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化学 软体动物门

合集下载

底栖动物—软体动物门(水生生物课件)

底栖动物—软体动物门(水生生物课件)

蜘蛛螺属Lambis
外唇极度扩张并生出
棘状突起。如水字螺L. chiragra外唇生出6条均
称的长棘状突起,略呈水 字形。蜘蛛螺则伸出7条 长棘状突起。
玉螺科Naticidae
贝壳呈球形,螺层少,壳面光滑。壳口完全, 外唇简单,内唇多少向脐孔翻曲。厣石灰质或 角质。足极发达,前足翻转在头部之上。本科 为肉食性种类,是瓣鳃类的敌害。用吻分泌酸 性物质将贝壳穿透而食之,是贝壳类养殖的一 大敌害。广泛分布。
软体动物门
鲍鱼:鱼类,贝类? “螺丝”:=螺蛳? 毛蚶(甲型肝炎病毒,1988,上海30多万人感
染 )和泥蚶如何区分? 海红? 柔鱼、鱿鱼、乌贼、墨鱼、章鱼如何区分?
概述
一.熟知的河蚌、田螺、蜗牛、乌贼、章鱼和各种吸虫的中间寄主
二.大多数具有贝壳,代表性特征→通称贝类
三.动物界第二大门类,现生8万;化石3万多,种类数仅次于节肢动 物
4. 大多数海产种类间接发育经 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淡水蚌 类,发育经过一个具双壳的钩介 幼虫期。少数软体动物(头足类 和部分腹足类)直接发育。
分类
任务一无板纲Aplacophora
1. 体呈蠕虫形,左右对称,无介壳。 2. 头部不明显,无眼和触角,具齿
舌。 3. 足退化,身体腹面有一条纵走的
4. 贝壳的测量
壳高:从壳口底部到壳顶的距离 壳宽:壳口的左右两侧最大距离 螺旋部高度:壳口上方至壳顶距离 壳口高度:壳口底部至上部的距离
5.有的贝壳表面光滑,有的具生长线。有的种类具 有突起、肋、棘和各种花纹。
厣:腹足类的后端能分泌出一个角质或石灰质的保 护物,称厣。
大部分种类能盖位壳口,有的不能,如芋螺、肮螺 亚纲的种类没有厣。
的中药材,称石决明。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进化
经济意义 有益方面
有害方面 ຫໍສະໝຸດ [编辑本段]概述 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门的第二大门。该门动物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不分节,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等五部分组成。因大多数软体动物体外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所以通称贝类。该门动物共分8纲,有10余万种,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到处可见,例如鲍鱼、宝贝、田螺、蜗牛、蚶、牡蛎、文蛤、章鱼、乌贼等。由于软体动物大多数贝壳华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较易捕获,因此远在上古渔猎时期,就已被人类利用,其中不少可供食用、药用、农业用、工艺美术业用,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对人类有害。
3、内脏囊:位于身体背部,包括胃、肠、消化腺、心脏、肾脏、生殖腺等内脏器官,为外套膜和贝壳所包被。多数种类的内脏囊为左右对称,但有的扭曲成螺旋状,失去了对称形,如螺类。
4、外套膜:是身体背部皮肤皱褶向腹面延伸面形成的一种保护器官,由内、外表皮、中间的结缔组织和少数肌肉纤维组成。外套膜与内脏之间有外套腔,外套腔内有鳃和口、肛门、肾脏、生殖腺的开口。外套膜的边缘构造很复杂,常具各种形状的触手,有的种类有外套眼。外套膜内表皮细胞具纤毛,纤毛摆动,造成水流,使水循环于外套腔内,借以完成呼吸、排泄、摄食等。左右2片套膜在后缘处常有一二处愈合,形成出水孔(exhalant siphon)和入水孔(Inhalant siphon)。有的种类出入水孔延长成管状,伸出壳外称为出水管和入水管。
1、眼:软体动物眼的构造,从最简单的色素凹陷直到复杂的具晶体和网膜结构的都有。眼通常1对,位于头部两侧,有的生于触角顶端。头部不发达或头部退化的类群无头眼,但石鳖类的贝壳表面有微眼,瓣鳃纲很多种类有外套眼。

9-软体动物门

9-软体动物门

思考:河蚌与鳑鲏鱼之间是什么关系?
5. 掘足纲
全部海产,多在泥沙中穴居,约350种左右,
如:大角贝、胶州湾角贝等。
● 具贝壳一个,呈弯曲的长管状,两端开口,
故又名管壳类(Siphonoconchae)。
● 头部退化为前端的一个突起。
● 无鳃,以外套膜进行呼吸。
● 足发达成圆柱状,能挖掘泥沙。
胶州湾角贝
9. 排泄系统
9.1 肾脏(鲍雅诺氏器 organ of Bojanus) 位于围心腔腹面两侧的肾脏,由 后肾管而来,由管状部分和腺质 部分构成。腺质部分为黑褐色海
绵状组织,以肾口与围心腔相通;
管状部分为薄壁的管子,以肾孔
开口于鳃上腔,代谢废物经后肾
管排出体外。
9.2 围心腔腺(凯伯尔氏器organ of Keber’s) 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前背侧,为分支 状的腺体,由扁平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组 成,内有微血管分布,可提取血液中的废 物送到围心腔中,再经过肾脏排出。
齿舌为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 由膜带和其上有规律排列的角质齿片组合而成。
齿片的形状、 数目和排列方式 是鉴定种类的重 要特征。用齿式 表示。 圆田螺的齿式 为2:1:1:1:2
蜗牛齿舌
6.
真体腔极度退化
除头足类外,多数软体动物真体腔极度
退化,仅剩下了围心腔、生殖管腔和排泄管 腔,初生体腔形成血窦(blood sinnus)。
扭转
螺旋扭转
左右变位 一侧器官受压消失,一个肾脏 左右变位 一个鳃 左右变位 一个心耳 鳃在心耳的前方 外套膜开口向前 呈8字形
扭转学说:
腹足纲化石及担轮幼虫都是两侧对称的, 根据重演律推测现存腹足类的不对称是在进
化过程中形成。人们提出了扭转学说来解释

软体动物门名词解释

软体动物门名词解释

软体动物门名词解释
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动物界里的一个门,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软体动物门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仅次于数量最多的节肢动物门,其已确认的物种数量大约有十万多种。

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适应力很强,能适应很多很多不同的环境,其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流、湖泊,从平原到山脉,陆地、淡水和咸水多种栖息地中都有大量的软体动物门的成员,例如蜗牛、河蚌、海螺、乌贼等物种。

而在海洋生物当中,比重占约20%几的软体动物更在所有动物中排名第一位。

水生动物学名词解释

水生动物学名词解释
脐:软体动物门腹足类,螺轴旋转时在基部遗留下来的小窝
铰合齿:软体动物门双壳类,贝壳闭合时铰合齿和齿槽组合在一起,构成铰合部,铰合齿分主齿和拟主齿
同形世代交替:藻类在有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如果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相同,则成为同形世代交替
同配生殖:同形的两个动配子相结合
异配生殖:大小不同的两个动配子相结合
混交雌体:在轮虫生活史中,能产生需精卵的雌体
非混交雌体:在轮虫生活史中,能产生非需精卵的雌体
需精卵:在轮虫生活史中,由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非需精卵:在轮虫生活史中,由非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纤毛环:在轮虫头部背面向后延伸至躯干前端,一圈由纤毛细胞形成的环状构造,形态各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尾鳃:位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类生殖部位的几个体节,无节间沟,无刚毛,体色暗淡,具有分泌粘液包裹精子的功能
生殖态:海洋多毛类中,于生殖前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的一种特有的生殖现象,是由无性或非生殖个体向浮游的有性或生殖个体转变的过程
异沙蚕体:具有生殖态的虫体
厣:软体动物门腹足类,足的后端常分泌出一个有角质或石灰质的保护物
触毛:某些种类的纤毛虫在腹部具有纤毛愈合成的束,具爬行功能
焰茎球:轮虫类原肾管向体腔伸出的球状小囊,内有纤毛
咀嚼器:轮虫的消化系统中特有的构造,与取食有关,用以磨碎食物,下部由唾液腺,内藏与咀嚼囊中
孤雌生殖:雌体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轮虫的主要繁殖方式
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母体不提供营养,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呼吸靠母体的生殖方式
壳弧:枝角类头部两侧各具1条由头甲增厚形成的隆线,是头部的硬化,有利于第二触角固着
卵鞍:保护枝角类冬卵的荚状壳

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重点(版本1.0)(专业知识模板)

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重点(版本1.0)(专业知识模板)

绪论浮游生物:是不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大多体型微小,通常肉体看不见。

自游生物(游泳生物):是形状较大、游动能力很强、能主动的做远距离运动的生物,也能逆流自由运动。

漂浮生物:在水面区生活的生物类群。

底栖生物:在水底区生活的生物类群。

浮游植物1.真核生物除蓝藻细胞无典型的细胞核以外,其余各门藻类的细胞大多具有一个细胞核,少数种类具有多个细胞核。

细胞核具有核膜,内含核仁和染色质,这种细胞核叫做真核。

这类生物因而被称为真核生物。

2.色素和色素体色素成分的组成: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藻胆素。

藻类共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色素体: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央,或位于周边靠近周质或细胞壁。

3.藻类的生殖方式动孢子:又称游泳孢子。

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不动孢子:又称静孢子。

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

在形态构造上与母细胞相似的不动孢子称为似亲孢子。

厚壁孢子:又称厚膜孢子或后垣孢子。

有些藻类在生活环境不良时,营养细胞的细胞壁直接增厚,成为厚壁孢子;有些种类则在细胞内另生被膜,形成休眠孢子。

他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到了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

同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态与大小都相同即同形的动配子相接合。

异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态相似而大小不同。

即大小不同的动配子相接合。

卵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卵(雌配子)较大,不能运动,精子(雄配子)小,有鞭毛,能运动。

接合生殖:是静配子接合,即静配同配生殖。

它由两个成熟的细胞发生接合管相接合或由原来的部分细胞壁相结合,在接合处的细胞壁溶化,两个细胞或一个细胞的内含物,通过此溶化处在接合管中或进入一个细胞中相接合而成合子。

这种接合生殖是绿藻门接合藻纲所特有的有性生殖方法。

4.藻类的生活史世代交替:生活史中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相互交替的现象叫做世代交替。

浮游动物1.轮虫轮虫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头冠、咀嚼囊和原肾管。

第9章 软体动物门

第9章  软体动物门

第九章软体动物门1.试述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答: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身体柔软,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3部分,体外被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消化管发达,少数寄生种类退化。

多数种类口腔内具颚片和齿舌,颚片一个或成对,可辅助捕食。

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及生殖腺和排泄器官的内腔。

初生体腔则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内有血液流动,形成血窦。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及血液组成,为开管式循环。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鳃为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展形成,位腔内。

陆地生活的种类均无鳃,其外套腔内部一定区域的微细血管密集成网,形成肺,可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氧。

排泄器官基本上是后肾管,其数目一般与鳃的数目一致。

原始种类的神经系统无神经节的分化,仅有围咽神经环及向体后伸出的一对足神经索和一对侧神经索。

较高等的种类,主要有4对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脏神经节。

软体动物大多数为雌雄异体,不少种类雌雄异形;也有一些为雌雄同体。

卵裂形式多为完全不均等卵裂,许多属螺旋型。

少数为不完全卵裂。

2.软体动物与环节动物在演化上有何亲缘关系,根据是什么?答:软体动物种类多,为动物界第二个大群类,与人生的关系密切。

软体动物的结构进一步复杂,机能更趋于完善,它们具有一些与环节动物相同的特征:次生体腔,后肾管,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中具有担轮幼虫等,因此认为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朝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

3.软体动物分哪几纲,简述各纲的主要特征。

答:软体动物分为7纲:(一)单板纲体为两侧对称,具一近圆形而扁的贝壳,腹足强大,周缘肌肉发达,中央薄,故无吸附能力,仅适于在海底滑行。

缩足肌8对,分节排列于足的周围。

足四周为外套沟,两侧共有鳃5或6对。

足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口前有一对具纤毛的口盖,口后有扇状触手一对。

心脏位围心腔内,由一心室及2对心耳构成;肾6或7对;雌雄异体,生殖腺2对,有生殖导管,开口于肾,生殖细胞由肾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门(Mollusca)(精)

软体动物门(Mollusca)(精)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真体腔、后肾管、个体发育中有担轮幼虫等特 征,是软体动物相同于环节动物的代表性特征, 因此认为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的, 是朝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 支。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有贝壳,故又称“贝 类”。 一.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
异物,就会刺激珍珠层的分泌,而形成珍珠。 5.体腔和循环系统 • 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及生殖腺和 排泄管的内腔。初生体腔则存在于各组织器官 的间隙,内有血液流动,形成血窦。 • 开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在循环过程中不是始终 在封闭的血管中流动,这种循环方式称为开管 式循环系统。 (1)结构: •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包括心室:1个,壁厚,能 搏动,为循环动力。心耳:1个或成对,有瓣膜 防止血液倒流。 • 血管:动脉、静脉。 • 血窦:是初生体腔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
• 血液:无色,少数显红色或青色。 (2)血液循环的方向: 大部分足、内脏血 血窦 集中于静脉 肾静脉 (排泄废物) 鳃血管(气体交换) 心耳 心室 6.排泄系统 基本上是后肾,即是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发 生形成的。 排泄器官有2个.即(1)围心腔腺:由围心腔表皮 分化,有许多毛细血管充满血液,依靠血液渗 出排泄废物 入围心腔 肾脏 排出。(2)肾脏: 肾口 肾主体 膀胱 肾孔(在外套腔)。肾 主体有很多血管,通过渗透进入肾脏。 7.呼吸系统 • 水生种类:鳃呼吸。是由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
•大多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trochophoro larve) 和面盘幼虫(veliger larva)时期。陆生种类、头 足类、一部分腹足类:为直接发育。淡水蚌类有特 殊的钩介幼虫(glochidum),可作暂时性寄生于 鱼鳃。 二.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已知约11.5万种,分布广泛。根据它们的贝壳、 足、神经、、鳃、等特征分为7个纲。 1.单板纲(Monoplacophora) 为原始贝类。目前已发现8种。特点:两侧对称, 腹部有足,有一个帽状贝壳,全部海产。新蝶贝 (Neopilina galathea Lemche)是其代表动物. 2.多板纲(Ployplacophora) 无明显头部,身体椭圆形,左右对称,背部8个

10软体动物门

10软体动物门
• 软体动物中最高等的类 群,现存约 600 种。 • 常见的有:乌贼、章鱼、 柔鱼等。
主要特征 1.体左右对称。 2.头部发达,有一对发达的眼。 3.原始种类具外壳,一般为内壳或无。 4.足着生于头部,特化为腕和漏斗。 5.闭管式循环,直接发生。
(一)代表动物——乌贼
1.外形 头:5对腕,一对眼,眼下有嗅觉陷。
最大的特点:动物界中最早出 现大型消化腺。
蜗 牛 齿 舌 图
蜗牛(Cittarium pica) 齿舌(K.Sandved)
• 软体动物的消化腺有:肝脏、唾液腺、胰脏。
其中肝脏最发达,开口于胃或肠的前端。
三、体腔与循环系统:
• 软体动物的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有围心腔、 生殖腺和排泄器官的内腔。 • 初生体腔被结缔组织所填充,其空隙没有分布血管, 血液在空腔中流动,便形成了血窦。循环系统为开 放式循环系统 (血流阻力大,循环效率低) 。
贻贝 : 固着生活,附着于岩石上。
牡蛎:固着活,生活于浅海。
扇贝 :贝壳呈扇型,固着生活。
珍珠贝:
• 两壳不等,壳内 珍珠层极厚。是 世界上著名的生 产珍珠的贝类。
• 我国广东、海南 已人工养殖。
船蛆 :
• 钻蛀船只和港口的木 材建筑。
• 由于长期穴居,身体
细长,呈蛆状。贝壳 退化。
八、头足纲 (Cephalopoda):
3、内脏团 (visceral mass):
• 常位于足的背面。 • 大多数种类的内脏 团为左右对称,但 螺类扭曲成螺旋状, 失去了对称性。
4、外套膜 (mantle):
• 由内脏团背面的皮肤形成皱褶,向腹面延伸,常 包围整个内脏团。 • 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称外套腔 。
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细胞组成,外层细胞的分泌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第八章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

软体动物是三胚层、两侧对称、真体腔动物。

真体腔由裂腔法形成,即由中胚层形成体腔,但是很不发达,仅存在于围心腔及生殖腺腔中。

软体动物在结构上分为头、足、内脏囊和外套膜四个部分。

外套膜由外胚层、中胚层形成,向体表分泌碳酸钙(外套膜上皮细胞间隙的血液向外渗透),形成外壳,可有珍珠层(连续)、角质层和棱柱层(不连续)构成,少数种类壳被体壁包围或完全消失。

软体动物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出现了呼吸和循环系统,也出现了后肾管。

第一节软体动物的一般形态、生理及分纲软体动物的祖先模式原软体动物一原软体动物的一般结构和生理推测原软体动物出现于前寒武纪,浅海生活,卵圆形,两侧对称,头前端,一对触角,触角基部有眼。

身体背部有盾形贝壳,贝壳最初只有贝壳素构成,以后沉积了碳酸钙,增加硬度。

身体后端、足的上方与内脏团之间形成外套腔,中间有多对鳃,以及后肾、肛门、生殖孔的开口。

原软体动物鳃的结构可能相似于现存腹足类的鳃:它是有一个长的鳃轴向两侧交替伸出三角形的鳃丝所组成,这种鳃称为栉鳃。

鳃轴中包含有血管、肌肉和神经,其中背面的血管为入鳃血管,腹缘的为出鳃血管,血流的方向正好与鳃表面水流方向相反,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气体交换。

鳃的表面布满纤毛,纤毛的摆动使水流经过,利于气体交换和捕食。

原软体动物可能是植食性的,口位于头的前端,后为口腔,口腔后为齿舌囊,齿舌囊底部为一膜带,上有几丁质的齿,齿舌和软骨上附有肌肉,可以伸缩以刮取食物,这种齿舌结构在大多数现存软体动物中仍然存在。

口腔背面为一对唾液腺的开口,分泌物润滑齿舌,并将食物颗粒粘起来,形成食物索,经过食道入胃。

胃后半部为囊状,成为晶杆囊,内有胶质棒状的晶杆,晶杆可辅助消化。

胃酸的作用主要是除去食物的粘着性,使颗粒游离,细小的颗粒经过胃上端的消化腺管进入消化腺,消化腺是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较大的颗粒在胃内细胞外消化。

肠到有部分的消化功能。

软体动物门(好)

软体动物门(好)

乌贼交配图(具性内竞争)
四、分类
11.5万多种,分布广,分7纲
1. 单板纲:几种 2. 无板纲:约250种 3. 多板纲:1000种 4. 腹足纲:7.5万现存,1.5万化石 5. 掘足纲:350种 6. 双壳纲:3000多种现存 7. 头足纲:650种现存,化石9,000种以上
(一)单板纲
代表动物:新蝶贝(活化石) 特点: 两侧对称,腹部有足 贝壳帽状
功能: 分泌物形成贝壳 围成的外套腔与多种生理功能有关 外套腔内有呼吸器官鳃 有消化、排泄、生殖器官的开口 具有辅助呼吸作用
(四)具贝壳(shell) 1.数目及形状
瓣鳃类——2个——瓣状
贝类学(Malacology)
腹足类——1个——螺旋状、帽状
掘足类——1个—---管状 多板类——8个——块状 头足类——1个或无——片状内壳、外壳
漏斗为左右两叶组成,2对心耳,2对肾
鹦鹉螺
(2)峭亚纲(两鳃亚纲) 内壳或无壳,腕8~10个,具吸盘,漏斗完整
2鳃,2心耳,2肾
十腕目 5对腕,吸盘有柄。如乌贼 八腕目 4对腕,吸盘无柄。如章鱼(喜欢藏在贝壳)
乌贼
章鱼
五、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

有益方面
– 食用、入药、工业原料、家禽饲料
有害方面
2.组织结构及来源
角质层 壳层(棱柱层) 壳底(珍珠层)
贝壳和外套膜的切面图
外套膜纹
棱柱层 珍珠层
外套膜 外表皮
外套膜 外褶 角质层 角质层沟 外套膜中褶
外套膜肌
结缔组织
外套膜环肌 外套膜内褶
贝壳和外套膜的切面图
3.生长:外套膜分泌产生
角质层:只加大不加厚 壳层(棱柱层):只加大不加厚 壳底(珍珠层):加大加厚 4.功能:保护 5.珍珠形成

蛏子游泳原理

蛏子游泳原理

蛏子游泳原理
蛏子是一种水生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蛏蛤科的动物。

它们在水中游泳时主要依靠两个主要的原理:浮力和腕足的运动。

首先,浮力是蛏子游泳的主要原理之一。

蛏子的身体内部充
满了一定数量的气体,这使得它们的身体密度相对较小,比水轻。

当蛏子在水中运动时,这种密度差会产生浮力,使其能够
在水中浮起来。

蛏子能够通过控制体内的气体量来调整自己的
浮力,以便在水中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姿势。

其次,蛏子的腕足也是它们游泳的重要原理之一。

蛏子的腕
足是一种柔软且肌肉发达的结构,位于蛏子的身体两侧。

腕足
可以像橡皮橡胶一样伸缩和扩张,具有很强的弹性。

当蛏子游
泳时,它们会将腕足伸展开来,并通过腕足的收缩和伸展来推
动水体,从而产生游泳的动力。

蛏子的腕足的柔软性使得它们
能够灵活地控制游泳的方向和速度。

此外,蛏子的身体形态和结构也对它们的游泳能力产生了影响。

蛏子的身体呈椭圆形,具有较为光滑的外壳,这有助于减
少水流阻力。

此外,蛏子的外壳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帮
助它们在水中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姿势。

综上所述,蛏子游泳的原理主要包括浮力和腕足的运动。


力使得蛏子能够在水中浮起来,而腕足的运动则提供了游泳所
需的动力和控制。

蛏子的身体形态和结构也对其游泳能力起着
一定的支持作用。

这些原理和结构使得蛏子能够在水中自如地游动,并适应不同的游泳环境。

第五章 软体动物门

第五章 软体动物门

新蝶贝
三、无板纲
• 代表动物:龙女簪,新月贝 • 特点:体蠕虫状,无贝壳,外套 膜发达,体表被有角质并带 有 各 种 石 灰 质 针 状 棘的外 皮.腹面中央有一条沟,无鳃, 齿舌具许多齿. • 分 布 在 低 潮 线 以 下 直至深 海海底 , 多数在 软 泥中穴 居, 少 数 可 在 珊 瑚 礁中爬 行生活。仅有250种左右。
卵胎生:少见。如甲石鳖的个别种类在雌体输卵管中发育; 腹足类的一些种类如圆田螺,胚螺在雌螺的子宫中发育。
7.发育
贝类除头足类是不完全卵裂(盘裂)外,其余皆为全裂中的 不等卵裂。 头足类和某些腹足类直接发育。 双壳类等其他种类多为间接发育,具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两 个幼虫阶段,某些淡水种类还有钩介幼虫。
乳玉螺(Polinices)

头足动物
(2)中肠——胃:
在双壳类和某些腹足类,胃内皮层特别发达,形成几丁质的胃 楯(gastric shield)或角质、石灰质的咀嚼板。
在多板纲、腹足纲、头足纲的口腔中,常有唾液腺的开口,在 胃或肠的前端有肝脏的开口。 大多数草食的贝类,胃中具晶杆(一种胶质棒状结构),由晶 杆囊(style sac)伸出。晶杆囊的内壁也有褶皱及纤毛,也形 成纤毛沟。 食物在口腔中被粘液粘着形成食物索后,不断地进入胃内,依 靠胃酸作用(现存种类胃液的pH值一般是5—6)除去食物索 的粘滞性,使索中的食物颗粒游离,同时靠胃筛选区内的纤毛 作用对食物进行筛选,将细小的食物颗粒经胃上端的消化腺管 送入消化腺(盲囊)中,消化盲囊是食物进行胞内消化及吸收 的场所;较大的食物颗粒在胃内被进行胞外消化;未能消化的 食物经胃壁的褶皱而进入肠道。
4. 足部 位于身体腹面的肌肉质突起,为运动器官,但形态变化很大: 有的成块状(鲍)、斧状(缢蛏、蚶、河蚌等)、柱状(大角 贝); 甚至特化成围绕在头部的几条腕(乌贼等); 某些固着生活种类(牡蛎)成体时完全退化;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第九章软体动物门(Mollusca)——动物界第二大类群第一节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头一、身体的划分身体前端,有摄食和感觉器官,是觅食、感觉中心。

足形状差别大。

发达或退化。

通常位于身体腹面,为运动器官。

内脏团常位于足的背侧,含内脏器官。

对称或不对称。

二、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具纤毛,摆动造成水流,完成呼吸、排泄、摄食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

与内脏团之间的腔为外套腔。

类型因种而异功能三、贝壳多数都有贝壳,数目及形态各不相同。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含有少量的壳基质。

有保护作用。

薄,透明,有不同颜色,由壳质素构成。

保护钙质不受酸碱腐蚀。

由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

可加大不可增厚。

由角柱状方解石构成,由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

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加大,但厚度不变。

由叶状霰石构成。

能折光反射。

由外套膜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度。

珍珠即由此层形成。

珍珠的形成外物入侵——有核珍珠外套膜表皮病变、受伤——无核珍珠光谱分析法发现,金黄色、奶油色珍珠含较多的铜和银;白色、肉色和粉红色珍珠含钠、锌、锰较多黑珍珠——分泌黑色珍珠质的黑蝶贝四、消化系统消化管发达,口腔内有齿舌,为软体动物所特有。

齿舌上小齿的形状和数目是种类鉴定的重要特征。

五、体腔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为开管式,由心脏、血管、血窦组成,血管有动脉和静脉之分。

快速游泳种类是闭管式。

血液无色、红色或青色。

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共存。

次生体腔只限于围心腔、生殖腔和排泄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形成血窦,没有血管壁包围,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间。

六、呼吸器官水生种类:鳃,由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展形成,位于腔内。

楯鳃:鳃轴两侧均有鳃丝,羽状。

多板纲栉鳃:鳃轴一侧有鳃丝,梳状。

腹足纲瓣鳃:瓣状。

瓣鳃纲丝鳃:鳃延长成丝状。

瓣鳃纲陆生种类:肺,外套腔一定部位微血管密集成网,形成肺,可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

腹足纲七、排泄器官后肾管,少数种类幼体是原肾管。

腺质部:富含血管,肾口有纤毛,开口于围心腔。

管状部:薄壁管,内壁有纤毛,肾孔开口于外套腔。

第九章软体动物门

第九章软体动物门
脏神经节
脏神经节
胡桃蛤
图9-6 双壳类的神经系统
无齿蚌
3、感官: 触角 眼 嗅检器 平衡囊
乌贼眼
十、生殖和发育
1、多雌雄异体,少数为雌性同体 2、完全不等卵裂,许多为螺旋卵裂 3、个体发生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veliger larva)
4、淡水蚌类有特殊的钩介幼虫(glochidium)
图9-7 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1、水生种类用鳃呼吸
栉鳃
楯鳃 瓣鳃 丝鳃 次生鳃
2、陆生种类用外套腔壁形成的“肺”呼吸
软体动物栉鳃的原始结构图 (C.P.Hickman,1995)
软体动物-肺螺亚纲内部结 构图(C.P.Hickman,1995)
图 9-4 八、排泄器官 瓣 鳃 内肾孔 类 的 围 心 静脉窦 腔 与 肾 横 断 面 1 围心腔 图 3 心耳 生殖孔 解 8 肾的管状部
软体动物-腹足纲-前 鳃亚纲类群图 (彼得.丹斯,1998)
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
• • • • • 全部海洋生活。 一般侧脏神经索不交叉为“8”字形; 贝壳与外套膜通常不发达,亦有全缺者; 多数本鳃消失,出现次生性皮肤鳃。 如泥螺(Bul1acta)、海兔(Notarchus)、石磺海牛 (Homoiodoris)等。
纤毛滤食蛤类的胃和晶杆结构
软体动物-腹足纲扭转图(C.P.Hickman,1995)
头足纲肛门成内漏斗
六、体腔和循环系统
1、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及生殖腺 和排泄器官的内腔 2、循环方式
开管式: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
闭管式: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心脏
七、呼吸器官
结缔组织
图9-2 贝壳和外套膜的切面图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

六、呼吸器官 水生种类--鳃呼吸;陆生种类--肺呼吸 鳃:是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展形成,形态各 异,有楯鳃,栉鳃,瓣鳃,丝鳃,次生鳃。 肺:外套腔内部一定区域的微细血管密集成 网,形成肺,可以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氧。
七、排泄器官 基本上是后肾管,其数目一般与鳃的数目一 致,只有少数种类幼体为原肾管。
由腺质部分和管状部分组成
三、贝壳 大多数软体动物身体的柔软部分外面都有贝 壳,是软体动物的特征之一。因此研究软体动 物的科学也称 贝类学。不同种类的贝壳的形态、 数目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有 三层结构: 角质层 棱柱层(壳层) 珍珠层(壳底)
1、角质层: 为最外层,薄而 透明,具黑色光泽。 主要成分:壳质素
海产:5.8万;淡水产:1.4万;陆生:3.5万
5.与人生关系密切,含大量经济种类,18世纪初 就发展为独立学科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Latin = soft)
贝类学 Malacology(希腊语,软), Conchology (拉丁语,贝壳) 国际贝类学会1962年成立,每3年一次会议;
角质层 壳层(棱柱层) 壳底(珍珠层)
珍珠的形成
四、消化系统
软体动物的消化管发达,少数寄生种类退化。 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 的舌突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 状。齿舌上的小齿排列,以齿式表示。
多数种类口腔内具颚片(mandible)和齿舌(radula)
软体动物头部正中切面示齿舌
感觉器官发达。
(6)、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雄性的右侧触角粗 大。
(二)、主要特征
(三)、身体不对称的起源
腹足类的头部和足表现出明显的两侧
对称,内脏团呈螺旋形,失去对称形。这
是因为在个体发生中身体扭转的结果。

9.软体动物门

9.软体动物门

红螺
方斑东风螺
浅缝骨螺
鹬头骨螺
笔 螺
瓜 螺
织锦芋螺
字码芋螺
金 唇 榧 螺
台 湾 榧 螺
笔螺
织锦芋螺
斑鹑螺
蜘蛛螺
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
贝壳一般不发达,有退化倾向,亦有全缺者。除 捻螺外都无厣。外套膜大多消失。侧脏神经索 不扭成“8”字形。鳃和心耳一般在心室后方, 故名之。雌雄同体,两性生殖孔分开。海产。 分为8个目。
本章要点:
•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重点)
•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难点) • 腹足纲 • 瓣鳃纲 • 头足纲 • 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柔软不分节,由4部分构成:
• 头部:生活方式不同其发达程度不同。
退化或消失:河蚌
不发达: 发达: 石鳖 乌贼,田螺,蜗牛
• 足部:生活方式不同其形态不同。 斧状,叶状,柱状,腕状。 • 内脏团:位于足背侧,多数种类左右对称, 少数扭曲呈螺旋状。
(八)神经系统
• 较高等的种类有4对神经节 脑神经节:发出神经到头部及体前部,司感觉 足神经节:发出神经至足部,司运动和感觉
侧神经节:发出神经至外套膜和鳃 脏神经节:发出神经到各内脏器官 特点:神经系统有集中的趋势,有的种类形成了 脑,外有软骨包围,如头足类。 • 已分化出触角、眼、嗅检器、平衡囊等感觉器官。
• 消化道最大的特点:动物界中最早出 现大型消化腺的动物(唾液腺、肝 脏)。
(五)体腔及循环系统
• 体腔 • 次生体腔退化,仅残留围心腔、生殖和排泄器官 的内腔。 • 初生体腔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形成血 窦。 特点:真体腔和假体腔并存。 •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及血液组成。 特点:具有真正的心脏。一般为一心室二心耳。

第8章-软体动物门

第8章-软体动物门
无齿蚌血液中含血清蛋白, 氧化时呈青色, 还原时 无色, 其与氧结合能力不及血红蛋白。
血液中钙离子较多, 这可能与贝壳形成有关。
腹膜腔
7) 排泄系统
蚌具一对肾脏, 由后肾管特化形成; ——又称鲍雅诺氏器(Bojanus);海绵状腺体和薄
壁管状体(膀胱)构成), 肾口里面开口在围心腔, 肾孔开口于内瓣鳃的鳃上腔前端。 围心腔腺 ——亦称凯伯尔氏器(Keber), 位围心腔的前壁, 为一团分支的腺体, 由扁平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 组成, 其中富血液, 可收集代谢产物, 排入围心腔, 经肾排出体外。 主要的含氮排泄物形式是尿素。
(2)方式 开管式: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 闭管式(头足类):心脏——动脉——微血管——静 脉—心脏
(3)血液 血浆中的蛋白:含铁元素的血红蛋白——红色,
含铜元素的血清蛋白——青色或无色(多数)。
(六)呼吸器官
1. 首次出现的专门的呼吸器官 2. 水生种类:鳃呼吸 鳃: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展而成
软体动物头部 正中切面示齿舌
齿舌
(五)体腔和循环系统
1. 体腔 ✓ 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及生殖管腔和 排泄器官的内腔,而体内广阔的体腔是假体腔。
✓ 代表初生体腔的微血管和部分动脉、静脉的腔扩 大,且无血管壁包围,仅外被较为致密的结缔组 织,成为器官组织之间的空腔,称为血窦。
2. 循环系统 (1)组成: 心脏: 位于围心腔,由心耳(1个或成对)和心室(1个组成) 血管(动脉和静脉) 血窦、血液
河 蚬
蚶 蛤仔
圆田螺
作业: 1. 名词解释
假体腔;线虫蜕皮;分节;次生体腔,刚毛和 疣足;闭管式循环;后肾管;链状神经系统; 象皮肿;蛭素;贝壳;外套膜;齿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后端。
前后端确定后, 壳顶向上,壳的 前端向前,左侧 者为左壳,右侧 者为右壳。
二、内部构造
1. 外套膜 : 2. 足:呈斧状,左右侧扁,肌肉丰富,为 运动器官。 3. 肌肉: 前闭壳肌
后闭壳肌 前缩足肌 后缩足肌 伸足肌
人工育珠原理: 珍珠形成图解
4.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口、食道、胃、肠、直肠、肛
2、小月面 壳顶前方的小凹陷,椭圆形或心形。 楯面 壳顶后方与小月面相对的面。
3、铰合部 贝壳背缘常较厚,其内部常有齿和齿 槽,当贝壳闭时合适的齿和齿槽在一定的位置上 组合在一起,构成铰合部。 铰合齿分主齿,侧齿或拟主齿。 主齿强壮呈臼状,位于壳顶下方。 侧齿呈狭长形,以壳顶为界分前侧齿和后侧齿。
7、贝壳的测量: 壳高:由壳顶到腹缘的距离。 壳长:前后两端之间 的距离。 壳宽: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
8、方位辨别:
(1)壳顶到两端的距离,长者为后端。 (2)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3)有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 (4)有1个闭壳肌痕的,则所在端为后端。 (5)有2个闭壳肌痕的,则较大一个所在端
瓣鳃的功能:a. 呼吸;b. 辅助摄食;c. 外瓣鳃 的鳃腔为受精卵发育的地方,直到钩介幼虫形 成。
6.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组成。
心脏--位于围心腔中,由一心室与两心耳构成。
前大动脉--沿肠背侧前行;
后大动脉--沿直肠腹侧伸向后方。
血液循环:(内脏循环)
心室
前大动脉
分支动脉
血窦
后大动脉
文石化学组成为Ca(CO3)、晶体属正交(斜方) 晶系的碳酸盐矿物。英文名称来源于西班牙产地 Aragon。在自然界,文石不稳定,常转变为方解 石。组成珍珠和软体动物贝壳内壁珍珠层的物质, 不属于矿物的范畴。
1、壳顶 贝壳背部中央的突出,最早形成的部分。 一般略向前倾斜,位置常靠近前端,也有靠近后端 的。
代表动物:河蚌
一、外部形态 角质层
贝壳 棱柱层 珍珠层 外套膜
软体部分 足 内脏团
贝壳和外套膜的横断面图
软体动物-瓣鳃纲-贝壳、外套膜结构图 (C.P.Hickman,1995)
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95%)和少量贝壳素。贝壳的构造:大致相似, 一般由三层组成。
角质层:最外一层,仅由贝壳素构成,很薄,透明, 具有色泽。这一层随着动物的生长逐渐扩大,起保 护外壳的作用。
门组成。 口--前闭壳肌下,为一横缝,口两侧各
具一三角形唇片,大,密生纤毛 ,有感觉 摄食功能。 食道--位于口后,短而宽; 胃--膨大,其周围有肝,可分泌消化酶 (淀粉酶、蔗糖酶) 肠--盘曲于内脏团中,后入围心腔; 直肠--穿过心室,以肛门开口于闭壳肌 上,出水管附近。
肛门:通常位于外
静脉
肾静脉
心耳 心室
出鳃静脉 鳃 入鳃静脉

后大动脉 外套动脉
外套膜
心耳
外套静脉
(外套循环)
瓣鳃类的围心腔与肾横有3对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 经节、脏神经节
8. 生殖和个体发育
蚌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足部背侧肠的周围,呈葡萄状腺体。
精巢乳白色,卵巢淡黄色。生殖导管短,生殖孔开口于肾孔的后 下方。
4、韧带 在铰合部两侧的角质物,具有弹性,连 接两壳的背缘,具有开启贝壳的作用。
5、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环形。 放射肋: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条纹。
6、贝壳内肌痕 外套痕:外套膜环肌肌痕。 外套窦:水管肌痕,是外套末端向内弯入的部分。 闭壳肌痕:1个或前后2个。 缩足肌痕和伸足肌痕:靠近闭壳肌痕。
(4) 足:位于体腹面,侧扁呈斧状,*称斧足类 (5) 壳背缘以韧带相连,具开口作用,闭壳肌具闭壳作用 (6) 心脏由一心室、二心耳构成,心室常被直肠穿过。
(7) 神经系统简单,由脑、足和侧脏三对神经节构成。
(8) 大多数雌雄异体,少数同体,发生经过钩介幼虫期
四.分类及常见属的特征
(1)股蛤属 (Limnoperna):(翼 形亚纲,贻贝科)
棱柱层:中间一层,占壳的大部分,由角柱状的方 解石构成,渐渐增长面积但不增加厚度。
珍珠层:叶状的霰石构成,随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 度,富有光泽,珍珠由珍珠层形成。
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
就是它。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方解石 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 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 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
窄,壳面具阔同心 沟和色带。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1)蚬属Corbicula:
壳坚硬,呈球形,壳面有沟纹,每壳有强壮的主 齿3枚,前后侧齿长。幼壳黄绿色,有线纹和 斑纹。
个体发育:
精子 外瓣鳃 卵 鳃腔
受精卵 完全不均等卵裂 囊胚 外包和内陷
寄生于鳑鮍鱼
钩介幼虫 春天 幼体 越冬
三.主要特征
(1) 体左右侧变,两侧对称货不对称,具有两扇合抱动物 体的贝壳,*称双壳类
(2) 体分躯干部、足和外套膜三个部分,无明显的头,无 触角、眼等头部器官,*称无头类
(3) 在体躯和外套膜之间,左右两壳均有外套腔,内有瓣 状鳃,*称瓣鳃类
(5)丽蚌属Lamprotula:
壳卵形或亚三角形,坚厚, 壳表常具瘤状结节,后 背角具肋脊。
(6)珠蚌属Unio:
贝壳长椭圆形,前端短而 圆,后端伸长,长为高 的2倍强,壳顶显著的突 出。拟主齿左右各2枚, 侧齿左壳2枚,右壳一枚。
(7)矛蚌属(长蚌 Lanceolaria):外形似
矛状,壳后半部不扭
套腔出水口附近, 双壳纲的在身体后 端;腹足纲动物在 发育早期由于经过 身体扭转,使肛门 移至前方;头足纲 的多位于外套膜形 成的内漏斗。
软体动物食性复杂 肉食性、植食性、 滤食和沉积取食
5. 呼吸器官:瓣鳃,外瓣鳃短于内瓣鳃 。每个 瓣鳃由内外二鳃小瓣构成,其前后缘及腹缘愈 合成“U”形,背缘为鳃上腔。
拟主齿:左壳前拟主齿呈三 角椎状,后拟主齿极细小; 右壳前拟主齿呈条状,后 拟主齿为角锥状、强大。 是淡水蚌中育珠质量最佳 者。
(4)冠蚌属Cristaria:
壳大型,较薄,卵形, 膨胀,壳顶后背方扩 张,有时发展成翼状 的冠。壳后背部有一 列粗大纵肋,壳呈深 绿色或黑褐色;无拟 主齿,左右壳后侧齿 各具一枚,长片状, 前侧齿小。褶纹冠蚌C. plicata是淡水育珠的优 良品种,是目前育珠 使用最多的一种。
常见有湖沼股蛤即淡水 壳菜,其贝壳小、薄, 侧面观似三角形,壳 顶位于壳的前端,背 缘弯曲,与后端连成 大弧形,腹缘平直。
(2)无齿蚌属Anodonta(右翼齿亚纲,蚌 目,蚌科):
无铰合齿,壳呈卵圆形、蚶形,薄,壳表 光滑。
(3)帆蚌属Hyriopsis:
背后缘扩大成翼状,壳大, 扁平,略呈三角形;侧齿 左壳2枚,右壳1枚,细长。
曲,前端钝圆,后端 尖细,壳长为高的45倍;拟主齿粗短。
(8)扭蚌属 (Arconaia):
外形似香蕉,壳后背部 向左方或右上方扭转, 背部前端稍延长成喙 状。
(9) 楔蚌属 (Cuneopsis):贝壳 楔形,前端膨大,后
端尖细,拟主齿在壳
顶下,侧齿上缘具粒 状刻痕。
(10)射线裂脊蚌 (Schistodesmus):壳 呈三角形,壳顶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