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第3章课件家庭劳动供给资料

劳动经济学第3章课件家庭劳动供给资料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特点
劳参率(%) 劳参率(%)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20 40 (a)男性
60 80 年龄
图1:男性参与率生命周期曲线
100 80 60
40 20 0
0 20 40 60 80
(b)女性
年龄
图2:女性参与率生命周期曲线
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因素
▪ 1.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妇女提供了大量岗位
一、家庭生产理论
▪ 家庭生产基本原理:家庭是一个类似企业 的生产单位。
▪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 ▪ ?家庭生产什么? ▪ 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克尔的家庭经
济学的基础之上。
家庭生产什么?
▪ 不仅如此,家庭还要生产人力资本,这一方面 表现在既有家庭成员的保健上,另一方面又 表现为生育决策行为。此外,家庭又要生产 “爱抚”、“快乐”、“信誉”等等所谓 非市场的“物品”或“服务”。
▪ 三、一种特殊的家庭生产决策——生育 决策
▪ 加里·贝克尔(Becker ,1960)把孩子 看作是一种“耐用消费品”,运用消费 需求理论来分析人们的生育行为,从而 把生育行为置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中。 贝克尔的研究开创了芝加哥学派进行家 庭经济学分析的先河。
▪ 生育决策模型:家庭效用最大化
▪ 前提:孩子类似一种耐用消费品,与其 他消费品中间存在替代关系
▪ ——家庭生产的目标是什么?
家庭生产的基本假设
▪ ——家庭生产的物品或服务可以替代市场 商品或服务。
▪ ——家庭成员的经济决策相互影响。 ▪ ——家庭生产的目标是家庭总效用最大化
家庭生产函数
Z=Z(T,G) G=WN,W为市场工资率,N为市场工作时间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形态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形态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形态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形态通常被称为劳动力供给函数,它描述了在不同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提供数量。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取决于劳动者个体和市场的特征。

1. 正斜率的供给曲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正斜率的。

这表示随着工资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也会增加。

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更愿意参与到工作中,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2. 水平的供给曲线:在某些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可能是水平的。

这意味着工资的变化对劳动力的供给没有直接的影响。

可能的原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劳动力供给受限或者劳动者难以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等。

3. 负斜率的供给曲线:在罕见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可能是负斜率的。

这表明当工资增加时,劳动力的供给减少。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工资增加无法激励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工作中。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在现实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育水平、技能需求、就业机会、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等。

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可能会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发生变化。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ppt课件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ppt课件
当工资率提高同时产生的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发 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这时,随着工资 率的提高,替代效应造成的工作时间的增加,小于收 入效应作用下的工作时间的减少,最终表现为工资率 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
.
小结:
不能给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个人劳动力供给 曲线,因为无法确定收入效率与替代效应的强 度,实际上每个人的偏好都不一样,但是: (1)可以给出一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2) 可以肯定工资率变动不是影响个人劳动力供给 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决定性因素。
如果把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劳动力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 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 系,这个函数称为劳动力供给函数。 S=f(X1,X2,X3,…..,Xn)(i=1,2,3……n)
.
只考虑劳动力供给与 市场工资率之间的关 工 系,假设其他条件不 资 变,市场工资率是影 率 响劳动力供给的惟一 因素。以W代表市场 工资率,则在该模型 基础上分析劳动力供 给曲线。
劳动力市场上的替代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由于闲暇变得昂贵,人
们用工作替代闲暇的现象。用公式表示为: 替代效应=△H/△W。
.
结论: 劳动力供给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供给增加 供给减少
即: 当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工资率提高而产生 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工资率的提高,工作 时间会增加;
(二)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推导
1、 定义:体现的是在模型假设 范围内个人按各种工资率所愿提供 的各种劳动小时的连线。
2、 用供给理论推导 3、 用需求理论推导
.
用供给理论推导 供给: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每一个价格水
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和劳 务的数量。 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 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这种商品 的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 曲线。

劳动经济学 第3章

劳动经济学 第3章
劳动参与率 = 就业人数 + 失业人数 × 100% 劳动年龄人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参与率受工资水平、 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口年龄结构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2个人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力供给
3.2.1个人劳动力供给行为 个人劳动力供给行为
所谓个人劳动力供给,系指劳动者个人 在一定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向市场提供 的劳动数量。
【本章要点】 本章要点】
1、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报酬条件下,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为社会提供的劳动。现实生 活中,有四种类型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即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垂直的劳动力供 给曲线、水平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以及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每一种类型的劳动力供给 曲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2、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资源中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的比例。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 用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除以劳动年龄人口得到。劳动力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 平的重要指标,它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程度、社会保障制度和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 影响。 3、个人劳动力供给问题,实际上就是劳动者个人在工作与闲暇之间的选择问题。劳动者的劳 动供给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即劳动者将每一小时时间花在闲暇上与花在工作上所带来的效 用恰好相等时,劳动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尽管人们在进行劳动决策时并不进行上述过程的 计算,但实际上却受着这一规律的支配。 4、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上升会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多享受闲暇;替代效应是指 工资率的上升会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转而增加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从而获得 更高的收入。通常,在工资率比较低的时候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 程度的时候,收入效应就超过替代效应。在后一种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者个人 将愿意增加闲暇的消费,而不是增加工作时间,于是会出现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情况。 5、家庭成员在进行劳动力供给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而且要考虑自身所 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即决定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从事市场劳动,哪个阶段从事非市场劳动。 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目的,是配置每个家庭成员的时间以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供给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六、家庭劳动力供给(贝克尔)

2商品的特性
商品可以分为时间密集型和物品密集型两种


时间密集型:包含大量时间和少量物品 物品密集型:包含大量物品和少量时间
在一定的限度内,生产商品的时间和物品之间通常
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个人可支配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对预算线的影响
Y Y3 Y2
个人可支配时间增加 曲线平移,收入增加 工资率提高,曲线旋转 收入增加
Y1
h1
h2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三、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个人的主观愿望 预算约束线:反映了个人的现实条件
劳动经济学
广东白云学院 黎超 15914509827 18670201827 705633025
广东白云学院
案例


人社部: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还在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15至59岁的劳动年 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有分析认为,劳动年 龄人口总量下降,这一历史性的拐点,意味着年轻人需要 抚养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即人口抚养 比上升,使得中国经济过去赖以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窗口 加快关闭,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会日益严重。 尹成基对此表示,虽然有关机构和专家预测,将来一个时 期,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会持续减少,但在“十二五”期间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还是呈增加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两 个原因:
ES=(ΔS/S)/(ΔW/W)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供给曲线
E=0含义: 1短期内,劳动者来不及调整工作计划和职业技能 2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

(三)主体均衡: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效用
(四)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收入效应:在工资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收入变化而
产生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使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替代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的变化而产
生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案例:
张华是个大学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编写程序。 工作初期,涨工资会使张华增加工作量。当他成为一 个软件高手之后,工资已经足够高了,张华的积蓄也 在增加,这个时候,张华对涨工资的反映,不是选择 加班,而是选择更多的闲暇和体育活动。
需把握以下要点:
1、个体决策 决策由劳动力供给主体,即一个个劳动者个人 或家庭单独做出
2、个体意愿 (1)劳动力供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供给主体对职业的选择不仅考虑货币化收入, 职业的稳定性、劳动保障等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案例导入: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根据2010年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实施方案的安排, 为期10天的网上报名工作已于24日结束,截止24日 24时,共有13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的审查,预计今年 将有100万人确认参加考试。
(二)效用函数
U=f(q),效用是消费量的函数 (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四)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是指用1,2,3 等基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
边际效用分析法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表
巧克力的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说明: 1、边际效用可以 反映每一巧克力的 效用。
我国劳参率变化的趋势:
女性劳参率普遍上升
原因:1、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创 造了大量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
2、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家 庭劳务市场化 3、观念的变化:独立意识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图2—6
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W
S2
S0
S1
b
W0
a
c
O
L2
L0
L1
L
三 收入与闲暇的替代模型
个人劳动力 供给分析的基本 模式
• 收入与闲暇的替代是从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 从劳动者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分析,即分析效 用函数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那首先我们要了 解效用的含义以及效用的相关理论。
(一) 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 (2) 应用,普林斯顿大学W。A刘易斯教授 为首的许多研究发展问题的专家认为,由于发 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家务劳动或贸易活动存 在“就业不充分”的劳动力,他们收入微薄, 因此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提供Wo的工资,就可 以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
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
• 反映整个行业或某种职业可能的一种状态。工 资增加时(相对于别处的工资)就会有较多的 人提供服务,而工资减少时,愿意工资的人就 减少了,弹性越大,为吸引一定数量劳动者进 入或退出一种行业职业所必须的工资变动就越 小。
主体对于劳动收入与闲暇的组合的评价或选 择,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A种组合与B种组合 对他提供的效用相同,他不能区别何种组合的效 用高或何种组合的选择顺序在前,此时,A,B两 种组合对于主体来说是无差异的。那么,将与A 点所示的劳动收入与闲暇的组合具有相同效用的 所有组合点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即为无差异曲 线,如图所示。
无差异曲线
Y
ya
a
a’
yb
b
ya
ya
o
ha
ha’hbH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 (1)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 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水平相同,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不同。 • (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 线不相交。 • (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 向原点的曲线。 • (4)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 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劳动收入替代闲暇 的不同比率。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2.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率不能随劳动力供给和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的变化,或者由于存在有关工资率方面的法 修规(如最低工资法),使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法定最低工资率以 下,总之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 需求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2.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果工资率是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决定的工资率为w。就业最为L0。当法定最低工资率超过均衡工资 率等于W1时,有L1数量的劳动者希望就业。而厂商根据利润最大 化目标,只能雇用L2 数量的劳动者,从而有L1-L2 的劳动者处于 失业状态。这种失业仍是由供求曲线描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因而 是自愿失业。
间表示供大于求。 ➢ 如果劳动力市场资源的分配充分有效地运行,因为劳动力的需求大
于供给数量的增加与V 的增加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两者的关系可用 向左上倾斜450的线EV来表示。同理,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与U 的关系也可用向右上倾斜450的线EV表示。
4. U-V分析
➢ 从其定义出发,均衡失业并不是由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而是所谓的摩擦性失业。 均衡失业率U* 的高低反映了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机制的效率,即U* 高则摩擦性失 业多、效率差; U*低则效率高。
➢ 第二点要注意的是,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和就业水平都会有一个趋势,即会低于竞争性劳 动力市场中的水平。再次参考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果在这种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 挥动魔杖,通过增加雇主数量将它转化为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将会变为wc,就业水平将变 为Lc。注意,这两个水平均高于买方垄断的雇主工资和就业水平。事实上,一些经济学家wc和wm 的差异作为买方垄断剥削程度的替代测量,而不是作为边际收益产品和wm之间的差异。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2、 用供给理论推导 3、 用需求理论推导
用供给理论推导
供给: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每一个价格水 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和劳 务的数量。
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 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这种商品 的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 曲线。
用需求理论推导:(推导的可能性?)
如果把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劳动力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 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 系,这个函数称为劳动力供给函数。
S=f(X1,X2,X3,…..,Xn)(i=1,2,3……n)
只考虑劳动力供给 与市场工资率之间的 工 关系,假设其他条件 资 不变,市场工资率是 率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惟 一因素。以W代表市 场工资率,则在该模 型基础上分析劳动力 供给曲线。
2、较高保留工资的影响。保留工资指个人愿提供工作时 数的最低工资水平。对于保留工资较高的人来讲,工资 率太低时,他们不愿提供市场工作,但他们的行为并不 会改变供给曲线的走向。当工资率较高时,工资率增加, 对他们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将无限的增加他 们愿意提供的工作时效。
企业、行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经验描述:
W
W2
S
W0
W1
L
典型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在工资率较低情况下,替代 效应的作用更大些,在工资 率较高情况下,收入效应更 大一些。
经济理论不能确定从哪一点 由斜率转向负斜率,这取决 于个人偏好,但转变是不可 避免的,原因:无论你多么 实利主义,一定会有一个较 高的工资率,你可以比现在 工作的少一些,但仍然有一 个奢侈的方式消费。
第二章 析
劳动力供给分

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3 劳动力供给
劳 动 力 供 给 概 述 供个 给体 分劳 析动 力 生联家 命合庭 周劳生 期动产 理供、 论给家 和庭 策劳 上动 的供 应给 用在 政
3.1 劳动力供给概述
3.1.1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及分类 3.1.2 劳动力参与率 3.1.3 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3.1.4 劳动力供给的假设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及分类
• 含义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 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 (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 动时间。
分类(1) 从分析层面上划分有: 个别劳动力供给:个人一生中向社会 提供的劳动总量 家庭劳动力供给:从家庭成立到家庭 解体,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 社会劳动力供给:一个社会的经济活 动所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
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所得税的类型
比例税:税率不 随征税客体总量 变化而变化 累进税:税率随 征税客体总量增 加而增加 累退税:税率随 征税客体总量增 加而递减
• 结论 如果税收增加,替代效应减少劳 动供给(闲暇相对比较便宜);收入 效应将增加劳动供给(因为比以前相 对更穷了)。 • 建议 政府在设计一种税收政策时应该 考虑该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尤其 是在设计累进税制的时候。
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 供给和生命周期理论
• 简单的劳动-闲暇模型忽略 了家庭背景,即劳动供给决 策常常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 联合做出的。 • 简单的劳动-闲暇模型没有 完全分析人们对时间资源使 用上的分配决策。人们在时 间的使用上除了劳动和闲暇 之外,还要参加家庭劳动。
家庭生产、时间配置与 个人劳动供给理论
无差异曲线
•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消费闲暇和劳动收入的总 效用不变的前提下,要多消费一单位 的闲暇就必须放弃的劳动收入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个人偏好的差异。在某一工资率下,有些人可能倾向 于减少工作时数,其他人则增加。这说明,所有个人劳 动力供给曲线都不是重合的,通常的情况,在每一均衡 工资率下,愿意高保留工资的影响。保留工资指个人愿提供工作时 数的最低工资水平。对于保留工资较高的人来讲,工资 率太低时,他们不愿提供市场工作,但他们的行为并不 会改变供给曲线的走向。当工资率较高时,工资率增加, 对他们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将无限的增加他 们愿意提供的工作时效。
来源是享受闲暇和享受物品和劳务
闲暇时间、市场工作时间
理论扩展分析模型中是市场工作时间和非市 场工作时间。
关于劳动力计量:
个人
工时:每日(周、月、年)工时 工日:每周日、每月工作日、每年工作日 工年:一生工作年(职业生涯)
企业 人数:每日(周、月、年)人数
社会 人数:每日(周、月、季度、年)人数
(二)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推导
劳动力市场上的替代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由于闲暇变得昂贵,人 们用工作替代闲暇的现象。用公式表示为: 替代效应=△H/△W。
结论: 劳动力供给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供给增加 供给减少
即: 当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工资率提高而产生 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工资率的提高,工作 时间会增加;
W
w
W2
W1
O
H2
o H1闲暇
L1
(1)
H1+L1=H2+L2
s
L2 工作时间
替代效应:在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既定的情 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两种商品价格相对 变动,从而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变动。
收入效应:在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既定的情 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 从而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变动。
练习:
对美国劳动力的横截面研究表明:成年 男性劳动力供给曲线是负斜率的,工资率 上升10%,引起每周工时减少1%,已婚妇 女劳动力供给曲线是正斜率的,大约工资 率上升10%导致周工时上升10%-11%, 试画出两者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并分析说明 两者的差别。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定义:在每一工资率下整个市场上劳动力所 愿提供的工作时数的连线。实际上是将一个市场中 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相加。
如果把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劳动力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 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 系,这个函数称为劳动力供给函数。 S=f(X1,X2,X3,…..,Xn)(i=1,2,3……n)
只考虑劳动力供给与 市场工资率之间的关 工 系,假设其他条件不 资 变,市场工资率是影 率 响劳动力供给的惟一 因素。以W代表市场 工资率,则在该模型 基础上分析劳动力供 给曲线。
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平均劳动力供给曲线 企业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行业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模型假设 假设1:其收入全部源于市场之中 假设2:在每一种工资率上可以自由提供
市场工作时间 假设3:可支配时间分为市场工作时间和
享受闲暇时间 假设4:个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其效用
价格效应:在消费者的偏好和货币收入不既定的 情况下,当消费者购买的两种商品中的一种价格 发生变动时,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效应
纯收入效应:在工资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个人收入变动引起的工作时间的变化。用公 式表示如下:收入效应=△H/△I。
工资率上升→实际收入水平提高→增加闲暇消费→ 减少工作时间
1、 定义:体现的是在模型假设 范围内个人按各种工资率所愿提供 的各种劳动小时的连线。
2、 用供给理论推导 3、 用需求理论推导
用供给理论推导
供给: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每一个价格水 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和劳 务的数量。
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 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这种商品 的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 曲线。
用需求理论推导:(推导的可能性?)
需求: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 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 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这种商品的价 格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
需求曲线: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 线。
当工资率提高同时产生的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发 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这时,随着工资 率的提高,替代效应造成的工作时间的增加,小于收 入效应作用下的工作时间的减少,最终表现为工资率 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
小结:
不能给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个人劳动力供给 曲线,因为无法确定收入效率与替代效应的强 度,实际上每个人的偏好都不一样,但是: (1)可以给出一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2) 可以肯定工资率变动不是影响个人劳动力供给 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决定性因素。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分析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曲线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行为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 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能 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者提供一定量劳动时间所愿意接受的 工资率称之为劳动力供给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劳动者 家庭或个人。
(3)任何政策,决策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 总是面对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在分析各种劳动 政策效应时,正确的使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是必不可少的。
经验描述:
W
W2
S
W0
W1
L
典型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在工资率较低情况下,替代 效应的作用更大些,在工资 率较高情况下,收入效应更 大一些。
经济理论不能确定从哪一点 由斜率转向负斜率,这取决 于个人偏好,但转变是不可 避免的,原因:无论你多么 实利主义,一定会有一个较 高的工资率,你可以比现在 工作的少一些,但仍然有一 个奢侈的方式消费。
(二)例证推导
整个市场只有三个典型劳动者构成
a. 工资率 W1→W2→W3
平均工作时间 40 h→45h→50h
b. 工资率 W1→W2→W3
平均工作时间 40h→35h→30h
c. 工资率
W2→W3
平均工作时间 40h→45h
(三)经验推导: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 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