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带答案

合集下载

溶液中离子平衡之图像问题

溶液中离子平衡之图像问题

分布曲线(“X”型图)问题研究
一、原理分析 以二元弱酸(H2A)例,分析H2A主要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 1、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平衡
H2A ⇌ HA-+H+
HA- ⇌ A2-+H+
2、含“A”微粒的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
[ 注:向H2A溶液中通HCl(g) 或 加NaOH(s)调节pH ] ——保证V总不变
A.b、d两点溶液的pH相同 B.从a到c,对醋酸的电离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C.e点,c(Na+)=2c(CH3COO-)+2c(CH3COOH)=0.01 mol/L
D.从a→c的过程中,存在pH=7的点
【随堂练】25 ℃时,将0.1 mol/L NaOH溶液 加入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所加 入溶液的体积(V)和混合液的pH的关系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点:c(Na+)>c(OH-)>c(CH3COO-)>c(H+) B.B点:c(Na+)=c(CH3COO-)>c(OH-)=c(H+) C.C点:c(CH3COO-)+c(CH3COOH)=2c(Na+) D.C点:c(CH3COO-)>c(Na+)>c(H+)>c(OH-)
【随堂练】 常温下,向20 mL 0.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的NaOH 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c(H+)随加入NaOH溶 液的体积变化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
δ H2A
HA-
A2-
pH
【经验之谈】 ——遇见“X”型图,首先分析曲线的含义 (代表的微粒)
4、“X”型图上各交点的含义与应用
(1) 点①的含义:c(H2A)=c(HA-)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两类特殊图像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两类特殊图像

[答案] C
[例 2] (2017·全国卷Ⅰ)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滴加到已
二酸(H2X)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a2(H2X)的数量级为 10-6 B.曲线 N 表示 pH 与 lgccHHX2X-的变化关系 C.NaHX 溶液中 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 =c(H+)
答案:C
2.常温时,Ca(OH)2 和 CaWO4(钨酸钙)的沉 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
确的是
()
A.常温时 Ksp[Ca(OH)2]>Ksp(CaWO4) B.a 点:无 Ca(OH)2 沉淀,有 CaWO4
沉淀
C.加热饱和 Ca(OH)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常温时这两种饱和溶液中 c(Ca2+)相等
cHX- lg cH2X
生成物与反应 物离子浓度比
lgccHHX2X-越大,反应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的常用对数
的程度越大
对数图像
V lgV0
稀释后与稀释 前体积比的常
lgVV0越大,稀释程度
用对数
越大
AG= cH+ lgcOH-
氢离子与氢氧 AG 越大,酸性越强,
根离子浓度比 中性时,ccOHH+-=1,
Ca(OH)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 项正确;设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钙离子 浓度为 x,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2x,x·(2x)2=1.0×10-7,解得 x≈2.9×10 -3mol·L-1,设饱和钨酸钙溶液中钙离子浓度为 y,钨酸根离子浓度也为 y, 则 y2=1.0×10-10,y=1.0×10-5mol·L-1,x>y,D 项不正确。

专题10 微题型31 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专题10 微题型31 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D.M点溶液中:c(Na+)>c(HX-)>c(H2X)>c(X2-)
4.(2021·广州市第七中学高三月考)室温下,某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 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Kb2的数量级为10-6 B.X(OH)NO3水溶液显酸性 C.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
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a→b→c过程中:c(HCO-3 )+2c(CO23-)+
c(OH-)逐渐减小
√C.a→d→e过程中:c(Na+)<c(HCO-3 )+c(CO23-)+c(H2CO3)
D.令c点的c(Na+)+c(H+)=x,e点的c(Na+)+c(H+)=y,则x>y
5.(2020·全国卷Ⅰ,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
专题10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真题示范
1.(2021·浙江1月选考,23)实验测得10 mL 0.50 mol· L-1 NH4Cl溶液、10 mL 0.50 mol·L-1CH3COONa 溶液的pH分别随温度与加水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25 ℃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均 为1.8×10-5。
滴定误差越大
√B.滴定HC时,滴定终点的pH=7
C.滴定HB时,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D.由图像可知,在计算HD滴定前溶液pH时,不能
忽略水的电离
3.(2020·济宁一模 )常温下,用0.1 mol·L-1HCl溶液滴定0.1 mol·L-1 NH3·H2O溶液,滴定曲线如图a所示,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 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b(NH3·H2O)的数量级为10-5 B.点P到Q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

高考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两类特殊图像及分析

高考化学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两类特殊图像及分析

② 若 c(A) > 1 或cc((AB))>1 时 , lg c(A) 或lgcc((AB)) 取 正 值 且 c(A)或cc((AB)) 越大,lg c(A)或lgcc((AB)) 越大。
③ 若 c(A) < 1 或cc((AB))<1 时 , lg c(A) 或lgcc((AB)) 取 负 值 , 且 c(A)或cc((AB)) 越大,lg c(A)或lgcc((AB)) 越大,但数值越小。
√D.25 ℃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b=b1-0-160
解析:25℃时,A源自点c(OH-) lg c(H+)
=-12,结合 Kw=c(OH-)·c(H+)=1×
10-14,解得 c(H+)=0.1 mol/L,说明 0.05 mol H2A 完全电离,则电离方程式为
H2A===2H++A2-,A 错误。B 点加入 10 mL 氨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2A,
(2)常考对数图像的类型
图像种类
具体类型
含义
变化规律
c(HX-) lg c(H2X)
生成物与反应物离子
c(HX-) lg c(H2X)
越大,反应向正
浓度比的常用对数 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对数图像
V lgV0
稀释后与稀释前体积 比的常用对数
V lgV0
越大,稀释程度越大
AG=lgcc((OHH+-))
离子方程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的离子方程式:HPO24-

CH3COOH

OH

HC2O

4

OH


OH

===PO
3- 4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小专题-图表图形图像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小专题-图表图形图像

2019备考-----图表图形图像小专题一.【2019 考试说明】对图形、图表、图像的考试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⑴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⑵ 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⑶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⑴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⑵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二.热点图像分类展示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基本图像:m A(g) + n B(g) p C(g) + q D(g) ΔH>0,m+n>p+q ⑴速率曲线图⑵转化率曲线图:(p1<p2)⑶几种特殊图像:m A(g) + n B(g) p C(g) + q D(g)① 图甲、乙,M 点前未达平衡,v 正>v 逆;M 点后为平衡,即升温,A%增大或C%减小,平衡左移,故正反应的ΔH<0。

② 图丙,L 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

L 上方的点(E),v 正>v 逆;L 下方的点(F),v 正<v 逆2.酸溶液稀释图像:⑴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pH 大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盐酸加入的水多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pH 大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醋酸加入的水多⑶① HY 为强酸、HX 为弱酸① MOH 为强碱、ROH 为弱碱3.Kw 和Ksp 图像:⑴曲线型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曲线常温下,CaSO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K sp=9×10-6]① A、C、B 三点均为中性,温度依次升高,① a、c 点在曲线上,a→c 的变化为增大K w 依次增大c(SO 2-),如加入Na SO 固体,但K 不4 2 4 sp② D 点为酸性溶液,E 点为碱性溶液,变K w=1×10-14② b 点在曲线的上方,Q c>K sp,将会有沉淀③ AB 直线的左上方均为碱性溶液,任意一生成点:③ d 点在曲线的下方,Q c<K sp,则为不饱和c(H+)<c(OH-)溶液,还能继续溶解CaSO4(pM 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 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① 直线AB 上的点:c(M2+)=c(R2-);②溶度积:CaSO4>CaCO3>MnCO3;③ X 点对CaCO3 要析出沉淀,对CaSO4 是不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CaSO4;2-2+ -5④ Y 点:c(SO4)>c(Ca),二者的浓度积等10 ;2-2+ -10.6Z 点:c(CO3)<c(Mn),二者的浓度积等10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练带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练带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练一、正误判断•辨析概念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0.1 mol-L-1 氨水中加入CH3COONH4 固体,c(OH-)/c(NH3- H2O)变大。

()(2)强电解质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电离平衡。

()⑶改变条件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增强。

()(4)CH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CH3c OOH)的值减小。

()3c (CH3COO-)(5)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冰醋酸,醋酸的电离程度变小。

()(6)在室温下,CH3COOH分子可以完全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pH=8的溶液中。

()⑺中和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体积相同。

()(8)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n(H+)增大。

( 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1)25 ℃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00℃时Nad溶液的K()(2)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⑶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K w不变。

()(4)无论在酸溶液中还是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c(OH-)。

()(5)pH=0 的溶液中c(H+)=0 moll-1。

( )(6)某溶液中滴入酚欧呈无色,溶液呈酸性。

()(7)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不能用水浸湿,否则一定会产生误差。

()(8)两种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3口c2, pH分别为。

和a +1,则c尸10c2。

()⑼将Ca(OH)2的饱和溶液加热,pH和K w均增大。

()(10)1.0x10-3 mol • L-1 盐酸的pH=3.0, 1.0X10-8 mol • L-1 盐酸的pH=8.0。

( )(11)分别和pH相等的盐酸和硫酸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12)将纯水加热,K w变大,pH变小,酸性变强。

()(13)只有pH=7的溶液中才存在c(H+) = c(OH-)o ( )(14)常温下,等体积的盐酸和CH3COOH的pH相同,由水电离出的c(H+)相同。

最新最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复习选编1完整版.doc

最新最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复习选编1完整版.doc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一、溶液的导电性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1.在一定温度下,无水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1)“O”点导电能力为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2)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3)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2016北京)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B.a、b、c三点溶液的pH:b>c>aC.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OH-)>c(H+)D.a点水电离出的n(H+)大于c点水电离出的n(H+)二、强、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等浓度弱酸碱的PH更靠近7;等PH弱酸碱的浓度更大;越弱稀释时PH变化越小;无论酸碱溶液稀释时PH不过7;每稀释10倍PH变化1为强电解质;酸碱盐反应的量不分强弱。

4.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是()7 7 7O)2222A B C D5.0.1 mol·L -1的醋酸与0.1 mol·L -1的盐酸,分别稀释相同的倍数,随着水的加入,溶液中c (H +)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正确的是( )6.某温度下,相同pH 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 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024高考化学 易错专题14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解析版)

2024高考化学 易错专题14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解析版)

易错专题14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聚焦易错点:►易错点一稀释图像►易错点二滴定曲线►易错点三K W 、K sp 的图像►易错点四分布系数图像易错点一稀释图像【易错典例】例1(2023·浙江温州·三模)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与pH 的变化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点3CH COOH 溶液未达到电离平衡状态B .离子总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C .向a 、b 两点溶液中分别滴入同一NaOH 溶液至中性,溶液中的()3n CH COO -相同D .b 点后,溶液中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B 【详解】A .加水稀释过程中,a 点、b 点都达到了电离平衡,故A 错误;B .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有关,因此离子总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故B 正确;C .根据电荷守恒3n(CH COO )n(OH )n(Na )n(H )--+++=+,溶液呈中性,3n(CH COO )n(Na )-+=,a 点醋酸浓度大,向a 、b两点溶液中分别滴入同一NaOH 溶液至中性,a 点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比b 点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因此溶液中的()3n CH COO -是a 点大于b 点,故C 错误;D .b 点后,溶液中加水稀释,醋酸根、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浓度增大,故D 错误。

【解题必备】稀释图像(pH 与稀释倍数的线性关系)①HY为强酸、HX为弱酸②a、b两点的溶液中:c(X-)=c(Y-)③水的电离程度:d>c>a=b ①MOH为强碱、ROH为弱碱②c(ROH)>c(MOH)③水的电离程度:a>b【变式突破】1.(2023·北京房山·一模)某温度下,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HCl和3CH 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稀释前溶液的浓度:()()3HCl CH COOHc c<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从b点到d点,溶液中()()c H c OH+-⋅逐渐增大D.在d点和e点均存在:()H c c+>(酸根阴离子)C【详解】A.稀释前两溶液的pH值相等,由于醋酸是部分电离,因此溶液的浓度:c(HCl)<c(CH3COOH),故A正确;B.b点pH值小于c点pH值,说明c点酸性弱,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小,水的电离程度大,因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故B正确;C.从b点到d点,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液中c(H+)·c(OH-)不变,故C错误;D.在d点和e点均存在电荷守恒即c(H+)=c(酸根阴离子)+c(OH-),因此存在:c(H+)>c(酸根阴离子),故D正确。

【2021高考化学】溶液中离子平衡之分布系数图像含解析

【2021高考化学】溶液中离子平衡之分布系数图像含解析

分布系数图像1.柠檬酸(用H 3R 表示)可用作酸洗剂。

常温下,向0.1mol ·L -1H 3R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 3R 、H 2R -、HR 2-和R 3-的含量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b 曲线表示HR 2-的变化B .HR 2-的电离常数为K a3=1×10-6C .pH =7时,c (Na +)=c (HR 2-)+c (H 2R -)+c (R 3-)D .pH =5时,c (HR 2-)+c (H 2R -)+c (R 3-)=0.1mol ·L -1【解析】选B 。

A 项,H 3R 溶液中加入NaOH ,先反应生成NaH 2R ,再生成Na 2HR ,最后生成Na 3R ,则图中曲线a 、b 、c 、d 分别代表H 3R 、H 2R -、HR 2-和R 3-,错误;B 项,HR 2-的电离常数K a3=)()()(--23HR R H c c c ⨯+,由图可知,HR 2-和R 3-的含量相等时,溶液的pH =6,则有K a3=c (H +)=1×10-6,正确;C 项,常温下,pH =7时,溶液呈中性,则有c (H +)=c (OH -),结合电荷守恒推知,c (Na +)=2c (HR 2-)+c (H 2R -)+3c (R 3-),错误;D 项,由图可知,pH =5时溶液中存在H 3R 、H 2R -、HR 2-和R 3-,据物料守恒可得c (HR 2-)+c (H 2R-)+c(R3-)+c(H3R)=0.1mol·L-1,错误。

2.(2020·滨州二模)柠檬酸(用H3R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

常温时,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H3R、H2R-、HR2-、R3-的物质的量百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点判断H3R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 a1(H3R)的数量级为10-3B.若b点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只有Na+,则有c(Na+)=c(R3-)+c(HR2-)+c(H2R-)+c(H3R)C.pH=6时,c(R3-)=c(HR2-)>c(H+)>c(OH-)D.反应2H2R-H3R+HR2-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0x-y【解析】选CD。

第8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答案-2024 全品选考复习方案 化学

第8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答案-2024 全品选考复习方案 化学

电离平衡3.C [解析] 稀释时氢氧根离子浓度下降,pH 下降,趋近于7,但不可能小于7,故A 、D 项错误;随着水的滴入,电离度始终增大,故B 项错误;随着水的滴入,离子浓度下降,导电能力下降,故C 项正确。

5.D [解析] 由图像可知,pH=2时,K a1=c(H +)·c(HR -)c(H 2R)=c (H +)=1×10-2,故A 项正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 (H +)+c (Na +)=2c (R 2-)+c (HR -)+c (OH -),溶液呈中性时c (H +)=c (OH -),所以c (Na +)=2c (R 2-)+c (HR -),故B 项正确;由图像可知,NaHR 溶液显酸性,则HR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 项正确;由图像可知,R 2-与HR -的物质的量相同时,其pH=7.2,但Na 2R 与NaHR 各0.1 mol 的混合溶液中R 2-与HR -的物质的量不相同,则该溶液pH ≠7.2,故D 项错误。

6.C [解析] 在b 点,lg c(A -)c(HA)=1,则 c(A -)c(HA)=10,25 ℃时,HA 的电离常数为c(H +)·c(A -)c(HA)=10-6.3·c(A -)c(HA)=1.0×10-5.3,A 不正确;在c 点,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HA 未被中和完全,所以a 、b 两点,溶液中以HA 电离为主,溶液呈酸性,都抑制水的电离,由此可得出a 、b 、c 三点水的电离程度:a<b<c ,B 不正确;加水稀释b 点溶液,c(A -)c(OH -)·c(HA)=Ka K W,温度一定时,K a 、K W 都保持不变,所以c(A -)c(OH -)·c(HA)不变,C 正确;若NaOH 溶液体积为10.00 mL ,溶液中为等物质的量NaA 和HA ,又因HA 的电离程度大于A -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而c 点时pH=7,则应继续加入NaOH 溶液,所以c 点对应的NaOH 溶液体积应大于10.00 mL ,D 不正确。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含答案)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含答案)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方法指导】解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三步骤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

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 c=K sp。

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

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 c>K sp。

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 c<K sp。

第三步:抓住K sp的特点,结合选项分析判断(1)溶液在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原溶液不饱和时,离子浓度都增大;②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

(2)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相同。

1.(2018·河南商丘模拟)25 ℃时,用Na2S溶液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B.25 ℃时,K sp(CuS)约为1×10-35C.向100m L浓度均为10-5m o l·L-1的Z n2+、C 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 mol·L-1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D.向Cu2+浓度为1×10-5 mol·L-1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解析:Na2S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2c(S2-)+2c(HS-)+2c(H2S)=c(Na+),A错误;25 ℃时,K sp(CuS)=10-25×10-10=1×10-35,B正确;向100 mL浓度均为10-5 mol·L-1的Zn2+、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 mol·L-1的Na2S溶液,由于CuS、ZnS构型相同,且K sp(CuS)<K sp(ZnS),故Cu2+先沉淀,C正确;由于K sp(CuS)<K sp(ZnS),向Cu2+浓度为1×10-5 mol·L-1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D正确。

(高中段)专题检测(十五)有关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像分析

(高中段)专题检测(十五)有关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像分析

专题跟踪检测(十五) 有关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像分析1.某温度下,HNO 2和CH 3×10-4×10-5。

将pH 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 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Ⅰ代表HNO 2溶液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C .从c 点到d 点,溶液中c (HA )·c (OH -)c (A -)保持不变(其中HA 、A -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D .相同体积a 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 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 (Na +)相同解析:选C 由K a (HNO 2)>K a (CH 3COOH)可知,酸性HNO 2>CH 3COOH 。

A 错:pH 相同的两种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酸pH 变化大,所以曲线Ⅱ为HNO 2。

B 错:b 、c 两点处,b 点酸性强,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c 点>b 点。

C 对:从c点到d 点,c (HA )·c (OH -)c (A -)=c (HA )·c (OH -)·c (H +)c (A -)·c (H +)=K W K a ,K W 和K a 是两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比值也不变。

D 错:a 点pH 相同,则CH 3COOH 的浓度大,恰好中和时消耗的NaOH 多,所以溶液中n (Na +)多。

2.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如图是某同学用0.1 mol·L-1 K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 mL 、浓度均为0.1 mol·L -1的HCl 和CH 3COOH 溶液滴定曲线示意图(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①代表0.1 mol·L -1 KOH 溶液滴定CH 3COOH 溶液的滴定曲线,曲线②代表0.1 mol·L -1 KOH 溶液滴定HCl 溶液的滴定曲线B .在相同温度下,C 点水电离的c (H +)大于A 点水电离的c (H +)C .在A 点的溶液中有:c (CH 3COO -)+c (OH -)-c (H +)=0.05 mol·L -1D .在B 点的溶液中有:c (K +)>c (OH -)>c (CH 3COO -)>c (H +)解析:选B 由图像中A 、C 两点分别表示KOH 与CH 3COOH 、KOH 与HCl 恰好完全反应,由于CH 3COOK 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而KCl 不水解,溶液呈中性,所以C 点水电离的c (H +)小于A 点水电离的c (H +),故B 错误。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归类解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归类解析

技法点拨摘要: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充分考查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依据高考考点,结合典型例题,对离子平衡图像题中常见的曲线进行归类解析,总结方法,完善思路。

关键词:水溶液;离子平衡;图像;归类;解析离子平衡图像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其中融合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相互关系等基本原理,不仅考查学生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问题的思想,而且考查数形结合识图、用图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各种化学过程来解决比较微粒浓度大小的问题,即考查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考中,离子平衡图像题常见的考点有:判断强弱电解质、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比较微粒浓度的大小、判断水的电离程度、判断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式、计算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等。

常见以下四种曲线。

一、酸碱中和滴定曲线1.充分利用特殊点(起点、一半点、中性点、中和点、过量点等),准确判断这些点的溶质及其量的关系,以便快速把握三大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解决判断强弱电解质、求三大常数(电离常数、水解常数和溶度积常数)、列三大守恒式、比较微粒浓度大小的问题。

2.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是微弱的。

3.对于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等)或类似弱酸HX及其盐NaX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观察图像信息或根据电离和水解的常数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典例1: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HX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HX是强酸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HX)+c(X-)C.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③D.点①所示溶液中:c(X-)>c(Na+)>c(HX)>c(H+)> c(OH-)解析:答案为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溶液中的图像练习题
1.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2.25 ℃时,向盛有50 mL pH=2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 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B.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吸热反应
C.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
D.25 ℃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43×10-2
3.室温下,pH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 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稀释前,c(A)=10c(B)
B.稀释前,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大于10-7mol/L
C.用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
D.在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4.(2017河南南阳等六市联考,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B.Q点溶液中,c(N)+c(NH3·H2O)=c(Cl-)
C.M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Q点溶液的导电性
D.N点溶液加水稀释,变小
5.(2016河南顶级名校调研,9)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Fe3+、Na+、Cl-、SO42-
B.b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Ba2+、OH-、I-
C.c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Ba2+、Cl-、C O32-
D.d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K+、SO42-、Cl-
6.(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7)常温下,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滴定过程的任何时刻都存在:c(H+)+c(Na+)=c(OH-)+c(Cl-)
B.曲线b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
C.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D.P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7.(2017江西九江十校第二次联考,13)25℃时,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溶液的pH<1
B.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C.ab段上的点(不包括a点)均满足关系式:c(N)+c(Na+)<2c(SO42-)
D.b点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SO42-)>c(N)>c(H+)>c(OH-)
8.(2018河北武邑中学三调,14)常温下,向20.00mL0.100mol·L-1NH4Cl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Na+)=c(Cl-)>c(H+)=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Cl-)>c(Na+)>c(N)>c(NH3·H2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Cl-)>c(NH3·H2O)>c(OH-)>c(N)
D.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c(OH-)+c(Cl-)=c(N)+c(NH3·H2O)
9.(2018湖南益阳、湘潭调研,15)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温度一定时,K 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
C.283K时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三个不同温度中,363K时K sp(SrSO4)最大
10.(2016河南商丘二模,12)25℃时,用Na2S溶液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B.25℃时,K sp(CuS)约为1×10-35
C.向100mL浓度均为10-5mol/L的Zn2+、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mol/L 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
D.向Cu2+浓度为1×10-5mol/L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11.(2018辽宁师大附中期中,17)室温下,用0.1mol/L盐酸滴定10mL0.1mol/L Na2CO3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
B.a点时:c(Na+)>c(CO32-)>c(HCO3-)>c(OH-)
C.b点时:3c(Na+)=2c(CO32-)+2c(HCO3-)+2c(H2CO3)
D.d点时:c(H+)>c(HCO3-)=c(CO32-)
12.常温下将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 2X )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 SP (H 2X )的数量级为10-6
B .曲线N 表示pH 与2(HX )lg (H X)
c c -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H )(OH )c c +->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2(Na )(HX )(X )(OH )(H )c c c c c +---+>>>= 13.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 2A 的K a1=1.1×10−3 ,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 +与A 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 −的
C .b 点的混合溶液pH=7
D .c 点的混合溶液中,c (Na +)>c (K +)>c (OH −)
14.体积为10 mL pH =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 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 mL ,稀释过程中pH 变化如图所示,则HX 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释后,HX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 (H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 (H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稀释相同倍数,HX的pH变化比CH3COOH的大,酸性强,电离平衡常数大大于HX酸性强于CH3COOH的,稀释后HX溶液中的c(H+)小于CH3COOH 溶液中的c(H+),所以其对水电离的抑制能力也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