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概述.pptx
合集下载
最新精品PPT课件--第5章先进制造生产模式28
![最新精品PPT课件--第5章先进制造生产模式28](https://img.taocdn.com/s3/m/9a9e973be009581b6ad9ebae.png)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源
企业竞争力
SIPOC系统观
Supplirs 供应者
Input 投入
Process 流程
Output 产出
Customers 顾客
管理方法的变化
快
好
对
企业喜欢的人才
• 顾客意识
工 作
• 利润意识
的
• 目标意识
基
• 时间意识
本 态 度
• 问题意识 • 成果意识
• 团队意识
– 年产量800台,单件制造方式 – 生产流程
- 结果:
➢ 没有一台车完全一样 ➢ 无互换性可言 ➢ 手工选配组装,一个装配工的平均工作周期为
8.5-10h, 效率极低 ➢ 产量低,价格高
第二阶段:大批量重复生产 (20世纪初)
• 引入互换性和标准化概念 • 引入装配线(固定线-流动线)
• 1913年之前固定装配线 • 1913年之后移动装配线
• 一人一岗 • 大量采用专用设备和工具
• 结果:效率高,成本低
–生产成本大量下降:Ford T型车生产量达到200万辆时,价 格降低了2/3
–生产效率提高:200万辆 --产品的维护费用下降,维护方 法简化
• 但:大而全,产品更新换代困难
看图说话
游戏一:F1赛车中转维修
游戏内容:
模仿F1赛车中转维修,维修小组有7名成员, 维修内容:1.撬起赛车;2.更换4个轮胎;3.添 加燃料;4.为赛车及车手补充水等。
要求:如何安排整个赛车维修的工作内容及工 作顺序,使维修时间最短。
GAS
H 2O
READY - EXTERNAL ( 14 SEC.)
游戏一:F1赛车中转维修
Example: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资料课件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bbe9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d.png)
特点
03
04
05
高度信息化:依托信息 技术实现生产全过程的 数字化、智能化。
精益管理:追求零浪费 ,通过持续改进提升生 产效率和质量。
灵活性:能够快速响应 市场需求,实现多品种 、小批量生产。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手工生产模式,生产效率低下 ,产品质量受限于工人技能。
第二阶段
机械化生产模式,通过引入机 械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但仍存 在生产浪费问题。
数字化制造核心技术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 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产品 数据管理(PDM)等。
数字化制造优势
提高产品设计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 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网络化制造技术与应用
01
网络化制造定义
网络化制造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制造资源、制造能
绿色制造技术与实践
清洁能源技术
01
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
精益生产技术
02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技术
03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再生利
用,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探讨
循环经济模式:以资源循环为 核心,通过产品的再利用和回 收,形成闭环的生产消费系统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资料 课件
目录
•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概述 • 精益生产 • 智能制造 • 数字化与网络化制造 •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01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概述
定义与特点
第四篇 先进制造模式ppt课件
![第四篇 先进制造模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2d54c3680203d8cf2f2411.png)
5
第六章 先进制造模式
6.1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
6.1.1 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与演化
制造模式的含义 先进制造模式(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 AMM)是指企
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的模式。
制造模式的演化 回顾历史,人类制造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灵活性 • 分散性 • 动态性 • 并行性 • 独立性 • 简单性
11
第六章 先进制造模式
6.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6.2.1 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内涵
CIM一词首先由Dr.J.Harrington于1个环节,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 营管理到售后服务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 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视为一个数据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最 终产品可视为数据的物化表现。
8
第六章 先进制造模式
6.1.3 先进制造模式的战略目标
• 以获取生产有效性为首要目标。AMM的共同目标是:快速响应 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以满足企业的生产有效性。 • 以制造资源快速有效集成为基本原则。AMM的共同方法是:在 更大的空间范围与更深的层次上快速有效地集成资源,通过增强 制造系统的一致性和灵活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AMM的经 济性在于制造资源快速有效地集成。 • 以人—组织一技术相互结合为实施途径 。如何建立AMM? AMM的共同思想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一组织一技术相互结合 为实施途径,以保证生产的有效性。人、组织和技术是制造的三 大必备资源。人是制造活动的主体:组织反映制造活动中人与人 的相互关系;技术则是实现制造的基本手段。
16
第六章 先进制造模式
第六章 先进制造模式
6.1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
6.1.1 先进制造模式的概念与演化
制造模式的含义 先进制造模式(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 AMM)是指企
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的模式。
制造模式的演化 回顾历史,人类制造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灵活性 • 分散性 • 动态性 • 并行性 • 独立性 • 简单性
11
第六章 先进制造模式
6.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6.2.1 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内涵
CIM一词首先由Dr.J.Harrington于1个环节,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 营管理到售后服务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 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视为一个数据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最 终产品可视为数据的物化表现。
8
第六章 先进制造模式
6.1.3 先进制造模式的战略目标
• 以获取生产有效性为首要目标。AMM的共同目标是:快速响应 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以满足企业的生产有效性。 • 以制造资源快速有效集成为基本原则。AMM的共同方法是:在 更大的空间范围与更深的层次上快速有效地集成资源,通过增强 制造系统的一致性和灵活性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AMM的经 济性在于制造资源快速有效地集成。 • 以人—组织一技术相互结合为实施途径 。如何建立AMM? AMM的共同思想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一组织一技术相互结合 为实施途径,以保证生产的有效性。人、组织和技术是制造的三 大必备资源。人是制造活动的主体:组织反映制造活动中人与人 的相互关系;技术则是实现制造的基本手段。
16
第六章 先进制造模式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概述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97534709ec3d5bbfc0a7422.png)
•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传统的金字塔结构
层层请示企,决业策组迟缓织结构扁平化
什么事
顾客提出
情行不 可行以?
对产品作
吗? 可以
些修改,
我吗要? 请示
行不行?
可以 吗?
可以
吗?
我有一个建 议可以使顾 客更加满意
பைடு நூலகம்
我要 请示 可以 吗?
信息化
推倒金字塔
企业运作的战略转移
今天
明天
地区和国内
全球化
企业内部
6.1.3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特点
• 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 • 从递阶多层管理向扁平网络式结构转变,强调结构 简化,减少层次,增强灵敏性。
• 由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作业方式转变; • 从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群体工作小 组形式转变;
• 企业从单纯竞争走向竞争/结盟之路; • 质量是企业尊严和品牌价值的起点,快速响应市场 的竞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
企业增值环节的变迁
传统产品 = 材料 + 制造过程
增值比例
元件 材料
加技工术装进配步 市场竞争
维修 服务
产品设计
资源消耗型
回收再造
产品生命周期
创新产品=原材料+知识+制造资源+服
务
可持续发展
增
设计和软件开发
回收再造
值
新材料
关键零部
比
件制造
信息化
企业信用
用户服务 市场营销
信息化
例
整机的
制造装配
产品生命周期
6.2.1 物料需求计划(MRP) 6.2.2 闭环MRP 6.2.3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6.2.4 企业资源计划(ERP) 6.2.5 先进制造系统管理技术的主要观点
传统的金字塔结构
层层请示企,决业策组迟缓织结构扁平化
什么事
顾客提出
情行不 可行以?
对产品作
吗? 可以
些修改,
我吗要? 请示
行不行?
可以 吗?
可以
吗?
我有一个建 议可以使顾 客更加满意
பைடு நூலகம்
我要 请示 可以 吗?
信息化
推倒金字塔
企业运作的战略转移
今天
明天
地区和国内
全球化
企业内部
6.1.3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特点
• 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 • 从递阶多层管理向扁平网络式结构转变,强调结构 简化,减少层次,增强灵敏性。
• 由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作业方式转变; • 从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群体工作小 组形式转变;
• 企业从单纯竞争走向竞争/结盟之路; • 质量是企业尊严和品牌价值的起点,快速响应市场 的竞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
企业增值环节的变迁
传统产品 = 材料 + 制造过程
增值比例
元件 材料
加技工术装进配步 市场竞争
维修 服务
产品设计
资源消耗型
回收再造
产品生命周期
创新产品=原材料+知识+制造资源+服
务
可持续发展
增
设计和软件开发
回收再造
值
新材料
关键零部
比
件制造
信息化
企业信用
用户服务 市场营销
信息化
例
整机的
制造装配
产品生命周期
6.2.1 物料需求计划(MRP) 6.2.2 闭环MRP 6.2.3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6.2.4 企业资源计划(ERP) 6.2.5 先进制造系统管理技术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
![第二章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b920679bcd126fff7050b7d.png)
(2) 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低。 (3) 生产者是整台机器的作坊业主。 (4) 工厂组织结构松散,管理层次简单。
2.1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演变及产生背景
2.大批量生产方式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E.Whitney提出“互 换性”与大批量生产,Oliver Evons将传送带引入生产系统, F.W.Taylor的“科学管理”,H.Ford开创的汽车装配自动流 水生产线,使制造业开始了第一次生产方式的转换,这种模 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产品,促进 了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成为各国仿效的生产方式。其主要 特征是:
1.手工与单件生产方式
1765年瓦特蒸气动力机的发明,促使制造业取得了革 命性的变化,引发了工业革命,出现了工场式的制造厂,从 手工业到机器作业,从作坊到批量生产,生产率有了较大提 高,揭开了近代工业化大生产的序幕。其基本特征是:
(1) 采用手动操作的通用机床,按用户要求进行生产, 生产的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不能得到保证。
原料(物料流) 信息
硬件、软件
产品(物料流)
能量
人员
环境影响 图2-2 制造系统的工程模型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从经济角度看,制造系统作为一个企业,是一个由固定资产、流 动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动态经济系统。它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使 资产增值并获得收益,见图2-3。
图2-2和图2-3所示的工程模型和经济模型分别描述了制造系统的 工程和经济的两方面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济属性是最根本 的属性。也就是说,工程属性服从于经济属性的要求,一个从工程属 性来看技术性能虽好,但从经济属性来看是亏损的制造系统,绝不是 一个成功的制造系统。
自7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繁荣与停滞、衰退交替 出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使得世纪之交的企业面临一系列 前所未有的挑战。
2.1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演变及产生背景
2.大批量生产方式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E.Whitney提出“互 换性”与大批量生产,Oliver Evons将传送带引入生产系统, F.W.Taylor的“科学管理”,H.Ford开创的汽车装配自动流 水生产线,使制造业开始了第一次生产方式的转换,这种模 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产品,促进 了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成为各国仿效的生产方式。其主要 特征是:
1.手工与单件生产方式
1765年瓦特蒸气动力机的发明,促使制造业取得了革 命性的变化,引发了工业革命,出现了工场式的制造厂,从 手工业到机器作业,从作坊到批量生产,生产率有了较大提 高,揭开了近代工业化大生产的序幕。其基本特征是:
(1) 采用手动操作的通用机床,按用户要求进行生产, 生产的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不能得到保证。
原料(物料流) 信息
硬件、软件
产品(物料流)
能量
人员
环境影响 图2-2 制造系统的工程模型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从经济角度看,制造系统作为一个企业,是一个由固定资产、流 动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动态经济系统。它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使 资产增值并获得收益,见图2-3。
图2-2和图2-3所示的工程模型和经济模型分别描述了制造系统的 工程和经济的两方面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济属性是最根本 的属性。也就是说,工程属性服从于经济属性的要求,一个从工程属 性来看技术性能虽好,但从经济属性来看是亏损的制造系统,绝不是 一个成功的制造系统。
自7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繁荣与停滞、衰退交替 出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使得世纪之交的企业面临一系列 前所未有的挑战。
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
![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d38dc32e518964bce847c5f.png)
低成本 机器
高效率 技术
制造模式
柔性生产
精益生产顾客顾客品种 Nhomakorabea质量
技术指导
组织精益
柔性
精益性
技术进步
人因发挥
敏捷制造
LAF生产系统
顾客
顾客
时间
时间
组织变革
组织创新, 人因发挥
灵捷
精益、灵捷柔性
组织创新
技术——人因——组 织集成
原则或机制
分工与专业化
自动化
高技术集成
生产过程管理
资源快速集成
资源快速集成
制造经济性
2.1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演变及产生背景 近些年来,在日本、美国有关制造模式的新概念层出不穷,例如 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等,这些新方法的出现彻 底动摇了原有的管理理论和生产方式,以“专业化分工”和“科层递 阶控制”为特征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过时。这些新概念、新思想的出 发点和目标并不一致,但他们共同特点是:
(2) 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低。 (3) 生产者是整台机器的作坊业主。 (4) 工厂组织结构松散,管理层次简单。
2.1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演变及产生背景
❖ 2.大批量生产方式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E.Whitney提出“互 换性”与大批量生产,Oliver Evons将传送带引入生产系统, F.W.Taylor的“科学管理”,H.Ford开创的汽车装配自动流 水生产线,使制造业开始了第一次生产方式的转换,这种模 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产品,促进 了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成为各国仿效的生产方式。其主要 特征是:
(1) 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 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
![第二章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a72a491fd0a79563c1e72de.png)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基于投资 基于创新
柔性生产和
敏捷制造
智能制造
(外部环境)
精益生产
敏捷制造 (制造系统)
图2-1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的基点与途径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二)、制造系统的工程属性和经济属性
从工程角度看,制造系统是一个由硬件、软
件和人员构成的动态技术系统。它在物料、信息 和能量的流动过程中。将原材料转变成产品,见 图2-2。
自7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繁荣与停滞、衰退交替 出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使得世纪之交的企业面临一系列 前所未有的挑战。
(1) 市场需求波动,消费者更加具有选择性,产品需求朝多样化发展。开 放——自由表达——多样化潮流的发展,是消费者价值观念结构性变化的必 然结果,消费者不仅要求产品体现个性,且其需求的变化十分迅速。
(1) 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 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企业的组织结构将从金字塔式的多层次生产管理结构向分布 式扁平的网络结构转变。
(3) 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 (4) 制造系统的策略将集中在灵活组织社会资源,企业从按功能 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组织形式转 变。 (5) 质量是企业尊严和品牌价值的起点,快速响应市场的竞争策 略是制胜的法宝。 (6) 企业从单纯竞争走向既有竞争、又有结盟之路。 (7) 技术创新将成为21世纪企业竞争的焦点。 两百多年来的历程,充分显示了技术推动与市场牵引两项因素对 制造生产模式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 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
2.1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演变及产生背景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2.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4并行工程(CE) 2.5敏捷制造(AM) 2.6智能制造系统(IMS) 2.7虚拟制造(VM) 2.8 精益生产(LP) 2.9绿色制造(GM)
第二章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
![第二章先进制造哲理及生产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9ea4f81804d2b160a4ec0a4.png)
(2) 市场对产品性能、质量要求更高,产品寿命缩短。 (3) 国际合作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势头。科学技术、经济、生产及市场的 全球化、一体化、社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家间的市场界线即将消失,企 业经营处于全球化竞争环境之中,科技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空前广 泛,愈加深刻。 (4) 竞争日趋激烈。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的用户化、经济的全球化及基 于不同基础上的企业竞争行为等组合作用的结果,使竞争形势瞬息万变,其 速度远远超过了现有企业内部因素变化的速度,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愈来 愈取决于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5) 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并向各个领域渗透,科技 内部的交叉和联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增强,使技术、 知识及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起人 类生产力的飞跃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变,是推动企业全面变革的主导力量。
原料(物料流) 信息
硬件、软件
产品(物料流)
能量
人员
环境影响 图2-2 制造系统的工程模型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从经济角度看,制造系统作为一个企业,是一个由固定资产、流 动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动态经济系统。它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使 资产增值并获得收益,见图2-3。
图2-2和图2-3所示的工程模型和经济模型分别描述了制造系统的 工程和经济的两方面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济属性是最根本 的属性。也就是说,工程属性服从于经济属性的要求,一个从工程属 性来看技术性能虽好,但从经济属性来看是亏损的制造系统,绝不是 一个成功的制造系统。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成本(资金) 固定资产、流动成本+利润 资产、无形资产(销售额) 环境影响和社会 效益要求
原料(物料流) 信息
硬件、软件
产品(物料流)
能量
人员
环境影响 图2-2 制造系统的工程模型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从经济角度看,制造系统作为一个企业,是一个由固定资产、流 动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动态经济系统。它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使 资产增值并获得收益,见图2-3。
图2-2和图2-3所示的工程模型和经济模型分别描述了制造系统的 工程和经济的两方面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济属性是最根本 的属性。也就是说,工程属性服从于经济属性的要求,一个从工程属 性来看技术性能虽好,但从经济属性来看是亏损的制造系统,绝不是 一个成功的制造系统。
2.2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创立基点及战略目标
成本(资金) 固定资产、流动成本+利润 资产、无形资产(销售额) 环境影响和社会 效益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生产管理阶段
时间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主要管理技术:
• 物料需求计划MRP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 • 在MRP基础上发展成为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 财务等为一体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管理方法;
• 为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在MRPII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以 供应链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模式。
因特网价值链
权力和金钱
理念认同
价格大战
核心竞争力
通过精益、敏捷信息化和数字化能够以较少的 资源和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
制造资源 生产能力
数字化
制造资源 生产能力
精益生产 敏捷制造 数字制造
知识是全制球造化资和源信息化
传统企业 运作模式
从“隔墙”到”管道”
传统 计划
设计
工艺
车间
生产
信息
处理
过程
特点:工序集中,没有固定节拍,高效率与高柔性融合,较 强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多品种小批量自动化生产。
高效敏捷的集成经营生产方式
背景: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形成,市场竞争更 趋激烈,消费呈现出主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为 了对急剧变化的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提供用户满 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探索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和模 式。出现了如并行工程、精益生产、快速重组、敏 捷制造等新模式,可统称为高效敏捷的集成经营生 产方式。
柔性自动化生产方式
背景:刚性自动化分工过细,大而全宝塔形管理体制,产品 应变能力差;面对市场多变和个性化顾客需求,要求提高制 造业的柔性化。
• 1952年研制了第一台NC机床; • 1958年第一台MC问世; • 1962年第一台ROBOT、自动化仓库和AGV问世; • 1966年DNC系统推出; • 1967年英国莫林建造第一条FMS; • 到上世纪70年代,微型机CNC系统出现。
第六章 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6.1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概述 6.2 现代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6.3 精良生产 6.4 并行工程技术 6.5 敏捷制造 6.6 智能制造 6.7 绿色制造
第一节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概述
6.1.1 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演变 6.1.2 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 6.1.3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特点
特点:提高综合效率,敏捷响应市场需求。
6.1.2 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
早期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 现代生产管理阶段
早期管理阶段 时间段:作为商品生产的管理理论是自第一次工业革 命后才逐渐形成,延续时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约 100余年时间。 主要管理技术: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内部分工日益细 微,协作更加广泛,对生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亚当.史密斯提出“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分工”, 虽不系统和不全面,但为以后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 着积极的影响。
6.2.1 物料需求计划(MRP) 6.2.2 闭环MRP 6.2.3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6.2.4 企业资源计划(ERP) 6.2.5 先进制造系统管理技术的主要观点
6.2.1 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工作原理框图
MRP基本原理 基本思想:在需要的时间,向需要的部门,按照需要的 数量,提供该部门所需的物料。 基本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工作流程:从主生产计划出发,按照产品结构展开,推 算每个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并根据现有库存和生产/ 采购过程所需的提前期,最终确定具体的生产投放和物料 采购时间。 回答主要问题: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
企业增值环节的变迁
传统产品 = 材料 + 制造过程
增值比例
元件 材料
加技工术装进配步 市场竞争
维修 服务
产品设计
资源消耗型
回收再造
产品生命周期
创新产品=原材料+知识+制造资源+服
务
可持续发展
增
设计和软件开发
回收再造
值
新材料
关键零部
比
件制造
信息化
企业信用
用户服务 市场营销
信息化
例
整机的
制造装配
产品生命周期
Hale Waihona Puke 科学管理阶段 时间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 主要管理技术:
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则》,提出工时制和计件 制,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主张将劳动和管理分离等 理论,使劳动生产率普遍得到了提高。
甘特提出工作进度图表; 吉尔布雷斯夫妇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业心理研究; 福特研制了汽车移动装配线 运筹学、排队论、线性规划、系统论得到应用;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推出及时生产生产方式。
刚性自动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
背景:20世纪初产品需求量加大、复杂性增加,要求采 用更复杂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满足这种需求。 Whitney提出了“互换性”和大批量生产,泰勒推出了 “科学管理”理论,福特开创了汽车装配自动线,使制 造业进入大批量生产方式时代。
特点:生产规模变大,专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成本随之下降。
6.1.3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特点
• 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 • 从递阶多层管理向扁平网络式结构转变,强调结构 简化,减少层次,增强灵敏性。
• 由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作业方式转变; • 从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群体工作小 组形式转变;
• 企业从单纯竞争走向竞争/结盟之路; • 质量是企业尊严和品牌价值的起点,快速响应市场 的竞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
•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传统的金字塔结构
层层请示企,决业策组迟缓织结构扁平化
什么事
顾客提出
情行不 可行以?
对产品作
吗? 可以
些修改,
我吗要? 请示
行不行?
可以 吗?
可以
吗?
我有一个建 议可以使顾 客更加满意
我要 请示 可以 吗?
信息化
推倒金字塔
企业运作的战略转移
今天
明天
地区和国内
全球化
企业内部
订单
各部 门之 间都 有一 堵墙
产品
信息信化息:形在成不从同设部计门到里生滞产留的和连续中信断息流
未来发展的总趋势
大量生产方式 机械化自动化 常规制造技术
大量定制方式 智能化网络化 极限制造技术
单项技术应用 资源不可再生 物质转换功能
全面技术集成 资源循环利用 知识参与增值
第二节 现代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6.1.1 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演变
工场作坊式 单件生产方式
刚性自动化 大批量生产方式
柔性自动化 中小批量生产方式
高效敏捷 集成经营生产方式
工场作坊式的单件生产方式 背景:18世纪初蒸汽机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开 始用机器代替人力,揭开了工业化生产的序幕,采用 单件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特点:组织结构松散,管理层次简单,产品的价格 高,生产周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