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汇编
中国服装史 袁仄
![中国服装史 袁仄](https://img.taocdn.com/s3/m/6fbabe7acaaedd3383c4d350.png)
中国历代服饰概览中国历代服饰概览中国历代服饰概览历代服饰概览及其特点●00一、中国服装史中的五次变革(1)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求,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
(2)魏晋南北朝,“蛮夷入主中原”,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十分普遍,最终有些民族融入了汉族,各族服饰间的交流也是必然。
(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
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4)清朝,剃发、满装、蓄辫子,这次大规模的服饰变革使满族服饰形式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长辫、马褂、凉帽成为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服饰。
(5)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第一次将西方的服饰“拿来”作为中国礼服,从此,西方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地影响和冲击了中国传统服饰。
这是中国服装史上影响最深刻的一次变革,影响一直至今。
二、东西方服装的比较(1)东西方服饰形态在早年是相近的,中世纪之后欧洲采用窄衣文化,在裁剪上采用“省道”技术,使西方服饰越来越立体,而东方服饰一直采用平面剪裁的方法,保持东方服饰的宽松、飘逸。
(2)东西方文化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与审美观念的差异是导致东西服饰不同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服饰形制上注重突出人,强化性别,凸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张第二性征;东方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长期的封建文化中忽视人的本体,在服饰中有意弱化人体,掩盖人体,模糊性别差异,这使东西服饰文化分道扬镳上千年。
(3)历史、地理、气候的差异是服装材料和实用功能倾向的客观原因。
中国历代服饰概览历代服饰概览及其特点远古服饰概览如果说山顶洞人的骨针史利用了自然,而纺轮和织机的发明,则表明人类开始能运用自然纤维,开启了布帛、服装时代的到来《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d066ad39b6648d7c0c74688.png)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原始社会服饰起源原始人的衣服材料:兽皮装饰:兽齿、鱼骨、石珠、海贝旧石器时代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新石器时代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先时期先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
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不是裤。
右衽窄袖周代始创深衣制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
根据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喝直裾袍之分。
通常作为礼服穿着。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印花技术发明于战国。
战国楚简上出现了“绮”字。
尔后各朝都有织造,规格和花样愈益丰富。
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
战国曲裾深衣直裾单衣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的袍(深衣:1后领下凹,前为三角交领。
2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
3长垂袖,袖摆宽大。
)纹样以:菱形,方棋纹,几何,草龙草凤纹为主,礼服用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
平民服装以浅色系为间色。
以玄(黑)色为主正色,并制做了冕(政物礼服)。
晋南北朝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
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俑)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
帔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裤褶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
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
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隋唐时期出现了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
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00773a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8.png)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一、古代的服饰风格古代中国的服饰风格是中国传统服饰演变的起点。
在古代,中国的服饰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对礼仪和等级制度的尊重。
古代男性的服装主要包括衣、裤、帛,而女性的服装则包括对襟、曲裾等。
这些服饰在设计和制作上都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使用丰富的刺绣和绣花技巧,以展示贵族阶层的身份和地位。
二、汉服的兴盛与衰落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一种经典代表,它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在汉代,汉服被广泛穿着,不同款式的汉服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逐渐衰落,在唐代后期逐渐被其他服饰风格所取代。
三、唐装的盛行唐装是中国另一种重要的传统服饰风格,尤其在唐代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服饰注重以华丽、宽松和富丽堂皇为特点。
男性的唐装主要包括袍、褂、帽等,并采用了丰富多样的颜色和图案,以彰显皇家和贵族的身份。
女性则穿着华美的对襟、曲裾等,常配以各种珠宝、发饰和头饰来增添魅力。
随着唐朝的衰落,唐装的流行逐渐减弱,但对后世的影响仍然深远。
许多传统的织锦技术和服饰款式始终保留并传承至今。
四、明清时期的服饰变革明清时期,中国的服饰风格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
明代的服饰在设计上较为简洁,强调修身合体,注重材质和剪裁。
清代则注重庄重和严谨,服饰趋于宽松,以舒适为主要考虑因素。
清代的服饰风格在国际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个重要阶段。
五、现代传统服饰的复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服饰在当代得到了复兴和重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和欣赏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之处,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一些设计师开始尝试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趋势相结合,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现代传统服饰款式。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传统服饰保护的力度,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服饰展览和文化活动,提高了人们对传统服饰的认知度。
六、中国传统服饰的艺术价值中国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衣着,更是一种独具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ac26e4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f.png)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多次的演变与变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的人们主要以兽皮、兽骨和植物纤维等原始材料制作服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丝绸、棉花等天然材料制作衣物,这也标志着中国服饰的进一步发展。
在古代,中国的服饰多样且独特。
不同的朝代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
例如,汉朝时期,男子的常服为襦、袍、裤,女子则穿着对襟襦裙。
而到了唐朝,服饰的款式更加多样化,丝绸成为主要的面料,服饰上的装饰也更加丰富华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服饰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元代,蒙古族的服饰风格对中国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古族的服饰以宽松、舒适为特点,与中国的传统服饰形成了有趣的融合。
这一时期的服饰在设计上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服饰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时期。
尤其是在清朝,服饰的款式更加多样化,细节处理更加精致。
男子常穿长袍、马褂等,女子则穿着旗袍、襦裙等。
这些服饰不仅在中国流行,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服饰风格。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服饰逐渐被西方服饰所取代。
西装、裙装等外来服饰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传统服饰的地位逐渐下降。
然而,近年来,中国传统服饰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拾传统服饰,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如今,中国传统服饰在各种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
不仅在传统节日和婚礼上,人们还在各种文化活动和时尚秀场上看到传统服饰的身影。
设计师们也开始将传统元素融入到时装设计中,创造出了许多融合古典与现代的服饰作品。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演变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传统服饰不仅是一种衣着,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与记忆,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中国古代服饰演变 ppt课件
![中国古代服饰演变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2458af2b160b4e777fcf5b.png)
唐代 孙位 《高逸图》
10
魏晋时期女子服饰:
大
贵
众
族
化
杂
衫
裾
裙
垂
髾
服
11
12
6、唐代时期
• 男子一般着圆领襕 衫、戴软角幞头
• 女子一般着艳丽大 袖衫,以穿男装为 时尚。披帛、帏帽 盛行。
• 女子面妆华丽繁复
唐代贵族男装
唐代贵族女装
13
男子幞头
• 是这一时期男于最 为普遍的首服
• 幞头两脚,初似带 子,自然垂下,至 颈或过肩
14
15
女子服饰
16
17
7、宋代时期
• 男子一般着右 衽襕衫,头戴 巾帽、硬角幞 头
• 女子一般着有 绶环的素雅儒 裙,披帛、花 冠,出现缠足
硬 角
阑
幞 头
袍
18
影视剧中的硬角幞头
19
• 禙子:褙子是宋明女子的常用服饰,立领 对襟窄袖为主,下长过膝,左右两侧开衩。 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另外, 简单说,禙子去掉袖子就成了比甲。
•
20
8、元代时期
元 代
贵
族
服
饰
元 代 平 民 服 饰
21
22
9、明代时期
明
代
男
子
宽
袍
儒 巾 服
明 代 官
饰
服
和
乌
纱
帽
23
24
❖明代女子服饰:
凤冠霞帔
明末水田衣 25
• 明朝时,对襟的衣服流行,尤其是女装。明 朝的汉服,在影视剧中所能见到的最美丽最 正式的规制,莫过于中国内地在八十年代拍 摄的《红楼梦》。此剧的服饰,由对此深有 研究的沈从文先生指导操刀,堪称绝顶之作
中国服装演变
![中国服装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40866d38580216fc700afd0f.png)
与或祭代后冠战商概 社朝祀官世服国时述 交服与吏与制之期: 活)重服国度交,中 动;大装外发被到国 的一政大都展纳了冠 服类事致产到入周服 装为活可生十礼代制 (比动分深分治逐度 公较的两远丰。步初 服普服类的富到完步 或通装,影完了善建 常的(一响善唐,立 服工祭类,,代春于 )作服为唐对,秋夏 。
男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常服:恢复唐宋时代的常服糸统。 女服服饰 :褘衣:为皇后受删、谒庙、 朝会 时穿着 翟衣:为皇后的第二礼服。 礼服:品官命妇的大礼服。
1.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 的长 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女服服饰: 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冕服:宋朝开始减少冕服的种类,大典礼 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经 常出现。 朝服:宋代在劲下加上特别的装饰谓之 「方心曲领」。 公服:宋代以常服为公服。
中国从古至今的服装演变
![中国从古至今的服装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8c186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5.png)
中国从古至今的服装演变自古以来,中国的服装文化一直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中国的服装演变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古代中国的服装以华丽、庄重、雅致为特点。
最早的中国人民主要以兽皮和树叶为衣物,后来发展出以丝绸为主的服饰。
商代服饰以匡胸拨肩、长裙、庄重厚实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社稷重耕植的氛围。
周代的服饰则更加奢华,圆领直衫、宽袖长衫等成为时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服饰越来越注重美观,丝绸成为贵族和官员的标志。
在中国历史上,汉服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服饰。
汉服是以汉族为主的服饰,统称汉服。
汉服的特点是宽袖襟裳和长衫飘逸,表达了平等和自由的理念。
古代的汉服分为男装和女装,男装注重宽大、庄重,女装则注重柔美、典雅。
与丝绸相辅相成的还有华丽的饰品,如佩带玉饰、金饰和银饰等,给人一种高贵、优雅的感觉。
唐代是中国服饰文化的高峰时期,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时候。
唐代的服饰以华丽、富丽堂皇为主,丝绸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男子穿上长袍、曲领和腰带,女子则穿着华美的宽袖衫和长裙。
唐代的服饰还注重色彩的搭配,采用了大胆的对比和丰富的花纹。
此外,唐代的宫廷服饰更是奢华绝伦,高冠、高鞋、袍褂等繁复的装饰物成为了当时贵族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清时期成为中国服饰演变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明代的服饰讲究端庄、素雅,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简洁。
男子穿上襦裙、长袍和宽松的长裤,女子则穿着宽袖长衫和裙子。
同时,明代的服饰注重色彩,并且衣袂逐渐变窄,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朴素和纯洁。
清代的服饰则更加注重礼仪和庄重,男子穿上长袍马褂,女子则穿着束腰高挂、长袖紧身的旗袍。
清代的服饰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脖领和袖口的装饰变得更加华丽,丝绸的运用也更加精湛。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介入和国际交流的加深,中国的服饰风格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192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服饰带来了新的变革。
毛泽东主席提倡了“人民公社”的服装风格,以平民化、实用化为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112eeb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而中国传统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汉服、旗袍、唐装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的演变。
一、汉服的演变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起源于汉朝。
在漫长的历史中,汉服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良。
最早的汉服以华丽细腻的刺绣和丰富的色彩为特点,代表着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尊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服在明清时期逐渐趋于简约,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整体的和谐。
而在当代,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传统元素的回归,汉服重新获得了时尚界的关注,并在各种场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旗袍的时尚演变旗袍是中国女性传统服饰中的代表,起源于清朝。
旗袍以其优雅、端庄的形象而备受赞誉,并成为了中国女性时尚的象征。
早期的旗袍采用了精美的刺绣和流畅的裁剪,凸显了女性的曲线美和端庄大方的气质。
随着时尚的推动,旗袍在20世纪的上半叶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旗袍的款式逐渐简化,并加入了西方的时尚元素,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
而在当代,旗袍通过面料的改良和设计的创新,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成为了各种场合中女性的首选。
三、唐装的复兴唐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又一代表,起源于唐朝。
唐装以其华丽的图案和宽松的剪裁而闻名,体现了古代华夏族的风范和气质。
然而,唐装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唐装在现代的时尚界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唐装的复兴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古代款式,而是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
现代的唐装不再繁复,而是更加注重舒适性和流畅感,通过运用现代面料和设计手法,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总结: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时尚的推动下不断演变和发展。
汉服、旗袍、唐装等传统服饰在时代的推动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与时尚的演变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时尚发展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及男女服饰赏析PPT课件
![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及男女服饰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f3c91189eb172dec63b7aa.png)
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仆(河北满城 出土当户灯铜人
2021
27
•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
首先,服饰用料的种类趋于多样化。
其次,服装的款式有了明显的变化, 出现了“深衣”。为汉服基本款式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 在服饰中体现出明显的民族 融合趋势。
2021
28
四、秦汉服饰文化及其特点:
秦代服饰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中国服饰持 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 式。
2021
34
西汉素纱禅衣
秦代妇女曲裾服饰
2021
35
汉代妇女深衣
汉代深衣俑
2021
36
2021
37
• 汉代妇女还穿襦裙。襦裙 一般是上襦下裙的女服样 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 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 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 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 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 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 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 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 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 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 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 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 长,下垂至地。
2021
48
七、隋唐五代:隋唐时期, 唐代纹样不仅继承了传统, 而且吸收了西方艺术形式。 加上对外开放、丝绸之路重 开,中西结合,使唐朝服饰 华丽清新。隋代女子穿窄合 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 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 条飘带。
2021
49
唐高祖李渊于621年正式颁布东舆衣服 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土 庶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色彩、佩带诸方 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唐朝的衣冠制度正式 确立。例如唐朝对服饰色彩规定:黄色
2021
51
唐代文官常服
唐代文官,主要服饰为幞头圆领窄袖袍衫,
中国历代服饰演变 ppt课件
![中国历代服饰演变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39fd1ca417866fb84a8e7b.png)
35
PPT课件
布拉吉
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 装,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中国。 布拉吉一方面具有“进步”的政 治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够显示女 性的身体美,它便捷、轻盈、活 泼、经济,上至中央级的大演员, 下至幼儿园的小女孩,都能穿, 爱穿。只几年的工夫,“布拉吉” 就成为了汉语中一个最常用的外 来词。后来,由于中苏两国关系 恶化,布拉吉的名称不用了,但 “连衣裙”即布拉吉的意译名一 直沿用下来。
和长裙为主。不 同是裙束的比晚 唐低,裙带较长, 披帛较唐狭长。 上衣加半臂,交 领和对襟均有。
20
PPT课件
宋朝
男子一般着右衽 襕衫,头戴巾帽、 硬角幞头
女子一般着有绶 环的素雅儒裙, 披帛、花冠,出 现缠足
21
PPT课件
宋朝统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 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 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 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 其目的在于去掉人们的任何反 抗意识。这种理学观点影响到 人们的着装,使宋朝的服装一 改唐朝服饰旷达华贵,恢弘大 气的特点,服装造型封闭,颜 色严肃淡雅,色调趋于单一。
“汉服”一词的记载最 早见于《汉书》:“后 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 度”。这里的“汉”主 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 的服装礼仪制度。所谓 “汉族”的形成,直接 与汉朝有关。所以,后 来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 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 统服饰。它最初是其他 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 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 我认同的文化象征。
14
PPT课件
以颜色来区分官服
三品以上官员一律 用紫色
五品以上为绯色 六品、七品为绿色 八品、九品为青色
15
PPT课件
女服
大袖衫 襦裙 女装男化 胡服
中国传统服饰历代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历代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0a766f30f18583d049645967.png)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代演变 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这是一个人类发展的故事,本文上文下图。
先说说什么是服饰 百度词条: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
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
古人,则是用来遮羞,而今人对于新事物的认识不断进步,服饰的材质,样式也多种多样。
引证解释: 1.佩玉之饰。
指玉器的彩色衬垫。
《周礼·春官·典瑞》:“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
” 郑玄注:“服饰之饰,谓缫藉。
”崔颢《卢姬篇》:“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
” 2.衣服和装饰。
《汉书·张放传》:“ 放取皇后弟平恩侯许嘉女,上为放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取妇,皇后嫁女。
” 宋郭彖《睽车志》卷二:“倅问妇人服饰状貌,乃其亡妻丛涂寺中也。
” 清徐士銮《宋艳·丛杂》:“ 唐代宗朝,令宫人侍左右者,穿红锦靿鞾。
是转效贱妓服饰也。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休勒年约四十岁……他的华丽的服饰和他萎缩的外形极不相衬。
”《诗经.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
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 3.穿衣佩饰。
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乔曰:‘天帝独欲召我!’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
” 人类为什么穿衣服?(额,这个问题太深奥了)当然衣服不等于服饰。
保护说: 主要是为了驱寒保暖,避免蚊虫叮咬等等。
(个人感觉这个适用于早期人类) 羞耻说: 类似于圣经中的亚当夏娃,认为人类穿衣是为了遮羞。
(这个明显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 吸引异性说: 与遮羞相反,认为穿衣是为了引起异性人类的注意。
(我们又不是孔雀,难道为了吸引异性而开屏吗?当然有) 美化说: 认为人类穿衣是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美观。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59331a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8.png)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变迁,服装风格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古代中国服装的演变不仅仅是一种流行趋势,更是与社会文化、民族风俗、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变化入手,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历程。
殷商时期是中国古代服装的起源时期,当时的服装主要以麻布和皮革制成。
男子维持着束发、系带等原始的服饰和发式,而女子则主要是以束腰布褶裙为主,多为白色。
至商代中晚期,服装开始出现了向贵族等级进化的趋势,服饰的装饰性大大增强,出现了青铜器的副牌扣、如佩钩、彭瓣、饰钩等的鎏金富丽的服饰。
这一时期的服饰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特点,即奢华瑰丽的风格。
周朝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一次革命,周朝的服饰制度首创长袍制简装的制服制度。
周朝的服饰有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特色:“夫与妇、男与女、君与臣、亲与疏,皆服其常”,这是周朝服饰制度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各级社会成员都要服从封建礼教规定的服饰制度。
周朝服饰以彩色,尤其是紫色为上。
周服直衣长衫是中国古代的典型服饰,而且长衫的衣摆上也开始出现有边的颠饰,并且不同的品级要求不同的颜色。
周朝的服饰另一个明显的特色是开始兴起了徽章和衣饰间的搭配,这也是服饰内耐部分区别等级和封建地位的一种方式。
周朝的服饰除了长衫外,除了“舄”之外别无他物,这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一个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服饰在审美和材料上有了新的提高。
春秋时期男子着装上相对简单,以袍、裳为主要服饰,而春秋阶段的女子服饰则开始展现出娇艳的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女子服饰,开始出现了各色织物和印花织物的运用。
由19世纪考古学家所发现的一件早春秋的半纺织肩罩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女子服装的面料已经开始出现了丝、小米粒棉、麻纺布织物。
而春秋时期的男子长衫革履的穿着,充分反映出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分封形式的土地制度。
春秋时期的男女纺织技术的发展和面料的改良,使得春秋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了比较艳丽的风采。
中国服饰演变历程
![中国服饰演变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a871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3.png)
甲骨文中的“衣、裳”字形象地描 绘了商周时期服饰的基本样式。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
总结词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开始呈现多样化,材料和工艺有所提升。
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普及和纺织技术的进步,服饰 材料和工艺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时期的服饰开始呈现出 多样化的特点,各种服饰逐渐形成。
代表服饰
曲裾深衣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其特点是长 可曳地,行不露足。
长衫
男性常穿的服饰,以棉、麻、 丝绸等面料制成,宽松舒适,
具有传统特色。
马褂
男性常穿的外套,多为短款, 便于活动,常见于日常穿着。
袄裙
女性传统服饰,上衣下裙,款 式多样,色彩丰富。
新中国成立初期服饰
列宁装
受苏联影响,广受欢迎的服装 款式,以西装领、双排扣、斜
纹布面料为特点。
军装
新中国成立初期,军装成为时 尚潮流,尤其是绿色军装,受 到广大群众喜爱。
工装裤
工人阶级的象征,以蓝色牛仔 布制成,宽松舒适,便于劳动 。
布拉吉
女性喜爱的连衣裙款式,以轻 盈飘逸、色彩鲜艳为特点。
改革开放时期服饰
喇叭裤
80年代初流行的男性裤装,裤腿呈 喇叭状,展现出个性与时尚。
牛仔裤
从西方传入,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时尚 选择,以其耐磨、实用、时尚为特点。
运动装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运动装逐 渐成为日常穿着的一部分,舒适、休 闲、时尚。
材料将更受欢迎。
智能化定制
03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定制服务,满足消费
者个性化需求。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越来越多的国际服饰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本土品牌展开竞 争与合作。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及规律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及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5e6f6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7.png)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及规律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及规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服饰阶段
古代服饰主要是由古代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如龟壳、兽皮、草纺、麻布等一些基本材料,这些材料最初被简单的缝制在身上作为服饰,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材料逐渐加入到服饰中,服饰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
2. 唐宋时期阶段
唐宋时期的服饰逐渐演变成了讲究柔美和典雅的风格,由于唐代时期的文化繁荣,服饰设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
3. 明清时期阶段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鼎盛时期,服饰充满了华美和繁复的装饰,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时期。
在这个时期,服饰的款式和风格以及材质都经过了不断地变化和改进。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是比较长的,其中包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表现方式,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服饰的风格和款式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规律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而发展和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璀璨华美,丰富多彩的。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 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 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无 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 “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 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 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 向和思想内涵。但是一个时期的审美倾向、审 美意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的 时代的。
2018/12/18
隋俑多小袖高腰长裙,裙 系到胸部以上。发式上平而 较阔,如戴帽子,或作三饼 平云重叠、额部鬓发剃齐, 承北周以来“开额”旧制
2018/12/18
隋贵妇所披小袖外衣多翻领 式。侍从婢女及乐伎则穿小 袖衫、高腰长裙,腰带下垂, 肩披帔帛。头梳双髻。
+ 唐朝年轻女子不受保守传
统的约束,她们不仅可以 穿袒露胸臂的宽领服装, 甚至穿上胡服男装,在街 上策马扬鞭,政府和社会 还允许女性享有选择配偶 和离婚的自由。 + 唐代的女装主要是衫、 裙、帔,还有短袖半臂衫 (套穿在长衫外面)。最时 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 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 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2018/12/18
+ 一般是上衣下裳的配套,或襦裤深衣下
裳配套;后者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 为不加连裆的套裤,两只裤脚管套在胫 上,也称胫衣,穿这种服装款式行动不 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是上衣下 裳的配套,或襦裤深衣下裳配套;后者 裳穿于襦裤深衣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 套裤,两只裤脚管套在胫上,也称胫衣, 穿这种服装款式行动不便,尤其不能适 应战争骑射。
2018/12/18
+
秦代服饰
与战国时无大差 别 保留中国服饰持 深衣的基本形制。西 汉男女服装,仍沿袭 深衣形式。
服装主要风格 是宽松,与男子 的褒衣博带相号 召,妇女也以ຫໍສະໝຸດ 袖衫为时尚公元220-589
2018/12/18
南北朝 公元420-589
2018/12/18
公元 581-618
+ 唐朝女子摒弃宽袖大袍、交领掩
胸的传统款式,女性穿着开放大 胆,还喜着男装。 + 公元618-907
2018/12/18
2018/12/18
+ 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
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 + “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 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
2018/12/18
跟合时一种合出显家遵春 ,,上种服并现风争周秋 续衣下上装为一采鸣之战 衽式分下被一种。之制国 钩采裁连称体服春风度时 边用,属为,装秋,。期 。短然的深连,战在当, 领后服衣为将国服时各 ,在装。一上之饰兴国 衣腰,深件衣际上起间 长间制衣,下,也的不 到缝作是这裳又各百全
+
隋朝居住在北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穿 小袖袍、小口裤。如《南史》、《北史》、 《隋书》等记载:“武兴、本仇池……著乌 皂突骑帽、长身小袖袍、小口裤、皮 靴。”“高昌……著长身小袖袍、缦裆 裤。”“滑国……人皆善骑射,著小袖长身 袍。”“渴盘陀国,于阗西小国也,风俗与 于阗相类,衣吉贝布,著长身小袖袍、小口 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