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液病护理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血液病护理知识】

1. 小儿造血系统的组成及特点有哪些?

小儿造血系统的组成与成人相同,包括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系统等。

骨髓造血期开始于妊娠3个月,妊娠8个月后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而且脂肪细胞很少,外观呈红色,称之为红髓。出生后造血场所主要是骨髓,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以出现髓外造血情况。当红骨髓内脂肪组织增多后,外观呈黄色,称之为黄骨髓。在儿童和少年由于骨髓的成分以红髓为主,因此,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急性失血时,只能紧急动员髓外造血部位进行造血,这也是儿童较成人更易发生肝脏、脾脏和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2. 不同年龄组小儿血液有形成份的正常值是多少?

(1)红细胞: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约85(70~100)ml/kg,婴儿及儿童为(75~80)ml/kg,早产儿为(90~108)ml/kg。

(2)白细胞:出生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可达20×109/L,生后数小时逐渐增加,于生后24小时达高峰,以后渐降,至生后2周降至12×109/L,维持整个婴儿期。5~6岁时为9×109/L,学龄期为8×109/L,此后达正常成人水平7(4~10)×109/L。

(3)血小板:新生儿血小板(100~400)×109/L,出生后6个月始血小板数量与成人相同为(150~350)×109/L,并维持终身。

3. 小儿血液病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是什么?

(1)贫血依贫血程度及进展速度的不同,临床可表现为颜面及口唇苍白,患儿可有倦怠、学习能力及注意力下降、头昏、活动后心悸气促、起立时眼前昏黑,直至精神差不能胜任学习或体育课,甚至嗜睡等。

(2)出血倾向血液病的出血倾向是凝血、止血机制异常的结果。出血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表现为皮肤出血、鼻衄等。

(3)发热和容易罹患感染血液病的发热多数是由于合并感染所致,同时伴有感染的表现但也有不少血液病,发热就是其固有症状之一。

(4)其它可能与血液病有关的症状体重减轻、慢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皮肤淤斑、黄疸、发绀、视力障碍、反复口舌溃疡、异嗜癖、吮指、急性腹疼、腹胀、剧烈腰背痛、骨痛、关节肿痛、神经系统症状、精神症状。

4. 小儿血液病的常规化验及检查项目有哪些?

小儿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的特异性,绝大部分血液病的确诊需要依靠化验检查来确定。首先应进行血液常规化验,之后根据血液常规化验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检查以及通过骨髓穿刺及活检所需检查的项目。

(1)血液常规检查:是发现血液病的最基本的检查,它们的数值若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提示有血液病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骨髓穿刺检查:对血液病患儿来说骨髓穿刺检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通常根据骨髓象、血象(血液常规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及体征,对一些血液病就可作出确定诊断。

(3)骨髓活检:对大部分疾病来说骨髓穿刺检查是可以做出诊断的,但是有些疾病必须借助于骨髓活检才能确定诊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硬化症等。骨髓活检可弥补骨髓穿刺取材困难这一不足,得以及时确定诊断。

5. 小儿血液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即放射线;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铅、砷、农业杀虫剂、苯及其衍生物等。

(2)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

(3)遗传因素

(4)药物因素:第一类是骨髓抑制性药物,第二类是某些药物发生类过敏样反应而引起血液系统改变,第三类是皮肤科常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5)饮食因素:营养物质的缺乏:如铁、叶酸、维生素B

12

、维生素C、维

生素B

6、维生素B

2

及维生素E、铜等微量元素。

(6)精神因素:精神焦虑紧张可以影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疾病乘虚而起。由此可见,重视身体的锻炼和保养,注意精神心理的卫生,善于排解不良情绪,减轻精神压力,对防止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都至关重要。

6. 血液病患儿应当吃哪些食物?

(1)蛋白质类:如豆类,包括各种豆制品、蛋类、鱼类、肉类(猪肉、羊肉、牛肉、肝)、家禽、坚果等。这类食物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族及铁等。

(2)乳类:包括所有的乳制品如全奶,脱脂奶、奶粉、炼乳、乳酪、干酪等。乳类食物是蛋白质,维生素A、B族和钙的重要来源。

(3)蔬菜水果类:包括所有的水果及果汁、蔬菜。这类食物能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4)米面类:包括米饭、各种面食、面包、饼干等。这类食物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和铁。

除上述四类基本食物外,每天还应当摄入适当的脂肪或油类,以供给人体热量和维生素E。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没有明显缺乏的情况下,不应服用,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用量过多会沉积在组织中不能排出,造成中毒。饮食中营养搭配很重要

7. 血液病患儿要忌口吗?

血液病患儿需不需要忌口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从中医角度来说,应按阴阳、寒热和五行原则,因人因治而制宜。但不建议给患儿食用大量的滋补性药物,如人参、枸杞、阿胶等。从西医角度来说,只要富有营养、清洁卫生、不对身体产生有害作用的食物,都可以作为患儿的饮食。一般地讲,生冷、油腻食物最好作为禁忌对象。油腻食物会妨碍患儿胃肠的消化功能。有口腔溃疡或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忌辛辣刺激或热烫饮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往对某种食物(如海味)过敏的患儿,应予禁忌。

血象低时患儿的饮食应注意预防出血和感染,可给患儿高压无菌饮食,勿食用过硬、带尖、带刺食物。注意食物搭配,防止腹泻,如酸奶不宜和水果同食。水果最好是选择能剥皮和易于清洗的如苹果、香蕉等。勿食草莓、葡萄、长期放

置的速冻食品等,以免发生消化道感染。化疗期间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宜。为避免和某些药物的过敏反应相混淆,有过敏体质的患儿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鱼、虾、蟹等海产品。应用门冬酰胺酶时需食用低脂饮食,防止并发急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儿做好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手污染是造成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据有关文献报道,经手传播细菌造成的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比空气传播的危险性更高,而彻底洗手可以使感染率下降50%,且成本低。所以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直接、最简单、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由于血液病儿童抵抗力低下,极易受细菌的侵袭而感染,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保障患儿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

9.您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吗?

洗手有6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右手握住左手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整个洗手过程不应少于15秒。

10.洗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使用洗手液洗手(肥皂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引起细菌的生长繁殖)。家庭成员不能共用擦手毛巾,以免洗手后再次污染。擦手毛巾要一人一用、定期清洗消毒,干燥悬挂在水龙头上方,方便取用。

(2)护理传染病患儿或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于消毒液浸泡或用消毒液搓擦双手。常用的消毒液有:500~1000mg/L碘伏溶液、500mg/L有效氯溶液等。

(3)手的消毒时机:直接接触患儿前后;处理同一患儿的不同部位前后;接触患儿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物之后;接触被患儿污染的物品后;饭前饭后;外出回家后;为患儿服药、喂饭、饮水前后等。

11.血液病患儿常见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当患儿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发生感染,常见的部位有:呼吸道、消化道、肛周、口腔、皮肤、耳朵鼻腔及眼睛、泌尿系等。

12.如何预防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1)保持病室环境的洁净,每天定时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患儿的保暖。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使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2)床单位用物简洁,床头柜内不要堆放过多物品,各类物品应分类放置。

(3)不要互串病房和病床位易发生交叉感染。

(4)减少探视和家属陪伴,有利于住院环境的卫生管理。

(5)护理患儿之前,家长应洗手,血象低时,患儿及家长都应戴口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