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P的形式化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形式化验证:从混成系统到CPS

形式化验证:从混成系统到CPS

卜 磊南京大学形式化验证:从混成系统到CPS关键词:形式化验证 混成系统 CPS混成系统是一种嵌入在物理环境下的实时系统,一般由离散组件和连续组件连接组成,组件之间的行为由计算模型控制。

经典混成系统一般分为离散层和连续层,其构成体现了计算机科学和控制理论的交叉。

在连续层,通过系统变量对时间的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实际控制操作模型以及系统中参数的演变规律。

而在离散层,则通过状态机、佩特里网等高抽象层次模型来描述系统的逻辑控制转换过程。

在两层之间通过一定的接口和规则将连续层的信号与离散层的控制模式进行关联和转换。

大多数复杂实时控制系统,都包含连续变化的物理层与离散变化的决策控制层之间的交互过程,因此混成系统在工业控制和国防等领域大量存在,特别是安全系统,如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工业控制等。

随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重要性越来越高,人们对相应系统的质量特别是可信性的需求快速提升,系统失效所带来的灾难也越来越大。

在交通运输方面,车载导航系统的小小失误就可能造成交通事故,而飞机导航系统的失误则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在国防领域,对软件系统的错误已经进入零容忍度阶段。

因此,如何对混成系统进行有效的可信性保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测试、仿真[2,3]等技术是研究和保障软件质量的主要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以运行系统为发现问题的主要手段。

由于人力无法穷尽地遍历系统所有可能的运行输入和场景,也就不足以保证检测的完备性,这可能会给系统后期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因此,在对系统错误零容忍的安全攸关的系统领域,采用可证明系统模型正确性的形式化验证理论和技术[4,5]来对系统模型进行安全性验证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成为了相关领域近期的主要关注点。

混成系统形式化验证形式化方法形式化方法(formal method)混成系统实时嵌入式系统,特别是复杂的实时控制系统,广泛存在着这样一类子系统:它们行为中的离散化逻辑控制与连续性的时间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彼此互为依存,息息相关。

基于CSP的网络协议描述与仿真

基于CSP的网络协议描述与仿真

(o c mmu i t gsq e t l rcse) Sp t owad ic dn ef w c a n u l smo ueo nc i e u ni o ess i u r r l igt o hr a dn ce d l f an ap f n u h l t u
第 3 卷 增刊( 8 I )
20 0 8年 9月

东 南大 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R ALO O T A TU VE S T N trl ce c dt n OU N F S U HE S NI R I Y( aua S i e io ) n E i
、 18 , . o 3
g n rtd a e h i lt n T e esu iss o ta h to ft ep oo o o ma ec it n e e ae f rte smu ai . h s tde h w h tte meh d o r tc lfr l s r i t o h d po
mo ueo muain A d sr t no C ( as sinc nrl rtc 1 i gv ni ip p r hc d l f i lt . eci i f Pt n mi o o t oo o) S ie t s a e i s o po T r s op nh w h
smu a i n h s smu ai n me h d s rs wi h a sn f a CS o u n ,a d t e r ae i lt .T i i lt t o t t t t e p r i g o P d c me t n h n c e t s a o o a h smu a i n s e e o e p o o o n e a t n f a l u p t h i u a i n r s l y c l n e n c e s i lt c n f h r t c l t r c i . n l o t u st e s o t i o i y m lt e u t b a l g t u lu o s i h

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公共云计算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游用户对于公共云服务的安全和隐私问题逐渐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安全建模技术是公共云计算平台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一、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的概念CSP,即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的缩写,是一种描述进程之间共同作用的形式化方法。

CSP技术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描述,包括系统中的各个子模块,进程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运行过程。

CSP建模技术的核心是进程和通信事件。

进程是CSP中抽象的一种对象,它由代码和执行过程组成,而通信事件则是完成进程协作的基本元素。

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主要采用CSP对系统或者应用进行安全描述和分析。

在具体应用中,CSP主要采用事件顺序分析(EFSM)来描述系统中的交互信息流和控制信息流。

EFSM可以通过有限状态机(FSM)描述。

二、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的优势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具有以下三个优势:(1)形式化描述,确保系统的详尽分析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采用形式化的描述方法,保证了系统的计算过程得到了详尽的分析。

通过形式化的描述方法,可以达到精确定义、规模化分析、转化为计算机程序实现等目的。

这能够提高系统描述的可靠性和精度,防止信息安全漏洞和严重的数据泄露。

(2)可视化展示,方便系统管理在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中,采用了图形化显示信息安全事件流程的方法,方便管理人员了解系统中所发生的数据交互、控制逻辑和事件序列等信息,方便管理人员对于系统或应用的安全检查以及运行结果进行监测和调节。

(3)灵活性和扩展性高由于基于CSP的安全建模技术可以利用标准的实现和验证工具,这样就能够不断拓展方法的适用范围,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

物联网中安全通信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物联网中安全通信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物联网中安全通信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吴名欢;程小辉
【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33)002
【摘要】针对物联网通信协议安全性不足和使用非形式化方法进行分析时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物联网安全通信协议,建立了协议主体模型和攻击者模型,采用通信顺序进程CSP的形式化方法对协议模型进行了分析.该通信协议对传送的信息进行加密,采用的加密方式是散列函数结合异或运算.协议主体进行了相互认证,认证服务器为协议主体通信分配了会话密钥,解决了读写器非法扫描和信息安全传送的问题.利用故障发散改进检测器(FDR)对该协议模型CSP进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协议主体进行了相互认证,会话密钥是安全的,所提出的物联网通信协议是安全可靠的,CSP方法用于分析协议的安全性是可行的.
【总页数】6页(P333-338)
【作者】吴名欢;程小辉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9.2
【相关文献】
1.Casper/FDR和串空间在物联网通信协议中的形式化分析 [J], 吴名欢;程小辉
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安全通信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J], 陈黎洁;单振宇;唐涛
3.物联网中安全通信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J], 高爱玲
4.CBTC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形式化分析 [J], 杨森
5.无人机无线通信协议的形式化认证分析与验证 [J], 刘栋;连晓峰;王宇龙;谭励;赵宇琦;李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扩展不干扰模型(ENISM)及基于CSP的描述和验证方法

扩展不干扰模型(ENISM)及基于CSP的描述和验证方法

Ab ta t Ba e n t e t e r fn n—nt re e c sr c s d o h h o y o o i e f r n e,t spa e o s s a xt n d n —n e f r hi p rpr po e n e e de on i t r e — e e s c iy mod lENI nc e urt e SM ,f rt r os fs e iia i n a na y i fi o ma i n fow l o hepu p e o p cfc to nd a l ss o nf r to l po —
s r t n m e h d f rs s e d sg n e c i e h e n i c i i t o o y t m e i n a d d s rb st es ma tcENI M — a e n t eCo p o S — b s d o h mm u i CC n— —
方法.
关键词
不 干 扰模 型 ; 信 顺 序 进 程 ; 式 化 描 述 ; 式 化 验 证 ; 整 性 通 形 形 完
T 39 P 0 D 号 : 1 . 74 S .. 0 6 2 1. 0 7
中圄 法 分 类 号
An Ex e de n I e f r n e S c r o e ENI M )a d t n d No - nt r e e c e u iy M d l( t S n
I s CSP Ba e s r pto n r fc to e h d t — s d De c i i n a d Ve i i a i n M t o
CUIJ n HU ANG a GAO a — u u H o Xio Ch n

南大-徐宝文-关于软件工程学科、软件工程专业与 软件学院的一点认识

南大-徐宝文-关于软件工程学科、软件工程专业与 软件学院的一点认识

1.软件工程学科
我们的工作与实践
• • • • • • • • • • • • • • 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分析与实现(1982-) 程序依赖性分析(1989-2005) 程序切片分析 (1995-2009) 对象抽取——不同风格程序之间的转换(1996-2000) 并发程序不同泛型关系分析——不同风格程序之间的转换 (1996-2001) 内存泄漏分析(2000-2003) 程序指针与别名分析 (2004-) 类型传播分析 (2006-) 泛型概念抽取 (2006-) 程序 (尤其是基于类的) 各种度量技术(1997-) 各种程序重构技术 (2003-) 程序错误定位技术 (2006-) 基于程序分析的各种测试技术(1998-) ……
关于软件工程学科、软件工程专 业与软件学院的一点认识
徐宝文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bwxu@
1.软件工程学科
1.软件工程学科
1.软件工程学科
1.软件工程学科
分析
• 国际上(国外)对软件学科、软件工程学科有明确的研究 范围界定,甚至在软件杂志上都很少发数据库方面的论文, 软件工程杂志几乎不发数据库方面的论文 • 国内几乎把只要涉及到软件(代码,甚至微代码)的都看 做软件的范畴,包括人工智能、图形学、自动控制、各类 涉及代码(程序)的应用(如机械控制)……

1.软件工程学科
我们的工作与实践:成果
论文被国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各种途径引用采用: • 杂志、会议论文 • 博士论文 • 重要技术报告 • 项目申请 • 专利报告 • 做成PPT(胶片)报告 • 国际上几乎所有软件工程相关方向学术、研究单位都引用、采用过我们的工作
被国外引用超过1000次,国内引用超过2000次
2.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形式化方法

软件形式化方法

演示
• 形式化规约和验证工具PAT(Process Analysis Toolkit)演示
– 哲学家吃饭问题 – Sliding Game – Shunting Game
.sg/PAT/wp-source/resources/pat3_5_1/PAT3.Setup.3.5.1.msi
经典案例及应用
• Praxis公司于1992年交付给英国民航局的信息显示 系统是伦敦机场新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在该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形式化描述和非形式 结构化的需求概念相结合;在系统规格阶段,采 用了抽象的VDM模型;在设计阶段,抽象VDM细 化为更为具体的规格。项目开发的生产效率和采 用非形式化技术相当,甚至更好。同时,软件质 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软件的故障率仅为0.75每 千行代码,大大低于采用非形式化技术所提供的 软件的故障率(约为2~20每千行代码)。
24
形式化方法的主要内容
• 形式化开发过程的任务分为:模型获取、模型验证、模型 变换
模型获取:从现实世界向模型表示转换,对应软件生命周期中的 需求分析、规格、设计活动; 模型验证:是否满足需求及具有所期望的特性; 模型变换:从模型表示向计算机系统变换的过程。
• 这些任务对应三方面的活动:形式化规约、形式化验证、 程序求精
25
形式化方法的发展
• 20世纪60年代:程序正确性证明研究
• 20世纪80年代:硬件电路设计的形式化方法应用
(时序逻辑和模型检验的诞生)
• 20世纪90年代:通信协议和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形式
化方法应用(工业界应用高速发展) • 本世纪:交互式并发软件系统的形式化方法应用
26
经典案例及应用
• 牛津大学和Hursley实验室于20世纪80年代 合作将Z语言用于IBM商用信息控制系统。 IBM对整个开发进行的测试表明,Z语言的 应用明显地改善了产品质量、大量减少了 错误和早期诊断错误。IBM估计使总体开发 成本降低9%。这一成果获皇家技术成就奖。

形式化验证方法浅析

形式化验证方法浅析

形式化验证方法浅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

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软件错误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形式化验证方法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形式化验证方法进行一定的浅析,介绍其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形式化验证方法的基本概念形式化验证是一种基于数学逻辑的方法,通过数学语言描述待验证系统的行为规范或性质,然后利用自动化或手工化的技术对系统进行验证。

形式化验证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检测、定理证明和符号执行等技术,其中模型检测和定理证明是相对常见和成熟的技术。

模型检测是一种自动化验证技术,它通过穷举系统的所有可能状态来检测系统是否满足给定的性质。

模型检测的核心就是构建系统的状态转移模型,然后利用状态空间搜索算法进行验证。

常用的状态空间搜索算法包括符号模型检测、显式状态搜索和隐式状态搜索等。

模型检测方法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性质违反情况,但是其缺点是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对于大规模的系统往往难以处理。

定理证明是一种手工化验证技术,它通过数学推理和演绎来证明系统是否满足给定的性质。

定理证明的核心是将系统的行为规范或性质转化为逻辑公式,然后利用数学推理规则和定理证明工具来验证系统。

定理证明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处理复杂的性质和系统,但是其缺点是依赖于人工的推理和分析,效率较低并且受到形式化规约的限制。

1. 系统建模:形式化验证的第一步是对系统进行建模,将系统的行为规范或性质形式化描述。

系统建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化语言和工具,如时序逻辑、Petri网、状态机和模型检测工具等。

建模的目的是将系统的行为抽象化和形式化,为后续的验证工作奠定基础。

2. 性质描述:形式化验证的第二步是对系统的性质进行描述,通常包括功能性要求和安全性要求。

功能性要求是描述系统的期望行为,如正确性、完备性和一致性等;安全性要求是描述系统的禁止行为,如死锁、饥饿和冲突等。

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软件测试方法研究

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软件测试方法研究

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软件测试方法研究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检验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测试方法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测试覆盖不全面、缺乏实时性等。

因此,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软件测试方法应运而生。

形式化验证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符号计算的严格推理方法,通过形式化地描述和证明软件系统的性质,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相比传统的测试方法,形式化验证具有以下优势:1. 精确性:形式化验证方法可以对软件系统进行全面、严格的分析,排除了传统测试方法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和误判等问题,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全面性:形式化验证方法可以覆盖软件系统的所有可能状态和行为,不受测试用例设计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3. 自动化:形式化验证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和自动化工具的支持,可以自动化地执行验证过程,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和排查的工作量。

4. 实时性:形式化验证方法可以在软件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进行验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避免了后期修改的复杂和成本的增加。

在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软件测试方法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形式化规约:形式化规约是形式化验证的基础,通过形式化语言描述系统的规范和约束条件,可用于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功能性等属性。

常用的形式化规约语言包括Z语言、Hoare逻辑等。

2. 形式化推理:形式化推理是形式化验证的核心技术,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形式化推理方法包括模型检测、定理证明等。

3. 自动化工具:为了方便进行形式化验证,研究者开发了一系列自动化工具,用于辅助形式化规约、模型检测、定理证明等任务。

常用的自动化工具包括SPIN、NuSMV等。

4. 实际应用: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软件测试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铁路信号控制系统、航空控制系统等。

这些案例验证了形式化验证方法在提高软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

编程技术中的软件验证与形式化验证方法研究

编程技术中的软件验证与形式化验证方法研究

编程技术中的软件验证与形式化验证方法研究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软件的复杂性和错误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软件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软件验证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编程技术中,软件验证和形式化验证方法是两个研究的重点领域。

软件验证是指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技术来检查和验证软件的正确性。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减少软件的故障率,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软件验证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测试。

测试是通过运行软件并输入各种输入数据,观察软件的输出结果来检查软件的正确性。

然而,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输入情况,也无法保证软件的正确性。

因此,形式化验证方法应运而生。

形式化验证方法是指使用数学和逻辑的方法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

它通过形式化的规范和证明来验证软件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形式化验证方法可以提供更高的保证,能够发现软件中的隐藏错误和漏洞。

其中,模型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形式化验证方法。

模型检测通过对系统的模型进行状态空间的遍历来检查系统是否满足某些性质。

它可以自动化地对系统进行验证,并给出反例来指示错误的发生位置。

另外,定理证明也是一种常用的形式化验证方法。

定理证明通过数学的推理和证明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某些性质。

它可以提供严格的证明和保证,但也需要较高的数学和逻辑能力。

随着软件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形式化验证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例如,符号执行是一种新兴的形式化验证方法。

符号执行通过对程序的符号变量进行符号化执行,来探索程序执行路径的所有可能情况。

它可以发现隐藏的错误和漏洞,并生成输入数据来导致错误的发生。

另外,抽象解释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化验证方法。

抽象解释通过对程序的抽象和近似来进行验证,从而减少验证的复杂性和开销。

它可以将程序的行为抽象为一些属性,然后通过对这些属性进行验证来判断程序的正确性。

尽管形式化验证方法在软件验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万能的。

基于模型的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案例自动生成方法

基于模型的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案例自动生成方法

基于模型的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案例自动生成方法吕继东;朱晓琳;李开成;唐涛;王海峰【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50)005【摘要】为了提高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案例生成效率,提出了基于混合通信顺序进程(hybrid communication sequential process,HCSP)形式化模型和时间自动机(timed automaton,TA)形式化模型的列控系统测试案例自动生成方法;建立了列控系统运营场景的时序模型,分析了列控系统运营场景规范中时序功能的正确性;在时序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满足全状态、全变迁和自定义-使用3种领域无关覆盖准则的列控系统测试案例自动生成算法,并以RBC(radio block center,RBC)切换场景为例,生成了100%全状态、全变迁和自定义-使用覆盖准则的测试案例套.从测试套数量、测试时间和内存消耗3个方面分析测试案例的生成效率表明:自定义-使用覆盖准则的测试案例套测试时间和内存消耗最小,分别为0.02s和9.4 MB,本文方法提高列控系统测试案例生成效率最大达30%.【总页数】11页(P917-927)【作者】吕继东;朱晓琳;李开成;唐涛;王海峰【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83【相关文献】1.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案例生成方法的研究 [J], 季学胜;李开成;张勇;刘大为2.基于因果图法的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案例完备性验证方法 [J], 穆建成;辛未;马连川;曹源3.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系统链路质量检测方法 [J], 蒋云翔;王亚民;朱刚4.基于变异模型的CTCS-3级列控系统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J], 刘晓亮;袁磊;吕继东;魏国栋;富德佶5.基于TAIO变异的CTCS-3列控系统测试案例生成方法 [J], 魏柏全;吕继东;陈柯行;唐涛;王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

2011-5-28大作业参考资料:1.试就一种常用软件体系结构说明其概念、结构模型与应用领域,并结合该体系结构的应用,用一种ADL来描述该体系结构。

2.结合某一应用,编写一个XML文档,并将其与一个XML Scheme对应起来,最后用一种方法来解析该XML文件。

3.登录Oracle网站,学习Java FX 的使用方法,编写一个小型Java FX应用。

(选作)4.通过网络学习Flex,用Flex编写一个应用程序。

(选作)5.给出三种常用的Java 设计模式,并用Java语言给出其实现的实例。

电子稿文件名格式:学号+姓名+软件体系结构期末作业.DOC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要点浏览本章将对学术界常见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进行介绍.由于研究流派不同,各种ADL的设计和能力也不尽相同.本章选取五种比较典型的ADL作为代表,希望能让读者了解主流ADL的基本能力,主要功能和应用范围.为了让读者对各种ADL 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本章最后还对这五种典型的ADL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比较. 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将能:了解主流ADL的语法和语义掌握主流ADL的特点区分主流ADL的不同总体介绍任何一个软件系统都有结构,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分析设计阶段,通过考察系统的结构,可以对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系统的结构往往体现为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配置.对于描述软件系统配置的表示法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75年,DeRemer和Kron就设计了模块互连语言(Module Interconnection Language,MIL)用于描述结构化的基于模块的程序.在MIL中,模块可能需要导入/导出各种资源.所谓的"资源"就是命名元素,例如类型定义,常量,变量,函数等.MIL 的编译器通过进行模块间的类型检查来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常见的检查包括:某个模块要使用的资源是否已经被其它模块提供了,资源的类型是否匹配,一个模块的实现是否确实提供了其规约中声明的资源,一个模块是否有权访问它要使用的资源等.早期的MIL要求不同模块的开发人员在开发前先达成很多一致.例如:能够根据简单的名字匹配来发现模块之间的交互,所有的模块都是用同一种语言开发的,所有的模块在组装系统时都可用,模块的接口描述了与之进行交互的其它模块……进一步的研究逐步弱化了这些限制.例如Darwin允许模块在运行时动态的实例化并进行绑定;Polygen允许不同的模块用不同的编程语言进行开发.各种软件配置的表示法逐渐成熟,它们既能描述静态也能描述动态的结构化的分布式系统. MIL的关注点是模块及其之间的互连.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人们发现模块之间的交互逐步变得复杂.研究人员对模块之间交互的重视导致了"连接子"(connector)这个概念的诞生,它主要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component)即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从而软件系统的结构可以自然的用构件,连接子及其之间的配置进行描述.将连接子作为与构件同等重要的一阶实体进行处理,是因为如果不将构件之间的交互显式的进行描述,将会带来一些问题,包括: 难以将构件之间的交互信息局部化,从而导致难以识别系统中的连接,并且难以复用连接机制构件之间的关系难以进行抽象,从而阻碍对整个系统结构的理解由于构件的实现和交互信息绑定在一起,对不同构件的使用往往会因为交互机制的不兼容而产生严重的集成问题.支持构件,连接子及其配置的描述语言就是如今所说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ADL).UniCon就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体系结构描述语言.此外,典型的ADL还包括:Rapide:一种事件驱动的ADL,它以体系结构定义作为开发框架,支持基于构件的开发.该语言提供了建模,分析,仿真和代码生成的能力,但是没有将连接子显式地表示为一阶实体.Wright:其主要特点是将CSP 用于软件体系结构的描述,从而完成对体系结构描述的某些形式化推理(包括相容性检查和死锁检查等).但它仅仅是一个设计规约语言,只能用于描述,无法支持系统生成,同时CSP 的使用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Acme:支持ADL之间的映射及工具集成的体系结构互交换语言.其目标是作为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共同的互交换格式,以便将现有的各种ADL在这个框架下统一起来;而它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ADL.xArch:一种基于XML 的ADL.它使用XML 定义了描述体系结构的核心元素,可以用来简单的描述软件体系结构,也可以作为设计其它ADL的基础,或者用作体系结构描述描述语言的互交换机制.xADL2.0:以xArch 为基础的基于XML 的ADL.除了xArch 的核心元素,xADL2.0 还提供了对系统运行时刻和设计时刻的元素的建模支持,类似版本,选项和变量等更高级的配置管理观念,以及对产品家族的体系结构的建模支持.此外,xADL2.0还利用XML 的可扩展性简化了新的ADL的设计及其相应工具的开发过程.各种ADL的出现为描述软件系统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描述方法,而不是容易引起歧异的线框图.这种精确的描述也使得设计人员能够在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对系统结构进行高层的分析和验证,从而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质量,降低开发成本.以下我们将着重介绍五种ADL:UniCon,Darwin,C2 SADL,Acme和xADL.常见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UniCon (Universal Connector)UniCon简介UniCon是由CMU和SEI设计的一个体系结构描述语言.该语言关注软件体系结构的结构化特性,将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复合构件)描述为构件和连接子的配置,其中构件表示计算或者数据,而连接子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每个构件的接口都对外提供一些演员(player).构件通过这些演员与外界发生交互.与构件类似,一个连接子的协议对外提供一些角色(role),连接子通过这些角色来调解构件之间的交互.图- 1是用UniCon的图形化编辑器生成的示意图.UniCon概念的示意图图- 1中有两个构件,构件A和构件B,它们都是Unix中的过滤器.这两个构件都有三个演员,用三角形表示.左边的演员表示输入流"standard in",右边的演员是输出流"standard our"和"standard error".两个构件之间是一个连接子,它是Unix下的管道.这个连接子有两个角色:悬垂在左边的表示管道的入口(source),右边的表示管道的出口(sink).在上图中,构件和连接子之间还没有交互.为了在构件之间建立连接,演员必须和某个角色关联起来.如图- 2所示.在UniCon建立连接通过演员与角色的关联,最终就可以建立整个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配置.最新版本的UniCon不仅支持类似于上例的管道-过滤器系统,还支持使用过程调用和共享数据的模块交互系统,基于RPC调用的分布式系统,根据各种实时要求共享处理器的进程以及基于SQL命令的数据库访问.UniCon的提出是为了达到如下目的:解决系统描述和组装的实际问题,为实际工具提供一个原型;为各种连接机制提供一个一致的访问方式帮助软件设计师区分不同的构件类型和连接子类型并验证构件和连接子配置的正确性支持图形化和文本化符号以及二者之间的互换兼容现存的用常见的编程语言编写的构件(这些构件并不需要特定于UniCon) 尽可能的将运行时开销降到最低以下将具体介绍UniCon中构件和连接子的定义.UniCon中的构件UniCon中的构件定义包括规约部分和实现部分.构件的规约称为构件的接口(interface).接口定义了构件所能进行的计算以及使用构件必须遵循的约束.构件的接口包含三类信息:构件类型:构件类型表示构件提供的功能的类型,它限制了该构件所能定义的演员的数量,类型和规约.特性:由属性和值组成的二元组,用于指定与构件整体相关的附加信息,例如断言,约束等.演员:从构件外部可见的语义单元,构件通过演员与其它构件发生交互.其语法如下:构件的实现有两种形式:原子(primitive)实现:原子实现是一个指向存在于UniCon语言外部的文档链接,该文档包含了相应的构件实现.它可能是某种编程语言的源代码(目前UniCon工具集仅仅支持C语言的源代码),也可以是目标码,或者是包含目标码的Unix档案库文件,或者是二进制可执行文件,shell脚本,数据文件,C语言的include文件等复合(composite)实现:某个UniCon构件的复合实现是对其它已定义的构件和连接子的配置的描述,该实现包含三类信息:片段(piece):用于构造某个配置的构件和连接子实例配置信息:描述构件和连接子的关联抽象信息:描述该构件的接口如何由其复合实现中的构件接口实现.构件实现的语法如下:UniCon中的连接子连接子的定义也包含规约和实现两个部分,其中规约部分通过协议(protocol)进行描述.连接子的协议定义了构件之间允许产生的交互,并确保这些交互能够顺利进行.连接子的协议包含三类信息:连接子类型:连接子类型表示连接子所能调解的构件之间的交互类型,它限制了连接子的角色的数量,类型和规约.特性:由属性和值组成的二元组,用于指定和连接子整体相关的附加信息,例如断言,约束等(例如和时间和顺序相关的规则)角色:从连接子外部可见的语义单元,通过角色连接子对构件的交互进行调解.角色通过与演员发生关联,从而形成系统的连接,它定义了参与连接的演员的需求与责任.连接子的实现是UniCon内置的,即UniCon只支持连接子的原子实现,它本身不提供用户自定义连接子实现的机制.连接子的定义的语法如下(从中也可以看出UniCon目前支持的连接子实现的类型):UniCon是最早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之一.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UniCon强调将系统划分为构件后,用适当的连接子将其组装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构件和连接子之间是松耦合关系.UniCon备受诟病的一点是它只支持预定义的连接子,并且不支持复合连接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在UniCon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增强.增强后的UniCon称为UniCon-2.UniCon-2提供了一个比较灵活的类型系统,并且引入了责任(duty)这个概念用于描述演员,角色等与属性的关系.某个系统配置的责任还可以用于描述体系结构风格.由于UniCon-2允许用户引入新类型,为了便于对与新类型相关的约束进行检查,UniCon-2采用了一种开放的编译器结构以便于增加相应的检测方法.DarwinDarwin简介Darwin最初是一个分布式系统配置语言,引入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后,Darwin成为一个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作为一个ADL,Darwin对软件系统的静态结构的描述和UniCon非常相似,不过Darwin中引入了一些特有的构造(construct)使之便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此外,Darwin使用π演算作为其形式化基础,因此使用Darwin描述的体系结构模型能够进行一些高层的模型检测,例如是否存在死锁等.Darwin的建模能力和特点使用Darwin描述的软件系统配置主要由构件及构件之间的绑定(binding)组成. Darwin中的构件是用服务(service)进行定义的,一个构件既能对外提供一些服务,也能请求外部的服务.所有的服务名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定义这些服务的构件,亦即构件的定义本身并不需要了解全局的服务名.因此Darwin中的构件是上下文独立的(context independent),这有助于构件的复用,并能简化维护阶段对构件的替换工作.构件的服务由服务类型进行区分,但是Darwin本身并不解释服务类型信息.服务类型信息要么由低层的形式化行为规约进行解释,要么用于表示底层分布式平台所支持的通信机制(例如在Regis系统中,类型信息就可以直接用于选择正确的通信代码).图- 3是一个过滤器构件的定义,其中服务的类型信息就是尖括号内的内容.Darwin中的构件Darwin中的绑定就是构件的provide服务和require服务之间的链接.只有provide服务类型和require服务类型相互匹配,相应的绑定才是合法的.由于Darwin本身只管理服务类型,并不对其进行解释,因此必须由提供服务类型的系统来判断服务是否匹配(不过在Darwin目前的工具集中,仅仅简单的通过名字是否相同来判断服务是否匹配).为了灵活的对构件进行绑定,Darwin中提供了一些特有的关键字,例如forall,when等.下述代码是图- 4例子的Darwin描述,其中流水线的长度是由其参数动态决定的,forall,when等也体现了Darwin这种ADL 对动态性的支持.Darwin对动态结构的支持主要来自于延迟实例化(lazy instantiation)和直接动态实例化(direct dynamic instantiation)这两种技术.延迟实例化是指只有当用户试图访问某个服务时,提供该服务的构件才被实例化.将延迟实例化与递归结合起来就能描述几乎不受限制的结构,其局限性是不能描述循环绑定的结构.直接动态实例化则允许系统结构随意的发生演化,这需要底层π演算的相关支持.具体细节以及与π演算相关的内容请参看相关文献.可变长度的流水线(Pipeline)用Darwin 描述的客户服务期系统使用构件和绑定就能定义Darwin中的复合构件以及一个系统.事实上,Darwin描述的系统就是一个层次式结构化的复合构件.下述代码就是图- 5所示的客户服务器系统的Darwin描述.注意:其中的System构件就是最终的系统.Darwin的设计面向的是分布式软件,因此它对系统动态性的支持可以说是天生的.从抽象的角度来看,Darwin中的构件及其之间的绑定其实独立于具体的构件交互机制,因此理论上Darwin也能用于描述传统的程序结构.虽然Darwin能很好的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但是Darwin中并没有显式的连接子概念,因此使用Darwin进行复杂系统设计时关注的主要还是构件;当然这似乎并不会削弱其表达能力.C2 SADLC2 SADL是UCI设计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描述符合C2风格的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C2风格C2风格是一种基于构件和消息的体系结构风格,主要是应用于带有图形用户接口(GUI)的应用系统,但也能用于其它类型的应用.这种风格要求构件之间通过消息交换进行通信.因此每个C2构件和C2连接子都有一个top接口和一个bottom接口,其中top接口定义了该构件所能接收的应答消息和向上发出的请求消息,而bottom接口定义了该构件能够进行应答的请求消息及其向下发出的应答.所有消息都以连接子为桥梁在构件之间进行传递.这种风格的体系结构将系统中的构件用连接子划分为不同层次,如图- 4所示.C2风格的体系结构:可视化堆栈(Stack)C2概念的图例C2风格的核心在于构件之间的"有限可见性",即处于系统中某个层次的构件只能"看到"上层的构件,而不清楚下层到底是什么构件在与之进行通信.具体表现在如下所述的构件之间的通信规则(即系统的组装规则):构件的top接口只可能与某一个连接子的bottom接口相连构件的bottom接口只可能与某一个连接子的top接口相连与连接子相连的构件或者连接子没有数量限制两个连接子相连时,只能是其中一个的bottom接口与另一个的top接口相连C2 SADLC2 SADL目前还只是一个原型语言,其相应的支撑工具还在开发中.该语言包含三个部分:接口定义符号(IDN, interface definition notation):是C2中的构件接口的规约.如下所示是一个堆栈(Stack)构件的C2 IDN.体系结构描述符号(ADN,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notation):是C2体系结构的声明性规约.例如图- 4所示例子的相应描述如下:体系结构构造符号(ACN,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notation):主要用于表达体系结构的动态变化,例如如果要在运行时删除堆栈的一种可视化表示方式,可以用ACN进行如下描述:C2 SADL中的连接子本质上是一种消息总线,复合这种结构的应用系统往往具有比较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不过由于C2 SADL还没有针对大型实际系统进行建模和使用,因此对使用该结构所可能导致的性能问题还不是很明确.AcmeAcme简介Acme是CMU的Acme项目的产物.该项目始于1995年,目的是为了研究一个公共的语言,使之能在不同的体系结构设计工具之间作为体系结构描述信息互换的桥梁.目前Acme及其开发工具包AcmeLib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可扩展的基础框架用于描述,表示,生成以及分析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而作为桥梁作用的Acme,由于必须具备大多数ADL共有的概念,因此它本身也是一个ADL,并且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通用的ADL.Acme的建模元素和特点Acme的主要特点表现为:采用七个基本的体系结构设计元素作为体系结构的本体(architectural ontology),如图- 6,图- 7所示.采用灵活的标注机制支持使用外部语言定义的非结构化信息使用类型机制对常见的可复用的软件体系结构俗语和风格进行抽象描述使用开放的语义框架对体系结构描述进行推理Acme的设计元素Acme的设计元素以下对Acme所采用的设计元素进行简要介绍.这七个设计元素是:构件(components):系统中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直观的说,就是线框图中的框.典型的构件有: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黑板,过滤器等.连接子(connectors):构件之间的交互.直观的说,就是线框图中的线.典型的连接子有:过程调用,事件广播,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协议等.系统(systems):构件和连接子的配置.端口(ports):构件通过端口与外界发生交互.一个构件可以有多个不同类型的端口,每个端口都是一个接口的集合,例如一系列需要以特定顺序调用的过程.角色(roles):连接子通过角色与外界发生交互.角色定义了构件之间交互的参与者. 表示(representations):构件或者连接子内部结构的描述.通过"表示"这个概念,系统的体系结构就具有了层次结构.同时,"表示"这个概念可以用于描述体系结构实体的多个视图(但是Acme本身并不处理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 7所示. 表示的映射(rep-maps):将构件或者连接子的内部"表示"与外部接口进行映射. 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系统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系统(图- 8)的Acme描述.Acme本质上是一些ADL的建模元素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它能作为不同ADL 及其支撑工具之间用于信息交换的语言.这是Acme的最大作用,当然这也使得它只能成为一个建模能力一般的ADL,例如Acme中就没有相应的机制用于对构件或者系统行为进行描述或者规约.相关研究者正在考虑在Acme中引入类似于Wright中使用的CSP的形式化语言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作为一个通用的交换语言,Acme的能力及其可扩展性也不是无限的.例如Acme的扩展仅限于在七个基本设计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并且Acme中缺乏用于描述属性及其数据格式的元语言.无论如何,Acme是第一个ADL之间的互交换语言,它的出现使得不同的ADL支持工具之间有可能进行体系结构描述信息的交流.xADLxADL简介xADL是UCI设计的一个基于xml的ADL,最新版本是xADL2.0.其建模元素都是使用xml schema进行定义的.xADL除了提供ADL中常见的建模元素外,还对产品家族的描述提供了一些支持,例如体系结构版本等.这是xADL的一个独特之处.此外,xADL本身设计成一个模块化语言,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xADL建模元素和特点作为一个ADL,xADL也定义了常见ADL中的建模元素,包括构件,连接子,构件的接口,配置等,其中构件和连接子都具有内部结构.由于xADL的模块化特性,使得用xADL描述的体系结构看起来就像是一些相互独立的结构的集合.例如下述代码就是用xADL描述的一个客户-服务器结构(图- 11)(由于空间有限,下述简写代码没有遵循xml的格式!)用xADL 描述的客户-服务器系统除了上述常见的体系结构建模元素,xADL还提供了一些特有的建模元素用于支持产品家族的建模,这些元素包括:选项(Option):允许体系结构描述中的一些构件或者连接子在某些情况下是可选的,即不一定存在.变体(Variant):类似于编程语言中的联合(Union).将某些构件或者连接子指定为变体,意味着这些元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实例化为不同类型的元素.版本(Version):用于描述构件,连接子和接口的版本树.这样就可以在同一个体系结构模型中使用同一类型元素的不同版本.结构差异(Structural Differing):用于描述两个xADL结构的差异.产品线体系结构差异(Product-Line Architecture Differing):用于描述产品线中两个体系结构的差异.上述建模元素在xADL中根据抽象层次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行时概念,包括构件实例,连接子实例,接口实例,链接实例等;还有一类是运行时概念,包括构件,连接子,接口,链接等(这些都是类型的概念)xADL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灵活的可扩展性.其可扩展性本质上来源于xml以及schema的可扩展性,例如可以通过schema的include机制来实现继承等.当然,从上述介绍中也可以看出,xADL也提供了体系结构建模的基本元素,并且用于定义xADL的xml schema是独立于其它ADL的,因此xADL也可以用于ADL 之间的转换.已有研究人员已经给出了从C2,Acme等ADL到xADL的映射规则. xADL相比UniCon等ADL来说属于第二代的ADL.其xml基础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并且由于xml格式文本的易交换性使得xADL能比较容易的集成不同的支持工具.但是由于xml格式的冗长,因此对xADL的使用需要有一定的工具支持.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分类框架根据对ADL的研究,Medvidovic 和Taylor 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用于对ADL进行分类和比较的一般框架,如表1所示.该框架认为一个ADL必须明确的对构件,连接子和它们的配置进行建模;为了保证体系结构描述有明确的语义还必须对构件的接口进行建模.此外,为了保证可用性和有用性,它也必须为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和演化提供工具支持.除了上述必需的建模元素外,不同的方法由于关注点的不同,可能会关注不同的体系结构特性,比如系统组装的风格,某个应用领域的特征以及分布,并发,安全和吞吐量等属性.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体系结构建模特性构件接口,类型,语义,约束,演化,非功能属性连接子接口,类型,语义,约束,演化,非功能属性体系结构配置易理解性,组装性,精化和追踪性,异构性,可量测性,演化,动态性,约束,非功能属性工具支持主动规约,多视图,分析,精化,实现生成,动态性ADL的分类与比较框架,黑体字表示必须建模的元素如上所述,构成体系结构描述的三要素是:构件,连接子和体系结构配置.因此,一个ADL应该提供至少这三种元素的显式描述.是否同时描述了这三种元素,也可以。

计算机科学中的形式化方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中的形式化方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中的形式化方法研究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其研究对象逐渐从计算机硬件转向了计算机软件。

而在软件开发中,形式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将从形式化方法的定义、发展与应用角度进行探讨。

一、形式化方法的定义形式化方法是指在建立计算机程序或系统的规范、特别是为验证其正确性而使用的一种系统工程技术。

可以说,形式化方法是基于形式化语言和逻辑系统,对软件开发中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验证、分析以及推理的方法。

二、形式化方法的发展形式化方法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的数学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数学公理化的建立和逻辑思维的发展。

20世纪末期,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形式化方法被引入到软件开发中,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在形式化方法的发展历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模型检查法:该方法是通过建立模型来检查系统的正确性。

通过定义有限状态自动机(Finite Stated Automata,FSA)模型或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TI)模型,检查模型中是否存在故障。

2. 定理证明法:定理证明法是从数学角度对程序或系统进行验证,该方法通常使用谓词逻辑或基于类型的方法来证明系统的正确性。

3. 形式化语言法:该方法是通过建立形式化语言对系统进行描述,从而规范程序员实现的过程,以减少程序的错误。

4. 形式化描述法:该方法是对系统进行形式描述,并进行模型检查、定理证明等分析方法,以验证其正确性。

三、形式化方法的应用形式化方法的应用可以展现在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在软件需求收集和分析阶段,通过建立形式化语言来对需求进行描述,从而避免了语言的歧义和模糊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形式化模型,对需求进行验证。

在软件设计阶段,通过建立形式化模型对系统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识别错误和不一致点,以便在最早的时候进行修复。

在软件编程阶段,通过使用形式化语言对程序进行描述,从而减少编程过程中的错误,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形式化方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形式化方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形式化方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苗德成;冯黎波【摘要】This paper discusses briefly some basic concepts of formal method, and studies mainly its mathematical theory found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ach sta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advantages. Limitations of formal method as well as their respective reason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n points out some future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formal method, and finally makes a brief evaluation of applying formal method to software engineering.%探讨了形式化方法的基本概念,重点研究了形式化方法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其在软件工程各阶段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形式化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上的优势和局限性及其原因,并指出了形式化方法发展的几个方向,最后对形式化方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做了评价.【期刊名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2)006【总页数】6页(P575-579,597)【关键词】形式化方法;软件规约形式语言;软件工程;形式系统;规约【作者】苗德成;冯黎波【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韶关512000;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1基于软件工程方法论,软件工程是将客观世界实际问题抽象成认识世界概念模型,再将认识世界概念模型转换为程序世界可执行程序集合的活动,前者是认知领域符号推演与系统论证过程,而后者则是工程领域理论实践与计算转换过程。

基于CSP的物联网David数字图书馆协议的改进与形式化分析

基于CSP的物联网David数字图书馆协议的改进与形式化分析
吴名 欢 程小 辉
( 桂 林理 工大 学信 息科 学 与工程 学 院 桂 林 5 4 1 0 0 4 )
摘 要 在分析 了物联 网通信节点使用的 D a v i d 数 字 图书馆通信 协议运行 的基础 上, 指 出了此协 议存在 阅读 器非法
扫描 标签和协议主体没有会话密钥的安全隐患 , 提 出了解 决安 全 隐患的方 案。采用通信 顺序进 程( C S P ) 的形 式化 分
析方法对提 出的方案进行 了建模 分析 , 对复 杂环境 下的攻 击者和各 协议 主体建 立 了 C S P进程 。在 实验 中, 攻 击者在
Do l e v _ Ya o 模 型下对新 的协议 方案模 型进 行攻击 , 最后没有 发现攻 击点。实验结果表 明 , 该 协议方案 能有效 解决 D a —
t h e a t t a c k e r s we r e mo d e l e d . I n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s . he t n e w p r o t o c o l i S a t t a c k e d u n d e r Do l e v Ya o mo d e 1 b y a a t t a c k e r , b u t
v i d数 字 图 书馆 协 议 的安 全 隐 患 , 保 证 了协 议 主 体 的 相 互 认 证 性 以及 会 话 密钥 的安 全性 , 证 明 了模 型 的 可 行 性 。
关键 词
物联网 , 形 式化分析 , Da v i d数 字图书馆协议 , 通信顺序进程 TP 3 9 3 . 0 4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法分 类号
On C SP I mp r o v e me n t s t o Da v i d’ S Di g i t a l Li b r a r y Pr ot o c o l a n d F o r ma l An a l y s i s i n I n t e r n e t o f Th i n g s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冯登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保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又发展为”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

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交叉学科领域,它要综合利用数学、物理、通信和计算机诸多学科的长期知识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进行自主创新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协同的解决方案。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安全的研究更强调自主性和创新性,自主性可以避免陷门”,体现国家主权;而创新性可以抵抗各种攻击,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就理论研究而言,一些关键的基础理论需要保密,因为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距离很短。

现代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问题是密码理论及其应用,其基础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构作与评估.总的来说,目前在信息安全领域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密码理论与技术;2) 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3) 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4)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5) 网络安全与安全产品。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在以上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外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密码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基于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公钥密码、分组密码、序列密码、认证码、数字签名、Hash函数、身份识别、密钥管理、PKI技术等)和非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信息隐形,量子密码,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理论与技术)。

自从1976年公钥密码的思想提出以来,国际上已经提出了许多种公钥密码体制,但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RSA;另一类是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比如ElGamal公钥密码和影响比较大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

由于分解大整数的能力日益增强,所以对RSA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过程

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过程

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过程一、引言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是指通过数学的方法证明一个安全规约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可证明安全规约的基本概念可证明安全规约是指在密码学中,通过数学的方法证明一个协议或算法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下能够达到所期望的安全性质。

在可证明安全规约中,通常会涉及到参与方、攻击者、安全性质等概念。

三、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的基本过程1. 安全性定义:首先需要明确所要证明的安全性质,例如机密性、完整性、认证等。

根据所要证明的安全性质,定义出相应的攻击模型和安全性定义。

2. 构造模型:接下来需要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描述参与方的行为和攻击者的能力。

该模型应该能够将参与方和攻击者的行为形式化地表示出来,并且能够准确地描述出协议的执行过程。

3. 安全性证明:在构造好模型之后,需要进行安全性证明。

安全性证明通常采用约束满足问题(CSP)的形式化方法,通过数学推导和逻辑推理,证明协议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下能够达到所要求的安全性质。

4. 合理性证明:除了安全性证明之外,还需要进行合理性证明。

合理性证明是指证明协议的设计和执行是合理的,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并且能够在实际环境中有效地运行。

5. 引理证明:在进行安全性证明和合理性证明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引理的证明。

这些引理是在整个证明过程中的中间步骤,用于推导和证明协议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四、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的方法1. 符号模型: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通常采用一种符号模型。

符号模型是将参与方的行为和攻击者的能力用一组符号表示出来,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协议的执行过程。

2. 形式化方法:在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中,常常使用形式化方法来进行证明。

形式化方法是通过数学推导和逻辑推理,对协议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推导和证明。

3. 密码学原理:可证明安全规约证明依赖于密码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应用密码学原理,可以对协议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证明。

基于CSP的进程行为取证方法研究

基于CSP的进程行为取证方法研究

S UN o z , Gu . i YU a CH EN n. i , Ch o 一, Da we
, .n tueo C mp tr e h o g , a j gU i r t o P s n cmm nct n , aj g2 0 0 , hn  ̄ 1 Is tt f o u T c n l y N ni nv s y f ot a dT l o u i i s N ni 1 0 3 C i i e o n e i s e a0 n a
中图分类号 :P( T 3)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53 (0 9 0 - 4 - 17 —49 20 )60 80 0 6
Re e r h o r n i e h d ft o e s Be a i r Ba e n h v o s d o P
基 于 C P的进 程 行 为 取证 方 法研 究 S
孙 国梓 , 俞 超 , 陈丹伟

,. 1 南京邮 电大学 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 江苏 南京 200 、 10 3
\. 2南京邮 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 江苏 南京 204 1 6 0

要: 针对取证过程 中所获取的进程异常行为 , 出进程行 为事件重建犯 罪过 程的方法。该方法使 用 C P 通信 提 S(
mo e fp o e susn he p o e s rc r s i y tm o g tt e pr c s o mu ia in r l s te n s d lo r c s i g t r c s e o d n s se t e h o e s c m n c t e ,h n f d o u i
顺 序 进 程 ) 论 来 形式 化描 述 具有 威 胁 乃 至破 坏 性 的 进 程 操 作 及 进 程 间 的 通 信 , 据 系统 保 存 的进 程 行 为 记 录建 理 根

软件工程中的形式化方法研究-软件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软件工程中的形式化方法研究-软件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软件工程中的形式化方法研究-软件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早期软件系统规模较小,20世纪60年代之前,对软件系统的开发一直通过“手工”方式,具有个人化及技艺化的开发特点。

6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容量和速度有了显著提升,软件系统规模越来越大,软件开发生产率不再能满足现状,软件危机开始爆发。

60年代后期,针对“软件危机”提出两类解决办法:一是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过程,即“软件工程”的出现和发展;二是建立严格的理论基础,采用形式化方法来指导软件开发过程。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应用,形式化方法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形式化方法1.1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中的形式化方法就是通过严格的符号系统和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验证一个目标软件系统的行为和特性,包括需求规格、设计和实现等。

形式化方法所使用的是严格的数学语言,其语法和语义都是无二义的、精确的。

1.2主要研究内容形式化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规约(FormalSpecification)和建立在形式规约基础上的形式验证(FormalVerification)两个方面。

形式规约是指通过具有精确语义的形式语言对程序功能进行描述。

描述结果将作为程序设计和验证的重要依据。

形式验证是对现有的程序系统进行验证,检查其是否符合规约的要求。

传统的验证方式是通过实验对系统进行查错,包括模拟(simulation)和测试(testing)。

1.3形式化方法的分类根据描述方式,可将形式化方法归为两类:(1)模型描述的形式化方法。

通过构造一个数学模型来直接描述系统或程序。

(2)性质描述的形式化方法。

通过对目标软件系统中不同性质的描述来间接描述系统或程序。

根据表达能力,可将形式化方法大概分为五类[Barroca*1992]:(1)模型方法——对系统状态和改变系统状态的动作直接给出抽象定义,并进行显式描述。

该方法的缺陷是不能显式地表示并发。

基于触摸自然手势的指挥所业务映射与验证方法研究

基于触摸自然手势的指挥所业务映射与验证方法研究

基于触摸自然手势的指挥所业务映射与验证方法研究
凌云翔;叶挺;陆锡高;谈益兴
【期刊名称】《系统仿真学报》
【年(卷),期】2011(23)7
【摘要】基于指挥所主流操作业务的应用需求,引入适于指挥所中人机交互的触摸自然手势,并在对完成触摸手势原语到操作任务的映射过程中,利用用户动作标记UAN(User Action Notation)完成了指挥所业务到双手触摸交互手势的映射,将UAN描述的用户操作模型转换成为通信顺序进程CSP(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的形式化描述,并证明其单用户操作模型的正确性。

最后以一个师级部队应急输送方案的仿真推演为例,说明了自然手势交互在指挥所操作业务中的具体应用。

【总页数】6页(P1398-1403)
【作者】凌云翔;叶挺;陆锡高;谈益兴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多点触摸的自然手势识别方法研究
2.基于中老年用户的移动设备触摸屏手势操作可用性研究
3.自然言语及其伴随手势的多模态性研究方法——以"教师手势在
英语口语课堂新词教学中的支架作用"为例4.基于触摸显示屏的手势输人字符方法研究5.自然触摸手势鼠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26卷,第4期,2009年7月Journal of Zhejiang Sci Tech U niv ersityVol.26,N o.4,Jul.2009文章编号:1673 3851(2009)04 0557 04基于CSP的形式化方法研究孙 麒,张云华(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杭州310018)摘 要:CSP(通讯顺序进程)和B方法都是一种较好的用于实时控制系统构架分析的形式化方法,但是单独一种在描述实时控制系统构架时都存在不足。

通过对CSP技术和B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分布式系统和实时控制系统的形式化方法 CSP B,CSP B集成了CSP技术和B方法,不仅具有CSP技术的特点,而且还有B方法的长处,并将CSP B运用到证券分配系统中。

关键词:CSP;B方法;形式化方法;CSP B中图分类号:T P301.2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形式化方法的研究起源于Dijkstr a和H oare对程序验证以及Scott,Str atchey等人对程序语义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形式化技术研究的深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化工具。

例如,由IBM公司的维也纳实验室的研究小组提出的V DM;由牛津大学计算机研究室(OCUL)Pro gramm ing Research Group开发的Z语言,还有诸如Petri网[1],CCS和时序逻辑语言等形式化方法。

但是这些形式化方法都是基于单一形式的形式化工具,只适合描述软件系统的某些方面(比如:控制,数据,结构,行为等)或者只适合描述某种类型的软件系统(比如:顺序系统,并发系统,分布式系统,实时系统等)。

由于上述原因,人们开始研究各种不同的形式化方法的特点,并将它们综合起来,因此集成形式化方法成为了形式化方法发展的一个方向。

通讯顺序进程[2](co 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CSP)是一种用来描述通过传递消息来进行通讯的并行代数系统的符号,是一种描述语言,一种记录研究系统类型的通用方法。

同时,CSP也是一种研究与并发性(concurrency)相关的理论问题的优秀工具,它可以提供并发系统的形式化研究所需的所有机制。

CSP比较容易描述异步并发系统,既具有直观的系统表示形式,又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在分析描述系统的并发、同步和竞争方面是很方便的。

但是CSP是基于事件进程的,它在建模能力、数据抽象和提炼技巧方面有一定的缺陷。

B方法也是一种形式化方法[3]。

它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中B技术、B方法和B工具集的简称,是一种健全的面向实际软件工程的基于数学理论的方法。

但是B方法适用于顺序系统的行为,缺乏并发语义,在描述并发或分布式系统时显得不足[4]。

尽管CSP和B方法都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化方法,可以用于系统构架分析。

但是,单独一种方法在描述实时控制系统构架方面都存在不足,如CSP不擅长对数据和函数等进行定义,而B方法在描述系统并发控制等方面又存在局限。

笔者将CSP和B方法进行结合研究,构造出一个集成B规范的CSP描述,即CSP B 形式化方法,以更好地对实时控制系统进行系统构架。

在CSP B方法中,B方法扩展了CSP在数据和函数定义方面的能力,CSP扩展了B方法在明确表示操作语义和描述并发系统方面的能力。

收稿日期:2008-11-06作者简介:孙 麒(1977- ),女,浙江诸暨人,讲师,主要从事软件工程与图形图像的研究。

1 C SP 和B方法的集成图1 CSP 规格和B 方法规格的映射关系CSP 和B 方法集成后描述系统的规格称为CSP B 规格。

CSP 规格和B 方法规格的映射规则如图1所示。

CSP 和B 方法的集成关键在于如何在新的定义中映射CSP 和B 方法,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在定义中引入CSP 来保持的系统的总体结构、控制能力及行为,B 方法定义抽象数据结构、系统限制以及功能处理。

下面将具体对实现集成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方面:连接状态信息的表示、操作到信道的映射和操作语义的定义分别作介绍。

1.1 连接状态信息的表示B 抽象机的状态是从变量到值的映射,而CSP 进程的状态是一个进程表达式。

下面用一个Simple 抽象机来说明,Sim ple 抽象机的规格如下:MACH INE Sim pleSET S AA={aa,bb,cc}VARIABLESx x INVARIANTx x AA INIT IALISAT ION x x :=aaOPERAT IONSSet(new v al)!PRE new v al AATH EN x x :=new v alEND;res ∀Get !BEGIN r es:=x xEND对应Simple 的CSP 规格描述为Set?Val #Get!Val #MA IN 。

那么Simple 抽象机执行完Set(cc)后的状态可以表示为{x x #cc},而Simple 的CSP 规格执行完Set(cc)后的状态可以表示为 #M AIN 。

那么CSP 和B 方法的集成形式CSP B 可以用这一对状态来表示,其中第一个元素是{x x #cc},第二个元素为 #M AIN 。

比如Sim ple 的CSP B 状态可以表示为({x x #cc}, #MA IN)。

1.2 操作到信道的映射对于B 方法操作到CSP 信道的映射,采用的方法是将操作中的每一个参数和返回值转换为CSP 信道上的值[4]。

为了简化CSP 规格,我们不要求CSP 提供所有的信道值。

如果信道值丢失,那么任意的B 值都可以在那个参数上保持同步。

对于形式为X ∀op(Y)!S 的B 操作,将其简化为a ∀op(b),称为操作定义。

首先定义一个信道函数,将B 操作定义映射为CSP 信道事件。

让o p 表示一个带有n 个参数和m 个返回值的B 操作,其中m ∃0,n ∃0;让a 1,%,a n 表示参数值,让r 1,%,r n 表示返回值。

定义:channel(r 1,%,r n ∀op(a 1,%,a n ))={o p.a 1%a k |0&k &n }∋{op.a 1%a n .r 1%r k |0&k &n }对于Simple 抽象机有channel(Set(aa))={Set,Set.aa},channel(aa ∀Get)={Set,Set.aa}。

这表示信道事件Set 将和B 操作Set 的所有执行保持同步,而信道事件Set.aa 将只和参数是aa 的Set 操作保持同步。

1.3 操作语义的定义B 方法的操作语义是由三重关系 #o (表示的。

如果o=r 1,%,r m ∀op(a 1,%,a n ),那么 #o (表示初始状态558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学 报2009年 第26卷为 的抽象机在执行完带参数a 1,%,a k 的操作后,会得到返回值r 1,%,r m ,并使抽象机达到一个新的状态 (。

CSP 的操作语义也由三元关系表示。

P #ch.a 1%a n P (表示进程表达式P 可以执行信道事件ch.a 1%a n ,然后达到一个新的进程表达式P (。

那么我们可以定义CSP B 的操作语义形式为( ,P)#A ( (,P (),当且仅当, #o (、P #A P (,其中A channel(o)。

2 C SP B 的应用下面用CSP B 来规格化一个证券分配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办公室进行证券分配,其中用CSP 来规格化系统事件信息,用B 方法规格化系统状态信息。

B 规格模拟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在顾客和可利用的证券之间建立关系,它提供创建和删除顾客,建立和删除顾客到数据库或数据库到顾客的映射操作,也提供分配一个证券给顾客、顾客请求证券和顾客收集证券等操作,请求操作不会对数据库造成影响。

B 规格如下:MACH INE T okensSET S OFFICE={o1,o2};CUST={c1,c2,c3}CONST ANTS mxPROPERTIES mx N )m x =3VARIABLES to kensINVARIANT tokens CUST #(0%mx )INIT IALISAT ION tokens:={}OPERAT IONSAddCust(cc )!PRE cc CU ST )cc dom(to kens)TH EN to kens:=tokens ∋{cc #0}END;RemCust(cc )=PRE cc CU STTH EN to kens:=tokens-{cc }END;AllocToken(cc )!PRE cc CU ST )cc do m(tokens)SELECT tokens(cc )<mxTH EN tokens(cc ):=tokens(cc )+1ENDEND;RemT oken(cc,p p )!PRE cc CU ST )p p OFFICETH EN skipEND;to ks ∀CollectT oken(cc,p p )!PRE cc CU ST )p p OFFICE )cc dom(to kens)T H ENIF tokens(cc )=0TH EN to ks:=0 ELSEANY nnWH ERE nn:N )1&nn )nn &to kens(cc )559第4期孙 麒等:基于CSP 的形式化方法研究TH EN to ks:=nn||tokens(cc):=tokens(cc)–nnENDENDEND其中,集合OFFICE和CU ST的有限性是完整性模型检测的基础,它通过可以分配给顾客的最大证券数mx来限制。

操作Allo cT oken有相应的条件限制,以确保证券分配不会越界。

当然,可以对B规格中的操作添加确定的一致性协议。

比如,当一个顾客被添加到系统以后,操作CollectT oken和Allo cT oken应该是可用的。

另外,在一个顾客可以收集证券前,必须先在某个房间申请这些证券。

用CSP进程来描述这些一致性条件[5],CSP进程如下:MAIN=Cust(c1)|||Cust(c2)|||Cust(c3)CU ST(C)=AddCust.C#(Collectio n(C)[|RemCust|]Allo catio n(C));Cust(C)Co llection(C)=(ReqTo ken.C?O#CollectT oken.C.O#Collection(C)Rem Cust.C#SKIP)Allocation(C)=(AllocTo ken.C#A llocation(C)RemCust.C#SKIP)其中,MA IN进程包含三个并行进程Cust(c1)、Cust(c2)和Cust(c3),分别对应3个顾客,c1、c2和c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