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简案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
2.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热爱读书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躺在波浪上,感受波浪的起伏。
提问:“你们想象一下,躺在波浪上是什么感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意境。
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3.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如“波浪”象征书海,“波浪上的我”象征在书海中遨游的作者。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
4. 交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素养。
三、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波浪上的我”。
2. 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体验的短文,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中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语句,并想象相关场景。
•能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思考。
2.情感态度•感受自然风景和融入自然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无私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阅读理解。
•理解比喻语句,想象相关场景。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思考。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莫扎特的音乐,并让学生静静地躺在桌子上(或靠在墙上)闭上眼睛,感受音乐流淌在他们身体周围,让他们放松并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
2.讲解文本教师可以用类似以下的方式为学生解读课文:•通过询问学生有关这个话题的个人经历(例如他们是否经常在海滩上度假或旅行),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海浪的有趣事实,进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初步阅读课文,教师可以解释生词和关键词的含义,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基本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了解什么是「波浪」,或者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文章中的一些短语和比喻语句。
•提醒学生课文中的比喻语句(例如“把自己藏在海里很深很深的地方……一个人在那里看似躺着,其实是在和海浪一起读书。
”),并尝试让他们想象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提问并讨论关于原材料的事实,即文本来源于哪个国家、做这个地方的环境,此地有什么特殊的地理构成,以及那个特定的地方优美的风景等问题。
通过这样的开放式提问,鼓励学生思考,挖掘课文中的隐含信息。
3.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的主人公是谁?2.他们在海边做了什么?3.现在我们举行的“阅读”的主人公躺在哪里?他读了什么?4.解释比喻语句教师可以为学生阅读比喻语句(例如“把自己藏在海里很深很深的地方……一个人在那里看似躺着,其实是在和海浪一起读书。
”)并解释这个句子中的含义。
接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比喻语句,教师可以向学生表演并解释这个句子中的“藏身于海中”这个形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本;•辅助教材:诗集、诗歌录音等;•教具:黑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先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向学生问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躺在波浪上读书”,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波浪、读书的感觉。
观察感知(10分钟)1.老师呈现一幅描绘海洋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感受大海的气息。
2.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游泳的经历,询问他们对海浪的感受。
朗读诗歌(15分钟)1.教师出示诗歌《躺在波浪上读书》,读一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2.老师对诗歌进行逐行解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表达方式。
3.分组朗读: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朗读,并评选最佳组。
创作活动(20分钟)1.老师提醒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想象在波浪上躺着读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诗句。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互相交流,激发创作灵感。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同组成员,并由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朗读。
小结与评价(10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堂所学。
2.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收获,老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诗歌创作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诗歌《躺在波浪上读书》,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感知、朗读诗歌和创作活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融入诗歌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更加热爱诗歌,有更多的表达方式去描述美好的事物和感受。
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预习反馈
1、预习反馈
2、交流对死海的了解以及还想知道什么
1交流预习情况
2、质疑。
用文中的语句以及交流课前预习后对死海的了解,引起学生对死海的兴趣,为后文的学习做准备
二、整体感知。
1、指读全文,然后完成口头填空:
课文写了我访问时,在主人的陪同下游览了,在海滨我下了海,并躺在波浪上读书,从中体会到。
2、交流
1、生默读9-12节,用前几课学过的方法自己试着归纳主要内容
2、交流
对前几课学会的方法进行复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作业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份介绍世界各地奇特自然景象的小报。
板书设计: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为什么什么地方感受
含盐量高死海难得的快事
浮力大舒服自在
教学反思:
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结构后,抓住重点,先解决作者“为何说躺在死海的波浪上读书是一件难得的快事”这一教学重点、难点,然后再回过头来,让学生学习其它的、较易掌握的死海知识。这样,使整堂课重点突出,时间充裕,训练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感受。一是通过朗读来感受作者的心情。如在教学“躺在波浪上读书,并感到是难得的快事”一部分时,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逐渐感悟,逐渐加深理解。这既是一种语感的培养,又是一种语言的熏陶。二是通过想象训练来感受躺在死海海面上的舒服自在。在这篇课文中,有些内容比较适合启发学生再造想象,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教学中,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读,同时脑海中浮现作者躺在死海的海面上的情景,想象细浪会在我的耳畔絮语些什么?学生众说纷纭,思维活跃。通过想象,学生理解了作者躺在水面上舒服自在的感受。
引导阅读思考:《躺在波浪上看书》教案实施教学策略2
引导阅读思考:《躺在波浪上看书》教案实施教学策略2。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躺在波浪上看书》教案,教师能够将阅读和思考的过程转化成更深层次的体验式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教师首先通过给学生阐述《躺在波浪上看书》的主题,从而让学生了解这个教案宗旨:教育学生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用阅读来启发思考,学会把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接下来,教师可以按照教案中的设计用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阅读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扩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三、教学策略(一)深度阅读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躺在波浪上看书》,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精读全书,重点阐述和展现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同时学生要学会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述思想,进而展现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二)深层次思考阅读是思考的基础,开展深层次的思考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
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1.原著中各个人物关系如何发生变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2.峰与解放区孩子的格格不入体现了什么?3.谋杀事件的发生源于什么?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维度来进行思考,并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见解来回答这些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三)互动式讨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同学们相互互动、合作、合理分工并流畅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小组讨论中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四)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小组讨论结果或者对学生的状态进行分配角色、组织活动,让学生通过扮演文中角色进行表演和文学创作。
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文中角色的感受和世界,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评价。
在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估:1.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反馈;2.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3.学生的思考能力的提高;4.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课程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海洋文化,感受海洋的美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意象和情感2.加深对海洋的认识和理解3.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意象和情感2.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海洋文化教学方法1.视频介绍法2.情境演示法3.讨论交流法4.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有关海洋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海洋的美妙和神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海洋文化的课题。
正文(30分钟)1.学生阅读《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2.针对文章的情境和情节,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逐步了解文章中的意象和情感。
3.联想到生活,让学生用自己话语描述海洋的美好,扩大学生的阅读体验。
板块设计1.文本理解板块在阅读文章前,先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基本情况。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文章的表面和内容,找出关键词、句子和段落,理解文章的情境和情节。
2.信息提取板块在阅读《我躺在波浪上读书》后,让学生进行信息提取。
把文章中的信息和情境提取出来,形成文件或素材,便于学生以后的使用。
3.个性化拓展板块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阅读能力,定期进行个性化拓展。
例如,如果有的学生对海洋没什么概念,可以让他们观看有关海洋的视频和图片,并结合《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这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和体验海洋的美妙。
课堂检测(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和表达。
例如:“你在文章中看到了哪些情感?你能用自己的话语来形容海洋的美妙和神秘吗?”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课后作业(10分钟)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写一篇有关海洋的文章。
2.教师布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海洋文化的探究和了解。
总结本课以《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海洋的美妙和神秘,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拓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使学生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波浪象征意义,懂得把握人生机遇,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波浪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抽象的波浪象征意义如何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感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及相关背景资料。
2. 课件、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3.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课文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分析课文中的波浪象征意义,让学生懂得把握人生机遇,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3.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如何将课文中的感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七、课堂练习与拓展1. 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自己向往的场景。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追求梦想的过程和方法。
八、课后作业2.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简要介绍书籍的内容和理由。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课程进度安排1. 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在1课时内完成。
2. 下一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2. 收集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波浪象征意义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思考深度。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死海缔造奇迹的缘由,并体会巡游死海的欢乐。
2.连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选用恰当的方法确定本文重点。
3.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内容。
4.了解死海的奇妙,激发同学探究大自然深奥而莫测的秘密的奇怪心。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理解重点语句,体验死海所带来的奇怪。
教学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重点内容。
教学预备:1.布置同学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死海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语段积累,新课导入1.认真听,把老师朗读的一句话记录下来。
2.导入新课。
3.死海简介。
二、运用方法,确定重点1.复习确定课文重点内容的方法。
2.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确定的?(1)主人伴随我巡游闻名的死海。
()(2)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人能躺在水面上。
()(3)死海含盐量很高,生物难以生存。
()(4)死海是陆地上最低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把握重点1.轻声朗读5-12节,想想感受到了什么?用直线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句子: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的阳伞的阴影里,欣赏着这缄默的海。
(1)理解缄默的意思。
(2)朗读。
(3)问题:死海真的缄默吗?(4)试验演示。
3.出示句子: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亮的晴空洒下来。
(1)理解絮语的意思。
(2)朗读。
我这时睡着了,可这时死海给开了一个玩笑,是什么呢?(3)复述我躺在水面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4)说话练习:来到这奇妙的死海,我忍不住,我觉得。
4.小结。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长。
1.仿写生活中的一个情景。
2.课外书中探寻一则世界趣闻。
小学三年级语文《躺在波浪上看书》教学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躺在波浪上看书》教学教案范本三篇小学三年级语文《躺在波浪上看书》教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1.会读会写生字9个,认识3个。
2.理解词语五个在句中的意思,体会拟人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3.继续学习选用适当的方法,在所给答案中确定课文重点,并且说出理由。
4.朗读课文,详细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阅读课文,课外书资料补充交流。
教学重点:确定本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躺在波浪上看书。
2.学生质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呢?这是什么地方?3.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容、奇特、变幻、温润、平衡、絮语、强劲、浮力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我”游览死海有哪些收获?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全班交流讨论: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5.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
你们想看这幅画面吗?(CAI出示图)在哪儿有这种奇迹发生?听到死海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二、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5---9自然段,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汇报A“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B“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儿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1)体会A句时,抓住“托浮”说明浮力大,“像托浮着一片树叶”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拟人的写作手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躺在波浪上看书》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躺在波浪上看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海滩景色,感受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珍惜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海滩景色。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的印象和感受。
2.课文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逐个学习生字词,讲解字义、字形和字音。
(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4.课文理解与分析(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海滩景色。
5.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果你躺在波浪上看书,你会看到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6.拓展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我眼中的海滩”绘画活动。
(2)学生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后拓展:(1)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观,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2)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共同探讨保护环境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大海的图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课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改进
引入更多互动环节
运用多媒体资源
增加课堂互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辅 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调整教学节奏
强化实践教学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 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节奏。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写作练习、口语表 达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要改进的地方。
评价与反馈的应用
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效果。
激励学生
通过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保持学习 的热情和动力。
指导学生
通过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 高学习效率。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评价与反馈的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教学能力。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在线资源链接,供 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 主题和问题,促进交流
和合作。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 色,通过表演深入理解
人物情感和情节。
写作练习
布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 写作任务,让学生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实践活动
组织实地考察或实验活 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课 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或现
写作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写作 任务,让学生尝试写出自 己在海边读书的感受和体 验。
海边摄影作品展示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海边 摄影作品,让学生感受海 边的美,并启发他们从不 同角度欣赏和表达美。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 他们对“波浪”和“读书”的理 解,以及他们过去的经验和知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整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整理沪教版四年级上册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四年级上册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懂得死海制造的奇迹——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缘由,体会在死海里游泳的欢乐。
2、连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3、能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4、收集并沟通一则世界趣闻。
教学重点:1、读课文,懂得死海制造的奇迹——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缘由,体会在死海里游泳的欢乐。
2、连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来感悟躺在死海的波浪上读书的舒适拘束。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跟随来到亚洲西部的(约旦王国),去巡游那儿(闻名的死海)从安曼去死海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但却要(下降1300米)。
由于安曼是一座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山城),而死海则低于海平面(394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号称(“世界的肚脐”)。
在这里遇到了难以置信的事情:直接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书,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循着的笔触走进海滨浴场。
二、学习5—7小节1、自由轻声读5—7节出示:(1)闲逛在死海的海边,我们看到什么?(2)死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沟通(1)媒体出示:只见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
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它的水鸟。
所以称它为(缄默的海)(2)说话练习:用“没有没有也没有”说一句话。
(3)出示:水中含盐量特殊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
(4)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
3、引读:正由于水中含盐量高,死海才能制造一种奇迹:(人躺在水面上可以读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我躺在波浪上读》教案、教学设计
6.预习下一课:提前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了解课文主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7.拓展阅读:推荐一本关于大自然或海洋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兴趣。
8.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价值观方面: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的课文《我躺在波浪上读》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悟。然而,由于生活经验、阅读积累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把握修辞手法、运用写作技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象、具体的语言描绘,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3.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方面:通过学习《我躺在波浪上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2.态度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乐观的心态。
(一)导入新课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这篇文章,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我躺在波浪上读书》2. 分析课文主题和情感3. 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阅读习惯。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主题。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的打印稿。
2. 黑板和粉笔。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如果需要)。
教学过程:1. 引入:a. 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对阅读的看法和经验。
b.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2. 阅读课文《我躺在波浪上读书》:a.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b.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c. 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3. 分析课文主题和情感:b.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情感变化,讨论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4. 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a. 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体验。
b.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对他们的成长和思维发展的影响。
b.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体验的短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程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讨论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时,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或阅读材料,并解释为什么喜欢它们。
2. 邀请一位作者或图书馆员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推荐。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说课稿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说课稿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躺在波浪上读书》是鄂教版学校语文三班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是一篇游记,记叙了巡游著名旅游胜地——死海时所看到的景色以及亲身经受的趣事。
文笔生动,语言流畅,感受逼真。
教材选编本文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同学了解死海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异;二是让同学领悟世界不同的自然风光,激发同学宠爱自然,探究自然的爱好。
这篇课文,我支配用两课时来教学。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其次课时的教学。
二、说目标(一)依据课标要求,在第一课时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及随文识字后,结合同学实际,我把其次课时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品读重点词句,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
3、引导同学查找死海的有关资料,关怀同学加深对死海的了解,培育同学查找、搜集的力气。
4、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同学宠爱自然,探究自然的爱好。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的特点以及给游人带来的欢快。
(三)教学难点指导同学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的感受及死海的奇异。
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的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善的统一。
结合教材特点和同学实际,我接受了以下教法。
1、媒体演示法。
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补充资料,缩短同学和死海之间的距离,关怀同学更好更准的读懂课文。
2、问题导读法。
我依据教学内容细心设计问题,让同学始终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探究学习。
3、合作探究法。
教学中我利用自学提示出示三个问题,在同学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合作沟通,通过生与文本,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引导同学在读中感知,读中解疑。
(二)学法的引导书是要靠同学自己读懂的。
《躺在波浪上看书》语文教案:探究文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躺在波浪上看书》教案:探究文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一、教学目标:1、了解杨绛《躺在波浪上看书》的文学背景和主要内容。
2、通过文学分析和学生实地体验,探究文中自然与人文景观对人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材、文献。
2、教师提前到实地景区勘察、拍照、摄像等。
3、学生寻找和收集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图片,准备PPT或海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互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关注自然环境的习惯。
2、文本分析:教师让学生阅读杨绛《躺在波浪上看书》一文,并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主旨及语言艺术特点,体会自然与人文景观对人的心灵以及身心的影响,并引导讨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社会问题。
3、实地体验: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际景区或公园等进行实地观察、拍照、录音、体验等,根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因素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影响做出分析,并让学生结合实际体验和话题展开讨论。
4、PPT或海报制作:教师指导学生制作PPT或海报,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传达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感受以及对环保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信念和意识。
5、展示、评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和机会,促进学生在交流中彼此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环保行动力。
四、教学反思:1、该文本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对人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大自然、重视生态环境、珍惜人类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和人文情怀。
2、实地体验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投入和现实体验,能够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3、采用PPT或海报的方式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呈现观察的数据和写实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4、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磨合互动,提升教学成果和学生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戛然而止、温润、絮语、耳畔、从容”等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字音,将句子通顺。
2)学会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了解死海相关知识,并制作死海的资料卡片。
3)进一步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能简洁概括“我”在死海上读书的感受。
4)阅读全文,懂得死海创造的奇迹——能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体会“我”在死海里游泳的舒服快乐。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师:出示PPT图片,大家看,他们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是多么的惬意舒适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无论是“旱鸭子”还是游泳健将的游客们都能躺在波浪上。
板书:20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抽读课文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学生自由轻读课文
2 开小火车读课文,纠正字音
3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里写了“我”游览死海的亲身经历?)
课文分两段:第一段——第1节;第二段——第2-12节
(可告知采用倒叙的手法)
三学习第一段
1 齐读第一小节
2 句子比较我躺在波浪上读一本杂志
我直接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
1 明白从容的意思,抓关键词体会
2 带感情的读
3 以提问的方式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 带着疑问的语调读第一小节
四按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课文的第二段完整地叙述了“我”游览的经历,这一段比较长,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的提示给这一段分层吗?出示提示,指导分层。
1.我从约旦首都安曼坐车来到死海。
2.我观赏沉默的死海,知道了死海得名的原因。
3.我躺在死海的波浪上看书、拍照。
五学习第二段第一层(2—4)
1. 自由读2—4,边读边思考死海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
2. 师生交流
地理位置安曼
地势特点陆地最低的地方,号称“世界的肚脐”
3.重点读以下语句,细心体会:
(1)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但却要下降1300多米!
(2)海拔近千米的山城,低于海平面394米。
(3)沿着一条倾斜的公路急速下降,耳膜都感到了压力
4.合作读第四小节师:四十几分钟后,生:读后面
六学习第二段第二层(5-7)
师:为什么称它为“死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层。
1.自由读,思考死海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画出相关语句。
出示句子: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死海”因此得名。
(完成表格中的总面积、含盐量)
除了含盐量量高之外,死海还有一个特点是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
(1)指名读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死海是一个含盐量高,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的内陆湖。
)
2.怎么读好这句话?(惊讶、不可思议的语气)
抽读齐读
3.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死海含盐量高,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
(1)含盐量特别高,达33%。
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
(数字)
从数字上,我们可以看出死海的含盐量特别高,那么从肉眼能否看出?
(2)捞上来的细沙中混有盐的结晶。
4.死海是个沉默的海,含盐量高,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面上……
生: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任何一只其他的水鸟。
(配合说) 用没有……没有……也没有……造句
5.死海并不是死气沉沉,作者很快发现它有种独特的美。
找找描写死海美景的句子(找句子,两句)交流朗读句子,读出美感
6.这一层主要写了“死海”得名的原因。
因此,死海创造了:投影填空
死海创造了的奇迹。
(2)为什么说这是“奇迹”?“奇”在哪里?
(3)所以死海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浮力大(引导,完成表格)
7.有感情读第二层
六学习第二段第三层(8—12)
听了主人的介绍,大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都想下水试一试。
我第一个跳下水去。
奇迹果然出现了,这多么令人惊叹啊,课文9-12节对作者的体验做了描述。
1.下水后,奇迹果然出现了,这奇迹是?
出示:我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
2.再读9-12节,看看哪句话具体写出了这种舒服自在的感觉?
出示: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几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a理解絮语的意思 b拟人手法 c双引号
(1)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11小节
4.在死海里游泳,很不容易,为什么我喝了一口苦涩的咸水,眼睛也涩得
生疼,还会觉得“能在死海里游泳的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5.根据关键词,简洁概括作者在死海上读书的感受
温润一股阻力托浮起来苦涩的咸味眼睛涩得生疼(交流)
七自我实践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准备一份水、盐、鸡蛋,感受一下盐水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