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诈骗手段
诈骗的常见手段
![诈骗的常见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836984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8.png)
犯罪分子拨打受害人的电话,让受 害人猜测自己的身份,同时编造各 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汇款。
短信诈骗
钓鱼网站
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包含虚假链接的短 信,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进入钓鱼网 站,从而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和资 金。
伪装中奖
冒充银行
犯罪分子发送伪装的银行短信,欺骗 受害人转账或汇款。
犯罪分子发送虚假的中奖短信,诱导 受害人缴纳税费、手续费等费用,从 而实施诈骗。
假冒身份诈骗
冒充公检法人员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 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为由,威胁其 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以此实施诈骗 。
冒充客服人员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个 人信息,冒充客服人员致电消费者, 以退换货、赔偿等为由,诱骗其提供 银行卡信息或直接转账。
街头诈骗
捡钱分钱类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在路上扔下假币或 真钱,诱骗受害人与其分钱,随 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交出财 物。
网络投资诈骗
高回报承诺
01
诈骗者承诺过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投资,假项目
02
诈骗者虚构投资项目,如虚拟货币、股票等,骗取投资者资金
。
庞氏骗局
03
诈骗者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不断吸收新投资者资金,以支付老
投资者利息和本金,最终资金链断裂,投资者血本无归。
03 线下诈骗
猜猜我是谁类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亲友,在电 话中让受害人猜测其身份,以此 获取受害人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
熟人诈骗
借钱诈骗
犯罪分子以亲友的名义向受害人借钱,利用受害人对亲友的信任实施诈骗。
婚恋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婚恋网站或社交平台结识受害人,以工作、家庭等原因请求受害 人帮助,进而骗取财物。
十大常见的诈骗手段
![十大常见的诈骗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447424e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a.png)
⼗⼤常见的诈骗⼿段伪劣产品替代履⾏法、不履⾏或不完全履⾏欺诈法、伪造产品的质量鉴定证明或标志法、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诱签合同法等等都是常见的诈骗⼿段。
⼗⼤诈骗⼿段店铺⼩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欢迎阅读与参考!⼀、⼗⼤常见的诈骗⼿段1、伪劣产品替代履⾏法。
在签订买卖合同时,欺诈⽅出⽰真实的质量较⾼的样品,⽽在履⾏时却代以质量低劣的伪次品。
2、不履⾏或不完全履⾏欺诈法。
当事⼈⼀⽅在⾃⾝⽆履约能⼒或虽有⼀定履约能⼒的情况下,⾃订⽴合同起,就根本没有履⾏合同的诚意,⽽是想通过欺诈⼿段使对⽅履⾏合同。
在骗取对⽅履⾏合同之后,⾮法占有对⽅履⾏的钱或产品,⽽⾃⼰却不再履⾏合同,使对⽅造成重⼤损失。
3、伪造产品的质量鉴定证明或标志法。
供⽅本⽆产品或产品质量不合格,但为骗取货款,引诱对⽅签订合同,伪造产品的质量鉴定证明或标志,合对⽅看过之后信以为真⽽订⽴合同,在对⽅作出履⾏之后,供⽅则不再对等做出履⾏,溜之⼤吉。
4、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诱签合同法。
⼀⽅当事⼈为了诱使对⽅签订合同,骗取钱财,将⾃⼰的伪劣产品假冒为注册商标商品,对⽅由于信任注册商标商品⽽与之签订合同,在履⾏合同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5、专利产品谎称法。
当事⼈⼀⽅(供⽅)谎称⾃⼰的产品为专利产品或名优产品,利⽤对⽅信息不灵,交通闭塞,缺乏经验,对"专利"或"名优"产品的神秘感或信任感⽽使⽤权其陷⼊错误的认识。
供⽅在对⽅意思表⽰不真实的情况下,与其签订合同,以推销⾃⼰的伪劣产品。
6、盗⽤其他单位名称法。
⼀⽅当事⼈通过⾮法途径盗取其他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章或空⽩合同书,在对⽅当事⼈不知⾃⼰为⽆权订约⼈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法利益,⽽与对⽅当事⼈签订买卖合同,获取对⽅当事⼈履⾏的钱或物。
7、假单位欺骗诈法。
所谓假单位,⼜称"⽪包公司",是指根本不存在或未经合法注册的单位。
这样的单位没有注册资⾦、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经营管理设施,甚⾄连从业⼈员都有是虚假的。
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
![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8d8110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5.png)
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总结1. 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冒充公检法部门,以涉嫌某种违法行为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资金等,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防范措施: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信息。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要及时拨打当地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进行咨询,并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和资金。
2. 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向受害人宣传投资理财产品,声称可以快速获取高额回报,并承诺安全可靠。
实际上,这些投资理财产品往往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的陷阱,一旦受害人投入资金,就会血本无归。
防范措施:谨慎选择投资理财渠道,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的推荐和宣传。
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和风险提示,了解产品的投资风险和回报方式。
同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被高回报率所迷惑,避免盲目投资和借贷。
3. 虚假兼职诈骗:诈骗分子通过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虚假兼职信息,声称轻松赚钱、收入丰厚,诱使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或提供个人信息。
防范措施:谨慎选择兼职机会,不要轻信各种高薪兼职和看似轻松赚钱的机会。
在寻找兼职时,要仔细核实招聘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同时,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财务状况。
4. 伪基站诈骗:诈骗分子使用伪基站设备,通过短信或电话冒充银行、支付平台等机构,向受害人发送虚假信息,诱使受害人进行转账或交易。
防范措施:加强手机短信和电话的防范,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和短信。
在使用手机时,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点击可疑的链接和短信,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时。
5. 钓鱼邮件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垃圾邮件等方式发送虚假信息,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从而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或进行其他欺诈行为。
防范措施:保持警惕,不要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电子邮件和链接。
在使用电子邮件时,要仔细阅读邮件内容,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和财务安全的信息时,要保持警惕并谨慎处理。
诈骗方面的知识点总结
![诈骗方面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df73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3.png)
诈骗方面的知识点总结一、诈骗的种类1. 电话诈骗:指以电话为工具进行诈骗行为。
常见的电话诈骗手段包括假冒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等身份,通过编造虚假案情或者恐吓方式诱骗受害者将钱款转账到指定账户。
2. 网络诈骗:指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的行为。
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有虚假购物网站、假冒社交平台认识受害者后进行诈骗、通过网络游戏等手段骗取受害者的信任后进行诈骗等。
3. 传销诈骗:指以传销形式进行诈骗的行为。
传销组织通过虚假宣传、承诺高额回报等手段进行招揽会员,并通过组织内部热销产品或者发展下线的方式快速获取财富,最终导致广大会员被骗财受骗。
4. 钓鱼网站:指利用虚假网站冒充真实机构进行欺诈活动。
诈骗分子通过制作与真实网站极其相似的虚假网站,引诱受害者登录网站输入个人账户密码或进行汇款等操作,进而达到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和财产的目的。
二、诈骗的特点1. 隐秘性:诈骗分子多数利用电话、网络等远距离手段进行诈骗,隐蔽性较强,很难受到觉察。
2. 伪装性:诈骗分子往往会伪装成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信誉较高的身份,以此获取受害者的信任。
3. 迫切性:诈骗分子借助恐吓、威胁等手段制造紧急情况,让受害者产生迫切心理,从而轻易上当受骗。
4. 欺骗性:诈骗分子通常以虚假的诺言、高额回报等方式吸引受害者,利用其贪心心理进行诈骗。
三、诈骗的防范措施1. 提高警惕: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网络信息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或者泄露个人信息。
2. 辨别真伪:对于银行、公检法等单位的通知,应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真伪,切勿轻信。
3. 注意保密:个人信息、账户密码等隐私资料要妥善保存,不要随意向陌生人泄露。
4. 合理投资:对于传销等高风险投资项目要提高警惕,谨慎对待,不要轻易上当。
5. 报警求助:一旦发现受骗,要第一时间报警,并向身边亲朋好友求助,争取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四、发生诈骗时的应对措施1. 保持冷静:一旦发现自己可能被诈骗,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行事,要及时向家人、朋友求助。
防诈骗安全知识
![防诈骗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a621b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e.png)
防诈骗安全知识在当今社会,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无论是网络诈骗、电话诈骗还是街头诈骗,都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利益,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提高自身的防诈骗意识和能力。
一、常见的诈骗类型1、网络诈骗(1)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先付款,付款后却不发货或者发送假冒伪劣商品。
(2)网络兼职诈骗: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的兼职信息,如刷单、打字等,声称可以轻松赚取高额报酬,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缴纳押金、保证金等费用,一旦受害者交钱,犯罪分子就消失无踪。
(3)网络交友诈骗:犯罪分子在网上伪装成异性,与受害者建立恋爱关系,然后以各种理由向受害者索要钱财,或者诱导受害者参与投资、赌博等活动,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4)网络贷款诈骗: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的贷款信息,声称可以提供低息、无抵押的贷款,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一旦受害者交钱,犯罪分子就消失无踪。
2、电话诈骗(1)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受害者打电话,声称受害者涉嫌违法犯罪,需要配合调查,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将钱财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上。
(2)冒充客服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银行、电商平台、快递公司等客服人员,给受害者打电话,声称受害者的账户存在异常、订单出现问题、快递丢失等,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验证码等,或者要求受害者将钱财转移到指定账户上。
(3)电话推销诈骗:犯罪分子以电话推销的方式,向受害者推销假冒伪劣的商品、虚假的投资理财产品等,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先付款,付款后却不发货或者提供虚假的服务。
3、街头诈骗(1)丢包诈骗:犯罪分子在街头故意丢下一个包裹,里面装着假的钱财或者贵重物品,当受害者捡起包裹时,犯罪分子就出现,声称要与受害者平分包裹内的财物,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先拿出自己的钱财作为保证金,一旦受害者交钱,犯罪分子就带着钱财逃跑。
形容诈骗手段
![形容诈骗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d4a532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d.png)
形容诈骗手段
1、电子邮件中奖诈骗
电子邮件中奖诈骗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此外,还有类似的骗局,如娱乐节目中奖诈骗、中奖诈骗等,都是通过网络传播中奖提示信息,让受害人误入中奖陷阱,以让事主缴纳税费、公证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实施汇款的骗局。
2、生活消费诈骗
生活消费诈骗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支付行为。
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电话欠费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虚假购物网站等。
这些手段通过欺骗消费者,使其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产生错误的支付行为,从而获取不当的利益。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当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被生活消费诈骗。
3、虚构车祸诈骗
虚构车祸诈骗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
当事人因情况紧急,按照
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这种诈骗手段通过虚构车祸情节,向受害人虚构了经济损失,以获取信任并实施诈骗。
4、QQ冒充公司老总诈骗
QQ冒充公司老总诈骗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搜索财务人员QQ 群,以“会计资格考试大纲文件”等为诱饵,盗取财务人员使用的QQ号码,并分析研判出财务人员老板的QQ号码,再冒充公司老板向财务人员发送转账汇款指令。
诈骗手段及预防措施
![诈骗手段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18b11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f.png)
诈骗手段及预防措施一、常见诈骗手段:1、冒充领导、同事、朋友或公司老板诈骗其一: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知公司老总或单位领导的姓名、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等身份发短信息给当事人,谎称更换手机号码,后再以该手机号码发短信诱骗被害人向骗子汇款;或者冒充单位领导、同事、朋友、亲戚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临时周转、送礼给领导”等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账户转入资金。
其二:骗子利用不法手段侵入当事人聊天群中,掌握受害人的聊天记录,待时机成熟之际窃取公司、企业老板的微信、QQ资料,冒充老板向公司出纳发出转账的指令,骗取公司钱财。
2、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骗子在网上发布“兼职刷信誉,给予高额报酬”的虚假广告,先要求事主购买首笔订单,并进行少量返利,后以赚取更多提成为诱饵,诱骗受害人购买多笔订单,从而实施诈骗。
3、虚假中奖诈骗犯罪分子假冒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公证处工作人员,以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网络消息等方式向受害人谎报其已经中得大奖,要求受害人先将“个人所得税”、“邮寄费”、“公证费”、“手续费”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
4、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分别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社保、医保”工作人员,用网络电话虚拟上述单位电话号码,以“恶意透支、社保、医保账户异常或涉嫌洗钱、贩毒罪等”为名,要求受害人将个人资产转向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诈骗,或让受害人登陆虚假的公、检、法网站查看通缉令,后再实施诈骗。
5、虚构投资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投资消息,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等投资产品,从而骗取受害人资金。
6、刷卡消费诈骗骗子通过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商场、酒店刷卡消费等,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XX号码咨询。
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即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卡内的款项转向骗子指定的账户。
防诈骗安全措施
![防诈骗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e28a0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e.png)
防诈骗安全措施1. 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是防范诈骗的首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 电话诈骗:骗子通过电话假冒银行、政府机构或其他组织,试图获取个人敏感信息或欺骗您转账。
电话诈骗:骗子通过电话假冒银行、政府机构或其他组织,试图获取个人敏感信息或欺骗您转账。
电话诈骗:骗子通过电话假冒银行、政府机构或其他组织,试图获取个人敏感信息或欺骗您转账。
- 网络钓鱼:骗子通过虚假的电子邮件、网站或链接,伪装成合法机构,诱使您提供敏感信息。
网络钓鱼:骗子通过虚假的电子邮件、网站或链接,伪装成合法机构,诱使您提供敏感信息。
网络钓鱼:骗子通过虚假的电子邮件、网站或链接,伪装成合法机构,诱使您提供敏感信息。
- 短信诈骗:骗子发送虚假短信,试图诱使您点击链接或回复短信,以获取个人信息。
短信诈骗:骗子发送虚假短信,试图诱使您点击链接或回复短信,以获取个人信息。
短信诈骗:骗子发送虚假短信,试图诱使您点击链接或回复短信,以获取个人信息。
- 假冒身份:骗子冒充他人的身份,例如亲戚、银行员工或警察,以诱骗您提供资金或敏感信息。
假冒身份:骗子冒充他人的身份,例如亲戚、银行员工或警察,以诱骗您提供资金或敏感信息。
假冒身份:骗子冒充他人的身份,例如亲戚、银行员工或警察,以诱骗您提供资金或敏感信息。
2. 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个人信息的保护是避免成为诈骗受害者的关键。
请确保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不要透露敏感信息:避免在陌生人的电话、短信或网站上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或登录密码。
不要透露敏感信息:避免在陌生人的电话、短信或网站上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或登录密码。
不要透露敏感信息:避免在陌生人的电话、短信或网站上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码或登录密码。
- 谨慎处理邮件和链接:谨慎打开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附件或点击未知来源的链接,以防遭受网络钓鱼攻击。
谨慎处理邮件和链接:谨慎打开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附件或点击未知来源的链接,以防遭受网络钓鱼攻击。
常见诈骗手段及预防简短内容
![常见诈骗手段及预防简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4ed3f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6.png)
常见诈骗手段及预防简短内容
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很多种,包括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身份信息诈骗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预防措施:
1. 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的手段。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包括假冒公检法、冒充亲友、虚假中奖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不随意接听陌生电话,不随意回复短信,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
2. 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诈骗行为。
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包括假冒网站、网络购物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或不明来源的信息,确保网站的安全性,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3. 身份信息诈骗:
身份信息诈骗是指盗取他人身份信息进行非法活动的手段。
常见的身份信息诈骗手段包括假冒身份验证、钓鱼网站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不随意提供个人信息,注意验证身份验证的真实性,定期更改密码。
4. 银行诈骗:
银行诈骗是指通过冒用他人身份或欺骗方式获取他人财产的手段。
常见的银行诈骗手段包括冒用他人身份办理贷款、虚假投资理财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护个人银行卡和账户信息的安全,不随意泄露银行卡密码,定期检查银行账户的交易记录。
综上所述,预防诈骗的关键是保持警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或不明来源的信息,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定期更改密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
常见的诈骗手段以及应对方法
![常见的诈骗手段以及应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f83f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2.png)
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方式及应对方法:
1.电话诈骗:骗子冒充公安、银行等机构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让受害人汇款或转账。
应对方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特别是涉及到钱财问题时更要多加小心。
如果接到可疑电话,最好先核实对方身份和事情真伪,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2.短信诈骗:骗子通过短信冒充银行、手机运营商等机构,引导受害人前往虚假网站或拨
打诈骗电话,从而骗取个人信息和钱财。
应对方法: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或拨打陌生电话,谨慎对待异常短信。
如果怀疑是诈骗,则可以直接联系相关机构进行核实。
3.网络诈骗:骗子通过网络聊天、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方式,诱骗受害人购买虚假商品
或服务,或者引导受害人泄露个人信息。
应对方法:对于陌生人的询问和提议要多加小心,不要轻易相信网上信息。
在网上购物时要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并确保支付环节安全。
4.假冒网站诈骗:骗子通过仿制银行、购物网站等网站,引导受害人输入个人账号和密码
等信息,从而骗取钱财或者身份信息。
应对方法:要警惕假冒网站,注意检查网址是否正确,避免在公共网络中进行敏感操作,如支付、登录等。
总之,遇到可疑情况时,最好第一时间联系相关机构进行核实,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的话,并且保持警觉和谨慎,防范于未然。
十一类诈骗手段
![十一类诈骗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eb7d2b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5.png)
十一类诈骗手段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种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
这些诈骗手段不仅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还对社会秩序和人们的信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十一类常见的诈骗手段,并提供防范措施,以帮助读者提高识别诈骗的能力,保护自身利益。
正文内容:1. 网络诈骗1.1 假冒网站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仿冒的网站诱导用户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等,从而盗取财产。
1.2 电信诈骗: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冒充公安、银行等机构,骗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和财产。
1.3 虚假投资诈骗:以高回报为诱饵,骗取受害者的资金,常见的有P2P网贷诈骗、股票投资诈骗等。
2. 银行卡诈骗2.1 ATM窃取:犯罪分子在ATM机上安装偷取银行卡信息的设备,从而盗取受害者的资金。
2.2 钓鱼网站:通过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或短信,引诱受害者点击链接,进入伪造的银行网站,从而获取银行卡信息。
3. 虚假购物诈骗3.1 假冒商家:犯罪分子通过创建虚假的电商平台或店铺,骗取受害者的购物款项,但实际并无商品发货。
3.2 偷换商品:犯罪分子在购物过程中将商品偷偷替换成次品或空盒,从而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4. 情感诈骗4.1 网恋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虚构身份和故事,建立感情关系并骗取受害者的金钱或个人信息。
4.2 婚恋中介诈骗:以婚恋中介为名,诱导受害者缴纳高额费用,但并不提供真实的婚恋服务。
5. 传销诈骗5.1 金字塔传销:以招募下线为目的,通过发展人员和销售产品获取利润,最终导致底层人员无法获利。
5.2 虚假招聘:犯罪分子以虚假的高薪职位为诱饵,骗取受害者的培训费用或个人信息。
总结:针对以上十一类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高个人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
其次,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
此外,定期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以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
通过加强对诈骗手段的了解和警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十大常见诈骗手段
![十大常见诈骗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b627fbf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5.png)
十大常见诈骗手段
1、冒充公检法诈骗
2、网络购物诈骗
3、兼职刷单诈骗
4、低价购物诈骗
5、虚假贷款诈骗
6、中奖信息诈骗
7、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8、虚构车祸诈骗
9、QQ 微信冒充好友借钱诈骗
10、虚构绑架诈骗
【防范提醒】
1.对于要求先汇款再办事的“好处费”、“手续费”等,一定要谨慎。
不能因为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陌生人账户转账汇款。
即使是子女或亲属,也不例外。
遇到涉及资金问题时,可以拨打110咨询,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确认。
3.对方索要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时,切记不能泄露。
4.对方称“家属”的,一定要通过电话联系本人确认后再做决定。
如有疑惑,应第一时间告知警察或家人,并及时报案。
【骗术揭秘】
近日,南京市民李某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他接到一个自称是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其名
下有张医疗保险卡,但未激活,现在需要补缴相关费用,还会返还所交全部金额。
随后,对方发来了一条短信链接,李某点开链接输入身份证号、姓名、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信息后,手机便收到了验证码。
之后,他按照对方要求将验证码告诉了对方。
没想到,手机马上收到扣款信息,被扣去1800元。
原来,这是骗子设计的新骗局!
(1)广泛撒网,重点捕鱼。
(2)利用通讯录联系人,引诱性诈骗。
诈骗手段和形式
![诈骗手段和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e40e62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c.png)
诈骗手段和形式
诈骗手段和形式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和形式:
1. 假冒身份或组织:受害人接到冒充政府机构、银行、公司、医院等组织的电话或邮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等操作。
2. 网络诈骗:包括网络购物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网络游戏账号盗窃等,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手段进行诈骗。
3. 短信诈骗:通过发送虚假短信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或进行资金转账。
4. 电话诈骗:冒充公安机关、法院或银行等单位,通过电话方式欺骗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5. 投资诈骗:以高回报为诱饵,骗取受害人投资款项,然后消失。
6. 传销诈骗:以招聘、销售产品等形式,利用多层级人员招募和盈利,骗取加入费用。
7. 假冒慈善和救助:冒充慈善机构或救助组织,向受害人募捐而实际却挪作他用。
8. 假冒商品销售:以低价或假冒品牌等手段向消费者销售劣质或假冒商品。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和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出现,因此提高警惕和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诈骗手段
![常见的诈骗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10685d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b.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9
目录
• 电信诈骗 • 网络诈骗 • 金融诈骗 • 街头诈骗 • 其他诈骗手段
01
电信诈骗
Chapter
电话诈骗
冒充公检法
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政府部门工作 人员,以涉嫌违法犯罪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 转入安全账户。
冒充客服退款
犯罪分子冒充电商、快递、银行等客服人员,以商 品问题、账户异常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 息或转账。
案例
某投资诈骗团伙通过电话联系受害者,声称有一个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受害者只需投入一 定资金即可获得高额利润。受害者信以为真,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但随后发现诈骗团伙 消失,资金无法追回。
婚恋诈骗
01
总结词
婚恋诈骗通常以网络交友为手段,通过虚构身份、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
受害者的感情和财物。
02 03
详细描述
质量不符
销售低劣商品或服务,与宣传描述 严重不符,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网络投资诈骗
01
02
03
高回报诱惑
以高回报率为诱饵,承诺 投资者短时间内获得高额 收益。
虚假项目
虚构投资项目或公司,利 用虚假信息诱导投资者投 资。
庞氏骗局
利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 老投资者的高额回报,最 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网络交友诈骗
骗子会立即消失,不再出现。
05
其他诈骗手段
Chapter
投资诈骗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
投资诈骗通常以高回报为诱饵,诱导受害者投资某个项目或产品,最终骗取受害者的资金 。
详细描述
投资诈骗通常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宣传,承诺高回报、低风险或快速致 富。受害者一旦被诱骗投资,诈骗者就会消失或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六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
![六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547da70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d.png)
六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近年来,各种诈骗案件频发,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诈骗是指以欺骗、虚假承诺等手段,使他人轻信、上当受骗,达到非法占有财物或者其他不法目的的行为。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及防范措施。
一、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通过互联网,以虚假信息、冒充官方或合法机构等手段,诱导受害人上当受骗的行为。
这种方式的作案手法多样化,包括电信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虚假投资诈骗等等。
防范网络诈骗应注意提高安全意识,不易轻信陌生人,谨慎对待不明来历的网上信息。
二、电话诈骗电话诈骗是指以电话为手段,通过虚假信息进行欺骗的行为。
例如扮成银行工作人员、公安干警等,冒充领导、朋友或者亲戚进行诈骗。
防范电话诈骗要注意提高警惕,不易轻信、不易泄露个人信息和财产信息。
三、假基站诈骗假基站诈骗是指制作虚假基站来进行电话诈骗的方式。
诈骗者通过制作虚假基站,冒充运营商,发出对手机用户的诈骗电话。
因为此种诈骗方式使用的是真实的手机号码,使得诈骗电话在用户接收时更具“真实性”,容易引发受害者的误解和轻信。
防范假基站诈骗要注意观察异样的提示音、识别漏电台等异常信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四、快递诈骗快递诈骗是指以快递的形式进行的欺诈行为。
诈骗者通常通过虚假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欺骗,将货物发往受害人的地址,然后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者支付相关费用或者解锁密码。
防范快递诈骗应注意验真快递来源,遵循规范快递包装方式,不盲目相信“免费赠品”和“签收即达”的宣传。
五、车牌诈骗车牌诈骗是指诈骗者骗取车辆的车牌,以此来进行H违章、逃税等欺诈行为,或者贩卖给违法分子使用,从而造成更大的社会安全风险。
防范车牌诈骗应注意车牌安全,如果车牌丢失,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六、ATM病毒诈骗ATM病毒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植入非法病毒程序或者窃取用户银行卡信息的方式,来盗取受害者银行卡的行为。
防范ATM病毒诈骗应注意早期发现潜在的病毒程序,提高密码的安全性,及时更换密码,不在ATM机旁被墨迹,不轻易借给别人自己的银行卡,避免卡被人偷换。
十大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
![十大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32f325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e.png)
十大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关键信息项1、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名称2、每种诈骗手段的详细描述3、对应的防范措施4、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方法11 常见网络诈骗手段111 网络钓鱼诈骗通过发送看似来自合法机构(如银行、电商平台等)的虚假电子邮件或短信,诱导用户点击链接并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银行卡号等。
112 虚假网络购物诈骗在网络购物平台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收到款项后不发货或发送假冒伪劣商品。
113 网络兼职诈骗以高薪轻松的兼职工作为诱饵,要求受害者先缴纳押金、培训费等费用,然后消失不见。
114 网络交友诈骗通过社交平台结识受害人,建立感情后以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115 网络贷款诈骗声称可以提供快速低息贷款,要求受害人先支付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
116 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执法部门,声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117 网络投资诈骗以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为幌子,吸引受害人投资,初期可能会给予一定回报,然后卷款消失。
118 电话诈骗通过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中奖、退税、欠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
119 网络传销诈骗以发展下线、高额返利为诱惑,吸引受害人参与传销活动。
120 二维码诈骗诱导受害人扫描恶意二维码,导致手机中毒、个人信息泄露或资金被盗。
21 防范措施211 提高警惕对于来历不明的邮件、短信、电话等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
212 仔细核实在进行任何资金交易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
213 选择正规平台进行网络购物、投资、贷款等活动时,选择正规、知名的平台。
214 不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尤其是在对方以各种理由要求先付款的情况下。
215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216 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防止手机或电脑中毒,避免被恶意软件窃取信息。
如何应对诈骗
![如何应对诈骗](https://img.taocdn.com/s3/m/e2a744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a.png)
如何应对诈骗一、引言面对日益猖獗的诈骗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不受骗。
本文旨在介绍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并提供一些防范诈骗的有效方法,以帮助读者在遭遇诈骗时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个人信息。
二、常见的诈骗手段1.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近年来最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包括虚假网购、网络套路贷、网络赌博等。
诈骗分子往往通过制造假冒网站、发布虚假广告、发送诈骗短信等手段来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对于网络诈骗,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人及其所提供的链接、信息或商品。
2.电话诈骗电话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社交工程手段,骗子通常通过冒充公安、银行、快递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异常账户、中奖信息等为由,引诱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转款。
为了防范电话诈骗,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切勿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并在遇到可疑电话时及时报警。
3.假冒投资理财假冒投资理财诈骗手段多样,比如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承诺,以及冒充金融机构、股票投资专家等方式来诱骗受害者投资。
对于投资理财,我们应该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避免贪图高额回报的陷阱,同时学习基本的投资知识,保持理性思考。
4.微信诈骗微信诈骗以网络社交平台微信为工具,通过假冒微信公众号、冒充朋友、利用微信红包等方式进行骗局。
对于微信诈骗,我们应该保持谨慎,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将个人账户及密码告知他人,同时及时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与防范知识。
三、应对诈骗的有效方法1.加强防范意识了解各类常见诈骗手段,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识别诈骗的意识,保持对任何可疑信息及行为的高度警觉。
2.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密码等,避免将个人信息存储在不安全的终端设备中。
3.核实身份在电话、网络交流中,对于涉及个人信息或重要事务的情况,务必核实对方身份的真实性,确认其是否合法授权。
4.不盲目转账收到可疑账户转款要求时,应先核实转账方的身份和目的,避免受到诈骗。
5.多渠道核实信息在进行投资、购物等重要决策时,不要仅凭一家之言,多方核实相关信息。
防诈骗培训知识
![防诈骗培训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3c37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a.png)
防诈骗培训知识防诈骗培训知识一、诈骗常见手段1.电话诈骗:诈骗者通常会冒充银行、公安、法院等机构,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如“您的账户出现异常,需要核实个人信息”或“您的身份信息被盗用,需要核实”等。
2.短信诈骗:诈骗者发送虚假的短信,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病毒软件,从而窃取个人信息。
如“您的账户积分即将过期,请登录网站兑换现金”或“您的快递已损坏,请联系客服退款”等。
3.网络诈骗:诈骗者会在社交媒体、交友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如“投资理财、高回报率”或“低价购买物品,先付款后发货”等。
4.线下诈骗:诈骗者会在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与人搭讪,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的财物。
如“我有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法,可以带你一起赚钱”或“我的手机不能用了,借你的手机打个电话”等。
二、诈骗识别方法1.注意验证码:任何机构或平台在核实个人信息时,都不会要求受害人提供验证码。
如收到不明来源的验证码,应立即报警或联系相关机构。
2.不要轻信陌生人: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都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特别是对于涉及转账、提供个人信息等要求,应保持高度警惕。
3.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在不可靠的网站、APP或其他渠道上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
这些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4.警惕虚假信息:对于看到的各种投资理财、高回报率等信息要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
同时也要注意识别虚假广告和欺诈信息。
5.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在公共场合透露个人信息,如住址、电话号码等。
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周围的摄像头和跟踪器等设备。
三、诈骗防范措施1.设置防骗安全提示:在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时,可以设置防骗安全提示,例如“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
2.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对于来历不明的链接或网站,不要轻易点击。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内容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cef8f0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2.png)
防电信诈骗安全知识一、概述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信设备、网络和技术手段进行的非法活动,通过欺骗、诱导、威胁等手段,获取他人财产或个人信息的行为。
电信诈骗手段繁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诈骗分子也不断创新手法。
因此,了解和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知识对保护个人财产和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二、常见电信诈骗手法1. 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银行、快递等机构,以各种借口骗取个人信息或转账。
2. 短信诈骗: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诈骗链接等,引诱受害者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3. 社交网络诈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聊天工具等,冒充熟人、网友,诱骗受害者提供资金或信息。
4. 钓鱼网站:通过仿冒合法网站的方式,诱导用户输入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盗取个人敏感信息。
5. 代购诈骗: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代购商品,收取货款后消失或发出劣质商品。
三、防范电信诈骗的安全知识1. 保持警惕:保持对不明来电、短信和网络信息的警惕,避免轻信陌生人的请求或提供个人信息。
2.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3. 谨慎接听电话:接到陌生电话时,要保持冷静,核实对方身份,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4. 谨慎点击链接: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避免进入可疑网站,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5. 多渠道核实信息: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可通过其他途径核实对方身份,如联系机构官方客服或拨打机构官方电话。
6. 设置安全密码: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
7. 安装安全软件: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可信赖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更新软件补丁。
8. 教育宣传:加强对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共同抵制电信诈骗。
四、应急处理措施1. 保持冷静:一旦发现被骗,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封锁支付渠道:立即封锁涉及的支付账户、银行卡,通知相关银行进行冻结或挂失。
3. 报案处理: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详细的诈骗信息,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诈骗的套路和案例
![诈骗的套路和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4877c6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2.png)
诈骗的套路和案例
诈骗的套路和案例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
1.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以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为名义,向受害人称其涉及某个案件,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押金等费用,以达到骗取钱款的目的。
2.网络诈骗:借助互联网手段,通过虚假网站、虚假广告或虚假交易等途径,骗取受害人的财产。
常见的包括虚假购物网站、虚假投资赚钱网站、仿冒银行网站等。
3.电话诈骗:利用电话或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
常见的包括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冒充银行人员、冒充调查问卷调查者等。
4.微信转账诈骗:通过微信红包、微信转账等方式进行诈骗。
常见的包括冒充好友求助、假装购买商品等方式进行骗取钱财。
5.假装公益打慈善:以“慈善”为名义,向受害人募集资金。
而不是将资金用于慈善和公益事业,而是用于个人或其他目的。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的诈骗套路和案例。
提醒广大市民谨慎防范各类诈骗行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揭秘电信诈骗犯罪的17种诈骗手法
1、电话欠费、涉嫌犯罪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里电话,谎称“您家电话欠费”或“您涉嫌重大犯罪”,以事主个人信息可能被毛颖、银行账户存款涉嫌洗钱或诈骗犯罪、存款有可能受到损失等进行恐吓,要求事主配合“公、检、法”及银行工作,用电话指挥事主通过ATM自动柜员机或柜台,将银行卡和存折上的钱转到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号内实施诈骗。
2、购车、购房退税诈骗。
犯罪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购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者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以享受购车、购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3、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嫌疑人先给事主打电话,不讲明自己身份,诱导事主误认为对方是自己外地或者以前的同事、同乡、朋友或生意伙伴,以“你猜我是谁”、“你不记得我、想想我是谁”或“我是你得某某朋友”等语言让事主自猜并报姓名,如事主说:“噢,你是某某吧”,犯罪嫌疑人就会立刻答应“对,我就是某某”。
随后,事主又将接到该骗子电话,称其因车祸需治疗、嫖娼或者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向其指定账户汇钱。
4、中奖信心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
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5、网络购物诈骗。
犯罪嫌疑人往往建立虚假网站或使用插件在各大网站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诱骗事主汇款从而骗取钱财,或以次充好、以假货进行诈骗。
或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骗得钱财。
6、短信汇款诈骗。
犯罪嫌疑人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回到XX 银行;账号:XXXX,谢谢!”或称“我自己银行卡消磁了,把钱直接汇到我同事的账户,账号XX”之类的短信,让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其指定账户,从而上当受骗。
7、银行卡升级诈骗。
犯罪嫌疑人发送短信称您的银行卡某项功能已过期需要升级,并提供了一个与该银行网站非常相似的网址。
您登陆他提供的所谓的银行网址,打开的页面与银行网站一模一样,让您信以为真。
在您输入自己账号和密码时,犯罪分子已在第一时间盗取了您的账号和密码,并快速打开真实的银行网站,输入盗得的账号和密码,将您账上的钱全部转走。
8、银行卡消费诈骗。
犯罪嫌疑人发送“顾客你好!你已在xx 超市透支消费XX元,查询电话XX”或“您的XX银行卡在某商场刷卡消费XX元”等内容短信,当你电话“垂询”时,几名同伙便分别扮演“银行”、“警方”、“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全套,把钱转移到他们所谓的“安全账户”内。
9、荐股、投资诈骗。
犯罪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
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温和,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的方式实施诈骗。
10、虚构子女被绑架诈骗。
犯罪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1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预先了解事主及其子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事主子女上课(或上班)手机关机的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等身份,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急需汇医疗费,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12、贷款诈骗。
犯罪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13、盗用QQ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取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节前,从而诈骗欠款。
14、虚假照片诈骗。
犯罪嫌疑人以照片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15、预测彩票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
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16、发布敲诈勒索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血光之灾”、“要你办的事没办好,请把钱回到XX账号”、“如不将钱汇到XX账户,将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往往主动向指定账户汇钱。
17、发布二手汽车、特价机票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一手机短信或在网络上发布此类信息,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便以需要定金,或以一人看车,一人在银行汇款等骗局骗取事主钱财。
还要特别提醒的是,犯罪分子为了取得你的信任,经常会在作案过程中使用某种任意显号的软件,将来电显示的号码变成某些特殊号码,比如“110”、“10000”、“10086”等,甚至是你亲属或朋友的号码,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要回拨该号码,犯罪分子的谎言就会不攻自拔。
如果实在无法辨别,请及时拨打公安机关110电话咨询或报警,谨防上当受骗。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上述电话或陌生电话不予理睬、立即挂断,决不可轻易将自己的钱款汇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