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详解
第十六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级财务会计》ppt
16
(一)不涉及补价
例:2015年5月1日,甲公司以一台生产经用设备交换乙公司生 产的一批钢材,甲公司换入的钢材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公 司换入的设备继续用于生产钢材。甲公司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 500 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525 000元,公允价值为 1 404 000元。此外,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1 500元。 乙公司钢材的账面价值为1 200 000元,在交换日的市场价格为 1 404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市场价格。设两项资产交换具有商 业实质。甲公司、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 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 的其他税费,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2024/10/14
21
例:甲公司以其拥有的一幢自用写字楼与乙公司持有的 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交换。在交换日,该幢写字楼的 账面原价为6 000 000元,已提折旧1200 000元,在交 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 750 000元;乙公司持有的对丙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4 500 000元,在交换日的公允 价值为6 000 000元,乙公司支付750 000元给甲公司。 乙公司换入写字楼后用于经营出租目的,并拟采用成本 计量模式。甲公司换入对丙公司投资仍然作为长期股权 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 只有当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两者 之间的差额较大时,才能表明交易的发生使企业经济状况发 生了明显改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因而具有商业实质。
2024/10/14
9
商业实质的判断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 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销项税额 搬运费 支付补价
A企业—产品 200万元
B企业—车床 210=250-25-15
225万元
210万元
38.25万元 0.6万元
15万元
判断:
1、是否符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补价比例=15÷225 = 6.67%,低于25%。
是 否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认定原则: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 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 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 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
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 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 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举例1:
A公司以一辆小汽车换取B公司一辆小型中巴,A公司小汽车的账面
原价25万元,已提折旧6万元,公允价值为16万元,B公司小型中巴 账面原价3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A公司支付 了4万元现金,不考虑相关税费(经分析,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 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 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 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 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在进行交易时,不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是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
这种交换方式在商业领域中非常常见,例如企业之间的资产转让、资源共享等。
在会计的世界里,如何准确地记录和处理这种交易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和会计师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式。
1.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企业将自己的一项资产与他人的另一项资产进行交换,从而实现资源的协调利用。
这种交换可以是同一类型的资产之间的交换,例如土地和土地之间的交换;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资产之间的交换,例如土地和设备之间的交换。
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需要考虑到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正常市场交易中,合意的、在买方和卖方之间知情交易所形成的价格。
企业需要根据公允价值对交易涉及的资产进行准确估值,并记录在账面上。
2.会计处理方法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交换收益法和交换成本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1交换收益法交换收益法是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以公允价值较可靠的一方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交换收益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企业获得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支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即产生交换收益。
交换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交换收益=获得的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交换收益应当在企业的利润表上体现,并分期按遗留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利润表。
这样可以确保交换收益得到恰当的会计处理,反映了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2.2交换成本法交换成本法是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以支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交换成本的方法。
交换成本是指企业支付或承担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直接支付现金、发行股份等方式支付的资产。
交换成本的确定需要对相关交易进行详细的评估和估值。
交换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交换成本=支付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获得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交换成本应当在企业的利润表上体现,并根据交换涉及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分期摊销。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根据税法有关规定:
公小允汽价 车值的为账补1面5原价0万价元为/换。300入万元资,在产交换公日的允累计价折旧值为19(0万元换,公出允价资值为产万元公; 允价值+补价)<25%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收到补价的一方: 在建工程成本=630×77.8%=490.14(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2)与非所有者的非互惠转让:政府补助《企业
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互惠转让 2.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 取得的非货币性
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换入资产的计量 2.换出资产损益是否确认、计量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550 000
(2)计算换入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4)计算各补项换价入资/产换账面出价值资占换产入资公产账允面价价值总值额的(比例换: 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25%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为适应公司不同经营活动的需要,经协商,ABC 公司决定用一辆桑塔纳轿车交换EDF公司的一辆标 致轿车 在交换日
价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低于25%,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 准则
高于25%(含25%),适用《企业会计准 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准则。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本章所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以下交易和事项 1.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 行的交换。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涉及货币或少 量涉及货币。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所涉及的少量货币称为“补 价”,按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的补价 金额不得超过交易额的25%,否则应作为货币性交 易处理。
二、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除货币资产
以外的各项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在 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不准 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未来给企业带 来的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与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业务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相关。
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满足上述任何一项条件, 通常认为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备商业实质。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性质时,应当 特别关注交换双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存在关联方 关系的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很可能导致该项 交换不具备商业实质。
三、非货币性资产பைடு நூலகம்换的确认和计量
确认与计量 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不论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与特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非货币性资产为主要对象。非货币性资 产作为主要交换对象,可能不涉及或只少量涉及货币性资 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非货币性资产的互惠交易行为。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是一种互惠交易,交易双方应当以用于交换的非 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等价交换的基础。
高级财务会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与特点 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讲解
会计ppt
17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应反映税后现金流量,折现率的 选择要考虑企业自身对资产特定风险的评价
实务中,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 质,着重应当关注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
会计ppt
6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1.资产本身存在活跃市场的,表明资产的公允价值能
够可靠计量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会计ppt
3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两种计量基础: ▪ 公允价值
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账面价值(换出资产)
上述两个条件未能同时符合
会计ppt
4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
(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相关参数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1)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2)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3)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4)风险、时间和金额均不同
会计ppt
2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二)认定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 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 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 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
▪ 低于25%,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
▪ 高于25%(含25%),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收入》等相关准则。
会计ppt
12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A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19
累计折旧
11
贷:固定资产——小汽车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内容及特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内容及特点1. 引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在交易活动中,不使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一种交换形式。
在这种交换中,参与交易的双方通常通过交换彼此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来实现价值的转移。
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实物资产、权益资产、知识产权等。
本文将探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内容及其特点。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内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内容相对较为广泛,以下列举了其中的几个主要内容:2.1 实物资产交换实物资产交换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在这种交换中,参与交易的双方通过交换彼此拥有的实物资产来实现价值的转移。
例如,A公司拥有一块土地,而B公司拥有一座建筑物,双方可以通过交换土地和建筑物来实现资产价值的转移。
2.2 权益资产交换权益资产交换是指参与交易的双方通过交换彼此拥有的权益资产来实现价值的转移。
权益资产包括股权、债权等。
例如,A公司拥有B 公司的股权,而B公司拥有A公司的债权,双方可以通过交换股权和债权来实现资产价值的转移。
2.3 知识产权交换知识产权交换是指参与交易的双方通过交换彼此拥有的知识产权来实现价值的转移。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
例如,A公司拥有一项专利,而B公司拥有一项商标,双方可以通过交换专利和商标来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转移。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价值交换的多样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参与者可以通过交换不同类型的资产来实现价值的转移。
这使得交易的参与者能够更加灵活地选择交换的对象,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大化。
3.2 价值确定的复杂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资产的价值往往较难确定。
不同类型的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评估标准,而且资产价值的确定还受到市场供需关系、交易双方的谈判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价值的确定相对较为复杂。
3.3 交易成本的增加与货币性交换相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往往增加了交易的成本。
交易双方需要对交换的资产进行评估、协商交换比例、签订协议等,这些过程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通过实物或非货币形式进行的资产交换。
在经济活动中,除了货币交易外,人们还可以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交换物品、服务和权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经济行为,它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例如物物交换、物服务交换、物权益交换等。
物物交换是指人们通过互相交换物品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例如我有一台电视机,需要一辆自行车,而你正好有一辆自行车,需要一台电视机,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物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物服务交换是指人们通过互相交换服务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例如我会修理自行车,而你会修理电视机,我们可以互相交换修理服务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物权益交换是指人们通过互相交换权益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例如我有一块土地的使用权,需要一台电视机,而你正好有一台电视机,需要一个土地的使用权,我们可以通过物权益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
在农村地区,人们可以通过集市、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物物交换;在城市地区,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二手市场等途径进行物物交换。
物服务交换可以通过互助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等渠道实现;物权益交换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所等机构进行。
通过这些不同的实施方式,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需求的满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人们可以将自己闲置的物品、服务或权益交换成自己需要的物品、服务或权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人们可以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物品、服务或权益,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人们可以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关系,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和合作性,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PPT课件
交换资产的价值
价值计量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交换资产的价值通常以公允价值或账面 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较
在确定交换资产的价值时,需要比较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 值,以确换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折旧、 摊销等。
交换资产的比例
01
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
额。
账面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
02
适用于交换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差较小的情况。
账面价值变动的处理
03
账面价值变动应调整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余额,并反映在资产负
债表中。
交换损益的确认
1 2
交换损益的确认原则
交换损益应根据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 的差额来确定。
交换损益的会计处理
交换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并反映在利润表中。
3
交换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根据税法规定,交换损益可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0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披 露
披露内容
披露交易概述
包括交易的背景、目的和交易 涉及的主要资产或服务。
披露交易各方
包括交易各方的名称、主要经 营业务和与交易的关系。
披露交易标的情况
提升经营效率
通过资产交换,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资产 组合,提高经营效率。
详细描述
在存货与固定资产交换中,企业通常会根 据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市场价值 进行交换。这种交换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降低成本
通过交换,企业可以避免资产处置和购置 的成本,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可以将自己不擅长或不需要的资产交 换为其他企业拥有的能够更好地满足自身 需求的资产。
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读及实例分析
•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读及实例分析一、准则的新旧之别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分类有别新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分为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和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不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同时考虑交易各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旧准则(指2001版,下同)未作分类,全部按照统一原则处理。
2、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计量不同新准则: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若不同时满足此条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旧准则: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涉及补价的,应扣除补价中对换出资产成本的收回部分。
3、损益的计量确认有别新准则:不核算收到补价所含损益的确认,公允价值模式下,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即交易损益=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模式下不确认任何损益。
旧准则:对于涉及补价的,收到补价方才确认损益,且仅以收到的补价所含的损益为限。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等式有别新准则:①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资产成本的情况下:不发生补价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②账面价值模式下:不发生补价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旧准则:不发生补价时: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确认的收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二、案例长安公司与永安公司不具有关联关系,二者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适用17%的增值税率,长安公司的库存商品与永安公司的一闲置车间进项交换,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2000万元。
中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课件
因为2000/12500=16%<25% 或者2000/(10500+2000)=16%<25% 所以该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①A公司:支付补价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9900+2000+300=12200(元)
借:固定资产
12,200
贷: 原材料—甲
9,900
2、非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二)认定条件: 1、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25%
2、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货币 性资产)<25%
中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 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长江公司: 借:原材料—B 60,0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
(换出A材料的公允价值) 60,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50,000
贷:原材料—A
50,000
风华公司: 借: 原材料—A 60,000 (换出B材料的公允价值)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65,000
贷:原材料—B
6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60,000
营业外收入
10,000
中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2
乙公司: 1万÷37万=2.7%<25% ,该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①换出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340,000
累计折旧
60,000
贷:固定资产—B型汽车
400,000
②收到补价时: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的交换行为。
以下是其会计处理方法:一、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 交换涉及的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小于 25%。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 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具体计算公式为:补价占比=补价金额÷较大一方资产的公允价值。
2. 交换双方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且交换目的不是为了获取货币性资产。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 适用条件◦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 会计处理原则◦换入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换出资产视同销售处理,确认相关损益。
3. 举例说明◦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产品交换乙公司的一台设备。
甲公司产品的账面价值为8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
乙公司设备的账面价值为 9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00万元。
甲公司支付补价 10 万元,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 = 100 + 10 + 100×13% - 100×13%(设备进项税额可抵扣,与产品销项税额相抵) = 110(万元)。
•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100 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80 万元。
•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11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银行存款 10◦借:主营业务成本 80◦贷:库存商品 80▪乙公司的会计处理:•换入产品的入账价值 = 100 - 10 + 100×13%(收到产品作为存货,进项税额可抵扣) = 103(万元)。
中级财务会计学 第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4、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处理示例
例:A公司以一辆小汽车换取B公司一辆小型中巴,A公 司小汽车的账面价值为19万元,B公司小型中巴账面 价值为25万元,假定两辆车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 量,A公司按照两者账面价值的差额支付了6万元的现 金(不考虑相关税费)
A公司 借:固定资产——小型中巴 贷:固定资产——小汽车 现金 借:固定资产——小汽车 现金 贷:固定资产——小型中巴 25(19+6) 19 6 19(25-6) 6 25
B公司
(四)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的计量与处理
1、适用情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虽具有 商业实质但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 的情况。
2、计量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换入资产的成本,无 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损益是否确认与是否收到补价无关
3、处理(略)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交换损 益的确定
具有商业实质性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且换 入或换出资产至少两者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 计量的,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换入资 产的成本(以出计入) 不发生补价时:
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计量换入资产的价值 支付补价方: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方: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相关税费
发生补价 时: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 会计处理
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按存活 的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商品销 售成本。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和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 业外支出。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 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析《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范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非货币性资产成本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以权益性工具换取非货币性资产,前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后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新准则名称改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下面解析新准则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旧准则会计处理规定对比的主要变化,阐述新准则的执行对企业权益、损益及资产结构等的影响,提出加强管理的对策。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解析(一)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念的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规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在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货币性资产与现金等价物是不同的概念货币性资产以可确定金额为其特征,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可收回的金额是确定的。
而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交易性的债券、证券,因其交易后能收回的金额不确定,故不是货币性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在涉及货币性资产(补价)的情况下,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比例为25%,即:收到或支付的补价占换出(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如果换出(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则收到或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低于或等于25%,均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点知识点总结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点知识点总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并不罕见,它对于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要点知识点。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与特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其特点主要包括:1、交换的资产是非货币性的。
这意味着不是以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货币资金形式存在。
2、可能涉及补价,但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通常较小。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判断一项资产交换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关键在于确定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
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则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否则,应作为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
计算补价比例时,分子是补价,分母是整个资产交换金额。
资产交换金额是在整个资产交换中最大的公允价值。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一)以公允价值计量1、满足两个条件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商业实质的判断,通常考虑以下因素: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和金额是否存在显著不同。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否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否重大。
(二)以账面价值计量不满足上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四、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一)以公允价值计量1、不涉及补价的情况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2、涉及补价的情况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二)以账面价值计量1、不涉及补价的情况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2、涉及补价的情况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五、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换入资产相关的税费,如契税、车辆购置税等,应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与换出资产相关的税费,如增值税销项税额等,应计入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与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与处理引言在经济活动中,资产交换是一种常见的行为。
通常情况下,交换是以货币作为媒介进行的,即通过购买和销售货币来进行资产交换。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可以通过非货币性方式进行资产交换。
本文将讨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与处理。
什么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在交易中,并不直接使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交易行为。
在这种交换中,双方交换的是实物或其他形式的非货币性资产,而非货币。
典型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商品、劳务、技术、专利权、股权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形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参与交易的主体及其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商品交换:即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资产交换。
这种交换形式在早期经济中非常常见,如以粮食换取衣物、以劳务换取房屋等。
2.技术交换:即以技术或专业知识作为交换资产进行的交换行为。
这种形式的交换主要出现在技术领域,例如企业间的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等。
3.股权交换:即以股权作为交换资产进行的交易。
在企业并购、合并和重组等交易中,股权交换是一种常用的非货币性交换方式。
4.债务置换:即以债务作为交换资产进行的交易。
债务置换是指将原有的债务转移或重组为新的债务形式,例如借新还旧、债务转股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方式尽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直接使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但其交换行为同样需要符合经济规律和法律法规。
以下是一些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方式:1.评估资产价值: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之前,需要对参与交换的资产进行价值评估。
这样可以确定应该交换的比率或数量,以确保交换的公平和合理性。
2.签署合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都应该通过签署合同来确立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合同应明确交换的资产、交换比率或数量、交换期限等重要条款。
3.交换记录和报告: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及时记录和报告交换相关的信息。
这有助于监督、审计和跟踪资产交换的情况,以确保交换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第二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状况,即甲企业需要乙企业拥有的某项设备,而乙企业恰好需要甲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双方可能通过互相交换上述设备和原材料达成交易,这就是一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行为。
通过这种交换,企业一方面满足了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货币性资产的流出。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是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这里的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
所谓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所谓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该类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固定或不可确定,包括存货(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这里所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仅包括企业之间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形式进行的互惠转让,即企业取得一项非货币性资产,必须以付出自己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作为代价。
企业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如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或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等,或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或企业以发行股票形式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均不属于本章所讲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范围.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可以看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中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一般认为,如果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则认定所涉及的补价为“少量",该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该比例等于或高于25%,则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条件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或者: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外乎几种形式,即一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一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和多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
高级财务会计第8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44页PPT.pptx
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注:这时,补价构成收到资产中的一部分) ②确认交换损益。
17
(二)公允价值基础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举例: 例1:(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举例)
[资料]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9000元、公允价值为 10000元的A产品,交换乙公司账面价值为11000元,公允价值
为10000元的B产品;甲公司支付运费300元,乙公司支付运费 200元。甲、乙两公司均未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增值税率均为 17%,甲、乙两公司换入的产品均作为材料入账。
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参见《新准则
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我国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
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
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 价)。
货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 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8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 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这种情况是指换入资产对换入企业的特定价值(即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换出资产对该企业的特定价值存在明显 差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无论是否涉及补价,都有:
例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P116的例 8-3。
甲公司以其拥有的全部用于经营出 租目睹的一幢公寓楼与乙公司持有 的交易目的的 交换,甲公司的公 寓楼符合 性房地产的定义,公司未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交换日, 该幢公寓楼的账面原价为400万元, 已提折旧8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 为45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乙
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800 000
换;高于25% (含25%)的,不能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例如,换入对某家公司的 后准备作为交易性金 产进行管理,那么该项换入的交易性金 产应该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金额,而且不应该包括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在内。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 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 不同。
(3)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 不同。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 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二)对换入资产拟采用的计量模式
1、对换入资产拟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情 况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
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 (2)借:其他业务成本
225 000
(3)借:交易性金 产 4 000 000
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 贷:其他业务成本
3 425 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 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 大的。
•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 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 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 (1)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220万元,已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公允价值180万元,含税公允价 值210.6万元。
• (2)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0万元,已计提存货 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含税公允价值263.25万 元。
• (3)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 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补价额÷收到补价方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25% • (2)支付补价方的判断标准:
补价额÷(支付补价方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支付的 补价)<25% • 注意:分子、分母均不含增值税
• 【多选题】下列各项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的有( )。 A.以账面价值300万元的应收账款换入公允价值为 280万元的设备,并收到补价20万元 B.以公允价值20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换入公允价 值260万元的存货,并支付补价6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公允价值为 220万元的专利权,并收到补价100万元 D.以公允价值为360万元的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换入 账面价值400万元的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并支付补价40 万元 E.以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设备换入公允价值为350 万元的房屋,并支付补价50万元
• 1.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是指货币资金及将来对应一笔固定的或可确定的货币
资金量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其他应收款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 2.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是指在将来不对应一笔固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如:
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 券投资、股权投资等。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选项A,应收款项属于货币性资产,该项交易属于货币性交 易;选项C,100/320=31.25%,比例高于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
• 【单选题】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 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 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
•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P53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
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①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
②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
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 ③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 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 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 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的,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一)适用条件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
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 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P52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P53
•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P52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
本书涉及P52-56;P138-139;P177-179;P201-204
• 基本要求:
• 1.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含义及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的判断标准;
• 2.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入账价值的原则; • 3.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
方法2、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存 货或换出特定固定资产匹配的销项税+支付的银行存款(或 -收到的银行存款)-换入存货或特定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 税+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P53;P54;P138,P177-178;P202
• 2.交易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相关税费(为换出而支出的价内税等,如消费税。);
• 注意: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应当是和换入资 产直接相关的税费,比如为换入资产发生的运输费、装卸 费等;与换出资产相关的税费(如换出无形资产时支付的 营业税)应体现在计算换出资产的处置损益当中。
• P53;P138;P178;P2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P52
•
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
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资产。也可以将其称为以物易
物。
• 4.有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 当补价占整个交易额的比重小于25%时,该交易仍被
定性为非货币性交易。否则,应被定性为货币性资产交换。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 (1)收补价方的判断标准:
• 确定甲公司支付补价为( )万元。 • A.45 B.52.65 C.7.65 D.0
答案:A
• 注意区分两个概念: • 1、支付或收到的银行存款=换入与换出资产的含
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 2、支付或收到的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不含税
公允价值的差额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模式 :
•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 理P52
(二)会计处理原则 • 1、不涉及补价的情况:
方法1、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方法2、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 存货或换出特定固定资产匹配的销项税-换入存货或特定固 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为换入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
• 2、 涉及补价的情况: • 方法1、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