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体制与结构
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教程
![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3cf8d5c8d376eeaeaa3134.png)
第 2 章
6、中国致公党
1925年在美国成立 主要由归侨、侨眷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
的代表性人士组成
在全国19个省市区建有地方组织,成员近3万人 现任主席万钢
第 2 章
7、九三学社
1944年创建,后为纪念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改名为九三学社,并于1946年正式成立
第 2 章
2、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39年成立,1944年9月正式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 由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界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 在全国29个省区市建有地方组织 现任主席张宝文
第 2 章
3、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年成立 主要由工商经济界人士及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组成 在全国30个省区市建有地方组织,成员10万多人 现任主席陈昌智
第 2 章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居于国家机构体系的首要地位
第 2 章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与机构
(一)人民代表的权力与义务
1、概况
全国人大代表经间接、差额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
全国人大代表根据城乡比例、少数民族、军队、归国
第 2 章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
州的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 5 年以
上的党龄。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 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
有 3 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
开两次。
第 2 章
3、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成员、书记、副书记由同级委员会全体 会议选举,并报上级委员会批准后产生 在同级委员会全会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的职权 在下届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工作,直至产 生新的常务委员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24336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8.png)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最高领导权,并负责决策国家的大政方针。
党的领导地位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
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多党合作基础上的。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党制的制度安排,允许其他政党的合法存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之间开展合作和交流,通过政治协商和协调来共同参与国家治理,为国家的决策提供多元化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个社会团体之间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进行广泛、多层次的对话与合作。
政协是中国的最高政治协商机构,代表不同利益群体和政治力量,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中国政治制度还注重基层民主建设。
中国有着庞大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组织,通过开展选举、民主评议、听证会等形式,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和监督,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和民主建设。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还包括严格的法治原则。
中国强调依法治国,通过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和政党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各级政府和公职人员必须接受法律的监督和制约。
中国政治制度还注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除了政治选举、政府决策等方面的民主制度,中国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教育,促进社会文明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的构建。
总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为基础,注重基层民主建设,坚持法治原则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保障国家稳定和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概述(共 88张PPT)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概述(共 8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0ac73ac5da50e2524d7f84.png)
3、国务院的职权
⑴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布权; ⑵行政决定、命令、行政措施的规定权; ⑶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权; ⑷对所属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权和 监督权; ⑸行政人员的任免和奖惩权; ⑹对国防、外交、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 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等。
16
4、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这些国家局承担某一专门领域的行政事务, 在组织机构上具有独立性,不是部委内设机构, 但归属于部委代管。共有12个。 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国家 粮食局(由国家发改委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 (由国家发改委管理)、国家外国专家局(由人 事部管理)、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国家测绘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国家邮政局 (由信息产业部管理)、国家文物局(由文化部 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卫生部管理)、 国家外汇管理局(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国家 保密局、国家档案局。 02.02.2019 17
02.02.2019 5
具体来说,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 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 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 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 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02.02.2019 6 划和国家预算;
02.02.2019 21
(二)、行政立法
1、行政立法的概念与特点
⑴、行政立法的概念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 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 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⑵、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①、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②、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 所为的行为。 ③、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行政 规章的抽象行政行为。
当代中国政府体制与结构
![当代中国政府体制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f6ad9c0a1c7aa00b52acb20.png)
2.政治协商制度
(1)由来与发展
新民主主义论 联合政府 旧政协 新政协 (2)宪政体制中的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的附属机制 政治协商制度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补充
四、中央和地方的体制关系
1.中Biblioteka 集权型单一制与全国行政区划情况.xls
一元化领导 毛泽东: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 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 具体而言: 在与各级组织的相互关系上,工、农、商、学、兵、 政、党这七个方面,党领导一切。 在上下级关系上,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一头多元体制:集体领导与一个领导核心
一,上下对应,强调机构对口; 二,由上到下,机构的数目、规模逐层次递减。
这两点,并不矛盾。因为:
– –
机构数目递减的规律一般是按职能“合并同类项”; 机构规模递减的一般规律是减少编制,直至用一两名专职工 作人员对应上一级的专职机构。
二、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构成
考虑到这种机构的整体性,也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地方 政治权力结构的构成状况,我们列出下表(表l—7), 供参考。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府的体制与结构国家的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方式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占有首要的和全权的地位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体制与结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宪政体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宪法性解释 国家的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方式,选出各级人大 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 占有首要的和全权的地位。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政府的 统一领导之下而给予地方政府一定授权的但一直规范。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dff84f94afe04a1b071decc.png)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
2.1 2.2 2.3 2.4 政党与政府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元首 国家军事机关、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
中国权力传统与现状
• • 权力,在其本质上是一种以强制力为基本依据和保障的支配力、影响力。 中国的权力传统 1、百代皆行秦政制。中央集权制、君主制、权力等级分明、家天下 2、民国的“五权分立”、军阀割据 3、枪杆子里出政权 4、党领导一切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中国的权力现状
1、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利具有最高领导地位 2、军权作为强力部门由党中央指挥 3、人大权力是党中央权力的一部分 4、行政权力对党中央和人大负责 5、司法权力党中央和人大负责 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具有参政、议政的协商性质
中国的权力结构仍然表现出中央集权特点,政治权力、军权、立法权、司法权力、行政权力都表现出中央集权的倾 向,概括为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体制,尤其以政治权力、军权和司法权为突出;2015年出现了司法权上收和 法权下放的特点;从中央到地方都坚持党委的最高领导地位;微观上说,在中央,掌握政治权力和军权的总书记掌握最 高权力,在地方,各级党委书记掌握最高权力;集权带来的家天下现象在重演,权力家族腐败现象触目惊心;集权的传 统在传承,分权的趋势在萌芽,依法治国在路上。
权力
政党
法律
人民代表 大会
各民主党派情况
党派名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成立时间
1948年1月1日 1941年3月19日 1945年12月16日 1945年12月30日 1930年8月9日 1925年10月10日 1946年5月4日 1947年11月12日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daa6c6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2.png)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政体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行政体制是一国政府的核心体系,它关系到政府的效能和公共管理的质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分别是行政机构、行政权力和行政效能。
一、行政机构行政机构是政府运行的基础和支撑,它是行政体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的行政机构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目前,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国务院和各部委,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主要包括省、市、县级的政府机构。
在中央政府层面,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机关,它的职责是制定和实施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国务院下设各部委,每个部委负责特定领域的行政事务。
这些部委分工明确,协同工作,确保政府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例如,教育部负责教育事务,卫生部负责卫生事务等等。
在地方政府层面,省、市、县级的政府机构也各自设立了类似国务院的行政机构,负责本地区的行政事务。
这些地方政府机构在行政体制中起到了衔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机构在履行地方行政事务的同时,也需要将国家政策和规划转化为本地区的具体行动。
二、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行政体制中最核心的要素,它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的质量。
行政权力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机构来管理国家和地方的权力。
行政权力主要包括: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监督执行、解决争议等。
在当代中国,行政权力是依法行使的。
法律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基本依据和限制。
政府行政部门需要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制定政策和规章,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依法执行。
同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依法向政府行政部门申请权益保护和解决纠纷。
为了保证行政权力的公正和透明,中国还建立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政府行政部门行政行为的,可以依法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行政诉讼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章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案例
![第二章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451d310066f5335a8121be.png)
权力
政党
法律
人民代表 大会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各民主党派情况
党派名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成立时间
1948年1月1日 1941年3月19日 1945年12月16日 1945年12月30日 1930年8月9日 1925年10月10日 1946年5月4日 1947年11月12日
中国机构及其领导人资料
• /GB/8198/351134/index.html#a1
2.1 政党与政府
2.1.1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
党的中央组织
党的地方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1. 党的中央组织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党 的 中 央 组 织 党的中央委员会
• 中国的权力现状
1、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利具有最高领导地位 2、军权作为强力部门由党中央指挥 3、人大权力是党中央权力的一部分 4、行政权力对党中央和人大负责 5、司法权力党中央和人大负责 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具有参政、议政的协商性质
中国的权力结构仍然表现出中央集权特点,政治权力、军权、立法权、司法权力、行政权力都表现出中央集权的倾 向,概括为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体制,尤其以政治权力、军权和司法权为突出;2015年出现了司法权上收和 法权下放的特点;从中央到地方都坚持党委的最高领导地位;微观上说,在中央,掌握政治权力和军权的总书记掌握最 高权力,在地方,各级党委书记掌握最高权力;集权带来的家天下现象在重演,权力家族腐败现象触目惊心;集权的传 统在传承,分权的趋势在萌芽,依法治国在路上。
最新专题一:当代中国的国体与政体
![最新专题一:当代中国的国体与政体](https://img.taocdn.com/s3/m/92a98a1384254b35effd346f.png)
* 当今实行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
法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印度等
* 当今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
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 亚等
* 当今实行民主共和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越南(人民议会制)、 朝鲜(人民会议制)、古巴(人民政权代表大会 制)、老挝(国会制)
► 当代国家结构形式
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战前日本) (一战前德国)
共和制:
古代:
贵族-古罗马
城邦君主-古希腊
近现代:
议会制-德国
总统制-美国
半总统制-法国、瑞典
(总统与总理权限划分)
委员会制-瑞士(行政组
织的决策权及管理权,并非由单一 的领袖所拥有,而是平均由一定数 目委员所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 )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议会制君 ►君主是象征性的 主立宪制 ►政府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 合制(联邦制与邦联制)两种形式。单一 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最主要的区别集中表 现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上。
*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区别
名称
单一
一
一
一
一中
一个
部
个
个
行央
制
使统
联 邦 制
多 个
都组联 有成邦 宪部及
央分各 机也组 关有成
法分各
中部
国民既 公也是 民是联
成邦
些成联 外员邦 交也是 权有主
2. 当代中国的国家形式—政体
* 预备知识
►国家形式的含义 国家形式,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即政体,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政权 的区域组织形式和国家治理形式。
►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第一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介绍
![第一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7613e123968011ca3009174.png)
(五)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
(六)中共的根本制度:民主集中制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 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 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 委员会;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 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 度; (6)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 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 人的威信。
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政治体系的最核心层,履行着 对政治系统全面的领导功能: 1、领导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制定路线、方针 和政策; 2、通过向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和司法机关以及军事 机关输送精英实施组织领导; 3、通过意识形态对政治系统实施思想领导。 当代中国是由党、政、军、法四大部分组成政权, 每一部分都自成体系,但由共产党的领导联结在一起。 党是国家政权体系的核心,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中轴的 党政军一体化的国家政权体系和政治体制。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 关的执行机关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 关
组 成
按照 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规定,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 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 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
任 期
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每 届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 期相同,均为五年一届。总理、副 总理和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两届。
(七)党的其他制度
1、代表大会与选举制度 2、领导制度 3、组织生活制度 4、监督制度 5、干部制度
二、政 A,人大与人大制度
第三章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体系的结构
![第三章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体系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aa9a705011ca300a7c3900c.png)
地方政府学第三章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体系的结构第一节层级结构的演变与现状第二节层级结构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三节功能结构的现状第四节功能结构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一节层级结构的演变与现状一、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层级结构的变化1949---1952大区—省—(专区)—县—乡1953---1954(大区)—省—(专区)—县—乡1955---1966省、自治区—自治州、(专区)—县、市—乡镇1967---1978省、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县、自治县—人民公社1979---省、自治区—自治州、地级市、(地区)—县、自治县—乡、镇二、层级结构的现状一级制:特区制度二级制:上海市—黄浦区三级制:北京市—大兴县—乡镇准四级制:贵州省—同仁地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乡镇四级制: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乡镇准五级制:新疆—伊利哈萨克自治州—伊利地区—县—乡第二节层级结构发展面临的问题一、省、直辖市等最高层地方政府的设置数量构成有关增设直辖市的讨论增设直辖市的重要背景世界区域政治发展由控制“基本经济区”逐步转向控制“城市经济区”。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主要有中央——省以及中央——经济区以及中央——中心城市三种,而中央——中心城市的调控模式逐渐占据主导。
增设直辖市的一般原则1,城市有适当人口和经济规模。
2,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好。
3,尽量在双中心省区设立直辖市。
二、省县间的层级设置市管县体制江苏县制(一)市辖县的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我国目前的地方行政体制为省、县、乡三级,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关。
”1982年,中央下发51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改革地区体制,推行一种新的“市管县(市)”198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试行地、市合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a73ba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8.png)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点整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绪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第一节新制度的建立a)革命的意义b)统治秩序的建立c)制度建设和法律建构d)成功的经验e)政治特征第二节制度的曲折与衰退a)制度的曲折时期b)制度的衰退第三节制度的恢复和发展a)从1978年到1991年b)从1992年至今c)政治特征d)优势与问题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第一节中国政治制度的法律性渊源:宪法与党章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宏观框架2.宪法规定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宏观法权关系3.宪法确立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原则二、《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节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二、依法治国原则三、四项基本原则四、民主集中制原则五、公民权利与义务原则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原则第一节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一、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形成1.党委制和党组制2.党管干部制度3.归口管理制度和双重领导制度二、经济改革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三、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1.行政首长负责制在企事业单位的确立2.党的行为法治化取向3.党与行政部门关系的改革第二节党的中央组织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2.中央委员会二、党的核心决策机关1.历史变迁2.产生与运作第三节党的归口管理体制一、组织人事口1.组织人事部门2.组织人事系统领导制度3.党管干部制度的改革二、宣传教育口1.宣传教育部门2.宣传教育领导体制三、财政经济口1.财政经济领导部门2.领导制度四、外事口1.外事部门2.外事领导体制第三章政党与政党制度第一节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时代背景二、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路径1.从执政的合法性来源来看,实现从经济建设到民主政治建设的转变2.从执政的社会基础来看,要实现从一元的到多元的转变3.从执政的技术操作来看,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从执政的可持续条件来看,制度建设与法治建设更为根本第二节党和群众性团体一、群众性团体的基本情况1.工会2.共青团3.全国妇联二、党和群众性团体的关系1.利益表达和综合2.政策执行3.社会监督第三节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一、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第四章立法体制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性质与原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二节选举制度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和选举原则二、我国选举的程序三、选举制度的改革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和任期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立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2.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3.对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4.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权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1.会期制度及会议的召集和主持2.会议形式及其职责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及其专门委员会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产生和组成1.地位2.产生3.任期4.组成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1.立法权2.监督权3.重大事项决定权4.人事任免权5.其他职权三、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全体会议2.分组会议3.联组会议4.委员长会议5.专门委员会四、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和任期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四、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第六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完善党与人大关系二、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五章政府体制:中央政府第一节政府的设置原则和领导体制一、“议行合一”理论二、中国政府的“议行合一”原则三、政府领导体制1.首长负责制2.分管领导制度和领导小组制度第二节国务院一、关于国务院的制度规定1.国务院的地位和性质2.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3.国务院的领导体制4.国务院的职权二、国务院的行政机构1.国务院办公厅2.部委行署3.国务院直属机构4.国务院办事机构5.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6.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三、行政立法1.行政法规2.行政规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中央政府与行政机构一、中央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行政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六章政府体制:地方政府第一节省级政府和省管市政府一、省级政府二、特别行政区1.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2.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特别行政区政府三、省管市政府第二节基层政府一、基层政府的基本结构1.县政府2.乡政府二、县乡关系三、基层政治的问题第三节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中国政府体制的结构特征二、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三、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1.行政管理权限的变化2.立法权限的变化3.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变化四、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第七章司法制度第一节党的政法委员会一、政法委的历史演变二、政法委的功能1.党内联席会议制度2.执法检查监督制度3.协管干部制度第二节人民法院一、我国法院的沿革与组织体系二、法院的职权1.司法审判权2.法律制定权3.行政裁判权4.司法行政权三、法院的审判组织1.独任庭2.合议庭3.其他审判组织第三节人民检察院一、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二、我国检察机关的机构设置1.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领导机构2.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决策机构3.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职能机构三、检察机关的职权1.检察机关的一般法律监督职责2.刑事功能第八章军事制度第一节核心原则第二节武装力量的基本构成与领导体制一、中国武装力量的基本构成1.中国人民解放军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民兵二、领导体制1.中央军事委员会2.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3.军(战)区体制第三节国防体制一、中国国防领导体制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体制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4.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5.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二、兵役制度1.中国兵役制度的主要内容①服役制度②衔级制度③兵役工作领导体制2.中国兵役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九章监督制度第一节概述一、监督制度的理论与制度基础二、监督的内容与监督体系第二节党内监督制度一、党内监督体系1.党员监督2.党的基层组织的监督3.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4.党的委员会的监督5.党委常委会的监督6.党委组织工作部门的监督管理二、党内监督的内容和对象三、党内监督的机构第三节行政监督制度一、行政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式二、行政型审计监督制第四节社会监督制度一、社会监督的含义二、公民监督三、新闻舆论监督第十章国家和社会:制度变迁的样式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演变一、高度一体化的国家和社会(1949—1978年)1.国家对城市社会的渗透与控制2.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与控制3.社会成员对国家的依附①劳动就业制度②户籍制度③身份制度④单位制度4.一体化结构的评价二、经济改革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1.经济改革的影响2.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的基础第二节单位体制一、单位的政治性质二、市场经济中的单位体制三、单位组织的政治功能1.行政管理2.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动员3.政治参与第三节农村基层民主一、农村基层政权结构的演变1.政社一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2.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结构二、村民自治的实践1.村民委员会的选举2.村民自治与治理方式的变革3.村民自治中的问题第四节新兴民间组织一、民间组织的发展与特点1.民间组织的发展2.民间组织的特点二、民间社会的兴起与治理。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
![中国国家政治权力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8507ba9960590c69ec37697.png)
当代中国实际的权力结构体系
军队
中共中央政治局
中共中央委员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政协
国务院
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
中共省委
省级政府
省级人大
中共市/县委 基层党组织
市/县级政府 乡镇级政府
县级人大 略 乡镇级人大
省级政协 县级政协
宪法规定的我国权力结构体系
国家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由国务院组 业务,具有
成 主 务
部门管理, 管特定业 ,行使行政
独 管
立 理
的行 职能
政 ;
管理职能; 设立由国务
设立由国务 院决定
院决定
办事机构 (4)
总理办理专 门事项,不 具有独立的 行政管理职 能;设立由 国务院决定
议事协调 和临时机构
• 党章规定: – 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 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 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 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
现实中执政党对国家立法机构的领导关 系是通过领导人的交叉任职实现的。
地方各级 人大及其
常委会
地方各 级人民 政府
所属各工 作部门
中央政治局 及其常委会
地方各级 党委
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特点
• 1954年以来一直是“双元双轨”的权力结构。 —同时存在执政党和宪法规定的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两个权力中心; —同时存在党和国家两个权力体系。
• 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绝对权威,同时 具有很强的直接示范作用。
高级检察院
专
门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824befe40c22590102029d77.png)
2、行政立法的分类
根据行政立法的内容、目的不同而划分。 ⑴、执行性立法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执行和 实现特定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进行的立法。执 行性立法可以依职权也可以依授权而进行。一 般称为“实施条例、实施细则、实施办法”等。 ⑵、补充性立法 是指为了补充已经发布的法律 法规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⑶、创制性立法(试验性立法) 是指在还没有 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或 依授权而进行的自主性立法。一般称为“暂行 条例、暂行规定”等。 24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20
四、 国务院的主要行政方式
(一)、参与立法
⑴提出法律议案 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 委会提出法律议案。 ⑵受权立法 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委托, 进行行政法律的立法起草工作。 ⑶立法建议 国务院可以建议全国人大及其 常委会就有关行政立法工作提出立法建议。 ⑷立法裁决 当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就同 一事项的规定相互抵触时,可以由国务院裁 决。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2
一、 中央政府(国务院)的 性质、组成和职权
1、中央政府(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国务院是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 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 报告工作。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3
2、中央政府(国务院)的 组成人员和任期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12
③政务管理部门(13个):外交部、国防部、 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 察部、民政部、司法部、人事部、人口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 源部、审计署。 ④教科文卫管理部门(4个):教育部、科学 技术部、文化部、卫生部。 ⑤1个日常办公机构:国务院办公厅。
简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
![简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346849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6.png)
简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体制中担任领导地位,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党的领导体现在所有国家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中,党组织都存在并发挥着指导和决策作用。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立法、监督和决策职权。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政治制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依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4. 依法治国: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强调依法治国,即国家事务和社会行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改革的举措。
5. 基层民主:中国政治制度注重基层民主,大力推动乡村及社区自治,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决策。
通过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民主性。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由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法治国和基层民主等
方面构成,这些基本结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电大《当代中国政府体制》考试题目及答案
![电大《当代中国政府体制》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0ad6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f.png)
电大《当代中国政府体制》考试题目及答案题目一:请简要介绍中国政府的组织结构。
中国政府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等。
国家主席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国家元首职责;国务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行政管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全国政协是参政议政的重要机构,由各界人士组成。
题目二:请解释中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机制。
中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机制是指在政府机构中,不同部门之间拥有一定的独立权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机制旨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通过分权制衡,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实现政府权力的相对平衡和公正运行。
题目三:请列举中国政府的一些重要部门及其职责。
- 国务院:负责国家行政管理,领导各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 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各类法律案件,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
-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监督和检察国家法律的执行,维护法律权益。
- 公安部:负责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国家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和规划。
题目四:请简要介绍中国政府的决策制定过程。
中国政府的决策制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调查阶段:政府部门会进行相关研究和调查,收集数据和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决策方案制定阶段:基于研究结果,政府部门会制定出一系列可行的决策方案,并进行评估和比较。
3. 决策方案审议阶段:政府部门会将决策方案提交给上级部门或相关机构进行审议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4. 决策方案实施阶段:经过审议后,政府部门会选择最合适的决策方案,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计划进行实施。
5. 决策结果评估阶段:政府部门在实施过程中会对决策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
题目五:请简要介绍中国政府的反腐败工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打击腐败现象。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febcce4c8d376eeaeaa31f2.png)
其一,中国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她的多数省份都相当于一个 中等规模的国家,而面积与中国大致相当的国家,其所承载的 人口都显著地少于中国,因此,中国在纵向政治结构上需要解 决的问题,就必然比任何国家都要多,都要复杂。 其二,中国在传统上就是一个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重要的国 家权力均集中于中央政府,而且长期没有很明确地在法律上划 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因此,在政府运行上依靠法律 调节的范围较小,依靠政策调节的范围则相应较大,历史上遗 留下来需要加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很多。 其三,中国虽然地大人多,但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帝国;她的 巨大,是由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共同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 的社会共同体,一直共同生息在这片辽阔但与其所承载的人口 相比并不算富庶的土地。
当代中国实行的是和历朝历代完全不同的现代意义上 的单一制。 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在这方面所采取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在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和调整之 后,已经在单一制基础上,形成和补充进去了以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 列具有复合制特征的因素。 对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一些具体关系问题,也已经进行 了多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已在政府管理的层次上,形 成了地方立法制度、分税制等一系列较为充分地考虑 地方利益的制度和作法。
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 地方关系的特定要求
(一)单一制国家的授权制是中国处理中央与地方 关系的基本国情
判定“授权制”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最高权力集中在中央 政府,二是地方政府的职权由中央政府授予,三是法律暂 时还没有明确划分的政府职权,即所谓的“剩余权”都属 于中央政府。根据这个标准,中国是单一的授权制国家。
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 地方关系的特定要求
(二)二元化的权力结构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更为复杂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https://img.taocdn.com/s3/m/ebe6ad03e87101f69e3195a2.png)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府概述第一节:国家与政府一国家——社会共同体包括土地、人民、主权三要素二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广义:立法、行政、司法、国家元首(4种)狭义:行政机构中国:狭义和外国一样。
广义政府为6种:中共组织、立法机关、国家元首、军事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第二节:国家形式一、概念国家形式是统治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形式。
包含: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横向结构) 国家结构形式(纵向结构)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1、西方:(1)君主立宪制包含:二元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包含:议会制总统制(标准、半、超级三种)委员会制2、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制3、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三、国家结构形式1、单一制:中央领导地方2、复合制: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两种3、中国:(1)性质:单一制(2)理由三点:历史传统;民族分布(大小不均);民族融洽。
(3)特点:(三点)地方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第三节:政府职能与政府特征一、政府特征1、公共性2、普遍性3、强制性4、非营利性二、政府职能1、一般定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1)两职能说:对内(内政),对外(外交)(2)三职能说:财政,国防,内政(公共工程)(3)新两职能说:解决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据此分为三种类型:基本职能(小职能)中型职能积极职能2、中国政府职能(1)政治统治(2)经济管理(3)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4)监督控制社会第二章当代政府的权利结构及其关系第一节:政党与政府一、基本概念1、政党制度(体制):政党领导或控制政权,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制。
当代政治是政党政治。
政党主导社会政治权力和公共管理活动,成为普遍现象。
2、西方政党制度:实行多党制,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亦称政党政治。
3、中国政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中共的组织体系1、概况:分为三层:中央、地方、基层2、中央组织(名称、性质、产生、任期、人数、备注):3、地方组织:4、基层组织(1)定义:基层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及以下,部队连队及以下,以及其他基层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点,并不矛盾。因为:
– –
机构数目递减的规律一般是按职能“合并同类项”; 机构规模递减的一般规律是减少编制,直至用一两名专职工 作人员对应上一级的专职机构。
二、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构成
考虑到这种机构的整体性,也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地方 政治权力结构的构成状况,我们列出下表(表l—7), 供参考。
郡县制与中国府际关系传统 建国以来的调整与当前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
2.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
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 就统的怪圈
一、中央和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一体性结构是一体的。中国各级地方 的政治权力结构,实际上是中国政治中枢各个基本要素的 放射的结果。 从总体上看,机构设置的规律是两条:
2.政治协商制度
(1)由来与发展
新民主主义论 联合政府 旧政协 新政协 (2)宪政体制中的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的附属机制 政治协商制度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补充
四、中央和地方的体制关系
1.中央集权型单一制与全国行政区划情况.xls
2.议行合一及其与三权分立的区别
议行合一 来源: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设想 本质:权力的一元化
3.客观运行:党政军一体化组织体制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一, 党的领导原则
第二,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三,党政分开原则
2.组织性一元化领导体制及一头多元制
一元化领导 毛泽东: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 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 具体而言: 在与各级组织的相互关系上,工、农、商、学、兵、 政、党这七个方面,党领导一切。 在上下级关系上,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一头多元体制:集体领导与一个领导核心
邓小平:集体领导也要有个头 毛泽东时代 形成:遵义会议 六届六中全会 延安整风 194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 1945年七大
邓小平时代
3.
集体层面:以党代政
个人层面:家长制与一言堂
三、政党制度与政治协商
1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领导地位的法律界定 领导对象 领导内容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一党制的区别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多党制的区别
第二节 政府过程结构的体制化层面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体制与结构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宪政体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宪法性解释 国家的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方式,选出各级人大 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 占有首要的和全权的地位。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政府的 统一领导之下而给予地方政府一定授权的但一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