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景观:景观旳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景观是指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范畴内旳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构成旳、具有反复性格局旳异质性地理单元(而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性旳景观复合体称为区域。

狭义旳景观和区域可统称为宏观景观)。

广义旳景观则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所体现出旳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旳空间单元2.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旳空间构造与形态特性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旳科学,是一门新兴旳交叉学科,深深根植于生态学和地理学,有多向性和综合性特性。

IALE1998年:是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旳研究,它涉及导致景观异质性旳生物、地理和社会等因素,它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有关人类科学旳交叉学科.3.景观构造:指景观要素旳构成、类型、大小、形状、分布、数量、格局及有关旳能量与物质旳分布,即景观要素间旳空间互相关系4.景观功能:指景观构造与生态学过程之间旳互相作用或景观构造单元之间旳互相作用。

具体是指景观内生态系统间存在旳能流、物流与物种流(该能量、物质与物种旳传播有助于各生态系统旳平衡与进化);另一方面指景观自身可为人类提供物质和精神财富旳生产能力5.景观动态:指景观构造与功能随时间发生旳变化。

具体地讲,景观动态涉及构造单元旳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旳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旳物质、能量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旳差别第二章景观概念与理论1.景观构成基本要素: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 atrix)。

2.斑块:与周边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内部具有一定均质性旳空间单元。

||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边环境旳相对均质旳非线性地表区域。

3.干扰斑块:是由基质内旳局部干扰引起旳,源于小面积干扰活动而形成旳斑块类型;4.残存斑块:是由于基质受到大范畴干扰后残留下来旳部分未受干扰旳小面积区域。

5.环境资源斑块:由于环境资源旳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形成斑块是环境资源斑块。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定义:由生态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复杂网络,用于描述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
组成: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等层次,各层次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 互影响。
作用:生态网络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应用:生态网络在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城市规划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空间异质性可以通过空间格局、空间关联和空间动态等方面来研究,对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 和生态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异质性的形成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人类 活动等。
定义:景观稳定性是指景观在面对干扰或变化时保持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
意义:景观稳定性在景观生态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生态系统 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保持景观的稳定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 然灾害的发生,并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定义: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系统,具有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组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等组成。
类型:生态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
重要性: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容之一。
应用:景观单元在 生态保护、城市规 划、土地利用等方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有助于实现 生态、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定义:生态流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 质、能量和信息流动,是生态系统 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重要性:生态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 征之一,它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有着重要影响。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名词解释:1景观: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2景观要素:景观是由异质性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称为景观要素。

3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4尺度:对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测度。

5尺度效应:生态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有不同的表现,产生的不同的生态系统。

6空间异质性:指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7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的2个或2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8气候:是指地球表面长期以来大气物理现象的综合体现,既包括稳定的情况也包括其变化和极端的情况。

8有效积温: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再乘以该时期天数。

9物候: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受外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季节性现象。

影响因素有纬度、经度、海拔高度。

10干扰:是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

11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12边缘:指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交而形成的狭窄空间。

边缘效应:斑块的边缘部分有不同于内部的物种组成和过渡。

13本底(基质)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14生态交错带: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

有河岸带和林带填空:1景观的三种理解:视觉美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2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2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补充1生态系统的聚合2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

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对应。

景观生态学 精辟版

景观生态学 精辟版

景观生态学精辟版一、名词解释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生态学以及控制论、系统论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3、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5、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

6、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7、边缘效应:指景观要素的边缘地带由于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其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

8、生态交错带: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往往也是尺度较大的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边界地带。

它是景观格局的特殊组分。

9、生态流:景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即生态流。

10、景观变化动态:是指景观变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趋势。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景观空间变化动态和景观过程变化动态。

二、填空1、复合种群的类型:经典型(或Levins复合种群)、大陆---岛屿型复合种群(或核心---卫星复合种群)、缀块性种群、非平衡态复合种群、中间型或混合型复合种群2、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3、影响斑块起源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4、根据起源可以将其分①环境资源斑块②干扰斑块③残存斑块④引进斑块5、斑块形状①圆形和扁长形斑块②环状斑块③半岛6、斑块的度量指标: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内缘比斑块数量和构型7、廊道的度量指标:曲度宽度连通度内环境8、廊道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种植廊道再生廊道9、基质的判定标准:相对面积、连通性、控制程度(动态控制)11、生态交错带的时空特征:异质性、动态性、宏观性、尺度性12、廊道网络是由:结点、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分为分枝网络、环形网络两种形式13、生态流的流动表现的基本形式:扩散、物质流、运动14、景观中生态移动的模式:间歇运动、连续运动、综合运动15、相邻景观要素来源的物质包括:水流、养分流、空气流16、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和生态交错带17、景观变化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碎、缩小、消失418、景观分类的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实用原则、等级原则19、景观变化空间模式: ①边缘式;②廊道式;③单核心式;④多核心式;⑤散布式三、简答1、边缘效应的定义及其特征指景观要素的边缘地带由于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其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问答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问答

1、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2、景观生态特征:空间异质性、地域性、辨识性、可重复性和功能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相互影响。

3、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

景观强调的是异质镶嵌体,景观要素强调的是均质统一的单元,之间的转换反映了景观问题与时间空间尺度密切相关。

4、景观的分类:自然景观:原始、轻度人为活动干扰景观;经营景观:人工自然、人工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5、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功能、结构和变化,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6、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类型:聚集、共轭、平行、线状格局。

7、Forman:斑块散布的景观,网格状、指状、棋盘状。

以一种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占绝对的优势,而另一种或多种分散在其外(绿洲、稀树草原);在景观中以相互交叉的廊道的优势(牧场林网,高速公路网)。

8、尺度: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或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以粒度和幅度(研究对象在空间或空间上持续的范围或长度)表达。

总面积决定空间幅度。

9、空间粒度:景观中最小可辨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时间粒度: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10、尺度推绎: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11、尺度上推:将小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大尺度上的过程。

尺度下推:将大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小尺度上的过程。

12、大尺度:大空间范围或时间幅度,小比例尺,低分辨率。

1:100万。

小尺度:高分辨率,大比例尺,1:1万。

13、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XXX《景观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XXX《景观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XXX《景观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景观生态学》复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斑块与干扰斑块:斑块是指具有相似生态环境的区域,干扰斑块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的区域。

2.残存斑块与环境资源斑块:残存斑块是指原有斑块被破坏后仍然存在的小块区域,环境资源斑块是指具有高生态价值的区域。

3.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的生态环境与内部环境不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廊道与生态廊道:廊道是指连接斑块的狭长区域,生态廊道是指具有生态功能的廊道。

5.景观连接度:指不同斑块之间的连接程度。

6.景观对比度:指不同斑块之间的差异程度。

7.景观边界:指不同斑块之间的分界线。

8.生态交错带或生态过渡带: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9.景观多样性与景观异质性:景观多样性指景观中不同生态类型的数量和比例,景观异质性指景观中生态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组合方式。

10.景观的破碎化: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和大小不合理,导致生态系统的断裂和破坏。

11.生态流:指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1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提供的各种服务。

13.文化景观:指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创造的结果。

14.自然景观:指未被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环境。

15.地理信息系统:指将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系统。

16.景观生态规划:指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规划设计中的过程。

17.生态规划:指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规划设计中的过程。

18.网络与网络结点:网络是指由廊道和斑块组成的连接体系,网络结点是指连接不同廊道和斑块的关键点。

19.景观格局:指景观中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空间分布和组合方式。

20.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二、XXX答题1.景观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答:景观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历史文化和规划设计等因素。

2.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

答:景观的基本特征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三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空间分布方式。

景观生态学题库

景观生态学题库

景观生态学题库景观生态学题库一、名词解释斑块、廊道、景观粒度、景观对比度、空间异质性、尺度、景观边界、景观连接度、生态学干扰、“源”景观、景观格局、环境资源斑块、残存斑块、孔隙度、尺度效应、文化景观、广义景观、景观生态网络、景观指数、组织尺度。

斑块:二、单项选择题 1.景观要素的类型主要由什么构成( )。

(A) 斑块、廊道、基质 (B) 斑块、类型、格局 (C) 空间、基质、尺度 (D) 格局、过程、空间 2.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的本质主要是指什么( )。

(A) 绝对空间尺度 (B) 相对空间尺度 (C) 景观与特定研究问题相关的空间异质性 (D) 景观生态流 3.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A) 单一学科 (B) 综合性学科 (C) 交叉学科 (D) 综合性交叉学科 4.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 )。

(A) 个体生态学 (B) 种群生态学 (C) 群落生态学 (D) 生态系统生态学 5.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称为( )。

(A) 廊道 (B) 基底 (C) 斑块 (D) 基质 6.广义景观强调空间的什么性质( )。

(A) 异质性 (B) 斑块性 (C) 重复性 (D) 均质性 7.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的面积、形状和丰富度,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均属于下列哪一的内容( )。

(A) 景观结构特征 (B) 景观功能 (C) 景观动态 (D) 景观差异性 8.景观功能的改变可导致什么结果( )。

(A) 结构的变化 (B) 功能的改变 (C) 动态的变化 (D) 不会变化 9.景观结构的具体含义是指( )。

(A) 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B) 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者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C) 景观在结构上和动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D) 景观对其他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10.景观功能的具体含义是指( )。

(A) 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B) 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者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C) 景观在结构上和动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D) 景观对其他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11.景观动态的具体含义是指( )。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漏斗效应:人们常见的在半岛顶端,动物路径密度高的现象。

2、景观结构弯曲度3、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

4、孔隙度: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称为孔隙度。

它是本底中斑块密度的量度。

与斑块大小无关。

5、边缘效应:斑块的边缘部分有不同于内部的物种组成和过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边缘效应。

6、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度带,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

7、本底:又称基质,是景观中范围最广、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8、背景9、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廊道可以是一个孤立的带,但也经常与相似组分的斑块相连。

10、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简述1、景观斑块按起源分类的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和引入斑块。

2、简述廊道的结构特点(1)曲度。

廊道愈直,距离愈短,生物或物质在景观中的移动就越快。

(2)连通性。

廊道的连通性高低决定了廊道的通道功能和屏障功能大小。

(3)间断和结点。

类似的植物斑块连接在廊道上,以结点的形式出现,有利于提高廊道的通道功能。

(4)廊道宽度。

廊道宽度直接影响廊道的功能。

(5)廊道结构。

廊道结构从横断面上来看一般由一个中央区和两侧的边缘区构成。

(6)此外,与周围景观要素的高度相比,廊道可分为高位廊道和低位廊道。

3、简述边界的主要功能4、简述等级斑块动态范式要点5、简述forman、godrom提出的景观生态学一般原因6、简述景观异质性7、简述基于斑块特点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特点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多完整比破碎要好尽量减少隔离度簇状比线状好走廊连接圆形较好8、简述孔隙度的生态学意义1)它提供了一个了解物种隔离程度和植物种群遗传变异的线索。

大学《景观生态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景观生态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景观生态学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30分)1、斑块2、基质3、景观格局4、景观功能5、景观稳定性6、景观多样性参考答案:1、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2、基质:基质也称为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3、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4、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指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外一个景观元素。

通过大量的“流”,一种景观元素可以对另外一种景观元素施加控制作用。

5、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的各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有统计特征。

6、景观多样性:通常是指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反映景观的复杂程度。

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

二、简答题(每道10分,共50分)1、斑块类型及特点2、基质的主要特征3、试述景观的异质性及景观异质性的测度方法4、景观的一般功能5、景观变化及研究意义参考答案:1、斑块类型及特点干扰斑块: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

残存斑块:与干扰斑块类似,具有较高的周转率,消失较快环境资源斑块: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引进斑块:分为:种植斑块:人维护、存留时间长;聚居地:受人干扰的景观中最显著并无处不在的景观成分之一2、基质的主要特征基质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特征:1 面积大,一般采用相对面积作为定义基质的第一条标准: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

相对面积是指本底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

相对面积大小决定本底对整个景观的控制程度。

2 连通性高,连通性是指单位面积景观被分割的块数,是确认基质的第二个标准。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景观:是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3、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4、内源比:板块的内部面积和外部面积之比。

5、漏斗效应:斑块的狭长形状外延部分成为半岛,在景观内可起到物种迁移通道的作用,在半岛的前端,动物迁移路径的密度较高,这一现象叫漏斗效应。

6、本底: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7、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渡带,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之间形成的界面。

8、边际效应:也叫边缘相应。

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9、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方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10、景观破碎化:是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呢形式,更多的用来描述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

11、尺度推绎: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也称尺度外推。

12、敏感性:是用来衡量公众对某一风景关注程度的一个概念.13、孔隙率:指单位面积本底中的板块数目,即斑块密度。

二、简答和填空。

1、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2、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3、景观的形成因素有: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5方面的因素。

4、廊道的起源类型分为4种:干扰型、残留型、环境资源型和人为引入型。

景观生态学2名词解释+简答

景观生态学2名词解释+简答

景观生态学2名词解释+简答名词解释景观: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生态学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斑块及斑块动态: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

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

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1.什么叫景观?答: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

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2.什么叫景观生态学?答: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

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

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3.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答: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及景观的规划管理。

景观结构:指的是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指的是多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景观变化:指的是景观在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管理: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

主要内容是通过综合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

包括下述内容:(1)景观生态分类;(2)景观生态评价;(3)景观生态规划设计;(4) 景观生态生态规划设计实践。

4.德国科学家 C.Troll在景观生态学界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会重提他的科学贡献?答:通过对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关系的观察与思考,建立了植物生态学学科体系。

原因:景观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

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

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

景观生态学重点及参考问题详解

景观生态学重点及参考问题详解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景观生态学重点及参考答案(特此感谢雷威、朱虹、汪峰、邓朝松、郑永锴总结参考答案,鼓掌!!!!)1.名词解释①景观:在较大、中度尺度以及具有空间异质性的较小尺度的区域,都可视为景观;是一定的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具美学方面的特征。

④景观结构成分:在生态学性质和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

⑦景观连接度:景观中各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

一方面取决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①干扰斑块: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④残存斑块:大面积干扰后残存下来的局部未受干扰的自然或般自然斑块。

⑥边缘效应: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⑦景观孔隙度: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

④生态交错带: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⑤景观边界:指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①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

①景观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⑦空间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数量和比例、形状、空间分布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不均匀性。

③时间异质性:作为空间某一点不同时间景观结构和组分变化的量变。

④景观破碎化:景观中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面积减小、斑块数量增加的变化。

⑤景观多样性:特定区域中景观要素及其空间结构类型、格局、过程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④中继站:在链路上某一地点,传输设备的集合。

⑨景观生态流: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在景观中毗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或运动。

③景观阻力:①干扰: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

0603景观生态学

0603景观生态学

1、名词解释:斑块内缘比标准答案是是: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面积比。

2、名词解释:景观连接度标准答案是是:景观连接度是测量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一个指标,它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3、名词解释:斑块标准答案是是:与周围环境(基质)有所不同的非线形地表区域或地块。

4、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标准答案是是: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运算、显示和分析的管理分。

5、名词解释:景观对比度标准答案是是:景观对比度是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是景观异质性的一个测度指标。

如果相邻: 比度的景观,反之,则为低对比度景观。

6、名词解释:生态流标准答案是是: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生物流动。

7、名词解释:干扰斑块标准答案是是: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如森林中的农田。

8、简述生态流与景观功能、生态过程的关系。

标准答案是是:生态流是景观中毗邻生态系统间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矿质养分的流动或运动,它是景观功9、简述景观异质性形成的原因。

标准答案是是: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异质的立地或生境条件。

生态演替:生态系统的演替,植被内源演替。

干扰: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10、试述Forman理想景观总体布局模式的景观结构特点。

标准答案是是:(1)包含大型自然植被斑块:作为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需的自然栖息环境;⑵粗粒与细粒要素(大斑块与小斑块)相结合;⑶ 主要用地类型之间的边界过渡带有利于布局碎斑块,使周围的大型自然植被不显得支离破碎;⑷ 在建成区和农业区,小的自然植被斑块非常重要:作为物种扩散的中续点,为边缘种或局部灭流失,等;⑸ 有足够宽和一定数目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

11、试述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标准答案是是:景观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之分。

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都是不同程度的文化景观。

文化影响景观,人们根据自己对环境的感知、认识、美学准则、信念等文化背景来建造各种景观响。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研究对象是景观空间格局、结构和功能,旨在理解景观格局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改善并保护景观环境。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遥感影像分析等。

景观形态学:景观形态学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景观中的形态组成,主要包括地形起伏等特征,以及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

它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测量和分析地形、植被、和水系等景观元素之间的空间格局,从而对特定景观进行定量描述、识别和分类。

景观连通性:景观连通性指景观中的相邻地物之间的连接情况,它是生物多样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观复原与保护的重要方面。

景观连通性的测度主要有曼哈顿距离、欧几里德距离、和Morisita-Horn指数等,是评价景观整体多样性和分布密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景观指数:景观指数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它是以某指标衡量景观特征的一种参数,可以用来对比景观之间的差异、比较景观的变化趋势和速度。

常用的景观指数有平均值指数、绝对变异指数、空间一致性指数等。

景观格局:景观格局指景观中各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它包括空间分布形态、格局覆盖度、格局紧密度、格局重复度等概念。

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景观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体现了景观系统所承担的经济、生态、文化等功能。

景观功能可以分为直接功能
和间接功能,其中直接功能指景观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与生物群落及其他环境因子直接相关的功能,而间接功能则是景观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
1.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涉及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景观环境中自发生成和人类调控的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因素,以及其之间的联系及其交互作用,从而分析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景观空间格局与景观功能。

2.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空间格局是指景观中植物、动物和地表结构的空间关系,它可以看作景观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它可以通过诸如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地表空间格局的研究把握和加强对景观生态系统的理解。

3.景观功能:景观功能是指景观中植物、动物和地表结构的作用,它可以表示景观的内涵特征和功能体现,它可以用来衡量景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境质量和变化,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是指景观中土地的变化情况,它可以用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引起的景观功能的变化,从而促进城市规划的绿化建设和景观环境的改善。

5.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大气中水汽、云、降水及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它可以被用来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对景观格局和景观功能的影响,使植被类型、动植物种类、植物分布及植物地上生物量等景观要素的变化趋势得到预测。

- 1 -。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选择、判断、问答)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1.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2.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植物学家特罗尔在1939年提出的3.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农田、居民区等。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结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廊道有: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铁)路、峡谷、输电线路等。

基质是景观中范围最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区域,是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常见的基底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

在许多景观中,景观总体动态常常受到基底所支配和控制。

4.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包含景观的空间特征(景观元素的大小、形状及空间组合)和非空间特征(景观的类型以及面积比率),是景观性状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5.景观格局是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具有强烈的尺度特征。

6.异质性是指在一个景观中,景观元素类型、组成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

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也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和核心。

7.全球景观生态学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北美学派、欧洲学派。

前者是从生态学中发展起来的,主要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侧重于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景观生态学基础和理论研究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2、景观生态特征:空间异质性、地域性、辨识性、可重复性和功能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相互影响。

3、景观要素: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

景观强调的是异质镶嵌体,景观要素强调的是均质统一的单元,之间的转换反映了景观问题与时间空间尺度密切相关。

4、景观的分类:自然景观:原始、轻度人为活动干扰景观;经营景观:人工自然、人工经营景观;人工景观。

5、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功能、结构和变化,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6、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类型:聚集、共轭、平行、线状格局。

7、Forman:斑块散布的景观,网格状、指状、棋盘状。

以一种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占绝对的优势,而另一种或多种分散在其外(绿洲、稀树草原);在景观中以相互交叉的廊道的优势(牧场林网,高速公路网)。

8、尺度: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或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以粒度和幅度(研究对象在空间或空间上持续的范围或长度)表达。

总面积决定空间幅度。

9、空间粒度:景观中最小可辨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时间粒度: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10、尺度推绎: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11、尺度上推:将小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大尺度上的过程。

尺度下推:将大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小尺度上的过程。

12、大尺度:大空间范围或时间幅度,小比例尺,低分辨率。

1:100万。

小尺度:高分辨率,大比例尺,1:1万。

13、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14、干扰与胁迫的差异:干扰直接改变生态系统结构,胁迫改变其功能。

15、干扰的类型:来源分自然、人为;功能分内部、外部;形成机制分物理、化学、生物;局部、跨边界干扰。

16、干扰的特性:多重性,尺度性,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不协调,尺度上的广泛性。

17、扰动:正常范围内的波动。

干扰:系统中一些发生的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自身无法复原到原有的面貌。

18、干扰的性质:具有多重性,对生态系统影响表现为多方面,具有较大的相对性,具有明显的尺度性,干扰可以看作是对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的再调节,干扰经常是不协调的,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

19、常见的干扰现象: 1)火干扰,提高生物生产力,影响物种的结构和多样性。

2)放牧,放牧对于那些放牧历史较短的草原来说是一种严重干扰,而对于已有较长放牧历史的草原,放牧已经不再成为干扰。

适度的放牧可以使草场保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促进草地景观物质和养分的良性循环。

3)土壤物理干扰,土地的翻耕和平整等。

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养分状况;地表粗糙度增加,有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地表粗糙度增加还可以减少物种的丰富度。

4)土壤施肥,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更有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物种丰富度的急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淡水水体富营养化。

5)践踏,对大多数物种,具有负面的影响。

为外来物种的侵入提供有利场所。

保持较高的物种丰富度。

6)外来物种入侵,是一种最为严重的干扰类型,往往是由于人类活动或其它一些自然过程而有目的或无意识地将一种物种带到一个新的地方。

7)人类干扰,人类正常的经济生产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是一种干扰。

20、景观异质性对干扰的影响:景观异质性的变化会增强或减弱干扰在空间上的扩散与传播。

21、干扰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干扰的类型和尺度,景观中各斑块的空间分布格局,各种景观元素的性质和对干扰的传播活动,相邻斑块的相似程度。

22、干扰与物种多样性:适度干扰下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较低和较高频率的干扰作用下,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均趋于下降。

23、斑块的定义: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

24、人为引进斑块: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植物引入某些地区而形成的局部生态系统。

在斑块内,物种动态和斑块周转速率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

25、边缘效应: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因为斑块中心部分在气象条件、物种组成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与其边缘部分不同。

26、内部种:集中分布在斑块中心部分的物种,要较稳定的环境条件。

边缘种:物种适应多变的或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分布在边缘部分。

27、廊道: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廊道的功能:生境、传输通道、过滤和阻抑作用、源和汇的作用。

28、线状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结构。

道路、铁路、堤坝、沟渠、动力线(传输线)、树篱等,狭窄河流或河岸廊道。

特点:狭长条带;以边缘环境为主,内部环境很少;由边缘物种占优势。

没有一个物种是完全局限于线状廊道的,相邻基质的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物种和土壤对线状廊道的内部环境和物种影响较大。

29、带状廊道含义: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带状结构。

如:高速公路、宽林带、宽动力线等。

特点:较宽条带;每边都有边缘效应,足可包含一个内部环境;特点:较宽条带;每边都有边缘效应,足可包含一个内部环境;除有边缘种外,内环境中还含有较丰富的内部种。

30、河流廊道含义:指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包括河漫滩、河岸和部分高地。

河流到高地的环境梯度比较明显。

31、空间上的连接度如果某一空间在延续途中未被其它边界所穿插、隔离,就认为该空间是完全相连的。

基质是景观中连接最好的景观要素,并包围其它景观要素。

但基质通常并不完全连接在一起,而是被分成几块地段。

32、对景观总体动态的控制程度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往往也控制景观中的流。

基质中的优势种也是景观中的主要种。

基质主要是通过产生未来景观来控制景观动态。

33、基质孔隙度:包含在基质内的单位面积的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景观基质中所含斑块的密度。

34、景观异质性:描述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来源自自然干扰、人为活动,空间、时间、功能、基质异质性。

3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在景观功能上起主导作用。

判别标准:相对面积,控制着景观中主要的流,50%;连同性,完全连续的,连接度较其他景观高;对景观的动态控制。

36、基质孔隙度:包含在基质内的单位面积的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是景观基质中所含斑块的密度。

37、空间异质性:由景观斑块的类型数,其所占比例、形状、空间布局及斑块的相邻状态所决定。

38生态交错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由相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其强度所决定。

特征:是一个生态应力带,具有边缘效应,阻碍物种分布,生境能量与物质交换最高。

功能:通道或廊道,过滤与屏障,源,江,栖息地。

类型:水陆交错带,干湿,农牧,森林边缘带,地表水与地球过渡带。

39、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所致的景观有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40、连接度: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测定指标。

41、连通性:景观元素是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连接度是景观中各元素在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描述景观中各元素有利或不利于生物群体在不同斑块之间迁徙,竞食的程度。

42、流的含义:如能流、物流、物种流,物质、能量和物种的流动过程。

遥感: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43、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44、总的来说,景观有3种理解,即美学、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

45、生物多样性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46、分析森林景观的异质性,从景观水平的年龄结构、类型结构和粒级结构三个方面进行。

47、按照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将地貌类型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48、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森林类型,这些类型可分为两个系列,一是地境系列,二是时间系列。

49、Forman将景观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分散的斑块景观、网状景观、交错景观和棋盘状景观。

50、按照人为干扰状况可以将景观划分为5种类型,天然景观、管理景观、农业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景观。

51、在景观水平上,有三种动力使景观之间的流得以发生,它们分别是物理力、生物力和人力。

52、按强度可将促使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分为弱度、中度、强度和极度。

53、一个地区的气温决定于纬度、陆地——海洋的对比、海拔高度。

54、按照透光孔隙的大小和分布以及防风特性,通常把林带的结构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

55、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原则有,动态性原理、层级性原理、创造性原理、有限性原理、多样性原理,和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组分原理。

56、按斑块的起源,可将斑块分为4类,即干扰斑块、剩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

57、关于景观要素间的流的有两个基本观点,半透膜观点、源区和汇区观点58、按照人为干扰状况可以将景观划分为5种类型,即天然景观、管理景观、农业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景观。

59、全世界植被可分为森林、热带稀疏草原、草原、荒漠、冻原。

60、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可分为4个层次,即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和生态系统的娱乐价值。

61、景观要素之间能量、物质和物种的流动,靠的是五种媒介物分别是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

62、景观空间格局有规则式均匀格局、随机分布格局、聚集格局、线状格局、平行格局等5种形式。

63、按形成机制可将干扰分为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生物干扰。

64、土壤的发生过程可分为土体增加物质、土体失去物质、土体内物质的迁移、土体内物质的转变等4种形式。

65、我国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而逐步递减。

66、按照作用力强度可将干扰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弱度、中度、强度、极度。

67、走廊有着双重的性质,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另一方面它又将景观另外某些不同部分连接起来。

---------------------------------------------------------------------------------------------------------------------- 1.景观理解: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