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原生生物界

合集下载

关于生物的分类

关于生物的分类

关于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简表生物学家以物种演化的亲疏远近关系来分类,例如犬与狼、狐的亲缘间要比犬与狮、虎、豹的关系来得亲近,所以犬与狼为同一属,犬、狼与狐同一科,犬、狼、狐与狮、虎、豹为同一目。

生物分类的最低阶层是种。

同种的雌雄个体可以互相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1969年,康乃尔大学的Robert H. Whittaker 依生物的细胞构造及其获得营养的方式,而提出了五界系统 ( Five-kingdom system )-―原核生物界( Monera ) 、原生生物界( Pr otista )、植物界( Plantae )、菌物界( Myceteae )和动物界( Animalia )。

此五界只有原核生物界的成员具原核细胞,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核膜包围,亦即没有完整的细胞核;其它四界皆具有真核细胞,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均有核膜包围,亦即含有真正的细胞核,因此又合称为真核超界( Superkingdom Eukaryonta ) ,而称原核生物为原核超界( Superkingdo m Prokaryonta )。

真核超界中植物界、菌物界和动物界三界为多细胞的真核生物,每一界各有特殊的构造及生活史,且营养方式各异。

原生生物界大多属单细胞生物,但也包含了一些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生物学家相信这些简单的多细胞生物是单细胞原生生物的直接子孙。

理想上一个界里的所有成员应有一共同祖先,但原生生物界的成员似乎没有共同的祖先,因为真核细胞在演化的过程中是由数次不同的时间出现的 (即内共生说)。

有些生物学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将原生生物界分为数个自然群 ( 类似植物的藻类、类似菌类的原生菌类和类似动物的原生动物类 ) ,每一群各自独立为界,但是大部分的生物学家还是宁将它们放在同一界内。

2、生物五界的特征3、病毒病毒比细菌微小,直径约为20-400奈米,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它的构造非常简单,包括外壳的蛋白质和中心的核酸两部分,核酸为其遗传物质(如核糖核酸及脱氧核糖核酸),当细胞感染了病毒,病毒的遗传物质就控制了细胞的功能,以复制更多的病毒,并导致该细胞死亡。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微生物(microorganism):通常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的一大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的较为低等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约在17世纪,林奈(Linnaeus,1707~1778)提出生物可以划分为:植物动物18世纪,由于显微镜制造上的发展,人类发现在自然界中还存在许多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1866年,海格尔(E.H.Haeckle)提出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是由低等生物组成(微生物)。

生物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20世纪40年代,依靠电子显微镜,人类发现所有生物的细胞核可区分为二类,既真核和原核。

在原生生物界中,有真核的生物,也有原核的生物,因此海格尔提出的原生生物界实际上包括了在进化上相差很远的生物种类。

1969年,R.H.Whittaker 提出了将生物分为五界:生物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细菌界生物六界生物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细菌界病毒界根据生物六界学说,微生物分属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病毒界。

原生生物界包括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

1970年,Woese 和Wolfe 在对代表性细菌类群的16S rRNA碱基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与其他细菌(或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有明显的区别,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极端嗜盐细菌(extreme halophiles)和嗜热酸细菌(thermo-acidophiles)的16S rRNA谱也与产甲烷细菌相似。

这三类细菌在厌氧、高温和强酸的条件下生活,与地球上生命出现初期的环境相似,因此将它们命名为古菌(archaea)。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1977年,Woese提出了著名的三原界(域,domain)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生物进化的早期,各种生物存在一个共同祖先,由这一共同祖先分3条路线进化,形成了三个原界,既古菌原界、真细菌原界和真核原界。

生物界的划分

生物界的划分

生物界的划分
生物分类的六界分别是真细菌界、古菌细菌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1、真细菌界:属真核生物,是真菌的最高分类阶元。

真菌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带的土壤、水体、动植物及其残骸和空气中,营腐生、寄生和共生生活。

2、古菌细菌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

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

3、原生生物界:是由原核生物发展而来的真核生物。

原生生物大部分是单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更大、更复杂。

4、真菌界:真菌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带的土壤、水体、动植物及其残骸和空气中,营腐生、寄生和共生生活。

5、植物界:包括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6、动物界:通常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

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包括人。

初中生物物种分类总结

初中生物物种分类总结

初中生物物种分类总结生物物种分类总结生物物种分类是指将地球上各种生物按照其特征和关系进行划分和分类的科学方法。

在生物学中,物种分类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揭示进化的模式和过程。

物种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生物物种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解剖、生理学、生态学、生殖等特征,以及基因组中的遗传信息,将生物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常用的物种分类系统包括属、亚属、科、亚科、属、种等。

生物物种可根据其共同之处分为以下几大类别:1. 动物界:这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动物,从昆虫到鸟类和哺乳动物。

动物界中的物种具有多细胞结构,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

它们通常包括有机体的器官系统和高度分化的细胞。

2. 植物界:植物界包括植物和植物样生物。

植物有多种形态,包括高大的树木、草本植物以及水生和寄生植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

3. 真菌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具有细长的丝状结构,丝状菌丝可通过土壤或其他生物体释放孢子。

真菌主要通过分解和吸收有机物来获取能量。

4. 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形态和生活方式各异。

它们生活在水中、土壤中甚至其他有机体内,并在食物链的底层起着重要作用。

5. 古菌界:古菌是一类与细菌和真核生物有很大不同的单细胞生物。

它们生活在极端的环境中,如高温、高压和酸碱度极端的环境。

除了以上的基本分类,生物物种还可以根据其进化关系进行更详细的分类:1. 分支图:分支图使用树状图来表示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可以追溯物种的进化历程。

在分支图中,物种越相似,它们在树干上的位置越接近。

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了解物种之间的共同祖先和演化关系。

2. 分子生物学分类:分子生物学分类使用基因组中的DNA或RNA序列来确定物种的分类关系。

这种方法是通过比较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来确定物种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物种进化的模式。

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法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

分类就是遵循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的各种类群进行命名和等级划分.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将生物命名后,而后的生物学家才用域、界 ( Kingdom)、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加以分类。

最上层的界,由怀塔克所提出的五界,比较多人接受;分别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动物界。

从最上层的“界”开始到“种”,愈往下层则被归属的生物之间特征愈相近。

具体分类1 藻类植物(Algae)1.1 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l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l 管胞藻目(Chamaesiphonales)l 颤藻目(Osillatoriales)1.2 裸藻门(Euglenophyta) 裸藻纲(Euglenophyceae) 藻类植物l 裸藻目(Euglenales)l 柄裸藻目(Colaciales)1.3 金藻门 (Chrysophyta) 金藻纲 (Chrysophyceae) l 金胞藻目(Chrysomonadales)l 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l 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s)l 金球藻目(Chrysosphaerales)l 金枝藻目(Phaeothamniales) 1.4 甲藻门(Pyrrophyta) 纵裂甲藻纲(Desmophyceae)l 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横裂甲藻纲(Dinophyceae)l 多甲藻目(Peridi-niales)l 变形甲藻目(Dinamoebidiales)l 胶甲藻目(Gloeodiniales)l 球甲藻目(Dinococcales)l 丝甲藻目(Dinotrichales) 1.5 黄藻门(Xanthophyta)(Chromophyta) 黄藻纲 (Xanthophyceae) l 异鞭藻目(Heterochloridales)l 根黄藻目(Rhizochloridales)l 异囊藻目(Heteroglocales)l 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l 异丝藻目(Heterotrichales)l 气球藻目(Botrydiales)1.6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中心硅藻纲l 圆筛藻目l 根管藻目l 盒形藻目羽纹硅藻纲l 无壳藻目l 单壳藻目l 短壳藻目l 双壳藻目l 管壳藻目 1.7 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l 团藻目(Volvocales)l 四胞藻目(Tetrasporales)l 色球藻目(Chlorococcales)l 丝藻目(Ulotrichales)l 胶毛藻目(Chaetophorales)l 石莼目(Ulvales)l 溪菜目(Prasiolales)l 鞘藻目(Oedogoniales)l 刚毛藻目(Cladophrales)l 管藻目(Siphonales)l 管枝藻目(Siphonocladales)l 绒枝藻目(Dasycladales)l 双星藻目(Zygnematales) 1.8 轮藻门 (Charophyta) 轮藻纲(Charophyceae)l 轮藻目 1.9 褐藻门(phaeophyta) 等世代纲不等世代纲无孢子纲 1.10 红藻门 (Rhodophyta) 红藻纲l 紫菜亚纲l 真红藻亚纲2 地衣植物门(Lichenes)l 子囊衣纲(Ascolichens)l 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l 半知衣纲(Deuterolichens)3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3.1 苔纲(Hepaticae)l 藻苔目l 地钱目l 美苔目l 囊果苔目l 叶苔目 3.2 藓纲(Musci)l 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l 黑藓亚纲(Asdreaeidae)l 真藓亚纲(Bryidae) 3.3 角苔纲(Anthocerotae)4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4.1 石松亚门 (Lycophytina) 石松纲 Lycopsida 4.2 水韭亚门 (Isoephytina) 蕨类植物水韭纲 Isoetinae 水韭目 Isoetales 水韭科Isoetaceae 水韭属 Isoetes spp. 4.3 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楔叶蕨纲(Sphenopsida)木贼目(Equisetales) 木贼科(Equisetaceae) 木贼属 (Equisetum) 4.4 裸蕨亚门 (Psilophytina) 裸蕨纲 Psilopsida 松叶蕨目 Psilotales 松叶蕨科 Psilotaceae 4.5 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 l 厚囊蕨纲(Eusporangiopsida) l 原始薄囊蕨纲(Protolyptosporangiopsida) l 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5 种子植物门(Spemaiophyla)5.1 裸子植物亚门 Gymnospermae 5.1.1 银杏纲(Ginkgopsida) 〃银杏目 Ginkgoales o 银杏科Ginkgoaceae &, lt;,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Wingdings; mso-bidi-font-size: 13.5pt; mso-fareast-language: ZH">§银杏属Ginkgo §银杏Ginkgo biloba 5.1.2 松柏纲 (Coniferopsida) l 科达目(已绝种)l 伏脂杉目(已绝种)l 松柏目(Coniferales) 5.1.3 苏铁纲(Gycadopsida) l 种子蕨目(Pteridospermae)(已绝种)l 开通目 (Caytoniales)(已绝种)l 本内苏铁目 (Bennettitales)(已绝种)l 苏铁目(Cycabales) 5.1.4 买麻藤纲 (Gnetopsida) l 买麻藤目(Gnetales) l 麻黄目(Ephedrales) l 百岁兰目(Welwitschiales) 5.1.5 红豆杉纲(Taxopsida) l 红豆杉目 Taxales 5.2 被子植物亚门(木兰门)Angiospermae或Magnoliophyta或flowering plants 5.2.1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Liliopsida 5.2.1.1 百合亚纲 Liliidae 百合目 Liliales l 百合科 Liliaceae 蒜属:蒜,洋葱,韭菜l 风信子科 Hyacinthaceae 风信子属 Hyacinthus :风信子 Hyacinth l 田葱科 Philydraceae l 龙舌兰科 Agavaceae l 鸢尾科 Iridaceae l 百部科Stemonaceae l 菝葜科 Smilacaceae l 薯蓣科Dioscoreaceae l 蒟蒻薯科Taccaceae 兰目Orchidales l 兰科 Orchidaceae l 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 5.2.1.2 泽泻亚纲Alismatidae 泽泻目Alismatales 水鳖目Hydrocharitales 茨藻目 Najadales 霉草目 Triuridales 5.2.1.3 槟榔亚纲 Arecidae 槟榔目 Arecales 环花草目Cyclanthales 露兜树目 Pandanales 天南星目Arales l 天南星科Araceae l 浮萍科Lemnaceae 5.2.1.4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鸭跖草目Commelinales 谷精草目Eriocaulales 帚灯草目 Restionales 灯心草目 Juncales 莎草目Cyperales l 禾本科Poaceae 竹Bamboo l 莎草科 Cyperaceae 香蒲目 Typhales 5.2.1.5姜亚纲 Zingiberidae 姜目 Zingiberales l 美人蕉科 Cannaceae l 闭鞘姜科 Costaceae l 赫蕉科Heliconiaceae,蝎尾蕉科。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的孔,是不同硅藻分类的主要依据。硅藻繁殖快;原生质中有核及色素体,
硅 藻
硅藻原生质如 同装在透明,雕 花的盒子里。
裸藻 原始的真核生物,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 的类群 原始性表现在: 1、细胞核:环形的DNA,无组蛋白; 2、兼有动植物的特性,表现在营养方 式上,既能自养,又能异养。
运动鞭毛
感应鞭毛
(四)植 物 界
自然界中植物大约有40万种,其中种子植物在植物 界中是最高等的一个类群,约为20万种。
真菌属于真核微生物,其 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细胞核、细 胞器(线粒体、内质网、 核糖体)等组成。
(三)真菌界 1.真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体——由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的 丝状体构成
(三)真菌界 1.真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体——由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的 丝状体构成 细胞壁——厚而坚硬的细胞壁 低等——纤维素,高等——几丁质

壳状地衣

茶渍属Lecanora
紧贴于树皮或岩石上 于基质相连
壳状地衣
茶渍属Lecanora
叶状地衣

扁平叶状,边缘卷曲 假根状菌丝附着于基质上 易于剥离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生于树枝上,下垂如须 岩石或土壤表面 基质上呈直立状
枝状地衣
枝状地衣
石蕊
石蕊
(三)真菌界 1.真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体——由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的 丝状体构成 细胞壁——厚而坚硬的细胞壁 低等——纤维素,高等——几丁质 细胞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 液泡,无光合色素和叶绿体
(三)真菌界 1.真菌的主要特征
营养体——由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的 丝状体构成 细胞壁——厚而坚硬的细胞壁 低等——纤维素,高等——几丁质 细胞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 液泡,无光合色素和叶绿体

动物学复习题

动物学复习题

《动物学》习题绪论(2)物种: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种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自然分类的最基本阶元。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动物界(Animalia) 。

(1)五界系统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原核生物代表了细胞的初级阶段进化到原生生物代表了真核生物的单细胞阶段(细胞结构的高级阶段)再进化到真核多细胞阶段,即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2)五界系统反映了多细胞生物阶段的三个分支:植物、真菌和动物代表了进化的三个方向,即自养、腐生和异养。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Protozoa)1、概念题(1)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单细胞生物及单细胞聚合形成的群体。

作为一种动物,它没有多细胞动物那样的器官和系统,但细胞质分化出能进行感应、运动、营养、呼吸、排泄、生殖等功能的各种细胞器。

(2)包囊:多数原生动物在环境恶化时,分泌形成厚壳将自身包裹起来,既不摄食也不运动,保护其度过干燥、严寒、酷暑等不良环境。

如眼虫等。

(3)伪足:变形运动时,体表任何部位形成的临时性细胞质突起。

既是运动器官,又有摄食功能。

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叶状、丝状、根状和轴伪足等。

(4)滋养体:指原生动物的摄食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大小滋养体的结构基本相同。

大滋养体:个大,运动活泼,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

小滋养体:个小,伪足短,运动迟缓,寄生肠壁,但不侵蚀肠壁,以细菌和霉菌为食。

2、问答题(1)原生动物门最基本、最重要的四个纲是什么?其主要代表动物是什么?答: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刚。

鞭毛纲的主要代表动物是绿眼虫,肉足纲的主要代表动物是大变形虫,孢子纲的主要代表动物是间日疟原虫,纤毛刚的主要代表动物是大草履虫。

生物分类标准

生物分类标准

生物分类标准
生物分类也称生物分类学。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

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

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

界有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将生物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

1969年,魏泰克(R.H.Whittaker,1924—1980)将生物界分成了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生物分类——三域六界三域称为细菌域(Bacteria)﹑古生菌域(Archaea)和真核生物域(Eukarya).六界分类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再加病毒界即六界系统三大主干:植物、动物、微生物.植物界(Plantae)生物的一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其所需要的食物的多细胞生物的总称。

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统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类群也不一样,如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界时,植物界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在五界(六界即是在五界的基础上把病毒单立为一界的学术理论)的系统中,植物界仅包括多细胞的光合自养的类群,而菌类、地衣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核的蓝藻则不包括在内。

植物界和其他生物类群的主要区别是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制造有机物。

此外,它们绝大多数是固定生活在某一环境,不能自由运动(少部分低等藻类例外),细胞具细胞壁;细胞具全能性,即由1个植物细胞可培养成1个植物体等。

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大多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

它们的大小、寿命差异很大,从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藻类到海洋中的巨藻和陆地上庞大的、寿过几千年的"世界爷"(北美红杉)都是植物。

植物在自然界生物圈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中几乎都是唯一的初级生产者。

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动物界(Animalia)生物的一界,该界成员均属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复杂有机物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

动物界作为动物分类中最高级的阶元,已发现的共35门70余纲约350目,150多万种。

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种生境,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分类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将特点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有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

菌种的等级

菌种的等级

菌种的等级菌种是指在分类学上,基于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化反应及遗传基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鉴定而命名的具有系统学意义的一组菌株。

根据国际上的分类标准,菌种被分为五种等级:界、门、纲、目、科。

1. 界(Regnum):是生物分类学上最高的等级,也是分类学的大分类范畴之一。

在生物界中,目前确定了六大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和古菌界。

其中,真菌界和细菌界包含了菌物的全部种类。

2. 门(Phylum):在一个界内,根据生物的主要相似特征把生物分成若干门。

菌物中的门有两个,即真菌门和细菌门。

3. 纲(Classis):在一个门内,根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遗传亲缘关系等方面把生物分成若干纲。

真菌门中的纲有五个:接合菌纲、担子菌纲、壳菌纲、放线菌纲和黏菌纲,细菌门中的纲则有二十多个。

4. 目(Ordo):在一个纲内,根据生物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遗传亲缘关系等方面把生物分成若干目。

一些常见的真菌目包括:酵母菌目、产霉菌目、伞菌目和树霉菌目等。

常见的细菌目包括:芽孢杆菌目、厌氧菌目、嗜酸杆菌目和放线菌目等。

5. 科(Familia):在一个目内,根据生物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遗传亲缘关系等方面把生物分成若干科。

菌物中的科有很多,比如真菌门中的伞菌科、白腐菌科、炭角菌科等,细菌门中的芽孢杆菌科、大肠杆菌科、链霉菌科等。

总之,菌种的等级呈递减趋势,界最大,科最小。

不同等级的分类学意义和特点也不同。

每个等级内的分类单元,基于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关系等方面来分类。

这些分类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各种生物,探索生命的奥秘。

(一)生物界的划分

(一)生物界的划分

绪论一、植物界(一)生物界的划分在自然界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植物只是自然界多种多样生物中的一员。

1、两界系统:瑞典博学家林奈(1707—1778)在十八世纪把生物界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

这是建交最早沿用最广,最久的两界系统。

2、三界系统:19世纪中叶,德国海克尔以后单细胞原始生物从中分出来,又另立原生生物界,如衣藻,裸藻门等。

3、四界系统:后来由于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发现有些生物的细胞缺少真核细胞(叫原核细胞)如蓝藻,细菌等。

故称为原核生物界。

4、五界系统:20世纪60年代,魏泰克把酵母菌,霉菌等真菌称为真菌界。

5、六界系统:70年代,我国学者把类病毒和病毒(无细胞结构)另立作胞生物界。

(二)植物的类型和分布1、类型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生物200多万种),划分为六大类型。

即: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种子植物。

它们的大小,形态结构(单细胞、多细胞)和生活方式(自养、异养)各不相同,共同组成了复杂的植物界。

2、分布植物分布非常广泛,在地球上几乎到处可见:从热带——寒带——两极地带;从高山——海洋——陆地从干旱沙漠——裸露的岩石(三)植物的类型:植物与人关系十分密切如农、林、牧、园艺、医药、经济植物等。

但绝大多数是种子植物。

根据它茎干的质地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1、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系多年生植物,木质化程度大于70%。

因茎干的形态,又可分为:乔木:植株高大,主干显著而直立,在距地较高处的主干顶端,由繁盛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如玉兰、泡桐、松、柏杉等。

灌木:植株矮小,无显著主干,近地面枝干丛生木本植物,如迎春、紫荆、黄杨等。

半灌木:外形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

金丝桃等。

2、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的植物,木质化程度低于40%。

因植物生存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一年生植物: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的植物。

界门纲目科属种[终稿]

界门纲目科属种[终稿]

界门纲目科属种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将生物命名后,而后的生物学家才用域、界( Kingdom)、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加以分类。

最上层的界,由怀塔克所提出的五界,比较多人接受;分别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动物界界门纲目科属的定义是利用生物的外观、生活特性、构造、生理机能等特征的差别,以二分法的方式,将生物由大分类归纳到小分类。

从最上层的“界”开始到“种”,愈往下层则被归属的生物之间特征愈相近。

若是同属的生物,其外型或生理等特征则极为相近,是演化的过程中,较具有亲属源的生物,但是它们之间遗传物质尚有差别,而使同属的生物间,虽然能够交配繁殖,但是繁殖的新一代却不具有生殖能力。

原核生物界 Kingdom Monera原生生物界 Kingdom Protista原生动物门 Phylum Protozoa鞭毛虫纲 Class Mastigophora肉足虫纲 Class Sarcodina纤毛虫纲 Class Ciliophora孢子虫纲 Class Sporozoa裸藻植物门 Phylum Euglenophyta金褐藻植物门 Phylum Chrysophyta甲藻植物门 Phylum Pyrrophyta真菌界 Kingdom Fungi植物界 Kingdom Plantae裸藻门Eugle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轮藻门Char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细菌门Bacteriophyta粘菌门Myxomycophyta真菌门Eumycophyta地衣门Lichens苔藓植物门Bryophyta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动物界 Kingdom Animalia海绵动物门 Phylum Polifera石灰海绵纲 Class Calcarea六放海绵纲 Class Hexactinellida 寻常海绵纲 Class Demospongiae腔肠动物门 Phylum Coelenterata水螅虫纲 Class Hydrozoa钵水母纲 Class Scyphzoa珊瑚虫纲 Class Anthozoa扁型动物门 Phylum Platyhelminthes 涡虫纲 Class Turbellaria吸虫纲 Class Trematoda绦虫纲 Class Cestoda圆型动物门 Phylum Nematoda环节动物门 Phylum Annelida多毛纲 Class Polychaeta贫毛纲 Class Oligochaeta蛭纲 Class Hirudinea软体动物门 Phylum Mollusca腹足纲 Class Gastropoda双经纲 Class Amphineura斧足纲 Class Pelecypoda掘足纲 Class Scaphopoda头足纲 Class Cephalopoda节肢动物门 Phylum Arthorpoda甲壳纲 Class Crustacea倍足纲 Class Diplopoda唇足纲 Class Chilopoda蛛型纲 Class Archnida六足纲 Class Hexapoda切口纲 Class Merostomata棘皮动物门 Phylum Echinodermata海星纲 Class Asteroidea蛇尾纲 Class Ophiuroidea海胆纲 Class Echinoidea海噀纲 Class Holothuroidea海百合纲 Class Crinoidea脊索动物门 Phylum Chordata头索动物亚门 Subphylum Cephalochordata尾索动物亚门 Subphylum Uro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 Subphylum Vertebrata软骨鱼纲 Class Chondrichthyes硬骨鱼纲 Class Osteichthyes两生纲 Class Amphibia爬虫纲 Class Reptilia鸟纲 Class Aves哺乳纲 Class Mammalia--------------------------------------------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来历:近代分类学诞生于18世纪,它的奠基人是瑞典植物学者林奈。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三域称为细菌域(Bacteria)﹑古生菌域(Archaea)和真核生物域(Eukarya).六界分类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再加病毒界即六界系统三大主干:植物、动物、微生物.植物界(Plantae)生物的一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其所需要的食物的多细胞生物的总称。

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统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类群也不一样,如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界时,植物界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在五界(六界即是在五界的基础上把病毒单立为一界的学术理论)的系统中,植物界仅包括多细胞的光合自养的类群,而菌类、地衣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核的蓝藻则不包括在内。

植物界和其他生物类群的主要区别是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制造有机物。

此外,它们绝大多数是固定生活在某一环境,不能自由运动(少部分低等藻类例外),细胞具细胞壁;细胞具全能性,即由1个植物细胞可培养成1个植物体等。

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大多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

它们的大小、寿命差异很大,从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藻类到海洋中的巨藻和陆地上庞大的、寿过几千年的"世界爷"(北美红杉)都是植物。

植物在自然界生物圈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中几乎都是唯一的初级生产者。

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动物界(Animalia)生物的一界,该界成员均属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复杂有机物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

动物界作为动物分类中最高级的阶元,已发现的共35门70余纲约350目,150多万种。

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种生境,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分类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将特点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有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

生物分类学

生物分类学

生物分类学
例如《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简称ICBN)、《国际动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简称ICZN)以及《国际细菌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简称ICNB)。


四版的生物命名法规(BioCode)草案在1997年出版,它试图在三个领域标准化命名,
但现在还没有被正式采纳。

《国际病毒命名和分类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Viru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简称ICVCN)是不属于生物命名法规的。

传统上,生物被划分为五界,它是由Sahn等于1949年提出的:
目录
[隐藏]
∙ 1 分类表
o 1.1 生物分类总表
∙ 2 古菌域(Archaea)
∙ 3 细菌域(Bacteria)
∙ 4 真核生物域(Eukarya)
o 4.1 植物界(Plantae)
o 4.2 真菌/后生动物组
▪ 4.2.1 动物界(Metazoa/Animalia)
▪ 4.2.2 真菌界(Fungi)
o 4.3 其余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藻类)
o 4.4 生物详细分类表
∙ 5 参见
∙ 6 注释。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和进化特征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和进化特征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和进化特征原生动物门是生物界中最古老、最简单、最基础的一门,包含了大量的单细胞生物。

它们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是所有多细胞生物的近亲。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和进化特征。

一、主要生物学特征1. 形态多样性:原生动物门生物的形态各异,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肉眼可见的纤毛虫,表现出极大的形态多样性。

2. 营养方式多样性:原生动物门的生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能量,如光合作用、吞噬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等,展示了营养方式的多样性。

3. 运动能力:原生动物门生物的运动能力各异,有的借助细胞内微小鞭毛的不断摆动,如鞭毛虫;有的则借助其他物质作为“足”,如粘孢虫借助孢子来游动。

4. 生殖方式多样:原生动物门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同时,部分种类具有特殊的共生性胞内共生现象,例如肉足虫通过吞噬内寄生于某些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内。

5. 适应性:原生动物门生物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生存,展示了强大的适应性。

例如,水生原生动物可在淡水或海水环境中生存,有些寄生性的种类能在恶劣的寄生环境中生存。

二、进化特征1. 起源和早期演化:原生动物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5亿年前,是最早的多细胞生物之一。

早期的原生动物门生物可能是一些单细胞生物的聚集体,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复杂多样性。

2. 适应环境的能力:原生动物门生物的进化与环境适应密切相关。

它们通过改变形态、运动方式、生殖方式、营养方式等多种方式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3. 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原生动物门与多细胞生物的关系密切,有些寄生性的种类可以直接威胁到其他多细胞生物的生命,而某些自由生活的种类则能为其他生物提供帮助或共生关系。

这些关系也反映了原生动物门的进化特点。

4. 遗传学特征:原生动物门的遗传学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原生动物基因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组的复制、变异和选择机制,进而推导生命和多细胞演化的可能路径。

绪 论

绪 论

㈢.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植物界对地球和生物界发展的作用 1.植物界对地球和生物界发展的作用
4 00 nm 430 460 490 550 590 630 700 nm
紫外线 紫


绿



红外线
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能免受紫外线的杀伤而 生存, 生存,是因为大气层上方有一层臭氧层起着 保护作用。臭氧是由氧电离而形成的。 保护作用。臭氧是由氧电离而形成的。
6CO2+6H2O
叶绿素 光
C6H12O6+6O2↑
3.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3.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植物保证了大气层的O2、CO2和N2的平 植物保证了大气层的O 衡。 ⑴.氧的循环
氧气占空气总量的20%。 氧气占空气总量的 %。
⑵.碳的循环
呼 吸 作 用 同 化 作 用
CO2占空气总量的 占空气总量的0.03% 。 %
CO2
呼 吸 作 用 微 生 物 的 分 解 作 用
矿 物 燃 料 的 燃 烧
植物
的 物
动物

CO2循环
⑶.氮的循环
氮气占空气总量的78- % 氮气占空气总量的 -79% 。
大 气 中 的 氮 ( N2 )
大 气 固 定 (火 山 、 雷 电 ) 固 氮 工业固氮
蛋 白 质
还 原

4.在环境保护方面 4.在环境保护方面 5.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5.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复习题: 复习题:
1. 目前世物? 2. 什么是自养植物 ? 什么是异养 植物? 植物? 3.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有 哪些? 哪些?
异养植物: 异养植物:
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营养物质以生活的植 包括寄生植物 腐生植物。 寄生植物和 物。包括寄生植物和腐生植物。 寄生植物:寄生在别的植物体上,从寄 寄生植物:寄生在别的植物体上, 主身上吸取养料的植物。如菟丝子。 主身上吸取养料的植物。如菟丝子。 腐生植物:从死亡的或腐败生物体获取 腐生植物: 能量的植物。如菌类。 能量的植物。如菌类。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a
51
大变形虫
(Amoeba proteus)
a
52
普通生物学CAI课件
肉 足 虫
有孔虫: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而 且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 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
a
20
放大100倍
a
21
放大200倍
a
22
放大300倍
a
23
放大500倍
a
24
放大1000倍
a
25
放大5000倍
a
26
放大15000倍
a
27
放大30000倍
a
28
放大70000倍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多 在0.3~0.2μm之间
a
29
2、细菌的形态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有以下几种形态,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第三节 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a
1
一、生物的分界
原核生物界----无成形的细胞核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真核生物(其细胞内均有 成形的细胞核)<在细胞
动物界
核和细胞质之间有明显的 核膜>
a
2
一、生物的分界
沃尔沃和沃尔夫1987年提出生物六界分类系统
真细菌 古细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体内没有叶绿体,所以要通过直接或间 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 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动物的营养方式:异a 养
39
5、细菌的生殖
a
40
细 菌 的
分 裂 生 殖
细菌的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