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灭菌

合集下载

湿热灭菌的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的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的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温和水蒸气对物品进行消毒。

在湿热灭菌过程中,首先将被灭菌物品放置在密闭的灭菌容器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并通过加热使水蒸气温度达到约121°C。

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水蒸气能够通过物品表面的
孔隙和裂缝,渗透到物品内部。

随着温度的上升,水蒸气会与物品表面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发生热凝固反应。

热凝固具有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还会导致微生物的DNA、RNA和蛋白质变性,使其失去
活性。

此外,高温和湿度还有助于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进一步杀灭微生物。

湿热灭菌还可以通过在灭菌过程中增加压力来提高灭菌效果。

增加压力可提高水蒸气的渗透能力,使其更容易进入物品的各个部分。

此外,高压还可以提高水蒸气的温度,使灭菌效果更加彻底。

整个湿热灭菌过程通常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以确保物品内部的所有微生物都能被灭活。

一般而言,物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暴露的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湿热灭菌只适用于耐热的物品,例如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等。

对于某些热敏感的物品,湿热灭菌可能会对其造
成损坏。

因此,在选择灭菌方法时,需要根据物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等。

(1)煮沸灭菌法:将水煮沸至100摄氏度,保持5-10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死芽胞。

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氢钠时沸点可达105摄氏度,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

此法适用于食具、刀箭、载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种低温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创而得名。

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低温维持法:62摄氏度维持30分钟;二是高温瞬时法:75摄氏度作用15-30秒。

该法适用于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气灭菌法:利用常压下的流通蒸汽进行灭菌。

(4)间歇蒸汽灭菌法
(5)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摄氏度,维持15-20分钟。

湿热灭菌法湿热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因为: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份,更易凝固变性;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传递热能;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湿热灭菌法一般采用121摄氏度,灭菌20-30min,如果是产孢子的微生物则应采用灭菌后适宜温度下培养几小时,再灭菌一次,以用于杀死刚刚萌发的孢子。

中国药典湿热灭菌法

中国药典湿热灭菌法

中国药典湿热灭菌法
中国药典中的湿热灭菌法是一种用于灭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不能经受高温或干热灭菌的物品。

湿热灭菌法是通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水蒸气来杀灭微生物。

具体步骤包括:
1. 准备设备:准备一个能够加热并保持高压高温的容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

2. 清洁物品:将待灭菌的药品或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准备工作,确保表面没有污垢或其他物质。

3. 包装物品:将物品放入特殊的灭菌袋或容器中,以防止再次被污染。

4. 加热灭菌器:将装有物品的灭菌袋或容器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并关闭密封。

5. 灭菌过程:启动灭菌器,使其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

根据不同的物品和要求,灭菌时间和温度会有所不同。

6. 冷却和干燥:在灭菌过程结束后,将容器从灭菌器中取出,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冷却和干燥。

通过湿热灭菌法,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保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然而,使用湿热灭菌法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灭菌过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避免可能的再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湿热灭菌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湿热灭菌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湿热灭菌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湿热灭菌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核酸变形导致其死亡。

这种变形首先是分子中的氢键分裂,当氢键断裂时,蛋白质及核酸内部结构被破坏,进而丢失了原有功能。

湿热灭菌法是在饱和蒸汽或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

以高温高压水蒸气为介质,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简单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最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所以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

湿热灭菌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它具有灭菌牢靠,操作便利,易于掌握和经济等优点,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影响因素主要有:1)细菌的种类与数量:不同细菌的不同发育阶段对热的反抗力有所不同。

细菌数越少,灭菌时间越短。

2)蒸汽的性质:蒸汽有饱和蒸汽,湿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

饱和蒸汽热含量较高,热穿透力较大,因此灭菌效力高。

湿饱和蒸汽带有水分,热含量较低,穿透力差,灭菌效力较低。

过热蒸汽温度高于饱和蒸汽,但穿透力差,灭菌效率低。

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纳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全部芽孢,是非牢靠的灭菌方法。

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育基。

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湿热灭菌法湿热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由于:①湿热中蛋白汲取水份,更易凝固变性;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匀称传递热能;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快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湿热灭菌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于灭活微生物、病原体或其他有生物污染的物品。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高温和水蒸气的共同作用,使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在湿热灭菌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蒸汽作为热源。

蒸汽能够快速传递热能,使温度迅速升高。

2.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微生物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分子开始变性,其中包括蛋白质和核酸。

这些变性过程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

3. 水蒸气在高温下还具有氧化作用,能够与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杀菌作用。

例如,氧化剂可以通过与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反应,造成破坏和死亡。

4. 湿热灭菌还能有效杀灭耐热孢子等抵抗力极强的微生物,因为高温和水蒸气能够渗透到细胞内部,使其无法继续生长和繁殖。

总的来说,湿热灭菌通过高温和水蒸气的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从而实现灭菌的目的。

湿热灭菌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湿热灭菌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

湿热灭菌的原理以及影响因素湿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性物品进行灭菌。

它的原理是通过加热和水蒸气的作用,将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杀灭。

1.温度:湿热灭菌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在121°C至134°C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真菌和孢子等微生物。

2.湿度:湿热灭菌需要加入适量的水蒸气以提高湿度。

湿度的增加可以加速微生物的灭活速度,提高灭菌效果。

3.压力:湿热灭菌需要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一般在1.2至2.2大气压之间。

增加压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作用力,使其更好地渗透和杀灭微生物。

4.时间:湿热灭菌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灭菌效果。

在常规的灭菌流程中,通常需要将物体加热至所需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全部微生物完全被杀灭。

与湿热灭菌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的选择:不同的物品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过低的温度可能无法达到灭菌要求,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导致物品的热损伤。

因此,在进行湿热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

2.湿度的控制:适当的湿度可以增加灭菌效果,但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物品受潮或滋生霉菌等问题。

因此,应根据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湿度。

3.压力的控制:合适的压力可以增加水蒸气的作用力,但过高的压力可能对物品造成压力损伤或变形。

因此,在进行湿热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压力。

4.时间的确定:灭菌时间是保证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时间太短可能导致微生物未能被完全杀灭,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物品的热损伤。

因此,在进行湿热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和灭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时间。

5.物品的包装方式:不同的物品包装方式可能会影响湿热灭菌的效果。

过于密封的包装可能导致水蒸气无法充分渗透,从而影响灭菌效果。

因此,在进行湿热灭菌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综上所述,湿热灭菌通过加热和水蒸气的作用,将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杀灭。

其原理涉及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温度的选择、湿度的控制、压力的控制、时间的确定以及物品的包装方式等。

湿热灭菌法的五种方法

湿热灭菌法的五种方法

湿热灭菌法的五种方法
湿热灭菌法的五种方法
一、蒸气灭菌法
蒸气灭菌是指以蒸汽的形式,以高温高压的物理环境,破坏病原体,从而使其死亡的灭菌方法。

蒸气灭菌法的特点是对于抗热性很强的病原体也有良好的灭菌效果,温度高、时间短,但是要求灭菌容器密封性必须要好,并且要用恒温恒压的蒸汽灭菌。

二、热风灭菌法
热风灭菌法是指以高温的空气为灭菌容器内部创造一个高温的
环境,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它要求灭菌容器的密封性好,并且要使得温度和湿度都稳定恒定,以达到有效地消毒的目的。

三、电离辐射灭菌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是指通过电离辐射来实现灭菌的技术。

它的优点是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能量,灭菌过程中没有气味,而且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但是缺点是要求灭菌容器的密封性较好,以及灭菌时间较长。

四、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是通过对具有细菌孢子的物体进行紫外线照射,以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紫外线灭菌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灭菌效率高,灭菌时间短,而且不受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但是紫外线灭菌法对于皮肤有一定的辐射危害,所以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护。

五、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指采用化学物质来消毒的方法,它要求化学物质的浓度、温度、湿度等条件必须恒定,以达到有效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它的优点是杀活性比较强,灭菌时间短,但是缺点也有,比如产生一些有毒气体,以及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湿热灭菌法分类

湿热灭菌法分类

湿热灭菌法分类
湿热灭菌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煮沸法:煮沸100℃,5分钟,能杀死一般细菌的繁殖体。

许多芽胞需经煮潮5~6小时才死亡。

水中加入2%碳酸钠,可提高其沸点达105℃,既可促进芽胞的杀灭,又能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煮沸法可用于饮水和一般器械(刀剪、注射器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灭菌法:利用100℃左右的水蒸汽进行消毒,一般采用流通蒸汽灭菌器(其原理相当于我国的蒸笼),加热15到39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

消毒物品的包装不宜过大、过紧以利于蒸汽穿透。

3.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一般用流通蒸汽灭菌器,100℃加热15~30分钟,可杀死其中的繁殖体,但芽胞尚有残存。

取出后放37℃孵箱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蒸一次,如此连续三次以上。

本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如血清培养基)的灭菌。

4.巴氏消毒法:用于消毒牛奶和酒类等。

加温61.1~62.8℃半小时,或71.7℃15~30秒钟。

5.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是在专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的,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杀灭所有微生物。

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有哪些

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有哪些

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有哪些
湿热灭菌是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常用于医疗器械、药品以及实验室器械的消毒和灭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湿热灭菌方法:
1. 高温湿热灭菌:使用高温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

常见的方法有自流式蒸汽灭菌器和压力蒸汽锅炉。

2. 热力烘箱灭菌:将物品放入烘箱中,在高温下进行灭菌。

常见的方法有烘箱灭菌和热气烘箱灭菌。

3. 干热灭菌:使用干热对物品进行灭菌,通常是通过烘箱中产生的热空气对物品进行灭菌。

常见的方法有干热灭菌炉和热空气灭菌。

4. 煮沸灭菌:将物品放入沸水中进行煮沸,通过高温和水的作用来灭菌。

常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器具和餐具等的灭菌。

5. 灭菌消毒剂:使用化学物质来进行湿热灭菌,如过氧乙酸、氯化物和醛类等。

常见的方法有过氧乙酸湿热气体灭菌法和醛类湿热灭菌法。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湿热灭菌方法,并根据要求进行灭菌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通过使用高温和湿气的组合来消除或杀灭病原菌、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实验室用品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以确保物品的无菌状态。

本文将介绍湿热灭菌法的原理、常见的应用领域以及其优缺点。

原理湿热灭菌法的原理是通过高温和湿气的共同作用来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通过加热将水转化为蒸汽,并将蒸汽通过高压注入灭菌室。

高压蒸汽会渗透并灭菌物品的表面和内部,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应用领域湿热灭菌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包括医疗、实验室和食品加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医疗设备湿热灭菌法在医疗设备的灭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设备,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和针头,需要在使用之前进行彻底的灭菌。

湿热灭菌法的高温和湿气能够有效地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细菌,确保设备的无菌状态,减少感染的风险。

实验室用品实验室用品,如试管、培养皿和烧杯,也需要经过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在实验室中,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湿热灭菌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提供无菌环境,确保实验的成功进行。

食品加工食品加工行业对无菌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湿热灭菌法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于罐头食品、饮料和奶制品等的灭菌过程中。

高温和湿气能够有效地杀灭潜在的致病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优缺点湿热灭菌法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优点•杀灭效果高:湿热灭菌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病原菌和其他微生物,保证物品的无菌状态。

•适用范围广:湿热灭菌法适用于多种物品和领域,包括医疗、实验室和食品加工。

•操作相对简单:相比其他灭菌方法,湿热灭菌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和实施。

缺点•时间和能源消耗大:湿热灭菌法需要较长时间来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而且需要大量能源来产生高温和湿气。

•对某些物品不适用:湿热灭菌法对于一些敏感的物品,如热敏感的药物和电子设备,可能不适用,因为高温和湿气可能对其造成损害。

湿热灭菌温度

湿热灭菌温度

湿热灭菌温度
湿热灭菌温度是指在湿热条件下,对微生物进行灭菌处理所需的温度。

湿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灭活方法,通过高温和湿度的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一般来说,湿热灭菌温度的选择取决于待灭菌物品的特性和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待处理物品的材质、形状、大小以及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来确定最适宜的湿热灭菌温度。

一般来说,常见的湿热灭菌温度范围在100°C到134°C之间。

在湿热灭菌过程中,温度的选择不仅影响着灭菌效果,还直接关系到待处理物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物品变形、褪色甚至熔化,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而温度过低则可能无法达到灭菌的效果,存在微生物残留的风险。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湿热灭菌温度,以确保灭菌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待处理物品的完整性。

除了湿热灭菌温度外,湿热灭菌的时间也是影响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温度可以缩短灭菌时间,而较低的温度则需要较长的灭菌时间。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待处理物品的特性和要求,合理选择湿热灭菌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灭菌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品的质量。

总的来说,湿热灭菌温度是湿热灭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参数之一,合理选择适宜的灭菌温度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品的完整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待处理物品的特性和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湿热灭菌温度,以确保灭菌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品的质量。

湿热灭菌法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法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法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适用于各种物品和器械的灭菌。

该方法通过在物品和器械表面覆盖湿热的媒介,例如 water、 steam 或湿热空气,使物品和器械内部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死亡。

湿热灭菌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湿热媒介中的水分和热量可以杀死微生物,因为微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

湿热灭菌的媒介可以是水,其中加入适当的防腐剂,也可以使用 Steam,通过高压蒸汽灭菌。

湿热灭菌的时间和温度取决于物品的类型、大小和厚度,一般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多次循环,以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

除了适用于各种物品和器械的灭菌外,湿热灭菌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例如用于消毒手术器械、实验室设备、手术衣等。

此外,湿热灭菌法还具有以下优点:
1. 高效性:湿热灭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可以杀死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 可靠性:湿热灭菌可以彻底消灭微生物,不会对物品和器械造成损坏,且具有可靠性,可以应用于各种环境和条件下。

3. 可重复使用性:湿热灭菌可以用于多次使用,且不需要重新清洗和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浪费。

4. 安全性:湿热灭菌是一种安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物品和器械的消毒,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总之,湿热灭菌法是一种高效、可靠、安全、可重复使用和可重复消毒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物品和器械的消毒。

在医疗和工业领域中,湿热灭菌法已经成为一
种必不可少的消毒方法。

湿热灭菌_精品文档

湿热灭菌_精品文档

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以及食品行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湿热灭菌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湿热灭菌的原理湿热灭菌是利用高温和湿度来杀灭细菌、病毒以及其他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高温能够破坏微生物的核酸和蛋白质,从而使其失去生活能力。

湿热灭菌常使用的温度范围为121-134℃,并且往往配合高压以提高温度的效果。

湿热灭菌的目标是彻底灭除所有微生物,以确保被处理物品的无菌状态。

二、湿热灭菌的设备湿热灭菌通常采用高压灭菌器,也被称为压力蒸汽灭菌器。

高压灭菌器由蒸汽产生器、蒸汽室、温度传感器和压力控制系统等组成。

蒸汽产生器负责产生高压蒸汽,蒸汽室则是容纳待处理物品的空间。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蒸汽室内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负责控制蒸汽产生器的工作和蒸汽室的压力。

三、湿热灭菌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确认待处理物品是否适合湿热灭菌。

将物品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并确保容器的密封性。

2. 设定参数:根据待处理物品的特性和灭菌要求,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参数。

一般情况下,121℃的温度在15-20分钟内可以实现灭菌效果。

3. 充水并预热:将适量的清水倒入高压灭菌器中,然后预热至设定的温度。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取决于设备的性能和温度的设定值。

4. 加压和灭菌:当设备预热完成后,将压力控制系统设定为预定的压力。

然后,将待处理物品放入蒸汽室,并关闭蒸汽室的门。

待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启动计时器开始灭菌过程。

5. 冷却和释压:在灭菌时间结束后,关闭蒸汽供应,并打开蒸汽室的排气阀释放压力。

在压力释放完全后,打开蒸汽室的门,待灭菌物品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处理。

四、湿热灭菌的应用湿热灭菌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以及食品行业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湿热灭菌被用于灭菌医疗器械和器皿,如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等。

通过湿热灭菌可以确保这些器械和器皿的无菌状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实验室中,湿热灭菌被用于灭菌培养皿、试管、平板和培养液等实验材料。

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的原理

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的原理

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的原理
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分别是通过湿热和干热的条件来灭菌的方法。

它们的原理如下:
湿热灭菌的原理:湿热灭菌是利用高温和一定的湿度,通过破坏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结构,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具体过程包括:
1. 温度:通常在121°C下进行湿热灭菌,这是因为该温度下
的蒸汽压能够达到大气压,保证必要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2. 压力:高压蒸汽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以达到高温的目的。

高压蒸汽在灭菌器中产生,维持一定的压力和温度。

3. 时间:菌体灭活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持续灭菌时间为15-30分钟。

干热灭菌的原理:干热灭菌是通过高温和干燥的条件,使细菌失去生活能力。

具体过程包括:
1. 温度:通常在160-180°C下进行干热灭菌,这是由于高温下
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从而灭活细菌。

2. 时间:由于干热灭菌需要更高的温度,灭菌时间较长,通常为1-2小时。

3. 干燥:在干热灭菌过程中,干燥的环境有助于杀灭细菌,因为水分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低水分环境,细菌细胞失去水分,无法正常生长和复制。

总的来说,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通过高温破坏细菌的蛋白质、
核酸结构和细胞膜等,达到灭菌的目的。

湿热灭菌利用高温和一定湿度,干热灭菌则是通过高温和干燥条件。

湿热灭菌要求 中国药典

湿热灭菌要求 中国药典

湿热灭菌要求中国药典
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湿热灭菌是指使用高温高湿的条件来灭菌药品。

以下是中国药典对湿热灭菌的要求:
1. 温度:湿热灭菌的温度要求在121°C至134°C之间,常用的温度为121°C。

2. 时间:湿热灭菌的时间要求通常为15至30分钟,具体时间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药品和容器进行调整。

3. 湿度:湿热灭菌需要高湿环境,通常要求湿度大于90%。

4. 压力:湿热灭菌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常用的压力为1.05至1.10大气压。

5. 检测:完成湿热灭菌后,需要进行灭菌效果的验证。

常用的方法包括生物指示物(例如孢子)的使用和物理指标(例如温度和压力)的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湿热灭菌的要求可能因特定药品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正式的灭菌要求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制定,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验证和调整。

建议在具体操作中参考最新的中国药典或相关法规进行操作。

湿热灭菌研究报告

湿热灭菌研究报告

湿热灭菌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湿热灭菌是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

湿热灭菌通过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将目标物暴露于水蒸汽中,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本文旨在对湿热灭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实践。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湿热灭菌在不同条件下的杀菌效果,并评估其在医疗器械灭菌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实验分析,了解湿热灭菌的杀菌机制和影响因素,为灭菌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材料•湿热灭菌设备:包括灭菌器、蒸汽发生器等。

•测试样品:选择不同类型的常见细菌作为测试样品。

•湿热灭菌参数: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

2. 实验步骤1.准备测试样品:选择不同类型的细菌进行培养,准备需要灭菌的实验样品。

2.设置湿热灭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

3.进行灭菌实验:将测试样品放入湿热灭菌设备中,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灭菌处理。

4.取样检测:在灭菌完成后,取出样品进行微生物菌落计数实验,评估湿热灭菌的效果。

3.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统计不同条件下的杀菌效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比较不同参数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对湿热灭菌效果有重要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灭菌速度和效果。

2.湿度对湿热灭菌效果有一定影响:一定湿度范围内,湿度越高,灭菌效果越好。

3.时间对湿热灭菌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当延长灭菌时间可以提高杀菌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湿热灭菌方法可以较好地杀灭常见的细菌,对于医疗器械的灭菌具有潜力。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1.灭菌设备的安全和稳定性:灭菌设备需要经常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灭菌效果。

2.灭菌参数的选择和优化:不同类型的细菌可能对湿热灭菌的参数要求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参数。

3.与其他灭菌方法的比较:湿热灭菌作为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需要综合评估其优缺点。

湿热灭菌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名词解释
湿热灭菌(Moist Heat Sterilization)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利用湿热条件下的高温和水蒸气来杀灭或去除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微生物。

以下是一些与湿热灭菌相关的常见名词解释:
1. 温度:湿热灭菌使用高温来杀灭微生物。

通常使用的温度范围是121°C(250°F)到134°C(273°F),其中121°C是最常用的温度。

2. 压力:湿热灭菌通常在高压下进行,以提高水的沸点,使水蒸气达到高温。

常用的压力范围是15 psi(磅力/平方英寸)到30 psi。

3. 自动灭菌器:也称为压力蒸汽灭菌器或高压灭菌器,是用于湿热灭菌的设备。

它能够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并在设定的时间内对待灭菌物进行处理。

4. 灭菌时间:指湿热灭菌的持续时间,即将灭菌物置于自动灭菌器中进行灭菌的时间。

根据灭菌物的性质和规格,
灭菌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5. 灭菌指示剂:用于验证灭菌过程的化学指示剂,通常是一种指示剂纸或条。

在灭菌过程中,指示剂会发生可见的颜色变化,表明灭菌过程已经完成。

6. 灭菌包装:将待灭菌物放置在密封的包装中,以保持其在灭菌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常用的包装材料包括纸袋、塑料袋、铝箔袋等。

湿热灭菌是一种可靠有效的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制药工业等领域。

它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彻底灭菌各种物品和设备,确保无菌环境和安全性。

湿热灭菌的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的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的工作原理
湿热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通过高压高温的水蒸汽来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其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温:湿热灭菌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将物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常见的温度范围为121-134摄氏度。

高温能够破坏细菌的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2. 高压:湿热灭菌会利用高压加热的水蒸汽进行消毒。

高压能够使水的沸点升高,增加水分子的热运动,达到更高的温度。

这样可以提高灭菌效果,使灭菌温度更容易达到和维持。

3. 湿度:湿热灭菌过程中水蒸汽的湿度也是重要的因素。

适当的湿度可以让水分子更好地渗透细菌的细胞壁,加速细菌的死亡。

4. 时间:湿热灭菌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保细菌被彻底杀灭。

通常需要20-30分钟的持续高温处理,以保证细菌的各个生长阶
段都能受到充分的杀灭。

总的来说,湿热灭菌通过高温高压的水蒸汽作用,使微生物的生物大分子结构被破坏,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湿热灭菌是利用热蒸汽灭菌。

在相同温度下,湿热的效力比干热灭菌好的原因是:①热蒸汽对细胞成分的破坏作用更强。

水分子的存在有助于破坏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氢键和其他相互作用弱键,更易使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含水量与其凝固温度成反比(表2-1);②热蒸汽比热空气穿透力强,能更加有效地杀灭微生物:③蒸汽存在潜热.当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可放出大量热量,故可迅速提高灭菌物体的温度。

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15min后即可杀死,酵母菌和真菌的胞子要耐热些,要用80℃以上的温度处理才能杀死,而细菌的芽胞更耐热,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min才能杀死。

湿热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常压蒸汽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表2-1蛋白质含水量与其凝固温度的关系蛋白质含水量/% 蛋白质凝固点/℃50 5625 74-8018 80-906 145(一)常压蒸汽灭菌(1)常压蒸汽灭菌是湿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不能密闭的容器里产生蒸汽进行灭菌。

在不具备高压蒸汽灭菌的情况下,常压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此外,不宜用高压蒸煮的物质如糖液、牛奶、明胶等,可采用常压蒸汽灭菌。

这种灭菌方法所用的灭菌器有阿诺氏(Aruokd)灭菌器或特制的蒸锅,也可用普通的蒸笼。

由于常压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00℃,压力为常压,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细胞能被杀死,但芽胞细菌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间歇灭菌或持续灭菌的方法,以杀死芽胞细菌,达到完全灭菌。

1)巴氏消毒法是用于牛奶、啤酒、果酒和酱油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的液体的一种消毒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杀死其中的无芽胞病原菌(如牛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或沙门氏菌),而又不影响其特有风味。

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低温消毒法,具体的处理温度和时间各有不同,一般在60-85℃下处理15-30min。

具体的方法可分两类,第一类是较老式的,称为低温维持法,例如在63℃下保持30min可进行牛奶消毒;另一类是较新式的,称为高温快速法,用于牛奶消毒时只要在85℃下保持5min即可。

但是巴氏消毒法不能杀灭引起Q热的病原体--伯氏考克斯氏体(一种立克次氏体)。

2)间歇灭菌法又称分段灭菌法。

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

方法是:将待灭菌的培养基在100℃下蒸煮30-60min,以杀死其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然后置室温或20-30℃下保温过夜,诱导残留的芽胞萌发,第二天再以同法蒸煮和保温过夜,如此连续重复3天,即可在较低温度下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

例如,培养硫细菌的含硫培养基就应用间歇灭菌法灭菌,因为其中的元素硫经常规的高压灭菌(12l℃)后会发生熔化,而在100℃的温度下则呈结晶状。

3)蒸汽持续灭菌法微生物制品的土法生产或食用菌菌种制备时常用这种方法。

在容量较大的蒸锅中进行。

从蒸汽大量产生开始,继续加大火力保持充足蒸汽,待锅内温度达到100℃时,持续加热3-6h,杀死绝大部分芽胞和全部营养体,达到灭菌目的。

以上三种方法通常是在无高压蒸汽灭菌条件的地方(如农村)使用。

(2)灭菌过程中应注意1)使用间歇法或持续法灭菌时必须在灭菌物里外都达到100℃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此时锅顶上应有大量蒸汽冒出。

2)为利于蒸汽穿透灭菌物,锅内或蒸笼上堆放物品不宜过满过挤,应留有空隙。

固体曲料大量灭菌时,每袋以1.5-2.0kg为宜,料袋在锅内用蓖子分层隔开,不能堆压在一起。

3)火大水足才能保证蒸汽足,蒸锅里应先把水加足。

一次持续灭菌时,如锅内盛水量不能维持到底.应在蒸锅侧面安装加水口,以便在蒸煮过程中添水。

添水应用开水,以防骤然降温。

4)间歇法灭菌时应在每次加热后,迅速降温,然后在室温放置24h,再第二次加热。

如果降温慢,往往使未杀死的杂菌大量滋长,反面导致灭菌物变质,特别是固体曲料包装过大时,靠近中心部分更易发生这种情况。

5)从使用效果看,分装试管、三角瓶或其他容器的培养基,因其体积小,透热快以用间歇法为佳。

固体曲料,因其包装较大,透热慢,用间歇法容易滋生杂菌变质或者水分蒸发过多,曲料变得不新鲜,影响培养效果,因此使用一次持续灭菌法较好。

(二)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微生物学研究和教学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湿热灭菌方法。

(1)灭菌原理高压蒸汽灭菌是在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器(锅)中进行的。

其原理是:将待灭菌的物体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

把锅内的水加热煮沸,并把其中原有的冷空气彻底驱尽后将锅密闭。

再继续加热就会使锅内的蒸汽压逐渐上升,从而温度也随之上升到100℃以上。

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要求温度应达到121℃(压力为0.1MPa),时间维持15-30min。

也可采用在较低的温度(115℃,即0.075MPa)下维持35min的方法。

此法适合于一切微生物学实验室、医疗保健机构或发酵工厂中对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物品的灭菌。

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关系如表2-2所示。

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时,蒸汽灭菌器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汽中含有空气时,压力表所表示的压力是水蒸气压力和部分空气压力的总和,不是水蒸气的实际压力.它所相当的温度与高压灭菌周内的温度是不一致的。

这是因为在同一压力下的实际温度,含空气的蒸汽低于饱和蒸汽。

见表2-3所示。

表2-2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关系由上表看出:如不将灭菌锅中的空气排除干净,即达不到灭菌所需的实际温度。

因此,必须将灭菌器内的冷空气完全排除,才能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在空气完全排除的情况下,一般培养基只需在0.1MPa下灭菌30min即可。

但对某些物体较大或蒸汽不易穿透的灭菌物品,如固体曲料、土壤和草炭等,则应适当延长灭菌时间,或将蒸汽压力升到0.15MPa 保持1-2h。

(2)灭菌设备高压蒸汽灭菌的主要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锅,有立式、卧式(图2-5)及手提式(图2-6)等不同类型。

实验室中以手提式最为常用。

卧式灭菌锅常用于大批量物品的灭菌。

不同类型的灭菌锅,虽大小外形各异。

但其主要结构基本相同。

表2-3空气排除程度与温度的关系压力表读数/Pa灭菌器内温度/℃未排除空气排除1/3空气排除1/2空气排除2/3空气完全排除空气35 72 90 94 100 10970 90 100 105 109 115105 100 109 112 115 121140 109 115 118 121 126175 115 121 124 126 130210 121 126 128 130 135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基本构造如下:1)外锅或称“套层”,供贮存蒸汽用,连有用电加热的蒸汽发生器,并有水位玻管以标志盛水量。

外锅的外侧一般包有石棉或玻璃棉绝缘层以防止散热。

如直接使用由锅炉接入的高压蒸汽,则外锅在使用时充满蒸汽,作为内锅保温之内锅或称灭菌室,是放置灭菌物的空间.可配制铁蓖架以分放灭菌物3)压力表内外锅各装一只,老式的压力表上标明三种单位:公斤压力单位(kg/cm2),英制压力单位(1b/in2)和温度单位(℃),便于灭菌时参照。

现在的压力表用MPa表示。

4)温度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插入式的水银温度计,装在密闭的铜管内,焊插在内锅中.另一种是感应式仪表温度计,其感应部分安装在内锅的排气管内,仪表安装于锅外顶部.便于观察。

5)排气阀一般外锅、内锅各一个,用于排除空气。

新型的灭菌器多在排气阀外装有汽液分离器(或称疏水阀).内有由膨胀盒控制的活塞。

利用空气、冷凝水与蒸汽之间的温差控制开关,在灭菌过程中,可不断地自动排出空气和冷凝水。

6)安全阀或称保险阀.利用可调弹簧控制活塞,超过额定压力即自动放气减压。

通常调在额定压力之下,略高于使用压力。

安全阀只供超压时安全报警之用,不可在保温时用作自动减压装置。

7)热源除直接引入锅炉蒸汽灭菌外,都具有加热装置。

近年来的产品以电热为主,即底部装有调控电热管,使用比较方便。

有些产品无电热装置,则附有打气煤油炉等。

手提式灭菌器也可用煤炭炉作为热源。

(3)几种常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1)立式灭菌锅使用要点:①加水由漏斗处加水,加水量应在标定水位线以上,可在水位玻管刻度处观察。

⑦装锅将待灭菌物品装入锅内时,不要太紧太满,应留有间隙,以利蒸汽流通。

盖好锅盖后。

即可将螺旋柄旋紧。

③加热和排冷空气如果是电热高压蒸汽灭菌锅,则合上电闸通电加热。

如届非电热装置,可点燃煤气炉或煤油喷灯加温。

同时打开排气阀及下部排冷气余水阀,继续加热到锅中水沸腾,待排气阀冒出大量蒸汽后,关闭盖顶排气活塞,使冷空气由下部疏水阀排出。

此时如有少量冷凝水排出是正常现象。

待下部疏水阀有大量蒸汽冒出时,证明锅中已充满蒸汽,应继续排汽,使锅中及灭菌容器中的冷空气完全排除干净。

一般不应少于5min。

④升压保压排气完毕后.关小下部疏水阀,锅内压力即逐渐升高,注意升压不要过猛。

当压力升高到0.lMPa时,调节火力,使压力保持稳定。

压力选择应视具体灭菌物品而定,如草炭、土壤等则可在压力升至0.14MPa-0.15MPa后定时保压。

⑤降压与排汽保压时间(一般为30min)结束后,即应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

此时切勿急于打开排气塞,因为压力骤然降低,将导致培养基剧烈沸腾而冲掉或污染棉塞。

待压力降至0.025MPa以下可打开排气阀使余汽排出,同时打开下部疏水阀,排出锅内冷凝水。

⑧出锅排气完毕后,即可扭松螺旋柄使锅盖松动。

先将锅盖打开5-10cm,不必完全推开锅盖,目的是借锅中余热将棉塞及包装纸烘干。

烘烤30min后,即可推开锅盖,取出已灭菌的物品。

2)卧式灭菌锅使用要点:①加水先将排水阀关闭,调整总阀至“全排”。

然后,开启进水阀,放蒸馏水至蒸汽发生器内,待水进至距水表顶端大约1-2cm处时,关闭进水阀,并将总阀调至“关闭”。

⑦装锅将待灭菌物品装入锅内,注意不要塞得过紧过满,盛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和试管应立放或适度倾斜.以免灭菌过程中培养基污染棉塞。

②关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紧锁手柄至红箭头处,使撑挡进入门圈内。

然后旋动八角转盘,使门和垫圈密合,以灭菌时不漏气为度,不宜太紧,以免损坏垫圈。

④通电加温待电源控制开关的旋钮旋至“开”处,电源指示灯亮,表示已通电,然后再按灭菌物品所需灭菌汽压将旋切旋至0.07MPa、0.1mPa或0.14MPs处。

此时电热指示灯亮,表示已通电加热。

⑤保温保压当蒸汽套层内的蒸汽随加热达到自动控制压力时,电热指示灯会白动熄灭,表示停止加热。

随着热力散发压力降低,电热指示灯再亮,表示继续加热,这表明压力控制器工作正常。

当套层内的蒸汽加热到所选择的控制压力时,即可将套层内的蒸汽导入消毒室进行灭菌。

此时应先将汽液分离器前的冷凝阀开放少许,然后将总阀调至“消毒”,套层内的蒸汽即通过总阀进入消毒室进行消毒,冷凝水则通过汽液分离器自动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