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共3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劳动定额_第14讲_工作抽样+

劳动定额_第14讲_工作抽样+

2、调查项目分类 根据所确定的目的与范围,就可以对调查对象的活 动进行分类,分类的粗细根据抽样的目的而定。 如果只是调查机器的开动率,观测项目可分为 “操作”、“停止”、“闲置”。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机器停止和闲置的原因,则应将 可能发生的原因作详细分类,抽样项目分类是工 作抽样表格设计的基础,也是抽样结果达到抽样 目的的保证,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调查目的而 制定。
第11页(共35页)
第三节 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抽样的方法
常用的工作抽样方法有四种: 1、系统随机抽样法 设每天总工作时间为t分钟,要求抽样观测n次,则 在每一个 t/n内随机选取一个观测时间,以后每 隔t/n时间便观测一次。 2、连续分层随机抽样法 观测人员连续不断地进行巡回观测,每次观测的巡 回起点是随机确定的,在事先确定的几条巡回路 线中随机地选定一条,通过抛硬币方式随机地决 定行走路线的正、逆方向。
第16页(共35页)
3、决定观测方法 观测前,需绘制机器或操作者的分布平面图和巡回 观测路线图,注明观测位置。 4、向有关人员说明 为使工作抽样取得成功,必须向工人说明调查目的、 意义,请他们协助,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并要 求他们按照平时的工作情形工作,切勿紧张或做 作。
第17页(共35页)
5、设计调查表格
第14页(共35页)
二、工作抽样的步骤
1、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目的不同,则项目分类,观测次数与方法均不 相同。 如以机器开动情况为调查目的,则还需明确调查的 范围,是一台机器还是几台机器;如以车间工作 人员的工作比率为观测对象,则还需确定是机加 工车间、装配车间、还是全厂所有车间。
第15页(共35页)
第21页(共35页)
随机数表
第22页(共35页)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 抽样调查(复旦大学第六版)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  抽样调查(复旦大学第六版)
全体。其单位数用N来表示。
2.样本总体:简称样本,是从全及总体中随机
抽取出来,代表全及总体部分单 位的集合体。单位数用n表示。
5
二.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
(一)全及指标
X 总体平均数: X N 总体成数:P
2
XF 或X F Q=
2 2
N1 N N
(X-X) 总体方差: = 总体标准差:= (X-X)
(一)考虑顺序的不重复抽样数目
N! A N ( N 1)(N 2) ( N n 1) ( N n)! 4 3 2 1 2 例如A4 12 2 1
n N
(二)考虑顺序的重复抽样数目
B N
n N 2 4
n 2
例如 B 4 16
10
(三)不考虑顺序的不重复抽样数目
Ex X
28

2、一致性 当抽样单位数充分大时,抽样指标和未知 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为任意小的可能性 也趋于必然性。
x X 任意小
3、有效性
即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作为优良估 计量方差应该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2
x X f
2
f

2
x X f
x
x E ( x)
2
18
说明:根据数理统计理论,在重复抽样条件下, 抽样平均误差与全及总体的标准差成正比例关系。 与抽样总体单位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19
在不重复抽样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x x

N n 250 4-2 ( )= ( ) =9.13(件) n N 1 2 4-1
2
N
X X F 或 F X X F 或 F

品质检验基础知识培训.共31页课件

品质检验基础知识培训.共31页课件

STD-105E(GB2828)的使用-1
主要缺点(Major):会导致功能坏机或物料使用 能力降低,且不能达致其计划之目的或
其它外观受到严重损伤。 轻微缺点(Minor):不会导致物料的使用能力降
低,但其稍偏离目前所建立的关于产品的有效使 用或操作的标准。
STD-105E(GB2828)的使用-2
品质检验的基本要点2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 的技术要求在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它相关产品设计 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 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 果的基础。
品质检验的基本要点3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的, 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 (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 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 境条件密切相关的。因此,不仅要对过程(操 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 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 (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 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 产品的质量状态。
规定产品的质量特性
在产品技术标准或订货合同中,必须明确对单 位产品规定技术性能、技术指标、外观等质量 特性。
不合格(缺点)分类
严重缺点(Critical) :对消费者的安全来说 是致命的,也就是说它对使用者来说会导致损 害或不安全,引起身体的损伤或对人类的生存/ 健康/安全等方面存在影响因素。
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的思想, 不要把问题留给下一道工序.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每一次 把事情做“好” 3.出货到客户的产品让客户满意.
品质检验要成为三员
“三员”是指 1.质量第一的宣传员. 2.生产过程的监督员. 3.生产人员的辅导员

抽样设计

抽样设计

3-1-1抽样设计一、抽样设计案例: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的抽样方案1本案例的研究总体是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应届本科毕业生,共2525人,采用的抽样方法为两阶段抽样:第一阶段为分层抽样,以寝室为抽样单位,按专业和性别分层;第二阶段为随机抽样,在第一阶段抽到的寝室内随机抽取学生为调查对象。

本案例共抽取370人,采用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共发问卷37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

1.调查方法的确定本案例要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是面向大量学生的调查,因此访谈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小组访谈形式的调查方法显然不适合本案例。

在这种情况下,面访调查、电访调查、邮寄调查显得较为合适。

本案例的调查对象是同一学校的同学,很容易接触到,考虑到调查经费问题,没有必要采用电话调查。

接下来对面访调查和邮寄调查的优劣作出比较,邮寄调查分为几种,其中一种为留置问卷调查,这种方式实际上介于邮寄调查和面访调查之间,是指调查员按照面访调查的方式找到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之后,将问卷留在被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自主完成问卷填写,之后由调查员取回填好的问卷。

可以看出,这种方式综合了邮寄调查保密性强的优点,同时还结合了面访调查回收率高的优势,而且可以避免由于调查员自身素质的原因带来的偏差,综合上述分析,本案例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

2.样本量的确定样本量的大小与总体中个体数量的多少,同时与估计所要求的精度以及调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关。

本案例总体为2525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根据调查的时间安排及所需人、财、物状况,我们认为样本量确定为总体的10%~15%比较合适,在本案例中,我们选取14%这一比例,约350人,考虑到抽取的个体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成为无效个体,实际中我们抽取了370人。

3.抽样方法的确定采用何种抽样方法取决于总体中个体的分布、抽样框等多种因素。

本案例要从2525名本科毕业生中抽取样本容量为370的样本,可供选择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初级1 -第三章简单随机抽样

初级1 -第三章简单随机抽样
n
n
n 1 N 1 n N
n 1 N 1
二、实施方法 • 抽签 制作N个同质的签,充分混合。从中一次抽出n个签, 或者先抽出一个签但不放回,再抽下一个签直到抽 满n个签为止。抽出的这n个签对应的单元入选样本, 这是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若从充分混合的N个签 中抽取一个,记录后放回,再抽取下一个,如此进 行,直到抽满n个为止,则是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抽签法的实施起来比较麻烦,尤其是当总体单元数 N较大时,所以该方法的使用场合为当总体单元数 N比较小,签的制作比较方便时。
第三章 简单随机抽样

第一节
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
从 N个单元的总体中抽取 n个单元组成的样本。总体单元数为 N,
样本量为 n。 若抽样是放回的,每次都是从 个总体单元中随机抽取1个单元,独 立重复抽取n次,得到 个单元组成的样本,叫做放回简单随机抽样。 若抽样是不放回的,每次都是从剩下的总体单元中随机抽取1个单 元,相继依次抽取n次,得到n个单元组成的样本,叫做不放回简单 随机抽样。
精度margin of error
对精度的要求通常以允许最大绝对误差
差限)或允许最大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限)来表 示。
r
d(绝对误
d 1 P
P r 1


样本量足够大时,可用正态分布近似
ˆ tS ˆ d t V
2
第三章 基本概念
N n N 1
N n N
为 修正系数
2
为 S 修正系数
n f ,称抽样比, N
2

N n 1 f 有限总体调整系数 故, N 2
S V ( y ) (1 f ) n

第三章抽样设计PPT学习教案

第三章抽样设计PPT学习教案
(一)简单随机抽样
1、含义 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排队,完全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方法。 又称纯随机抽样、简单任意抽样。
抓阄 彩票第35页/共12 Nhomakorabea页(一)简单随机抽样
2、操作办法
(1)乱数表法 在乱数表中任意选定一行或一列的数字作为开始数,
接着可从上而下,或从左至右,或一定间隔(隔行或隔 列)顺序取数,凡编号范围内的数字号码即为被抽取的 样本个体号码。如果不是重复抽样,碰上重复数字应舍 掉直到抽足预定样本数目为止。 例如:有如下数字:13、45、65、36、22、24、31 、43、61、52、55、16、23、14、25。每隔两位取 一个数字,即可得到:65、24、61、16、25。
大样本与小样本
根据抽样调查中所抽选样本容量不同而划分的。 当样本数目大于30时,称为大样本;当样本数
目小于30时, 称为小样本。
第20页/共125页
3.抽样调查的几个基本概念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又称回置抽样(有放回抽样),是一 种在总体中允许重复抽取样本单位的抽选方法。 抽样过程中总体个体数始终相同。
如:从某所大学全体学生中直接抽取200名学生作为样本—该校全体学生的 名单
从某一所大学所有班级中抽取3个班级作为样本—该校所有班级的名单
抽样单元,为了便于抽样,通常把总体划分为有限个互 不重迭又穷尽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抽样单元。
第22页/共125页
4 .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①无法全面调查的情况,如全国性城市居民住房面积的调查。 ②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如产品质量的检测。 ③需要快速得到调查结果,如节令市场的状况调查。 ④在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开展的调查。 ⑤对全面调查进行验证。 ⑥对某种总体进行假设性检验,也常用抽样调查来检验判断这种假

第四章整群抽样

第四章整群抽样

1 (M 1)c
上面结果意味着:按同样的样本量(以次级单元计) 整群抽样的方差约为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差的 1 (M 1)c 倍。换句话说,为了获得同样的精度,整群抽样的样本 量必须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量的 1 (M 1)c 倍。
20
第21页/共49页
群内相关系数
NM
2
(Yij Y )(Yik Y )
• Def.1 一般地说,如果总体中所有较小的基本单元可 以以某种形式组成数量较少但规模较大的单元;或反 过来说,每个“大”单元都由若干“小”单元组成, 称这些 “大”单元为初级(抽样)单元(primary sampling unit),“小”单元为次级(抽样)单元 (secondary sampling unit).
Deff = (所考虑抽样设计估计量的方差)/(相同样 本量下简单随机抽样估计量的方差)
18
第19页/共49页
设计效应值愈大,表明它的效率愈低。若deff>1,表明
所考虑的抽样设计的效率不如简单随机抽样;若deff<1,
表明该抽样设计的效率比简单随机抽样高。
在整群抽样中,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如何划分群以
27
第28页/共49页
(3) 若 令为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量 则
nsrs
即可达到整群抽样96户样本量相同的估计精度
Mn nsrs deff
812 20(户) 4.7
28
第29页/共49页
群规模不相等的整群抽样
一、等概抽样,简单估计 二、等概抽样,加权估计 三、等概抽样,比率估计 四、例子
29
8 230,205,187,176,212,253,189,240 211.50 27.48
9 274,208,195,307,264,258,210,309 253.13 44.52

抽样调查技术——简单随机抽样报告

抽样调查技术——简单随机抽样报告

抽样调查课程实验报告姓名:____学号:___班级:__ _ 成绩:______实验报告实验思考题:1.根据下边抽样框,用函数 RANDBETWEEN重复抽取容量为10的简单随机样本表1:抽样框序号Y i1 9332 10753 1624 7085 10046 667 5028 1899 38610 5711 120612 154313 116714 154315 186716 15517 63918 100319 33820 160621 193522 172324 153625 182726 65827 6728 139829 65430 181531 78532 159033 182634 145835 147136 181137 178238 176639 140840 32441 174242 146743 166644 56845 102546 87647 77148 107549 162650 93751 148652 56153 99454 170655 195556 146657 189958 146559 25560 68461 79062 18663 90164 164265 53366 65268 195669 152470 197371 27772 59373 113574 4075 55576 191977 79878 69779 61980 176481 113782 35783 127784 118285 49886 138087 74188 140889 94090 45191 196192 132993 5994 146395 53096 86297 5898 196399 1016 100 1260 101 580 102 3 103 796 104 1606 105 1508 106 682 107 625 108 123 109 77 110 1809111 1809 112 382 113 979 114 1838 115 505 116 1245 117 899 118 1960 119 1197 120 1938 121 1945 122 1426 123 1416 124 1758 125 524 126 240 127 1643 128 1633 129 1976 130 363 131 409 132 1897 133 1479 134 20 135 1184 136 691 137 1518 138 1178 139 905 140 404 141 1586 142 1493 143 632 144 426 145 1081 146 222 147 1926 148 425 149 523 150 865 151 636 152 1851 153 269 154 1615156 1246 157 362 158 1222 159 116 160 1897 161 1060 162 1807 163 1758 164 220 165 1186 166 1065 167 1107 168 1399 169 621 170 1442 171 984 172 829 173 59 174 1228 175 1290 176 486 177 1788 178 63 179 1431 180 1316 181 1044 182 1289 183 715 184 1190 185 1551 186 1447 187 621 188 448 189 311 190 417 191 1082 192 362 193 508 194 956 195 1008 196 1081 197 257 198 1337200 1741步骤:通过以上数据为例,先将所需抽取的总体复制到excel中,选择“插入”—“函数”,出现“插入函数”菜单,在“或选择类别”中选择“全部”,然后在“选择函数”中选择“RANDBETWEEN”这一函数,如下图所示:点击“确定”,出现如下图所示框:然后在bottom中输入1,在top中输入20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普查和抽样调查》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普查和抽样调查》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新知讲解
小颖收集的数据来自医院看病的100名老年人,这部 分人相对体质较弱.我认为用这些数据得到的调查结 果不准确,因为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小亮仅仅调查了10位老年人.因为样本太小了,所以 不能据此推断某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新知讲解
(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 怎样收集数 据?与同伴进行交流. 可到当地派出所的户籍中抽样调查.
典例精析
【方法小结】 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 且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 方式较好.
新知讲解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 数据?
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 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新知讲解
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 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解析一览
解:(1)由于只是为了估计这300只羊大约能卖多少元钱,因而用抽样调 查方法好,如果用普查,则必劳时费力. (2)①总体是指300只羊的体重情况,个体是每只羊的体重,样本是5只羊 的体重; ② 26 31 32 36 37 =32.4(千克),
5 且32.4×300×11=10.692万元,即这300只羊估计可卖十万多元钱.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知识点1 普查和抽样调查 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D ) A.对端午节期间市面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B.对黄河水质情况的调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査 D.对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各零部件的检查 2.下列调查方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D ) A.为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B.为了解龙岗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C.为了解某校七年级( 2 )班学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为了解我市市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抽样技术——精选推荐

抽样技术——精选推荐

1、变量的三种类型及概念P42、误差的来源及概念P6-73、调查精度的概念、公式及参数的含义P74、信度、效度、精度的含义P12-155、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P256、置信区间的概念及计算P26 掌握P26例1.1计算7、抽样调查的概念、概率抽样的概念P328、判断抽样、典型调查的概念P339、便利抽样的概念P3410、滚雪球抽样的概念配额抽样的概念P3411、抽样框、抽样单元的概念P3612、抽样框的形式:名单、手册、地图、数据包P37 多选13、总体特征的概念P3814、估计的总体特征:P3915、抽样分布的概念:P4116、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的概念:P4417、)(∧θCV的含义P4718、样本容量和总体规模的关系:P5819、定理3.2 P6720、推论3.4 P6821、有限总体校正系数(FPC)的概念P6922、定理3.2的改写公式P69最下面掌握P72[例3.2]计算23、辅助变量的特点P7524、掌握P81[例3.4]计算25、不能得到有效信息的原因:P89 简答或多选26、对总体方差的预估的5种解决方法:P9027、分层抽样的概念、分层抽样替代简单随机抽样的四点理由P9728、掌握P102[例4.1]计算题29、分别比估计的概念:P10530、掌握P110[例4.2]计算题31、分别回归估计的概念:P11332、选择估计方法的六条原则:P123-12433、P124 “第五节各层样本量的分配”的第二段:4种分配思路34、自加权的概念公式:P12535、最优分配的概念:P12636、奈曼最优分配的全部内容、掌握P130[例4.4]的计算37、事先分层存在的4点困难:P14138、掌握P143[例4.6] 计算题39、不等概率抽样的概念:P 14540、多项抽样、PPS抽样的概念、公式:P14641、定义5.5 P15242、二阶段抽样的概念:P16043、P161 引理6.1、6.244、P164 定理6.145、P203 定义7.1 群的规模如何确定:P20546、群内相关系数的概念及公式:P21347、掌握如下计算:P169[例6.1]、P186[例6.4]、P188[例6.5]、P193[例6.6]、P212[例7.1]、P222 例7.458、系统抽样的概念:P22859、P229 定义8.360、P230 定义8.461、P257 例8.10计算题62、P261-264 定义9.2、9.3、9.4、9.563、非概率抽样的应用原因:P26064、判断抽样与不等概率抽样的概念:P27465、配额抽样与分层抽样的概念:P2741、调查数据分析的概念:P12、调查数据分析的特点:P1-33、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的概念:P64、数据整理的一般步骤:P205、顺序编码法:P226、频数密度的公式:P307、环形图的特点:能够同时显示多个总体的内部构成,便于进行比较分析P338、茎叶图的最大行数L确定方法:P359、算术平均数的一般计算公式:P5010、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及计算:P5211、众数的计算公式:P5312、中位数的下限公式:P5513、位置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结合P56的图3-114、常用的变异指标:P5715、掌握P58页例3.12 P59 例3.1316、样本方差的公式:P6017、样本均值得抽样分布的公式:P6118、T统计量的公式及抽样分布:P6219、掌握P69例4.8计算20、假设检验中的原假设、接受域、临界值的有关概念P7521、第二类错误的概念:P7722、影响 值变化的因素有:P7823、掌握P82例4.13计算24、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概念:P9225、结合P96表4-5、4-6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P92-9626、相关分析的含义:概念及主要内容P10427、交互列表分析方法概念:P10628、如何选择交互列表分析的变量:主要考虑调查项目的特征P11129、如果R×C双变量交互列表中,任意一个变量所划分的类目数大于2,则φ系数的计算公式:P12130、C系数的计算公式:P12231、简单相关系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P12632、样本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步骤:P12933、复相关系数的概念:P13034、一元线形回归分析的基本模型、随机误差的4条假定:P13535、一元线形回归分析两参数∧a、∧b的计算公式:P13636、回归标准差的计算公式:P13837、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检验包括的两个方面:P13838、掌握P140例6.1计算39、二元线形回归模型的检验:(1)拟合程度的评价:判定系数、回归标准差检验(2)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T、F检验提示:多元回归方程的检验(总显著检验,不能用各个回归系数的T检验代替40、聚类分析的含义及两类聚类分析(R型Q型)P16241、马氏距离与平方欧式距离的关系(变量之间的相关为零,两者相等)P16442、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模型:简写的公式及方程组要求P18243、主成分的性质(5点):P182-18344、因子载荷的含义:P18945、定性预测法的概念:P20646、时间序列变动的四种类型:P21647、简单移动平均预测法的概念及计算:P219-220提示:N大小对修匀程度、随机波动对预测值影响P22148、一次指数平滑法的概念:P22549、常用趋势线模型:P231-23250、掌握P236例8.9计算51、比较法的概念:P26152、运用比较法遵循年的原则:P262-26353、演绎法的概念:P26654、子系统的外部功能、子系统的内部结构的概念:P27455、结构功能的主要作用:P2741、企业研究消费者行为学是着眼于与消费者建立和发展长期的交换关系:P12、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表现在:P3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P54、“经济人”理论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满足消费者生理需要,这种需要是稳定和实在的。

中国人民大学抽样设计综合社会抽样调查方案共41页

中国人民大学抽样设计综合社会抽样调查方案共41页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sub-provincial cities.
Discussion——stratification
Consideration
➢Economic level ➢Educational level ➢Degree of openness
Self-representative
➢Futher stratification
selected category
Other regions excluding the self-representatives
Discussion——stratification
Consideration
➢District level(and country level
3. Sampling Method
➢ Three-Stage stratified probability sampling ➢ A respondents selected randomly from the ultimate unit (household)
Outline
1 Background 2 Discussion 3 Sampling Design 4 The Final Sample
Discussion——stratification
Consideration
➢District level and country level
selected category Other regions excluding the self-representatives
cluster analysis
To make comparision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groups

第三章_审计抽样..

第三章_审计抽样..


(3) 抽样结果评价
① 分 析 样 本 误 差
② 推 断 总 体 误 差
③ 重 估 抽 样 风 险
④ 形 成 审 计 结 论
4、控制测试中的审计抽样
控制测试中的审计抽样,通常被称作属性抽样。属性抽 样用于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情况。它是通过对样本检查的结 果,推断总体中某些特征或属性发生的频率或次数,借以 评价客户的内部控制是否值得信赖并为实质性程序提供依 据。 所谓属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的质量特征,即被审业务 或内部控制是否遵循了既定的标准以及存在差错水平。 属性抽样主要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一走抽样、发现抽 样三种方法。
• • 是否遵守或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即只有在将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核 对相符后,才核准支付采购货款。审计人员按以下步骤进行抽查: ① 确定审计目标。 由于购货发票内部控制的要求是只有将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核对相 符后,才核准支付货款,则审计人员只会对该程序操作的准确性以及 进货发票与验收报告相核对的控制程序是否正常运行感兴趣。 ② 确定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元。 假定公司对每笔采购业务均采用连续编号的凭单,在每张凭单的后 面应附有验收报告与发票。因此,抽样单元是个别的凭单。如果测试 是年终进行的,则审计对象总体为本年度12个月内的所有购货凭单。
② 系统选样
•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首先计算选样间隔,确定随 机起点,然后按照间隔,顺序选取样本的方法。 选样间隔=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 【案例分析】审计人员拟采用系统抽样从2 000张销货发票中选取200 张作为样本,则选样间隔为10。假定审计人员把第101号发票作为随 机起点,每隔10张凭证选取一个样本,则所选取的样本号码依此为: 101、111、121、131、141、151……

市场调查与预测_10抽样和样本量

市场调查与预测_10抽样和样本量

抽 样 技 术
简单随机抽样法的优点:
在抽样中完全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最 符合随机原则,众多抽样方法中最简单, 操作方法最容易理解,缺点是它只适用于 总体单位数量有限的情况,当总体的容量 非常大时,编号工作繁重;对于复杂的总 体,样本的代表性难以保证;这种抽样方 法常常忽略总体已有的信息,降低了样本 的代表性;抽取的样本可能比较分散或过 分集中,这将给实际调查工作带来许多困 难。
资料来源:改写自艾尔一巴比(Earl Babbie),《社会研究方法基础》 (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8th ed.), 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第162—163页。

第10章 抽样和样本量
10.1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 的方式选择部分单位作 为样本进行调查,运用 数理统计的原理,用调 查所得结果来推断总体 情况。抽样调查包括随 机抽样(概率抽样)和 非随机抽样(非概率抽 样)。
分单位,而不是全部单位,也不是个 别或少数单位;
(2)调查样本一般按照随机原则抽取, 而不由调查者主观确定; (3)调查目的不是说明样本本身,而是 从数量上推断总体、说明总体; (4)随机抽样的误差是可以计算的,误 差范围是可以控制的;

抽 样 技 术
2.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也叫系统抽样、机械抽样、SYS抽样,它是将各样
本单位按某标志值的大小进行排序,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按 照时间或空间上的相等间隔,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 的一种抽样方式。 具体操作步骤: (1)将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并编号; (2)计算抽样距离,抽样距离等于总体数量除以样本数量,抽 样距离用K来表示,K=N/n(遇小数四舍五入); (3)在第前K个个体中用简单随机的方法抽取一个号码,抽取 号码所在的位臵的序号为k,这个序号即为抽样起点; (4)确定样本,从第k个数开始,每间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 那么抽中的样本序号为:k,k+K,k+2K,……k+(n-1)K ,抽样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