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发展战略
浅谈我国现阶段国际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及战略措施
浅谈我国现阶段国际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及战略措施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及战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对外开放、提升贸易竞争力和推进贸易便利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应是进一步开放市场。
作为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仍需通过对外贸易开放市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因此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来吸引外国的投资和产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可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加强国际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署,同时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
这样的举措将有助于吸引外国企业和商品进入我国市场,同时促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其次,提升贸易竞争力是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贸易竞争力来保持在全球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具体而言,我国应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
此外,我国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推进贸易便利化是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贸易便利化对于扩大贸易规模、提高贸易效率和降低贸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在国内,我国应推进贸易便利化,减少检验检疫程序,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提倡公平贸易,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总结而言,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提升贸易竞争力和推进贸易便利化。
这需要我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降低关税壁垒,提升贸易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探讨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时,本文强调推动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并探讨建立相应的机制。
通过总结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展望未来,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全面理解和展望,以引导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践。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应对策略,贸易保护主义,贸易自由化,国际贸易挑战,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跨国企业的兴起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完善。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仅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全球贸易体系也日益复杂,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这一形势,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身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部分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深入探讨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贸易政策和战略,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推动贸易自由化的机制建设,解决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促进全球贸易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可以为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和交流提供参考,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2. 正文2.1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贸易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面向高水平开放的国际贸易战略
中国面向高水平开放的国际贸易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伙伴和供应商。
当前,面临着全球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面向高水平开放的国际贸易战略愈发显得重要。
一、历史背景及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贸易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截至2020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商品贸易国。
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超过了32.16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外商投资目的地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中国还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加速推动高水平开放。
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国际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
去年,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全球贸易总额下降9.2%,其中进口和出口下降分别为9.4%和8.8%。
相对而言,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表现相对稳健,但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在国际市场面临贸易摩擦及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要应对的挑战包括: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外贸增速下滑;二是贸易摩擦影响外销,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激烈;三是国内经济转型需要加强贸易投资开放。
对此,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经济全球化水平稳步提高,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保障。
三、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为贯彻落实高水平开放战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一是积极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自贸区之间的互联互通。
截至2020年,全国已设立21个自贸区。
从目前实施的自贸协定中可以看出,中国正加紧推进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技术转让等领域的对外开放。
二是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组织参与。
其中一些国家已经成为中国贸易的重要伙伴。
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分析.doc
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贸易工作中的发展现状,并对国际贸易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简要介绍,旨在指明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一、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的地位在世界上越来越重要,必然会给我国带来更多的合作伙伴。
但是机会和挑战并存,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国际贸易市场也逐渐变得更加危险。
在现代的贸易过程中,出现了近80%生产资料垄断于跨国公司的现象,而在技术垄断方面,甚至达到了惊人的90%。
跨国公司占据着全世界大半的生产资料,既是新技术的开发者,也是新技术的垄断者,未来的市场会逐渐以跨国企业为龙头企业,并伴随着这样的变化飞速发展。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逐渐崭露头角。
作为拥有大批待开发顾客资源的“宝库”,发展中国家客户群体是跨国贸易公司竞相争抢的一块肥肉。
而伴随着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提升,这些发展中国家也飞快地适应着现代社会,并展现出了十分惊人的贸易潜能。
二、国际贸易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一)防御型战略防御型战略是一种在内部缓解劣势、并以强化自身为手段抵御外来威胁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
在外来企业对本地企业造成威胁的时候,尝试果断舍弃一部分客户群体,去维护能够稳定提供利润的群体,是一种以保护现有市场份额为主的风险回避手段。
防御型战略虽然能够在某些程度上缓解企业的威胁,正确的使用也会给公司带来发展,然而掌握不好的情况下,胡乱使用这种战略是一种对企业不信任、夸大外部威胁的一种方式,对于公司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反击型战略反击型战略,顾名思义,是一种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扭转局势的一种战略。
扭转型战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靠着抓紧对手公司一瞬间的破绽来完成反击,但是在这个过程之前,企业要做好十足的准备。
一方面,从企业自身角度而言,要改善公司的运营能力,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主;另一方面,扩展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拓展进货渠道,提升客户的可选择性。
中国国际贸易的战略规划
中国国际贸易的战略规划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引领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潮流。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中国也在加强自己的战略规划,以促进贸易的发展,同时增强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国际贸易的战略规划。
一、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投资便利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它有助于削减贸易成本,提高商业效率和加强国际贸易关系。
为此,中国在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举措。
例如,通过建立多边机构和双边协议,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优化制定政策和规则的流程,确保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同时,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包括降低关税、取消财税等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公平竞争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它能够促进各国之间更加平等的贸易往来和合作,同时保护企业能够在公正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为此,中国在推动公平竞争方面,积极推动改革,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
同时加强公共服务,促进科技先进物质和信息的复制和创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践行自主可持续发展战略自主可持续发展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长远目标,它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推动自主可持续发展方面,注重发包者的角色,合理规划和开发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产业发展,从而为国际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提高国际贸易环境下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创新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它能够提高国内资金的流动性和经济的效率,增加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抵御力。
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可以支持贸易融资,为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提供便利。
为此,中国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提高国际贸易环境下的金融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国际贸易发展战略与经典案例
第五章国际贸易发展战略与经典案例第一节不同经济环境对应不同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一、全球化给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的机遇与挑战存在巨大差异。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分工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更大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即资源是按照价格信号进行全球化配置的,而价格的决定者是跨国公司及其资本集团,毕竟国际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其中主要与关键性市场基本上都是由大型跨国公司控制的垄断市场。
这种市场格局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国家的中型规模的企业必须接受这一严酷的市场现实,其所实施的任何形式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都必须在其约束之下,绝对不能够脱离这一客观现实。
1.战略的内涵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进行自觉的努力,按照美国目标的概念来创造国际环境,而不是坐等形势的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作出决定。
”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丰富的、最经典的关于“战略”的含义。
在今天的工商业领域中,战略是人们谈论得最多却理解得最少的概念之一。
每个人都在谈论战略,这个词在政府官员和管理界权威的唇齿间轻易地滑过。
所有的企业领导都知道,自己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几乎所有的采访中,言必称战略。
但是如果追问他们战略本身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往往异乎寻常地含糊。
“战略”一词最早来自于希腊,意思是将军的才能或军队的运动。
战略思想最早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苏格拉底弟子、希腊将军色诺芬,恺撒等都是非常出色的战略家。
但是战略成为一门高级艺术最初是东亚。
《孙子兵法》就是一部关于战略的经典巨著。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对于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贸易自由化、全球化和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目标和实施情况。
首先,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还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引进。
同时,国际贸易也可以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实现贸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但也面临着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多元化和提高贸易竞争力等。
此外,中国还致力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和共同发展。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也值得关注。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关税、简化贸易手续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推动建立公平、开放和透明的国际贸易体系。
中国还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议。
然而,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仍面临一些制度性障碍,如市场准入限制和贸易壁垒等。
此外,中国的贸易依赖度较高,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
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贸易多元化,降低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依赖。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可以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其次,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扩大市场开放度。
同时,中国还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技术的依赖。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首先,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建设是发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关键。
政府应对服务贸易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服务贸易投资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其次,提升服务贸易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贸易技术和产品。
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服务贸易规模扩大到技术和创新驱动的转变。
第三,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是发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必要举措。
要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国际服务贸易谈判,争取更多的准入机会和市场开放。
此外,还需要通过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吸引外资和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
同时,还应积极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
第四,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进一步简化服务贸易商业登记、准入和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创业和运营成本,提高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同时,加强对服务贸易市场的监管和执法,整治市场乱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最后,建设服务贸易人才队伍是推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综合运用国内外培训、引进和培养等手段,提高服务贸易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满足服务贸易发展的需求。
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培养投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高层次服务贸易人才,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应以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贸易人才队伍为主要方向,以此为引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贸易政策和战略愈发重要。
而国际贸易政策和战略又涉及到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贸易政策和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一、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其贸易活动所需制定的政策。
其中考虑的因素包括贸易的数量、质量和价格、规定贸易实务、税收、关税和其他必要的事项。
国际贸易政策旨在维护一个国家的贸易利益,同时也应合乎国际贸易规则,不违反国际法权威和道德标准。
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经常利用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活动。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配额和其他非关税壁垒,它们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影响甚大。
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国家调整和外交手段,减少可能的贸易壁垒限制,并开展多边贸易谈判。
发展中国家也应进一步发展本国的贸易业,在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的基础上保障贸易操作的稳定性。
二、国际贸易战略国际贸易战略是一个国家对其国际贸易政策的实际实践工作。
国际贸易战略包括国际贸易战争、战略联盟、投资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问题。
国际贸易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成长和其他关键领域的政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兴市场在国际贸易上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其中最赫赫有名的肯定是中国,随着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贸易重要的核心之一,各国也都开始注意到中国在国际贸易战略上的重要性。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国际贸易战略的重要性骤然增加。
一方面,新兴市场应该利用其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不断发展其贸易业务;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该积极地利用其优势地位和早生产的股权在世界贸易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新时代下的国际贸易政策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新兴市场,其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当前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拓宽中国的国际贸易业务,中国应积极探索新型自由贸易协定、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
此外,中国应同时推进其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将其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世界自由贸易的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平稳进行。
2024年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一、战略目标:1.提高进出口贸易额度:目标为在2024年实现比2024年增长20%的进出口贸易额度。
2.拓展新的市场份额:寻找新的进出口贸易市场,开拓新的客户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
3.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二、战略实施方案:1.加强市场调研:深入研究不同市场的需求和规模,确定有潜力的进出口贸易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开拓计划。
2.扩大供应商网络:寻找优质的供应商并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质量的保障。
3.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控制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客户满意度。
4.创新营销策略: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手段,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增加市场曝光度,吸引更多的客户。
5.开展市场推广活动:组织参加国内和国际贸易展览,加强企业在行业内的宣传和推广。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激励机制,留住优秀人才。
7.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货物流通的效率,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
8.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好的融资和投资支持,提升资金实力。
三、经营计划:1.营销计划:-研究市场需求,确定适宜的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
-制定营销策略和计划,包括渠道选择、促销活动等。
-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组织参加行业贸易展览,进行产品展示和推介,拓展客户群体。
2.供应链管理计划:-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和质量。
-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3.财务计划:-制定年度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和收支计划。
-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内部财务控制。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获得更好的融资和投资支持。
四、预期成果:1.实现进出口贸易额度增长20%的目标。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企业的策略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企业的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发展有了明显的趋势和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积极应对这些变化,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以下是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企业的策略方面的分析。
一,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趋势
目前,全球各国纷纷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它促进了全球经济的自由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区域一体化正在扩大。
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这些协议大大促进了地区内的经济和贸易。
因此,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各种贸易自由化协议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自己的发展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和商业机会。
二, 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变得更加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具有自主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将在更广泛的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商机。
三, 消费升级促进多元化贸易
中国的城市化和中产阶级的崛起给予了企业更大的机会开拓多元化贸易。
逐渐增加的人均收入和对品质的追求,使得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档次和高价值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这为创新和多元化商品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机会。
中国企业应该着眼于这一趋势,并广泛开发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合作
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多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制定一系列贸易政策和战略来促进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福利,减少贫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国际贸易政策和战略,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贸易发展的可能性。
一、国际贸易政策1.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政策是引导进口和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
它通常采用取消海关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的措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大多数情况下,贸易自由化政策可以增加国际贸易,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然而,贸易自由化政策也有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劳动力、环境等问题可能会得不到充分保护。
2.贸易保护贸易保护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政策。
贸易保护的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出口补贴、反倾销等。
这些措施可以保护本国企业和就业机会,但也会降低效率和竞争力,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3.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是指由一组国家、地区或区域自发组成的经济联盟或市场机构的合作。
这些组织有着特定的贸易政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障碍的取消,技术合作和共同的立法和政策。
二、战略合作战略合作是两个或更多组织之间制定合作计划,遵循某些共同的目标,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国际贸易中,战略合作包括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国家之间的合作。
1.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之间的国际贸易合作包括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作。
在战略联盟方面,公司之间可以共享知识、技术、资本和市场信息,同时降低成本和风险。
合资企业则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结合在一起,实现更高的竞争力和利润。
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全球资源,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国家之间的合作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合作包括双边贸易、多边贸易和政府间组织的贸易协议。
双边贸易是在两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而多边贸易涉及更多国家之间的贸易。
由政府组织的贸易协议则通过协商和达成共识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三、合作的可能性国际贸易政策和战略合作的不同形式都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挑战与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挑战与应对策略摘要:本文深入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剖析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详细阐述当前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国际贸易多方面的分析,旨在为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日益频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增长,还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然而,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不稳定等。
深入探讨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以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一)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1.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推进,世界贸易组织(WTO)在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全球贸易规则的完善,促进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2.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各类自由贸易协定(FTA)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在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亚太地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加强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同时也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的兴起1.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金融、保险、电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长迅速,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
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对各国的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
2.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数字贸易的兴起。
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易,如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商品销售、在线教育、远程医疗、云计算服务等,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202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
2024 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它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使全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发展至今,国际统一市场已基本形成,但国际贸易争端却也层出不穷。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冲突在所难免,所以,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措施也要不断改进,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要联合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创建良好环境。
本站今日为大家细心打算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1国际贸易的现状进入 20 世纪 90 年头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改变、国际债务、斗争等因素的严峻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
总的看,整个20 世纪90 年头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20 世纪 80 年头的发展水平。
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
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肯定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 20 世纪 80 年头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接着发展。
20 世纪 90 年头,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
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干脆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段,还没有重大突破,贸易爱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2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新趋势第一,国际贸易在结构上出现软化趋势。
首先,高技术产品贸易比重越来越大。
新经济的干脆后果是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技术化。
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
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为了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中国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与战略,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贸易开放政策的制定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改革。
中国积极加入并签署了一系列国际贸易协定,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亚太经合组织自由贸易协定》等。
这些协定为中国打开了国际市场,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不断完善自身贸易制度和政策,简化贸易程序,降低贸易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以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促进贸易便利化。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与经济合作的倡议,旨在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深化贸易合作、加强金融合作等举措,中国致力于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这一倡议为中国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
三、推动国内市场扩大开放中国正以增加进口、扩大消费和促进内外需平衡为重要目标,推动国内市场的扩大开放。
中国通过降低进口关税、扩大进口规模、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吸引来自全球的优质产品投放中国市场。
这不仅增加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也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外商投资,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促进技术和经验的进一步交流。
四、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国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不仅加入了亚太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已建立的自由贸易区,还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谈判进程。
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五、创新驱动下的贸易政策调整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发展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公司通过跨越国界,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巨大利润。
然而,要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成功,跨国公司需要制定有效的战略来适应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挑战。
首先,跨国公司需要在国际贸易中制定适当的市场进入策略。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和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计划。
例如,一些跨国公司选择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方式进入新市场,以快速建立起本地化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而另一些公司则选择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以共享风险和资源。
这些市场进入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公司的资源和能力,以及目标市场的特点。
其次,跨国公司需要在国际贸易中制定合适的产品策略。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因此,跨国公司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来调整产品的设计和定价。
例如,一些公司会针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定制,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此外,跨国公司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品牌定位和推广策略,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还需要制定适当的供应链和物流策略。
由于国际贸易涉及到跨国运输和海关手续等复杂的环节,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网络来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和质量控制。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物流合作伙伴,以及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来跟踪和管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
同时,跨国公司还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遵守当地法规和社会责任。
除了上述策略,跨国公司还需要在国际贸易中注重人力资源和文化管理。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劳动力市场,跨国公司需要制定适当的人力资源策略来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这包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建立开放和多元化的企业文化。
同时,跨国公司还需要培训员工的跨文化沟通和管理能力,以适应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工作环境。
总之,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适当的市场进入策略、产品策略、供应链和物流策略,以及人力资源和文化管理策略,跨国公司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贸易的增长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 贸易结构问题我国国际贸易仍然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出口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这种贸易模式使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依赖性较大。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内成本的上升,这种贸易模式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我国长期以来保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但也容易引发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和反倾销调查,加大我国企业的出口风险。
贸易顺差也导致了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对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各种贸易壁垒,如关税、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等,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随着国际贸易规则的不断变化和调整,我国企业在遵从国际贸易规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在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这些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解决策略1. 转变贸易模式要加快转变贸易模式,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
这需要我国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要加强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2. 促进贸易平衡要加强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采取措施促进进口,并鼓励企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要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积极寻求贸易平衡,减少贸易摩擦。
要完善外汇管理政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
3. 打破贸易壁垒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调整,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利益。
要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电子化,并建立健全贸易便利化的监管体系。
最新国际贸易发展战略ppt课件
• 第三,是发展深度加工产品和高耐用消 费品 。
• 3、出口导向战略的局限
• 第一、粗放型的出口增长加剧了我国经 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
• 第二、对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大
• 第三、出口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 第四、出口导向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关税 保护和价格补贴,从而造成生产效率和 经济效益的低下,实际换汇成本高昂。
• 2.如何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
• 战略性贸易政策突破了以比较优势理论 为基础的、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 预无效)的自由贸易学说,为不完全竞 争条件下的政府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理 论依据,因此其主要观点已为很多国家 制定贸易政策所重视。
• 与保护幼稚产业的贸易政策以国内市场 为导向和作为进口替代手段的政策倾向 不同(冯德连,2002),扶持战略性产 业的贸易政策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扩 大出口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为目标,是 一种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作为出口促 进手段的贸易政策。
• 克鲁格曼认为(2000),贸易政策扶持 的战略性产业必须具有两方面要求:一 方面,要有大量的“租”存在,即这一 产业的资本或劳动的回报率很高;另一 方面,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从而一 旦这个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就能有 自我加强趋势。
课后练习
• 一、概念
• 发展模式 发展战略 战略性贸易政策 利润转移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内向型经 济 外向型经济 经济全球化 两缺口模 型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工业化发展战 略 三来一补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或出 口替代 比较优势理论
2.国际经验
• 林毅夫以日本和“亚洲四小”的经济发 展成就,来作为论证比较优势战略成功 的例证。
• 但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说过:日本 的产业政策通过与现代经济理论(指比 较优势理论)相反的做法而取得了空前 的成功(林德特等,1992)。
浅谈我国现阶段国际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及战略措施
浅谈我国现阶段国际贸易的主要发展方向及战略措施一、我国国际贸易的内外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国际贸易量不断增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闭关锁国到加入WTO,从依靠简单的农副产品出口到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市场,是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份子,中国的国际贸易也以奇迹般的速度征服了这世界。
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却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声音,比如西方国家一直针对中国的低价产品采取反倾销政策和增加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的产品的利益等,这为中国的国际贸易前景蒙上了一层薄雾。
我国经济在最近30几年来经历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其中对外贸易尤为抢眼,根据国家统计局估算以可变价格计算,从1978年到2006年,GDP从3624亿元增长到210665亿元,翻了58倍,同期进出口总额从355亿元增长到137387亿元,翻了387倍。
以进出口额所占GDP的比重所表示的外贸依存度从大约10%到65%,很明显,外贸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排名不断提升,已经稳居第三位。
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10年前8个月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恢复性增长,实现进出口总值187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0%。
其中进口8858.4亿美元,同比增长45.5%;出口989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5%。
未来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继续回升之势,预计2010年全年可望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年前8个月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特点:对东盟、南非、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出口份额增加;主要商品进出口贸易额增加,资源性产品和机电产品等大宗商品进口呈现量价齐升走势;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迅速,占出口总额的45.9%,比2009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继续下降,贸易结汇超常增长。
预计全年实现贸易顺差约1900亿美元,略低于上年水平。
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战略
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战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越来越紧密。
在这个背景下,国际贸易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最为密切的经济联系方式之一。
然而,由于各国自身的利益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际贸易往往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贸易战略。
下面将从全球范围内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战略。
一、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是指各国自由、平等地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贸易形式。
自由贸易的核心原则是,不对贸易施加任何形式的贸易限制。
自由贸易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和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此外,自由贸易还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力。
二、保护主义保护主义是指一种以贸易壁垒和贸易限制为手段,保护本国工业和就业的贸易战略。
保护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要保护本国经济从外部竞争中获得优势,避免本国企业受到国际竞争压力的影响。
该策略可以帮助本国企业免于外部竞争的压力,从而提高其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
然而,这种贸易战略也会导致其他国家反制,导致国际贸易中的紧张局面和贸易瓶颈。
三、贸易平衡贸易平衡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通过制定贸易政策和措施,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贸易战略。
贸易平衡的核心是规避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并确保对国内贸易平衡的保护。
该策略可以促进和平发展并增强国际合作,确保国际贸易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性。
四、双边主义双边主义是指双方国家之间,通过制定贸易协定和协商,实现互相开放市场的贸易战略。
这种贸易战略可以为双方国家提供更加有效的贸易规则和合作机制,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和平衡。
通过双边贸易协定,双方国家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协调贸易政策,避免出现贸易逆差和贸易失衡。
此外,双边主义还可以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个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综上所述,各国之间的贸易战略不仅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各国之间的关系和合作。
在日益加剧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不得不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贸易战略,以适应不同的经济情况和外部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第一节开放经济与经济发展一、发展模式1、定义发展模式是指与一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的具体道路和途径。
发展模式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和为谁发展的愿望和目标,而且还体现了发展的结果。
2、内向发展模式与外向发展模式内向的发展模式是相对于外向的发展模式而言的,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以出口为中心的国际经济活动采取反出口倾向的政策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而外向的发展模式则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以出口为中心的国际经贸活动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依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
3、衡量标准标准之一:出口依存度,即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出口依存度高的就是外向型经济,出口依存度低的就是内向型经济。
标准之二:进口商品的保护率。
名义保护率就是某种商品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比。
实际保护率可以用生产中增加价值的变化计算。
进口商品的实际保护率=(V-v )/v×100%,其中,V为按国内价格计算的增值价值,v为按国际价格计算的增值价值。
出口生产的实际保护率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求得。
两者之比反映了贸易的内向型或外向型。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与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国内市场上国外竞争的加剧,他们加强了对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和资助,以使其获得竞争优势。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
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与理论基础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的高度,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门、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由两种理论构成。
一是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詹姆斯.A.勃兰特和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巴巴拉.J.斯本赛提出的“利润转移”理论和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厂商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与这类国际寡头竞争中,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大的市场分额,或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或以进口保护来促进出口,从而实现由外国利润向本国的转移,增加本国的福利。
“外部经济”理论认为,产业外部经济因素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对具有显著外部经济因素的产业给于适当的保护和扶植,使之能够在外部经济作用下形成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他们认为,能够实现“利润转移”和“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则成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目标产业。
2、战略或目标产业的确定第一、高附加值产业。
整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由各个产业所创造的附加值构成,而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表明该国的经济实力越强,高附加值产业是投入少而产出价值高的产业。
通过扶植理想的具有战略性的目标产业,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的福利水平。
故政府要把高附加值的产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战略性产业。
第二、高科技产业。
高科技产业是指依靠产品以及生产过程的快速革新而获取成功的产业。
目前普遍认为的高科技产业由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远程通信、计算机软件等。
三、利用外资和民族工业的发展1、直接投资的形式a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来样加工。
b补偿贸易 c合资经营 d合作企业。
e独资经营。
f租赁。
2、直接投资的特点3、保护民族产业的有效措施四、对外债务与发展援助1、两缺口理论A储蓄缺口理论B外汇缺口理论2、外债的适度性第二节外向战略的模式选择一、进口替代战略1、概念进口替代是指采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替代进口的外国制成品。
进口替代战略主张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
2、两种进口替代方式由上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由下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
上游产业主要是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投入品,生产的主要是中间产品,属于这类的部门有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和机械制造等。
由上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强调优先发展资本货物工业。
下游产业部门基本上是面向消费市场,生产的主要是最终消费品,例如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和医药工业等。
由下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是通过发展下游产业来影响上游产业的发展,使上游产业逐步赶上下游产业发展的步伐。
3 、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第一,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外汇不足。
在实施进口替代贸易战略时,各国普遍过高地评价本国货币的汇率,这样就使得产业部门积极扩大进口,而不太愿意出口。
不仅如此,人为地过高评价本国的货币使得初级产品部门与工业制成品的交易条件进一步恶化,从而阻碍初级产品行业的良性发展,进而带来出口潜力的低下。
工业部门的进口偏向和传统出口部门潜在力的低下,使得实施进口替代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地存在着国际收入不断恶化、外汇收入不足的现象。
第二,实施进口替代的产业由于受国内市场制约,难以充分享受规模经济效果。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国内市场规模本身比较小。
在国内市场尚未饱和时,通过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可以较快地扩大规模。
但由于国内市场本来就很小,国内市场的需要将很快达到饱和状态,这样进口替代的机会就将会枯竭,以后的增长将取决于国内需要和经济成长率的大小。
由于难以充分享受规模的经济效果,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往往停留在进口替代水平上,很难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
第三,产业结构急剧地向劳动节约、资本集中型过渡,从而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对工业的高度保护和补贴实际上是在鼓励使用资本、限制使用劳动,从而产生了资本替代劳动,导致国内产业吸收过量的资本而吸收少量的劳动。
这种政策导向的结果很快耗尽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同时出现就业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出口导向战略1、概念出口导向就是指采取鼓励办法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
出口导向战略主张优先发展出口产业,通过扩大出口增加资金积累,扩大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2、出口导向战略的分类第一,是原来初级产品出口国的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
第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
第三,是发展深度加工产品和高耐用消费品。
3、出口导向战略的局限第一,粗放型的出口增长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少的国家,人均资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包括铁矿砂、氧化铝在内的40多种大宗矿产基本上都处于紧缺状态。
铁矿砂、氧化铝进口依赖度高达45%,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约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0%,石油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和不稳定要因。
当然,造成中国资源、能源紧张的原因并不都是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
但是,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相当一部分为大耗能、高度依赖于原材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商品,粗放型的出口增长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粗放型的出口增长越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对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
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能源和资源消耗大国,如果我们继续保持这种以高耗能、高耗原材料为基础的粗放型出口增长,那么我们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并不是为中国的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而是为其他国家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让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资源和环境来承担这种高消耗的发展道路,无疑是换取短期利益的“慢性自杀”。
通过出口廉价商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拿低工资,受别人各种各样的骂名却让别人享受世界低成本的产品,显然不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期望。
第二、对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于世界各地,中国逐步被人们认为是世界的加工厂,这当然是好事。
然而,与之相伴随的却是频繁且形式日趋多样的贸易摩擦。
自1979年至今,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73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
而2004年9月17日,在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的小城埃尔切市,约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头,放火烧毁了中国温州商人准备在当地销售的商品鞋,更是将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推向了迄今为止的顶峰。
伴随着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累积,对外摩擦还呈现从贸易领域向投资、金融、汇率等领域延伸的趋势。
特别是有关人民币升值问题,中国人民币一直受到来自日本、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巨大压力。
美国一些人攻击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导致汇率人为偏低的言论甚嚣尘上。
美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在多种场合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甚至有人建议国会迫使美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诉讼,控告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违反了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也违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
如果我们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多,今后的贸易纠纷可能会防不胜防,处理不好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适宜国际环境。
对外贸易摩擦的不断蔓延和升级,不仅意味着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困难,而且还会对宏观调控和对外政治外交关系造成严重干扰。
第三、出口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自由贸易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出发,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必定给双方带来利益,否则,另一方可以拒绝开展国际贸易。
但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自由贸易,则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分工当中,从而丧失了技术进步的机会,进而会面临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落后于人的“比较优势陷阱”。
在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面临“比较优势陷阱”的困境。
来自联合国贸发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墨西哥、菲律宾、阿根廷、巴西等很多国家,与出口部门扩张同时发生的还有逆工业化现象,这些经济体一方面经历着出口的迅速增长,但同时也伴随着投资、技术进步的停滞不前。
尽管中国的情况稍好于墨西哥、菲律宾、阿根廷、巴西等国家,现在就说中国已经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还为时尚早,但是中国出口部门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凭借大规模的要素投入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来实现的,出口贸易也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技术附加价值产品,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很低,中国正面临踏入“比较优势陷阱”的风险。
据《解放日报》2003年11月7日报道,在全球聚集“中国优势”的时候,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披露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却显示,中国的竞争力指标在102个国家中名列第44位,比2002年下滑了4位。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项目主任卢佩斯博士分析说,中国在宏观经济上得分很高,但在技术创新上,中国仍需跨越与发达国家间巨大的鸿沟,必须承认现在与发达国家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导致中国排名下滑。
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限制。
第四,出口导向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关税保护和价格补贴,从而造成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实际换汇成本高昂。
同时,为了扶持出口产业而提供的大量出口补贴,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