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电 图 诊 断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电极面对电源为正向波,面对电穴为负向波
单个心肌细胞先除极的部位先复极,所以检测电极描记的波
复极与除极时的方向相反 除极速度快,描出波形高、窄、尖;复极速度慢,描出波形低、 宽、圆钝;静息状态或完全除极状态无电位变化,记录呈直线
(二)整个心脏除极与复极
除极顺序:从心内膜—— 心外膜(与传导系统部位有关) 复极顺序:从心外膜—— 心内膜(与代谢因素:温度、压力有关) 除极向量:从心内膜—— 心外膜 复极向量:从心内膜—— 心外膜 正常心肌除极 复极顺序不同但向量相同,所以复极波的方向与 除极波的方向一致
一 心电产生原理
(一)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反映单个心肌细胞电活动(细胞内外记录)
(二)整个心脏除极与复极Biblioteka Baidu
心电图反映无数心肌细胞心脏综合电活动(细胞外既体表记录)
0相——QRS波 1相——J点 2相——ST段 3相——T波 4相——等电位线 0相至3相—QT间期
肢体导联反映额面的心电活动 胸 导 联 反映横面的心电活动
历史:1902年由荷兰 Einthovon创建双极肢体导 联 I II III,30末-40初Wilson
Goldberger改进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及单极胸前导联 VI—V9
标准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电位变化
连接方法: Ⅰ 左上肢(+) 右上肢(-) Ⅱ 左下肢 (+) 右上肢(-) Ⅲ 左下肢 (+) 左上肢(-)
心 电 图 (ECG)
临床心电图诊断
历史: 早在1903年有荷兰生理学家 Einthoven 创建并应用于临床,1924年获诺贝尔奖 现状:广泛应用临床并得到发展 临床应用范围(适应症):
一 起决定性诊断: 各种心律失常
对心梗较高准确性: 演变 、部位、预后 二 起协助诊断: 心脏大小;药物 电解质紊乱;缺血、损伤、炎症 三 局限性:不能明确病因;不能确定心功能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一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的定义:心脏在每 次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细胞先发生电激动;心房心室 激动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电流通过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利 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 变化的曲线图形称为心电图。 电激动→ 体表电极 →心电图
胸导联(chest leads)
反映胸部某一部位的电位变化
连接方法:探查电极分别放置在胸前固定的部位
负极连接中心电端 导联 正极 V1 胸骨右缘4肋间 V2 胸骨左缘4肋间 V3 V2与V4连线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V7 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V8 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 V9 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 V3R 右侧 V4R 右侧 与V3、V4、V5对称 V5R 右侧
单个心肌细胞先除极的部位先复极,所以探查电极描记的波 复极 与除极的方向相反
正常心肌除级、复极顺序不同,但向量相同,所以复极波的方向与 除极波的方向一致(T波与主波QRS的方向一致)
单个心肌细胞
正常心肌
整个心脏的除极、复极
整体心脏大致综合除极方向: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先右后左
心电向量综合的观念:
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 国际通用导联体系(lead system)即常规12导联体系 肢体导联(limb leads): 标准肢体导联 I II III 加压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胸导联 V1 V2 V3 V4 V5 V6
计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
(一) 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 1)静息状态:心肌细胞膜外带正电和膜内带同等比例 负荷并保持
平衡的极化状态.
2)电偶(dipole):一对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相距较近的一对 电荷
所组成的总体。聚集正电荷的一端叫电偶 的电源,聚 集负电荷的一端叫电偶的电穴.
3) 除 极(depolarization):心肌细胞受刺激后出现极化状态的逆转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前(房间束Bachmann)、中、后结间束
→房室结→希室束→自右向左穿室间隔分出宽的左束支,本身向下
延伸出右束支→蒲肯野纤维网→心室肌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1、P波: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1)右房除极: 前 、下、稍左 (2)左右房除极:稍前、下 、左 (3)左房除极: 稍后、下、左
中心电端(central terminal)无干电极、零电位点
加压肢体导联:反映体表某一部位(探查电极)的电位变化
连接方法: AVR 右上肢(+) 中心电端(-) AVL 左上肢(+) 中心电端(-) AVF 左下肢(+) 中心电端(-)
导联轴及额面六轴系统
导联轴:在每一个标准导联正负极间均可画出一假想的直线, 将Ⅰ 、Ⅱ 、Ⅲ导联平行移动,使之与AVR、AVL、 AVF 的 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图的轴中心点,便构成了额面六 轴系统。
1.心电向量:就是具有强度又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用箭头表示方 向,长度表示电位强度。 2.心电综合向量: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方向相同则相加,方向相 反则相减,呈一定角度的两向量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3 心电向量影响因素: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 ;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与探 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与探查电极 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 关,夹角愈大,心电位 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
负极
中心电端
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产生
心电图的描记
小结
心电图定义、临床应用范围 心脏除极、复极(单个细胞——整个心脏) 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命名、意义(4波、3段、2间期) 导联定义、常规12导联构成、连接方法、作用
复习思考题
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产生
1.简述心电产生的原理与心电图各部波形成的关系 2.常规12导联的组成是怎样的? 3.心脏的传导系统的组成如何?
2、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3、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反映自心房开始除极
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4、QRS波群:幅度最大的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1)室间隔除极向量(0.001—0.01秒) 右前上(下) (2)心尖部除极向量(0.01—0.02 秒 ) 左前下(较大) (3)左心室除极向量(0.02—0.04秒) 左后下 (4)左心室基底部(肺动脉圆锥)除极向量(0.04—0.06)左后上
除极方向就是电偶移动的方向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
4)复 极(repolarization) : 心肌 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又恢复到原
来 的极化状态. 复极方向就是电偶移动的方向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2 单个心肌细胞除、复极过程中产生电偶的变化
除极过程是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复极过程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3 检测电极与除极复极波方向的关系
QRS波命名:
R波 Q波 S波 R´波 S´波
5、S-T段: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条直线,代表心室缓慢复 极的过程 6、T波:心室快速复极的过程
7、Q-T间期:为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8、U波:代表动作电位的后电位
三 心电图导联体系
定义: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的电流
单个心肌细胞先除极的部位先复极,所以检测电极描记的波
复极与除极时的方向相反 除极速度快,描出波形高、窄、尖;复极速度慢,描出波形低、 宽、圆钝;静息状态或完全除极状态无电位变化,记录呈直线
(二)整个心脏除极与复极
除极顺序:从心内膜—— 心外膜(与传导系统部位有关) 复极顺序:从心外膜—— 心内膜(与代谢因素:温度、压力有关) 除极向量:从心内膜—— 心外膜 复极向量:从心内膜—— 心外膜 正常心肌除极 复极顺序不同但向量相同,所以复极波的方向与 除极波的方向一致
一 心电产生原理
(一)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反映单个心肌细胞电活动(细胞内外记录)
(二)整个心脏除极与复极Biblioteka Baidu
心电图反映无数心肌细胞心脏综合电活动(细胞外既体表记录)
0相——QRS波 1相——J点 2相——ST段 3相——T波 4相——等电位线 0相至3相—QT间期
肢体导联反映额面的心电活动 胸 导 联 反映横面的心电活动
历史:1902年由荷兰 Einthovon创建双极肢体导 联 I II III,30末-40初Wilson
Goldberger改进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及单极胸前导联 VI—V9
标准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电位变化
连接方法: Ⅰ 左上肢(+) 右上肢(-) Ⅱ 左下肢 (+) 右上肢(-) Ⅲ 左下肢 (+) 左上肢(-)
心 电 图 (ECG)
临床心电图诊断
历史: 早在1903年有荷兰生理学家 Einthoven 创建并应用于临床,1924年获诺贝尔奖 现状:广泛应用临床并得到发展 临床应用范围(适应症):
一 起决定性诊断: 各种心律失常
对心梗较高准确性: 演变 、部位、预后 二 起协助诊断: 心脏大小;药物 电解质紊乱;缺血、损伤、炎症 三 局限性:不能明确病因;不能确定心功能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一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的定义:心脏在每 次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细胞先发生电激动;心房心室 激动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电流通过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利 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 变化的曲线图形称为心电图。 电激动→ 体表电极 →心电图
胸导联(chest leads)
反映胸部某一部位的电位变化
连接方法:探查电极分别放置在胸前固定的部位
负极连接中心电端 导联 正极 V1 胸骨右缘4肋间 V2 胸骨左缘4肋间 V3 V2与V4连线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V7 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 V8 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 V9 左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 V3R 右侧 V4R 右侧 与V3、V4、V5对称 V5R 右侧
单个心肌细胞先除极的部位先复极,所以探查电极描记的波 复极 与除极的方向相反
正常心肌除级、复极顺序不同,但向量相同,所以复极波的方向与 除极波的方向一致(T波与主波QRS的方向一致)
单个心肌细胞
正常心肌
整个心脏的除极、复极
整体心脏大致综合除极方向: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先右后左
心电向量综合的观念:
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 国际通用导联体系(lead system)即常规12导联体系 肢体导联(limb leads): 标准肢体导联 I II III 加压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胸导联 V1 V2 V3 V4 V5 V6
计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
(一) 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 1)静息状态:心肌细胞膜外带正电和膜内带同等比例 负荷并保持
平衡的极化状态.
2)电偶(dipole):一对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相距较近的一对 电荷
所组成的总体。聚集正电荷的一端叫电偶 的电源,聚 集负电荷的一端叫电偶的电穴.
3) 除 极(depolarization):心肌细胞受刺激后出现极化状态的逆转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前(房间束Bachmann)、中、后结间束
→房室结→希室束→自右向左穿室间隔分出宽的左束支,本身向下
延伸出右束支→蒲肯野纤维网→心室肌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1、P波: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1)右房除极: 前 、下、稍左 (2)左右房除极:稍前、下 、左 (3)左房除极: 稍后、下、左
中心电端(central terminal)无干电极、零电位点
加压肢体导联:反映体表某一部位(探查电极)的电位变化
连接方法: AVR 右上肢(+) 中心电端(-) AVL 左上肢(+) 中心电端(-) AVF 左下肢(+) 中心电端(-)
导联轴及额面六轴系统
导联轴:在每一个标准导联正负极间均可画出一假想的直线, 将Ⅰ 、Ⅱ 、Ⅲ导联平行移动,使之与AVR、AVL、 AVF 的 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图的轴中心点,便构成了额面六 轴系统。
1.心电向量:就是具有强度又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用箭头表示方 向,长度表示电位强度。 2.心电综合向量: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方向相同则相加,方向相 反则相减,呈一定角度的两向量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3 心电向量影响因素: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 ;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与探 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与探查电极 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 关,夹角愈大,心电位 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
负极
中心电端
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产生
心电图的描记
小结
心电图定义、临床应用范围 心脏除极、复极(单个细胞——整个心脏) 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命名、意义(4波、3段、2间期) 导联定义、常规12导联构成、连接方法、作用
复习思考题
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产生
1.简述心电产生的原理与心电图各部波形成的关系 2.常规12导联的组成是怎样的? 3.心脏的传导系统的组成如何?
2、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3、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反映自心房开始除极
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4、QRS波群:幅度最大的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1)室间隔除极向量(0.001—0.01秒) 右前上(下) (2)心尖部除极向量(0.01—0.02 秒 ) 左前下(较大) (3)左心室除极向量(0.02—0.04秒) 左后下 (4)左心室基底部(肺动脉圆锥)除极向量(0.04—0.06)左后上
除极方向就是电偶移动的方向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
4)复 极(repolarization) : 心肌 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又恢复到原
来 的极化状态. 复极方向就是电偶移动的方向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2 单个心肌细胞除、复极过程中产生电偶的变化
除极过程是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复极过程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3 检测电极与除极复极波方向的关系
QRS波命名:
R波 Q波 S波 R´波 S´波
5、S-T段: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条直线,代表心室缓慢复 极的过程 6、T波:心室快速复极的过程
7、Q-T间期:为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8、U波:代表动作电位的后电位
三 心电图导联体系
定义: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