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地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地图解读电子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地图解读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6dc6f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b.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地图解读电子版1、《唐虞夏商图》“伏羲都陈,神农先都陈,后迁都曲阜。
黄帝从有熊,迁都逐鹿。
少昊都曲阜。
颛顼先都帝邱,后迁都高阳。
帝喾都亳。
唐尧都平阳。
虞舜都蒲阪。
夏禹都安邑。
商汤都亳。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
九州分别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周朝列国图》1907年清晚期绘制《周朝列国图》(公元前1122-前430)“西周都镐。
东周都洛。
平王东迁后,列国中有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以外又有吴越,皆一时之盛。
图内所绘颜色,专指周朝列国之全地界。
”黄河的流向很有意思!历史上曾经26次改道。
这是第一次改道之前的?和如今的河道很像!3、《战国七雄图》1907年清晚期绘制《战国七雄图》(公元前403-前221)“周天子都洛,地仅三百里。
齐都临淄。
楚都郢。
燕都北平。
韩都阳翟。
赵都邯郸。
魏都大梁。
秦都咸阳。
七国外,卫国虽小,其亡最晚。
”4、《秦三十六郡图》1907年清晚期绘制《秦三十六郡图》(公元前221-前206)“由始皇至子婴,三帝,共十六年。
都咸阳。
”“共分为三十六郡。
后又增南海、闽中、桂林、象郡。
”北方的郡一般较小,南方的郡一般较大。
5、《汉代地图》1907年清晚期绘制《汉代地图》“由高祖至孺子婴,十二帝,共214年,是为前汉,又为西汉。
由西历前206年起,至后25年止。
新莽等篡位十五年在内。
由光武帝至献帝,十二帝,共196年,是为后汉,又为东汉。
”“前汉都长安,后汉都洛阳。
”“前汉分为十三部,后汉分为十三州。
”前汉(西汉)“道32。
郡国241。
县邑1314。
”后汉(东汉)“郡国205.县邑、道、侯国1180”汉朝和秦朝相比较,面积变大了,还是减小了?6、《三国地图》1907年清晚期绘制《三国地图》(公元196-265)“以蜀为正统。
以魏、吴为僭伪。
由蜀先主至后主,二帝,共42年(221-263年)。
”“由魏文帝至末帝,五主,共46年(220-265年)。
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高清简单明了)
![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高清简单明了)](https://img.taocdn.com/s3/m/b6af512e0029bd64793e2c0c.png)
中国古代史地图1.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2.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4.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5.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6.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7.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8.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9.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10.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11.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12.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13.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14.丝绸之路15.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16.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17.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18.黄巾起义[184年]19.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20.官渡之战[200年-201年]21.赤壁之战[208年]22.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23.魏灭蜀形势[263年]24.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25.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26.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27.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28.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29.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30.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31.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32.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33.隋朝疆域[581年-618年]34.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35.隋洛阳城[581年-618年]36.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37.唐朝疆域[618年-907年]38.唐长安城[618年-907年]39.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40.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41.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42.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43.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44.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45.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46.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47.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48.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49.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50.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51.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52.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53.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54.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55.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56.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57.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58.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59.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60.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61.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62.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63.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64.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65.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66.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67.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68.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69.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70.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71.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 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 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 丝绸之路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 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 黄巾起义[184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 官渡之战[200年-201年]赤壁之战[208年]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 魏灭蜀形势[263年]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 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 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 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 隋朝疆域[581年-618年]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 隋洛阳城[581年-618年]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唐朝疆域[618年-907年]唐长安城[618年-907年]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 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 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 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 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 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 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 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 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 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 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 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 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 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
明代的各种地图
![明代的各种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067c75badd88d0d233d46ac0.png)
明代的各种地图及《郑和航海图》从元朝到明朝,前后历经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地图学发展虽说没有新的重大发展,但在传统的编制方法上日趋成熟,图种也渐增多,开始出现了全面表示全国山川城镇的地图,还有不少用于军事防务的军事防务图,其中包括首次出现的沿海防务用的海防图、江防图和用于治理水利用的河防图与航海用的航海图等。
这时的地图内容多是贯彻一套基本的特点:1. 以中国为主,外国作衬映2. 以传统的计里画方法为数学基础3. 注重河流、山川的表示精度在明朝的众多地图中,《郑和航海图》就是其中一幅具有重大影响的航海图。
郑和七次航海,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上也是一次罕见的大举,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前后近30年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0余国,对促进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均有极大的作用。
这其中据郑和航海经历编成的航海图,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大创作,更是一部专为指导航海用的地图。
其表示内容、表示方法与编制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1. 从方便使用出发,从起点开始至终点,图幅呈一字排列展开的连续拼接。
2. 采用“对景图”的画法,绘制山形形象与有方位意义的地物,可把图与实地一一对景,尽快判断出自己所处的位置。
3. 绘出平潮时的浅沙、礁石和港口、海岛等航海用的地物要素与居民地、山地等。
明代的地图较发达,尤其到了明末,西方新兴的自然科学技术由一些传教士逐步在华传播,地图制图术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第一次把西方绘制的世界全图传入中国,把中国的资料补充进去,充实丰富了地图内容。
续此之后,西方传教士也陆续来华绘制了一些,这些世界地图经过修编后,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绘图成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特点:1. 把地图的中央经线置于中国,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图面配置。
2. 采用测量出地球表面的经纬度绘制地图。
3. 把地球以赤道为中心,平分为南北两半球,划出了南北二回归线与南北二极图线。
从夏朝到清朝历史版图演变
![从夏朝到清朝历史版图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f935a03ef5335a8102d22077.png)
从夏朝到清朝,4000多年的艰苦卓绝:从历史地图看中国疆域扩张一、从万邦林立到战国七雄夏朝到底位于哪里,至今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大概位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其主要依据是《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夏朝的疆域大概其北到达山西省南部,其西到达了黄河、潼关一带,其东到开封一带,其南大概到达伏牛山一带。
从夏朝开始,中国对地方的管辖就实行了分封制,夏朝分封的诸侯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
其越国祖先也是夏朝分封,可能早期分封于今天的淮河上游一带,后来因为周公东征而南迁到了江浙一带。
夏朝版图商朝起源于东夷地区,其疆域比夏朝更大。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京津冀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其西到黄河、潼关,其南到淮河一带,其北到达燕山一带,其东到山东半岛。
商朝同样实行了分封制,其王畿地区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首都为殷(安阳),在西周初期被分为了郑、卫、宋等国。
商朝版图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河流域,是西戎北狄中的一支,后来依靠农业而兴起。
在公刘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在古公亶父时期进一步发展。
季历时期,周国强盛起来,曾被商朝册封为“牧师”,称为西部的霸主,发展到了文王时期,正式称王,和商朝对立。
周武王时期,灭商朝,将疆域扩张到了东方。
周公东征,继续讲疆域扩展到了东海、黄淮一带。
后来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不断对南方的楚国、徐国用兵,使得周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其疆域北到燕山一带,东到大海,西到渭河上游,南到江汉淮地区。
西周也同样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卫、郑等。
要注意的是楚国是和周朝是对立的国家,楚国国君称“王”,和西周国王并立,周朝也只是在名义上册封楚王为“楚子”而已,因此楚国不算西周的疆域。
在整个西周历史上和楚国的战争几乎也是没有断绝过。
中国最新高中历史书中的地图:看看教材如何介绍主要王朝的疆域
![中国最新高中历史书中的地图:看看教材如何介绍主要王朝的疆域](https://img.taocdn.com/s3/m/134af5b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0.png)
中国最新高中历史书中的地图:看看教材如何介绍主要王朝的疆域部编版的高中历史教材是中国最新的历史教材。
和过去的教材不同,该教材采用了通史的编撰模式,取代了过去专题史的模式。
教材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改变了过去逻辑混乱、内容空洞的现象。
在教材中截取其中古代史部分地图,以供大家欣赏。
教材中的地图也是采用的是谭其骧版本的历史地图,有很多不客观的地方。
因此,这些地图只能作为参考。
一,先秦时期地图书中第一幅地图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分布地图。
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多达2000多该地图主要展示其中比较重要,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如巫山人、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等。
第二幅地图是西周分封地图。
从该图能够看出西周主要诸侯国和民族的分布位置。
该图的缺陷是无法区分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
春秋战国时代地图,能够反映主要诸侯国都城的位置,但是不能反映诸侯国的大小。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朝的地图比一般的秦朝地图较为精美,能够反映很多郡的具体位置。
不过,由于该图是谭其骧地图为基础制作的,因此会出现一些问题。
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象郡应该位于越南地区,二是秦朝版图不应该画入云贵。
详细的情况,小编有专门的文章论述,这里不在多说。
教材中评价秦朝“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教材中没有汉代地图,只有丝绸之路的地图。
教材中对汉武帝的开疆扩土介绍到:“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
汉初,匈奴势力强大,多次袭击汉朝边境。
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汉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募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f0c438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47.png)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夏朝,起⽌时间:前2070年-前1600年,都城:阳城、阳翟、⽼丘、斟鄩、西河,都城今址:河南登封、陈留、偃师、安阳等,建⽴者:禹(姒⽂命)商朝,起⽌时间:前1600年-前1046年,都城:亳、西毫、奄、殷,都城今址:河南商丘、偃师、郑州、安阳,建⽴者:汤(⼦天⼄)西周,起⽌时间:前1046年-前256年,都城:镐京,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周武王姬发。
东周春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东周战国(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秦朝,起⽌时间:前221年-前207年,都城:咸阳,都城今址:陕西咸阳,建⽴者:秦始皇帝嬴政。
西汉,起⽌时间:前202年-公元8年11⽉,都城:长安,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汉⾼祖刘邦。
东汉,起⽌时间:25年-220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光武帝刘秀。
三国(魏蜀吴),起⽌时间:220年-280年,魏(220年-266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魏⽂帝曹丕。
蜀(221年-263年)都城:成都,都城今址:四川成都,建⽴者:昭烈帝刘备。
吴(222年-280年)都城:建业,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吴⼤帝孙权。
西晋,起⽌时间:266年-316年,都城:洛阳、长安,都城今址: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建⽴者: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起⽌时间:317年-420年,都城:建康,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晋元帝司马睿。
⼗六国,⼗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
该时期⾃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成国(成汉)、在中原建⽴汉赵(后称前赵)时起,⾄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
这⼀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北⽅和西南则先后建⽴了⼆⼗多个国家。
明代海防地图——《全海图注》
![明代海防地图——《全海图注》](https://img.taocdn.com/s3/m/c929f41c6c175f0e7cd137b4.png)
中国古地图赏析《全海图注》浙江沿海部分明代海防地图文/孙靖国《全海图注》有明一代,中国始终面临着“北虏南倭”的边疆问题。
在北方,强大的蒙古游牧势力频频入犯“九边”地区,甚至威胁京师;在东南沿海地区,倭寇连番侵扰,造成沿海州县人民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日本南北朝战争平息,失败一的败将和溃兵开始对中国和朝鲜沿岸进行掠夺。
明朝中期,日本进入战130国时期,诸侯纷纷支持武士、浪人和商人侵扰中国沿海地区。
这股风潮在嘉靖年间达到了高潮,倭寇大规模入侵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攻城破县,使当地损失惨重。
嘉靖后期,在明朝的坚决打击下,倭患最终弭平。
但到了万历年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又挑起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妄图以朝鲜为跳板,侵占中国。
最终,明朝派遣大军赴朝作战,击退了日军。
可以说,倭寇是明代东南方向的心腹大患,给明帝国的海疆造成极大的威胁。
明代后期,诸多有识之士痛感倭寇的威胁,力主加强海防,并纷纷著书绘图,以更好地利用沿海的地理情况襄助抗倭战事。
这一时期涌现了郑若曾《筹海图编》等一系列优秀的海防图籍,本文所介绍的《全海图注》亦在精品之列。
《全海图注》为纸本雕版墨印,1幅,纵30.6厘米,横1309.3厘米,折叠成册。
该图并未严格固定方位,按照“海洋在上,陆地在下”的体例,方向随海岸线的变化而转换;未标比例尺,也无画方。
图中描绘了自广东防城营(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至长江口的海洋、岛屿、海岸、港湾、山川、城邑以及军事驻防情况,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
原图上并未题写图名,亦未标绘制者,据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化龙《全海图注序》记载系“大中丞宋公所辑”。
“大中丞”是明代对“巡抚”的别称,而这一年巡抚山东的,恰是宋应昌,则此图应为他主持绘制刊印。
宋应昌,字桐冈,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嘉靖进士。
万历十二年(1584年)起任山东按察使。
万历十七年(1589年),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期间上书论海防事宜,进“选将、练兵、积粟”三策,以防日本侵扰。
各朝代地图
![各朝代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4986c9bec77da26925c5b046.png)
上图为:秦朝时期全图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北伐匈奴第一次明确地划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上图为:西汉时期全图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
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争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上图为:三国时期全图三国面积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
曹操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置了西域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于曹魏,越南大部归属东吴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
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上图为:西晋时期全图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时间仅仅五十一年。
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
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对鲜卑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其深入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上图为:东晋时期全图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迁,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而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
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后因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而统治土崩瓦解,使北方再度分裂。
而西域和青藏高原及匈奴故地此时并无强大政权。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一)此图是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北巍和南齐对峙时期图。
南北朝是东晋十六国后的又一分裂时期。
此间敕勒臣服北巍后柔然逐渐占领漠北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国家而西藏高原吐谷浑部日益兴起。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二)此图是南北朝末期的形势图。
此间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
而取代南梁的南陈则是南北朝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
此时在北方突厥灭掉了柔然降服高昌等部建立起强大的突厥汗国,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上图为:隋朝时期全图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重新同意了中国。
但没有使西域各部重归天朝。
在北方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cf089967ec102de3bd893a.png)
皇帝
司礼监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 要上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公开课课件 】
文武 百官
内阁
——根据《大学中国史》 (王家范等编著)建构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 要上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公开课课件 】
永乐三年,命(郑)和及其侪王引导通使西洋,将 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 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
自嘉靖己酉而来,又历二十 余载,中间事体亦复繁多。好事 者喜于纷更,建议者鲜谙国体。 法令数易,条例纷纭,甲乙互乖, 援附靡准。我祖宗之良法美意几 于沦失矣。以成一代画一经常之 典,昭示无极,庶副朕法祖图治 至意。
——《皇帝敕谕内阁》
明朝中后期
1550 葡强 租濠 1553 镜澳
1555
1565 1567
姓名: 宁完我(1593-1665年)
身份: 汉族降官
上
然《大明会典》虽是好书,我国今
奏 日全照他行不得。他家天下二三百年,
他家疆域横亘万里, 他家财赋不可计数,
况会典一书自洪武到今,不知增减改易
了几番。何我今日,不敢把《会典》打
动他一字?
《大明会典》以六部 官制为纲,以事则为目, 分述明代开国至万历十三 年200余年间各行政机构的 建置沿革及所掌职事。
……
1368
太祖
1371
1380
成祖
郑 1405
和 1407
七 下 西
五
1409 1410
洋次
北 1421
征 1424
1433
明朝建立
重修长城 海禁令
“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
A 奴儿干都司
“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明代丝路地图及其所见中土交流
![明代丝路地图及其所见中土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bbe3ce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b.png)
明代丝路地图及其所见中土交流◎ 郭琦 席会东明代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相较于汉唐时期大为衰落,但明王朝仍然继承了蒙元时期的西域政治关怀、知识关注和地图遗产。
明朝对西域的经略和西域诸国的朝贡贸易,推动了明代陆上丝绸之路地图的编绘,见证了明朝与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盛况。
明嘉靖《西域土地人物图》内容版本及其所见鲁迷城早在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永乐帝使臣陈诚所撰著的《西域行程记》中就绘有“西使行程图”,但此图在清代散佚。
现存内容最详实、流传最广的陆上丝绸之路图籍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左右成图的《西域土地人物图》,堪称16世纪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地图。
该图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版本流传复杂,是最重要的中文丝绸之路地图。
《西域土地人物图》及其图说《西域土地人物略》绘注和记载了明代嘉峪关到鲁迷城沿途300多个地方的山川、城镇、物产、种族、宗教、习俗等内容,所绘地域范围涵盖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多个国家。
图中绘有牵马或牵驼的商旅、背着行囊的旅客、缠头对酌的“回回”、牵着贡狮子往东朝贡的使者、头戴蒙古帽骑马飞奔的军士、埋首耕种的农夫、在辇帐中接受跪拜的贵族,另有方形、椭圆形等形态各异的城镇,以及水磨、风磨、架子井、望日楼、藏式佛塔等多样的地理景观,呈现出西域不同于中原的异域风情。
该图至少有三个抄绘本传世:台北故宫藏明嘉靖《西域土地人物图》卷尾天方(麦加)至鲁迷(伊斯坦布尔)段一是台北故宫藏《甘肃镇战守图略》所附的纸本彩绘《西域土地人物图》及其图说《西域土地人物略》《西域沿革略》册页。
二是意大利地理学会所藏的《甘肃全镇图册》中的《西域诸国图》一幅及其他九幅分图册页。
三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丝路山水地图》卷轴。
其中前两个绘本都作为明代陕西边臣所编绘边防图籍的附属内容。
该图另有两个明代刻本传世,一个是收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马理主编的《陕西通志》中的《西域土地人物图》和《西域土地人物略》,另一个是日本东洋文库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延绥巡抚金忠士、荆州俊、马丛聘等七人所编,陕西三边总督刘敏宽和陕西巡抚李楠撰序《陕西四镇图说》中的《西域图略》和《西域土地人物略》。
中国历史朝代地图
![中国历史朝代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85bc081226fff705cd170a64.png)
23.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11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0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8.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3.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5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2.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50
100% 100%
18.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6.6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72.00
10% 10% 10% 50% 10% 10% 10% 100% 100% 100% 100%
120.00
100% 100% 100% 100%
历史干货 _ 中国历史地图变迁史:从夏朝到清朝,4000多年艰苦卓绝
![历史干货 _ 中国历史地图变迁史:从夏朝到清朝,4000多年艰苦卓绝](https://img.taocdn.com/s3/m/0776914aa1c7aa00b52acb8a.png)
一、从万邦林立到战国七雄夏朝到底位于哪里,至今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大概位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其主要依据是《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夏朝的疆域大概其北到达山西省南部,其西到达了黄河、潼关一带,其东到开封一带,其南大概到达伏牛山一带。
从夏朝开始,中国对地方的管辖就实行了分封制,夏朝分封的诸侯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
其越国祖先也是夏朝分封,可能早期分封于今天的淮河上游一带,后来因为周公东征而南迁到了江浙一带。
夏朝版图商朝起源于东夷地区,其疆域比夏朝更大。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京津冀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其西到黄河、潼关,其南到淮河一带,其北到达燕山一带,其东到山东半岛。
商朝同样实行了分封制,其王畿地区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首都为殷(安阳),在西周初期被分为了郑、卫、宋等国。
商朝版图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河流域,是西戎北狄中的一支,后来依靠农业而兴起。
在公刘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在古公亶父时期进一步发展。
季历时期,周国强盛起来,曾被商朝册封为“牧师”,称为西部的霸主,发展到了文王时期,正式称王,和商朝对立。
周武王时期,灭商朝,将疆域扩张到了东方。
周公东征,继续讲疆域扩展到了东海、黄淮一带。
后来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不断对南方的楚国、徐国用兵,使得周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其疆域北到燕山一带,东到大海,西到渭河上游,南到江汉淮地区。
西周也同样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卫、郑等。
要注意的是楚国是和周朝是对立的国家,楚国国君称“王”,和西周国王并立,周朝也只是在名义上册封楚王为“楚子”而已,因此楚国不算西周的疆域。
在整个西周历史上和楚国的战争几乎也是没有断绝过。
西周版图在上古时代,在黄河流域存在在夏商周三个王朝,而南方地区也存在其他的国家。
(整理)历朝历代的地图板块
![(整理)历朝历代的地图板块](https://img.taocdn.com/s3/m/74fff6c5941ea76e58fa0446.png)
1、2、夏朝地图夏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3、商朝地图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
4、西周地图西周,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
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4、东周春秋时期地图5、东周战国时期地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6、秦朝地图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第一次明确的划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则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7、西汉地图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征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
8、三国地图这其中缺少了东汉的版图,但是把三国的版图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版图。
曹魏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
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曹魏;越南大部分归属东吴;缅甸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
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9、西晋地图西晋结束了三国鼎力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的时间仅仅51年。
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扩大或缩小。
10、东晋十六国地图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缩,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
11、南北朝地图一南北朝的第一个时期。
12、南北朝地图二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北魏和南齐对峙。
北方游牧民族和青藏高原吐谷浑日益兴起。
13、隋朝地图隋再度统一了中国,不过没有统一西域各部。
14、盛唐地图全盛时期的唐朝,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唐朝当时的强大,尤其是西部和北部的疆域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
唐朝中期虽然西部边界有所收缩但却将东北地区首次纳入了中国版图。
突厥虽已复国但已不复当年之勇,不久被回纥所取。
各个朝代简介以及疆域地图
![各个朝代简介以及疆域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fd348959f01dc281e53af0f3.png)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夏朝前2100-1600 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 汤亳→殷西周前1100-771 武王镐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春秋前770-476 / 洛邑战国前475-221 /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新朝8-23 王莽长安东汉25-220 光武帝洛阳三国魏220-265 曹操洛阳蜀221-263 刘备成都吴229-280 孙权建业西晋265-316 司马炎洛阳东晋317-420 司马睿建康十六国304-439 / /南北朝420-581 / /隋朝581-618 杨坚大兴唐朝618-907 唐高祖长安五代十国907-960 / /宋朝北宋960-1127 赵匡胤开封南宋1127-1279 高宗临安辽朝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1227 李元昊兴庆金朝1115-1234 阿骨打中都元朝1271-1368 忽必烈大都明朝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清朝1644-1911 努尔哈赤北京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奴隶社会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国学×参考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封建社会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17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西晋灭吴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开始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年)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结束589年隋统一南北方南朝结束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战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8世纪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780年实行两税法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变法国学×参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盟军攻占大都元亡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1644年清军入关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96年昭莫多战役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小和卓发动叛乱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七种朝代歌第一种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二种[香港版本]第一首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中国历史思维导图-中国古代史之明朝
![中国历史思维导图-中国古代史之明朝](https://img.taocdn.com/s3/m/f932196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a.png)
明朝建立时间1368统治者朱元璋都城应天府(南京)顺天府(北京)洪武之治轻徭薄赋,恢复社会生产确立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靖难之役明惠宗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清君侧,靖内难”起兵攻南京遂即即位永乐盛世边疆安定著名事件强化皇权全面改革官制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推行“三司制”改革科举制度表现影响考“四书”“五经”,写八股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设立锦衣卫和东厂亲自率兵五征漠北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维持稳定使鞑靼和瓦剌互相牵制安抚女真各部,在归附地区设置卫所扩大东疆,视察库页岛,宣示主权积极外交策略派郑和下西洋政治经济来往增长财政收入,朝贡制度巅峰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文治方面编修《永乐大典》百科全书厂卫制度恢复锦衣卫设置东厂仁宣之治宋太宗 朱棣明惠宗 朱允炆明太祖 朱元璋明宣宗 朱瞻基德政治国派遣郑和、王景弘下西洋国力达到极盛弘治中兴明孝宗 朱佑樘更新庶政,言路大开,选贤任能锦衣卫与东厂也谨慎行事,法治宽刑勤于政事,恭俭有制,减免税赋隆庆新政明穆宗 朱载坖ji 俺答封贡陆上与蒙古达成和议隆庆开关海上开放民间贸易朱翊钧 九岁即位张居正辅政十年万历革新内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方面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方面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戚继光总督练兵镇守长城,使边境安然民生方面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社会发展经济农业农产品呈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趋势进口粮食非农业人口剧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人口转为工商业者的数量急增工业民间手工业壮大,官营不断萎缩铁、造船、建筑、丝绸、纺织、瓷器、印刷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商业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商业都市的发展规模、人口城市化状况和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为名号的商帮亦逐渐形成外交朝贡体系主要是朝鲜七下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出使西域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著《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等海禁政策为防倭寇,朱元璋颁布海禁政策限制合法的私人海外贸易东南倭乱戚继光在浙东抗倭戚继光与俞大猷在福建和广东连续重创倭寇万历援朝两次援朝抗日奠定了之后三百年的东亚格局中西交流葡萄牙派使团来华,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建交葡萄牙战败于几次海战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文化艺术思想哲学思想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东林党争东林书院常讽刺时政,与当权派对抗自由探讨辩论学风,是当时最开明进步的学术交融方式文学小说长篇章回小说短篇的话本、拟话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金瓶梅》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公安派湖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
中国古地图史
![中国古地图史](https://img.taocdn.com/s3/m/35eb9bd6a21614791611289c.png)
中国古地图史(转载)传说中的中国古地图起源较早,在四千年以前就已经在使用了。
在大约公元前21 世纪的夏朝,有一《河伯献图》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大禹治水时, 河神河伯献一青石于大禹,上有治水用的地图,大禹用以指挥治水,终于成功。
此传说表明地图早已在民间流传。
概括来讲,古地图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阶段。
原始地图是人类社会初期出现的简陋地图,它尚未摆脱图画和神话传说。
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汉代。
地图载入史册,在“史记”卷八十六《荆轲传》中可以查到,公元前228 年,秦攻占赵都邯郸,赵灭。
北邻燕国(建都今北京一带)一片恐慌。
为防秦进攻,燕太子丹苦思良策,终于结识荆轲,图派荆轲出使秦献燕督亢(今河北涿县,固安一带)地图给秦王为名,伺机刺杀秦王。
荆轲将入秦,燕太子丹等送至南部边境易水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歌声悲状激亢。
荆轲到达秦都咸阳,秦王召见,荆轲献图于秦王,图展尽,忽抽出匕首,左手握住秦王衣袖,右手刺秦王,秦王惊跳,扯断袖子猛跑,两人追逐,此时侍从拿起药袋打向荆轲,秦王乘机拔出长剑,砍断荆轲左腿,荆轲应声倒地,拾匕首抛向秦王,打在铜柱上未中,最后荆轲被秦王侍从杀了。
此故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故事虽说明燕国企图以献地图来改变历史的一段徒劳进程。
但是这当中却明确说明公元前200 年时,我国就已有地图来表示国家的地理版图。
春秋战国初期,七国各占一方,疆域之争战事不断,最后终为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这些表示地理疆域的地图,虽说至今仍未发现有实物验证,但从种种历史记载的考证,地图确早已存在。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帝即位时,他曾把全国所有的地图收集起来,这时的地图主要是表示地理版图的军事地图,以致秦灭亡时,刘邦攻入咸阳城(公元207 年)时,其宰相萧何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尽快把这些地图接收过来,以备继续为汉朝的统治利用。
所以要说中国的地图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起码是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了,春秋战国的诸候战事不断,各国利用地图指挥战斗,地图更是得到充实与利用。
中国各朝代地图
![中国各朝代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d1fd122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4f.png)
中国各朝代地图中国简史1、夏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现今地于⼭西夏县,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禹2、商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675-1029年,都城:毫,现今地于河南商丘,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汤3、西周,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029-771年,都城:镐京,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王姬昌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四年),总共295年。
5、战国:战国则是从前475年~前221年(秦国统⼀)战国后期-7雄争霸:6、秦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21-207年,都城:咸阳,现今地于陕西咸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始皇帝嬴政7、西汉,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祖刘邦8、新朝(王莽篡权),起讫年代:公元9-23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王莽9、东汉,起讫年代:公元25-220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10、三国:曹魏,起讫年代:公元220-265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魏⽂帝曹丕蜀汉,起讫年代:公元221-263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刘备孙吴,起讫年代:公元222-280年,都城:建业,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吴⼤帝孙权11、西晋,起讫年代:公元265-31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12、东晋,起讫年代:公元317-420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13、东晋⼗六国1)前赵、汉赵,起讫年代:公元304-329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匈奴族,开国皇帝:⾼祖光⽂皇帝刘渊2)成汉,起讫年代:公元306-347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巴氐族,开国皇帝:太宗武皇帝李雄3)前凉,起讫年代:公元314-363年,都城:姑臧,现今地于⽢肃武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祖明王张寔4)后赵,起讫年代:公元319-351年,都城:襄国,现今地于河北邢台,统治民族:羯族,开国皇帝:⾼祖明皇帝⽯勒5)前燕,起讫年代:公元337-370年,都城:龙城,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太祖⽂明皇帝慕容皝6)前秦,起讫年代:公元351-394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世宗明皇帝符建7)后秦,起讫年代:公元384-41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羌族,开国皇帝:太祖武昭皇帝姚苌8)后燕,起讫年代:公元384-407年,都城:中⼭,现今地于河北定州,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9)西秦,起讫年代:公元385-431年,都城:苑川,现今地于⽢肃榆中,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10)后凉,起讫年代:公元386-403年,都城:略阳,现今地于⽢肃平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太祖懿武皇帝吕光11)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14年,都城:西平,现今地于青海南宁,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武王拓跋乌孤12)南燕,起讫年代:公元398-410年,都城:⼴固,现今地于⼭东益都,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13)西凉,起讫年代:公元407-421年,都城:酒泉,现今地于⽢肃酒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昭武王李暠14)胡夏,起讫年代:公元407-431年,都城:统万城,现今地于陕西靖边,统治民族:匈奴,开国皇帝: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15)北燕,起讫年代:公元407-436年,都城:和龙,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句丽,开国皇帝:燕惠懿帝⾼云16)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39年,都城:张掖,现今地于⽢肃张掖,统治民族:卢⽔胡,开国皇帝: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14、南北朝:南北朝(420年—589年 [1])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543b82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a.png)
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历史年表1.2100年BC ●1600年BC: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国君为夏禹。
2.1600年BC ●1046年BC: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国君为商汤。
3.1046年BC ●771年BC: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国君为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等。
4.770年BC ●221年BC: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混乱的时期,国家分为七大国,相互争霸。
5.221年BC ●206年BC: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
6.202年●220年: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国。
7.220年●589年: 北朝南朝时期●北朝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北方为北朝,南方为南朝。
8.618年●907年: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强盛的朝代,国家治理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迅猛。
9.907年●960年: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国家分裂成多个小国。
10.960年●1279年: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科技、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11.1279年●1368年: 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统一了中国。
12.1368年●1644年: 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朝代,国家经济迅猛发展。
13.1644年●1912年: 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国家在这个时期面临了严重的动荡和外族。
14.1912年●现在: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同的国家。
附件:1.中国历史地图.png2.中国历史人物简介.xlsx法律名词及注释:1.夏禹:夏朝的国君,历史上被尊为中国的第一个帝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32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72b247af1ffc4ffe47ac72.png)
活动探究
①
② 明朝末期,陕北大旱,官府、地主照旧催逼租税,造成大范围饥荒。
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民众赋税沉重,自然灾害。
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以李自成为首的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③
人物扫描
自幼家境贫寒却又不安于现状的闯王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
李自成少年时也曾写过一首诗来借物咏怀。 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
起义经过
1644年,建立 政权,国号:大 崇祯帝自缢(明 朝统治长达276 年)
顺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攻克西安
攻克北京
1644年
明朝灭亡
起义结果
1644年4月,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末皇帝崇祯自缢,
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推翻了。
材料研读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 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材料研读
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2.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 钱粮。
3.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满 洲 兴 起 和 清兵 入 关
小组合作探究
制作满洲兴起的大事年表
满洲兴起大事年表
1
1616年努尔哈赤统 一女真,建立政权, 国号大金,史称后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因果关系,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 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
李自成起义 推 翻 明朝
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