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复习笔记: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复习笔记: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缺铁性贫血(一)铁的代谢1、主要来源于食物2、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3、不能被利用的铁贮存于肝、脾、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内4、铁与血浆转铁蛋白在小肠粘膜细胞内结合5、分布:成人体内存在的铁为3-5g67%组成血红蛋白,29.2%为贮存铁;3.5%存在肌红蛋白中;0.2%存在于参加细胞代谢的血色素酶类0.12%在血液中运转(二)病因:慢性失血占缺铁的首位(三)中医病机:病位在脾、胃,与肝、肾相关(四)诊断: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男<120,女<110,孕妇<100 MCV<80,MCH<27,MCHC<30%2、血清铁浓度<8.9umol/l,总铁结合力>64.4umol/l3、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清铁蛋白<12ug/l(五)治疗1、口服铁剂――最常用2、输血或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30g/l,症状明显3、注射铁剂――口服铁剂不能奏效需要迅速纠正缺铁者二、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虚劳,血虚,血证)(一)中医病机:病位在骨髓,发病在心、肝、脾、肾,肾为本(二)主要表现:贫血、发热、出血(三)诊断的最佳方法:骨髓活检(四)再障的骨髓表现:红有髓总量减少,脂肪组织增多(五)治疗首选药物――雄激素最佳方法――骨髓移植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外周血WBC数持续<4.0*109/L――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WBC数持续<0.5*109/L(一)病因:1、粒细胞生成障碍:电离辐射→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干扰粒细胞增殖周期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无效性造血骨髓增生异常、恶性肿瘤、白血症→造血受抑制2、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脾亢、某些病毒及细菌感染、药物性3、粒细胞分布紊乱及释放障碍(二)表现: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出汗,周身不适咽部疼痛,红肿,溃疡,和坏死,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咽峡炎四、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血液系统高频考点梳理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血液系统高频考点梳理5.缺铁贫:骨髓象和骨髓铁染色降低--最可靠。
骨髓象以红系为主,“核老浆幼”。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
血清铁蛋白↓是体内储备铁的指标—最敏感。
6.口服铁剂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平均2个月恢复,待血红蛋白正常后,再服药4~6个月(补充贮备铁)。
7.缺铁贫Hb下降比RBC明显,巨幼贫RBC下降比Hb明显。
8.巨幼细胞贫血表现:贫血表现、食欲缺乏;口角炎、舌炎、“镜面舌”或“牛肉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手足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及锥体束阳性。
9.巨幼细胞贫血实验室检查:骨髓象“核幼浆老”;叶酸、维生素B12测定减低。
10.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口服叶酸、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11.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全血细胞↓、贫血、出血和感染(常见呼吸道),严重时有败血症。
12.重型再障外周血数值①网织红细胞的绝对值减少<15×109/L;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③血小板<20×109/L。
13.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非造血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增多。
14.重型再障治疗:控制感染和出血、输成分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抑制T淋巴细胞或非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使造血功能恢复正常);环孢素A;应用造血生长因子。
15.慢性再障:雄激素为首选药物。
16.确定溶血性贫血病因的实验室检查(助理不涉及)①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②红细胞渗透性脆性实验阳性---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③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
④蔗糖溶血试验及酸溶血(Ham)试验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17.红细胞寿命缩短是溶血最可靠的指标。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复习笔记:血液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复习笔记:血液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要点: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治疗病因1.铁的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年人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
2.铁需求增加而摄入量不足3.铁吸收不良临床表现1.症状常出现行为异常、乏力、心悸、耳鸣、烦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儿童尤其显著。
部分患者(尤其儿童)可有嗜食泥土、生米等异食癖。
严重者可致黏膜组织变化和外胚叶营养障碍,出现口炎、舌炎、萎缩性胃炎、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脱落、指甲扁平、脆薄易裂和反甲,甚至出现吞咽困难等。
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细菌性感染。
2.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1.血象典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C<32%。
成熟红细胞苍白区扩大,大小不一。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生,中幼红细胞及晚幼红细胞比例增高。
幼红细胞核染色质致密,胞质较少,血红蛋白形成不良,边缘不整齐。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消失或显著减少。
3.铁代谢检查①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测定:血清铁浓度常<8.9μmol/L,总铁结合力>6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常降至15%以下;②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12μg/L可作为缺铁依据。
由于血清铁蛋白浓度稳定,与体内贮铁量的相关性好,可用于早期诊断和人群铁缺乏症的筛检。
4.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缺铁时血红素合成障碍,FEP/Hb>4.5μg/gHb有诊断意义。
诊断诊断依据包括三个要素: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80fl,MCHC<32%。
2.有缺铁的证据3.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铁剂治疗有效。
治疗1.病因治疗2.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
血液系统执业医师考试笔记
血液系统15-20贫血1.概念:Hb减少-*男人V120女人V110怀孕VI00小孩V1002.分度-*轻度工90 (人分3、6、9等一"9633”)中度60-90:重度30-60:极重度V303.按细胞形态分一MCV:正细胞:80-100:再障<80-小细胞:缺铁贫>100-大细胞:巨幼贫MCHC:小于32低色素:缺铁贫4.病因分类:1)红细胞合成减少:竹糙造血功能衰竭一一再障2)原料缺乏导致合成障碍:巨幼贫(VB12、叶酸缺乏)缺铁贫(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海洋贫(珠蛋白合成障碍)3)破坏过多:内源性一一…球形/椭圆形海洋贫(两种原因)外源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1.人体铁主要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2.动物二价、植物三价3.铁代谢一二价铁吸收利用、三价铁运输(三价铁+VC=Z:价)4.吸收最主要部位:十二指肠和空场上段5.转运:转铁蛋白:正常人1分子转铁蛋白能转运2分子三价铁(转铁蛋白饱和度33%)6.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1. 病因:造血干细胞减少一全系减少、正细胞性;2. 引起再障最常见药物:氯霉素、保泰松:苯7. 食物吸收Fc2* (铜蓝蛋白-Fe3*)运输Fc3水(与转铁蛋白结合) 怦细胞| 2500mg 单核巨噬细胞 储存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300-1000最先缺失:铁蛋白 肌红蛋白 40mg8. 病因:最常见一慢性失血(月经过多、反复鼻岀血、消化道出血、痔疮)9. 临表:而色苍白,口腔炎最特异一异食橋、匙状甲(反甲、PV 综合征)、吞咽困难10. 检查一⑴血象:小细胞低色素、中央淡染区扩大一就是该病;⑵确诊、最可靠一供髓象:骨髓铁粒幼细胞减少、骨船小粒染铁消失 ⑶血涓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J 转铁蛋白饱和度丨 总铁结合力f ⑷最敏感、首选检査一血淸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丨⑸吓咻一只要岀现,就选该病!(6)老喝铁兵洒:细胞核老一一细胞核发育晚一一缺铁贫11. 鉴别诊断血淸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 缺铁贫1 t 铁粒幼细胞贫血 1 4 1口服:补铁一 “二价铁”硫酸亚铁补 最早上升:细胞内含铁酶网织红细胞(5-10天上升)血红蛋白2个月左右正常后、继续维持治疗4-6月巨幼贫1. 缺乏VB12和叶酸2. 而色发黄口角炎、舌炎神经系统:肢体麻木3. 实验室检査:MCV 大于100计髓象:幼核浆老(老浆巨猾)4. P35212.治疗:病因治疗破坏CD8*细胞3.临表:贫血、感染、岀血只要岀现“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就是该病;碱性磷酸酶(NAP) t无巨核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4.1)三系减少一RBCV3, WBC<4, Plt<1002)骨髓增生重度减低3)骨歸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5.鉴别:(1)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酸溶血(ham)试验阳性、糖水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喝点糖水(糖水试验+)尿个尿(尿含铁血黄素试验)打个哈(ham试验)欠就睡觉”(2)卄腌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病态造血”6.治疗:急性再障一卄髓移植(V3个月)慢性再障一雄激素355页溶血性贫血1.“黄疸+贫血一溶血性贫血”2.病因一红细胞内一a红细胞膜:遗传性*=**增多症;b红细胞酶:蚕豆病(缺匍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c红细胞血红蛋白:珠蛋白合成障碍一海洋性贫血红细胞外原位溶血:无效生成红细胞过多,溶血发生在骨髓内:MDS、巨幼贫4.5..检查:1)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糖水试验、ham试验LPNH2)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仙性贫血一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一自免容贫3)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蚕豆病4)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増多症深秋(渗透、球形);最没人品(自免容贫)哭爹哭妈(Coombs);高铁:蚕豆,359页_ 6.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无效:脾切除(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一切脾没商量!首选)白血病急性白血病1.分类:急淋ALL(来自于淋巴细胞);急非淋ANLL-*主要粒细胞AML (又叫急性髓细胞)M123:都是ANLL ANLL分型:你不要一(Ml)味(未分化型)而(M2)补(部分分化型),三(M3)年了,早该有(早幼粒)了,四(M4)年前把礼单(急粒•单核)也收了,我(M5)担(单核细胞)心穴(M6)月的红(红白血病)花,能否盼来七(M7)月最(巨核细胞)后的团聚M3—急性早幼粒细胞2 30%M4-*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一粒细胞230%,同时单核细胞>20%M5 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80%2.临表:贫I血(RBC丨)、出血(PLT I )、感染(WBC I、异常WBC t )、高热(继发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急淋)3.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颅内岀血最常见的感染:口腔感染4.特征性表现:胸卅下端压痛5.容易发生器官组织侵润(牙龈、皮肤)一一M4、56.最常并发DIC——M37.最容易发生眼部绿色素瘤一一AML9.实验室检查:1)血象:髙白细胞白血病>10x10*9原始细胞>30%2)卄髓象:奥氏(Auer)小体(棒状小体)阳性一急粒“奥利奥”稍粗一急粒稍细一急单一M5 无棒状小体一ALL 3)化学染色:过凰化物酶(POX)阳性(郭三放羊)一急粒,M3 (3个字母)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SE) - (-)一一ALL(+)能被氟化钠抑制一M5急(我可特美)糖原染色阳性(PAS)-急淋(小琳爱吃糖)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一中国吉林美女多一ALL 少一AML4)白血病细胞表而标志:急单:13 14 15T 细胞:23478B 细胞:10 19 20 225)染色体:M2——t (8,21)儿爸儿哎M3——t (15,17)小三,要我要吃ALL、慢粒一一t (9,22)就爱爱10.治疗:急淋吃VP,急粒带哈达(H/D), M3维甲酸,中枢注甲胺治疗一化疗一急非淋一DA/HA D一一柔红雹素A——阿糖胞昔其中M3:全反式维甲酸;急淋一VP V—长春新碱P—一泼尼松中枢系统白血病一鞘内注射甲氨蝶吟11、ALL在完全缓解后又复发,复发最常见的部位:卄髄复发最常见的髓外部位: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睾丸:双侧照射。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高频考点汇总-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贫血概述:一分类:1.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大细胞性贫血:巨幼贫、溶贫、肝病、甲减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溶贫、急性失血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红细胞生成减少:缺乏造血原料、骨髓疾病(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异常组织浸润)红细胞破坏过多:内在缺陷、外在因素失血性二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软弱无力2.心血管系统表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心率过快、心搏有力、脉压增加3.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4.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5.泌尿生殖系统: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6.其它:皮肤干燥、毛发枯干缺铁性贫血:一铁的代谢:1.铁的分布:功能状态铁、贮存铁2.铁的来源和吸收:需要20~25mg/d,大部分来自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食物中摄取1~1.5mg/d可维持铁的平衡3.铁的运输:高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运到各组织,通过胞饮进入细胞,在胞内再次还原为亚铁4.再利用和排泄:RBC正常寿命为120天5.铁的储存:铁蛋白、含铁血黄素二病因: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三临床表现:1.贫血表现2.组织缺铁表现: 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异食癖,吞咽困难3.体征: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失光泽、易碎裂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网织红多正常或轻度增多2.骨髓相: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多铁染色: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胞外铁亦缺少3.生化: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血清铁蛋白降低FEP增高五诊断:六治疗:1.病因治疗:2.补充铁剂:网织红于7天左右达高峰血红蛋白于2周后应上升,1~2周后正常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3~6个月,或待血清铁蛋白>50ug/L后停药巨幼细胞贫血:一临床表现:1.贫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2.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腹泻,牛肉舌3.神经症状: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二实验室检查: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大小不等;中性粒分页过多2.骨髓相:增生活跃,以红系最为显著,各系均巨幼变,骨髓铁染色增多三治疗:1.去除病因2.补充叶酸和vitb12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临床表现:1.重型:起病急,进展迅速贫血进行性加重出血部位广泛皮肤感染、肺部感染多见,严重发生败血症2.慢性:贫血为首发和主要表现出血较轻感染以呼吸道多见二实验室: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明显降低2.骨髓相:骨髓颗粒很少,脂肪滴增多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严重贫血、伴有出血、感染和发热脾不大血象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能除外其它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重型再障的血象诊断标准:网织红<0.01,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绝对值<0.5×109/l血小板<20×109/l2.鉴别诊断:PNH, MDS, 恶性组织细胞病四治疗:1.支持及对症治疗2.雄激素:大剂量,对慢性疗效较好,服药2~3月后起效3.免疫抑制剂4.造血细胞因子5.骨髓移植:年龄不超过40岁溶血性贫血一发病机制:1.红细胞易于破坏寿命缩短(1)红细胞膜的异常(2)血红蛋白的异常(3)机械性因素2.异常红细胞破坏的场所:(1)血管内:血型不合、PNH(2)血管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贫二临床表现:短期大量溶血: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黄疸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慢性溶血:贫血、黄疸、肝脾大三实验室:1.提示红细胞破坏:(1)血管外溶血:a 高胆红素血症b 粪胆原排出增多c 尿胆原排出增多(2)血管内溶血:a 血红蛋白血症b 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c 血红蛋白尿d 含铁血红素尿2.提示骨髓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实验室检查:a 网织红细胞增多b 周围血中出现幼红细胞3.提示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实验室检查:a 红细胞形态改变b 吞噬红细胞现象及自身凝集反应c Heinz小体d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自身免疫性溶贫一实验室:正常细胞性贫血, 周围血可见球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高急性溶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正常(如伴血小板减少为Evans综合症)骨髓呈增生性反应,以幼红细胞为主coombs试验阳性免疫球蛋白增多,抗核抗体阳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c3低于正常二治疗:1.病因治疗2.糖皮质激素3.脾切除4.免疫抑制剂:指征: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都不缓解者;脾切除有禁忌;泼尼松量需10mg/d以上才能维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一临床表现:1.血红蛋白尿:伴乏力、胸骨后及腰腹痛、发热,早晨较重2.贫血、感染与出血3.血栓形成二实验室:1.血象:严重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2.骨髓相:三系增生活跃3.尿:隐血阳性,含铁血黄素持续阳性4.特异性血清血试验:ham试验,蔗糖溶血试验,热溶血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一临床表现:贫血:发热: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肺部感染、肛周炎、肛周脓肿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出血:淤点、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DIC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淋巴结和肝脾大骨骼、关节疼痛: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眼部:绿色瘤口腔、皮肤:牙龈增生、肿胀(急单、急粒单)CNS白血病:急淋多见,头痛头晕,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昏迷睾丸: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二实验室检查:1血象:正常细胞性贫血2 骨髓相:裂孔现象Auer小体:急粒常见;急单、急粒单有时可见;不见于急淋3 细胞化学:过氧化物酶:急淋阴性;急单可疑;急粒分化好的原始细胞阳性糖原PAS反应:急粒、急单可疑;急淋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急淋阴性;急粒可疑;急单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急粒阴性;急单正常或增加;急淋增加三治疗1 一般治疗:(1)防治感染(2)纠正贫血(3)控制出血(4)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5)维持营养2 化疗:完全缓解: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Hb>=100g/l或90g/l,中性粒>=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相: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急淋:VP VLP VDP急非淋:DA HOAP3 CNS 白血病的治疗:4 睾丸白血病的治疗5 骨髓移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临床表现:代谢亢进: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脾大:左上腹坠胀,质坚实、平滑、无压痛肝大胸骨中下段压痛眼底静脉充血及出血白细胞淤滞症:呼吸窘迫、头晕、言语不清、CNS出血、阴茎异常勃起二病程演变:加速期:有发热、虚弱、体重下降,脾迅速肿大,胸骨和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对原来有效地药物变得无效实验室检查:a 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b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c 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多d 除Ph染色体外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e 粒单系细胞培养,集族增加而集落减少淋巴瘤一临床表现:1.霍奇金病:以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为首发,其次为腋下,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2.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为首发;咽淋巴环病变结外累及:胃肠道以小肠为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骨髓CNS:骨骼:腰椎及胸椎多见皮肤: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肾脏损害二临床分期:I期: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或单个结外气管局限受累II期:横膈同侧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外气管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III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可伴脾累及,节外器官局限受累,或脾与局限性节外器官受累IV期:一个或多个节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肝或骨髓受累,即使局限性也属IV期全身症状:a 发热38’c以上,连续三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b 六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c 盗汗多发性骨髓瘤一临床表现:(一)瘤细胞对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与破坏:1.骨骼破坏:骨痛,骶部多见,其次为胸廓和肢体;胸肋、锁骨连接处发生串珠样结节者为本病特征2.髓外浸润:肝、脾、淋巴结及肾脏等受累器官肿大软组织可见孤立性骨髓瘤神经浸润浆细胞白血病(二)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1.感染2.高粘滞综合症: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并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3.出血倾向:4.淀粉样变和雷诺现象(三)肾功能损害二实验室检查:1.骨髓:浆细胞系异常增生,伴有质的改变2.血生化异常:a 异常球蛋白血症b 高血钙血磷c 血清b2微球蛋白及LDH活力增高d 蛋白尿、BUN Cr增高、尿中出现本周蛋白3.X线:早期为骨质疏松,多在脊柱、肋骨和盆骨典型病变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三诊断:1.骨髓中浆细胞>15%,且有形态异常2.血清有大量的M蛋白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h3.溶骨病变或广泛的骨质疏松恶性组织细胞病一临床表现:1.发热:不规则高热2.血液系统受累:贫血、感染、出血,脾与淋巴结肿大3.其他系统浸润:肝大、胃肠道浸润、肺部浸润、皮肤损害二诊断: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而不能以感染性疾病解释者,尤其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找到大量异形或多核巨组织细胞可以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临床表现头痛、眩晕、疲乏、耳鸣、眼花、健忘,后有肢端麻木与刺痛、多汗、视力障碍、皮肤瘙痒及消化性溃疡出血倾向高血压血栓形成和梗死皮肤粘膜显著红紫,眼结膜显著充血肝大后期可致肝硬化;脾大二诊断主要诊断标准:红细胞容量增多;动脉血氧饱和度>=92%;脾大次要诊断标准: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血清维生素b12增高和未饱和维生素b12结合力增高脾功能亢进一病因1.感染性:传单、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性肺结核、血吸虫病2.免疫性疾病:ITP、自身免疫形溶血性贫血、SLE3.淤血性疾病: 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4.血液系统疾病:溶贫、地中海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5.脾脏疾病6.原发性脾大过敏性紫癜一临床表现:发病前1~2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感前驱症状1.单纯型:皮肤紫癜,局限于四肢,成批反复发作,对称分布2.腹型: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粘液便、便血,阵发性绞痛3.关节型: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大关节,游走性、反复发作、不留畸形4.肾型: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出现后一周,多在3~4周恢复5.混合型二诊断:1.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上感病史2.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和(或)血尿3.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检查正常4.排除其它原因所致之血管炎及紫癜ITP一临床表现:1 急性型:多发生于儿童,发病前1~2周有上感史起病急全身皮肤淤点、淤斑、紫癜,可有血肿形成2 慢性型:40岁以下青年女性多为皮肤、粘膜出血,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二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急性多在20×109/l以下,慢性多在50×109/l左右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2.骨髓相:急性型巨核细胞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巨核细胞成熟发育障碍,幼稚巨核细胞增加产板巨核细胞显著减少3.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阳性三诊断: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2.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3.脾不大或轻度大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5.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a 泼尼松治疗有效b 脾切除治疗有效c PAIg阳性d PAC3阳性e 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四治疗:1.一般治疗2.糖皮质激素:3.脾切除:适应症:a 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b 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c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d 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4.免疫抑制剂治疗:适应证:a 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疗效不佳者b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禁忌症c 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激素的用量5.急症处理:用于:a 血小板低于20×109/lb 出血严重、广泛c 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d 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DIC一病因:1.感染性疾病:2.恶性肿瘤3.病理产科4.手术及创伤5.全身各系统疾病二临床表现:1.出血倾向:自发性、多发性2.休克或微循环衰竭3.微血管栓塞4.微血管病性溶血:进行性贫血,贫血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比例三诊断:临床表现: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性疾病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a 多发性出血倾向b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c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d 抗凝治疗有效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100×109/l(肝病、白血病则<50×109/l),或有下述二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b-TG、PF4、TXB2、GMP-140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8g/l,肝病<1.0g/l),或>4g/l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时>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4.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肝病时延长5秒以上)5.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6.AT-III含量及活性降低7.血浆FVIII:C活性<50%四治疗:1.治疗基础疾病及消除诱因2.抗凝治疗:a 肝素:鱼精蛋白1mg中和肝素100ub 其它:右旋糖苷、噻氯匹定3.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血小板<20×109/l,疑有颅内出血或其他危及生命之出血者,需输入血小板悬液4.纤溶抑制药物:与抗凝剂同时应用适用于:a 基础病因及诱发因素已去除b 有明显纤溶亢进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c DIC晚期,继发性纤溶亢进已成为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血液系统复习4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血液系统复习4 血液系统是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重要组成部分,分值较高。
中国医考网名师团队编辑并整理血液系统复习考点,供考生参考复习。
第4节:出血性疾病一.发病机制分类1;.血管壁功能异常常见的疾病是过敏性紫癜;2.血小板异常常见的疾病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凝血异常常见的是血友病(因子VIII、IX、XI抗体异常);2014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国医考网全程帮助考生复习备考,特别推出全优课程体系,帮助考生更好的、顺利通过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和综合笔试。
二.常用止血凝血障碍检查的临床意义1.出血时间(BT) 一般出血性疾病都会有出血时间的延长;2.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①因子Ⅰ、Ⅱ、Ⅴ、Ⅷ、Ⅸ、Ⅴ、Ⅺ、Ⅻ(1、2、5、8、9、10、11、12)缺乏;②慢性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纤溶亢进等所致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③抗凝物质增多,因此它是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
这里记住血友病,由于它是凝血因子Ⅷ、Ⅸ、Ⅺ的异常,所以血友病的APTT是延长的。
PT正常。
一一对应(题眼):APTT是延长+ PT正常=血友病;3.凝血酶原时间(PT)它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0.8~1.2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2、5、7、10)缺乏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这里注意没有血友病凝血因子Ⅷ、Ⅸ、Ⅺ的异常,所以血友病的PT值是正常的②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后期、抗凝药(如双香豆素)的应用等引起的上述凝血因子缺乏;③可用做双香豆素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INR达到2.0~3.0为宜要知道慢性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这三个APTT和PT值都延长。
4.凝血酶时间(TT):跟纤维蛋白有关! 延长见于①循环中抗凝血酶III(AT-Ⅲ)活性明显增高(说的就是肝素)②肝素样物质增多③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④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严重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它的阳性提示的就是DIC。
血液系统学习笔记
血液系统一总论1.造血组织: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脾、胚胎及胎儿的造血组织2.造血干细胞:各种血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的特征3.造血期:胚胎期:中胚叶造血期胎儿期:肝脾造血期出生后:骨髓造血期4.髓外造血:当骨髓没有储备力量时,一旦需要额外造血,即由骨髓以外的器官(肝脾)参与造血。
5.血细胞生成条件:包括HSC、造血微环境、正负造血调控因子6.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红细胞疾病粒细胞疾病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造血干细胞疾病脾功能亢进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7.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与处理,去除异常的骨髓造血组织,然后植入健康的HSC,重建造血与免疫系统,可能根治血液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二贫血8.贫血: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以Hb 为主9.诊断标准:国内标准:男:<120g/L 女:<110g/L 孕妇:<100 g/LWHO标准:6个月-6岁儿童:< 110g/L 6岁-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 成年女性:<120g/L 孕妇:<110 g/L 10.分类:红细胞的形态——大细胞性、小细胞性、正细胞性三缺铁性贫血11.缺铁性贫血(IDA):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体内贮存铁耗尽(ID),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IDA。
IDA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12.病因:需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13.临床表现:(1)缺铁原发病的表现:偏食、消化道疾病、女性月经多、各种失血(2)贫血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乏力,易倦、心悸、耳鸣、眼花(3)组织缺铁表现:发育迟缓,行为异常、口角炎,舌炎、缺铁性吞咽困难、异食癖、易感染、匙状甲14.实验室检查: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为主;核老幼浆;粒系统和巨核系统正常铁代谢: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清铁蛋白<12μg/L;sTfR >8mg/L红细胞内卟啉代谢:FEP> 0.9μmol/l(全血);ZPP > 0.96μmol/l(全血);FEP/Hb > 4.5μg/gHb 15.诊断标准: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②缺铁依据③存在缺铁病因④铁剂治疗有效ID——①血清铁蛋白<12μg/l ②骨髓铁染色先是骨髓小粒消失,铁幼粒细胞<15% ③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正常IDE——①ID的①+ ②②转铁蛋白饱和度<15% ③FEP >4.5μg/gHb ④Hb正常IDA——①IDE的①+ ②+ ③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6.鉴别诊断:①铁粒幼细胞性贫血②海洋性贫血③慢性感染性贫血④转铁蛋白缺乏症17.铁剂治疗:首选口服;餐后服用,反应小易耐受疗效判断——网织红细胞增高;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一般2月恢复正常停药——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持续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四巨幼细胞贫血18.巨幼细胞贫血(MA):缺乏叶酸或VB12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DNA 合成障碍19.骨髓象:增生性骨髓象。
执业医师考试血液系统
第四单元出血性疾病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因止血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以自发性出血及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的疾病称为出血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分类分为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复合性凝血机制异常几种类型。
1.血管壁功能异常(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
(2)获得性感染、化学物质、药物、代谢因素(维生素C、维生素P缺乏等)、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等。
2.血小板异常(1)血小板减少:①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感染,药物和其他原因抑制等;②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和其他原因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等。
(2)血小板增多:①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②继发性:某些血液病(如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或溶血)、脾切除术后、感染、肿瘤、创伤等。
(3)血小板功能缺陷:①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病;②继发性:继发于药物、尿毒症、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3.凝血异常:①遗传性:血友病等;②获得性:严重肝病、尿毒症、维生素K缺乏及DIC所致的凝血因子被消耗;③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因子Ⅷ抗体、因子Ⅸ抗体、肝素样抗凝物质、抗凝药物治疗、原发性纤溶及DIC所致的继发性纤溶。
三、诊断步骤确定是否为出血性疾病范畴;大致区分为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判断是数量异常或功能缺陷;初步确定为先天性、遗传性还是获得性;如为先天性、遗传性,应进行基因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检测。
1.病史和体格检查:病史中特别要注意发病年龄、出血诱因、出血部位、伴随症状及家族史等。
在全面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注意出血部位及特点(表17-7)。
对于各种脏器出血,必须排除局部病变的可能性。
表17-1 血管性、血小板性疾病与凝血性疾病的临床鉴别2.实验室检查(1)筛选试验:常用的有出血时间(Ivy法)、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血块退缩试验、凝血时间(试管法)、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等。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血液系统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血液系统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血液系统(1)第一单元贫血第一节贫血概论一、诊断标准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即为贫血。
二、分类(一)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见表2-7-1-1。
表2-7-1-1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类型MCV(fl)MCHC(%)常见疾病大细胞性>100 32~35 1.巨幼细胞贫血2.溶血性贫血网织红增多时3.肝病正常细胞性80~100 32~35 1.再生障碍性贫血2.溶血性贫血3.急性失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80 <32 1.缺铁性贫血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4.某些慢性病贫血(二)按贫血严重度分类见表2-7-1-2。
表2-7-1-2 贫血的严重程度分类血红蛋白浓度<30g/L 30~>59g/L 60~>90g/L >90g/L贫血严重程度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三)按贫血骨髓增生程度分类分为增生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增生性贫血(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血)。
(四)按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分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1)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贫血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种白血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骨髓基质细胞受损引起的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及大理石病;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的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EP0生成不足的肾功能不全及慢性病贫血;造血细胞凋亡亢进的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贫血溶血性贫血。
《血液系统》笔记
第四篇血液系统第1章贫血1. 概念1) 不同人群的贫血指标: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2) 贫血严重度分类(记忆方法:人分为3,6,9 等。
)~极重~30g/L~重度~60g/L~重度~90g/L~轻度~正常2. 贫血原因的分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a) 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质:骨髓增生障碍。
)b) 红细胞合成原料不足c)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
d)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记忆方法:珠海。
)e) VB12、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
(记忆方法:12 岁,年幼。
)2)红细胞破坏过多a) 内源性 :A. 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球。
B. 获得性红细胞膜异常: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
C.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 磷酸酸脱氢酶。
D.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状细胞贫血。
b) 外源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造血微环境所致的异常第2节缺铁性贫血1. 铁的正常代谢途径:1) 人体吸收铁的部位是: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段。
2) 铁的贮存有两种方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2. 实验室检查(记忆方法:血清铁,铁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都降低;升高的是:总铁结合力和游离原卟啉。
)1) 血常规:a)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 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2) 骨髓象:a) 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依据。
b)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均明显减少。
c) 骨髓小粒染铁消失。
3)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a) 血清铁降低,数值<500μg/L。
b) 总铁结合力是升高,数值>3600μg/L。
4)血清铁蛋白降低(首选的检查,缺铁性贫血先缺储存铁。
)a) <12μg/L 可作为缺铁的依据.b) 是缺铁性贫血最敏感的指标。
(铁蛋白:铁的储存形式。
)5)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题眼)(注:因为:铁+原扑啉=血红蛋白,现在铁少了,游离的原卟啉升高)5. 治疗1) 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a) 治疗后5~10 天,最先升高是网织红细胞。
最新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总结重点笔记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总结重点笔记血液系统疾病概述一、基础知识;(一)、血液的理化特性:(1)颜色: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是红色动脉血:鲜红色。
HbO2静脉血:暗红色。
Hb空腹血浆:清澈透明餐后血浆:较混浊(3)粘滞性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的阻滞特性。
血液内部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
(4)渗透压概念:溶液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特性或能力。
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约为300毫渗克分子/升(mOsm/L)其中血浆晶体渗透压为主要组成部分。
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
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形成。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
(5)酸碱度:血浆PH 7.35~7.45。
大于7.45为碱中毒,小于7.35为酸中毒。
体内有酸碱对。
保持其平衡。
(二)、血量:正常血量占体重的7~8%,失血程度与后果:轻度失血:成人一次失血<500ml或<全身血量的10%,可代偿,病人无症状;中等程度失血:成人一次失血>1000ml或>全身血量的10%,不能代偿,病人有症状;严重失血:失血量达总血量的30%以上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三)血液的组成及功能:红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水血浆血浆蛋白,糖,维生素,激素,代谢产物及无机盐等1、红细胞(RBC)(1)形态:胞体双凹圆盘状,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b)(2)数量:正常值 RBC 男性 4.05.5×1012/l 女性 3.5-5.0×1012/lHb 男性 120 ~ 150 g/l 女性 110~140g/l(3)红细胞的生理特性①:.悬浮稳定性它的定义是RBC能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血浆的特性。
其原理是血液流动;RBC与血浆之间的摩擦使下沉速度减慢;表面积与体积比较大,不易下沉;表面带负电荷,互相排斥。
测定方法:血沉(ESR)。
血沉是指单位时间内RBC在血浆中下沉的速度。
血液系统执业医师考试笔记
海洋贫(珠蛋白合成障碍)
3)破坏过多:内源性——…球形/椭圆形 海洋贫(两种原因)
外源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始红细胞→早中晚幼红细胞
↓
346 页 4 题
网织红细胞(既可以看见血象也可以看见骨髓) ↓
外周血→红细胞
缺铁性贫血
1. 人体铁主要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 2. 动物二价、植物三价 3. 铁代谢→二价铁吸收利用、三价铁运输(三价铁+VC=二价) 4. 吸收最主要部位:十二指肠和空场上段 5. 转运:转铁蛋白:正常人 1 分子转铁蛋白能转运 2 分子三价铁(转铁蛋白饱和度 33%) 6. 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
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1. 分类:急淋 ALL(来自于淋巴细胞);
急非淋 ANLL→主要粒细胞 AML(又叫急性髓细胞)M123:都是 ANLL
ANLL 分型:你不要一(M1)味(未分化型)而(M2)补(部分分化型),
三 (M3)年了,早该有(早幼粒)了,
四(M4)年前把礼单(急粒-单核)也收了,
我(M5)担(单核细胞)心六(M6)月的红(红白血病)花,
血液系统
贫血
15-20
1. 概念:Hb 减少→男人<120 女人<110 怀孕<100 小孩<100
2. 分度→轻度≥90(人分 3、6、9 等→“9633”) 中度 60-90; 重度 30-60; 极重度<30
3.按细胞形态分→MCV:正细胞:80-100:再障 <80--小细胞:缺铁贫 >100--大细胞:巨幼贫
11. 鉴别诊断
血清铁蛋白
转铁蛋白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
缺铁贫
↓
↓
↑
铁粒幼细胞贫血 ↑
执业医师血液系统笔记(3讲全)
第17章:血液系统(20分)
大苗教师4月9日第33讲:
第1节:贫血
一.概念
1.贫血的标准:血红蛋白浓度(Hb)低于如下确实是贫血
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110g/L
妊妇Hb<100g/L
经历:
2.贫血严峻度分类:记住中度贫血Hb60~90g/L,轻度大于90,重度小于60,极重度少于30。
二.分类:
1.红细胞合成不足
(1)干细胞不足:代表疾病再障
(2)红细胞合成原料不足: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
缺B12、叶酸:巨幼贫
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贫血(地中海贫血)
巨幼贫的缘故:红细胞合成原料不足;
2.红细胞破坏过量典型的确实是溶血性贫血
那个地址有个特殊的贫血,海洋性贫血(地中海型贫血),珠蛋白合成异样引发的。
它不但有红细胞破坏过量,还有红细胞合成不足。
3.急性失血失血性贫血;慢性贫血,比如消化道德贫血等;
MCV(fl)正细胞性80~100;小于80小细胞姓。
大于100大细胞性;
MCHC(%):32~35;小于32为低色素;
胃大部切除术后致使缺铁贫;
缺铁性贫血
一.铁代谢
1.铁是二价吸收,吸收入血以后转化为三价,再分离为二价为组织利用,合成血红蛋白。
再简单点说:二价铁吸收,三价铁运输,二阶铁被利用。
铁在酸性的环境中或Vc存在,才被专门好的吸收(Vc与铁同伴)。
2.人体吸收铁的部位是: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段。
血液系统知识点笔记
血液系统知识点笔记一、溶血性贫血●按溶血部位分类1.血管外溶血●遗球,温抗体型自免溶贫,海洋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MDS和巨幼贫(但溶血部位在骨髓)●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高胆红素血症(间接胆红素高),胆原升高2.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比例增加,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骨髓涂片检查显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比例增高,以中幼和晚幼红为主,粒红比例可倒置●部分红细胞内含有核碎片,如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3.血管内溶血●PNH,冷抗体型自免溶贫,G6PD,血型不符输血●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HB血症,HB尿,含铁血黄素尿二、恶性淋巴瘤(男多于女)●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无痛性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跳跃式播散-越过邻近淋巴结向远处淋巴结转移;肺门、纵隔,回肠,胸腰椎压迫多见1.B细胞肿瘤包括淋巴滤泡,含浆细胞的瘤,名称里本来就含B的,毛细胞白血病CD10,19,20,79a●套细胞淋巴瘤●CD5,CD20,特异性CyclinD1●弥漫大B最常见2.T细胞肿瘤扭曲性淋巴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D30、t(2,5),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征●霍奇金淋巴瘤(ABVD,MOPP)阿霉素(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花碱+甲氮咪胺饮酒后淋巴结疼痛为特有;无痛性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多发生在颈部和锁骨上;渐进式播散;压迫少见;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为起病症状,1/6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热)瘙痒可为唯一全身症状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大量的小B,缺乏诊断性R-S细胞,爆米花细胞●CD30偶见,CD15阴性,CD20阳性,CD10阳性●无EB●易向其他各型转化2.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D30,15阳性 CD20,45阴性 EB●结节硬化型(最常见-病理)●陷窝细胞,少量镜影●混合细胞型(最常见-内科)●少量镜影●富于淋巴细胞型●少量镜影●淋巴细胞减少型●大量镜影,多形性瘤细胞●100%EB,常伴HIV●分期1.病灶一个是1期颈部,腋部,腹股沟之一累及2.同侧2个是2期膈肌同侧的2个或多个(颈+腋/腹股沟+腹主动脉旁)3.两侧或脾是3期4.肝肺骨髓是4期5. 有以下症状之一为B组●发热>38℃●盗汗●半年(六个月)体重下降>10%●免疫学标记1.B细胞:CD10,19,20(持续表达于b细胞,美罗华作用靶点J)79a,Ig,PAX52.T细胞:CD23(持续表达与各阶段T细胞)478(表达于成熟T细胞)3.套细胞:CD54.髓系:CD13,33,117,MPO(过氧化物酶)5.NK:CD16,566.幼稚B、T: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淋巴滤泡(均富含B细胞)1.生发中心2.边缘区3.淋巴滤泡套细胞三、贫血概述●分类1.按RBC形态大的幼儿没得事干,坐小的慢的喜洋洋地铁,摔倒了,正在急性失血2.按HB浓度369轻中重极重3.按发病机制●RBC生成减少性●造血干组细胞异常再障,MDS●造血调节异常●骨髓基质细胞受损骨髓病性贫血●淋巴细胞功能亢进●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慢性病贫血,肾性贫血●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贫,缺铁贫,铁粒幼贫,铅中毒贫血●RBC破坏过多性海王GG遗P自脾●膜缺陷遗球,PNH●遗传性朱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RBC酶缺陷G6PD●RBC被血清抗体或补体影响自免溶贫●脾亢●失血性●红细胞自身缺陷和外部异常的检查1.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酸化血清有血试验(Ham)阳性,糖水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上CD55和CD 59表达下降●PNH3.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蚕豆病4.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外周血片中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遗球四、再障vs三系减少疾病:PNH,MDS,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并不是自免溶贫,急性白血病(尤低增生性),巨细胞贫血●血象1.Ret<0.5%,且绝对值<15*10^92.Wbc<20*10^93.中性粒细胞<0.5*10^94.plt<20*10^9●诊断标准1.全血细胞减少,Ret<0.01,淋巴细胞增多2.一般无肝脾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25%,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均匀减少)4.除外PNH,Fancomi贫血,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治疗1.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全部AA●麦考酚吗乙酯,环磷酰胺,甲泼尼龙-重型AA2.造血生长因子●EPO,CSF3.雄激素-全部AA2-3月生效,常用:司坦唑醇,十一酸睾酮,丙酸睾酮,达那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血标准:男性:120女性:110孕妇:100贫血分度:轻中重极度 9633形态分布:MCV 80-100 MCHC 32-35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贫血—再障。
小细胞贫血—缺铁贫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障病因分类:红细胞生成减少:原料缺乏:缺铁贫-缺铁、巨幼贫-缺叶酸、海洋贫-缺珠蛋白内源性:球型、椭圆形、海洋贫红细胞破坏过多:外源性:自免溶贫红细胞主细胞→早幼→中幼→晚幼→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缺铁性贫血铁的来源:红细胞破坏铁吸收,食物。
动物Fe2+,食物Fe3+。
人体吸收靠Fe2+,转运Fe3+→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Fe2+经过铜蓝蛋白变为Fe3+→转运:转铁蛋白→○1红细胞。
○2储存: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正常人:1分子转铁蛋白转运2分子Fe3+,转铁饱和度:33%。
缺铁贫:转铁蛋白饱和度↓。
病因:慢性失血。
月经过多、痔疮、鼻出血。
临床表现:○1面色苍白、口腔炎、舌炎。
○2异食癖。
○3吞咽困难(P-V综合征)。
○4反甲(匙状甲)实验室:1、小细胞低色素,中央淡染区扩大。
2、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
3、骨髓象(确诊):铁粒幼细胞减少、骨髓小粒染铁消失。
老核幼浆(老喝铁兵酒)。
游离原卟啉↑。
鉴别诊断:8-12H),网织红细胞(2-3天),2月左右红细胞正常,继续补充4-6月予补充储存铁。
巨幼贫1、缺VB12 、叶酸2、临床表现:○1面色蜡黄、口角炎、舌炎.○2N系统改变:远端肢体麻木。
3、实验室:血象MCV>100。
骨髓:老浆幼核(老奸巨猾)。
再障1、骨髓造血细胞衰竭→三系减少:○1贫血○2白细胞减少→感染○3PLT→出血。
2、病因:药物(氯霉素、保泰松)、化学(苯)因素多见。
破坏体内CD8细胞。
3、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
没有淋巴结、肝脾肿大,白血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4、实验室:血象:三系减少。
骨髓:○1骨髓增生重度减低。
○2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
碱性磷酸酶(NAP)↑5、鉴别诊断:○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ham试验阳性(酸溶血试验阳性)、蔗糖试验。
6、治疗:病因治疗,急性再障:3月内,骨髓移植慢性再障:雄激素:**睾酮,**龙,GS-F。
黄疸+贫血。
分类: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增多症,红细胞内异常:红细胞酶异常→蚕豆症血红蛋白异常→海洋贫红细胞外异常:主要发生在脾脏。
溶血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Ham试验阳性。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蚕豆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
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
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药物无效脾切除,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首选切脾。
白血病分型:○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心肝)○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NLL=AML)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急非淋分型:M1:微分化性(1味)M2:部分分化性(2补)M3:早幼早幼粒≥30% (3年了,早该有了)M4: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早幼>30%,单核>20% (4年前礼单也收了)M5:单核细胞>80% (5我担心)M6:红白血病(6月红花)M7:巨核细胞白血病(7月最后的团聚)(小林:小心肝,阴性,喜欢吃糖、聪明的、睾丸大、稍粗,无棒状小体,中性粒细胞)。
临床表现:1、三系减少:出血、感染、贫血。
2、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急淋)。
3、白血病最主要的死因:颅内出血。
最常见的感染是口腔感染。
4、特征性表现:胸骨中下段压痛。
5、容易侵润牙龈、皮肤(M4、M5)。
6、最容易发现DIC的是M3。
7、最容易发生绿色素瘤:AML。
8、最容易侵润大脑、睾丸的是:急淋。
实验室:骨髓象:原始细胞>30%,Auer小体:无棒状小体→急淋。
稍粗→急粒。
稍细→急单。
化学染血:○1过氧化物酶(POX):强阳性→M3○2糖原染色(Pas):强阳性→急淋○3非特异性酯酶:阴性→急淋。
阳性→能被氟化钠抑制→M5,不能被抑制:急粒。
(我可特美)○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中国美女急淋多。
)细胞表面标志:急单:13.14.15。
T细胞白血病2.3.4.7.8。
B细胞白血病:10.19.20.22染色体:M2:t(8-21)。
M3:t(15-17)。
ALL:t(19-22)。
治疗:急淋→VP。
急粒→DA。
M3→维甲酸。
中枢→甲氨蝶呤。
急淋完全好转复发最常见在骨髓,髓外在脑、睾丸。
睾丸首选双侧照射。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起病缓慢,巨脾。
分期:慢性期:原始细胞<10%。
加速期:原始细胞10-19%。
嗜碱性细胞>20%。
急变期:原始细胞>20%。
实验室:1、骨髓增生活跃。
2。
碱性磷酸酶(NAP )↓--直接诊断。
3、Ph 染色体 t(9-22)bca/abl 融合体。
治疗:药物:伊马替尼→马里兰→羟基脲。
手术:骨髓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分型:难治性贫血(RA ):贫血为主要表现。
环形铁粒难治性贫血(RAS ):贫血为主要表现。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 ): 常有全血减少,明显贫血,出现、感染 难治性贫血半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 ): 肝脾大慢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RA,RAS 不化疗,因为无血原始细胞。
有Auer 小体就是RAEB-T 。
实验室:病态造血—骨髓发育异常,细胞数量,形态异常。
骨髓增生活跃。
治疗:对症+促进造血:雄激素等。
RAEB 、RAEB-T —化疗:小剂量阿糖胞苷。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能治愈MDS 的方法。
淋巴瘤分类:霍奇金淋巴瘤(HL ):1、特异细胞:RS (李斯细胞、镜影细胞)。
来自于李斯细胞。
2、典型临床表现: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特别好发酒后。
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 )。
3、确诊:淋巴结活检。
4、治疗ABVD 。
(转移少,死亡率低,啊不死)。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1最常见:弥漫性大B 细胞瘤,CD20可以治疗。
2、T 细胞{来自于T 细胞的淋巴瘤—大 S (sezary 综合征)扭(扭曲性淋巴细胞瘤)屁股,走在T 型台上}。
3、○1低度恶性:看到小林、小列是低度。
○2中度恶性:弥漫大泡是中度。
○3高度恶性:小无列母是高度。
4、临床表现: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外转移(最常见回肠)。
5、淋巴瘤分期:Ⅰ:只有1个淋巴结肿大。
Ⅱ:同侧膈肌以上有2个。
Ⅲ:同侧上下或累及到脾脏。
Ⅳ:累及到肺、肝。
发热>38℃为B 组。
6、确诊:淋巴结活检。
7、CHOP (翘辫子)。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骨髓中浆细胞破坏,大量M 蛋白增生。
临床表现:1、最常见腰骶部骨痛。
2、M 蛋白增多。
3、肾功能:本周蛋白(小分子蛋白)。
实验室:骨髓中浆细胞>40%,笨重蛋白,M 蛋白。
诊断:腰痛+尿蛋白。
治疗:MPT(孟婆汤)。
如无效用VAD 方案。
出血性疾病1、血管壁异常(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功能异常。
2、○1破坏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消耗增多(DIC ),○3凝血酶异常(血友病)。
只要看到皮肤出现就是血管异常。
只要看到肌肉,关节,内脏出现就是凝血异常。
内源性凝血:Ⅻ因子外源性凝血:Ⅲ因子 共同因子Ⅹ。
A P TT:反应内源性凝血指标(P在中间),肝素抗凝的重要监测指标,延迟主要Ⅷ因子缺乏(血友病),P T(凝血酶原时间):反应外源性凝血指标(P在外面),主要2.5.7.10因子缺乏。
反应纤维亢进:3P试验,D-2聚体,血F-PD。
血友病病因:主要是凝血活酶缺乏。
分类:血友病甲—缺8因子。
实验室:APTT延迟,PT正常。
确诊: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过敏性紫癜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正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常有呼吸道感染病史。
分型:○1单纯性:双下肢对称性紫癜。
○2腹型(H enoch):皮肤紫癜+消化系统症状。
○3关节型(S chonein):紫癜+关节表现(游走性反复发作于大关节,不留任何畸形)。
○4肾型:紫癜+血尿、管型尿。
实验室: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阳性。
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减少,主要在脾脏破坏,束臂试验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分类:急性IPT→好发于儿童,慢性IPT→好发于青年女性。
无脾脏肿大。
实验室:1、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多为颗粒状,幼稚型增多,长板型减少,成熟障碍。
○2Paig,Pac3抗体阳性。
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疗程3-6月,无效切脾。
DIC病因:格兰仕阴性杆菌感染最常见,白血病M3,羊水栓塞。
临床表现:(七窍流血)实验室:○1血小板减少<100。
○2、纤维蛋白低,纤维蛋白原<1.5g/L(3P试验,D-2聚体,血FP-D)。
血小板早期高,晚期低,纤溶早期低,晚期高(早期高凝,晚期低凝)。
成分输血:高效、安全,携带病毒最多的是白细胞,携带细菌最多的是血小板,最容易发生过敏的是蛋白质。
红细胞分类:悬浮红细胞—用于外伤、手术急性失血。
浓缩红细胞—替代悬浮、心衰病人洗涤红细胞—发生过过敏,输液发热反应首选去白细胞红细胞—多此输血、器官移植1U红细胞=200ml,可提高血红蛋白5g。
血小板:血小板低于20可出现自发性出血,必须输注血小板。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禁输注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1、扩容。
2、补充凝血因子。
辐照血液:破坏淋巴细胞,用来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近亲输血需用该法。
输血适应症:○1<800ml不必输血。
○2800-1200—先输晶体、胶体,无效输悬红。
○31200-1600—线晶体、胶体扩容,然后成分输血。
Hb<70g才输血。
安全输血:首选自身输血。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准必须是输血3天内,血液发出后受血者、供血者的血液保存7天(前3后7)。
并发症:1、发热反应(最常见)。
2、过敏反应(麻疹、皮肤瘙痒)。
3、最严重是溶血(手术中伤口渗血不止)。
传播疾病:不转播的有:甲肝、疱疹病毒。
献血查:HIV HBV HCV 梅毒。
巨细胞病毒可通过血液转播,但目前未列入献血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