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的知识与化学实验知识相关,下面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1)Na2CO3在BaCl2之后;(2)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第1节化学反应的概念1.1 化学反应的定义1.2 化学反应的产物1.3 化学反应的宏观表现第2节化学方程式2.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2 化学反应的条件2.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4 化学方程式的实际意义第二章酸、碱和盐第1节酸和碱1.1 酸和碱的基本概念1.2 酸碱指示剂1.3 酸、碱和中性溶液的判断第2节盐2.1 盐的概念2.2 盐的制备与性质2.3 盐的应用第三章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第1节化学平衡1.1 化学平衡的概念1.2 平衡常数1.3 影响平衡的因素第2节化学动力学2.1 化学反应速率2.2 反应机理2.3 反应的速率常数第四章化学反应的热学过程第1节热能转化和热力学1.1 热能的转化1.2 热力学1.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第2节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2.1 热力学定律2.2 热力学计算2.3 热力学图第五章化学制品和工业生产第1节化学合成与分解1.1 化学合成的概念1.2 化学反应的分解第2节化学工业的基本概念2.1 化学工业的概念2.2 化学工业的分类2.3 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第3节化学制品3.1 塑料制品3.2 合成纤维3.3 人工合成橡胶3.4 化妆品3.5 日用化学制品第六章电化学和电解过程第1节电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1.1 电化学基本概念1.2 氧化还原反应1.3 电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第2节电解过程2.1 电解基本概念2.2 电解过程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元素的性质和周期律第1节元素的性质1.1 元素的基本概念1.2 元素的性质1.3 元素的同位素第2节周期律2.1 周期律的概念2.2 周期律的基本规律2.3 周期律的实际意义第八章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第1节化学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1 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1.2 化学分析的方法1.3 化学分析的步骤第2节化学计量2.1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2.2 元素的化学计量2.3 化合物的化学计量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的全文。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Q
最多电
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M L
K
+
hv’
hv
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 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
E(K) < E(L) < E(M) < E(N) < E(O) < E(P) < E(Q)
核外电子在能层中的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满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
然后才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电子层。
而失电子总是先失最外层电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能层
K
能级
1s
L
2s
M
2p
3s
3p 3d
N
4s
4p 4d
O
4f
5s
5p …
能层中填充电子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谢谢观看
高二—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答疑)
1.在同一个原子中,M能层上的电子与Q能层上的电子的能量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前者等于后者
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能量顺序 E(1s)<E(2s)<E(3s)<E(4s)
【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能层就是电子层,包含不同的能级( √ )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向后
首页
尾页
结束
向前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构造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排列
能级
能层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能层
能层
K
L
M
N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n2
能量增加
能层
K
L
M
N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Fe(26):
向后
首页
尾页
结束
向前
三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
构造原理
能层
K
L
M
N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第IA族,那么原子序 数为 x+2 的元素肯定不会在( )
√ A.第 IA 族 B.第ⅢB族 C.第ⅢA族 D.0族
【提示】若x为氢元素,则A正确;若x为锂或钠, 则C正确;若x在第4、5、6、7周期,则B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4.每周期元素的种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0族和Ⅷ族” 二、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中位置
1.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 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 雏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交流】
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教材P4、5页并结合周期表,讨论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周期表有多 少横行,多少纵行,多少族?
A.若X是氢,则Y是氦
√C.若X是氟,则W是硫
B.若Y是氦,则Z是钠 D.若Y是氟,则Z是铝
例.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提示】X为第4周期,第ⅠA族;Y为第5周期,第 ⅦA族。
【记一记】
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doc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节反应速率的概念1.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1.2 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第二节反应速率的表示与计算2.1 反应速率的表示2.2 反应速率的计算第三节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1 温度的影响3.2 浓度的影响3.3 催化剂的作用第四节反应机理4.1 反应物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碰撞的角度4.2 过渡态和活化能第五节化学平衡5.1 化学平衡的概念5.2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5.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第二章化学反应热力学第一节热、功、内能1.1 热的传递1.2 功的传递1.3 内能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2.2 等压过程与等容过程2.3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第三节热力学第二定律3.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3.2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第四节化学反应焓变4.1 焓的概念4.2 化学反应焓变的定义4.3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4.4 化学反应焓变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系第三章化学电量与电解第一节化学电量的概念1.1 物质的电离与电解1.2 化学电量的定义1.3 化学电量的实验测定第二节电解质溶液的导电2.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特性2.2 电离度和离子强度第三节电解过程3.1 电解过程的分类3.2 阳极和阴极的作用第四节化学电池4.1 化学电池的构成和电化学符号4.2 原电池和反电池4.3 活化度和电动势第四章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一节反应活性1.1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1.2 化学反应中的分子碰撞1.3 离子反应与自由基反应第二节反应速率常数及其温度关系2.1 反应速率常数的概念2.2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2.3 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第三节反应级数和速率方程3.1 反应级数3.2 速率方程第四节反应速率规律的应用4.1 化学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4.2 化学反应的单分子反应过程4.3 化学反应的复合反应过程第五节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应用5.1 化学工业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5.2 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5.3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1节第1课时(课后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1节第1课时(课后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A组·基础达标1.下列图像表述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A.平面镜成像B.霓红灯广告C.蜡烛燃烧D.燃放焰火【答案】A【解析】平面镜成像只是光的反射,与电子的跃迁无关。

2.在M能层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A.2 B.8C.18 D.32【答案】C【解析】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

M能层的序数为3,故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

3.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A.6s B.4pC.3d D.4f【答案】D【解析】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是n s能级为2个,n p能级为6个,n d能级为10个,n f能级为14个。

4.某基态原子第四能层中有2个电子,该原子M能层中的电子数为()A.8 B.18C.8~18 D.18~32【答案】C【解析】M能层为第三能层,当M能层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对应能级分别为3s、3p、3d,4s已填充电子,则3s、3p肯定填满,故该能层电子数为8~18。

5.构造原理揭示的能级顺序,实质上是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

以下各式表示的能量关系正确的是()A.E(3s)>E(2s)>E(1s) B.E(3s)>E(3p)>E(3d)C.E(4f)>E(4s)>E(3d) D.E(5s)>E(4s)>E(4f)【答案】A6.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到()A.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像B.原子的吸收光谱C.电子体积大小的图像D.原子的发射光谱【答案】B【解析】由于4p能级的能量要高于3d能级的能量,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需要吸收能量,故得到的是原子的吸收光谱。

7.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该元素最可能的化合价为()A.+1 B.+3C.+5 D.-5【答案】B【解析】根据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该原子的最外能层上有3个电子,故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3个电子表现+3价。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备课件)同步备课系列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备课件)同步备课系列

相对稳定的状态
半充满:p3、d5、f7
全空:p0、d0、f0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在构建基态原子时,电子将尽可能地占据能量
最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这就是能
量最低原理。
整个原子的能量有 核电荷数

电子数
和电子状态
三个因
素共同决定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实例 K:[Ar]4s1
价电子 排布式
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指最外层电子,价 意义
层电子排布式即外围电子排布式 实例 Al:3s23p1
电子 排布图
意义 实例
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 代表一个电子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
THANK YOU
Asadal has been running one of the biggest domain and web hosting sites in Korea since March 1998. More than 3,000,000 people have.visited our website, for domain registration and web hosting
有时画出的能级上下错落,以表达能量高低不同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
怎么填
基态原子中,填入简并轨道的电子总是先单独分 占且自旋平行,称为洪特规则
如:2p3的电子排布为

不能为
洪特规则不仅适用于基态原子,也适用于基态离子
洪特规则适用于电子填入简并轨道,并不适用于电子 填入能量不同的轨道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最低课原堂理 练习
电子对:同一个原子轨道中,自旋方向相反的一对电子 单电子:一个原子轨道中只有一个电子,即未成对电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课件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课件
共价键则应由两种非金属组成。(4)液态 H2O2 可以在 MnO2、
FeCl3 等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元素周期表中有 7 个横行,也就是 7 个周期
②元素周期表中有 9 个横行,分为 7 个周期
③元素周期表中有 18 个纵行,也就是 18 个族
A. 仅①
B. ②③
5.(2010·冀州高一质检)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 x,
那么原子序数为 x+1 的元素位于( )
A.ⅢB 族
B.ⅢA 族
C.ⅠB 族
D.ⅠA 族
答案:B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排列顺序可知,原子序数 为 x+1 的元素位于第ⅢA 族。
6. 对于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 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 1 B.两种简单离子不可能相差 3 个电子层 C.同族的两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化合物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位于同一族
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排序,推断元素所在的族序数 (1)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比相应的 0 族元素多 1 或 2,则 该元素应处在 0 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第 IA 族或 第ⅡA 族。 (2) 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比相应的 0 族元素少 1~5,则 该元素应处在同周期的第ⅢA 族~第ⅦA 族。 (3)若差其他数,则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C. ①③
D. 仅③
答案:A
解析:不要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下面展开的镧系、锕系是 周期表的两行,它们应分别处于周期表的第 6 和第 7 横行。 周期表中的 8、9、10 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其余则是每个纵行 各为一个族。
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 B.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 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 D.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18 列,16 个族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2整套讲义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2整套讲义

化学必修二讲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结束语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核素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

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荷,其正电荷数由所含质子数决定。

(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2、核素和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叫核素。

如如氢元素有11H 、21H 、31H 三种不同核素。

(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①同位素中“同位”的含义: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的意思。

如氕、氘、氚,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各种同位素原子个数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同一种元素的各种不同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因为各同位素原子结构几乎相同(除中子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共23张PP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给一个任务:记忆前20号元素名称 原子 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元素 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zxxk __ __ __ __ __ 原子 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元素 名称 __ __ __ __ __ __ __ 氩 钾 钙
有相差1, 有相差11, 有相差25。
3.A、B分别为同周期ⅡA、ⅢA族的元素,则下列A、B
的原子序数关系不正确的是( C )
A.A+1=B
B.A+11=B
C.A+18=B
D.A+25=B
4.(双选)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
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AC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3)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4)一些族的别称
ⅠA称为_______碱__金__属___元素 ⅦA称为_____卤__族_______元素 零族称为___稀__有__气__体_____元素 第ⅢB~ⅡB族为_____过__渡___元素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数一数,每一个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①主族:在罗马数字后标A表示:
ⅠA、Ⅱ___A_、___Ⅲ__A__、___Ⅳ__A__、__Ⅴ___A__、__Ⅵ__A__、___Ⅶ__A________
②副族:在罗马数字后标B表示:
ⅠB、__Ⅱ__B__、__Ⅲ___B__、__Ⅳ__B__、___Ⅴ__B__、__Ⅵ__B__、___Ⅶ__B_______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课件下学期(共31张)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课件下学期(共31张)

3
5
7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 不同能层的能级、原子轨道及电子云轮廓图
能层 能级
K
1s
2s L
2p
3s
M 3p
3d
原子轨道数
1 1 3 1 3 5
电子云轮廓图的性质与取向
原子轨道名称
形状
取向
1s
球形
2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球形
2px、2py、2pz 3s
哑铃形 球形
相互垂直
3px、3py、3pz ……
哑铃形 ……
相互垂直 ……
源于光谱学事实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式 书写原则
➢ 按照构造原理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中
➢ 一般情况下,能层低的能级要写在左边,而不是按照构造原理顺序写
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 基态铬、铜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 C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54s1 Cu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104s1
思考与讨论
2、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Na的电子排布式可简化为[Ne]3s1, (1) 上述方括号的意义是什么? (2) 仿照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O、Si、Cu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方括号: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 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的形式表示
O [He] 2s22p4 Si [Ne]3s23p2 Cu [Ar] 3d10 4s1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式
书写原则
➢ 按照构造原理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中 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6
55
56
57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过渡元素
镧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系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VIII
IB
IIB
Sc
Ti
21 钪 22钛
V 23钒
1
2
IA H 1氢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IIA Be 4铍 Mg 12镁 Ca 20钙
3
4
2020/4/25
Cr 24铬
Mn 25锰
Fe 26铁
Co 27钴
Ni 28镍
Cu 29铜
A:主族
B:副族
IIIA B 5硼 Al 13铝
IVA C 6碳 Si 14硅
另外,特别族名称:第ⅦA 族—卤族元素
第 0 族—稀有气体元素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8
一、元素周期表
课堂小结: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七主七副七周期,Ⅷ族零族镧锕系。
2、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一、原子结构 ................................................................................................................................................................二、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律 (2)四、化学键 ....................................................................................................................................................................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一、烃 ............................................................................................................................................................................二、烃的衍生物 ............................................................................................................................................................三、基本营养物质 ........................................................................................................................................................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目录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目录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目录第一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1.1 原子结构1.2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3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1 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2.2 分子结构与性质2.3 晶体结构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3.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第四章溶液与电解质4.1 溶液的形成与性质4.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4.3 溶液的酸碱性质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5.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5.3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第六章有机化合物6.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6.2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6.3 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6.4 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6.5 醛、酮、羧酸的结构与性质6.6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6.7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6.8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七章无机化合物7.1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7.2 金属元素化合物7.3 配位化合物第八章化学实验8.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8.2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8.3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9.1 化学与能源9.2 化学与材料9.3 化学与环境保护9.4 化学与生命科学9.5 化学与科技发展第二部分:实验指导实验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制作与观察实验二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实验实验三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实验四溶液的配制与性质实验实验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实验实验六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七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八化学实验的综合设计与实施第三部分:复习与测试复习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复习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复习三氧化还原反应复习四溶液与电解质复习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六有机化合物复习七无机化合物复习八化学实验复习九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一基础知识测试测试二实验操作测试测试三综合能力测试测试四应用能力测试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目录第一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1.1 原子结构1.2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3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1 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2.2 分子结构与性质2.3 晶体结构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3.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第四章溶液与电解质4.1 溶液的形成与性质4.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4.3 溶液的酸碱性质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5.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5.3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第六章有机化合物6.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6.2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6.3 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6.4 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6.5 醛、酮、羧酸的结构与性质6.6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6.7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6.8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七章无机化合物7.1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7.2 金属元素化合物7.3 配位化合物第八章化学实验8.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8.2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8.3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9.1 化学与能源9.2 化学与材料9.3 化学与环境保护9.4 化学与生命科学9.5 化学与科技发展第二部分:实验指导实验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制作与观察实验二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实验实验三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实验四溶液的配制与性质实验实验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实验实验六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七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八化学实验的综合设计与实施第三部分:复习与测试复习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复习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复习三氧化还原反应复习四溶液与电解质复习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六有机化合物复习七无机化合物复习八化学实验复习九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一基础知识测试测试二实验操作测试测试三综合能力测试测试四应用能力测试第四部分:拓展与探究拓展一化学前沿科技拓展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三化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探究一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实施探究二化学问题分析与解决探究三化学学习与团队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核素1.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A .氕和氘B .CO 和CO 2C .金刚石和石墨D .H 2和D 22.下列几种核素中,已知a 、b 、c 不相等,其中互为同位素的一组是( )A.X 与W B.Z 与 A C.W 与Z D.X 与Y ba b c c ba c bc c b ba c a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氢原子B .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 .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D .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的原子都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4.氯的原子序数为17,37Cl 和35Cl 是氯的两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5Cl 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 mol 的H 35Cl 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118C .3.5 g 的35Cl 2气体的体积为2.24 L D .35Cl 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 mol -15.(2012·试题调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3C 和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 .1H 和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21等C .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 .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6.(2012·经典习题选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 、H 、H +和H 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B.Ca 和 Ca 、石墨和金刚石均为同位素12140204220C.H 和 H 是不同的核素 D .12C 和14C 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121同7.(2012·试题调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微粒一定是由同一元素组成 ②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一种是分子,一种是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由同种元素构成 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A .②④⑤B .①④⑤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8.(2012·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氘和氚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元素原子;②氢元素是指H ;③H 、H 、H 是氢112131的三种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三种原子;④H 和H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⑤H 2、D 2、T 2的摩尔质量2131相等A .②③B .③④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9.(2012·经典习题选萃)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8,160,162。

在天然单质中,这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此元素有3种不同的同位素B .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80C .同位素79X 占原子总数的1/2D .X 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0.(2012·经典习题选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 对金属Pt 表面催化CO 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列关于Pt 和Pt 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7819878A.Pt 和Pt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2027819878B.Pt 和Pt 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2027819878C.Pt 和Pt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2027819878D.Pt 和Pt 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202781987811.(2012·经典习题选萃)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它是副族元素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 .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12.(2012·试题调研)已知碳有两种常见的同位素12C 、13C ;氧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8O 、17O 、16O 。

由这五种微粒构成的CO 2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能有( )A .6种B .10种C .11种D .12种二、非选择题13.(2012·经典习题选萃)(1)下列原子:C 、7N 、Na 、H 、U 、K 、H 、U 中共有12614231131235924019123892______种元素,______种核素,________互为同位素。

(2)填写下列表格:原子组成ZNA 19398O16182214.(2012·试题调研)用X 表示原子:AZ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________。

(2)阳离子的中子数:A X n +共有x 个电子,则N =____________。

(3)阴离子的中子数:A X n -共有x 个电子,则N =____________。

(4)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12C 16O 2分子中,N =____________。

(5)A 2-原子核内有x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 ,则n g A 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16.(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R 元素的单质4.5 g ,跟足量的硫酸反应生成R 2(SO 4)3并放出5.6 L 的H 2(标准状况)。

试求:(1)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2)若R 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则R 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17.(2012·经典习题选萃)已知核素6C 的质量为w g 。

某元素有两种核素X 和X ,其原子质量分12AB B Z 别为a g 和b g ,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分别为n %和m %。

e a(1)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Z (2)X 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Z (3)元素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元素周期表1.(2011·福建厦门六中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M 2+离子有2个电子层,则M 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A .第二周期0族B .第二周期Ⅷ族C .第二周期ⅡA 族D .第三周期ⅡA 族2.(2012·试题调研)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 、La 、Nb 等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

试判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的( )A .第六周期第ⅣA 族B .第七周期第ⅥAC .第七周期第ⅦA 族D .第八周期第ⅥA族3.(2012·试题调研)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 )A .第四周期B .第五周期C .第六周期D .第七周期4.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A .氧、硫、钠B .氯、溴、碘C .钠、镁、氮D .碳、硅、钾5.下列各组中的元素,同属于第3周期的是( )A .氧、碳、氮B .钠、铝、硅C .镁、铝、氧D .氯、溴、碘6.(2012·经典习题选萃)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 、B 、C 、D 、E 五种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其中只有C 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则B 元素是( )A .铝B .镁C .磷D .硫7.已知A 、B 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 族相邻元素,A 、B 所在周期分别有m 、n 种元素。

若A 的原子序数为x ,则B 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x +m ②x -m ③x +n ④x -n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全部8.(2012·试题调研)如果n 为第ⅡA 族中某元素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 +1)的元素位于( )A .ⅢAB .ⅣAC .ⅢBD .ⅠA9.(2012·经典习题选萃)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周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元素种数28818183232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A .18B .32C .50D .6410.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11.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__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称为________周期,第四、五、六、七周期称为________周期,其中第________周期尚未填满,又可称作不完全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________个纵行,其中第8、9、10三个纵行称为________;第18纵行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合价通常为________,因而这一族称为________;其余14个纵行,每个纵行为________,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其中由________周期和________周期共同组成的族称为主族,符号为________,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仅由________周期组成的族称为副族,符号为________,序数用罗马数字表示,ⅠB和ⅡB分别处在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纵行。

元素周期表中第3~12纵行中的元素称为________元素。

12.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Y是________,Z是________,W是________;(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

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2·经典习题选萃)在一百多年前,铝被称为“银色的金子”,比黄金还要贵。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显示其阔绰,将他的军旗旄头上的银鹰换成了铝鹰,逢盛大国宴,他拿出珍藏的铝质餐具,在宾客面前炫耀一番,就像国宝一样。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当他闻名世界的时候,曾经接受过英国化学学会的崇高奖赏——一只貌似平凡的铝杯。

(1)请指出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周期表中的这个小方格内的各个信息都表示什么意义。

信息信息所表示的意义Al铝1326.9815.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序数613345388周期族16.(2011·河北魏县一中化学月考试题)元素周期表中有相邻元素A、B、C,A与B同周期,B与C 同主族,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原子序数之和为41,则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