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C一、概念1.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2.药物致敏原3.药物的胚胎毒性4.支气管激发试验5.蓄积作用二、填空1.关于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大体可分为肝细胞毒作用和特异体质性反应两方面,后者又可分和两方面。

2.药物引起的肾小球病理损害中,最常见的是。

3.抗癫痫药苯妥英纳或去氧苯巴比妥,可增加叶酸的破坏以及抑制肠道对叶酸的吸收,长期服用可引起贫血。

4.而胃肠壁对药物的吸收方式主要是通过,少数是通过。

5.硫血红蛋白、海因茨体的形成以及溶血反应表示红细胞中存在持续的氧化压力,一般这三征出现之前会有瞬时的出现。

6.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包括:①;②;③。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1.用光镜观察是确定肝损害的传统方法,现以被其他方法代替。

2.氨基苷类抗生素是肾毒性最大的一类抗生素。

肾毒性与用药时间剂量有关,一般于用药5—7天起病,7—10天时最强。

3.测定动物体液免疫功能的方法包括:溶血空斑实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测定和DHRs等。

4.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5.甾体类避孕药直接作用于卵巢而抑制排卵。

四、简答1.扑热息痛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作用机制2.使用药物后血中白细胞数减少是否就一定意味着药物抑制白细胞的生成?3.恢复期观察4.微核试验的原理5.影响新药毒性试验实验动物的内在因素有哪些?6.为什么说现有药物毒理学评价手段尚不能完全排除新药进入临床时的风险?7.可逆反应的可逆与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8.我国药政部门对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要求。

9.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原理10.GLP对数据的记录有何要求?当数据需要修改时如何处理?五、论述1、举例说明药物对肾脏毒性作用的机理。

2、长期毒性试验与急性毒性试验的根本差别药物毒理复习题C答案六、概念6.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被胃肠吸收的药物经胃肠内静脉进入肝门静脉,药物由肝门静脉,进入体循环。

药物吸收通过胃肠道粘膜时,可能被粘膜中的酶代谢。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20.21.22章)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第20.21.22章)

第二十章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一、填空题1. 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包括:①研究和②研究。

2. 目前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应采用至少两种哺乳动物。

一般应选用一种①类动物加一种②动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3.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的啮齿类动物主要有:①和②。

非啮齿类动物主要有:③和④。

4. 急性毒性试验的正式试验,小鼠一般分①个剂量组,每组②只,各剂量组距一般为③。

5. 急性毒性试验用两种以上的给药途径,其中一种必须是的途径。

6.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当天,尤其是给药①小时内应认真观察,并记录,然后连续观察②天,详细记录动物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情况。

7.长期毒性试验应至少采用两种动物以上,包括啮齿类和非啮齿类。

啮齿类主要是①,非啮齿类为②。

8.长期毒性试验给药途径原则上与①途径一致,口服给药大鼠一般常用②。

9. 长期毒性试验的分组,一般设一个对照组和三个剂量组(包括:①、②和③)。

10. 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指标主要有:①和检测项目(包括:②、③、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11.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中,动物的变化是反应机体整个情况最灵敏的指标,所以必须认真称重和计进食。

12.根据我国药政部门的规定,静脉注射制剂必须进行全身毒性试验,又叫常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①、②、③和④。

二、名词解释1.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2. 长期毒性试验(chronic toxicity)三、问答题1.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要求和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论述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急性毒性试验为全身给药的毒性研究内容之一,是评价单次或24小时内多次累积给药后,动物表现出的毒性反应。

一、目的:1. 了解新药急性毒性的强弱;2. 为长期毒性和特殊毒性实验的剂量设置提供依据;3. 获取新药毒性反应信息;4. 为新药药学研究提供参考。

二、要求: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属于安全性评价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 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 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 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

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

有毒 B.毒性 C毒素D.毒物 E。

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 B。

应用毒理学 C.描述性毒理学 D.临床毒理学 E.职业毒理学3。

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 B。

大鼠 C。

小鼠D。

豚鼠 E.家犬4。

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

一个 B.两个C.三个D。

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

基因启动区域B。

转录因子 C。

转录前复合物 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 E。

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

干扰电子传递链 B。

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

使钙离子上升7。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

组织坏死B。

纤维症 C.致癌 D。

炎症 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

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2。

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

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5。

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6。

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

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

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

(完整版)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概念题1. 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被胃肠吸收的药物经胃肠内静脉进入肝门静脉,药物由肝门静脉,进入体循环。

药物吸收通过胃肠道粘膜时,可能被粘膜中的酶代谢。

进入肝后,亦可能被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2. 基因突变:组成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变化。

该变化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和移码突变。

点突变即碱基取代型突变,又可分为转换型和颠换型两种类型。

3. 染色体畸变:某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4. 毒性:毒性是指某种药物对生物体的易感部位产生损害作用的能力。

毒性高的药物以极小剂量即可造成机体的一定损害,甚至死亡;毒性低的药物则需较大剂量才能呈现毒性,药物的毒性除与剂量有关外,还与接触的方式与途径 ( 经口给药、注射给药、经皮给药)、与时间分布 ( 一次给药,多次给药 ) 有关。

5.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

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6. 绝对致死量 (LD100) 或绝对致死浓度 (LC100):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7. 致畸作用临界期: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是器官形成期,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能感受致畸物的作用并发生特异缺陷的整个时期称致畸作用临界期。

8. 可靠安全系数:是指肯定无害量与肯定有效量之比值。

9. 半数致死量 (LD50) 或半数致死浓度 (LC50):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 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10. 药物致敏原:具有致敏作用的药物称为药物致敏原或药物致敏物。

11. 秋水仙效应:在秋水仙碱、长春新碱等的作用后,微管蛋白的聚合受到抑制,细胞停止于中期细胞,此时珠染色体往往过度凝缩。

《药物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药物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药物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40分)1.微核2.治疗指数及意义3.支气管激发试验4.毒物二、简答(每小题20分,共60分)1.为什么要做代谢活化试验,简述其原理。

2.解热镇痛药对肾脏毒性作用的作用机制3.肺脏对药物毒性易感的原因药物毒理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微核答:微核,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2.治疗指数及意义答:治疗指数(TI) :药物 LD50/ED50 的比值,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数。

意义:TI 较大不能完全说明药物的安全性较大(ED95 与 LD5 之间的距离较大药越安全 ) 考虑到表达治疗作用的量效曲线和表达致死作用的量效曲线的位置关系。

3.支气管激发试验答:支气管激发试验系用某种刺激,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再用肺功能做指标,判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从而用于测定气道高反应性(AHR)。

4.毒物答: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二、简答1.为什么要做代谢活化试验,简述其原理答:原因:化学物质本身无毒或毒性较低,但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后,形成的代谢产物比母体物质增大,甚至产生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

原理:S9 代谢活化系统:经诱导的大鼠肝脏匀浆,离心后所得上清即为 S9 上清液,再向其中加入一些辅助因子,如辅酶 II、6磷酸葡萄糖、K+/Mg2+ 等,组成混合液,从而构成还原型辅酶 II 再生系统。

S9 的成分主要是混合功能氧化酶,大多数化合物在体内经过其代谢。

2.解热镇痛药对肾脏毒性作用的作用机制答:①解热镇痛药或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时,引起肾内小血管、肾小管、肾间质的慢性损害。

②抑制 PGE2 的产生,导致髓质血管收缩,使间质细胞缺血。

3.肺脏对药物毒性易感的原因答:①是与外界有很大的接触表面②肺的血流量大,不经呼吸道吸收的药物,也可随血液到达肺部;③在肺组织中氧的浓度极高,肺脏又能使一些药物代谢转化成活性物质。

《药理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

《药理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

A. 毛果芸香碱B. 阿托品C. 肾上腺素D. 去甲肾上腺素4.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应立即注射( )A. 肾上腺皮质激素B. 氯化钙C. 去甲肾上腺素D. 肾上腺素5. 普鲁卡因不用于下列哪种局麻? ( )A.蛛网膜下腔麻醉B.浸润麻醉C.表面麻醉D.传导麻醉6. 巴比妥类药物中具有抗癫痫作用的是( )。

A.巴比妥B.戊巴比妥 C.苯巴比妥D.异戊巴比妥7. 对惊厥治疗无效的药物是( )。

A.口服硫酸镁 B. 注射硫酸镁C.苯巴比妥肌注D.地西泮静脉注射8.吗啡过量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 呼吸抑制B. 血压下降C. 成瘾D. 休克9. 吗啡的镇痛机制有关的是( )A.阻断阿片受体B.激动中枢阿片受体C.抑制中枢PG合成D.抑制外周PG合成10.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A.抑制缓激肽的生成B.抑制内热源的释放C. 作用于中枢,使PG合成减少D.以上均不是11.阿司匹林适用于( )A.癌症疼痛B.胆绞痛C. 术后剧痛D.风湿性关节炎疼痛12.下列哪项药理作用是阿托品的作用( )A. 降低眼压B. 调节麻痹C. 促进腺体分泌D. 减慢心率13. 心源性哮喘可选用(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吗啡D.异丙肾上腺素14. 阿托品中毒时可用何药解救( )A.毛果芸香碱B.酚妥拉明C.东莨菪碱D.后马托品15.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16.氯霉素抗菌谱广,但仅限于伤寒、立克次体病及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是因为( )A.严重的造血系统不良反应B.胃肠道反应C.影响骨、牙生长D.肝脏损害17.苯妥英钠是下列哪种疾病的首选药( )A.焦虑症B.癫痫大发作C.癫痫持续状态D.精神分裂症18. 可用于解救链霉素导致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是( )A.氯化钙B.阿托品C.氯化钠D.尼可刹米19. β-内酰胺酶主要水解灭活下列哪类抗菌药( )A.大环内酯类B.青霉素类C.磺胺类D.氨基糖苷类20. 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21.患者男,60岁,抽搐频发8日余,限于右侧肢体及面部癫痫持续状态1日,应首选药物为( )A.苯妥英钠B.丙戊酸钠C.地西泮D.乙琥胺22. 使用磺胺药时同时给予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 增强磺胺药的抗菌活性B. 促进磺胺药的吸收C. 碱化尿液,减少肾损害D. 加快磺胺药在体内的分布23. 下列药物中会出现停药戒断症状的是( )A.哌替啶B.对乙酰氨基酚C.保泰松D.安乃近24. 有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性质较稳定B.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C.易过血脑屏障但不易过胎盘屏障D.抗菌机制是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25.下列最容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的是( )A.溶血胜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D.淋病奈瑟菌26. 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是( )A.胃B.心脏C.肾脏D.肝27. 药物作用的两重作用性是指( )A.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B.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C.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D.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28. 患者男,56岁,晚期肝癌患者,肝区剧烈疼痛镇痛可选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布洛芬D.哌替啶29.在镇痛试验中,下列哪种用药可用于制造病理模型( )A.生理盐水B.安乃近C.对乙酰氨基酚D.醋酸30.使用以下药物后,血液凝固时间最长的是( )A.酚磺乙胺B.肝素钠C.维生素K D.生理盐水三、配伍选择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药学”《药物毒理学(本科)》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药学”《药物毒理学(本科)》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药学”《药物毒理学(本科)》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机制毒理学(名词解释)2.下列描述属于药物特异质反应的是()。

A.长期大量使用链霉素引起患者听力障碍B.使用青霉素引起的皮疹C.长期给患者使环磷酰胺诱发膀胱癌D.由于患者体内缺乏乙酰化酶,导致使用异烟肼时出现多发性神经炎3.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引起三种不同类型的肾毒性。

()A.正确B.错误4.关于抑癌基因描述错误的是()。

A.对细胞的生长增殖过程起负调控作用B.抑癌基因激活,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C.具有对抗肿瘤的功能D.致癌物可通过诱导抑癌基因点突变、移码突变等方式失活抑癌基因5.当长期超量使用药物时,可产生严重的特异质反应。

()A.正确B.错误6.药物进入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子量变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

()A.正确B.错误7.外周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突均不可再生。

()A.正确B.错误8.头孢菌素类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A.正确B.错误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是评价药物对肝损伤能力的重要指标。

()A.正确B.错误10.一般药理学是对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进行的广泛药理学研究,包括次要药效学、安全药理学和毒代动力学。

()A.正确B.错误11.母体毒性(名词解释)12.简述描述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3.机体接收双重供血的器官是()。

A.肝脏B.肾脏C.肺脏D.脾脏14.简述药物对神经系统损伤的类型。

15.基因突变不包括()。

A.转换B.DNA大段损伤C.颠换D.移码突变16.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

A.1天B.2-7天C.7-14天D.14-21天17.药物的特殊毒性包括药物的过敏反应。

()A.正确B.错误18.轴突病(名词解释)19.长期毒性试验结束时,将部分实验动物继续饲养1-2个月,其目的不包括()。

A.观察受试药物有无迟发作用B.观察受试药物有无后作用C.对已显变化的指标进行跟踪观察D.补充试验动物数目的不足20.药物的致畸作用剂量往往大于母体毒性剂量。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标准答案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标准答案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答案一、概念1.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

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g/kg体重,mg/kg体重。

2.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的剂量给予时可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都是毒物。

3.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被胃肠吸收的药物经胃肠内静脉进入肝门静脉,药物由肝门静脉,进入体循环。

药物吸收通过胃肠道粘膜时,可能被粘膜中的酶代谢。

进入肝后,亦可能被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4. 基因突变:组成一个染色体的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变化。

该变化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基因突变可分为点突变和移码突变。

点突变即碱基取代型突变,又可分为转换型和颠换型两种类型。

5. 染色体畸变:某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6.致畸指数:为一种药物对母体的半数致死量与最小致畸量的比值,是表示一种化学物质的致畸强度指标。

建议致畸指数在10以下定为不致畸,10 ~ 100为致畸,100以上为强致畸。

7. 非临床研究:指在实验条件下,用实验系统进行的各种毒性试验,包括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各种刺激性试验、依赖性试验及与评价药品安全性的其他毒性试验。

8.脂水分配系数或称油水分配系数:药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药物的水溶性与脂(油) 溶性间的平衡,也就是药物对水相与脂(油) 相的亲和力的总和,其平衡常数称之为脂水分配系数或称油水分配系数。

9.突变: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急剧的遗传学变化,导致可遗传的表型变异,其表型变异为不可逆的。

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其结果可造成细胞/机体的死亡,或细胞/机体结构形态/功能的改变。

(完整版)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

毒理期末考试三部分整理答案完整版

毒理期末考试三部分整理答案完整版

几点说明:1.“功能容量”不用掌握,老师说误放了。

2.第一个老师说除了填空,其余题型的复习题还是蛮靠谱的,你们懂的。

3.“人肝细胞的类型”和“试述几种主要的药物身体依赖性实验的异同”感觉总结的不太好,望补充哦。

第一部分复习题一. 名解蓄积毒性:当较长时间连续给药或给药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清除药物的能力时,出现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排出的速度和总量的现象,这时药物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起来而产生毒性。

选择毒性: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它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它组织器官不具有毒性作用。

代偿能力:当机体组织或器官局部发生病变时,病变处功能下降,此时病变外组织通过自身功能加强来弥补病变处功能不足的能力。

绝对致死量(LD100):或绝对致死浓度,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指药物能引起一群实验动物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最小致死量(MLD):或最小致死浓度,指药物在最低剂量组的一群实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最大耐受量(MTD):或最大耐受浓度,指药物在动物实验中不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最大无作用剂量(ED0或EC0):指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查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中毒阈剂量):是能使机体在某项观察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所需的最小剂量,即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略高于最大无作用剂量。

慢性毒性阈剂量:指长期连续接触药物而出现毒性反应的阈剂量。

急性毒作用带(Zac):是用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

此值越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的差距就越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小。

慢性毒作用带(Zch):是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长期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的比值。

药理毒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药理毒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药理毒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A. 50%B. 25%C. 75%D. 10%答案:A2. 药物的疗效与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通常遵循:A. 线性关系B. 指数关系C. 对数关系D. S型曲线关系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A. 副作用B. 毒性作用C. 过敏反应D. 治疗作用答案:D4.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B.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C. 药物从给药部位到达全身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D. 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答案:C5.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包括:A. 半衰期B. 血药浓度C. 药物剂量D. 药物的疗效答案:A6. 以下哪个是药物的毒理学研究范畴?A. 药物的合成B. 药物的临床应用C. 药物的毒副作用D. 药物的剂型设计答案:C7. 药物的耐受性是指:A. 药物的稳定性B. 药物的安全性C. 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减弱D. 药物的疗效增强答案:C8. 药物的依赖性是指:A. 药物的耐受性B. 药物的疗效C. 机体对药物的长期需要D. 药物的副作用答案:C9. 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A. 肝脏B. 肾脏C. 心脏D. 肺答案:A10. 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A. 尿液B. 汗液C. 粪便D. 呼吸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

答案:稳态时间2.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的剂量。

答案:最大剂量3.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的时间。

答案:起效时间4.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小效应的剂量。

答案:最小剂量5.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的时间。

答案:达峰时间6.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浓度的剂量。

答案:稳态剂量7. 药物的_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大效应的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52428)一、名词解释1.突变: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间接致癌物:4.药物毒理学:5.特异质反应:6.促癌剂:7.直接致癌物:8.轴突病:9.机制毒理学:10.肝硬化:11.基因突变:12.脂肪肝:13.发育毒性:14.母体毒性:15.血脑屏障:二、单选题1.药物与毒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剂量B.给药途径C.剂型D.用药对象2.药物的急性毒性主要损害()。

A. 呼吸系统B. 肝脏C.肾脏D.骨髓3.关于胎盘屏障描述错误的是()。

A. 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相似B. 几乎所有药物均能穿过胎盘屏障C.对于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交换有重要意义D.在保护胎儿方面几乎无效4.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药物的毒性反应()。

A.长期用药B.过量用药C.正常用药D.肝肾受损时未调整药物剂量5.药物的毒性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

A.终毒物在靶部位的浓度B.终毒物在血液中的浓度C.原型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D.原型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6.关于肝药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专一性高B. 活性有限C.个体差异大D.可被诱导或抑制7. 关于药物的变态反应描述错误的是()。

A. 与免疫系统有关B. 与药物的固有药理效应不同C. 与用药剂量有关D. 使药物的特异拮抗剂不能缓解8. 毒物从机体的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A.肝脏B.肾脏C.肺脏D. 皮肤9.急性毒作用带为()。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最小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10. 体内对药物进行生物转化的酶主要是()。

A.胆碱酯酶B.细胞色素P450酶C.乙酰化酶D.环氧酶11. 研究药物变态反应最理想的动物是()。

A.家兔B. 豚鼠C.小鼠D.E. 大鼠12. 下列损伤可逆的是()。

A.肝硬化B.脂肪肝C.再生障碍性贫血D.慢性肾功能衰竭13.药物从呼吸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鼻B.气管C.支气管D.肺14.与一般毛细血管通透性无显著性差异的组织屏障结构是()。

A.皮肤B.血-神经屏障C.胎盘屏障D.血脑屏障15.药物的特异质反应与以下哪种因素有关()。

A. 药物剂量B. 用药次数C. 遗传D. 免疫反应16.引起一半受试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是( )。

A.LD01B.LD0C.LD50D.LD10017.毒物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滤过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简单扩散18.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能通过抑制()功能引起出血性倾向。

A.红细胞B.血小板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19.主要反映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是()。

A.绝对致死量B.半数致死量C.治疗指数D.日许量20.下列对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B.组织器官代谢酶的活性高低C.化学毒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D.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21.下列描述属于药物特异质反应的是()。

A.长期大量使用链霉素引起患者听力障碍B.使用青霉素引起的皮疹C.长期给患者使环磷酰胺诱发膀胱癌D.由于患者体内缺乏乙酰化酶,导致使用异烟肼时出现多发性神经炎22. 胆汁淤滞型肝损伤的特征是()。

A.脂肪肝 B.肝硬化 C.黄疸 D.肝细胞坏死23.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细胞是()。

A.库普弗细胞B.肝细胞C.内皮细胞D.星形细胞24.指示肝损伤的血清学指标不包括()。

A.天门冬氨酸转移酶B.碱性磷酸酶C.磷酸二酯酶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5.同化类激素损伤肝脏血管引起()。

A.脂肪肝B.肝肿瘤C.胆汁淤积D.肝紫癜26.药物对()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A.免疫系统B.肾脏C.神经系统D.肝脏27.不属于造血器官的是()。

A.骨髓B.肝脏C.脾脏D.肾脏28.机体接收双重供血的器官是()。

A.肝脏B.肾脏C.肺脏D.脾脏29.对乙酰氨基酚主要损伤肝腺泡的()。

A.I带B.II带C.III带D.以上均是30.肝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引起炎症反应B.产生凋亡小体C.质膜完整D.细胞萎缩31.四氯化碳主要损伤肝腺泡的()。

A.I带B.II带C.III带D.以上均是32.常通过免疫反应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是()。

A.对乙酰氨基酚B.四氯化碳C.红霉素D.氟烷33.关于肝硬化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B.有大量纤维组织的增生C.肝脏的微循环遭到破坏D.是一种急性损伤34.常用于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功能性测定指标有()。

A.对氨基马尿酸钠 B.血清白蛋白C.转氨酶 D.肌酐35.可用于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物质是()。

A.血浆尿素氮B.对氨基马尿酸C.青霉素D.尿蛋白36.磺胺嘧啶常引起()。

A.慢性间质性肾炎B.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C.慢性肾功能衰竭D.急性肾小管损伤37.常用于检测肾血流量的指标物质是()A.肌酐B.对氨基马尿酸C.尿糖D.尿蛋白38.哪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最强。

()A.庆大霉素B.阿米卡星C.丁胺卡那霉素D. 新霉素39.庆大霉素通过哪种途径给药产生的毒性较低。

()。

A.静脉注射B.肌肉注射C.口服D.皮下注射40.能反映肾脏功能的非特异性指标是()A.尿蛋白B.肾血流量C.肾排泄比D.肾小球滤过率41.具有较强的肾脏毒性的头孢类药物是()。

A.头孢克洛B.头孢他啶C.头孢丙烯D.头孢唑啉42.头孢噻吩对肾脏的损伤主要表现为()。

A.慢性间质性肾炎B.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C.急性肾小管损伤D.肾血管损伤43.通过麻痹呼吸肌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药物是()。

A.吗啡B.二氢埃托啡C.琥珀胆碱D.戊巴比妥钠44.巴比妥类药物常引起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是()。

A. 哮喘B.肺水肿C.呼吸抑制D.肺纤维化45.通过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产生呼吸系统毒性的药物是()。

A.吗啡B.琥珀胆碱C.筒箭毒碱D.维库溴铵46.能干扰肺磷脂正常代谢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B.胺碘酮C.阿司匹林D.阿托品47.哪种情况一般不引起肺水肿()。

A.大量输液B.药物引起变态反应C.诱发心力衰竭的药物D.强心剂48.下列药物中不易诱发哮喘的是()。

A.沙丁胺醇B.阿司匹林C.毛果芸香碱D.普萘洛尔49. 肺纤维化的特征性变化是()数量增加。

A.水分B.胶原蛋白C.脂质D.尘细胞50.大量药液静脉滴注常引起()。

A.肺气肿B.哮喘C.肺脂质沉积D.肺水肿51.I型变态反应由()介导。

A.IgEB.IgGC.IgMD.IgA52.II型变态反应主要由()介导.A.IgEB.IgGC.T淋巴细胞D.IgA53.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A.干扰素B.黄芪多糖C.环磷酰胺D.左旋咪唑54.主要通过干扰去甲肾上腺素的储存产生神经毒性作用的药物是()。

A.利血平B.阿托品C.麻黄碱D.普萘洛尔55.下列能引起返死性神经病的药物是()。

A. 头孢拉定B. 咖啡因C.有机磷酸酯农药D.吗啡56.下面选项错误的是()。

A.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出现较早B.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均不可逆C.神经系统再生能力较差D.神经系统对毒物的损伤具有一定缓冲能力57.()是构成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

A.小胶质细胞B.施旺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星形胶质细胞58.耳毒性较强的药物是()。

A.甲硝唑B.氧氟沙星C.链霉素D.罗红霉素59.主要损伤视神经的药物是()。

A.异烟肼B.呋塞米C.庆大霉素D.氯丙嗪60.缺乏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1B.维生素B5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61.氯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 出血性素质B.再生障碍性贫血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D.软骨损伤62. 亚硝酸盐的主要毒性作用是引起()。

A.粒细胞减少症B.血小板减少症C.免疫性溶血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63.机体出生后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

A.脾脏B.肝脏C.骨髓D.胸腺64.关于药物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描述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含三价铁离子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C.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离子对化学氧化极为敏感D.含氨基的药物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65.当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时,可判定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A.1B.4C.5D.1066.属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

A.免疫抑制剂B.环磷酰胺C.氮芥D.砷盐67.关于原癌基因描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正常细胞中B.具有调控正常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C.能直接引起细胞癌变D.可转化为癌基因68..药物引起的致癌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抑癌基因过度表达B.癌基因过度表达C.原癌基因被抑制表达D.癌基因被转变成原癌基因69.属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是()。

A.免疫抑制剂B.环磷酰胺C.己烯雌酚D.氯贝丁酯70.突变的后果不包括()。

A.显性致死 B.隐性致死 C.遗传性疾病 D.炎症71.药物的胚胎毒性主要表现为()。

A.妊娠终止,生长迟缓,功能缺陷B.生长迟缓,功能缺陷,致畸作用C.生长迟缓,致畸作用,母体营养不良D.功能缺陷,致畸作用,胎盘屏障通透性增大72.胎儿期接触毒物主要发生的效应是()。

A.胚胎丢失B.畸胎C.难产D.胎儿生长发育迟缓73.致畸指数是指()。

A.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摄入量之比B.母体母体LD50与最大不致畸剂量之比C.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D.母体LD50与致畸危害指数之比74.具有严重生殖发育毒性的药物是()。

A.维生素BB.庆大霉素C.头孢克肟D.沙利度胺75.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母体毒性的药物不一定具有致畸性B.具有致畸作用的药物不一定具有母体毒性C.通常一种药物的致畸指数小于100时,认为该药物不具有致畸性D.一个药物的致畸作用剂量往往小于母体毒性剂量76.家兔的器官形成期是在受孕后的()。

A.3-8周B.11-20天C.7-30天D.7-16天77.对卵泡发育具有较强影响的药物是()。

A.长春新碱B.青霉素GC.头孢丙烯D.维生素C78. 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主要引起()。

A.肿瘤发生 B.炎症反应C.免疫功能低下 D.机体死亡79.基因突变不包括()。

A.转换B.DNA大段损伤C.颠换D.移码突变80.有关基因突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光镜下可见的变化 B.包括移码突变C.包括转换型突变 D.包括颠换型突变81.不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整倍体突变B.嘌呤或嘧啶的相互取代C.移码突变D.嘌呤和嘧啶的相互取代82.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表现不包括()。

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四倍体83.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剂量通常为()。

A.0.05 ml/10gB.0.2ml/10gC.0.5ml/10gD.0.6 ml/10g84.在试验中常设置部分动物进行恢复期观察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