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征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科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一番队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他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物质的含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观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世界真正统一性是物质性。

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库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论述题库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表达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额。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09.01 简答/09.10 简答) 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2)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共同理想是近期的具体理想。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简答)(3)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1.01 简答)答: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09.10 单选/10.01 单选)(2)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10.10 单选)(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09.04 简答)【2012.10 简答】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二是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三是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5)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简答)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202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卷及答案

202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卷及答案

202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1.【题干】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马克思和列宁B.马克思和圣西门C.马克思和斯密D.马克思和恩格斯【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考点】绪论——绪论2.【题干】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A.全面性和深刻性的统一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考点】绪论——绪论3.【题干】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所经历的第二种基本形态是()。

A.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答案】C【解析】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种形式依次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和实践4.【题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这表明物质和运动()。

A.不可分割B.不易区别C.完全对立D.绝对同一【答案】A【解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只要是物质就在运动,二者不可分割。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和实践5.【题干】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

A.不具有客观性B.是通过各种盲目力量实现的C.不具有主观性D.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答案】D【解析】客观规律: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6.【题干】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一种()。

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A【解析】庸俗唯物主义主张无神论,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

它的主要错误是否认意识的特殊性,混淆物质和意识的界限,反对辩证法。

马克思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期末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的 ( C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2.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施工,建成大楼。

这一事实说明 ( B )A.意识在先,意识的产物在后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3.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 ( D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D,世界的统一性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首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

这在哲学上坚持了 ( C )A.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观点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7.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8.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B )A.社会规律具有自觉性、自然规律具有盲目性 B.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C.社会规律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社会规律是复杂多变的,自然规律是稳定不变的9.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 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和综合 D.总结和概括10.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 D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11.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A )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全面性 D.真理的具体性12.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C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项选择题

导论1.马克思主义是( A )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C)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D)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A.自我批判B.与时俱进C.不迷信权威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C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9、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0、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B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B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 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首要的观点是( B )A. 矛盾的观点B. 实践的观点C. 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D. 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15.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D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 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 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 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 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4、“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几种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他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的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到的改造事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

再次,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简述马克思主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答:(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与创造性。

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之中。

(2)在现代生产当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首先,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其次,从科学理论道新产品的试制成功周期越来越短。

再次,科学技术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的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

4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式?答:关系: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答:(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自发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答:(1)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简洁的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3)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

5.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答:(1)人类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2020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D)A.马克思和列宁B.马克思和圣西门C.马克思和斯密D.马克思和恩格斯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C)A.全面性和深刻性的统一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统一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所经历的第二种基本形态是(C)A.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这表明物质和运动(A)A.不可分割B.不易区别C.完全对立D.绝对同一5.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D)A.不具有客观性B.是通过各种盲目力量实现的C.不具有普遍性D.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6.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一种(A)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7.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C)A.实践论B.先验论C.反映论D.矛盾论8.真理的价值问题也就是(D)A.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B.真理是否永恒存在的问题C.真理是否具有阶级性的问题D.真理是否对人有用的问题9.下列选项中,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的是(B)A.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D.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10.下列各项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A)A.政府机关B.政治思想C.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从这两矛盾的关系上看,二者(D)A.相互孤立B.相互平行C.相互决定D.相互制约12.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B)A.理想信念的分歧B.物质利益的对立C.价值取向的冲突D.宗教信仰的差异13.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决定的。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实践被视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概念、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践的概念和内涵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活动,是理论与行动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理论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

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符合实践的需要和规律,才能够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

二、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实践和理论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理论是实践的归纳总结和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检验,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

实践是理论的落脚点,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够验证其正确性和实用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

正是通过实践的指导和验证,理论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三、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之前,人们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朴素的经验水平上,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实践获得了新的阶段性发展,使之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手段。

实践是验证和发展理论的绝佳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使理论不断具体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的动力源泉,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起来,付诸实践,才能够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胜利。

总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实践论述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所在。

只有不断深化和拓展实践,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点(完整珍藏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点(完整珍藏版)

绪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常以简答题出现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和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法国、德国也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大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空前增长;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尖锐化。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掌握三大工人运动,常以多选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具体表现为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

标志着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可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常以选择题出现◆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自考真题:2021年0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

自考真题:2021年0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

自考真题:2021年0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C.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反映论和先验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物质性B.世界的统一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社会管理活动B.科学实验活动C.社会改革活动D.物质生产活动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变化是否彻底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

A.全面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客观性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是()。

A.地理环境B.物质生产C.风俗习惯D.人伦道德12.下列范畴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

A.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B.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C.政治理念的差异引起的D.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14.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

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含义?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含义是:任何真理中都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社会实践。

30.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答;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扩展。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类似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深化。

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的同步性;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意识对社会具有反作用。

10.33.简述意识的本质?答;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24.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答:1、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是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⒈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不仅适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以科学的理论形式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①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的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③马克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

二者内在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⒉试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㈠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㈡关于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能否始终做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③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路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终极版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终极版

马克思主义简答题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4.简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楚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其次,还在于它的深刻性;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A)
A实践性
B阶级性
C深刻性
D批判性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AC)
A彻底的批判精神
B完整的理论体系
C鲜明的政治立场
D严密的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

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特征。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特征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

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会突破我们。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长期的艰巨过程。

儒学范围内的实事求是主要指治学态度和方法,但当时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因为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解决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

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也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全党要坚持,党的领导机关要坚持,每个党员也应该坚持。

选择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9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党90年的历史,就是在风云激荡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风险考验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改革、建设、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胜利前进。

怎样认识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始终毫不动摇地选择、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是科学的,能够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

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经160多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些具体论断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借鉴和吸收了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是在广泛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比如,马克思主义在创立时就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思想。

又如,从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三大发现”中,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并把其看作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所吸收和借鉴的知识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领域,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集大成者。

马克思主义是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它总是以开放的姿态,科学借鉴、科学扬弃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获得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达。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它毫不掩饰自己的阶级立场,公开声明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看作自己的神圣使命,他们的理论集中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由于工人阶级是与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阶级,其根本利益和要求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相一致,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的阶级。

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思想体系,没有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阶级性与真理性是完全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实践的理论武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是以事实为依据,都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性,又决定了由此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必然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的。

我们党毫不动摇地选择、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的伟大真理,能够与时俱进地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

90年来,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以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

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领导人民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胜利,之所以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组织起来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

为了救国救民,中国的进步政治力量、仁人志士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艰辛历程,但是他们都未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们的各种努力都未能从根本上使中国摆脱贫弱屈辱的悲惨命运。

这个历史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开创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

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进行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件大事与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伟大成就;而一旦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必然会遭受重大挫折。

可以说,没有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自强自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不会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但不能要求他们具体地回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与行动方针。

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造,这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惟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正确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正确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的,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党全国人民郑重选择的结果,是全党全国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在人民当家作主和马克思主义居指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中国,任何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取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用资本主义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企图,都是违背我国历史发展规律和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上,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没有因为被写入宪法和法律而变得一劳永逸、高枕无忧,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存在着谁来占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

在这里,不存在“真空”,也不可能保持“中立”。

正如列宁所说:“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

”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客观上就是支持和放纵资产阶级思想蔓延。

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然使社会主义中国失去主心骨,就会失去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导致人心大乱,进而引起社会动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沉痛教训,证明了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导致丧失政权的严重后果。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以真诚信仰、完整坚持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探索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更具前提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它集中反映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