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4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4.3 圆周运动及其应用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描述物体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 =Δs Δt =2πrT .2.角速度: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ω=ΔθΔt =2πT.3.周期和频率: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T =2πr v ,T =1f .4.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n =rω2=v 2r =ωv =4π2T2r .5.向心力: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F n =ma n .6.相互关系:(1)v =ωr =2πTr =2πrf .(2)a =v 2r =r ω2=ωv =4π2T2r =4π2f 2r .(3)F n =ma n =m v 2r =m ω2r =mr 4π2T2=mr 4π2f 2.二、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2)性质: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的变加速曲线运动. (3)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2.非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线速度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圆周运动. (2)合力的作用①合力沿速度方向的分量F t 产生切向加速度,F t =ma t ,它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②合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F n 产生向心加速度,F n =ma n ,它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三、离心运动1.本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本身的惯性,总有沿着圆周切线方向飞出去的倾向. 2.受力特点(如图2所示)(1)当F =mrω2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当F =0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3)当F <mrω2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F 为实际提供的向心力. (4)当F >mrω2时,物体逐渐向圆心靠近,做向心运动. 图21.x-t 图象的理解核心素养一 圆周运动中的运动学分析1.对公式v =ωr 的理解当r 一定时,v 与ω成正比. 当ω一定时,v 与r 成正比. 当v 一定时,ω与r 成反比.2.对a =v 2r=ω2r =ωv 的理解在v 一定时,a 与r 成反比;在ω一定时,a 与r 成正比.特别提醒 在讨论v 、ω、r 之间的关系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核心素养二 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分析1.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因此在受力分析中要避免再另外添加一个向心力. 2.向心力的确定(1)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所在的平面,确定圆心的位置.(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找出所有的力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的合力就是向心力. 3、绳、杆模型涉及的临界问题绳模型 杆模型常见类型均是没有支撑的小球均是有支撑的小球 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由mg =m v 2r 得v 临=gr由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得v 临=0 讨论分析(1)过最高点时,v ≥gr ,F N +mg =m v 2r,绳、轨道对球产生弹力F N (2)不能过最高点时,v <gr ,在到达最高点前小球已经脱离了圆轨道(1)当v =0时,F N =mg ,F N 为支持力,沿半径背离圆心(2)当0<v <gr 时,-F N +mg=m v 2r,F N 背向圆心,随v 的增大而减小 (3)当v =gr 时,F N =0(4)当v >gr 时,F N +mg =m v 2r,F N 指向圆心并随v 的增大而增大一、单项选择题1.A 、B 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则它们( )A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3B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4C .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2∶1D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解析:因为相同时间内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根据v =st ,知A 、B 的线速度之比为4∶3,故A 正确;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为3∶2,根据ω=Δθt,知角速度之比为3∶2,故B 错误;根据v =ωr 可得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r 1r 2=43×23=89,故C 错误;根据a =v ω得,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1a 2=v 1ω1v 2ω2=43×32=21,故D 错误.答案:A2.(2019·辽宁大连模拟)如图所示,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有时会看到被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离开地面在空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目测体重为G 的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时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30°,重力加速度为g ,估算知该女运动员( )A .受到的拉力为GB .受到的拉力为2GC .向心加速度为3gD .向心加速度为2g解析:对女运动员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 1=F cos 30°,F 2=F sin 30°,F 2=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ma ,所以a =3g ,F =2G ,B 正确.答案:B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自行车后轮和齿轮共轴,M 、N 分别是后轮和齿轮边缘上的两点,在齿轮带动后轮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点的线速度比N 点的大B .M 点的线速度比N 点的小C .M 点的角速度比N 点的大D .M 点的角速度比N 点的小2.野外骑行在近几年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自行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很多都是可变速的。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7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7.1 库伦定律&电场力的性质一、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1.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其值为e =1.60×10-19_C .其他带电体的电荷量皆为元电荷的整数倍. 2.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3)带电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思考:当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互接触时,它们的电荷量如何分配? 答案 同种电荷的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二、点电荷及库仑定律 1.点电荷(1)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当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 2.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公式:F =k q 1q 2r2,其中比例系数k 叫做静电力常量,k =9.0×109 N·m 2/C 2.(3)适用条件:①真空中;②点电荷.三、电场强度 1.静电场(1)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静电荷产生的电场叫静电场.(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1)物理意义: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2)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3)定义式:E =Fq.(4)标矢性: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四、电场线 1.定义: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曲线,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2.特点:(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处出发,终止于负电荷或无限远处; (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3)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 (4)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 (5)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6)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互相垂直.3.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如图2所示).1.x-t图象的理解核心素养一静电现象及电荷守恒定律1.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及其实质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带电是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它们的实质都是电荷的转移.而实现电荷转移的动力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验电器与静电计的结构与原理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根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如图甲所示).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如图乙所示).注意金属外壳与导体棒之间是绝缘的.不管是静电计的指针还是验电器的箔片,它们张开角度的原因都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核心素养二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真空中的静止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的自身大小时,可以视其为点电荷而适用库仑定律,否则不能适用.核心素养三电场强度的叠加与计算1.场强的公式三个公式⎩⎪⎪⎨⎪⎪⎧E =F q ⎩⎪⎨⎪⎧ 适用于任何电场与检验电荷是否存在无关E =kQr 2⎩⎪⎨⎪⎧ 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Q 为场源电荷的电荷量E =U d ⎩⎪⎨⎪⎧适用于匀强电场U 为两点间的电势差,d 为沿电场方向两点间的距离2.电场的叠加(1)电场叠加:多个电荷在空间某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各电荷单独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2)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核心素养四 两个等量点电荷电场的分布特点1.电场线的作用(1)表示场强的方向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 (2)比较场强的大小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场强的大小,即电场的强弱.同一幅图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疏的地方场强越小. (3)判断电势的高低在静电场中,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2.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比较比较项目等量异种点电荷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线分布图连线中点O 处的场强 最小,指向负电荷一方 为零连线上的场强大小(从左到右)沿连线先变小,再变大沿连线先变小,再变大沿中垂线由O 点向外场强大小 O 点最大,向外逐渐减小 O 点最小,向外先变大后变小关于O 点对称的A 与A′、B 与B′的场强等大同向等大反向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多少不同,相距一定的距离时,两个金属球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如果将两个金属球相互接触一下后,再放到原来的位置,则两球的作用力变化情况是( )A .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引力,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仍是引力B .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引力,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为零C .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斥力,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仍是斥力D .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斥力,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是引力解析: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引力,且两球带不等量的异种电荷,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是斥力,A 、B 错误.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斥力,则两球带同种电荷,则相互接触后带等量的同种电荷,相互间的库仑力仍是斥力,C 正确,D 错误.答案:C2.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 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若将一正试探点电荷从虚线上N 点移动到M 点,则电荷所受电场力( )A .大小不变B .方向不变C .逐渐减小D .逐渐增大解析:由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N 点电场线比M 点电场线疏,则N 点电场强度比M 点电场强度小,由电场力公式F =qE 可知正点电荷从虚线上N 点移动到M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逐渐增大,电场力方向与点所在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所以一直在变化,故D 正确.答案:D3.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 =5 cm ,bc =3 cm ,ca =4 cm.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A .a 、b 的电荷同号,k =169B .a 、b 的电荷异号,k =169C .a 、b 的电荷同号,k =6427D .a 、b 的电荷异号,k =6427解析:对小球c 所受库仑力分析,画出a 对c 的库仑力和b 对c 的库仑力,若a 对c 的库仑力为排斥力,a 、c 的电荷同号,则b 对c 的库仑力为吸引力,b 、c 电荷为异号,a 、b 的电荷为异号;若a 对c 的库仑力为引力,a 、c 的电荷异号,则b 对c 的库仑力为斥力,b 、c 电荷为同号,a 、b 的电荷为异号,所以a 、b 的电荷为异号.设ac 与ab 的夹角为θ,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库仑定律可得,F ac =k 0q a q c(ca )2,F bc=k 0q c q b (bc )2,tan θ=34,tan θ=F bc F ac ,a 、b 电荷量的比值k =q a q b ,联立解得k =6427,选项D 正确.答案:D一、单选题1.由n 个带电量均为Q的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无间隙排列构成的半径为R的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二节摩擦力学案
第二节摩擦力一、静摩擦力答案: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弹力相对运动趋势0 F fm相反【基础练1】(2020·浙江省选考模拟)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杆上进行静态平衡训练,如图所示,则( )A.平衡杆对人的力等于人对平衡杆的力B.平衡杆对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人对平衡杆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人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脚底发生了形变解析:选A。
平衡杆对人的力、人对平衡杆的力属于相互作用力,所以A正确;人受到重力、平衡杆对人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B、C错误;人受到的支持力是平衡杆形变造成的,所以D错误。
二、滑动摩擦力答案:μF N相反粗糙程度【基础练2】(多选)(2020·广东五华县期末质检)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A.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M静止在传送带上C.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D.M下滑的速度不变解析:选AD。
由题意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传送带启动后物块仍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由F f=μmg cos θ可知,物块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A正确;由于物体受力情况没有变化,所以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物体仍沿传送带匀速下滑,B、C错误,D正确。
考点一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假设法思维程序如下:状态法先判断物体的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2020·庐巢七校联盟第三次联考)智能化电动扶梯如图所示,乘客站上扶梯,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则( )A.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v相同C.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D.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解析] 加速运动阶段,乘客的加速度沿电梯斜向上,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电梯对他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处于超重状态;匀速运动阶段,加速度为0,所以既不超重也不失重,故A错误;加速阶段乘客加速度方向沿电梯斜向上,加速度有水平向右的分量,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错误;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则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只有向上的支持力,即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错误,D正确。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力和物体的平衡
复习:第二单元力和物体的平衡【学习目标】1.形变(A)2.弹力(B)3.互成角度两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B)4.力的分解(B)5.共点力的平衡(B)6.研究共点力的平衡 (学生实验)(B)【学习内容】考点一形变(弹性形变、范性形变)和弹力(A)1、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2、弹力的产生(1)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_________。
(2)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压力与支持力的方向与支持面___________,绳子张力的方向沿_________方向(3)作用点:接触点或接触面上例1、下列各力中按照性质命名的()(A)下滑力(B)电场力(C)斥力(D)支持力例2、在下图中,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例3、画出物体(球、物块A、木棒)所受弹力的方向考点二互成角度两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B)1、分力与合力:如果一个力F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F1、F2……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__ _ 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
2.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3. 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 1和F 2的线段为_________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F 1和F 2所夹的__________来表示。
例1、一个分力F 1=4N ,另一个分力F 2=3N ,分力方向不确定,它们的合力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2、物理学中引入“平均速度”、“合力与分力”等概念,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B )观察实验法 (C )等效替代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例3、放在水平的地面上的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8牛的拉力F 1,还受到竖直向上的6牛的拉力F 2,求合力大小和方向。
(1)用作图法。
(2)用计算法考点三 力的分解(B )1、力的分解:把一个力分解为 力的方法。
力的分解也体现了 思想。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学案: 万有引力定律
一、行星的运动 二、万有引力定律 三、引力常量的测定【例题】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的公式证明:对于所有在圆周轨道上运动的地球卫星,其周期的二次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一常量,即T 2/R 3=常量.【证明】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因为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万有引力,故F =G 2R Mm =m R ω2=m R 22T 4π. ∴ 32R T =GM 42π=常量. 可见,这一常量只与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有关.也适用于绕某一中心天体运动的天体系统.●课堂针对训练●(1)关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测所记录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些数据在测量记录时误差相当大;B .这些数据说明太阳绕地球运动;C .这些数据与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D .这些数据与以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为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吻合.(2)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正确说法是: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大;D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3)如图6-1所示,r 远大于两球的半径,但两球半径不能忽略,而球的质量均匀分布、大小分别为m 1与m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A .Gm 1m 2/r 2;B .Gm 1m 2/r 12;C .Gm 1m 2/(r 1+r 2)2;D .Gm 1m 2/(r +r 1+r 2)2.(4)地球对月球具有相当大的万有引力,为什么它们不靠在一起,其原因是:A .不仅地球对月球有万有引力,而且月球对地球也有万有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了;B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还不算大;C .不仅地球对月球有万有引力,而且太阳系里其他星球对月球也有万有引力,这些力的合力等于零;D .万有引力不断改变月球的运动方向,使得月球绕地球运行.(5)关于引力常量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国际单位制中,G 的单位是N ·kg 2/m 2;B .在国际单位制中,G 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各为1kg 的物体,相距1m 时的相互吸引力;C .在不同星球上,G 的数值不一样;D .在不同的单位制中,G 的数值不一样.(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其重力均相等;B .把质量为m 的物体从地面移到高空上,其重力变小了;C .同一物体在赤道处的重力比在两极处重力大;D .同一物体在任何地方其质量是相同的.(7)有一个半径比地球大两倍、质量是地球质量36倍的行星.同一物体在它表面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的多少倍?(8)人造地球卫星运动时,其轨道半径为月球轨道半径的31,则此卫星运动的周期大约是多少天?(9)物体在地面上重力为G 0,它在高出地面0.5R(R 为地球半径)处的重力是多少?(10)已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 ,距地面高等于地球半径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11)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为M 火,地球的质量为M 地,且M 火/M 地=p ,火星的半径和地球的半径之比是R 火/R 地=q ,那么在它们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g 火/g 地等于多少?★滚动训练★(12)小球从高为h 处落到一个倾角为45°的斜面上,如图6-2所示,设小球与斜面碰撞后速率不变,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求小球第二次与斜面碰撞时离第一次碰撞处的距离是多少?(斜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13)一辆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圆形拱桥后,接着又以相同的速率通过圆弧形凹地,设两圆形半径相等,汽车通过桥顶A 时,桥面受到的压力F NA 为车重的一半,汽车在圆弧形凹地最低点B 时,对地面的压力为F NB ,求f NA 与F NB 之比. 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例题】月亮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 ,轨道半径为r ,则由此可得地球质量表达式为________(引力常量为G).若地球半径为R ,则其密度表达式是________.【分析与解答】月亮绕地球转可看成作匀速圆周运动,且F 向=F 引,∴ G 2r m M 月地=m 月ω2r =m 月(T 2π)2r 故M 地=232GT r 4π. 而 ρ=体V M =232GT r 4π/(34πR 3)=323RGT r 3π. ●课堂针对训练●(1)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 ,公转的周期为T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由此可求出:A .某行星的质量;B .太阳的质量;C .某行星的密度;D .太阳的密度.(2)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及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 和R ,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 和r ,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 日/M 地为:A .R 3t 2/r 3T 2;B .R 3T 2/r 3t 2;C .R 3t 2/r 2T 3;D .R 3T 3/r 3t 3.(3)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圆,则其运行周期T 的平方与其运行轨道半径R 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即T 2/R 3=k ,那么k 的大小决定于:A .只与行星质量有关;B .只与恒星质量有关;C .与行星及恒星的质量都有关;D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4)银河系中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转,从天文望远镜中观察到它们的运转周期的比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的比为:A .3∶1;B .9∶1;C .27∶1;D .1∶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海王星和冥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B .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C .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偏离根据万有引力计算出来的轨道,其原因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其它行星的引力作用;D .以上均不正确.(6)行星的平均密度是ρ,靠近行星表面的卫星运转周期是T ,试证明:ρT 2是一个常量,即对任何行星都相同.(7)已知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太阳的半径是R ,则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多少?(万有引力恒量为G)(8)已知月球的半径是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万有引力恒量为G ,若忽略月球的自转,试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表达式.(9)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个不知名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宇航员着手进行预定的考察工作.宇航员能不能仅用一只表通过测定时间来测定该行星的密度?说明理由及推导过程,并说明推导过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10)太阳光经500s 到达地球,已知地球的半径是6.4×106m ,试估算太阳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的比值(光速c =3×108m/s ,结果取1位有效数字).★滚动训练★(11)从离地面高为H 的A 点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2s .在A 点正上方且离地面高为2H 的B 点,以相同方向平抛另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s ,两物体在空中的运动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都从同一个屏M 的顶端擦过,求屏M 的高度.(12)如图6-3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 的小环,当圆环以角速度ω绕着环心的竖直轴旋转时,求小环偏离圆环最低点的高度.五、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例1】一人造地球卫星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的15倍.试估算此卫星的线速度(已知地球半径R =6400km).【分析与解答】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满足的关系式为 G 2)R 16(M m =m R 16v 2① 式中:m 为卫星质量;M 为地球质量;16R 为卫星的轨道半径.由于地球质量M 未知,所以应设法用其他已知常数代换,在地球表面mg =G 2RMm ② 由①、②两式消去GM ,解得v =1610468916R 6⨯⨯=..g =2.0×103(m/s). 注意:有些基本常知,尽管题目没有明显给出,必要时可以直接应用,如在地球表面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地球自转周期T =24小时,公转周期T =365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30天等.【例2】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速度v =r /R 20g ,其中g 为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R 0为地球的半径,r 为卫星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下面哪些说法正确?A .题目中卫星速度表达式是错误的;B .由速度表达式知,卫星离地面越高,其速度也越大;C .由速度表达式知,卫星环绕速度与轨道半径平方根成反比;D .从速度表达式可知,把卫星发射到越远的地方越容易.【分析和解答】卫星绕地球转动时,F 引=F 心所以,G 2r M m =m r v 2(其中m 是卫星质量,M 是地球的质量),故v =r GM , 而在地球表面:mg =G 20R M m (其中m 为地面上物体的质量)故有GM =g R 02,所以v =r /R 20g , 由此可知A 是错的,C 为正确的.又因为v 是环绕速度,故离地球越远处卫星环绕速度越小,但发射卫星到越远,克服地球引力作功越多,所需初速越大,故D 错(注意区分:发射初速度与环绕速度).●课堂针对训练●(1)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 地(引力常量G 为已知):A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B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2;C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率v 3和运行周期T 3;D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 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4.(2)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上的运行速度;C .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D .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因此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度是一定的;B .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虽被确定,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度增大,高度降低,速度减小;C .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相对地面静止不动;D .以上均不正确.(4)人造地球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物体:A .不受地球引力作用;B .受到的合力为零;C .对支持它的物体没有压力作用;D .不受地球引力,也不受卫星对它的引力.(5)实际中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一定________第一宇宙速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6)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 和R ,则:①它们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之比是多少?②它们公转的周期之比是多少?(7)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之比为R 1∶R 2=4∶1,求这两颗卫星的:①线速度之比v 1∶v 2=? ②角速度之比ω1∶ω2=?③周期之比T 1∶T 2? ④向心加速度之比a 1∶a 2=?(8)为转播电视节目,发射地球的同步卫星,它在赤道上空某高度处随地球同步运转,地球半径为640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它的高度和线速度大小.(9)如图6-4所示,两颗靠得很近的恒星称为双星,这两颗星必须各以一定速率绕某一中心转动才不致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相距为L ,万有引力常数为G .求:①双星转动中心位置O 与m 1的距离; ②转动周期.(10)一颗在赤道上空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 =3R(R 为地球半径),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卫星的运行周期是多大?若卫星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已知地球自转角速度为w 0,某一时刻该卫星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正上方,再经过多少时间它又一次出现在该建筑物正上方?★滚动训练★(11)如图6-5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两端各连接一个质量都是m 的小球,使它们以轻杆中点为轴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 =2πgL .求两小球通过竖直位置时杆分别对上下两球的作用力,并说明是拉力还是支持力.●补充训练●(1)如图6-6中的圆a 、b 、c ,其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言:A .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a ;B .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C .卫星的轨道不可能为c ;D .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为b .(2)人造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半径越大,环绕速度越小,周期越小;B .半径越大,环绕速度越小,周期越大;C .所有卫星的环绕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D .所有卫星角速度都相同,与半径无关.(3)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线速度为v ,周期为T ,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 ,可能的办法是: A .R 不变,使线速度变为v /2; B .v 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2R ;C .轨道半径变为43R ;D .无法实现.(4)“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宇宙中一种特殊天体,在“黑洞”引力作用范围内,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它的束缚,甚至连光也不能射出.研究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的黑洞可能是由于超中子星发生塌缩而形成的.2001年10月22日,欧洲航天局由卫星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型黑洞,被命名为:MCG6-30-15.假设银河系中心仅此一个黑洞,已知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根据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估算出该黑洞的质量:A .太阳系质量和运动速度;B .太阳系绕黑洞公转的周期和到“MCG6-30-15”的距离;C .太阳系质量和到“MCG6-30-15”的距离;D .太阳系运行速度和“MCG6-30-15”的半径.(5)物体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上的1/6,这说明:A .地球的直径是月球直径的6倍;B .月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6;C .月球吸引地球的引力是地球吸引月球引力的1/6;D .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1/6.(6)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C 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6-7所示,已知m A =m B <m C 知,则三个卫星:A .线速度关系:v A >vB =vC ; B .周期关系:T A <T B =T C ;C .向心力大小:F A =F B <F C ;D .半径与周期关系:2C 3C 2B 3B 2A 3A T R T R T R ==. (7)宇航员在一行星上以速度为v 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经t 秒钟后落回手中,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 ,要使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沿星球表面抛出的速度至少应是多少?(8)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 1,轨道半径为R 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 2,轨道半径为R 2,则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质量的多少倍?(9)有m 1和m 2两颗人造卫星,已知m 1=m 2,如果m 1和m 2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1∶v 2=?;如果m 1的运行轨道半径是m 2的运行轨道半径的2倍,则它们的速度之比v 1∶v 2=?(10)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 ,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这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多少?(11)某一高处的物体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的一半,则其距地心距离是地球半径R 的多少倍?(12)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计划进入预定轨道,用时t 秒绕地球运行了n 圈后,安全返回地面,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达到新的水平.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飞船绕地球飞行时离地面的高度.(13)已知地球半径约6.4×106m ,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做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4)在火箭发射卫星的开始阶段,火箭与卫星一起竖直上升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5m/s 2,卫星封闭舱内用弹簧秤挂着一个质量m =9kg 的物体,当卫星竖直上升到某高度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5N ,求此时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地球半径R =6.4×103km ,g =10m/s 2)(15)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的初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3L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16)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如图6-8所示,A 、B 、C 为纸带上的3个点,测AB 间距离为0.980cm ,BC 间距离为1.372cm ,已知地球半径为6.37×106m ,试计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少?(电源频率为50Hz)(17)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α=40°,已知地球半径R 、地球自转周期T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视为常量)和微波信号传播速度为c .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参考答案一、行星的运动 二、万有引力定律 三、引力常量的测定:(1)D(2)D(3)D(4)D(5)BD(6)BD(7)4(8)5.8天(9)94G(10)41g (11)p /q 2(12)42h(13)1∶3. 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1)B(2)A(3)B(4)B(5)AC(6)略(7)323RGT r 3π(8)rG 43π月g (9)3π/GT 2(10)3×105(11)6H/7(12)R -g /ω2.五、人造卫星、宇亩速度:(1)AC(2)AD(3)AC(4)C(5)小于(6)①22Mr R m ;②33R r (7)1∶2,1∶8,8∶1,1∶16(8)3.56×104km ,3.1×103m/s(9)①)(L 212m m m +;②)(G L 2213m m +π(10)6π;03R 3/6ωπ-g (11)21mg ,支持力;23mg ,拉力. 本章补充训练: (1)B(2)B(3)C(4)B(5)D(6)ABD(7)t /R 20v (8)21322231T R T R (9)1∶1,1∶2(10)16km/s(11)2(12)222n 4t R π2g -R(13)4×108m(14)3.2×103km(15)22Gt 3L R 32(16)7.9km/s .(17)C cos )4T R (R 2R )4T R (312223222αππg g 22-+.。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4.2 抛体运动
第2节抛体运动学案基础知识:一、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条件:v0≠0,沿水平方向;只受重力作用。
二、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1.研究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2.基本规律(1)位移关系(2)速度关系三、斜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v0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斜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
4.基本规律(以斜上抛运动为例,如图所示)(1)水平方向:v0x=v0cos θ,F合x=0;(2)竖直方向:v0y=v0sin θ,F合y=mg。
考点一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典例1]在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随后的运动中()A.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在不断改变B.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一直减小C.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率的改变量相等D.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能的改变量相等[典例2](多选)如图所示,从某高度处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到达地面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 tan θB.小球在t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C.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D.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分解思想在平抛运动中的应用(1)解答平抛运动问题时,一般的方法是将平抛运动位移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这样分解的优点是不用分解初速度也不用分解加速度。
(2)画出速度(或位移)分解图,通过几何知识建立合速度(合位移)、分速度(分位移)及其方向间的关系,通过速度(位移)的矢量三角形求解未知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3.2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实验验证&两类动力学问题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 =ma ,F 与a 具有瞬时对应关系.3.力学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2)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质量(kg)、长度(m)和时间(s).(3)导出单位有N 、m/s 、m/s2等.1.x-t 图象的理解核心素养一 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加速度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和2m .物块A 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 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 、B 挨在一起但A 、B 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某时刻把细线剪断,当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A 的加速度为0B .物块A 的加速度为g 3C .物块B 的加速度为0D .物块B 的加速度为g 2解析:剪断细线前,弹簧的弹力:F 弹=mg sin 30°=12mg ,细线剪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F弹=12mg ;剪断细线瞬间,对A 、B 系统,加速度为:a =3mg sin 30°-F 弹3m =g 3,即A 和B 的加速度均为g 3,故选B.答案:B2.在欢庆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在夜晚燃放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 s 末到达离地面100 m 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 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 倍,那么v 0和k 分别等于(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25 m/s 1.25B .40 m/s 0.25C .50 m/s 0.25D .80 m/s 1.25解析:根据h =12at 2,解得a =12.5 m/s 2,所以v 0=at =50 m/s ;上升过程礼花弹所受的平均阻力F f =k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mg +F f m=(k +1)g =12.5 m/s 2,解得k =0.25,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6 s 内,不存在甲、乙加速度相同的时刻B .0~6 s 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 .3 s 末,甲受到的合力小于乙受到的合力D .若甲、乙在t =0时刻相遇,则它们在0~6 s 内还会相遇两次2.力 F 1 单独作用在物体 A 上时产生的加速度 a 1 大小为 5m/s 2,力 F 2 单独 作用在物体 A 上时产生的加速度 a 2 大小为 2m/s 2,那么,力 F 1 和 F 2 同时作用在 物体 A 上时产生的加速度 a 的大小不可能是( )A .5m/s 2B .3m/s 2C .8m/s 2D .7m/s 23.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A .B .C .D .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静置一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斜劈A ,其质量为M ,两个底角均为3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万有引力定律(第1课时)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第1课时-----导学思练测学习目标:1.了解开普勒三定律内容,会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知道适用范围。
3.掌握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
一、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试题情境生活实践类地球不同纬度重力加速度的比较学习探究类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利用“重力加速度法”、“环绕法”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卫星运动参量的分析与计算,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天体的“追及”问题,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双星或多星模型。
二、考点总结与提升(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一段探索的历程回扣教材,阅读课本P46--P48,涉及人物: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2、开普勒行星定律【知识固本】定律内容图示或公式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在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相等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跟它的公转周期的的比都相等a3T2=k,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深入思考】已知同一行星在轨道的两个位置的速度:近日点速度大小为v 1,远日点速度大小为v 2,近日点距太阳距离为r 1,远日点距太阳距离为r 2。
(1)v 1与v 2大小什么关系? (2)试推导r 1v 1=v 2r 2【考向洞察】近似计算可以使题目更加简单! 【知识提升】①行星运动 近似圆 处理。
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运转,对于卫星绕行星运转,也遵循类似的运动规律。
③比例系数k 与 有关,与行星或卫星质量无关,是个常量,但不是恒量,在不同的星系中,k 值 。
(二)万有引力定律 【知识固本】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成反比。
即F = ,G 为引力常量,通常取G =6.67×10-11N ·m 2/kg 2,由物理学家卡文迪什测定。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学案: 机械能
一、功【例1】用水平拉力F=1000N拉质量M=500kg的大车移动10m,用相同的水平拉力拉质量m=50kg的小车也移动10m,则两次拉力所做功相比较:A.拉大车做功多;B.拉小车做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无法判断.【分析与解答】由公式W=Fscosα知,题中两次情况下,力与位移及α均相同,则做功也一定相同,所以C选项正确.【例2】如图7-1,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s,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问:(1)物体在运动中受几个力?哪些力做了功?(2)做功的力分别做了多少功?合力做功多少?【分析与解答】(1)先作受力分析如图7-2所示,则此物体受四个力作用,因为物体沿水平面运动,因而重力G与支持力F N不做功,只有拉力F与摩擦力F f做功.(2)拉力F所做的功W F=Fscosα阻力F f所做的功W Ff=F f scosα=-F f s∴ F f=F N·μ=μ(G-Fsinα)即阻力所做的功W Ff=-μ(G-Fsihα)s求合外力所做的功时,可用W合=W1+W2+…,也可用W合=F合·s所以W合=Fscosα-μ(G-Fsinα)·s=F·s(μsinα+cosα)-μmg·s课堂针对训练(1)关于功的定义式W=Fscos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必须是恒力; B.s是物体通过的路程;C.α是位移与作用力之间的夹角; D.s一定是物体对地发生的位移.(2)关于1J的功,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质量为1kg的物体沿力F的方向移动1m,力F所做的功等于1J;B.把质量为1kg的物体,竖直匀速举高1m,举力所做的功等于1J;C.把重1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1m,水平推力所做的功等于1J;D.把重1N的物体,竖直匀速举高1m,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1J.(3)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B.力对物体做功少,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D.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位移与力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4)“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与“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取正值)”,这两种讲法A.是等效的;B.是不等效的;C.互为矛盾的.(5)一物体沿水平桌面通过位移S从A运动到B,如图7-3所示,若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各为多少?(6)如图7-4所示,某人以恒力F=10N拉车,使车前进5m,人做的功是多少?(7)如图7-5所示,力通过一个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物体提升,m向上的加速度为a,在m 上升h的过程中.求拉力和重力分别做了多少功?(8)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25kg,在与水平面成60°角,大小为10N的斜向上的力F作用下,经历10s时间,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中力F在10s内做的功(g取10m/s2).①设水平面光滑;②设物体和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它们间弹力的0.3倍.(9)如图7-6所示,在水平推力作用下A与B保持相对静止,且向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L,那么,在此过程中B对A的支持力做了多少功?(设A的质量为m,B的倾角为α)★滚动训练★(10)在某一星球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测出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若已知星球的半径为R0,则在该星球上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少?(11)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拉物体时,物体匀速前进.若此力大小不变,改为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仍能匀速前进,求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功》习题课【例1】在水平粗糙地面上,使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是斜上拉力,第二次是斜下推力,两次力的作用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力的大小也相同,位移大小也相同,则:A.力F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相同;B.力F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相同;C.力F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相同;D.力F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不相同.【分析和解答】正确答案是B.根据恒力做功的公式W=F·scosα,由于F、s、α都相同,故力F做功相同.求合力功时,先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图如图7-7所示,下面用两种方法求合力做的功.方法一:由于斜上拉和斜下推物体而造成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同,从而使滑动摩擦力f=μN的大小不同,因而合力f合=Fcosα-f不同,∴由W合=F合scosα知W合不相同;方法二:因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只有F和f做功,而F做功W F=F·scosα相同,但摩擦力做功W f=-f s因f不同而不同,∴由W合=W F+W f知W合不相同.【例2】如图7-8所示,某个力F=10N作用于半径为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功应为多少?若力F的作用点是一个小球,且球与圆心O是用半径为R的绳连结,则转动一周绳拉力做的功为多少?【分析和解答】本题考查对功的概念理解.某个力做功,其大小不变而方向改变时,计算这个力所做的功,切莫把初、末位置的位移s直接代入W=Fscosα来计算总功.正确的分析是:由于F的方向保持与作用点的速度方向一致,因此F一定做了功,F做的功不为零,因此可把圆周划分成很小段Δs来研究.如图7-9,当各小段的弧长Δs i足够小(Δs i→0)时,在这Δs i内F的方向几乎与该小段的位移方向重合.∴ΔW F=FΔs1+FΔs2+…+F·Δs i=F·2πR=20π(J).(这等于把这段曲线拉直)由于绳的拉力始终与球线速度垂直,则在Δsi→0时,在Δsi内绳拉力的方向几乎与该小段的位移垂直,所以每小段位移内绳拉力做功为零,因此拉力不做功.【例3】如图7-10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滑上斜面,上滑到最高点后又沿原路返回.已知斜面倾角为θ,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上滑的最大高度为h.则物体从开始滑上斜面到滑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是多少?摩擦力做功是多少?【分析与解答】由于重力是恒力,所以可直接用公式W=F·scosα计算.因为回到原出发点时位移为零,所以重力做功W G=0.由于摩擦力是变力(方向变,上滑时沿斜面向下,下滑时沿斜面向上),所以要分段运算.∵ W f 上滑=f ·scos θ=-μmg cos θ·θsin h =-μmg hcot θ W f 下滑=f ·scos θ=μmg cos θ·θsin h =-μgmg hcot θ ∴ W f 总=W f 上滑+W f 下滑=-2μmg hcot θ【总结与提高】求某个力做的功,必须判断是恒力还是变力.若是恒力,则只需找出位移,直接代入公式W =F ·scos α计算;若是变力,则要求分段考虑.●课堂针对训练●(1)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水平推力F 推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前进s ;②水平推力F 推一质量为2m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前进s ;③与水平面成60°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 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光滑平面上前进2s ;④与斜面平行的力F 拉一质量为3m 的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上前进s .这几种情况下关于力F 做功多少的正确判断是:A .②做功最多;B .④做功最多;C .①做功最少;D .四种情况做功相等.(2)一个人从深4m 的水井中匀速提取50N 的水桶至地面,在水平道路上行走了12m ,再匀速走下6m 深的地下室,则此人用来提水桶的力所做的功为:A .500J ;B .1100J ;C .100J ;D .-100J .(3)如图7-11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由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上端A 以初速v 0滑下,在滑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 .滑块由A 滑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__,弹力做功为________,摩擦力做功为________.从A 滑到C 后,又滑回到B ,则这一过程摩擦力做功为________.(4)质量为3kg 的物块,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10N 的拉力,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为2m .斜面的倾角30°.画出物体受力分析图,并求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及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5)以一定的初速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 ,则从抛出至回到原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是多少?(6)如图7-12,质量为m ,边长为a 的正方体放在长为l 的水平桌面上,且与桌面左侧相齐,物体与桌面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把物体从桌面右端拉出,则F 至少做功是多少?(7)用力拉一质量为m 的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s ,已知力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方向斜向上,物体和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此力做的功是多少?(8)如图7-13,质量分别为m 、M 的A 、B 两木块叠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 与B 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一水平拉力F 作用于B ,使A 和B 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运动的位移为s ,则在这过程中F 做的功为多大?摩擦力对A 做的功为多大?(9)如图7-14所示,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在此过程中子弹钻入木块的深度为d,木块的位移为s,木块对子弹的摩擦力大小为f.求木块对子弹的摩擦力做的功和子弹对木块的摩擦力做的功分别是多少?★滚动训练★(10)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v2,地球半径为R,则:A.a1/a2=r/R;B.a1/a2=R2/r2;C.v1/v2=R2/r2;D.v1/v2=r/R.(11)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均匀分布的星球最小自转周期为多少?二、功率【例1】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力F的功率是:A.F2t1/2m;B.F2t12/2m;C.F2t1/m;D.F2t12/m.【分析和解答】正确答案是C.此题很多同学错选A,原因是错误理解题目所求的功率是平均功率.正确的解答是:因题目所求的是t1时刻的功率,即是求瞬时功率,故不能用P=W/t求,因P=W/t求的是t1内的平均功率,而只能用P=F·v求瞬时功率.∵物体加速度a=F/m.t1时刻速度v1=at1=Ft1/m.∴ P=F·v1=F2t1/m.故正确答案是C.若此题中,F与水平方向成夹角θ时,P=F2t1cos2θ/m.【例2】汽车发动机的额定牵引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0.1倍,试问:①汽车保持以额定功率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②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分析和解答】①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由公式P=F·v得牵引力和速度成反比,所以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大,牵引力不断减小,即汽车是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当牵引力减小到和阻力f相等时,加速度为零,这时汽车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汽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7-15所示.∴ 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a =0,此时,⎭⎬⎫===m F P F v mg f ·μ⇒v m =P/μmg =6.0×104/0.1×5×103×10=12(m/s). ②当汽车保持恒定的加速度时,即保持牵引力不变,速度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当发动机的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功率不能再增加.汽车将以恒定的功率再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牵引力减小到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最终以这个速度做匀速运动.这样,汽车的运动包括三个不同的过程:先匀加速运动,然后是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是匀速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7-16所示.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F -μmg )/m ,∴ F =m (a +μg )=5×103×(0.5+0.1×10)=7.5×103(N).设保持匀加速的时间为t ,匀加速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1,则:v 1=at .汽车速度达到v 1时:P =F ·v 1.∴ t =P/Fa =6.0×104/7.5×103×0.5=16(s) ●课堂针对训练●(1)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A .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B .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C .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D .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2)某中等体重的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用100s 时间走上20m 高的高楼,估测他登楼时的平均功率最接近的数值是:A .10W ;B .100W ;C .1KW ;D .10KW .(3)已知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t 秒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4)汽车由静止起动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运动,则汽车达到额定功率时,汽车的速度:A .同时达到最大值;B .还没有达到最大值;C .在没有达到额定功率前达到最大值;D .此后保持不变.(5)钢球在足够深的油槽中由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球的阻力正比于其速率,则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阻力对球做功的功率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最接近于图7-17中的哪一个?(6)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g 取10m/s 2,则前3s内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 ;第2s 内的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 ;第3s 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W .(取sin37°=0.6)(7)将20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 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4m ,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多少?到达4m 末端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多少?(g 取10m/s 2)(8)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并不恒定,当速度很大时,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时要把飞机、轮船的最大速度增大到2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到原来的多少倍?(9)质量为2t 的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恒等于额定功率30kW ,在水平公路上能达到最大速度为15m/s ,当汽车的速度为10m/s 时的加速度为多少?(10)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 ,汽车质量为5t ,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设阻力是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1m/s 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g 取10m/s 2)★滚动训练★(11)如图7-18所示的四种情况中,A 、B 两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则:A .图甲中,A 、B 间摩擦力对A 做正功; B .图乙中,A 、B 间摩擦力对A 做负功;C .图丙中,A 、B 间摩擦力对A 做正功;D .图丁中,A 、B 间摩擦力对A 做负功.(12)弹簧原长l 0=15cm ,受拉力作用后弹簧逐渐拉长,当弹簧伸长到l 1=20cm 时,作用在弹簧上的力为400N ,问拉力对弹簧作了多少功?三、功和能 四、动能 动能定理 【例1】用拉力F 使一个质量为m 的木箱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冰道上移动了s ,拉力F 跟木箱前进的方向的夹角为α,木箱与冰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箱获得的速度.(如图7-19)【分析和解答】此题知物体受力,知运动位移s ,知初态速度,求末态速度.可用动能定理求解.拉力F 对物体做正功,摩擦力f 做负功,G 和N 不做功.初动能E k1=0,末动能E k2=21mv 2. 由动能定理得:Fscos α-f s =21m v 2.而:f =μ(mg -Fsin α):解得:v =m mg /s ]sin F (cos F [2αμα--.注意:此题亦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但麻烦些,一般可用动能定理求解的,尽可能用此定理求解.【例2】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若物体受水平力F 的作用从静止起通过位移s 时的动能为E 1,当物体受水平力2F 作用,从静止开始通过相同位移s ,它的动能为E 2,则:A .E 2=E 1;B .E 2=2E 1;C .E 2>2E 1;D .E 1<E 2<2E 1.【分析和解答】正确答案为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哪些力和各力做功情况(正功还是负功或不做功),然后由动能定理分析判断.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通过位移s 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由动能定理可得: 水平力为F 时:(F -f )s =E 1水平力为2F 时:(2F -f )s =E 2则 E 2=2(F -f )s +f s =2E 1+f s >2E 1注意:此题列动能定理方程时,易漏掉摩擦阻力的功,误认为Fs 是合外力所做的功.●课堂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就是功,功就是能;B .做功越多,物体的能就越大;C .外力对物体不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量;D .能量转化的多少可用功来量度.(2)一辆汽车沿斜面向上匀速行驶,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牵引力和重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B .汽车牵引力做正功,重力和阻力做负功;C .汽车发动机消耗了汽油的内能,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和克服阻力产生的内能;D .汽车的动能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3)某人用手将1kg 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手对物体做功12J ;B .合外力做功2J ;C .合外力做功12J ;D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4)质量是10g 的子弹以400m/s 的速度由枪口射出,它的动能E k =________,若枪管的长度为0.5m ,子弹在枪管中受到的平均合力F =________.(5)如图7-20甲、乙所示,某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拉力F ,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 .第一次是把物体放在一光滑平面上,第二次是把物体放在一个粗糙的平面上.比较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则W 1________W 2;若比较这两次物体所增加的动能,则E k1________E k2(填=、<、>)(6)质量为0.5kg 的物体,原来以速度为2m/s 做匀速运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4N 的力的作用,发生的位移2m ,物体的末动能是多大?(7)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 射入一树干中,射入深度为s ,设子弹在树中运动阻力是恒定的,那末,子弹以v /2的速度水平射入树干中,射入深度为多少?(8)如图7-21,用水平恒力F ,将质量为m 的物体A 从静止开始自长为L 、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推至顶部,刚达顶点时速度为v ,求A 和斜面间的摩擦力.(9)材料相同的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且m 1=4m 2,当它们以相同的初动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它们的滑行距离之比s 1∶s 2和滑行时间之比t 1∶t 2分别是多少?(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滚动训练★(10)根据观察,在土星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该环是土星的连续物还是小卫星群,可测出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 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v 与R 成正比,则环是连续物;B .若v 2与R 成正比,则环是小卫星群;C .若v 与R 成反比,则环是连续物;D .若V 2与R 成反比,则环是小卫星群.(11)汽车质量为2×103kg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 ,它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可达20m/s ,现汽车在公路上由静止开始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汽车所受的阻力恒定,求:①汽车所受的阻力多大?②这个匀加速运动过程可以维持多长时间?③开始运动后3s 末,汽车发动机的瞬时功率为多大?动能定理习题课【例1】质量为m 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 g ,此后小球继续做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A .41mg R ;B .31mg R C .21mg R ; D .mg R . 【分析和解答】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通过这半个圆周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未知,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是变力.求此变力所做的功应从功和能的关系入手,由动能定理求出,但先应分别求出小球在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动能.如图7-22所示,小球在最低点A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7mg -mg =m R v 2A ,则 E KA =21mv A 2=3mg R . 小球在最高点B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m R v 2B ,则E KB =21mv B 2=21mg R 小球从A 经半个圆周运动到B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W 1+W 2+…=ΔE K 得:W 阻+W G =ΔE K即:W 阻-mg ·2R =21mv B 2-21mv A 2 ∴ W 阻=-21mg R 则:W 克=|W 阻|=21mg R 【例2】质量为M =500t 的机车,以恒定功率从静止起动,经时间t =5min ,在水平轨道上行驶了s =2.25km ,速度达到最大v m =15m/s .试求:(1)机车的功率P ;(2)机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分析和解答】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牵引力为一变力,做变加速运动不可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应利用动能定理.牵引力(变力)的功率可由功率公式P =tW 求解:W =Pt . 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由于速度越来越大,由P =F ·v 可知,牵引力不断减小.机车运动过程中,牵引力和阻力对机车做的总功等于机车动能的增加.(1)Pt -f s =21M v m 2-0……………………………………① 其中,f 为机车所受平均阻力.当机车速度达到v m 时,应有:P =f ·v m …………………②由②式得:f =mP v …………………………………………③ 将③代入①解得:P =1510252605151050021s t M 213232m ⨯⨯⨯⨯⨯=-.m v v =3.75×105W 即机车功率为3.75×105W(2)将P =3.75×105代入③得:f =15107535⨯.=2.5×104N 机车所受平均阻力为:2.5×104N【总结与提高】处理力学运动,动能定理比牛顿运动定律更具普遍性,而且,更显简捷方便.但是,很多同学接触到力问题更习惯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希望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能更理智地选取适当的解题方法.●课堂针对训练●(1)一学生用100N 的力将静置于地面的质量为0.5kg 的球以8m/s 的初速沿水平方向踢出20m 远,则该学生对球做的功是:A .200J ;B .16J ;C .1000J ;D .无法确定(2)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小球在水平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很缓慢地移到Q 点(如图7-23所示),则力F 所做的功为:A .m gl ·cos θ;B .m gl ·(1-cos θ);C .F l ·sin θ;D .F l ·cos θ.(3)一辆卡车从静止开始由山顶向山下下滑,卡车司机关闭了发动机,滑到山底速度是4km/h,如果卡车关闭发动机以初速度3km/h由山顶滑下,则卡车滑到山底的速度是:A.4km/h;B.5km/h;C.6km/h;D.7km/s.(4)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经A点时开始受恒定的水平拉力F作用,该物体沿直线运动到B点,已知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与在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此过程中:A.物体一定为匀速直线运动; B.F与摩擦力的方向必始终相反;C.F与摩擦力所做总功为零; D.摩擦力所做总功为零.(5)质量为m的球由距地面高为h处无初速下落,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恒为重力的0.2倍,球与地面碰撞时无能量损失而向上弹起,球停止后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6)如图7-24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用细绳经过光滑小孔而牵引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拉力为某个值F时转动半径为R,当拉力逐渐减小到F/4时,物体仍作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2R,则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是多少?(7)如图7-25所示,物体沿一曲面从A点无初速滑下,滑至曲面的最低点B时,下滑高度为5m,若物体的质量为1kg,到B点时的速度为6m/s,则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8)一列车的质量是5.0×105kg,在水平平直的轨道上以额定功率3000kW加速行驶,行驶过程中阻力恒定,当速度由10m/s加速到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30m/s时,共用了2min,则在这段时间内列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米?(提示:当列车匀速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牵引力作功W F=P·t)(9)如图7-26所示,一弹簧振子,物块的质量为m,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起初,用手按住物块,物块的速度为零,弹簧的伸长量为x.然后放手,当弹簧的长度回到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v0,试用动能定理求此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滚动训练★(10)地球上站立着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经长时间观察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A.两人都站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不相等的;B.两人都站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是相等的;C.一人站在南极,一人站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是相等的;D.一人站在南极,一人站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不相等的.(11)汽车的质量为m=4×103kg,额定功率P额=80kW,运动中阻力大小为车重的0.1倍.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以F =8.0×103N 的牵引力出发,求:①经多长时间汽车达到额定功率;②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运动中的最大速度多大;③汽车加速度为0.6m/s 2时的速度多大. 《动能定理》【例1】一质量为2kg 的铅球从离地面2m 高处自由下落,陷入沙坑中2cm 深处.求沙子对铅球的平均阻力.见图7-27.(g =10m/s 2)【分析和解答】小球的运动包括自由落体和陷入沙坑减速运动两个过程,知初末态动能,运动位移,应选用动能定理解决,且处理方法有两种:(一)分段列式:铅球自由下落过程设小球落到沙面时速度为v 则:mg H =21m v 2 v =H 2g =2102⨯⨯=210(m/s). 小球陷入沙坑过程,只受重力和阻力f 作用,由动能定理得:mg h -f h =0-m v 2/2.f =(mgh +mv 2/2)/h =[2×10×0.02+2×(210)2/2]/0.02=2020(N)(二)全程列式:全过程有重力作功,进入沙中又有阻力做功.∴ W 总=mg (H +h)-f h .由动能定理得:mg (H +h)-f h =0-0.故:f =mg (H +h)/h =2×10(2+0.02)/0.02=2020(N).【总结与提高】物体运动有几个过程时,对全程列式较简单.不管用什么方法列式,首要条件是准确分析判断有多少个过程,然后是逐个过程分析有哪些力做功,且各力做功应与位移对应.并确定初末态动能.【例2】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 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量得停止处与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 ,如图7-28所示,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和水平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分析和解答】设该斜面倾角为θ,斜坡长为l .过程一:物体沿斜面下滑时,重力和摩擦力在斜面上的功分别为:W G =mgl ·sin θ=mg hW f1=-μmgl ·cos θ过程二:物体在平面上滑行时仅有摩擦力做功,设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 2,则:W f2=-μmg S 2。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4.5 天体运动的三类热点问题
第5节 天体运动的三类热点问题 学案突破一 卫星的发射与变轨问题1.变轨原理及过程(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如图所示。
(2)在A 点(近地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在轨道Ⅰ上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
(3)在B 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
2.各物理量的比较(1)两个不同轨道的“切点”处线速度不相等。
图中v ⅢB >v ⅡB ,v ⅡA >v ⅠA 。
(2)同一个椭圆轨道上近地点和远地点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
从远地点到近地点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卫星的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图中v ⅡA >v ⅡB ,E k ⅡA >E k ⅡB ,E p ⅡA <E p ⅡB 。
(3)两个不同圆轨道上线速度大小不相等。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图中v Ⅰ>v Ⅲ。
(4)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的机械能E 不相等,“高轨高能,低轨低能”。
卫星变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图中E Ⅰ<E Ⅱ<E Ⅲ。
(5)卫星运行的加速度与卫星和中心天体间的距离有关,与轨道形状无关,图中a ⅢB =a ⅡB ,a ⅡA =a ⅠA 。
[典例1] (2021·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诊)2021年1月,“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
发射过程简化为如图所示:火箭先把卫星送上轨道1(椭圆轨道,P 、Q 是远地点和近地点)后火箭脱离;卫星再变轨,到轨道2(圆轨道);卫星最后变轨到轨道3(同步圆轨道)。
轨道1、2相切于P 点,轨道2、3相交于M 、N 两点。
忽略卫星质量变化( )A .卫星在三个轨道上的周期T 3>T 2>T 1B .由轨道1变至轨道2,卫星在P 点向前喷气C .卫星在三个轨道上机械能E 3=E 2>E 1D .轨道1在Q 点的线速度小于轨道3的线速度[典例2] (多选)若“嫦娥五号”从距月面高度为100 km 的环月圆形轨道Ⅰ上的P 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 km 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 落月,如图所示。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8.1 电场力的性质
第1节 电场力的性质 学案基础知识:一、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1.元电荷、点电荷(1)元电荷:e =1.6×10-19 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其中质子、正电子的电荷量与元电荷相同。
(2)点电荷:当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
2.静电场(1)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送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荷守恒定律 (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3)带电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
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 =k q 1q 2r2,式中k =9.0×109 N·m 2/C 2,叫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三、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
2.定义式:E =F q 。
单位为N/C 或V/m 。
3.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k Q r2。
4.方向: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5.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电场线 1.定义: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线的特点(1)不闭合: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无穷远处(或负电荷)。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8.2 电场能的性质
第2节电场能的性质学案基础知识:一、静电力做功和电势能1.静电力做功(1)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电荷量和电荷移动过程始、末位置间的电势差有关。
(2)计算方法①W=q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带电体在沿电场方向的位移。
②W AB=qU AB,适用于任何电场。
2.电势能(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称为电势能。
(2)说明:电势能具有相对性,通常把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3.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1)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减少量,即W AB=E p A-E p B。
(2)通过W AB=E p A-E p B可知:静电力对电荷做多少正功,电荷电势能就减少多少;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多少功,电荷电势能就增加多少。
(3)电势能的大小:由W AB=E p A-E p B可知,若令E p B=0,则E p A=W AB,即一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数值上等于将其从该点移到零电势能位置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
二、电势等势面1.电势(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E p q。
(3)矢标性:电势是标量,有正负之分,正(负)号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高(低)。
(4)相对性:电势具有相对性,同一点的电势因选取零电势点的不同而不同。
2.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
(2)四个特点:①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②电场线一定与等势面垂直,并且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③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反之越小。
④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相交。
三、电势差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 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的比值。
2.定义式:U AB=W AB q。
3.影响因素电势差U AB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移动的电荷q及电场力做的功W AB 无关,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4.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U AB=φA-φB,U AB=-U BA。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8.3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3节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案基础知识:一、电容器及电容1.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定义式:C=Q U。
(3)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4)单位:法拉(F),1 F=106μF=1012 pF。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影响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与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成正比,与极板间距离成反比。
(2)决定式:C=εr S4πkd,k为静电力常量。
二、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1.做直线运动的条件(1)初速度v0≠0粒子所受合外力F合=0,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2)初速度v0≠0粒子所受合外力F合≠0,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带电粒子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2.偏转(1)运动情况: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中,则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如图所示。
(2)处理方法:将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电场力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基本关系式:运动时间t=lv0,加速度a=Fm=qEm=qUmd,偏转量y=12at2=qUl22md v 20,偏转角θ的正切值:tan θ=v yv0=atv0=qUlmd v 20。
三、示波管1.示波管的构造①电子枪,②偏转电极,③荧光屏。
(如图所示)2.示波管的工作原理(1)YY′偏转电极上加的是待显示的信号电压,XX′偏转电极上是仪器自身产生的锯齿形电压,叫作扫描电压。
(2)观察到的现象①如果在偏转电极XX′和YY′之间都没有加电压,则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沿直线运动,打在荧光屏中心,产生一个亮斑。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8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8.1 电流 电阻 电功及电功率一、电阻、电阻定律 1.电阻(1)定义式:R =UI.(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2.电阻定律:R =ρlS.3.电阻率(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③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为零,成为超导体.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 成反比.2.公式:I =UR.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导电,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三、电功、电热、电功率 1.电功(1)定义: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电场力做的功. (2)公式:W =qU =IUt (适用于任何电路).(3)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电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公式:P =W /t =IU (适用于任何电路). 3.焦耳定律(1)电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2)计算式:Q =I 2Rt . 4.热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2)表达式:P =Qt=I 2R .1.x-t 图象的理解核心素养一 对电阻、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1)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电阻率是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小的材料导电性能好.(2)导体的电阻大,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不一定差;导体的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即电阻率小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定小. (3)导体的电阻、电阻率均与温度有关. 2.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的区别公式 R =ρl S R =UI区别 电阻定律的决定式 电阻的定义式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并不说明电阻与U 和I 有关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核心素养二 对欧姆定律及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1.欧姆定律不同表达式的物理意义(1)I =UR 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I 与电压U 成正比,与电阻R 成反比.(2)公式R =UI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明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不能错误地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2.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1)图5中,图线a 、b 表示线性元件,图线c 、d 表示非线性元件.(2)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故R a <R b (如图5甲所示). (3)图线c 的电阻减小,图线d 的电阻增大(如图乙所示).图5(4)伏安特性曲线上每一点的电压坐标与电流坐标的比值对应这一状态下的电阻. 深化拓展 (1)在I -U 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不是电阻的倒数. (2)要区分是I -U 图线还是U -I 图线.(3)对线性元件:R =U I =ΔU ΔI ;对非线性元件:R =U I ≠ΔUΔI.应注意,线性元件不同状态时比值不变,非线性元件不同状态时比值不同.核心素养三 电功、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1.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量度,电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度. 计算电功时用公式W =IUt ,计算电热时用公式Q =I 2Rt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电功和焦耳热之间的数量关系是W ≥Q 、UIt ≥I 2Rt .(1)纯电阻电路:如电炉等构成的电路,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此时有W=Q .计算时可任选一公式:W =Q =Pt =I 2Rt =UIt =U 2Rt .(2)非纯电阻电路:如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电流做功除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此时有W >Q .电功只能用公式W =UIt 来计算,焦耳热只能用公式Q =I 2Rt 来计算.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不再适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R =UI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B .由R =ρlS可知,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系C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 .所谓超导现象,就是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的现象解析:R =U I 是电阻的定义式,R 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A 错误;R =ρlS 是电阻的决定式,即电阻与ρ、l 、S 都有关系,故B 错误;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 错误;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故D 正确.答案:D2.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5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B .加11 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 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此导体为线性元件解析:对某些导电器材,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但曲线上某一点的UI 值仍表示该点所对应的电阻值.当导体加5 V 电压时,电阻R 1=UI =5 Ω,A 正确;当导体加11 V电压时,由题图知电流约为1.4 A ,电阻R 2大于1.4 Ω,B 错误;当电压增大时,UI 值增大,即导体的电阻增大,导体为非线性元件,C 、D 错误.答案:A一、填空题1.(1)电流是矢量,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学案:直线运动
一、几个基本概念t(s)0 1 2 3 4 5末x(m) 0 5 -4 -1 -7 1(1)A.前1s;B.前2s;C.前3s;D.前4s;E.前5s.(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A.第1s;B.第2s;C.第3s;D.第4s;E.第5s.(3)前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前1s;B.前2s;C.前3s;D.前4s;E.前5s.(4)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第1s;B.第2s;C.第3s;D.第4s;E.第5s.【分析与解答】根据位移与路程的定义进行判断.由上表可以看出:(1)前4秒内的位移最大,为-7m,D选项正确.(2)前5s中第2s的位移最大,为一9m,故B选项正确.(3)由于物体一直是运动的,故运动时间越长,其轨迹线越长,前5秒内的路程最长,所以E选项正确.(4)第2秒内的位移最大,第二秒内的路程也是最大,路程为9m,所以B选项正确.●课堂针对训练●(1)当人坐船行驶在河中观看两岸青山时,常有“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感觉,这是以________为参考系的.而变换一下目光,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这是以________为参考系.(2)第n秒内表示的是________s的时间,是从第________秒末到第________秒末的间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同一直线行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D.两人在公路上行走,且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则选择其中任一人为参考系,两人都是静止的.(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小于路程.(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h35min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s跑完100m;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h开播; D.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E.某场足球赛开赛15min甲队攻入一球.(6)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7)如图2-1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孤由A经B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8)一幢六层楼房,相邻两层楼窗台之间的距离都是3m.现从第三层楼窗台把一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抛出,它最高可达到第六层楼窗台,求这时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和路程.当它又继续下落经过第一层楼窗台时,求这时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和路程.(9)在运动场地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m远放置一个空瓶.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训练时,从中间某一瓶子处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返回再扳倒出发点处的瓶子,之后再折返扳倒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依次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滚动训练★(10)如图2-2所示,人向右水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 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摩擦力将减小; 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1课时)【例题】如图2-3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图象表示:A.A、B两人同向而行; B.A、B两人在第1s末后相遇;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s内,A走的位移比B走的位移大.【分析与解答】正确的选项为BD.从图中看出,A的位移减小,而B的位移先增大,再不变,后减小,所以开始AB是相向运动的.两图象相交于第1s末与第2s末之间的一个时刻,即此时A、B相遇.5s内A的位移为60m,路程也是60m;B有往返,在5s内位移为30m,而路程是90m.●课堂针对训练●(1)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后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头5s通过的路程是50m,头10s通过的路程是100m,头20s通过的路程是200m,则这列火车: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均不正确.(2)如图2-4所示为某质点的________图象.该质点在时间为零的时刻已处在离原点________km的地方,它在前2h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2h~4h处于________状态,4h~6h 作________运动.(3)图2-5中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4)如图2-6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在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甲、乙运动方向相反.(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象见图2-7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s0处;D.甲、乙同一地点出发;E.甲在中途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6)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其s-t图象见图2-8所示,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7)如图2-9是两辆汽车由同一地点到达同一目的地的s -t 图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两辆车是否同时出发,同时到达?②哪辆车在中途停了一段时间?③两辆车各做什么样的运动?(8)为了研究一辆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情况,可以在公路旁每隔100m 站一名拿着秒时间t/s0 4.9 10.0 15.1 19.9 …… 位移s/m 100 200 300 400 500 ……②汽车每秒内发生的位移多大?③汽车从10s 到30s 的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是多长?★滚动训练★(9)有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14N 、10N 、5N .其合力的最小值为:A .0N ;B .3N ;C .5N ;D .1N .(10)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A .只有唯一组解;B .一定有两组解; B .可能有无数解; D .可能有两组解.三、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例1】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m/s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8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和解答】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 =s/t ,设全程位移为2s ,则前一半位移的时间是t 1=s/v 1,后一半位移的时间t 2=s/v 2,则整段的时间是t 总=t 1+t 2=s(v 1+v 2)/v 1v 2,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 =2s/t 总=8484222121+⨯⨯=+v v v v ·=5.33(m/s). 可见,处理此类问题要注意找出位移和时间,不能草率代入v =(v 1+v 2)/2而求平均速度.【例2】如图2-10所示是A 、B 两物体的s -t 图象,试判定:(1)A 、B 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2)3s 末A 、B 的位移各是多少?(3)A 、B 的速度各是多大?【分析和解答】研究图象应先看纵、横轴各表示什么,采用什么单位.此题中是s -t 图象.(1)因为A 、B 的s -t 图象均为倾斜直线,说明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故A 、B 出均是匀速直线运动.(A 为反向匀速,B 为正向匀速)(2)由图象可知3s 末对应s A =0,s B =3m .(3)A 、B 的速度大小可通过求A 、B 直线斜率而得.v A =k A =tan αA =-t s ΔΔ=-0303--=-1(m/s),速度为负值,说明A 的运动方向和正方向相反.v B =k B =tan αB =0303--=1.5(m/s). 注意: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分清纵、横轴意义,熟记各种运动的图象及意义,切不要把图象当成物体运动的轨迹. ●课堂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 .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算术平均值;C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对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句话:A .物体在第1s 内的速度是4m/s ;B .物体在第2s 末的速度是4m/s ;C .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的速度是4m/s ;D .物体在通过某一段位移s 时的速度是4m/s .则以上叙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3)如图2-11所示,Ⅰ和Ⅱ分别是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象,则甲物体速度v 1=________m/s ,乙物体速度v 2=________m/s ,t =15s 时,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m ,在位移300m 处,Ⅰ物体超前Ⅱ物体________s .(4)短跑运动员在100m 竞赛中,测得7s 末的速度是9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9m/s;B.9.6m/s;C.10m/s;D.10.2m/s.(5)对各种速率和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相等.(6)如图2-12所示,小球沿光滑的轨道MN运动.从过A点开始计时,每隔0.5s记录一次小球的位置(用图中的黑点表示).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AB段做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是________cm/s.小球在经过3cm的坐标处时的速度为________cm/s.小球在BC段做________运动,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在整个AC段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7)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2-13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8)某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4m/s,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9)某运动物体,第1秒内平均速度是3m/s,第2、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6m/s,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骑车人从A沿直线运动到B,先以15km/h的速度通过了一半位移.剩下的时间内,一半时间以12km/h的速度运动,另一半时间以6km/h的速度运动.求他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滚动训练★(11)如图2-14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增大),另一端不动,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图2-15中的哪一个(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四、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课时)【例题】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16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v与时间t 的图像是图2-17中的哪一个?【分析与解答】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来进行判断.在图2-16所示的图象中,质点开始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一段时间后,又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回到出发点后又静止,且两次运动的速率相同,时间相同.所以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开始时负方向的速度不变,然后静止,速度为零,接着以正方向的速度运动相同的时间,以后的速度为零.所以只有A 图中的图像是正确的.●课堂针对训练●(1)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A.如果在某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便可断定它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如果在任意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都相等,便可断定它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如果在某两段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不相等,便可断定它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如果在某两段不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不相等,便可断定它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如图2-18所示,以下几个运动图象中不属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如图2-19所示,表示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则A.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则一定会相遇;C.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乙即使在一条直线上也一定不会相遇.(4)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s-t,v-t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有:A.s-t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轨迹,v-t图象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B.由s-t图象不能求出物体速度大小;C.由v-t图象可求出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某段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D.s-t图象可以不经过坐标原点.(5)如图2-20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物体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前4s内,当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21所示,则:①甲和乙的初速度方向怎样?其大小之比为多少?②什么时刻,两者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③在前6s内,甲的速度改变了多少?乙的速度改变了多少?(7)图2-22为质点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画出在该时间内它的速度-时间图象.(8)如图2-2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说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甲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滚动训练★(9)如图2-24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五、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分析和解答】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Δv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故加速度大时速度可以很小,反之加速度小时,速度可以很大,故D正确;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a的方向与v的方向是同向或反向,故A错;尽管Δv很大,若Δt也很大,由a=Δv/Δt可知a不一定大,故B错;物体有a时只是表明其速度变化,速度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或只有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故C错.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只有D.【例2】如图2-25所示,是某质点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AB 、BC 、CD 段的过程各做什么运动?(2)AB 、CD 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少?(3)质点在2秒末速度多大?【分析和解答】(1)AB 、CD 段的v -t 图是倾斜直线,说明这两段时间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质点在这两段作匀变速直线运动(AB 匀加、CD 匀减);BC 段是平行于x 轴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2)因为v -t 图线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大小,故a AB =tan αAB =0224--=1(m/s 2). a CD =tan θCD =-4504--=-4(m/s 2). (3)由图象知2s 末速度是4m/s . ●课堂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把正确的选出来;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 .没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一定不变;C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必有加速度;D .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为零.(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加速度大,则速度也大;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 .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4)下列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增大的;B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减小的;C .不管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D .因为物体作匀变速运动,故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5)由a =Δv /Δt 可知: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Δv /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6)图2-26是某质点的v -t 图象,则:A .前2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s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 .2-5s 内物体静止;C .前2s 的加速度是1.5m/s 2,后3s 加速度是-35m/s 2; D .3s 末物体的速度是5m/s . (7)飞机由静止开始运动,50s 内速度达到200m/s ,则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8)以10m/s 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s 停止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9)一小车正以6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小车获得2m/s 2的加速度而加速运动,当速度增加到10m/s 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10)一子弹用0.02s 的时间穿过一木板,穿入木板的速度是800m/s ,穿出木块的速度是300m/s ,则加速度为多少? ★滚动训练★(11)如图2-27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被水平推力F 压着,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当推力F 的大小增加到2F 时,则:A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B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 .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不变;D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一课时【例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 钟后作匀速运动,最后2s 钟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分析和解答】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图2-29所示,AB 为加速阶段,BC 为匀速阶段,CD 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 B , 故 v B =v 0+at =0+1×5=5(m/s)而质点作减速运动的初速即为匀速运动的速度,即v B =v C =5(m/s)在CD 的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末速v D =0,由v t =v 0+at 得a =(v t -v 0)/t =(0-5)/2=-2.5(m/s 2).负号表示a 方向与v 0方向相反.【例2】以12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大小是5m/s 2,求刹车后2s 末、6s末的速度.想一想答案是否合理,为什么?【分析与解答】据已知条件,如果用公式v t =v 0+at 来求速度,则v 2=12-5×2=2(m/s)v 6=12-5×6=-18(m/s).v 6为负值表示汽车倒退,这是不合理的.原因是汽车从刹车开始经过时间t =512a v 00--=-=2.4(s)后就停下来了,即在6s 的时间内,汽车只在前2.4s 内做减速运动,以后就处于静止状态了.∴ v 6=v 2.4=0【总结提高】解物理题不同于解数学题.对所得的结果要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合理.●课堂针对训练●(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v 0=2m/s ,加速度a =0.1m/s 2,则第3s 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5s 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2)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3m/s 2,若初速度大小是20m/s ,则经4s 质点的速度为________m/s .(3)质点在直线上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3m/s 2,则质点第3s 的初速度是________m/s 、末速度是________m/s .(4)图2-30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5)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如图2-31所示,则:A .6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2-4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3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且开始改变运动方向;D .2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4m/s .(6)如图2-32所示,直线①和②分别表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初速度各是多少?它们的加速度各是多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 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 2,则:①汽车经3s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②经5s 的速度是多少?③经10s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8)质点在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2-33所示,若在A 点时的速度是5m/s ,经3s 到达B 点速度是14m/s ,若再经4s 到达C 点,则在C 点的速度是多少?(9)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 后速度达到10m/s ,然后匀速运动了20s ,接着经2s 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 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10)卡车原来用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即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起的全过程用了12s .求: ①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②开始刹车后2s 末及10s 末的瞬时速度. ★滚动训练★(1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受到如图2-34所示的外力作用后,均在水平面运动,若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A .F f 甲>F f 乙>F f 丙;B .F f 甲<F f 乙<F f 丙;C .F f 甲=F f 乙=F f 丙;D .F f 乙>F f 甲>F f 丙. 第二课时【例1】汽车刹车前速度为5m/s ,刹车获得加速度大小为0.4m/s 2.(1)求汽车刹车开始后20s 内滑行的距离s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m 时所经历的时间t ;(3)静止前2.5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s ′.【分析和解答】(1)判断汽车刹车所经历运动时间由0=v 0+at 及加速度a =-0.4m/s 2得:t =-s405a v 0. s =12.5s <20s .汽车刹车经过12.5s 后停下来,因此20s 内汽车的位移只是12.5s 内的位移.根据v t 2-v 02=2as 得:s =)40(250a 2v v 2202t .-⨯-=-=31.25(m). 或用 s =v 0t +21at 2=5×12.5-21×0.4×12.52=31.25(m) (2)根据s =v 0t +21at 2得: t =40)30()40(255a )s (a 214v v 2200..--⨯-⨯-±-=-⨯⨯-±- 解得:t 1=10(s),t 2=15(s)(t 2是质点经t 1后继续前进到达最远点后反方向加速运动重新达到位移为s 时所经历的时间,很显然,t 2不合题意,必须舍去)(3)把汽车的减速过程看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出汽车以0.4m/2的加速度经过2.5s的位移,即:s ′=21at 2=21×0.4×2.52=1.25(m).也可以用下面方法求解: ∵ 静止前2.5s 末即是开始减速后的10s 末,10s 末速度v 10=v 0+at =5-0.4×10=1(m/s),∴ s ′=v 10t ′+21at ′2=1×2.5-21×0.4×2.52=1.25(m) 【例2】(教学建议:此题难度较大,高一阶段不宜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仅供有能力学生选学)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 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 ,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 ,以后只能维持这速度4.0s .设猎豹距离羚羊x 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 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分析与解答】解:设猎豹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60m 达到最大速度用时间t 1,则s 1=1v t 1=2v m 1t 1,t 1=3060v s 2m 11=4(s). 羚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50m 速度达到最大,用时间为t 2,则s 2=2v t 2=2v m 2t 2,t 2=m 22S v 2=25502⨯=4(s). (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则猎豹减速前的匀速运动时间最多4.0s ,而羚羊最多匀速3.0s 而被追上,此x 值为最大,即x =s 豹-s 羊=(60+30×4)-(50+25×3)=55(m).∴ 应取x <55m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即最多奔跑60m ,用4s 时间;而羚羊只奔跑3s 的时间,故对羚羊:s 4=21a42 50=21a ×42 a =425(m/s 2) s 3=21a32=21×425×32=8225(m) x 最大值为:x =s 豹4s -s 羊3s =60-8225=31.87(m) ●课堂针对训练●(12)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m/s 2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则汽车前5s 内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_m .第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位移是________m .(13)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s =4t +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是米与秒.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 .4m/s 与2m/s 2;B .0与4m/s 2;C .4m/s 与4m/s 2;D .4m/s 与0.(14)A 、B 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 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2做匀加速运动;而B 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2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 1>a 2,则两车相比:A .A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B .B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大;C .A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D .B 行驶时间长,末速度小.(15)图2-35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t ,则物体在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 .v =(v 0+v t )/2;B .v >(v 0+v t )/2;C .v <(v 0+v t )/2;D .无法确定. (16)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是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A .v 0t -21at 2;B .a2v 20; C .2t v 0; D .21at 2. (17)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同2-36所示,则:A .乙比甲运动得快;B .在2s 末乙追上甲;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 远.(18)汽车以10m/s 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2m/s 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4s 通过的路程是多大?刹车后8s 通过的路程是多大?(19)汽车刹车时获得6m/s2的加速度,如果要在刹车后1.5s停下来,汽车行驶的最大允许速度是多大?刹车后还能滑行多远?(2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则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时发生的位移是多少?(2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已知在A点时速度为v A,在B点时速度是v B,则物体在A、B中点时速度是多少?在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多少?★滚动训练★(22)用轻绳AC和BC悬挂一重物,绳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2-37所示,绳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绳BC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00N,为了使绳不被拉断,所悬挂的重物的重力的范围为________.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例1】列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同一平直铁路上前方500m处,一货车以36km/h的速度同向行驶,为避免撞车,列车司机立即刹车.求列车刹车时加速度的最小值.【分析和解答】货车速度记为v1,列车速度记为v2,则v2>v1,列车与货车距离越来越小,v2<v1,列车与货车距离越来越大.可见,列车刹车后,开始列车距货车越来越近.若列车速度减小到与货车速度相等时,列车还没有追上货车(或刚好追上货车),此后列车距货车越来越远,不会相撞.方法一:设列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刹车后经时间t,列车速度与货车速度相等,这段时间内货车、列车位移分别为s1、s2,则不撞车的条件是:Δs=(s1+500)-s2≥0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有:s1=v1t s2=v2t-at2/2 v2-at=v1解得:a≥0.1m/s2即最小加速度为:0.1m/s2方法二:以货车为参考系,列车做初速度为v0=(v2-v1)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要列车不撞货车,即当列车追上货车前(或刚好追上时)速度减为零(对货车),即:(v2-v1)2/2a≤500解得:a≥0.1m/s2即最小加速度为:0.1m/s2【总结提高】本题解法很多,上述两种方法是能较好地反映物理过程和物理意义的方法.方法一的关键是分析不撞车的临界条件,方法二在方法一的基础上转换了参考系,因而更筒捷,但是,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例2】(此题难度较大,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请视实际情况而定)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以16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以4m/s的初速度、1m/s2的加速度和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分析和解答】解法一:两车同时同向出发,开始一段由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将使两车距离拉开.由于甲车作减速运动,乙车作加速运动,总有一时刻两车速度相同,此时两车相距最远.随着甲车进一步减速,乙车进一步加速,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使两车距离变小.当乙车追上甲车时,两车运动位移相同.当两车速度相同时,两车相距最远,此时两车运动时间为t1,速度为v1,a甲=-2m/s2,a乙。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2.2—力的合成与分解&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2)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3.力的合成的运算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在两个有向线段F1、F2之间)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2)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地画出,把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4.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5.力的分解(1)概念: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2)遵循的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分解的方法①按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②正交分解法.思考: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吗?答案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等于或小于分力.1.x-t图象的理解核心素养一力的合成方法及合力范围的确定1.共点力合成的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2.合力范围的确定(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即两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范围①最大值:三个力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 max=F1+F2+F3.②最小值:以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其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即F min=0;如果不能,则合力的最小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力和的绝对值,即F min=F1-|F2+F3|(F1为三个力中最大的力).特别提醒 1.二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2.合力一定,二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二分力越大.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的大小.1.重力为G 的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 ,当运动员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时,两手臂对称支撑,夹角为θ,则( )A .当θ=6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的正压力大小为G2B .当θ=120°时,运动员单手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C .当θ不同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不同D .当θ不同时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相等解析: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地面对手的支持力竖直向上,故每只手都承受自身重力的一半,和两手臂所成角度无关,所以B 、C 错误,A 正确;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永远相等,故D 错误.答案:A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表面粗糙的斜劈,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能沿着斜劈的表面匀速下滑.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使它沿该斜劈表面匀速上滑,如图乙所示,则F 大小应为( )A.36mg B.33mg C.3mgD.34mg 解析:小物块沿着斜劈的表面匀速下滑时,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可得mgsin 30°=μmgcos 30°,解得μ=33.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使它沿该斜劈表面匀速上滑,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力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两方向分解可得FN =mgcos 30°+Fsin 30°,Ff =μFN ,Fcos 30°=Ff +mgsin 30°,联立解得F =3mg ,故C 项正确.答案:C3.我国不少地方在节日期间有挂红灯笼的习俗,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灯笼用两根不等长的轻绳OA、OB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OA比OB长,O为结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OA、OB对O点的拉力分别为F A、F B,轻绳能够承受足够大的拉力,则()A.F A小于F BB.F A、F B的合力大于mgC.调节悬点A的位置,可使F A、F B都大于mgD.换质量更大的灯笼,F B的增加量比F A的增加量大解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画出力的矢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 A小于F B,F A、F B的合力等于mg,选项A正确,B错误;调节悬点A的位置,当∠AOB大于某一值时,则F A、F B都大于mg,选项C正确;换质量更大的灯笼,则重力mg增大,F B的增加量比F A的增加量大,选项D正确.答案:ACD一、单选题1.“荡秋千”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如图中两个体重相同的小孩坐在秋千上,两秋千的绳子是一样的.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绳子易断B.乙中绳子易断C.甲、乙中的绳子一样易断D.无法确定2.如图,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 的重物C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原理和思路的探究,会用实验装置测速度或用其他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
2.通过探究设计多种试验方案,验证在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时总动量守恒。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获得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形成结论。
难点:学过的物理术语、图表等交流本实验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课前导学】在一维正碰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___________及碰撞后的动量p′=___________,看碰撞前、后___________是否相等。
【任务一】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例1、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气垫导轨,导轨上安装光电计时器1和光电计时器2,带有遮光片的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 A、m B,两遮光片沿运动方向的宽度均为d,实验过程如下:①调节气垫导轨成水平状态;②轻推滑块A,测得滑块A通过光电计时器1的遮光时间为t1;③滑块A与滑块B相碰后,滑块B和滑块A先后经过光电计时器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2和t3。
(1)实验中为确保两滑块碰撞后滑块A不反向运动,则m A、m B应满足的关系为m A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 B。
(2)利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式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利用等长摆球实现一维碰撞,如图所示。
例2、.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验证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现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小球用等长的、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起来,b球静止,拉起a球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a、b两球发生正碰,碰后a球速度为零,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A.a、b球的质量mB.细线的长度LC.释放时a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1D.碰后b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θ2E.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2)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 _____.变式1:如图所示的装置是“冲击摆”,摆锤的质量很大,子弹以初速度v0从水平方向射入摆中并留在其中,随摆锤一起摆动。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动量+动量定理
励志格言: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吧。
一、比较动量与动能动量 动能 定义式p =mv E k =12mv 2 单位Kg.m/s J 标矢性矢量 标量 换算关系p 用E k 表示,p = ;E k 用p 表示,E k =二、比较冲量与功冲量 功 定义式I =F t W =FScos θ 单位N·S J 标矢性矢量 标量 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三、动量定理 1. 推导: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推导动量定理,体会动量定理与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的内在联系。
2.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这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
F ·t =mv ´-mv动量定理表达式变型:F =Δp/Δt ,其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 。
3.适用范围:(1)动量定理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下推导出来的。
当物体所受的外力是变力,动量定理适用吗? ;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动量定理适用吗? 。
贺阳唐山23-24学年一轮复习 物理学案 动量守恒定律1 总第( )期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课题:动量 动量定理 使用日期: 组编人: 校对人:励志格言: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吧。
(2)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也适用于微观物体的高速运动,如原子核、质子、电子等。
动量定理适用于光子吗? 。
【例1】交通管理法规定:骑摩托车必须戴好头盔,目的是保护交通安全事故中的车手,理由是( )A .减小头部的冲量,起到安全作用B .延长头部与硬物接触时间,减小冲力,起到保护作用C .减小头部的速度变化使人安全D .减小头部的动量变化量,起到安全作用【练习】一个笔帽竖立在桌面上平放的纸条上,要求把纸条从笔帽下抽出,如果缓慢拉动纸条,笔帽必倒;若快速拉纸条,笔帽可能不倒。
快速拉动纸条与慢拉动纸条相比,纸条对笔帽的水平作用力较 ,作用时间较 ,笔帽受到的冲量较 。
【导思】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拓展训练1】 如图所示,相同细线1、2与钢球连接,细线1的上端固定,用力向下拉线2.则( )A. 缓慢增加拉力时,线1中张力的增量比线2的大B. 缓慢增加拉力时,线1与线2中张力的增量相等C. 猛拉时线2断,线断前瞬间球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 猛拉时线2断,线断前瞬间球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例2】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电磁场和电磁波知识网络:一、电磁振荡1.振荡电路: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儿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LC 回路是一种简单的振荡电路。
2.LC 回路的电磁振荡过程:可以用图象来形象分析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3.LC 回路的振荡周期和频率LC T π2=LC f π21=注意:(1)LC 回路的T 、f 只与电路本身性质L 、C 有关(2)电磁振荡的周期很小,频率很高,这是振荡电流与普通交变电流的区别。
分析电磁振荡要掌握以下三个要点(突出能量守恒的观点):⑴理想的LC 回路中电场能E 电和磁场能E 磁在转化过程中的总和不变。
t⑵回路中电流越大时,L 中的磁场能越大(磁通量越大)。
⑶极板上电荷量越大时,C 中电场能越大(板间场强越大、两板间电压越高、磁通量变化率越大)。
LC 回路中的电流图象和电荷图象总是互为余函数(见右图)。
【例1】 某时刻LC 回路中电容器中的电场方向和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右图所示。
则这时电容器正在_____(充电还是放电),电流大小正在______(增大还是减小)。
解:用安培定则可知回路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而上极板是正极板,所以这时电容器正在充电;因为充电过程电场能增大,所以磁场能减小,电流在减小。
【例2】右边两图中电容器的电容都是C =4×10-6F ,电感都是L =9×10-4H ,左图中电键K 先接a ,充电结束后将K 扳到b ;右图中电键K 先闭合,稳定后断开。
两图中LC 回路开始电磁振荡t =3.14×10-4s 时刻,C 1的上极板正在____电(充电还是放电),带_____电(正电还是负电);L 2中的电流方向向____(左还是右),磁场能正在_____(增大还是减小)。
解:先由周期公式求出LC T π2==1.2π×10-4s , t =3.14×10-4s 时刻是开始振荡后的T 65。
再看与左图对应的q-t 图象(以上极板带正电为正)和与右图对应的i-t 图象(以LC 回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电流为正),图象都为余弦函数图象。
在T 65时刻,从左图对应的q-t 图象看出,上极板正在充正电;从右图对应的i-t 图象看出,L 2中的电流向左,正在增大,所以磁场能正在增大。
二、电磁场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要深刻理解和应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大支柱: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1)变化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磁场);(2)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磁场);(3)振荡的磁场(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磁场);可以证明: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
点评: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激发的电场为涡旋电场,涡旋电场与静电场一样,对电荷有力的作用,但涡旋电场又于静电场不同,它不是静电荷产生的,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在涡旋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的功与路径有关,因此不能引用“电势”、“电势能”等概念。
另外要用联系的观点认识规律,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例3】右图中,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玻璃圆环内,有一直径略小于环口径的带正电的小球,正以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
若在此空间突然加上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的变化磁场,设小球运动过程中的电量不变,那么()A.小球对玻璃环的压力不断增大B.小球受到的磁场力不断增大C.小球先沿逆时针方向做减速运动,过一段时间后,沿顺时针方向做加速运动D.磁场力一直对小球不做功分析:因为玻璃环所处有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产生稳定的涡旋电场,对带正电的小球做功,由楞次定律,判断电场方向为顺时针,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小球先沿逆时针方向做减速运动,过一段时间后,沿顺时针方向做加速运动。
小球在水平面内沿轨迹半径方向受两个力:环的弹力N和磁场的洛仑兹力f,而且两个力的矢量和始终提供向心力,考虑到小球速度大小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以及磁场强弱的变化,弹力和洛仑兹力不一定始终在增大。
洛仑兹力始终和运动方向垂直,所以磁场力不做功。
正确为CD。
2.电磁场: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场,称为电磁场。
电场和磁场只是这个统一的电磁场的两种具体表现。
理解电磁场是统一的整体: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要点:在变化的磁场的周围空间将产生涡漩电场,在变化的电场的周围空间将产生涡漩磁场.当变化的电场增强时,磁感线沿某一方向旋转,则在磁场减弱时,磁感线将沿相反方向旋转,如果电场不改变是静止的,则就不产生磁场.同理,减弱或增强的电场周围也将产生不同旋转方向的磁场.因此,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产生电场,一种场的突然减弱,导致另一种场的产生.这样,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的电磁场链一环套一环,如下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电场和磁场必须是变化的,形成的电磁场链环不可能是静止的,这种电磁场是无源场(即:不是由电荷激发的电场,也不是由运动电荷-电流激发的磁场.),并非简单地将电场、磁场相加,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电磁场示意图中,电场E矢量和磁场B矢量,在空间相互激发时,相互垂直,以光速c在空间传播.3.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从产生的区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空间传播开去,就形成了电磁波。
(1)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条件是:①频率足够高(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能量P∝f4);②形成开放电路(把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里去)。
(2)电磁波的特点:①电磁波是横波。
在电磁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点,场强E 和磁感应强度B 均与传播方向垂直且随时间变化,因此电磁波是横波。
②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在真空中的波速为c =3.0×108m/s 。
③波速和波长、频率的关系:c =λf注意:麦克斯韦根据他提出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及在真空中波速等于光速c ,后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3)电磁波和机械波有本质的不同4.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1)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2)无线电波的发射:如图所示。
①调制: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②调幅和调频(3)无线电波的接收①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
②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调谐电路如图所示。
通过改变电容器电容来改变调谐电路的频率。
③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中“检”出所携带的信号。
4.电磁波的应用广播、电视、雷达、无线通信等都是电磁波的具体应用。
雷达:无线电定位的仪器,波位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强,多数的雷达工作于微波波段。
缺点,沿地面传播探测距离短。
中、长波雷达沿地面的探测距离较远,但发射设备复杂。
【例4】 一台收音机,把它的调谐电路中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然收不到某一较高频率的电台信号。
要想收到该电台信号,应该______(增大还是减小)电感线圈的匝数。
解:调谐电路的频率和被接受电台的频率相同时,发生电谐振,才能收到电台信号。
由公式LCf π21=可知,L 、C 越小,f 越大。
当调节C 达不到目的时,肯定是L 太大,所以应减小L ,因此要减小匝数。
【例5】 某防空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f =3×103MH Z ,屏幕上尖形波显示,从发射到接受经历时间Δt=0.4ms ,那么被监视的目标到雷达的距离为______km 。
该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为______m 。
解:由s = c Δt =1.2×105m=120km 。
这是电磁波往返的路程,所以目标到雷达的距离为60km 。
由c = f λ可得λ= 0.1m【例6】 电子感应加速器是利用变化磁场产生的电场来加速电子的。
如图所示,在圆形磁铁的两极之间有一环形真空室,用交变电流励磁的电磁铁在两极间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在环形室内产生很强的电场,使电子加速.被加速的电子同时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沿圆形轨道运动。
设法把高能电子引入靶室,就能进一步进行实验工作。
已知在一个轨道半径为r =0.84m 的电子感应加速器中,电子在被加速的4.2ms 内获得的能量为120MeV .设在这期间电子轨道内的高频交变磁场是线性变化的,磁通量的最小值为零,最大值为 1.8Wb ,试求电子在加速器中共绕行了多少周?解: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环形室内的感应电动势为E =t∆∆Φ= 429V ,设电子在加速器中绕行了N 周,则电场力做功NeE 应该等于电子的动能E K ,所以有N = E K /Ee ,带入数据可得N =2.8×105周。
【例7】 如图所示,半径为 r 且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的环形管道内,有一个电荷量为 e ,质量为 m 的电子。
此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B =B 0+kt (k >0)。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稳定的电场,该感应电场对电子将有沿圆环切线方向的作用力,使其得到加速。
设t =0时刻电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 0,方向顺时针,从此开始后运动一周后的磁感应强度为B 1,则此时电子的速度大小为 A.m reB 1 B.m ke r v 2202π+ C.m reB 0D.m ke rv 222π- 解:感应电动势为E =k πr 2,电场方向逆时针,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
在转动一圈过程中对电子用动能定理:k πr 2e =21mv 2-21mv 02,得答案B 。
【例8】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和电池组相连。
用绝缘工具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关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极板间的电压和场强都将逐渐减小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场强逐渐减小C.两极板间将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磁场D.两极板间将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磁场解:由于极板和电源保持连接,因此两极板间电压不变。
两极板间距离增大,因此场强E =U /d 将减小。
由于电容器带电量Q =UC ,d 增大时,电容C 减小,因此电容器带电量减小,即电容器放电。
放电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在引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因此在两极板间的磁场方向也是逆时针方向。
选BD 。
【例9】如图所示,氢原子中的电子绕核逆时什快速旋转,匀强磁场垂直于轨道平面向外,电子的运动轨道半径r 不变,若使磁场均匀增加,则电子的动能()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判断解析:正确答案为 B电子在库仑力F 和洛伦兹力f 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用左手定则判断f 和F 方向始终相同,两者之和为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