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劳动合同常见情形
劳动合同无效通知标准格式2024年版1
![劳动合同无效通知标准格式2024年版1](https://img.taocdn.com/s3/m/4132e6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6.png)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劳动合同无效通知标准格式2024年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1.1 劳动合同的订立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1.2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对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3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对方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且未符合重新就业条件1.4 劳动合同的订立涉及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1.5 劳动合同的订立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第二条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2.1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机构2.2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程序2.3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时效第三条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3.1 劳动合同无效的溯及力3.2 劳动合同无效的赔偿责任3.3 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责任3.4 劳动合同无效的单一责任第四条劳动合同无效的争议解决4.1 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解决方式4.2 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诉讼时效4.3 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证据要求第五条劳动合同无效的预防措施5.1 劳动合同订立的合法性审查5.2 劳动合同内容的合规性审查5.3 劳动合同双方的合格性审查第六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流程6.1 劳动合同无效的初步识别6.2 劳动合同无效的正式确认6.3 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决定第七条劳动合同无效的相关支持性文件7.1 劳动合同无效的证明文件7.3 劳动合同无效的其他附件第八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培训与指导8.1 劳动合同无效的培训内容8.2 劳动合同无效的指导机构8.3 劳动合同无效的培训记录第九条劳动合同无效的信息公开与保密9.1 劳动合同无效的信息公开范围9.2 劳动合同无效的保密义务9.3 劳动合同无效的信息披露程序第十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权利与义务10.1 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权利10.2 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义务10.3 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责任第十一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外部关系协调11.1 劳动合同无效与社会保障机构的关系11.2 劳动合同无效与劳动监察机构的关系11.3 劳动合同无效与行业协会的关系第十二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合同修订12.1 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情形12.2 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程序12.3 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效力第十三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适用13.1 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识别13.2 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转化13.3 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协调第十四条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14.1 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情形14.2 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处理14.3 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赔偿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1.1 劳动合同的订立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此处留白,具体描述违反的法律、行政法规内容)1.2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对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处留白,具体描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1.3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对方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且未符合重新就业条件(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且未符合重新就业条件的情形)1.4 劳动合同的订立涉及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此处留白,具体描述涉及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的情形)1.5 劳动合同的订立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此处留白,具体描述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情形)第二条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2.1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机构(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机构)2.2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程序(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程序)2.3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时效(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时效)第三条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3.1 劳动合同无效的溯及力(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溯及力)3.2 劳动合同无效的赔偿责任(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赔偿责任)3.3 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责任(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责任)3.4 劳动合同无效的单一责任(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单一责任)第四条劳动合同无效的争议解决4.1 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解决方式(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解决方式)4.2 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诉讼时效(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诉讼时效)4.3 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证据要求(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争议的证据要求)第五条劳动合同无效的预防措施5.1 劳动合同订立的合法性审查(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订立的合法性审查)5.2 劳动合同内容的合规性审查(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内容的合规性审查)5.3 劳动合同双方的合格性审查(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双方的合格性审查)第六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流程6.1 劳动合同无效的初步识别(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初步识别)6.2 劳动合同无效的正式确认(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正式确认)6.3 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决定(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决定)第八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培训与指导8.1 劳动合同无效的培训内容(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培训内容)8.2 劳动合同无效的指导机构(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指导机构)8.3 劳动合同无效的培训记录(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培训记录)第九条劳动合同无效的信息公开与保密9.1 劳动合同无效的信息公开范围(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信息公开范围)9.2 劳动合同无效的保密义务(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保密义务)9.3 劳动合同无效的信息披露程序(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信息披露程序)第十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权利与义务10.1 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权利(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权利)10.2 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义务(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义务)10.3 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责任(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责任)第十一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外部关系协调11.1 劳动合同无效与社会保障机构的关系(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与社会保障机构的关系)11.2 劳动合同无效与劳动监察机构的关系(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与劳动监察机构的关系)11.3 劳动合同无效与行业协会的关系(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与行业协会的关系)第十二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合同修订12.1 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情形(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情形)12.2 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程序(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程序)12.3 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效力(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修订效力)第十三条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适用13.1 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识别(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识别)13.2 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转化(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转化)13.3 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协调(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国际规定协调)第十四条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14.1 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情形(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情形)14.2 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处理(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处理)14.3 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赔偿(此处留白,具体描述劳动合同无效的违约赔偿)第二部分:其他补充性说明和解释说明一:附件列表:附件1:劳动合同无效情形详细说明附件2:劳动合同无效确认程序指南附件3:劳动合同无效赔偿责任计算公式附件5:劳动合同无效培训课程大纲附件6:劳动合同无效信息披露流程图附件7:劳动合同无效双方权利与义务一览表附件8:劳动合同无效外部关系协调指南附件9:劳动合同无效合同修订模板附件10:劳动合同无效国际规定适用指南附件详细要求和说明:附件1:劳动合同无效情形详细说明本附件详细描述了劳动合同无效的各种情形,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方已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且未符合重新就业条件、涉及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等。
什么是无效劳动合同
![什么是无效劳动合同](https://img.taocdn.com/s3/m/ef6d931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9.png)
什么是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它自始无效,不产生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例如,合同中约定的工时超过法定工时,或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如果一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使用了欺诈或胁迫的手段,使得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3.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如果合同双方恶意串通,签订的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该合同同样无效。
4.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劳动合同:如果合同表面上看似合法,但实际上是为了掩盖非法目的而签订的,这样的合同也是无效的。
5. 未达到法定年龄的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从事劳动,因此,与未达到法定年龄的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6. 未经授权代表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如果签订劳动合同的代表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授权,那么该合同也是无效的。
7. 其他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除了上述情形外,如果合同违反了其他法律规定,也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通常包括:-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成立,双方不享有和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 劳动者已经提供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实际工作情况支付劳动报酬。
- 因无效劳动合同造成的损失,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了解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和情形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因合同无效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同时,如果遇到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况,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无效自始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自始无效](https://img.taocdn.com/s3/m/41a49bb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a.png)
劳动合同无效自始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自始无效的声明:
一、合同无效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形下劳
动合同自始无效:
1. 合同签订主体不具有相应资质或资格;
2.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 合同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
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4. 合同内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
二、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1. 无效的劳动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2. 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3.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4. 双方均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无效合同的确认程序
1. 当事人可以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的
无效;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并作出是否确认
无效的裁定或判决。
四、无效合同的补救措施
1. 当事人应当在确认合同无效后,立即停止履行无效合同;
2. 当事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有效的替代合同或者解决方案;
3. 当事人应当及时通知相关方,避免因合同无效造成的损失扩大。
五、其他
1. 本声明适用于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签订的劳动合同;
2. 本声明不构成对任何具体劳动合同的法律意见,具体合同的效力由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确认。
请注意,本模板仅为示例,具体合同无效情形及其法律后果需根据实
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法律
人士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及后果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及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fdfdc2e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0.png)
劳动合同⽆效的情形及后果合同⽆效分为合同全部⽆效和部分⽆效两种情况,⽆论是全部⽆效,还是部分⽆效,⽆效的合同从订⽴的时候起,就不具有法律效⼒。
劳动合同同样如此。
我国劳动法律针对劳动合同的⽆效的情况规定了不尽相同的法律后果。
下⾯就让店铺⼩编带领⼤家⼀起来了解⼀下。
⼀、劳动合同⽆效的情形及后果1、劳动合同全部⽆效(1)劳动关系归于消灭。
劳动合同的订⽴违背了当事⼈⼀⽅或双⽅的真实意思,或者违反了法律、⾏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样的劳动合同被认定为全部⽆效的情况下,双⽅当事⼈之间的劳动关系⾃然归于消灭。
(2)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单位应⽀付报酬。
劳动合同被确认⽆效,⽆论是哪⼀⽅的过错,只要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单位就应当向劳动者⽀付劳动报酬,但是劳动者与⽤⼈单位恶意串通,共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合法权益的除外。
劳动报酬的数额,可以参考⽤⼈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的,按照本单位职⼯平均⼯资确定。
如果⽤⼈单位与劳动者在合同中约定了⼯资条款的,除⼯资条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双⽅当事⼈恶意串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外,只要当事⼈约定的⼯资条款是双⽅真实意思的体现,劳动报酬的数额可以按照双⽅约定的条款确定。
(3)有过错的⼀⽅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被确认⽆效,给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合同被确认⽆效以前的各项福利待遇。
如果⽤⼈单位对劳动合同⽆效有过错的,⽤⼈单位应当向劳动者依法提供劳动合同被确认⽆效以前的各项福利待遇,包括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等,但是劳动合同因主体不适格⽽⽆效的除外。
如果劳动合同⽆效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单位则⽆须向劳动者提供各项福利待遇。
2、劳动合同部分⽆效劳动合同部分⽆效是指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虽然被确认⽆效,但并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
在部分⽆效的劳动合同中,⽆效条款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对双⽅当事⼈仍有约束⼒。
合同无效的13种典型情形及裁判规则
![合同无效的13种典型情形及裁判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c7ec826751e79b896902269d.png)
合同无效的13种典型情形及裁判规则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2)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5)违反法律与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6)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8)因被撤销而形成的合同无效情形。
我们将通过本文的13个案例详细阐述在实务中哪些情形容易出现合同无效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部分失效)第68条之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的规定,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胁迫也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二、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主要有债务人为规避强制执行,而及相对方订立虚伪的买卖合同、虚伪抵押合同或虚伪赠及合同等;企业高管或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企业交易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形;债务人及债权人恶意串通骗取保证等情形。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https://img.taocdn.com/s3/m/b5c0e0e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9.png)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一、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
合同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但是有些法律规定是强制性的,单方面的协议无法对其产生约束力。
比如,个人之间的劳务合同,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否则该合同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二、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
合同的形成必须满足双方真实意愿,如果双方一方或双方都不是真正的意愿来达成某种协议,那么合同就是无效的。
比如,一方决定签订合同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是真的愿意履行协议的内容,那么合同就是无效的。
三、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因为互相理解、表述有误而出现的根本性错误,导致合同无效。
比如,列明时间不对、交付物品的数量或品质不符、对合同内容理解有偏差或者不同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四、违反公序良俗
与公序良俗相违背的合同是无效的。
这种情况可能涉及到合同的违法性、道德性或者抵触公共秩序等方面。
比如,涉及卖淫、嫖娼、赌博等行为,与公共利益相抵触的合同都是无效的。
五、合同格式不规范
合同的格式需要具备特定的要素,如双方当事人、合同签订时间、合同的
条款和内容、合同的签订地点、合同的签署方式等。
如果缺少这些要素之一,
那么合同就是无效的。
在制定合同时还需要注意合同的诉讼条款、争议解决方式、法定代表人签约等方面的规定。
综上,合同的形成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必须是双方真正意愿的达成的协议,并且必须符合公序良俗。
同时,合同的格式也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要素,
否则合同就是无效的。
在签署合同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以避免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及其后果
![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及其后果](https://img.taocdn.com/s3/m/1ffc033b783e0912a3162a31.png)
【合同无效情形】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及其后果劳动合同因不符合法律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包括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和劳动合同全部无效)的,有可能产生以下两种后果:一是劳动合同的解除;二是赔偿责任的承担。
一、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主要依据法律的规定,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没有权利单方决定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二、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一款第五项、第39条第五项以及第46条第一项规定,如果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这里指全部无效的情形)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责任在于劳动者方面,用人单位也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另,《劳动合同法》第86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法》第28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建筑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进行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6篇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1ed93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3.png)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6篇篇1合同是双方达成协议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并非所有的合同都是有效的,有时候合同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被认定为无效。
本文将就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进行详细探讨。
一、合同内容违法合同内容的违法性是使合同无效的最常见因素之一。
合同内容违法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禁止事项:如果合同的内容涉及到法律明确禁止的事项,如涉嫌合同涉及非法贩卖毒品、赌博等行为,这种合同就会被认定为无效。
2. 公共利益受损:合同内容涉及到侵害公共利益或社会安全的情况,也会导致合同无效。
3. 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如有关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样会导致合同无效。
二、严重不公平合同若存在严重不公平的情况,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严重不公平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权利义务不对等: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导致一方在合同中陷入极不利的境地。
2. 强迫或欺骗:一方利用强迫或欺骗手段导致对方签订的合同存在显著的不公平性。
3. 不合理限制合同自由:合同中存在不合理的限制合同自由的条款,如将对方的选择权限制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
三、缺乏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体现,若合同签订时缺乏真实意思表示,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真实意思表示缺乏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欺诈行为:一方在合同签订中采取欺诈手段,导致对方对合同内容的真实理解受到干扰。
2. 误解或误导:一方对合同内容存在误解或受到他方的误导,导致签订了自己并非真正意愿的合同。
3. 强迫签订:一方被迫或受到威胁而签订合同,其真实意思表示受到了损害。
四、合同违反公序良俗合同若涉及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同样会被认定为无效。
公序良俗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
合同违反公序良俗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社会伦理观念: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基本伦理观念,如涉及重大的道德败坏行为。
2. 公共道德标准:合同内容违反公共道德标准,如含有侮辱性、歧视性等内容。
合同无效的12种情形
![合同无效的12种情形](https://img.taocdn.com/s3/m/0a6a15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a.png)
合同无效的12种情形一、违反法律或强制性规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双方应当遵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如果签订的合同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合同是无效的。
比如,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租金违反了当地物价部门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二、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指的是社会道德规范和正常的行为准则。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如果合同的内容违背了公序良俗,那么该合同是无效的。
比如,在签订一份合同时,合同中出现了反社会、违法、不道德的内容,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三、无协议能力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必须都具备协议能力,也就是必须是成年人并完全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如果一方当事人无法完全具备协议能力,比如是未成年人、精神疾病患者等,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四、违反合同约定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该遵守合同中的约定。
如果某一方在合同中违反了协议约定,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比如,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合同中约定租赁期限为一年,但实际上租赁期限只有六个月,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五、误解或欺诈在签订合同时,如果一方当事人因为误解或欺诈而签署了合同,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比如,在签订一份商业合同时,一方当事人明知道合同中的内容有误或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故意欺诈对方当事人签订该合同,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六、违反公序良俗在签订合同时,如果合同中存在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比如,在签订一份合同时,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一些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七、违反法律在签订合同时,如果合同中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比如,在签订一份贷款合同时,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骗取贷款的手段和方式,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八、重大误解在签订合同时,如果一方当事人因为重大误解而签署了合同,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比如,在签订一份房屋买卖合同时,房屋所有权被另一方当事人先前出售给了其他买家,但未告知本次买家,导致买家购买的是一份非法的产权,那么该合同就是无效的。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8篇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2156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9.png)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有哪些8篇篇1一、引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文件。
为确保双方权益,明确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详细阐述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以供参考。
二、正文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违反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若合同中涉及的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如违反最低工资标准、工时制度、社会保险等,将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2. 欺诈胁迫若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受到用人单位的欺诈或胁迫,导致劳动者无法真实表达意愿,则该劳动合同无效。
例如,用人单位通过虚假承诺、隐瞒事实等手段欺骗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劳动者有权申请合同无效。
3. 未达到法定年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即年满十六周岁。
若劳动者未达到法定年龄,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此外,若劳动者未满十八周岁且不是文艺、体育等特定行业的特殊情况,用人单位需遵守未成年人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
如未履行相应保护义务,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4. 内容不完备劳动合同应具备法律规定的必要条款,如双方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保险福利等。
若合同内容不完备,缺少必要条款,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此外,对于约定模糊、含义不明的条款,经双方协商仍无法达成一致的,也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5. 违反公序良俗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若合同中涉及的内容违反社会公共利益、道德伦理等,将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例如,涉及色情、赌博等违法违规内容的约定。
6. 未经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如需变更合同内容,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
未经协商一致擅自变更合同内容的,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此外,变更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以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三、其他事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 双方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劳动者在签订合同时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的案例分析
![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f1117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6.png)
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的案例分析案例一:购买假货的无效合同双方基本信息:卖方为某服装店,买方为消费者A。
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卖方身份:服装店,销售服装。
买方身份:消费者A,购买服装。
卖方权利:获得购买款项。
买方权利:获得合格商品。
卖方义务:出售合格商品。
买方义务:支付购买款项。
履行方式:面交。
期限:当日交易当日生效。
违约责任:卖方须退款并承担违约金,买方可以要求卖方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因卖方卖假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该合同为无效合同。
其他:买方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卖方承担行政处罚。
案例二:违法伙同破坏市场竞争的无效合同双方基本信息:甲公司为某品牌手机生产公司,乙公司为某手机渠道销售商。
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甲公司身份:手机生产公司,负责手机研发与生产。
乙公司身份:手机渠道销售商,负责手机销售。
甲公司权利:获得销售款项。
乙公司权利:享有销售利润。
甲公司义务:按约定提供合格产品。
乙公司义务:销售甲公司手机产品。
履行方式:甲公司向乙公司供货。
期限:长期合作关系。
违约责任: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若甲公司与乙公司伙同破坏市场竞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则该合同为无效合同。
其他:依法承担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案例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无效劳动合同双方基本信息:甲公司为某自行车生产厂家,乙员工为某装配工。
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甲公司身份:自行车生产厂家,负责自行车生产与销售。
乙员工身份:自行车装配工,负责装配车架、车轮和车座等自行车零部件。
甲公司权利:获得乙员工的劳动力。
乙员工权利:获得工资、社保福利等法定权益。
甲公司义务: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工资,并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乙员工义务: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履行方式: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执行各项任务。
期限:长期劳动合同。
违约责任: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怎样签字劳动合同无效
![怎样签字劳动合同无效](https://img.taocdn.com/s3/m/c5a882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4.png)
怎样签字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形下签订的劳动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1. 主体资格不符: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不具备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如用人单位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者劳动者未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等。
2. 欺诈、胁迫或误导: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如果存在欺诈、胁迫或者误导行为,导致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该合同无效。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违反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规定等。
4. 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劳动合同的内容如果损害了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该合同无效。
5.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该合同无效。
6.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果劳动合同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通过虚假劳动合同进行非法交易等,该合同无效。
7. 未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未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8. 合同内容不明确或不完整: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不明确或不完整,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缺失或含糊不清,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9. 违反平等自愿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签订合同。
10.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合同的签订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等,该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劳动合同一旦被认定为无效,双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协商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问题。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务合同条款无效的情形
![劳务合同条款无效的情形](https://img.taocdn.com/s3/m/b24e0c4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f.png)
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任何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劳务合同条款均属无效。
例如,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加班不支付加班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加班工资的规定。
2.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劳务合同条款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属于无效。
如合同中约定劳动者不得参加任何政治活动,违背了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
3. 违反公序良俗劳务合同条款违反公序良俗,如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特定时间内不得结婚、生育等,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类条款无效。
4. 欺诈、胁迫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如用人单位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该合同条款无效。
5. 意思表示不真实若合同条款中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如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使劳动者签订合同,合同条款无效。
6. 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合同条款若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如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得要求解除合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解除合同的规定。
7. 未对劳动者进行充分告知在签订劳务合同时,用人单位未对合同条款进行充分告知,导致劳动者对合同内容不了解,该合同条款无效。
8. 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形式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若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该合同条款无效。
9. 限制劳动者权利的条款合同中存在限制劳动者权利的条款,如限制劳动者参加工会、罢工等权利,该条款无效。
10. 违反平等自愿原则的条款在签订劳务合同时,若用人单位采取不公平、不合理的手段,迫使劳动者签订对己不利的合同条款,该条款无效。
总之,劳务合同条款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违反法律法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公序良俗、欺诈、胁迫、意思表示不真实、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未对劳动者进行充分告知、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形式、限制劳动者权利的条款以及违反平等自愿原则的条款等。
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劳务合同的合法有效性。
名词解释 无效劳动合同
![名词解释 无效劳动合同](https://img.taocdn.com/s3/m/7220d56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e.png)
名词解释无效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自合同成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在劳动法中,无效劳动合同通常是指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存在重大违法行为,或者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情况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
1.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 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4.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5. 劳动合同的内容不真实,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
6. 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手续的;
7.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该条件违反法律、法规的;
8.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无效劳动合同自订立之日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有权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并支付经济补偿。
造成劳动者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简历造假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3种情形2种做法
![简历造假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3种情形2种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ef612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6d.png)
简历造假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3种情形2种做法简历造假比较常见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造假、履历中的虚假陈述等,都有可能成为无效劳动合同成就的要素。
在实践中,遇到无效劳动合同的机会也是非常大的,只是习惯上很少想到要从合同无效的角度去处理。
综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两部法律对无效劳动合同的规定,共有三种情形可以确认为无效劳动合同:(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这里面最容易遇到的就是第一种情形: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中又以欺诈的情形最为常见。
学历、资格、简历造假或有不实陈述的情况实践中屡见不鲜,这些情况都有欺诈的嫌疑,严格来说,都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那HR在工作中发现员工造假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该如何处理呢?两个基本方法:一是请求劳动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无效,二是利用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直接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无效方法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首先,用人单位认为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请求仲裁机关确认合同无效,法律规定只有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才有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权力。
企业当然也要提供相应证明。
一般常规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原件、员工入职时提交的简历、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应聘登记表等,以及能证明上述材料作假的相关证据。
注意一点,就是员工作假的程度要达到使用人单位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度,否则难以被认定为“欺诈”。
举个例子:比如某单位招聘岗位要求应聘人员要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某求职者相关经验明明只有三年,但为了应聘成功却自称有四年相关工作经验,这种情况虽然也属于不诚实,但程度不是很严重。
因为他的实际情况:三年的工作经验本来也符合用人单位的应聘要求,他谎称四年的工作经验,不足以误导用人单位违背真实意思聘用他。
无效的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5篇
![无效的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e7556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7.png)
无效的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5篇篇1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任何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均为无效合同。
例如,在合同内容中涉及对劳动者性别歧视、违法收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情形的,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2. 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迫使对方订立,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例如,用人单位以提供虚假招聘信息、虚假职位晋升等欺诈手段诱骗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3.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的劳动合同无效。
如果劳动合同在订立过程中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的情况,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例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恶意串通,损害其他劳动者的权益,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4. 违反公序良俗的劳动合同无效。
公序良俗是指社会一般秩序和善良风俗。
如果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了公序良俗,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例如,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必须陪酒、陪唱等违反社会一般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内容,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5. 主体不适格的劳动合同无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和条件。
如果一方主体不适格,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例如,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6. 未经授权的劳动合同无效。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如果一方未经授权,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例如,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未经授权而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7. 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无效。
如果劳动合同在订立或履行过程中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例如,用人单位在未经其他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其劳动关系转移给其他人,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8. 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条件或劳动保护措施的劳动合同无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效劳动合同常见情形
第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用人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用人单位无同类岗位的,按照本单位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第二,无效劳动合同是由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造成的。
法律上的过错,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在主观上有违法错误,包括故意违法和过失违法。
过错可能是一方的,也可能是双方的,它是由当事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后果,因此,对于无效的劳动合同,在确认其无效的同时,如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常见的几种无效劳动合同
1.口头约定的合同
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
由于求职者大多数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如此,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受到损害。
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因此,口头约定合同在我国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2.显失公平的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约定条款明显倾
向用人单位一方,此种情形目前相当普遍,应引起求职者的重视。
求职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一定要逐条审查,对一些不合理、显失公平的内容应坚决拒绝。
3.胁迫的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强迫劳动者交纳巨额集资款、风险金,并胁迫劳动者与其订立所谓的自愿交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
《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4.附带保证的合同
部分企业为约束劳动者的行为。
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硬性规定另签一份“保证书”,其内容是强迫劳动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和条件,并把该保证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来约束劳动者。
5.真假合同
某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为应付劳动仲裁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
以符合有关规定的“假合同”应付劳动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却用按自己意愿与劳动者订立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劳动合同来约束劳动者。
6.抵押性质的劳动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跳槽”,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将其身份证、档案、现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劳动者应得的福利或工资,一旦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便将抵押物扣留。
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
权益。
7.无保障的劳动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不具备病、伤、残、死亡补助和抚恤等内容,或虽有此条款但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劳动者一旦发生病、伤、残、死亡等情况时,企业或者以较低的金额给予一次性补助,其额度远低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和国家有关的法定标准,使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