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生物氧化案例

合集下载

第8章讲义生物氧化

第8章讲义生物氧化
7
(一)呼吸链的组成
1. 烟酰胺脱氢酶类 2. 黄素脱氢酶类 3. 铁-硫蛋白类 (iron—sulfur proteins) 4. 辅酶Q (ubiquinone,亦写作CoQ) 5. 细胞色素类 (cytochromes)
琥珀酸等
黄素蛋白 (F AD)
铁硫蛋白 (Fe-S)
NADH
黄素蛋白 (FMN)
1
H 3C
N NO
NH2
HCH
H C OH H C OH
N N
H C OH CH2 O
FAD结构
O PO OH
O PO OH
N
N
CH2 O
H H
OH
H H
OH
16
FMN和FAD递氢机制
1
+ 2H
H3C
N NO
R
FMN/FAD
(氧化型)
O
H
H3C
5
N
10
4 NH
891
H3C
4
*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糖原
葡萄糖
胞 液 2H
线粒体 丙酮酸
脂肪
蛋白质
甘油、脂肪酸 氨基酸
乙 酰 CoA CoASH
第一 阶段
大分子降解 成基本结构 单位
第二 阶段
小分子化合
物分解成共同 的中间产物( 如丙酮酸、乙
酰CoA等)
O2 ATP ADP + Pi 2H
氧化磷酸化
H 2O
三羧酸循环
CO 2
•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又 叫CoⅡ,主要在还原性生物合成中作为供氢体。

细胞内的生物氧化

细胞内的生物氧化
24
FAD 还原型Fe-S Q 琥珀酸 脱氢 FADH2 氧化型Fe-S QH2
25
复合体II
3. 复合体Ⅲ: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Cyt b (b562和b566)
复合体Ⅲ 铁硫蛋白
Cyt c1
复合体Ⅲ
QH2→ b562; b566; Fe-S; c1 →Cyt c 26
复合体Ⅲ 4H+
2H+
-e +e
Fe 3+
Fe4S4
FMN
FAD
(Fe-S) (Fe-S)b
4. 泛醌(ubiquinone, 辅酶Q, UQ, Q)
Q QH 2H++2e
2H++2e
2
5. 细胞色素(cytochromes,Cyt)
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催化电子传 递的酶类,根据它们吸收光谱不同而分类
(二)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
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 组成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2H 2H+ + 2e)
9
(一)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主要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称
辅酶Ⅰ(CoⅠ) ➢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FP) ➢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Fe-S) ➢ 泛醌(ubiquinone, UQ或 Q) ➢ 细胞色素类(cytochromes,Cyt)
A
能量

ADP+Pi
联 ATP 磷酸化
42
➢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复合体Ⅰ、Ⅲ、Ⅳ 根据自由能变化和P/O比值确定 ⊿Gº'=-nF⊿Eº'

生物氧化课件精品

生物氧化课件精品

生物氧化课件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生物化学》教材第八章“生物氧化”部分,详细内容包括: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生物氧化体系、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细胞内的抗氧化系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氧化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意义。

2. 使学生掌握生物氧化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线粒体结构与功能,以及电子传递链的基本过程。

3. 让学生了解氧化磷酸化的机制,理解ATP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的与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子传递链的组成与功能,氧化磷酸化的过程与机制。

教学重点: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抗氧化系统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氧化课件,电子传递链图解,线粒体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关于生物氧化的实际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生物氧化体系、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等内容。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生物氧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生物氧化概念2. 生物氧化体系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电子传递链3. 氧化磷酸化4. 抗氧化系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

(2)说明电子传递链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3)解释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及意义。

2. 答案:(1)生物氧化是指在生物体内,通过各种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电子传递链包括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电子从NADH传递给O2,H2O,并释放能量。

(3)氧化磷酸化是指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电子,驱动ADP和无机磷酸结合ATP的过程,其意义在于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生物氧化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氧化文稿演示

  生物氧化文稿演示
其功能是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泛醌 琥珀酸 → FeS, b560 → CoQ
• 复合体Ⅲ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由Cyt b ( b-562, b-566 ), Cyt c1和铁硫蛋白组成 功能是将电子从泛醌传递给 Cytc
QH2 → b562, b566, FeS, c1 → Cyt c
• 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O
H3CO H3CO
O
(CHC3H2CH=CCH3CH2)n H
O OH
H3CO H3CO
CH3 +2H H3CO
R
-2H H3CO
CH3 R
O
OH
5. 细胞色素(Cyt)
一类色素蛋白(色蛋白) 辅基——铁卟啉
Cyt的分类 a类:a、a1、a2、 a3 …
30多种 b类:b、b1~7、P450 … c类:c、c1、c2、 …
由Cytaa3组成 功能是将电子从Cytc传递给氧
Cytc → Cytaa3 → O2
(二) 体内两条呼吸链
• NADH氧化呼吸链 •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 1. NADH氧化呼吸链
由复合体Ⅰ、Ⅲ、Ⅳ及Q(泛醌)和Cytc组成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
NADH →复合体Ⅰ →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Ⅳ→O2
琥珀酸 延胡索酸
FAD (Fe-S)b
FADH2 (Fe-S)b
CoQH2
2Cyt-Fe3+ 2Cyt-Fe2+
O21/2O2
(三)胞液中NADH的氧化
• 线粒体中生成的NADH可直接通过呼吸链氧化 • 细胞液中生成的NADH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
必须经过某种转运机制才能进入线粒体

第八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案例

第八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案例

二氧化碳的固定是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碳水化合物的生化反 应过程。
1、光合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
光合微生物:藻类、蓝细菌和光合细菌。
2、化能合成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
化能合成微生物的种类:氢细菌、硝化细菌、
有机物的矿化--二氧化碳的再生
• 食物链的媒介作用 • 自养生物同化作用合成的有机碳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到 异养微生物体内并作为生长的基质被分解,有氧条件下有 机碳最终的代谢产物为 CO2及难以分解的腐殖质。无氧条 件下代谢产物为有机酸、醇、CO2、氢等。 • 微生物为:真菌、细菌和放线菌
定义: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在利用硝酸盐的过程中,硝
酸盐被重新还原成NH4+后再被利用于合成各种含氮有
机物,这就是硝酸盐的同化作用。
四、反硝化作用
• 定义:由硝酸盐还原成NO2–并进一步还原成N2的过程 (广义)。狭义的反硝化作用仅指由亚硝酸还原成N2的 过程。 • 条件:厌氧(淹水的土壤或死水塘中) • 菌种:化能自养菌和部分异养菌。 • 如:Bacillus lichenoformis(地衣芽孢杆菌)、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脱氮副球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Ps. stutzeri(施氏假单胞 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脱氮硫杆菌)以及 Spirillum(螺菌属)和Moraxella(莫拉氏菌属)等。 • 意义:土壤中氮元素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水稻田中施 用化学氮肥,有效利用率只有25%左右。另外可以利用 水生性反硝化细菌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
极生、双极生)进行趋磁性运动。
实验证明:当把一小滴泥浆用暗场照明的显 微镜在低倍率(约80倍)下放大检查时,游 动的、折射光的细菌看起来像一些游动的小 光点。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 一些细菌就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 小水滴的北面的边缘。如果把一条形磁铁放 在附近,细菌就游向吸引罗盘针指向北端的

武理工水污染控制原理案例课件第8案例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

武理工水污染控制原理案例课件第8案例  活性污泥法的应用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
水污染控制原理
2、基本的活性污泥法如下图(图1)所示,共有六个组成部分:
图1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图
第一节 活性污泥法基本概念
水污染控制原理
3、活性污泥性能的控制因素:
(1)底物的代谢速率。底物的代谢速率主要取决于系统的生物动力 学条件。 (2)生物絮体的沉降和浓缩性能。活性污泥系统要求产生沉降和浓 缩性能良好的生物絮体,以便保证有足够高浓度的回流污泥和满足要 求的低悬浮物含量的出水。 (3)传氧的限制。活性污泥系统是利用需氧微生物来处理废水的, 这些微生物需要有机底物、溶解氧和其它一些营养物以维持生命活动, 因此这些成分在微生物絮体中的扩散就显得很重要。

NHNO2
2
0.27mg / L
0.14 60 1
硝化反应器容积VN的公式如下:
VN
YNH
3
cN
Q
iNH 3
XN
NH3
以 YNH3 0.5, X N 1000 mg / L
以及其它数据代入得
VN
0.05 60d
1000m3
/d
50m3 / d 43.4mg / L 0.05mg / L
1 0.33cN
1
NO2
K NO2
Y K NO2 ONO2 cN
1
2 0.02 7.0cN
1
2 0.14cN
1
案例分析
水污染控制原理
式中已用表8-9中的常数值代入。从上式可看出,当θcN≤3d时, NH3 及 NO2均为负 值,说明它们保持了进入反应器的原来浓度,均未发生氧化反应。以=60d代入计算
第三节 硝化
水污染控制原理
2.两级系统

第八章-生物氧化PPT课件

第八章-生物氧化PPT课件

COO~P
ADP HA2 OTP
COOH
CH2OH ACH2O-P
NAD+ (H或3POF A4 D )
CH电2子O传H递 链 CH2O-P
释放能量
氧 C化 H过2程OH 氧 1 /2 O 2 CH2O-P化磷
酸 化
A D P + P i A T P 合 成 酶 ATP 磷 酸 化 过 程
.
30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确认
递氢体
.
16
细胞色素(Cytochrome)类
组成呼吸链的细胞色素: Cytb、 Cytc1、 Cytc、 Cytaa3
细胞色素氧化酶
递电子体
Fe2+
Fe3+ + e-
.
17
蛋白质
Cys

S
胞 色
H3C-CH
Cys
CH3
S

H3C-
-CH-CH3
c
NN

Fe3+

NN
H3C-
-CH3
CH2
CH2
Cytaa3,Cu 复合体Ⅳ
22
四、胞液中的NADH的氧化
• 胞液中生成的NADH不能自由通透线粒体内膜, 必须经过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
1、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神经组织和骨骼肌)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肝和心肌)
.
23
磷酸甘油穿梭机制示意图
2ATP
2H
α-磷酸甘油穿梭
2ATP
神经组织和骨骼肌
第八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
1
本章主要内容
概述 生物氧化方式 线粒体氧化体系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Q第八章生物氧化》PPT课件

《Q第八章生物氧化》PPT课件

3>ATP产生的部位--即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ADP+Pi ATP △G0′= 30.5 kJ/mol
呼吸链电子传递时△G0′的变化
部位
△G0′ (kJ/mol)
NADH - FMN Cytb - Cyt c Cyt aa3 - O2
-55.6 -34.7 -102.1
琥珀酸
ADP+Pi
FAD
OH
乳酸脱氢酶
O
CH3CHCOOH
CH3CCOOH
NAD+ NADH
〔3〕失去电子〔直接脱下电子〕
〔4〕加水脱氢 如: 醛氧化为酸
4.生物氧化的特点
C6H12O6 + 6O2
6CO2+6H2O + 能量 (2840kJ/mol)
生物氧化
反应条件
温和
(体温、pH近中性)
反应过程
多歩酶促反应
能量释放 CO2生成方式
能可逆地进行C加H3O氢和脱氢(C反H应2CH,是C 递CH氢2)n体H.
O
CH3
结构〔CoQ〕
n=6-10
5.细胞色素类〔Cyt〕——电子传递体
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蛋白质,因有颜色而得 名.主要有细胞色素b、c1、c、a、a3等.主要通 过辅基中Fe3+ Fe2+ 的互变而传递电子.
2Cyt·Fe3+ +2e - ↔ 2Cyt·Fe2+
主要存在于肝、心肌组织中.
3.异柠檬酸穿梭作用
NADPH + H+
α-酮戊二酸
线 α-酮戊二酸


内 膜
NADH + H+
NADP+

生物氧化教学优秀课件

生物氧化教学优秀课件

30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至少含有五种不同的 细胞色素
传递电子的顺序: QH2 → b → c1 → c → aa3→ O2
科学出版社案例式教材《生物化学》
31
课件
Cyt a与a 3是最后的一个载体,很难分开,二者以复 合物形式存在,又称细胞色素氧化酶。Cyt aa3还含 有两个必需的铜原子。Cyt a从Cyt c接受电子后,即 传递给a3,由还原型Cyt a3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分子。 在 a和a3间传递电子的是两个铜原子,铜在氧化-还 原反应中也发生价态变化(Cu+←→Cu2+)。
13
(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或称辅酶Ⅰ(CoⅠ)
科学出版社案例式教材《生物化学》
14
课件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又称辅酶Ⅱ(CoⅡ)
科学出版社案例式教材《生物化学》
15
课件
NAD+(NADP+)和NADH(NADPH) 相互转变
主要功能是接受从代谢物上脱下的2H(2H++2e)
w产生的CO2、H2O由物质 中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 合生成。
5
葡萄糖
脂酸+甘油
氨基酸

乙酰CoA



氧 化
TAC
CO2
ADP+Pi ATP
2H
呼吸链
O2
科学出版社案例式教材《生物化学》 课件
H2O
6
科学出版社案例式教材《生物化学》
7
课件
1、外膜:通透性较高 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具有porin构成
化的酶类。 线粒体DNA(mtDNA),及线粒体特有的核

《Q第八章生物氧化》PPT课件

《Q第八章生物氧化》PPT课件
例:
乙醇脱氢酶
CH3CH2OH
CH3CHO
NAD+
NADH+H+
NAD+
2e
电子传递链
2H+
1\2 O2 O=
H2O
一、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概念:
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 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 一系列的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生物氧化
主要内容:
(1)细胞如何在酶的催化下将有机物中的C变成CO2—
CO2如何脱形羧成反?应
(2)在酶的作用下细胞怎样利用分子氧将有机物中的H
氧化成H2O—H2O如何形成? 电子传递链 (3)当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时,释放的能量怎样 转化成ATP—能量如何产生?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一、ATP (P252)
化合物水解时放出的能量>20.9 KJ/mol者,称高能 化合物。其所含键称高能键。
高能磷酸键: ~ P 或 ~P
ATP是最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
其他高能化合物 如:磷酸肌酸(肌肉中的储存形式)
ATP的特殊作用
★作用:是能量的携带者或传递者,而非贮存者,是能量货币 ATP是生物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偶联剂(是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 的中间载体)
③传递体——中间传递氢或电子的物质。
④氧化酶——以氧为直接受氢体的氧化还原酶类---将来自传递体的氢传给 氧生成水。
第二节 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一、呼吸链的概念 二、呼吸链的组成 三、呼吸链的排列顺序
线粒体结构

第八章生物氧化

第八章生物氧化

NH2 N
N
H3C 8
H2C
O
HCOH
HCOH
HCOH
CH3
1
N
N
10
O PO OH
2
C
O
O
N
P
O
CH3 O
N
OH
OH OH
H3C 7
NH
N
C4
5
O
Vit B2 FMN
AMP
2019年11月3日星期日3时12分25秒
13
FAD
FAD与FMN结构中含核黄素,发挥功能的部位是7,8二甲 基异咯嗪,氧化还原反应时,N5接受一个H++e形成不稳定中 间产物FMN(FAD)H• ,N1再接受一个H++e成还原型FMN(FAD)H2
2019年11月3日星期日3时12分25秒
24
特异性抑制剂阻断分析
呼吸链被特异性抑制剂阻断后,阻断 前部分为还原态,阻断后的部分为氧化 态,用不同的特异性抑制剂阻断呼吸链 不同部位的传递,通过分析不同阻断状 态下,各组分的氧化还原状态,推断各 组分在呼吸链中的顺序
呼吸链个复合体在在呼吸链中的位置
2019年11月3日星期日3时12分25秒
2019年11月3日星期日3时12分25秒
9
呼吸链四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酶复合体 在线粒体内膜上的排列顺序
Cytc
e-
胞液侧
e-
Q e-

Ⅱ e-

e- 线粒体内膜

NADH+H+ NAD+
延胡索酸 琥珀酸
基质侧 H2O 1/2O2+2H+
2019年11月3日星期日3时12分25秒

生物化学第八章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第八章生物氧化

➢ 能量突然释放。
➢ 通过加水脱氢反应使物质能间
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的机会; ➢ 物质中的碳和氢直接
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H2O, 有机酸脱羧产生CO2。
氧 结 合 生 成 CO2 和 H2O 。
教学ppt
4
目录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糖原
三酯酰甘油
蛋白质
葡萄糖
脂酸+甘油
乙酰CoA
氨基酸
TAC CO2
ADP+Pi ATP
血红素c 血红素a,a3,
CuA, CuB
含结合位点
NADH(基质侧) CoQ(脂质核心) 琥珀酸(基质侧) CoQ(脂质核心) Cyt c(膜间隙侧)
Cyt c1, Cyt a Cyt c(膜间隙侧)
➢ 泛醌不包含在上述四种复合体中。
教学ppt
9
目录
4H+

琥珀酸
胞液侧
延胡索酸

基质侧
QH2 Q
NADH+H+
NAD+
4H+
4H+ Cytc ox
4H+
Cytc ox
Cytc red
Cytc red

线粒体内膜 Ⅳ
4H+
1/2O2+2H+
H2O
4H+
电子传递链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的位置
教学ppt
10
目录
1、复合体Ⅰ作用是将NADH+H+中的电子传递给 泛醌(ubiquinone)
➢ 复合体Ⅰ又称NADH-泛醌还原酶。 ➢ 复合体Ⅰ电子传递:NADH→FMN→Fe-S→
➢ 电子传递过程:CoQH2→(Cyt bL→Cyt bH) →Fe-S →Cytc1→Cyt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氧化的四个阶段 脂肪 多糖 蛋白质
大分子降解成 基本结构单位 脂肪酸、甘油 葡萄糖、 其它单糖 氨基酸 小分子化合 物分解成共同 的中间产物( 如丙酮酸、乙 酰CoA等)
乙酰CoA
+Pi
磷酸化
电子传递 (氧化)
e-
三羧酸 循环
Stage4 NADH的氢由电子传递链传 递生成H2O,释放出大量能量,其中 一部分通过磷酸化储存在ATP中。
1、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完全氧化与在体外燃烧 而被彻底氧化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最终的产物 都是CO2和H2O,同时所释放能量的总值也相等; 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有很大差别。 2、生物氧化在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pH和 多水环境中进行;燃烧是在高温干燥少水的环 境下进行的热能骤然释放。
• 3、生物氧化中底物是在酶的催化下,经一
线粒体的内腔充满半流动的基质(衬质), 其中包含大量的酶类以及线粒体 DNA 和核 糖体。 线粒体基质酶类包括 TCA 酶类、脂肪酸 - 氧 化酶类和氨基酸分解代谢酶类。 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有一层排列规则的球形 颗粒,通过一个细柄与构成嵴的内膜相连 接,这就是ATP合酶中CO2生成的方式
代谢底物在酶的作用下经一系列脱氢、加水 等反应,转变为含羧基的化合物(有机 酸),经脱羧反应生成CO2,包括直接脱羧 和氧化脱羧。
1、直接脱羧
2、氧化脱羧
五、生物氧化的方式:
化学定义: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到电子 被还原。 生物氧化中物质氧化的核心仍然是失去电子, 但表现形式有多种: (1)脱氢(加水脱氢) (2)加氧 (3)失电子
系列连续的化学反应逐步氧化分解的,氧化
过程产生的能量也是逐步释放的。
• 既避免了能量骤然释放对机体的损害,又使得
生物体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释放的能量。
• 4、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被磷酸化 反应所利用,贮存于高能磷酸化合物(如ATP) 中,当生命活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 • 真核细胞内,生物氧化主要是在线粒体中 进行,原核细胞内生物氧化是在细胞膜上 进行。
第二篇 生命物质的化学变化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生物大分子
新陈代谢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需要能量
能量 释放能量 代谢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 生物小分子 物质代谢
代谢途径: 指糖、脂类、蛋白质、核酸及水、 盐 代谢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代谢物: 统指代谢反应中任一反应物、中 间产物或产物。
2、同位素示踪法:
• 同位素标记某种代谢物,然后追踪同位元
素在体内的变化途径,就能获得有关代谢
途径的知识。
3、代谢途径阻断等方法 用抗代谢物或酶抑制剂阻抑中间代 谢的某一环节,使中间物积累,便 于分析和推测代谢情况。
第八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 一、定义——p233
• 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生 物体内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 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也称为细 胞呼吸。
二、电子传递链的概念
• 线粒体基质中底物被氧化,脱下来的氢形 成FADH2和NADH,然后通过多种酶及辅 酶组成的传递体的传递,最后电子传给O2 用于生成水。 • 这种由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称为电子 传递链,也称为呼吸链。
三、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本质是酶、辅酶或辅基
1.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 2.黄素蛋白酶类 3.铁-硫蛋白类
4.辅酶Q(CoQ) 或泛醌(UQ)
5、细胞色素类
1、烟酰胺脱氢酶类
• 特点:这是一类不需氧脱氢酶,以NAD+ 或 NADP+为辅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或胞 液中。
NAD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从代谢物上脱下的2H(2H+ +2e),并传给另一传递体黄素蛋白。 在生理pH条件下,烟酰胺中与吡啶氮对位的碳较活泼, 能可逆地加氢还原,故可将NAD视为递氢体。
通常意义的呼吸运动与细胞呼吸 既有区别又是相互关联的
二、生物氧化的阶段
代谢物在体内的氧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
①糖、脂肪和蛋白质先降解为基本结构单位,
②然后经过分解代谢生成共同的中间产物(如丙酮 酸、乙酰CoA等)。 ③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脱羧生成CO2 ,脱氢使 NAD和FAD还原成NADH、FADH2。 ④NADH和FADH2中的氢经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氧 生成水,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用于ATP合成。
代谢特点:
1)严格的细胞内定位 2)特异的酶促反应 3)共通的代谢间关联 4)严谨的反应顺序 5)高效率的调控机构
研究新陈代谢的方法:
1、活体内与活体外实验: 活体内(in vivo): 生物体内:动物实验、组织细胞培养等。 活体外(in vitro): 在试管内进行:细胞切片、匀浆液、提取液等。
NADH,DADPH,进入呼吸电子传递链 2、加氧酶 又分为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
3、传递体(载体)
传递氢:黄素蛋白,CoQ
传递电子:细胞色素、铁硫蛋白
4、氧化酶——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以氧为直接受氢体的氧化还
原酶类称为氧化酶,例如细胞色素氧化酶、抗坏 血酸氧化酶等。 • 其他还有黄素氧化酶、酚氧化酶、交替氧化酶等。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 一、线粒体
线粒体有两层膜,外膜平滑,透性高,仅有 少量酶结合其上。内膜形成了许多向内褶叠 的嵴,嵴的形成有利于增加内膜的面积。 线粒体内膜是能量转换的重要部位,产能和 需能越高的组织嵴的数目也越多。 内膜约含 80 %的蛋白质,包括电子传递链和 氧化磷酸化的有关组分都存在于此,是线粒 体功能的主要担负者。
特殊而重要的方式p234
• 失电子、脱氢、加氧都称为氧化 • 得电子、加氢、脱氧都称为还原 • 氧化和还原是偶联发生的,称为氧化还原 反应。
六、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p234
1、脱氢酶
①以FAD、FMN为辅基的脱氢酶,又称为黄
素酶 ——FADH2或FMNH2,进入呼吸电子传递链
②以NAD、NADP为辅基的脱氢酶——
共同中间物进入 三羧酸循环脱羧 放出CO2,氧化脱 下的氢形成 NADH和FADH2.
• 狭义地说只有最后那个阶段才是生物氧化,
这是体内能量生成的主要阶段,即代谢物 脱下的氢是如何交给氧生成水;细胞如何 将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转变成ATP。
三、生物氧化的特点 p234:
——活细胞内进行的,它与体外的直接氧化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