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管理培训教材(演示版)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四、注塑模具在试模中注意事项
记录试模过程中所得到的参数 记录且分析数据以做为修改模具及生产条件之需要,且为未来量 产时之参考依据 。 1.使加工运转时间长些,以稳定熔胶温度及液压油温度。
2.按所有成品尺寸的过大或过小以调整机器条件,若缩水率太大 及成品显得射料不足,也可资参考以增加闸口尺寸。
3.各模穴尺寸的过大或过小予以修正之,若模穴与门口尺寸尚属 正确,那么就应试改机器条件,如充模速率, 模具温度及各部压 力等,并检视某些模穴是否充模较慢。
b.拆解模具的大型板块,模板、模脚时应用木板垫起平行放置, 防止意外砸伤。
c.拆动模板时,非工作人员不得接近。工作人员与模板保持适 当距离。
d.与前模板要保持相对平行,便于拆解。若二板不平行,可用 铜锤适当敲击,以达到平行,便于拆解。
71
六、注塑模具维修、保养的要点
e.拆解零件要小心,防止零部件撞伤。 f.拆解零件要分类,有保护措施的摆放,以便装配,拆解的各零 部件要有标记,特别是滑块、
41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42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43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44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45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46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47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3、模具制作
48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49
三、 注塑模具制作的简单过程
4.依各模穴成品之配合情形或模蕊移位,予以个别修正,也许可 再试调充模率及模具温度,以便改善其均匀度
63
四、注塑模具在试模中注意事项
5.检查及修改射出机之故障,如油泵、油阀、温度控制器等等的 不良都会引起加工条件之变动,即使再完善的模具也不能在维护不良 的机器发挥良好工作效率。
注塑模具培训资料PPT课件

注塑模具的结构及组成
❖ 注塑模的结构由注塑机的类型和塑件的结构特点 所决定,每副模具均由动模和定模所组成。动模 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而定模则安装在注塑 机的固定板上;注塑时,动模与定模闭合后构成 浇注系统及模腔,当模具分开后,塑件或啤件留 在动模一边,再由设置在动模内的脱模机构顶出 塑件。根据模具中各个部件的作用不同,一套注 塑模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22
一、二板模具(一次分型模具)的特点:
一般是在分型面处分开成定模板和动模板。 ❖ 1、 成型后将成型品和注入口切断,并进行
加工(如:边浇口、直浇口)。 ❖ 2、 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 3、 适合于产品自动落下。(潜伏式浇口,
不需后加工) ❖ 4、 故障少,价格便宜。
23
24
A板 流道
B板
44
❖ 当分形面为平面时,可采用圆形截面流道;若加 工时对中困难,可采用梯形或U字形截面的分流 道。塑料熔体在流道中流动时,表层冷凝冻结, 起绝热作用,熔体仅在流道中心流动,因此分流 道的理想状态应是其中心与浇口的中心一致。
45
❖ 2、分流道的截面尺寸
❖ 分流道截面尺寸应根据塑件的成型体积、塑件壁 厚、塑件形状、所用塑料的工艺性能、注射速率 以及分流道的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27
28
A板
水口板
B板
流道
制品 三板模
29
30
热流道模具图 31
32
重叠模具结构图
33
双色模具
34
注塑模具的设计要求
一、注塑模具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 1、分析塑件结构及其品质要求 ❖ 2、了解注射机的技术规格(使模具与注塑
机相互匹配) ❖ 3、了解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工艺特性★ ❖ 4、考虑模具的结构与制造方面的要求
【培训教材】塑胶注塑模具基础知识讲座PPT

热流道
23
24
25
26
迭层模
迭层模是热流道的一种,它的生产效率有目共睹,但结构复 杂,价格昂贵,注塑机台也较特殊,所以让不少厂家望而步。 27
28
双色模具
基本原理: 双射成型主要以双射成型机两只料管配合两套模 具按 先后次序经两次成型制成双射产品.
工作步骤: 1.A原料经A料管射入1次成型模制成单射产品A. 2.经周期开模,产品A留于公模,成型机动模板旋 转至B合模. 3.B原料经B料管射入2次成型模制成双射成品, 开模顶出.
最高 280 300 300 320 280 340 300 280 280 280 440 290 290 280 235 280 320 280 220 270
最低 25 30 70 70 15 70 50 40 20 20 70 80 10 35 50 20 60 20 20 40
模具温度 (℃)
推荐
最高
50
80
80
110
85
110
80
110
60
80
95
120
75
100
60
85
40
95
40
70
140
175
100
120
15
30
60
80
70
105
50
80
80
110
50
70
40
8 70
60
80
常用塑料设定之料管温度(℃)
原料名称
射嘴
料管头
ABS
203~195
220~195
AS
205~240
190~235
模具培训教材(1)

3-7-4.1注塑模具的点检方法
模具点检方法: 1、对于清扫点检部位。用目测法进行。对有污垢的地方用抹布进行清理即可。 2、对于功能性点检部位,按以下方法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模具培训教材(1)
3-7-4.2注塑模具的保养方法:2-1
1.日常保养:
频次:每班(12H)由操作工负责保养一次 保养项目: a.前、后模面胶丝、胶片、油垢等脏物擦拭、清理; b. 检查弹簧、顶针、滑块等有无拉伤、卡死、断裂等现象,如有以上情况通知模具 管理员安排维修; c. 检查水路是否堵塞,如有应进行疏通; d.顶针、导柱、斜导柱、滑块等活动部位加黄油。
(4)经工艺员及有关技术人员调整好工艺参数后,操作者方可生产。工艺参数包括:时
间、温度、压力、速度、顶出距离、开模行程等。
(5)操作前,设备操作人员应用干净的棉纱将模具型腔及分型面清理干净(部分定模型
腔镜面严禁擦拭)。
七.生产时应注意:
(1)合模时,模腔内不得有异物。
(2)模具侧抽插芯机构动作条件必须符合要求。
模具培训教材(1)
2020/11/20
模具培训教材(1)
注塑模具使用注意事项2-1:
模具是注塑车间生产之本,爱护模具,安全生产是注塑车间每位员工的义务和职责,所 以人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模具上应有明显的标识。
二.在模具存放区存放的模具应垫上适当厚度的木板并按大小顺序整齐排放,并留下工
作通道。
三.新开模具运回车间时,车间有关人员应根据验收要求对模具进行验收;外协模具运
回车间时,模具管理员应做好交接工作。
四.模具配件要经常清点、保养,并做好登记工作。
五.吊运模具时,模具锁紧块要拧紧,吊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安全,严禁在模具下
注塑课管理人员培训教材

注塑课管理人员培训教材1、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执行计划、规定及综合理论知识和现实环境达成目标的一种综合方式。
2、在工作安排时,如有人员顶撞、恐吓等应立即向领班级以上管理员报告,尽量不要产生正面碰撞(冲突)。
3、未经同意请假的不上班或私自下班者及上班时打瞌睡。
应按车间制度进行开出处罚单和通知上级管理人员。
4、上班时,人员不穿工衣、不戴厂证和上岗证,散着长发、穿短裤、背心、拖鞋者及酒后上班,管理员应马上作出指证。
着装不整者不得进入车间,多次不改者给予处罚。
5、注塑课是使用设备作业生产的车间。
未经管理人员的同意和培训,不准私自与他人互换工作岗位,否则会造成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良后果。
6、在生产时,必须参照样板和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及检查,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及不报告者,造成批量产品的返工或报废,按相关车间制度进行处罚。
7、未能按照制作要求和包装要求进行,致使生产数量不准确或产品混装,多装或少装及包装后未有标识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罚或警告。
8、脱模剂、防锈油、顶针油、去污水等是易燃物品,不能靠近及存放在有火种和高温的地方,更不能紧压和碰撞,以免发生火灾和爆炸。
9、进餐时间,组长和技术员应轮流进餐,不能同时没有技术级以上人员不在现场,防止意外的发生。
10、在车间的范围内严禁烟火。
在需要使用火枪作业时,必须把周围的环境清洁整理好后才可使用,并要做好防火准备工作。
非有关技术人员不准使用火枪。
11、模具装卸时,非有关人员应远离,不得靠近。
模具须存放在指定位置,并做好防锈工作。
吊置模具时,须选择好工具,切勿公英制螺牙混用,断裂和滑丝工具不能使用,以免模具吊置滑断坠落。
非规定人员不准使用天车(吊车)。
12、手拉车(手推车)不准载拉人员,更不准有自推自拉的现象。
13、原料需分清种类及摆放。
按机台的生产需要进行配比原料和色粉(颜色),不能混乱使用。
需要干燥的原料,须在清洁干净的烘干炉里面进行干燥。
14、跟踪物料人员须把生产的合格产品准确入库,不良品、返工品、缺料、投诉等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和解决。
注塑车间员工培训教材

4、《注塑作业指导书》的使用规定
• 《注塑作业指导书》作为注塑作业的标准,生产过程必须
使用《注塑作业指导书》,严格按其规定作业
面干净
• 材料完全干燥后还未生产应将干燥温度调低10-20℃左右
以免材料结块或变色
• 不需干燥的原料:PVC新料、PP、PE、PS、TPE新料. • 必须干燥的原料:ABS、POM、PA、PU、PC、AS、
PMMA
具体参数如下表:
材料名称
规格及牌号
干燥温度 ℃
PVC
40° 60° 90°
TPE
PUR
与保险挡块的距离不在2cm左右,喷嘴堵塞产品、料头粘模腔等,应马上 手动→座台退→关马达 找班长或机修工修理
3、操作工注塑作业规程
• 1、 作业前确认材料,模具与计划卡相符,必须清楚计划卡、明确该产品的质量情况 • 2、 准备好⑴生产工具 剪刀、钳子、铜棒 、㈡夹具 冷模、压块、撑块、木块 、作业资料
• 经换色、换模、换料、修模后生产的第1模产品,经自检合格后送质检员首检
确认封样后,才可进行量产
• 每班生产的产品,对照封样品和《注塑作业指导书》进行自检,并如实填写自
检记录
• 接班前,检查计划卡、换模后产品、物料、颜色是否相对应;封样品和作业指
导书是否到位
• 接班时,产品必须经自检首检,按《注塑作业指导书》和其它质量文件规定逐
注塑车间员工培 训教材
注塑车间员工学习项目
•
注塑机的介绍
•
安全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卸模常用工具箱/车/清单
15
卸模前的准备工作
卸模前必须核对尾件样板以确认模具状态!
注意 事项
射出料筒及热流道余料是一定要使用木板或纸 板遮挡,防止溶胶损坏模具或伤人。
料斗余料必须使用干净的容器保存备用,做好 标示,防止误用!
16
模具拆卸的流程和步骤
关闭料斗挡板,清除料斗余料,将料筒内材料用完;清理产品并保留尾件, 如生产时使用的是玻纤料则应在停机前使用PP料或ABS料清洗料筒和模腔; 然后关闭料筒电热;
27
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的影响
开模行程并非越长越好,也非越短越好, 而是要经过精确计算,合理就好!
开模 设定
合理开模速度对减少模具的磨损有帮助,但太 慢的开模速度导致开模时间的延长,为效益计, 在保证模具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要求开模速度 尽量快,以缩短开模时间/
太快的开模速度和太高压开模可能导致模具磨 损及模具零件受力大而损坏。
关闭油泵马达及机台电热、关闭周边设备及机台总电源。
清理生产现场,执行5S 记录模具履历,给模具安装模锁、唧咀盖,包装保护膜、保护套, 入模仓完成
18
步骤12
模具拆卸的流程和步骤
起吊模具必须2人以上操作,起吊过程必 须高度关注人员和设备安全,防止意外发 生。
注意 事项
人员进入模板间作业(清理和保养模具时)必 须保证关闭油泵马达!
1
培 训 大 纲
第一章、模具安装、拆卸及保养 第二章、模具拆卸 第三章、模具保养 第四章、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的影响
2
第一章 注塑模具安装
• 查询相关模具履历,核实模具状态;
装前准备
• 预备对应SOP、SIP、样板、机台及原材料
• 预备相关工具配件
• 严格按作业流程操作
模具安装
• 确保人员、模具及设备安全 • 禁止单人作业
13
第二章 注塑模具拆卸
•模具保养及防护;
卸前准备
•核实模具状态,记录相关模具履历; • 保留相关尾件样板及相关记录;
• 预备相关工具配件
• 严格按作业流程操作
模具拆卸
• 确保人员、模具及设备安全 • 禁止单人作业
14
卸模前的准备工作
1. 文件准备 2. 模具准备 3. 物料准备 4. 设备准备
※打开模具到最大开模行程,用手电检查模具内部及分型面是
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则必须针对性地制定维修和维护方案; ※导柱、导套、柯林柱润滑检查清理,如润滑不足则加黄油; ※顶针、斜顶、行位润滑检查清理,如润滑不足则加润滑剂; ※检查模具水路、电路、油路是否有泄露或老化,如有异常必
须立即处理;
※清理模腔及分型面;
6
模具安装的流程和步骤
步骤7 步骤8 步骤9 步骤10 步骤11
启动油泵马达
以点动形式关闭动模板,使动模板逐渐与模具接触,直至紧贴;
对准模具浇口与机台射咀的中心并调教到可靠接触状态;
关闭油泵马达 用螺栓、模具压板、压板垫块等把模具固定在机器的模板上,拧 紧动模板、定模板上的模具压板螺栓,锁紧模具; 挟下吊装所用的皮带和钢绳;
安装模具运水管路时应保证直进直出,以确保 运水控制模具温度的效果;除非特别情况下经 过负责工艺的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否则模具 运水不得串接 。
26
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的影响
入
入 入
出 出
入 出 入
出 出
传统的运水接装方法
优化后的运水接装方法
模具运水系统的接装: 模具运水的作用是将模具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设定温度下,缩短模具升温和降温时间 可以缩短注塑周期;
启动油泵马达 开模至开模终,调整开模—慢的位置大于关模高压位置。
步骤17
步骤18
开关模和调模参数设定。
10
模具安装的流程和步骤
步骤19 步骤20 步骤21 步骤22
关上安全门,按下二次调模功能键,进入自动调模状态。 安全门再开关一次,机器将进行自动调摸具,调模完成后,机器 恢复为手动。 按关模键,进行关模操作,在关模结束后,关闭油泵马达。
接驳冷却水
步骤23
接驳热流道
步骤24
装模完成,可进入调试阶段。
11
模具安装的流程和步骤
安装模具全部需要手工进行,所有机械操 作应在手动或调模状态下进行;
注意 事项
手工操作(非机械操作)前必须关闭油泵马达, 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安装冷却水工作必须在安装热流道电源前进行 ,以确保热流道电热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安全。
模具维修单、模具履历、产品尾件样板。。。。。。 模具表面清洁、模具编号核对、模具外观检查、模具配件核对(模 具锁、热流道配件)、模具尺寸与核对。。。。。。 提前清除料斗余料,合理包装保存,避免浪费;
提前作好设备防护,防止卸模过程损坏和污染设备;
5. 装模配件准备
装卸模常用配件箱/车/清单
6. 装模工具准备
注塑
成型
开模速度与压力
合模速度与压力
工艺
参数
射胶速度与压力
塑胶材料对模具的影响
25
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的影响
在保证产品外观和尺寸、性能的情况下,模具温 度的设定应就低不就高,高模温可能导致开、合 模困难或模具活动部件容易烧死;
模具 温度
模具的前后模温差应该控制在20℃以内,否则 容易导致产品变形或模具配合出现故障而损坏 模具或模具部件;
5
步骤6
模具安装的流程和步骤
模具起吊时不得打开模锁,确保前后模不 会在起吊过程中分离!
注意 事项
吊装模具到机台模板时应密切留意模具与设备 柯林柱以及机械手的间隙,避免模具与柯林柱 或机械手碰撞。
小型模具吊环应安装在指定位置,大型模具应 安装2个以上吊环;至少2人以上配合完成吊装 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12
模具安装的流程和步骤
确保模具模板和机台模板清洁;模具模板和机 台模板间严禁擅自加垫铁皮或其他物品,防止 模具在高压锁闭状态下受力不均而受损!
注意 事项
安装吊环时,牙纹旋进部分深度需在2倍孔
径(8-10圈)以上,防止模具起吊时吊环 滑牙/松脱而落下。 安装码仔时,码仔螺丝应旋进2倍孔径(810圈)以上之深度,码仔垫块高度应略大于 模板厚度(1-3mm),码仔必须打紧,确保 模具安装牢固可靠。
22
模具保养
生 产 中 模 具 保 养
※取生产样板,检查是否有模具缺陷如边缘压凹、划伤、残 胶 等,以便安排在模具保养过程中针对性地进行维修和维护;
※打开模具到最大开模行程,用手电检查模具内部及分型面是
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则必须针对性地制定维修和维护方案; ※导柱、导套、柯林柱润滑检查清理,如润滑不足则加黄油; ※顶针、斜顶、行位润滑检查清理,如润滑不足则加润滑剂; ※检查模具水路、电路、油路是否有泄露或老化,如有异常必
作业过程中开、合模板及起吊模具必须点动慢 速,确保安全!
19
第三章 注塑模具保养
• 保养周期及方法、流程
在库保养
• 保养记录及履历
• 在库状态及点检
• 保养周期及方法、流程
在产保养
• 保养记录及履历 • 生产状态及点检
20
模具保库台帐进行点检:模具编号、
3
装模前的准备工作
1. 文件准备 2. 模具准备 3. 物料准备 4. 设备准备
模具验收单、SOP、SIP、模具履历。。。。。。 模具表面清洁、模具编号核对、模具外观检查、模具配件核对(模 具锁、热流道配件)、模具尺寸与核对。。。。。。 根据产品BOM或试模单、生产单要求准备物料,根据物料类别和 物性表要求射定烘料温度和烘料时间; 根据模具尺寸和产品要求、试模单要求准备注塑机台及配套设备;
须立即处理;
※清理模腔及分型面;
23
模具保养
在库模具必须定期点检并依据点检结果决 定是否需要提前进行定期保养。
注意 事项
生产中模具保养前必须先取生产样品和模具内 部进行检查以核实模具实际状态;
高光模具或结构复杂的精密模具的生产中保养 频率应较普通模具高。
24
第四章 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的影响
主要
模具温度
28
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的影响
机 械 手
后模
产 品
前模
注塑装置
开模行程的设定: 合理的开模行程可以在保 证模具和生产安全的前提 下缩短注塑周期! L1需要关注产品的顶出行 程; L2可以最小化,保证产品 可以被机械手正常取出就 行; L3可以通过对机械手夹具 的优化取得效果; L4可以最小化,保证机械 手下行和上行过程中不与 模具接触就行!
7
步骤12
模具安装的流程和步骤
移动喷嘴前,先观察喷嘴长度以及模具进 料口的深度,是否有冲突。这可能至致喷 嘴或电热圈的损坏。
注意 事项
要切实检查射咀与模具浇口是否接触良好,确 保不得漏胶,漏胶也可能导致电热圈损坏!
每套模具前后模至少各安装4套压块,必要时 大型模具还必须适当增加压块以确保模具不会 在生产过程中松动移位;
步骤5
步骤6
拆下模具压板并再次确认吊环及天车无异常;
17
模具拆卸的流程和步骤
慢速开模,开模过程中关注吊环及天车状态,确保模具、设备及人员安全; 待模具与机台模板完全脱离方可起吊模具。
步骤7 步骤8 步骤9 步骤10 步骤11
以点动形式关闭动模板,使动模板逐渐与模具接触,直至紧贴;
慢速起吊,将模具安全吊离机台并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垫板上(禁止直接 放置在地面或叉车上)。
L1
L2
L3
L4
L5
30
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的影响
顶出 设定
顶出的最大行程是模具设计时已经设定的,在注塑 参数设定时实际设定形成应低于设计行程,且顶出 行程以满足产品顺利取出为准,绝非越大越好!特 定情况下减小顶出行程可以减少胶粉的产生;小的 顶出行程可以缩短顶出时间,从而缩短注塑周期。 顶针的顶出速度和压力设定应以能够顺利顶出产 品为基本要求,在保证模具安全和产品顺利取出 的情况下,顶出的压力以小为好,顶出的速度以 快为好,这样可以缩短顶出时间,从而缩短注塑 周期。 多次顶出会加速顶针和斜顶部件的磨损,缩短模 具使用寿命,除非特别情况经过工艺负责人批准 ,原则上顶出次数不得超过1次,难以顶出的问题 应通过调整顶出设置或修模具进行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