使我们明白,人类理性虽然强大,但不是无所不能的,它在形而上学领域有其无法突破的局限。
这一观点对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它告诫我们不能盲目地运用理性去探究那些超越我们经验的事物,避免陷入无意义的思辨。
先验要素论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内容之一。
康德提出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知性论为我们理解知识的先天条件提供了重要视角。
先验感性论中,他指出空间和时间是我们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这意味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在空间和时间的框架内进行的,它们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而是我们感知经验的前提条件。
先验知性论中,知性的范畴是先天的概念,它们使我们能够对感性材料进行综合统一。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它为人类的理性划定了界限,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人类理性的能力和局限性。
首先,康德认为理性本身具有先天的认识形式,即时间和空间的形式。
这种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认识方式和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先天的认识形式的制约。
这意味着,我们的认识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受到我们自身的局限性的限制。
其次,康德提出了“哥白尼式革命”的观点,即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而不是我们的知识依照对象。
这意味着,我们的知识并不是被动地反映对象的,而是对象必须符合我们自身的认识形式。
这种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知识的本质和来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康德还提出了“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的观点。
在“先验分析论”中,康德认为范畴是我们先天的认识形式,是我们用来整理和组织感性经验的工具。
这种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范畴的本质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先验辩证论”中,康德则探讨了理性在追求绝对完整体现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幻相和矛盾。
总的来说,《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哲学著作,它为我们理解人类的理性、知识和范畴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指导。
虽然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概念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但是只要我们耐心地阅读和思考,就一定能够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收获。
同时,这也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的著作,每一次阅读和思考都会有新的收获和领悟。
因此,我非常推荐大家去阅读这本书,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康德在书中提出了道德行为的四个基本原则:人格尊严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正义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人格尊严原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爱护,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年龄或社会地位如何。自由原则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权,提醒我们在行动之前要审慎考虑自己的选择。平等原则则要求我们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公平无私,不偏不倚。正义原则则是指我们应该按照公正的标准来分配资源和权益。
然而,我也认为康德在某些方面的探讨略显晦涩难懂。例如,康德的一些哲学概念和论述,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这使得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过于理论化,可能导致读者的阅读体验受到影响。
第五篇范文:《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在阅读《实践理性批判》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康德在结构和语言上的独特处理,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首先,康德的写作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论述严谨、逻辑性强,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性思考,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探讨道德行为的本质。康德的写作风格既具有学术性,又不失通俗易懂,使得这部作品既有深度,又具有广泛的阅读价值。
其次,康德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这部作品主要以论述为主,但康德提出的各种观点和理论,都可以看作是作者思想观点的化身。这些角色让我对康德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启发了我对道德哲学的思考。
第三篇范文:《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在阅读《实践理性批判》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感作者康德对道德哲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主题、情节、角色和作者意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闯进了一个到处都是高深规则的迷宫。
康德提出的那些概念,什么纯粹实践理性啊,道德律啊,就像是迷宫里一个个神秘的指示牌。
先说说这个道德律吧。
按照康德的说法,道德律是那种绝对的、无条件的东西,就像宇宙里不变的定律一样。
我一开始想,这可有点太“轴”了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绝对的事情呢?比如说,有时候为了一个好的结果,可能得稍微违背一下常规的道德做法,就像善意的谎言。
但是康德可不同意这种想法,他觉得道德律就像一个超级严格的裁判,不管任何情况,都得遵守。
这就好比你在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有一套不能更改的规则,哪怕这个规则有时候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
不过呢,慢慢地我也能理解一点他的想法了。
如果道德是可以随便根据情况改变的话,那不是就乱套了吗?就像交通规则,如果今天说为了方便可以随便闯红灯,那马路上肯定会变得一团糟。
再来说说纯粹实践理性。
这玩意儿就更抽象了。
我感觉康德是想在我们内心深处找到一种真正能指导我们行为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诱惑或者欲望。
就好比我们内心有一个小天使,它知道什么是真正正确的事情,而不是被那些花花绿绿的利益牵着走。
可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被欲望打败了。
就像看到美味的蛋糕,我们的食欲(欲望的一种)就会让我们忘掉减肥这个理性的目标。
康德就像是在提醒我们,要听从内心那个纯粹理性的声音,不要总是被欲望控制。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常常有一种感觉,康德就像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建筑师。
他精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道德大厦,每一块砖(概念)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
他不容许有任何一块松动或者错位的砖,因为那样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
这让我觉得既敬佩又有点小头疼。
敬佩的是他的这种严谨和执着,头疼的是理解起来真的不容易。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试图解决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和界限问题。
他认为,理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也存在着局限性。
如果理性不加以限制,就会陷入矛盾和谬误。
因此,康德提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的任务,即对理性的能力和界限进行分析和批判,以确定理性在认识中的正确运用。
在导言中,康德明确表示,《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的著作,它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全人类。
他认为,哲学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中存在着许多纷争和矛盾。
他希望通过这部著作,结束这些纷争,找到哲学的根本问题,并为人类的理性认识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第一部分“先验感性论”中,康德探讨了感性认识的条件和形式。
他认为,感性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它提供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直观经验。
但感性认识是有限的,它只能提供关于事物的表象,而不能提供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
因此,我们需要知性来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和整理,从而形成概念和判断。
在第二部分“先验分析论”中,康德探讨了知性认识的结构和原理。
他认为,知性是人类认识的另一种能力,它能够对感性认识进行综合和整理,从而形成概念和判断。
知性的基本概念包括量、质、关系和模态等,它们构成了人类认识的基本框架。
知性的原理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它们保证了人类认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第三部分“先验辩证论”中,康德探讨了理性认识的结构和原理。
他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的最高能力,它能够对知性认识进行综合和整理,从而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
理性的基本概念包括灵魂、世界和上帝等,它们构成了人类认识的最高范畴。
理性的原理包括因果律、必然律和可能性律等,它们保证了人类认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在第四部分“先验方法论”中,康德探讨了理性认识的方法和限制。
他认为,理性认识虽然能够提供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但这种认识也存在着局限性。
理性认识容易陷入矛盾和谬误,因此需要加以限制和规范。
康德提出了“二律背反”的概念,即理性认识在某些情况下会陷入矛盾和谬误,因此需要对理性认识进行限制和规范。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要理清康德先验哲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因果律的思路,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因果律的作用对象。
在一般概念中,因果律作用于所有客体之上,人们认识客体时会分析其来龙去脉。
但我们能认识到的只是客体的经验,而无法认识作为自在之物的客体本身。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种色盲基因存在于 X 染色体上,它会遗传给男性后代并导致色盲。
那么,我们凭什么认定是大部分人缺少这种基因,而色盲患者才是正常的呢?我们又根据什么确定树叶的颜色是绿色,而不是其他颜色呢?这是因为我们处于多数群体,而色盲患者是少数。
但如果我们的基因发生改变,树叶会不会变成蓝色呢?那么树叶本身又是什么颜色呢?显然,树叶本身的颜色是在我们感官之外的自在之物,而树叶的绿色是我们认识的经验之物。
由于自在之物是主体之外的存在,它进入主体时必须经过感官的加工,因此我们永远无法直接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所以,我们认识的客体是经验的客体,而不是自在之物,这是客体的两重性。
同样,因果律也作用于经验之上,而不能直接作用于纯粹的物自体本身。
明确了上述问题后,我们的工作才完成了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是什么使得知识成为可能。
外界的感官所接收到的只是杂乱无章的材料,康德将其称为“杂多”。
那么,是什么在处理这些杂多,使其有可能成为知识呢?康德认为,是我们先验的思维形式。
先验的思维形式与外来的经验相结合,“制造”出了知识和关于经验的因果律。
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对象符合知识”,而不是“知识符合对象”。
我们认识的对象是根据我们先验的思维结构在头脑中构建出来的,是纯粹理性迫使自然界吐露的。
如果误读了康德的观点,可能会认为这是唯心论。
但实际上,康德从未认为物自体也能被纯粹理性“创造”出来。
他所表达的是,自然的知识必然形成于纯粹理性之中,并遵循纯粹理性给定的框架发展。
这种纯粹思辨理性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
如果没有它,知识的形成就无法实现。
它超越了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人们可能经历的所有经验,是自在之物。
《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人类理性的探讨,揭示了认知世界的边界和限制。
在这部作品中,康德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批判”理论,标志着现代哲学的转折点。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康德哲学思想的深邃和严谨,对其观点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康德在书中明确了认识的范围,将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官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而理性认识则是通过思考、推理来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
康德认为,感性认识受到时空的限制,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理性认识则受到“三大批判”的约束,即范畴、原理和先验概念。
这些批判使得理性认识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避免陷入矛盾和悖论。
其次,康德对道德哲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道德律令”观念。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必须遵循普遍性原则,即一个人的行为准则若能成为普遍法则,则该行为是道德的。
这一观点体现了康德哲学中的“理性至上”原则,强调了道德行为的自主性和理性基础。
此外,康德还提出了“人类普遍性”的概念,强调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的道德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次,康德在书中对美学和目的论进行了阐述。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基于“共同感”的,即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会产生共同的愉悦感。
这种共同感使得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
而在目的论方面,康德提出了“目的论判断”的概念,认为事物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存在的。
这种目的论观念在自然界的有机体和人类社会的制度中都得到了体现。
读完《纯粹理性批判》,我对康德的哲学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康德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揭示了人类认识的边界和限制,为后世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康德的道德哲学、美学和目的论观念,对我们认识世界、评判事物以及行为准则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篇范文《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人类理性的探讨,揭示了认知世界的边界和限制。
关于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三篇】
关于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三篇】纯粹理性批判篇1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的一生主要写作了三部批判哲学著作,而《纯粹理性批判》则是奠基之作。
《纯粹理性批判》不仅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而且奠定了康德的不可替代的哲学地位,令康德成为名副其实的古典哲学开创人。
康德写作《纯粹理性批判》的背景是作为哲学主体地位的形而上学名存实亡,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者各执一端,难以为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理性主义衰落,危机四伏,自由在中世纪的宗教禁锢下逐步失落,仍未完全释放。
因而,在此背景之下,摆在康德面前的任务就可想而知了,他不但要为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提供一个认识论的基础,还要为以自由为前提的道德伦理开辟一片天地。
所以《纯粹理性批判》应运而生。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首先独辟蹊径地进行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翻转了认识对象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哲学中,一直以来,认为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康德则认为并非知识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康德认同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但同时也认为人的心灵有一套自己的认识形式和结构,因为单纯的感觉经验不能解决知识的普遍性必然性,普遍必然性只能来源于先天的认识形式,而不可能是后天的感觉经验。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区分为三个环节:感性,知性,理性。
因而《纯粹理性批判》也就分为三个部分,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先验辩证论。
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提出空间和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
为了证明空间与时间是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康德进行了形而上学的阐明和先验的阐明,最终得到了空间和时间是我们感知事物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感知的结果,空间与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式,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人类理性只有一种直观形式,物自体不可知。
在先验分析论中,康德提出了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对于知识而言,仅仅有感性直观形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性的参与才能构成知识。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阅读了《纯粹理性批判》,感触颇多。
康德在书中提出的理性的局限性和边界问题让我对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我们只能认识到现象世界,而无法直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这给我的思维打开了新的视野。
书中对于认识的可能性和限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使我对于知识的获得和判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康德的逻辑思维和严密推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对于哲学思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意识到自己在认知上的局限性,并且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理性去解决问题。
这本书激发了我对哲学和逻辑思维的兴趣,也让我对于人类认知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在阅读《纯粹理性批判》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康德哲学的博大精深和深刻内涵。
其中,“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这一部分内容尤其令我着迷。
它探讨了范畴如何先天运用于感性直观之上,以及先验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在第一版序言中,康德指出先验演绎包含双重目的。
其一在于追问范畴运用的合法性,其二是探讨纯粹知性本身以及它的可能性和立足于其上的认识能力。
虽然第二版演绎删去了主观演绎,对知性立足其上的认识能力的讨论篇幅也有所缩减,但这一部分内容依然存在,因为对范畴客观有效性的证明不能缺少其可能性环节。
康德将先验统觉的综合统一视为范畴能够先天运用的根源。
一切表象都是一个统一的先验自我——纯粹统觉——的表象,因此,直观与统觉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
主体需要运用自发性功能去沟通感性与知性的界限,而纯粹知性概念作为一切思维对象的先天条件而运用于感性表象之上的合法性也就得到了演绎。
由此,康德说明了范畴的客观有效性。
然而,范畴被康德规定为“一般而言的对象的概念”,这一规定包含了两重含义。
一方面,知性范畴可以被视为思维对象的概念,因为感性不能思维;另一方面,知性范畴也可以被视为形成对象的概念。
同时,康德似乎将“范畴是对象的先天条件”与“范畴是经验的先天条件”视为一回事。
经验唯有在范畴的运用下才是可能的,而存在被表象为“一个”的对象则是其不可或缺的前提。
然而,直观只能获得感性杂多,其中并不包含一个对象的概念。
因此,需要一种中介性的能力来沟通感性与知性,这就是先验想象力。
尽管两版演绎对先验想象力的功能和地位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它的中介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第一版演绎中,先验想象力是使得范畴运用得以可能的认识能力的中心。
它的作用是将直观中的感性杂多包含在“一个表象中”,产生直观的统一性,同时将在时间中展开的诸多表象综合为“一个”,并着重于强调先验想象力对过去的表象的“保存能力”。
然而,这种综合为一的表象在认识论上只是构成思维对象的先验要素,它缺乏一种来自意识的“统一性”。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优秀7篇)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优秀7篇)这天看到的是关于时间的那一节,康德用了超多的篇幅证明时间是主体的主观形式,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如果一切变化全部消失,时间还将存在;时间有它固有的实在性,是一种经验实在性,如果主体没有这种直观形式,一切变化的表象,时间的表象将不可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7篇《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篇一初中水平读《纯粹理性批判》,难啊。
读的这么费劲当然要拿出来臭显摆一下。
读的是邓晓芒版的。
主要是康德自己造的概念太多,不过没边沁得多。
难不成先被概念?以下说的不对的请大家随意虐。
“先验”理解了就好。
先验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不停的先于经验的动悟或者至少是同时,不知道动悟这个词用的对不对?看到老有人说“先验”,其实是比较唯心的。
尤其是时间和空间的先验还有因果论。
先验是哪来的?先天的,差不多就是天生的意思。
就是说每个人先天就有的。
还是有点玄玄的,怪不得有人把哲学叫玄学。
它的认识论麻烦。
就是“统觉”——人的杂多意识的统一的认识论。
说的从“经验”开始,我老觉得翻译的不应该是“经验”。
不停说超出经验就无真理,可是它的目的就是超出经验,就是最后的本体论——自由客体。
最让我觉得好的就是时间空间的先验,这爱因斯坦的狭义论的时间空间统一的意思差不多。
先验加经验就是康德认定的所谓真理。
超出经验就会造成二律背反,比如论宇宙的限度,既可以推出它是有限的又可以推出它是无限的。
如果人类还没去过月球或看过月球的话,我就可以推出月球有人居住又可以推出月球没人居住,二者谁都无法辫倒谁。
我觉的康德是个怀疑论者,尤其是对上帝的存在,最后只好还是休谟的利益即:有的话,信了我就上天堂喽。
没有的话,信了也没啥坏处。
其实是赌一把的感觉。
所以一直说把道德和幸福挂钩绩效——迷信点的说法就是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
还有实用点的说法就是信上帝可以维系人的道德,这个说法好多人说过,不知是否是康德最早提出的。
《纯粹理性批判》阅读感想
《纯粹理性批判》阅读感想在阅读《纯粹理性批判》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博大精深和严谨性。
这本书对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观点和问题,让我对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一、书籍背景在康德之前,形而上学中的唯理论者和经验论者围绕“认识论”展开了漫长的斗争。
唯理论者认为获得知识的来源在于依靠理性,经验论者则认为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当这两派发展到极致后,便形成了以“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为唯理论代表的独断论和经验主义者休谟的怀疑论。
经验的地位在近代非常高,科学占统治地位后对形而上学是“厌倦和彻底的冷淡态度”,形而上学则“孤苦伶仃被流放他乡”。
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康德对认识论的思考,他认为普遍必然的知识必然存在,于是开拓出先验哲学的认识论道路。
二、因果性和对“物”的区分康德将“物”分为“物自体”和“现象”,认为因果性只能运用于现象,而不是事物本身。
如果我们不做出物的区别,因果性则适用于整个的“物”。
休谟正是因为事物本身有无因果性我们不能证明,而得出因果性是人的习惯而不是客观规律。
对于我们的认知能力来说,我们可以认识到事物呈现出来的现象,而之所以有现象,是因为物自体的存在。
休谟认为因果性的形成是我们在时间上常常看到A出现后,B出现,久而久之得出从A推到B。
康德认为休谟得出的推论完全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这个因果性是从我们的经验中抽出来的,所以只有“或然性”。
对于物的区分康德还用灵魂进行了证明:灵魂的一大特征是自由,但是如果我们不区分物,因果性便也适用于灵魂,而因果论规定有因必有果,这是必然性,必然性和自由是相反的概念,自由不承认必然性,便会陷入矛盾。
另外,在康德认为“道德必然预设自由”也就是说明,道德来自自由,只看必然性是没有道德的。
这样一来,纯粹知性的对象便是现象,而不是物自体。
三、先验感性和时空观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主要讲述了感性、知性、理性三种认知能力。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导语: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一)《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
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
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
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
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
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
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在阅读《纯粹理性批判》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受其主题、情节、角色以及作者意图的影响。这些元素不仅使我对康德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作品产生了强烈的个人感受和反应。
首先,作品的主题引发了我对人类认知能力和认识局限性的深刻思考。康德在书中对先验理性的探讨,使我意识到我们的认知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经验,而是基于先验的知识和逻辑结构。这种观点对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启示,让我开始反思人类认知的边界和局限。
此外,康德关于“现象”和“物自身”的区分,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感知与现实的关系有着惊人的相似。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现象,而无法直接认识物自身。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感知论相呼应,即人们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只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映射,而不是现实的本身。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康德的道德哲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康德提出的“普遍性法则”和“人格尊严”原则,实际上是对人类道德判断心理的一种探讨。他试图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这种准则在现代心理学中,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心理机制。
第二篇范文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审视
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纯粹理性批判》不仅仅是一部哲学巨著,更是一次对人类认知心理的深刻揭示。康德在书中对先验理性的探讨,实际上是对人类认知过程的一种剖析。他用理性的框架,揭示了人类在认识世界时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局限。
康德的“先验理性”概念,在现代心理学中,可以被理解为人类认知结构的基础。这种认知结构,是由人类大脑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它影响着我们如何处理和理解信息。例如,康德提到的“时空观念”,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人类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人类大脑对世界进行分类和理解的一种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哲学是在近代大学的学术坏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思辨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最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学究气的一部作品。
许多试图读懂康德体系的人都半途而废。
不得不承认,康德思想尤其是其思想中的精华:形而上学思想确实晦涩难懂枯燥乏味。
但是我们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也不必视为畏途,望而却步。
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通过我们锲而不舍的钻研,我们必定能进入康德哲学富丽堂皇的大厦,观赏到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启发心智的思想艺术品。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第一遍读完《纯粹理性批判》,确实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
更何况写读后感了。
遂又耐着性子读了第二遍。
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能说是大彻大悟。
但至少这部经典的教育名著让我欲罢不能了。
我只能说若是还有充裕的时间我一定读第三遍第四遍。
根据我所能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我将她分为四个部分。
分别是背景,结构,思路(内容)及评价。
以下我将一一阐述。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他所提出和讨论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全新的。
从其历史背景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历史条件,就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运动。
它带来了法国启蒙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德国启蒙运动。
而《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这些思想运动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一个硕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叛逆精神。
例如康德在这部著作的序言里,就以法国启蒙学派的大无畏精神宣布:“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
”
其次,以牛顿和伽利略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为其提供了理论基奠。
我们都知道,康德从青年时代道奇哲学思想成熟和创立时期,一直都处于自然科学的强大引力之下。
最后便是以卢梭为首的人文科学的诞生,为《纯粹理性批判》的诞生提供了可能性。
在康德看来卢梭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牛顿相提并论的人,他们是各种领域——自然领域和人文领域的巨人。
关于这本书的结构,我是按照目录来分的。
整本书虽然层次明显,但若刻意把他们分散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了。
康德则依据《纯粹理性批判》在其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要解决的任务和问题,将它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先验要素和先验方法论。
而先验要素论又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
其次,先验逻辑由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构成。
最后,先验分析论又分为概念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
另外,从《纯粹理性批判》的这种结构来看,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似乎是一种静态的解剖和分析。
故这部经典名著我想更适合称它为:理性的解剖学。
但是,《纯粹理性批判》并不只是发现和判明了认识能力的结构,而主要致力于判明由诸认识能力的结构所制约着的诸认识能力的功能,判明它们各自在知识总体和相互关心中的地位,功效和作用。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者一条思维主线,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通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
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
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
由此可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思想性质,虽然属于一般形而上学,但是,本身并不就是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的入门式导论。
《纯粹理性批判》的思路大致围绕三点来解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的开头就写道,人类理性在哲学或形而上学这种知识里“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它被一些它所不能回避的问题纠缠着;因为这些问题是理性的本性向理性自身提出的,但它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它们超出了人类理性的所有能力。
”人类理性的本性总是要究根究底,要一直追问到水落石出,不容再问,不可再追。
因此它要求建立起形而上学,去探求一切存在物的最后根据,以建立起绝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那,什么是纯粹理性批判呢。
对此,康德写道:“我所谓批判,并不是批评各种书籍和学说,而是着眼于理想有可能不依赖任何经验去追求的一切知识,来批判一般理性能力,因而是判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否可能,并确定其源泉,范围和界限——所有这些都是从原理出发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康德指明了批判的对象,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出发点,批判所涉及的范围以及批判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显而易见,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质上是理想的自我批判,即康德所说的理性的一切事业中最困难的事业——自我认识。
最后,怎么办。
对此,康德提出,哲学应模仿自然科学走上科学之路。
综上所述,康德的“批判”的主要作用是消极的,它警告人们不要把理论的理性运用到经验以外的本体界去,亦即排除了理性的误用;但这种对认识范围加以限制的消极作用马上就表现出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恰好留出了一个余地,将它交付给了实践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