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思考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思考摘要:针对石羊河流域治理的现状,分析石羊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顺利实施,确保流域重点治理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治理目标;思考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全流域总面积4.16万km2,水资源总量16.59亿m3,最大可能利用的净水量为11.65亿m3。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地区,人均水资源不到750m3,水资源承载压力巨大。
由于流域的地形特点,地表水与地下水多次转化,重复利用率相对较高。
200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172%,远高于黑河(112%)、塔里木河流域(74.50%)。
相对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流域内产业结构,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
据航片判读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流域内的灌溉面积已达33.37万hm2,超过水资源最大负担面积达11.50万hm2,至2003年底,超载面积远大于此,这些超载面积靠超采地下水来满足作物的用水需求,致使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资料,石羊河流域平原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河道引水量增加了41.60%,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了45.70%,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了5倍多,泉水溢出量减少了84.30%,进入红崖山水库的径流量减少了75.10%,而下游民勤盆地超采地下水达1.49亿m3/a。
2003年,民勤盆地超采达2.96亿m3。
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给流域带来巨大的生态压力。
据统计,民勤盆地绿洲面积减少了289km2,土地沙漠化、盐碛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其北部湖区生态已十分脆弱,面临消亡威胁,“罗布泊”景象已经局部显现,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存,部分群众已失去生活基本条件,不得不移居他乡。
1石羊河流域治理的必要性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经济较发达、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
陆浩:关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考
陆浩:关于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考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由此形成的绿洲,是防止北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汇合,拱卫河西走廊东部的重要生态区。
所以,石羊河流域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全局性问题。
温家宝总理对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非常关注,明确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
近年来,我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总的感到,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核心是要做好节水这篇大文章。
一、问题的要害是水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突破了平衡点,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其要害是个水的问题。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山区。
全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涉及以武威市为主的8个县区。
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600多毫米,主要依靠石羊河水维系该流域的生存和发展,是个先天性的缺水地区。
其生态问题由来已久,概括起来说,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祁连山的雪线不断上升,石羊河流域源头来水逐年减少。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现在的50多年来,祁连山的雪线上升了40米,相应地石羊河流域的平均来水量由17.8亿立方米减少到11亿立方米左右,减少了三分之一多,加剧了该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另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可承载的限度。
上世纪50年代,石羊河全流域的人口只有90多万人,灌溉面积200万亩,人均占有水资源近2000立方米。
在下游由河水和地下水露头形成了许多湿地湖泽,像个楔子插入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形成了民勤绿洲,有效地阻挡了沙漠的南移。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大面积垦荒种粮,使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现在全流域人口增加到近230万人,统计灌溉面积增加到490万亩,都比上个世纪50年代翻了一番多,而实际灌溉面积估计在600万亩以上。
加之来水量的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到了500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
关于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的调查报告我的家在武威市凉州区,石羊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这些年,家乡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沙土涵养能力逐年降低,每到春天沙尘肆虐,石羊河上游冰川萎缩雪线上移,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吞噬下,日渐萎缩,整个石羊河流域整体功能下降,已到了不能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做了八次重要批示,明确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到石羊河流域进行了调研指导。
身为凉州儿女,怎能不热爱自己的家乡,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做出努力?改变家乡面貌,要着力做好石羊河流域治理工作。
作为一名在校高中生,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实地走访,对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了一些理解和思考,我认为水资源问题是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核心。
一、石羊河流域概况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山区。
全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涉及以武威市为主的8个县区。
祁连山是甘肃河西走廊南侧的一群平行排列的褶断块山脉,长900公里到1000公里,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其中5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6座。
祁连山脉共有冰川3066条,总面积2062.7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高原冰川,冰川储量达1145亿立方米,其融水为河西走廊绿洲生成水源基础,被誉为“高山水库”。
石羊河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600多毫米,主要依靠石羊河水维系该流域的生存和发展,是个先天性的缺水地区。
二、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成因分析通过走访与查阅资料,概括起来说,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石羊河流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了一系列生态地质问题。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现在的近60年来,祁连山的雪线上升了40米,石羊河流域的平均来水量由17.8亿立方米减少到12亿立方米,减少了近1/3,加剧了该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
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摘要:分析了导致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内、外在因素,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过度是造成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植被恢复;对策1生态恶化成因浅析据考证,石羊河流域上游曾林木繁茂,植被茂盛,河水丰沛,中游山泉遍布,沼泽众多,下游柽柳林、胡杨林广为分布,整个中下游既是农业繁盛之地,又是优质天然牧场。
石羊河曾为外流域河流。
1.1气候变暖、雪线上移、降水减少是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温室效应的作用,近年来,气温明显升高,雪线上升明显。
以古浪县城为例,据有关资料显示古浪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上升了2.60 ℃左右,解放初期雪线经古浪旧县城而过,现已南移近5km,古浪县城年降水量由解放初期的490~580mm减少到现在的380~480mm,由此导致了南部山区天然植被的自然退化。
同时,由于气温升高,泾流增大,对有限降水有效储蓄功能降低,加剧了中下游生态衰退。
1.2人口剧增是导致恶化的实质所在以武威市为例,建国初期,武威3县1区人口为87.50万人,而今已逾200万人,是原来的2.30倍。
在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只能以透支水、土资源和生态资源来维持生计。
重开发,轻治理,重耕耘,轻生态[1],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大肆开垦,随意采樵。
生存和发展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3上游拦蓄工程的兴建是导致下游生态恶化的主要因素石羊河上游地区的8条河流先后兴建了10座水库,流入下游民勤的水量由上世纪的5.94亿m3减少到目前的1.10亿m3。
上游来水严重不足,致使上世纪80年代还是长流水的南、北沙河业已干涸,洪水河等泉水河流泉源溢出带下移10~20km。
下游湖泊无水源补充而干枯,成为碱滩。
1.4下游超采地下水加速了当地生态恶化进程下游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每年以0.50~1m的速度下降,民勤绿洲内已形成4个10 m左右的大漏斗,总面积达1 000km2,水位下降范围近6 000km2,民勤湖区地下水较1970年下降了10~20m,个别地方达40m,古浪县北部下降了8~13m。
石羊河流域古浪属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识 到供 水的重要性 和责任性 , 保证县城正常供水 。
3 抓 机 电 维修 和保 养是 保 障
“ 安全生产 。 优质供水 ” 。始终是泵房 供水 操作工坚 持 的八字 方针 , 每天保持泵 房 内外 的环 境卫生 ; 每周一
建立 奖罚制度 , 对操作工 作有成 绩 , 能力 好的又能 高度
平坦、 耕地广布、 渠道纵横 , 形成绿洲农业区 ; 北部为腾格 里沙漠旱麻 岗荒漠区。构成 了山、 沙三大地貌形态。 川、 区内降水时空分 布不均 , 且年 际变化较大 ,~9月 7
化严重 , 保水蓄水功能减退 。
该 区的治理 主要 以保护 天然森林 、 草地 、 源为 目 水 标 。一是 采取有效 措施 , 现有林 、 对 草资源 实行封护 管
题。 一方面划 出薪 炭林 营造地 , 指导农 民有计 划 的种 植
采樵 。 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村能源建设 , 太阳能灶 、 把 太
植被恢复 , 控制荒漠化扩大 的趋势 。二是 在北 部风沙沿 线, 结合 “ 三北 防护林 体 系” 建设 , 大力营造 草 、 、 灌 乔相
间。海拔高程 1 5  ̄3 6 , 0 9 地势南高北低 。区域内气 5 4 m
候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 分带现象
明显 。南部为东西走 向的祁连山东延支脉毛毛山、 乌鞘岭
高 山有终年积雪 , 降水较丰富 , 但分布平衡。 山区耕地 浅 分布零散 , 人均耕 地较少 , 以山旱地 、 坡耕地为多 。畜牧
21 年第 2 01 2期
石羊河流域 古浪 属区水 资源 与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的对策和措施
朱 小 军 ( 古浪 县 水务 局 , 肃 武 威 甘 730) 3 1 0
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与土地沙漠化治理方略探讨
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与土地沙漠化治理方略探讨1流域水土资源概况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之间,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也是河西走廊的门户。
流域总面积4.16万km2,耕地面积6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50万亩。
2000年流域总人口22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9亿元。
石羊河流域灌溉历史悠久,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石羊河流域是河西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
流域内自东向西有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等八条较大山水河及柳条河、马营沟等30多条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小沟小河。
各支流均发源于祁连山区毛毛山、冷龙岭北麓。
东大河、西大河在金昌市境内。
其它各河流出山后汇集形成石羊大河,进入民勤县,最终归于青土湖,整个水系呈扫帚状分布。
石羊河流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来源靠北上的东南季风,冬春季节在西伯利亚高压控制下气候干寒,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多年平均降水量荒漠区80~110mm,走廊平原区130~200mm,山区250~600mm。
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4~6月占25%,3~10月占15%。
蒸发量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增加,山区约700mm,浅山区1 100~1 200mm,川区2 000~2 200mm,下游民勤县高达2 644mm。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16.90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10亿m3,流域内自产地表水15.80亿m3。
按200年统计人口,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600 m3,是全省水平(1 400m3/人)的1/2和全国水平(2 200 m3/人)的1/3;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仅220m3,是全省水平(810m3/亩)的1/3和全国水平(1 900m3/亩)的1/9。
系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素有“十地九沙,非灌不殖”之说。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1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刘宗巨(嘉峪关市第一中学,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内陆河流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区域气候变化、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及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已经影响和制约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此说明以民勤为重点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内陆干旱性气候。
该区植被类型多样,分布有从平原到山地的森林、灌丛、草原、荒漠、草甸和沼泽等不同的植被类型,农牧业发达,人口众多,是宝贵的内陆干旱地区的绿洲。
1 石羊河流域自然条件概述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是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东起天祝境内乌鞘岭-毛毛山一带,与腾格里沙漠接壤,西至山丹丰城堡大黄山,南以祁连山冷龙岭为界,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连。
流域面积4.16×104km2,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武威市的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的全部以及天祝县永昌县的部分。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10′至104°05′,北纬37°15′至39°30′之间,人口约212万,耕地面积约460万亩,灌溉面积约395万亩。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降水资源,和冰川部分融水。
石羊河地表水由大靖河、古浪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黄羊河等八大河汇集成,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包括季节性小河沟)14.69×108m3,河流出山以后,进入走廊地区的永昌-武威盆地,再向北经过红崖山水库进入民勤盆地。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为100-250mm,南部的祁连山区降水量200-800mm,并且多以固态水的形式储存,少部分形成地表水流,有关资料表明,石羊河流域共计冰川数141条,折合储水量18.2×108m3,[1]冰雪融水在河川径流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3.8%,另外,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有 2.08×108m3,据计算,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1956-1999)水资源总量为16.77×108m3。
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治理措施效应的论文
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治理措施效应的论文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治理措施效应的论文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总面积1.59万km2,绿洲面积不足10%。
上游祁连山区发源8条山水河流,出山径流主要消耗在流域南盆地—武威盆地,其洪水河道下游出溢的泉水连同洪水汇集于石羊大河,形成民勤县境内唯一地表径流和流域北盆地—民勤盆地唯一的灌溉水源。
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上中游用水量不断增大,进入民勤水量大幅度减少。
民勤地表径流上世纪五十年代5.42亿m3,2000年以来不足0.7亿m3,上下游水量比例由30%减少到不足7%;由于地表水资源的急剧减少,迫使大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9~20m;井深由数m的涝池发展到100m深井,提水机泵五次更新换代;2000年以来地下水位下降0.35~0.95m/a,矿化度升高0.08~0.12g/a;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起植被大面积死亡;水质不断恶化,造成土地盐渍化严重。
所以采取综合管理措施,缓减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有限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1主要问题(1)民勤县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技术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
地表水人均不足260m3,不到国际抗旱极限标准的16%;流域内水资源缺乏统一调度的水源保障工程,县境内水资源管理工程不完善,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超采地下水近4亿m3;滴灌等新技术虽然节水,但由于投入大推广速度慢,运行管理不完善,效益不高];下游地区灌区地下水矿化度高达4.18g/l以上,地下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高矿化度水的灌溉使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
(2)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种植结构不合理,单方水效益不足2元;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生活、生态、工业用水不足10%,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3)随着人口的'增加、来水的减少,供水矛盾突显,过量开采地下水;需水矛盾突出,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地下水位埋深超过天然植被生长的临界值,流域下游的青土湖区出现“罗布泊”现象,部分群众沦为“生态难民”。
浅谈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
浅谈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摘要: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石羊河流域中隐藏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例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不仅影响到了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生态治理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并日益加重的过程。
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流域内的广大干部群众都在流域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水资源短缺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区,山区径流主要为降雨和冰雪融化补给,根据调查显示,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地表水资源量约为15.6亿m3,详见表1.表1.石羊河流域(1956-2010)地表水资源量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包括降水补给量、沙漠侧向流入量以及祁连山区侧向流入量,共为0.9983亿m3。
综上所述,根据数据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1956-2010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共为16.61亿m3。
按照目前用水水平,多年平均来降水量时,需要的总水量为31.14亿m3,由此可见,目前石羊河流域水量严重缺乏,无法满足附近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活需求,按照这样的数量进行计算,便会有129万亩的农田无法得到河水灌溉。
水质污染按照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关规定,石羊河流域中,西大河、西营河等部分河流水质为i类,大靖河等为ii类。
总体来讲,石羊河流域中的山区水源能够用作生活、灌溉用水,但是由于黄羊河上游的采金、西营河上游的煤矿和电厂等,导致两处河流的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
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院系:xx学校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环境工程姓名:xxx指导老师:xxx时间:2014.8.30石羊河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作者:CXJ 指导老师:xxx摘要:通过阅读资料获取石羊河流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造成的水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流域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加剧等等,结合前人所得到的理论或者实际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在阐述出石羊河流域的治理与生态修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总结出适合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条例和办法,为以后的生产和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字石羊河流域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石羊河流域(101°41′~104°16 ′E,36°29 ′~39°27 ′N)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总面积达4.16万km²。
流域深居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为了发展经济过度开发地下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绿洲面积大幅度减少,地下水超采量达4.32亿m³,其中民勤盆地超采 2.96亿m³,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这一情况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迫使人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石羊河流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1.石羊河流域降水径流演变趋势在降水方面,石羊河流域的降雨量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空间分布主要和高程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讲,山区的降雨量大于平原地区的降雨量,山区的降雨量大而且相对稳定,平原地区的降雨量小波动性比较大。
从时间分布看,石羊河流域的汛期在6-8月份,最大降雨量出现在7-8月份,11-3月份是非汛期,其中最小月降雨量出现在12月份。
在径流方面,通过对比主要产流区,我们可以得到径流分布规律大体与降水一致。
关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调查报告今年8月,我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同志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先后看了西营灌区、红崖山水库、民勤防沙治沙和金昌林业建设等工程和项目。
通过实地考察,我感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十分重视,流域内的各级党政领导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但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变化、水资源减少、人口增加和大量垦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石羊河流域特别是民勤县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十分严峻。
今年7月30日,温家宝副总理对石羊河流域的治理问题做了重要批示,指示我们要把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提上议程,采取有效措施,“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对石羊河和民勤的问题,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按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做好工作,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民勤,解决好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把这件造福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干好。
一、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是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
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涉及以武威为主的4个地市的8个县区,总人口233万,耕地626万亩。
流域内降水稀少,特别是下游地区只有6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高达1500—2000毫米,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
石羊河流域武威段多年平均径流量11.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700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不足220立方米,分别是全省水平的1/2和1/3,全国水平的1/3和1/9,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给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石羊河流域古浪属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石羊河流域古浪属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措施摘要:根据石羊河流域古浪属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石羊河;水资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 分片划区综合治理古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延支脉毛毛山、乌鞘岭北麓。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中上游,介于北纬37°09′~37°54′,东经102°38′~103°54′之间。
海拔高程1 550~3 469 m,地势南高北低。
区域内气候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分带现象明显。
南部为东西走向的祁连山东延支脉毛毛山、乌鞘岭高山屏障,其次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亚高山、中低山、丘陵沟壑地带;中部为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耕地广布、渠道纵横,形成绿洲农业区;北部为腾格里沙漠旱麻岗荒漠区。
构成了山、川、沙三大地貌形态。
区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变化较大,7~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60 %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36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 873 mm,平均无霜期142 d,年日照时数为2 850 h。
县境内兰新铁路、312国道纵穿南北,干武铁路、308省道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捷。
县行政辖区分属内陆河石羊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内陆河石羊河流域土地面积4 728 km2,占全县行政辖区面积的89.40 %。
河流有古浪河、大靖河、柳条河3条主要河流及其它小沟小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18亿m3。
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
由于古浪县自然、地理和气候特点差异明显,分带性强,不同区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因此石羊河流域古浪属区生态环境治理宜区别不同情况,分片划区施治。
1.1 南部山区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森林和天然草场,高山有终年积雪,降水较丰富,但分布平衡。
浅山区耕地分布零散,人均耕地较少,以山旱地、坡耕地为多。
畜牧业以小群散养为主。
种植结构单一,广种薄收,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困难。
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
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关于进一步科学有序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水利厅编制的《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调整实施方案》,特制定《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实施细则》。
一、加快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进程的必要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近期治理任务完成后,近期治理目标如期实现。
由于重点治理近远期措施、治理效果密切相关,为巩固近期治理成果,将远期治理措施集中加快实施,有利于协调流域内各区域生态建设成果,实现民勤蔡旗断面下泄水量2.9亿立方米以上、六河中游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4.18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86亿立方米的治理目标,使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六河中游地下水位有所回升,生态环境有效恢复。
将规划远期10年治理任务提前5年集中实施,是巩固近期治理生态建设成果,实现流域生态治理目标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后期治理,通过创建节水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和“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的营销模式,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实现流域后期治理目标,加速改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必须持之以恒的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方针,紧紧围绕“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四个重点,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与建设,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措施完成后,民勤北部青土湖区周围将形成一定范围的旱区湿地,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和三届一次人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三大战略,以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本流域水资源,辅以适量的外流域调水,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实现“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治理目标。
浅谈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生态恶化及保护刍议
浅谈民勤绿洲生态恶化原因及保护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生态脆弱度加剧、环境急剧恶化的境况,一方面分析造成这一境况的历史客观原因及其现实人为因素,另一方面提出防治这一地区生态持续恶化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勤绿洲生态恶化原因保护建议前言介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的河西走廊中部,由于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水的滋润发育形成了民勤绿洲盆地,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沙井文化”,也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塞,且这里目前也是西部大开发重点发展区域,但近年来这里绿洲生态脆弱度却日益加剧、风大、沙多、水少、沙尘暴越来越来频繁,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沙尘暴地之一。
严重的影响到这里及周遍乃至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探讨造成这一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防止这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保护民勤绿洲,势在必行。
造成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历史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构造因素。
民勤系石羊河下游的一块冲积平原形成的绿洲,地质勘察表明:“其属上更新界冲积和全新界风积沙层。
沙层厚度达250—300米,土质的沙质粘土、亚沙土层厚度约为10米左右。
”[3]根据民勤县各个地区打井的内部资料看,所出的土质距地面10米以下基本上为沙层,有些地方甚至距地表1—2米以下就成为沙层,不少地方干脆地表下均为沙层,甚至高出于地表面,当地人称之为“露沙坑”或“露沙堡”。
这样,经过地质运动或多年的强风蚀作用,有些地方的粘土层下陷或被风吹被剥走,沙层便裸露于地表并渐渐扩大,从而影响周围逐渐成为沙化区。
二、地理位置因素。
在整个地球上,北纬20°~40°,南纬15°~30°范围内是一个环状的沙漠带,而民勤位于北纬38°5′~39°6′之间[5],正处在这个范围之内。
同时民勤深居西北内陆,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正位于这一地带,而民勤就处于这两大沙漠形成的包围圈之内,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民勤现在沙漠化形成的首要条件。
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
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第一篇: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石羊河流域治理经验分析思考摘要:针对石羊河流域治理的现状,分析石羊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羽顺利实施.确保流域重点治理目标的实现1、流域概况: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
东南与白银、兰州两市相连,西北与掖市毗邻,西南紧靠青海省,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流域总面积4.16 万km 2,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民勤盆地绿洲面积减少了289km,土地沙漠化、盐碛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其北部湖区生态已十分脆弱,面临消亡威胁,“ 罗布泊”景象已经局部显现,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存,部分群众已失去生活基本条件,不得不移居他乡。
[1]2、生态环境现状及分析2.1 土地荒漠化过程加剧由于石羊河流域地形复杂,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包括北祁连山褶皱带、永昌隆起、阿拉善台隆、断裂等不稳定地质构造;石羊河流域岩性基本以砂岩、砂砾岩、泥岩、砂土、粘土等非坚硬岩石为主,特别流域下游民勤属于冲湖积、湖积、洪积和风积沙层地质。
在如此自然条件之下,加之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忽视了水土流失的防治;在陡坡开荒种植农作物,造成水土流失发生;滥砍乱伐,铲草皮、烧生石灰,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场资源的严重退化,由此也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近年来石羊河流域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和盐渍化等地质灾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地处流域下游的民勤县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可耕地逐年减少,荒漠化进程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
近年荒漠化进一步扩展石羊河流域武威段各类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 221.9万hm 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7.2 1%。
《[浅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石羊河流域》
《[浅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石羊河流域》摘要。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供需矛盾突出是生态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此,针对石羊河流域现状,就植树种草方面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几项措施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东起乌稍岭,西止大黄山,北与巴丹吉林沙漠和沙漠相连,流域总面积4.16×104km2。
该流域具有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等特点,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已经使石羊河流域成为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区域。
1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现状由于对水土资源的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当前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
1.1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祁连山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地是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放牧,造成林农、林牧、林矿之间矛盾突出,致使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20世纪50年代上移40m,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林地减少,草场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1]。
1.2石羊河防风固沙功能下降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彻底改变了民勤盆地的水环境,导致下游固沙植被由湿生向旱生演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天然红柳林和50年代末种植的沙枣林、60年代和70年代种植的梭梭林出现衰败、枯死,到202x年,天然“柴湾”有3.60万hm2死亡或接近死亡,保存较好的仅有2.37万hm2沙枣林中有0.64万hm2成片死亡,有0.58万hm2枯梢衰败,人工灌木林中有0.75万hm2严重死亡。
防风固沙体系退化,引起防风固沙功能下降,固定沙丘活化,风沙再起,已严重威胁到绿洲内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2]。
2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自汉代末期以来,在石羊河下游出现零星沙漠化斑点,逐渐打破了石羊河流域的原始生态景观,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一直处于退化过程中,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二,植被大面积衰退死亡;三,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频繁,且越到后来这种退化过程越快,究其原因,水资源减少是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的主导因子。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_亟待加强治理保护
Sc ienc e and Te chnolo g y Re vi e w1/200360前为止,我国已有沙棘面积137万hm 2,其中一半是人工林。
这一面积已超过世界其它地区天然与人工沙棘林面积的总和。
沙棘在全世界的开发热潮方兴未艾最先利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沙棘的国家是前苏联,但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沙棘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在推广利用沙棘。
国际沙棘研究与培训中心 成立于1995年, 国际沙棘协会 成立于2001年,这两个国际组织的秘书处都设在北京。
7.基本结论(1)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应以恢复和重建植被为主要方针。
在我国西部的300多万km 2的荒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地区、沙荒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加上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基本上已经没有建设大规模乔木森林的可能性。
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控制人口增长,抑制畜牧业的发展,遵循自然规律,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重建植被。
(2)植被建设应以种植灌木为主、乔木和草类次之,大力提倡混交林。
经过多年和多地区试验,事实证明,以种植沙棘来控制水土流失、制止土地荒漠化、治理沙荒土地是我国人民的一大创造。
沙棘在植被建设中是一个关键树种,种植沙棘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应该大力发展。
(3)国家正在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大部分工程涉及西部地区。
应在这些重点工程中尽可能多地种植沙棘,增加沙棘在 乔灌草 种植结构中的比例。
以便充分发挥沙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略去中文参考文献14篇)(责任编辑王宏章)牛叔文祁永安(甘肃省国土整治农业区划研究所兰州730000)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亟待加强治理保护Ecolo g 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of the Shi y an g River Valle y Have to Be Settled Ur g entl y区域开发为了编制 甘肃河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笔者在石羊河流域进行了专程调研,所见所闻令人忧心。
浅谈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
浅谈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摘要: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石羊河流域中隐藏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例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不仅影响到了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生态治理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治理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并日益加重的过程。
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流域内的广大干部群众都在流域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水资源短缺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区,山区径流主要为降雨和冰雪融化补给,根据调查显示,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地表水资源量约为15.6亿m3,详见表1.表1.石羊河流域(1956-2010)地表水资源量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包括降水补给量、沙漠侧向流入量以及祁连山区侧向流入量,共为0.9983亿m3。
综上所述,根据数据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1956-2010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共为16.61亿m3。
按照目前用水水平,多年平均来降水量时,需要的总水量为31.14亿m3,由此可见,目前石羊河流域水量严重缺乏,无法满足附近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活需求,按照这样的数量进行计算,便会有129万亩的农田无法得到河水灌溉。
水质污染按照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关规定,石羊河流域中,西大河、西营河等部分河流水质为i类,大靖河等为ii类。
总体来讲,石羊河流域中的山区水源能够用作生活、灌溉用水,但是由于黄羊河上游的采金、西营河上游的煤矿和电厂等,导致两处河流的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摘要: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供需矛盾突出是生态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此,针对石羊河流域现状,就植树种草方面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几项措施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的三大水系之一,东起乌稍岭, 西止大黄山,北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相连,流域总面积4.16×104km2。
该流域具有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等特点,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之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已经使石羊河流域成为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区域。
1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现状
由于对水土资源的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当前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
1.1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功能减弱
祁连山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地是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放牧,造成林农、林牧、林矿之间矛盾突出,致使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20世纪50年代上移40m,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林地减少,草场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1]。
1.2石羊河防风固沙功能下降
上游来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彻底改变了民勤盆地的水环境,导致下游固沙植被由湿生向旱生演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天然红柳林和50年代末种植的沙枣林、60年代和70年代种植的梭梭林出现衰败、枯死,到2000年,天然“柴湾”有3.60万hm2 死亡或接近死亡,保存较好的仅有2.37万hm2沙枣林中有0.64万hm2成片死亡,有0.58万hm2枯梢衰败,人工灌木林中有0.75万hm2严重死亡。
防风固沙体系退化,引起防风固沙功能下降,固定沙丘活化,风沙再起,已严重威胁到绿洲内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2]。
2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
自汉代末期以来,在石羊河下游出现零星沙漠化斑点,逐渐打破了石羊河流域的原始生态景观,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一直处于退化过程中,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二,植被大面积衰退死亡;三,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频繁,且越到后来这种退化过程越快,究其原因,水资源减少是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的主导因子。
2.1上游地区大量截留引灌
随着农业开发, 耕地面积不断增大,上游地区大量截留引灌,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的需要量相对于可利用量的不足即为相对减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游民勤北部2万hm2耕地因缺水而弃耕,弃耕后的土地又一次沙化。
2.2下游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
下游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逐渐稀疏和旱生化,直至大面积衰退、死亡,地表裸露,加之长期樵采滥牧,植被遭到破坏,风沙活动加剧。
石羊河流域生态变迁过程明显表现出了随着水资源的减少而退化这一特征[3]。
3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措施
3.1流域生态区位的划分
石羊河流域按照海拔、降水量、湿润指数、年均气温、生长期、植被状况等,可分为4个生态区位:湿润生态区、亚湿润干旱生态区、半干旱生态区、干旱生态区。
其中,湿润生态区是走廊绿洲和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维持的水源基础;亚湿润干旱生态区属冷凉灌溉农业区;半干旱生态区地处流域中游地区,有河、泉水灌溉,使得这个生态区成为干旱荒漠区的“黄金带”;干旱生态区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也是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4]。
3.2水源区封禁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冷龙岭冰川,冰川面积64.82km2,储水量21.40亿m3 ,年平均消融水量0.56亿m3。
整个湿润生态区是干旱荒漠地区的水源区和“绿色水库”,是维系走廊绿洲的“生命线”。
该区生态系统完善,生态地位突出,应禁
止滥采、滥牧、滥挖及一切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按国家二级水源区的标准严格进行保护。
3.3湿润区保护好现有森林
石羊河流域的湿润和亚湿润干旱区乔木林7 166万hm2,灌木林22.94万hm2,草地22.90万hm2。
据研究,1hm2有林地、灌木林、草地分别比荒山多蓄水180.41m3、104.4m3和92.58m3。
按此计算,石羊河上游森林和草地涵养的水源量为0.59亿m3,是冰川年平均消融水的1.05倍。
保护好这些森林和草原,对缓解石羊河下游生态危机尤为重要。
3.4亚湿润干旱区人工造林与退耕还林草并举
湿润及亚湿润干旱生态区有宜林荒山0.60万hm2,耕地4.65万hm2(全部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耕地)。
对这些宜林荒山和耕地,采取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并举的方法进行恢复和重建,可节水0.58亿m3/年。
同时,区域内还有许多泉水溢出,开源节流潜力巨大。
4石羊河流域生态恢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以水定林草
在植物措施的树种、草种选择上,要因水制宜,“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沙”。
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地区才适宜种植乔木,400~250mm之间的地区应以草、灌木为主,250mm以下的地区适宜于灌木。
植物措施的密度也应以水确定,不仅要考虑幼树的成活用水,而且要考虑成林后的林木生长需水,避免出现林木长大后因大量蒸腾用水出现土壤干层,而导致已成林中途大片死亡的情况。
4.2避免重林轻草
林草植被建设中普遍存在重林轻草这一问题。
据统计,甘肃省近年完成的退耕还林(草)面积中,草仅占总面积的15.34%[5]。
石羊河流域年降水量<250mm的面积占99.90%,由于林木耗水量大,蒸腾作用强烈,尽量避免大面积的发展乔木林,因地制宜地栽植灌木林,以减少水资源的无效蒸发[4]。
4.3重视封沙育林和封山禁牧
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受水分条件的制约,通过人工种草种树来恢复植被,代价十分昂贵。
按退耕还林政策,每亩造林钱粮补贴8年,总金额1 330元。
相比之下,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的措施就比较简单,投资小,见效快。
方式上一是封沙育林,二是封山禁牧(伐),三是补播补植[5]。
4.4加大防风固沙体系建设
目前,石羊河下游防风固沙体系已经出现严重的退化,防风固沙功能下降,沙丘重新活化,沙漠化蔓延速度加快,已经严重威胁到绿洲的生存和发展,为此需要恢复、重建适应新环境条件的防风固沙体系。
石羊河流域防风固沙林建设应以免灌防风固沙体系建设为主,迎主风方向分别营建外围封沙育林育草带、固沙阻沙灌草带、机械沙障+灌木和防风阻沙带[2],树种选择以白刺、麻黄、沙拐枣、梭梭、花棒、沙枣、毛条、红柳等沙旱生植物为主。
4.5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在林草植被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大成功的把握,加快建设的速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立地条件划分与适地适树、径流林业技术、沙棘栽培技术、生根粉和保水剂技术等[5]。
参考文献
[1] 许文海,张永明,陈刚.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冰川冻土,2007年4月.第29卷第2期:266.
[2] 王继和,马全林,刘虎俊,詹科杰,杨自辉.石羊河下游防风固沙体系建设模式[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2月.第14卷第1期:64-66.
[3]常兆丰.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分析[J]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年6月.第16卷第2期:111.
[4]魏金平,王建宏.遏制石羊河下游生态恶化的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年2月.第27卷第1期:26-27.
[5]王华连.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建设问题探讨[J].甘肃林业科技.2004年9月.第29卷第3期: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