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学生物》校本教材

合集下载

学校校本课程简介

学校校本课程简介

开发校本课程开辟第二课堂创建特色学校----XXX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活动2017年秋学期,我们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制定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锻炼学生,发展教师,助力课堂,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打造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我校以创建特色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以“质量立校,全面育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5年内构建学校创新型、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建设装备了第二课堂活动教室XXX学校创建于200X年,是XX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教学班66个,在校学生3600人。

学校中小学建设了48个第二课堂社团,包括:简笔画、水粉画、工笔画、素描、书法、绢花、手工(剪纸、十字绣、泥塑、塑胶+其它)、烙画、声乐、合唱、乒乓球、篮球、足球、摄影、棋类、花样跳绳、电脑制作、武术、生化探索实验室、物理创新实验室、地理大课堂、演讲与主持、时事论坛、摄影、科学实验室、地理大课堂等。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他们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写会画、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言善辩。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常态化、制度化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科组为主体,制定初中3年的总体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年龄特征的课程计划,形成了主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主任→辅导教师四个层面的管理模式;校本课程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抓“三落实”:一是课时落实到课表;二是任课教师落实到人;三是检查落实到位;同时实行校本课程开发学科组负责制,即学科组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使得“校本课程”常态化、制度化。

小学《科学探索》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科学探索》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科学探索》校本课程教材概述本教材旨在为小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特点1. 简明易懂:教材内容简洁明了,以浅显的语言解释科学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简明易懂:教材内容简洁明了,以浅显的语言解释科学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2. 互动实践:教材提供多种互动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互动实践:教材提供多种互动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3. 系统性:教材按照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大纲编写,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系统性:教材按照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大纲编写,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4. 启发思考:教材不仅提供科学知识,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思考:教材不仅提供科学知识,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结构本教材分为以下几个单元:1. 生物科学:介绍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特征和生命周期,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生物科学:介绍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特征和生命周期,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2. 物理科学:探索物质的性质、运动和能量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和应用。

物理科学:探索物质的性质、运动和能量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和应用。

3. 化学科学:介绍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培养学生对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的认识。

化学科学:介绍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培养学生对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的认识。

4.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趣味生物校本课程设计

趣味生物校本课程设计

趣味生物校本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生命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等;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生物学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环保意识,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为主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起源与进化:介绍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细胞结构与功能:探讨细胞的结构组成、功能及其代谢过程;3.遗传与变异:讲解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功能、遗传规律和变异的类型及意义;4.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三、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讨论法:学生就生物学问题进行探讨,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生物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4.实验法:进行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生物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生物学知识;2.参考书:提供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拓展阅读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教学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生物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占总评的20%;3.考试:定期进行生物学知识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教学时间: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生物学知识;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的场所。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教材章节分析本册内容以《周围的生物世界》作为开篇之作,其地位十分显著。

它不仅通过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常见的生物有哪些、生物有哪些生命现象、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与人类有何关系、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等,还突出介绍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它对学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学、认识学习生物学重要性、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积极探索生命》一章内容就是在学生已经介绍了生物的主要类群、生命现象、生物学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在意识到生物学重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自学积极探索生命的器具、方法、并学会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这对学生今后科学的积极探索生命、恰当的采用各种探究器具、培养较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存有非常小促进作用,它将为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奠定始终如一的基础。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生物体的组成等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认识生物体的多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学生只有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才能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才能理解多细胞生物和单细胞生物是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才能知道丰富多彩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是通过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生物体的共同组成》能够并使学生认知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相同的非政府如何构成,植物体和人体的相同非政府怎样辨识等。

关于器官和系统的科学知识就是细胞和非政府科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

学生只有先介绍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细胞的生长现象,就可以认知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只有先介绍细胞分化现象,就可以进而认知非政府的概念。

关于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协同统一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的科学知识,就是学生表述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认知生物体生命活动特征的基础。

《绿色植物的一生》包括五节内容,它较完整的将绿色植物的一生展现在学生面前,种子萌发可以产生新个体,学生对这一现象已略有耳闻,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所必备的知识,根是植物生长所需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吸收器官,学生只有了解根的结构,才能理解外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茎的结构、植物的开花、结果在本章中都以生活常识彰显出,学生对于植物六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的重新认识为自学植物的三大促进作用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8第一章认识生物 3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2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5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9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第二节植物细胞 2第三节动物细胞 1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1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4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8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4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第二节种子植物 2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5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1.5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1.5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2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指导思想:以安图县教育局2021年教育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二年级校本课程全册教案

二年级校本课程全册教案

二年级校本课程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为二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2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二章:语文素养培养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1. 增强对汉字、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汉字学习:通过趣味性的汉字游戏,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结构,增强对汉字的理解。

2.2.2 词语积累:通过词语接龙、猜谜语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2.2.3 阅读理解:通过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有趣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2.4 写作训练:通过看图写话、生活日记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2.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数学思维训练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1. 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算术运算:学习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掌握运算规律和技巧。

3.2.2 逻辑思维:通过数学智力题、趣味数学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你写过教案吗?作为一名生物学老师,你应该知道如何写一篇高中生物教案,它对你的生物教学工作有乐观的影响。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希望你喜欢。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1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自学指导法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情绪(二)、引入新课:问题:1、病毒是不是生物?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三)、问题讨论:1、浏览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学资料并思考讨论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个层次: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别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优秀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优秀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优秀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篇一」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的课程。

新课程内容加强了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立和科学探究精神。

校本课程是对现有课程资源的补充和延伸,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营造一个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个性化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人的培养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支点。

我们觉得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科的是一门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自然科学,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大自然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四次高考分析可知,生物学的各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内容的分值占生物学科总分值的比例由20xx年的44%提高到20xx年的66.7%。

由此看来,只局限于现行教材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进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也是势在必行了,本课题也就成为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的着眼点。

我校生物实验室条件的完备,校园网络的改善,新农村生态基地和星海湖生态旅游基地的建立以及当下石嘴山市正在大力打造新型园林化的工业城市等等,这一切都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学教学的传统做法,这些都给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虽然在一些地区(如山东、江苏、广东等)的一些学校已有一些成型的经验和做法。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校本课程建设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

尤其对高中学校来说,如何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根据学生全面成长的具体需要,建设好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始终是急需解决的实际课题。

生物化学电子版教材

生物化学电子版教材

生物化学电子版教材一、教学总体要求和教学目标继续认真学习《生物课程标准》,该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当在认真学习和领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异常是一个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在思想方面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著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性自学,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对学生展开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彰显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科学知识和技能、本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建议,立足于培育学生终身自学的心愿和本事,彰显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学目标: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教学,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实验的操作本事,必须的科学探究本事和实践本事,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具体目标:知识方面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本事方面初步学会生物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合作本事、实践本事和创新本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立进取、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资料及进度初二生物下学期教学的资料主要是以“生物的延续和发展”“健康的生活”为中心展开的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以及健康的生活。

进度详见教学进度表。

三、教学措施教师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必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我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

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物学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工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越来越体现出来。

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而我们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了解、探究这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充分挖掘课本内容,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发展需求,以“生物课堂延伸”为主线开展这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编写,积极收集网络资源,从课本、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等多种途径获取生物与我们生活有关的多方面资料,进行筛选与归纳整合,整理出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力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的能力。

二、课程总体目标最终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具体内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中学会做人、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探究,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得到和谐发展,让其具有迎接未来世界挑战、克服现实困难、谋求生存发展的心理准备和真实本领,成为“全面发展有基础,个性发展有特长”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最佳的我”。

三、具体实施目标通过生物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具有一定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生物学资料的能力。

学会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记录以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获得结论。

发展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学会使用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方式将实验现象、数据以及分析结果正确表达出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大全5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大全5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大全5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大全5篇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1)在新的学期里本人将担七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必将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

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作为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一般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学生都是初一新生,对生物这门学科很陌生。

(2)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

学生学习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争取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冀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许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每一章内容之前设置学习导语,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每单元末尾又有信息库,进一步深化及强调基础知识。

初中生物校本教材教案

初中生物校本教材教案

初中生物校本教材教案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来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的功能,并分享给全班。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引发学生对细胞的认识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实验: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实验片中的细胞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的功能,然后每组分享给全班。

5. 总结: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观察结果和对实验的理解。

2. 知识检测: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认真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延伸:
1. 结合生物学中的其他知识,如细胞分裂、细胞器官等,拓展学生对细胞的理解。

2. 让学生自主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校本教材-生物实验

校本教材-生物实验

目录第一章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 (1)第二章练习使用显微镜 (3)第三章观察植物细胞 (6)第四章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8)第五章观察种子的结构 (9)第六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第七章观察叶片的结构 (13)第一章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日期: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三、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

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注意事项: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

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

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

(问题: 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第二章练习使用显微镜日期:课时:一、教学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六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六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一、核心教学策略与手段1、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备课,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和考点,将复杂内容简化,强调关键点,解决难点问题。

2、广泛搜集资料,进行筛选和分析,将相关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中。

重视复习环节,特别是课前课后的复习,确保实施到位。

3、借助课件、挂图、板书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确保学生分组实验的完成,耐心指导,通过考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他们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授学生有效的初中生物学习方法,强调理解、思考和应用,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观察和实验技能,鼓励主动学习。

5、定期进行教材重点和难点的专题讲解与复习。

二、深化理论学习与研究1、深入探索课程改革理论,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实践。

2、以初中新教材为研究基础,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教学实践,准确理解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树立质量导向。

3、定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提升专业写作能力,积极参与各级教学研讨活动。

三、常规教学管理1、强化集体备课,共同剖析教材,研究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难题。

教学过程中,精准定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研活动应有明确计划、具体措施和实质内容,注重实效性,积极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和听课评课活动。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二)一、教材深度剖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机制、遗传与变异的奥秘、生物进化的历程、传染病防控与免疫原理、用药安全及急救知识,以及自我认知与健康促进等多个方面。

教材内容相较于上学期有所精简,减少了部分探究实验环节,但相应地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并引入了科学、社会、技术等相关栏目,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科学素养提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课改深化:在持续深化“课改”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并应用先进教育理论,不断提升对“课改”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力求在高效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实现创新与突破。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7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7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一、内容概括本学期要完成七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

包括: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奇妙的声明现象、严整的生命结构、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生物的分类)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初一5、6、7、8四个班的生物学教学任务。

初一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加之生物学又是一门新的课程,因此,教学中注意想办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理念1、立足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突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3、强调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客观讲述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能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实际引入科学,再回到现实生活,始终渗透STS精神。

5、落实《纲要》提出的具体课改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6、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7、发挥学科优势,以科学的生理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四、教学工作策略措施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认真研究教材和新课程的相关知识,将新课程理念融会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同学们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自己。

2、研究每个知识点,根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层次,严格控制深度和广度,掌握每个重点和难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和能力。

3、加强备课的环节和内容设计,既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知识实现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新境界。

4、积极参加学校和各级组织的学习进修机会,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可以增长见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较大的进步,对学生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

校本课程教法与学法指导

校本课程教法与学法指导

学习指导一、课程内容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名称:生物名称和双名法,让学生提前学会生物的双名法。

科、属: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识别要点:鉴别生物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学生区别植物的主要方法。

观赏特征:就是观赏植物各个器官在生长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形状,味道以及生长发育,生存规律的的特性。

欣赏植物的美。

生态习性:生态习性是生物固有的属性,生活习性是生物能良好生存的生活环境。

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固有适应属性。

便于学生参与校内植物的管理。

校内分布:便于学生在校园内找到具体的植物,认领植物。

二、对学生的要求:参加的学生可以参考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的有关章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科学命名》《生物的分类》。

三、学习方法指导课前预习、上新课、及时复习是学习的主要环节其中上新课又是学习的关键。

(一)课前预习预习是学生上课前的自学,是学生学习的预备。

同学们坚持经常课前预习,不仅使自己对即将上的新课有个概括的了解,而且能对自己在新课中必须重点掌握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

(二)上新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能否上好课,教师的教是一方面,学生的学是更重要的方面,因此同学们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为此,同学们在上生物课时要做好以下几点:(1)注意听,认真记。

注意听不仅仅是要求同学们集中精力,更重要的是听课要听思路,注意听老师是如何引人新课,怎样展开讲解的,最后又是怎样归纳小结的。

特别要注意理解教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的重点和难点,并在不影响听课的前提下记些要点。

(2)多动手、多观察。

生物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常常利用实物、标本、模型、课件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有时教师还领学生做些探究性实验,同学们应在教师指导下多动手细观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对现象和过程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了自己的科研素质,同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校本科学课程设计

校本科学课程设计

校本科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理解课程相关科学概念,如物质的性质、能量转换等;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自然现象中涉及的科学原理;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进行科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3. 学生能够运用口头、书面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科学观点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2. 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3. 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五年级,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缺乏系统性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实验和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一章《科学探究》- 内容列举: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2. 物质与能量: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能量转换等基本概念。

- 教材章节:第二章《物质与能量》- 内容列举:物质的性质、化学变化、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等。

3. 生命科学与健康: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人体结构与功能等,关注生命科学与健康的关系。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生命科学与健康》- 内容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人体结构与功能等。

4. 地球与宇宙: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结构、自然现象以及宇宙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初中学生爱动手,爱动脑,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让学生动手学习生物知识,不要只学习理论,而脱离实际,要手脑并用,可通过下面几个方面进行:1.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

通过学习不同类型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动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动物分类和动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动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通过采集和制作动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3.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并且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体验动手的快乐。

4.通过做与生活现象密切相关生物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理解知识的应用。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教学要为生活服务,要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第一单元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一、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

本书介绍最常用的腊叶标本和液浸标本的制作方法。

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腊叶标本。

这种标本制作方法最早于16世纪初由意大利人卢卡·吉尼(Luca Ghini)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建于1545年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

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是:(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如竹类植物要有几片箨叶、一段竹竿及地下茎。

(2)标本上挂有号牌,号牌上写明采集人、采集号码、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4项内容,据此可以按号码查到采集记录。

(3)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地点、生境、性状等,并有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

(一)标本采集用具1.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花叶不致皱缩凋落,而使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纸上。

标本夹用坚韧的木材为材料,一般长约43厘米,宽30厘米,以宽3厘米,厚约5~7毫米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厘米)嵌实。

2.枝剪或剪刀: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3.高枝剪:用以采集徒手不能采集到的乔木上的枝条或陡险处的植物。

4.采集箱、采集袋或背篓:临时收藏采集品用。

5.小锄头:用来挖掘草本及矮小植物的地下部分。

6.吸湿草纸:普通草纸。

用来吸收水分,使标本易干。

最好买大张的,对折后用钉书机订好。

其装钉后的大小为,长约42厘米,宽约29厘米。

7.记录薄、号牌:用以野外记录用。

8.便携式植物标本干燥器:用以烘干标本,代替频繁的换吸水纸。

9.其它,海拔仪、地球卫星定位仪(GPS)、照相机、钢卷尺、放大镜、铅笔、高枝剪等用品。

图植物标本夹、采集箱和枝剪(二)标本的采集应选择以最小的面积,且能表示最完整的部分,即选取有代表性特征的植物体各部分器官,一般除采枝叶外,最好采带花或果。

如果有用部分是根和地下茎或树皮,也必须同时选取少许压制。

每种植物要采2-多个复份。

要用枝剪来取标本,不能用手折,因为手折容易伤树,摘下来的压成标本也不美观。

不同的植物标本应作不同的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应采典型、有代表性特征、带花或果的枝条。

对先花后叶的植物,应先采花,后采枝叶,应在同一植株上,雌雄异株或同株的,雌雄花应分别采取。

一般应有2年生的枝条,因为2年生的枝条较一年生的枝条常常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时还可见该树种的芽鳞有无和多少,如果是乔木或灌木,标本的先端不能剪去,以便区别于藤本类。

2.草本及矮小灌木,要采取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枝、块茎、块根或根系等,以及开花或结果的全株。

3.藤本植物:剪取中间一段,在剪取时应注意表示它的藤本性状。

4.寄生植物:须连同寄主一起采压。

并且寄主的种类、形态、同被采的寄生植物的关系等记录在采集记录上。

5.水生植物:很多有花植物生活在水中,有些种类具有地下茎.有些种类的叶柄和花柄是随着水的深度而增长的.因此采集这种植物时,有地下茎的应采取地下茎,这样才能显示出花柄和叶柄着生的位置.但采集时必须注意有些水生植物全株都很柔软而脆弱,一提出水面,它的枝叶即彼此粘贴重叠.携回室内后常失去其原来的形态.因此,采集这类植物时,最好整株捞取,用塑料袋包好,放在采集箱里,带回室内立即将其放在水盆中,等到植物的枝叶恢复原来形态时,用旧报纸一张,放在浮水的标本下轻轻将标本提出水面后,立即放在干燥的草纸里好好压制.6.蕨类植物:采生有孢子囊群的植株,连同根状茎一起采集.(三)野外记录为什么在野外采集时要作好记录工作呢?很明显,正如以上所讲的:我们在野外采集时只能采集整个植物体的一部分,而且有不少植物压制后与原来的颜色,气味等差别很大.如果所采回的标本没有详细记录,日后记忆模糊,就不可能对这一种植物完全了解,鉴定植物时也会发生更大的困难.因此,记录工作在野外采集是极重要的,而且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到野外前必须准备足够的采集记录纸(格式见下),必须随采随记.只有这样养成了习惯,才能使我们熟练地掌握野外采集、记录的方法,只有熟练掌握野外记录后,才能保证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至于记录工作如何着手呢?一般应掌握的2条基本原则是:一是在野外能看得见,而在制成标本后无法带回的内容,二是标本压干后会消失或改变的特征。

例如:有关植物的产地、生长环境,习性,叶、花、果的颜色、有无香气和乳汁,采集日期以及采集人和采集号等必须记录。

记录时应该注意观察,在同一株植物上往往有两种叶形,如果采集时只能采到一种叶形的话,那么就要靠记录工作来帮助了。

此外如禾本科植物象芦苇等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采集时只能采到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必须将它们的高度,地上及地下茎的节的数目,颜色记录下来。

这样采回来的标本对植物分类工作者才有价值。

采集标本时将数据记录好,必须立即用带有采集号的小标签挂在植物标本上,同时要注意检查采集记录上的采集号数与小标签上的号数是否相符。

同一采集人采集号要连续不重复,同种植物的复份标本要编同一号.记录上的情况是否是所采的标本。

这点很重要,如果其中发生错误,就失去标本的价值,甚至影响到标本鉴定工作。

(四)标本的压制1.整形:对采到的标本根据有代表性、面积要小的原则作适当的修理和整枝,剪去多余密迭的枝叶,以免遮盖花果,影响观察。

如果叶片太大不能在夹板上压制,可沿着中脉的一侧剪去全叶的百分之四十。

保留叶尖,若是羽状复叶,可以将叶轴一侧的小叶剪短,保留小叶的基部以及小叶片的着生地位,保留羽状复叶的顶端小叶。

对肉质植物如景天科、天南星科、仙人掌科等先用开水杀死。

对球茎、块茎、鳞茎等除用开水杀死外,还要切除一半,再压制。

以便促使干燥。

2.压制:整形、修饰过的标本及时挂上小标签,将有绳子的一块木夹板做底板,上置吸湿草纸4~5张。

然后将标本逐个与吸湿纸相互间隔,平铺在平板上,铺时须将标本的首尾不时调换位置,在一张吸湿纸上放一种或同一种植物,若枝叶拥挤、卷曲时要拉开伸展,叶要正反面都有,过长的草本或藤本植物可作“N”、“V”、“W”形的弯折,最后将另一块木夹板盖上,用绳子缚紧。

植物标本的形状(1、“I”字形,2、“V”字形,3、“N”形)3.换纸干燥:标本压制头两天要勤换吸湿草纸。

每天早晚二次换出的湿纸应晒干或烘干,换纸是否勤和干燥,对压制标本的质量关系很大。

要特别注意,如果两天内不换干纸,标本颜色转暗,花、果及叶脱落,甚至发霉腐烂。

标本在第二、三次换纸时,对标本要注意整形,枝叶展开,不使折皱。

易脱落的果实、种子和花,要用小纸袋装好,放在标本旁边,以免翻压时丢失。

4.干燥器干燥。

标本也可用便携式植物标本干燥器烘干。

原理是通过轴流风机将聚热室中的普通电炉丝和红外辐射同步加热的热气流均匀地吹向干燥室,从瓦楞纸中间的空隙穿过,将植物标本中的水分迅速带走,使标本得以快速干燥。

标本压制方法与上述一样,不同的是在每份或每两份标本之间插入1张瓦楞纸,以利水汽散发。

体积为500×300×300mm的干燥器每次可干燥100-120份标本。

标本上的枝、叶干燥一般耗时20-24h,花、果因类型不同而耗时有不同程度增加。

利用干燥器压制标本,不需要人工频繁地更换和晾晒吸水纸,提高干燥速度,降低工作量,标本不因频繁换纸而损失,也不受气候影响,且能较好地保持标本的色泽。

同时干燥器所用的红外辐射有杀虫、灭菌作用,有利于植物标本的长期保存。

5.标本临时保存。

标本干后,如不马上上台纸,可留在吸水纸可保存较长时间。

如吸水纸不够用,也可从吸水纸中取出,夹在旧报纸内暂时保存。

图植物标本干燥器(五)标本的杀虫与灭菌为防止害虫蛀食标本,必需进行消毒,通常用升汞(即氯化汞(HgCl2),有剧毒,操作时需特别小心)配制0.5%的酒精溶液,倾入平底盆内,将标本浸入溶液处理1~2分钟,再拿出夹入吸湿草纸内干燥。

此外,也可用敌敌畏、二硫化碳或其他药剂熏蒸消毒杀虫。

在保存过程中也会发生虫害,如标本室不够干燥还会发霉,因此必须经常检查。

对标本造成危害的昆虫有约材窃蠹(Stegobium paniceum)、烟草窃蠹(Lasioderma serricorme)、西洋衣鱼(Lepisma saccharinq)、蜘蛛状甲虫()、线形薪甲(Cartodere filum)、书虱(Liposcelis)、地毯甲虫(Anthrenus verbasci)等,非昆虫有害生物有螨类、霉菌等。

虫害和霉变的防治可从三方面着手。

1.隔绝虫源。

包括门、窗安装纱网;标本柜的门能紧密关闭;新标本或借出归还的标本入柜前根严格消毒杀虫。

2.环境条件的控制。

标本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3,湿度在40-60%左右;内部环境应保持干净。

3.定期薰蒸。

每隔2-3年或在发现虫害时,采用药物薰蒸的办法灭虫,常用药品有甲基溴、磷化氢、磷化铝、环氧乙烷等。

但这些药品均有很强的毒性,应请专业人员操作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此外,也可用除虫菊和硅石粉混合制成的杀虫粉队除虫,毒性低,不残留,比较安全。

在标本柜内放置樟脑能有效地防止标本的虫害。

(六)标本的装订把干燥的标本放在台纸上(一般用250克或350克白板纸),台纸大小通常为42X29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