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翻译-2019年文档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电影《功夫熊猫3》的字幕翻译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电影《功夫熊猫3》的字幕翻译摘要:中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电影随之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一种重要方式。
由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3》电影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不仅因为剧情诙谐幽默搞笑,给观众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更是因为电影的题材画风体现出满满的中国风的气息,恰到好处字幕翻译也令观众不由得对此感到亲切熟悉。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研究忠实性原则对《功夫熊猫3》影片中的字幕翻译指导意义。
关键字:目的论;《功夫熊猫3》;忠实性原则;电影;字幕翻译1.《功夫熊猫3》的简介电影《功夫熊猫3》是由吕寅荣、亚力山德罗·卡罗尼执导得《功夫熊猫》动画系列影片的第三部作品,是《功夫熊猫2》的续作。
讲述了阿宝受师傅所托对娇虎、金猴、灵蛇、仙鹤和螳螂进行功夫教学,但是阿宝并不擅长这项工作,首次教学失败让他这个大名鼎鼎的神龙大侠饱受非议,就连翡翠宫里的资历平平的大鹅侍卫兵都可以当面说阿宝“一无是处”。
阿宝主动向师傅请辞,但是师傅让阿宝要坚定信念,相信乌龟大师的选择,也要相信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学会“气功”。
在此期间,李山(阿宝的生父),收到来自“宇宙”的消息后出发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父子相认后,阿宝与李山和养父一同前往熊猫村学习“气功”。
但是,500年前被乌龟大师打入灵界的天煞重返凡间,制造翡翠僵尸夺走他人的“气”以提升自己的功力,危害人间。
阿宝的师傅和其他四位盖世英雄都被天煞降服,成了翡翠僵尸,仅剩娇虎一人只身前往熊猫村寻找阿宝拯救人间,但是,熊猫村虽然教会了阿宝如何成为一个熊猫,却没有教他“气功”。
他虽懊恼,但没有放弃,依旧挺身而出,在通过跟父亲的对话中受到启发,发掘熊猫村里的每一个熊猫自身的潜能,并加以训练,在与天煞的首次交战中占上风优势,尽管如此,仍旧不能完全制服在灵界修炼500年的天煞。
危难之间,阿宝毅然决然的与天煞同归于尽,最终在熊猫村里每一个村民的加油打“气”的支持下,阿宝一举击破天煞,获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最终成为真正的神龙大侠,完成了乌龟大师的委任。
《功夫熊猫2》:异化趋向归化的字幕翻译6页word
《功夫熊猫2》:异化趋向归化的字幕翻译一、功能翻译理论下的归化、异化策略电影的娱乐性特征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和精神享受,尤其是近些年大量西方影片和肥皂剧进入中国市场。
但由于观众对英文理解的局限性,就需要具有专业翻译水平的翻译者对电影进行翻译。
而为了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文配音,观众已经习惯了直接看原声电影配以页脚的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同时出现的版本。
这就对翻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上提出了要求。
可适应的理论主要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目的论。
1813年,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
归化法是一种以目标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方法。
而异化法则是一种以源语言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方法,翻译尽量保持原文的特点,从而保留源语言的陌生感。
二、《功夫熊猫2》字幕翻译的特征:从异化趋向归化翻译若要地道,就不能逐字死译,远离晦涩与干瘪,生硬与拗口,同时又尽量保持原作的原汁原味。
不能让译言显现出翻译的痕迹,但求神似不求形似,展露“中国味”。
在文风普遍追求“洋气”、翻译界出现“欧化”主张的文学环境下,此片的翻译能坚持以归化翻译为主要风格的翻译策略,既是符合片中文化背景的需要,又加深了观众对中国元素的认可程度,席卷起一场中国风。
上海翻译制片厂在处理字幕的翻译时,充分考虑到民族因素,将时下最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文字跃然于屏幕之上,中国味十足,如网络语言,四字结构,流行语言,武侠小说中功夫名称的引入等完全符合此片导演为了拍出原汁原味的《功夫熊猫2》的良苦用心。
从目的论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On the Film Subtitles Translation of Kong Fu Panda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从目的论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装订线Acknowledgements First and foremost I am grateful to all my teachers especially to Prof. Zhang Mr.Yuxiang,SunBo my supervisor who have helped me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thesis. They have taken great pains to read several drafts of my thesis made lots ofcorrections and offered many critical comments and valuable suggestions. Here I’dlike to express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them. I must give my thanks to my supervisor Mr. SunBo. He generously gave me hishelp and instruction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sis-writing. Without his tremendoushelp and guidance I could not have completed the present study. I also want to give my sincere thanks to my roommates Luo Yuehan ZhangChuyue and Wu Qiong for their supports and care in the tough days. I got through thedays of hardness and they always brought me happiness during the thesis writing. Most importantly I should thank my dear parents. They gave me numeroussupports and encouragement in my college life. I Abstract During the recent decades the researches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mainly focus onmeaning and grammar of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factors influencing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especially English film subtitletranslated into Chinese. Skopostheorie adopts a functionalist approach and ana1yzes the factors thataffect the choice of film subtitl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n to instruct thetranslation of the film subtitl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s a kind of translation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is constrained by space time the intention of director andaudience’s expectations and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secondchapter reviews the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and Skopotheorie. The third chapter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Skopotheprie in subtitle translation fromdifferent aspects. Chapter four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which analyzes theSkopotheorie adopted i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Kong Fu Panda. Chapter five is theconclusion part which sums up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 of the study and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study.Key words: subtitle translation Skopotheori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Kong fu Panda II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影字幕翻译主要研究在意思和语法上的内容。
开题报告书功能对等理论下《功夫熊猫》系列字幕汉译.doc
[7]Nida, E. A.& Charles, 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 J. Brill,1969.
12-15.
[8]曹灵美(Cao Lingmei), 从顺应论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
三、选题研究工作进度:
起讫日期
主要工作内容
2015年09月23日-2015年11月29日
选题、调研、收集资料
2015年11月30日-2016年01月10日
论证、开题、撰写开题报告
2016年01月11日-2016年02月28日
实践研究、资料搜集过程
2016年02月29日-2016年04月27日
论文写作
保定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功能对等理论下《功夫熊猫》系列字
幕汉译
学生姓名 :李桐
系 (部):外语系
年 级 :2012级本科
专 业 :英语
学 号 :120814412
指导教师 :苏丽
职 称 :讲师
2016年01月04日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功能对等理论下《功夫熊猫》系列字幕汉译
4.结论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系列电影《功夫熊猫》的分析,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选题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及措施:
选题研究步骤:
1.材料搜集整理:搜集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有关的材料,并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和自己想写的角度比较接近或相似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综合;
本文以热播系列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试图证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字幕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及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字幕翻译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从功能对等理论比较研究电影_功夫熊猫_的翻译_袁晨
影视天地1. 文献综述我国杰出翻译家英若城强调“作为戏剧翻译,我们努力的方向还是应该尽量使我们的观众能够像阅读和聆听原作的人那样得到同样的印象”。
因此,影视翻译需要把握的原则是:保证译入语观众对译入语影片的理解和原语观众对原语影片的理解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近年来随着欧美影片大量引入中国市场,对影视翻译的研究也开始受到空前的关注,笔者在CNKI中搜索题名包括影视翻译的有117篇,关键词包括影视翻译的有274篇,可见近年来,影视翻译开始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功夫熊猫》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梦工厂画室制作的喜剧动画电影,2008年5月份上映。
《功夫熊猫》凭借其经典美国幽默、浓烈的中国元素、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励志的主题不但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而且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
笔者在CNKI上查到题名包含《功夫熊猫》的文章有331篇之多。
但是这些文章多以文化角度研究《功夫熊猫》,翻译的角度则多以翻译的策略来评判电影《功夫熊猫》。
强瑛[1]从翻译的两大策略归化和异化入手对《功夫熊猫》的经典台词进行了个案分析。
曹灵美以顺应论为视角,根据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和顺应的动态性,从语音顺应、句法顺应、语体顺应和文化顺应的角度研究了《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张碧云以《功夫熊猫》为个案研究,从“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两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对影视字幕的解释力,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指导翻译实践,尤其是影视翻译的指导作用。
这些研究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但是一部作品翻译的优劣不是由评论家或者学者来定夺,而是取决于读者的感受,影视作品更是如此。
《功夫熊猫》的翻译在中国观众中产生的影响是否与其在美国观众中产生的影响一致的问题尚未得到探讨。
本文将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比较电影《功夫熊猫》的两版翻译。
2. 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对等”(equivalence)作为翻译标准是现代翻译学中的核心概念。
最早提出翻译对等理论雏形的是乔治•坎贝尔,他于18世纪末提出将词义和用词目的两者相联,因此被称为等值理论的开拓者。
从目的论看电影字幕汉译-2019年文档
从目的论看电影字幕汉译1.字幕翻译概述1.1 字幕翻译的基本定义。
字幕指对电视节目或电影中台词或对话性语言的翻译,通常位于屏幕的下方,与源语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Gottlieb Henrik (1994b:262)认为,字幕翻译是"将影视作品中的源语文本翻译成目的语文本,并添加在相应画面之上,位于屏幕底端。
"谭载喜教授又将字幕翻译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语内翻译,二是语际翻译。
1.2 字幕翻译的限制。
1.2.1 历史文化限制。
人们所处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历史传统对人们的影响最为深刻。
由于各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中国观众对国外电影中反映出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可能感到陌生,这些因素便构成了字幕翻译的障碍。
1.2.2 时间和空间限制。
这里的"时间"一指电影的对话和其对应画面持续时长,二指观众读完字幕所需时长,而后者会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一帧字幕在屏幕上停留2-7秒左右。
因此,字幕翻译常采用减译或简化法。
而"空间"指屏幕面积及字幕所占空间大小。
字幕中字符的数量和大小取决于屏幕大小及台词持续时长,必须与之相匹配。
1.2.3 语言形式限制。
文学作品的翻译通常较为书面化,但电影作品具有非正式性和通俗性,电影字幕翻译应采取口语体,既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也有助于读者理解电影。
若采用正式的书面化语言,则会显得文不对体。
2.理论框架2.1 目的论概述。
"Skopos"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目的"。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cf. Vermeer 1989a: 100)。
也就是说,翻译活动由翻译的目的决定,而目的语接受者是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翻译的"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Venuti:2001)。
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 • 《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策略分
析 • 字幕翻译中的难点与挑战 • 字幕翻译策略的优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电影背景与字幕翻译概述
电影《功夫熊猫》简介
这部电影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通过努 力和坚持成为功夫高手的故事。
口语化表达
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贴近生活 ,易于观众接受和理解。
调整句子结构
根据电影情节和对话的逻辑关系,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增强文化敏感性
了解文化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了解电影所涉及的文化 背景、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等,确保译文能 够准确传达文化内涵。
保留文化元素
对于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在翻译时尽量保留其原貌 ,以便观众了解和感受异国文化。
促进跨文化交流
字幕翻译策略能够促进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 理解,让观众更好地了 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和相似之处。
字幕翻译策略在电影行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电影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流机会。字幕翻译策略将成为电影行业全球化发展的 必然选择。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直译策略强调准确传达原文信息 ,避免因文化差异或语言理解造 成误解。
在直译过程中,字幕翻译保留了 原片中的文化元素和特色,有助 于观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
意译策略
注重语境理解
意译策略强调对原文语境的理解,通过理解上下文来 准确传达原文含义。
调整句式结构
意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会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对 句式结构进行调整,以更符合观众的语言习惯。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一、本文概述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追求语言形式的对等,更要注重原文与译文在功能、意义和文化内涵上的对等。
这一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尤为关键,因为电影字幕翻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准确传达原片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同时保持原片的艺术风格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功夫熊猫2》作为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其字幕翻译不仅要传达出原片的语言信息,还需要在跨文化背景下,准确地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以《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分析如何在保持原片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实现字幕的功能对等,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
然后,结合《功夫熊猫2》的具体字幕翻译案例,分析译者在实现功能对等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文章将总结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实践价值,并探讨其在未来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发展前景。
二、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理论,又称为动态对等或功能翻译理论,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
该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译文应尽可能地在目标语言中重现原文的语义和风格,实现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对应。
功能对等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直译”和“意译”的二元对立,认为翻译的核心是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效果,而非简单地复制原文的形式。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需求,使译文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也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这种翻译方法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追求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字面上的完全对应。
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尤为重要。
电影字幕翻译不仅要传达电影对话的语义信息,还要考虑到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人物的情感表达以及观众的观影体验。
功能对等视阈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研究
功能对等视阈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研究作者:吴方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6期[摘要]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打入国际市场,国外的优秀影片也走进国人的生活,电影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在字幕翻译中,恰当的翻译理论的运用尤为重要。
本文拟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通过对《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分析,对字幕翻译如何达到功能对等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功能对等;电影;字幕现今,电影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成为受众最多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对于外国原声电影,目标语观众能否对电影有最贴切的理解,主要取决于电影字幕翻译能否译出原剧的原滋原味,能否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剧的文化风俗。
本文以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对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指导作用。
一、功能对等理论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
因此,在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电影字幕翻译具有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口语化语言占主导。
电影字幕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尽可能使用口语化语言,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追求通俗性、易懂性。
2.文化差异性。
各个国家的电影都带有极强的本土特色及风情,化并不熟悉,甚至是一无所知,这就面临理解上的难度,对此,电影字幕翻译人员既要结合本土文化,同时还要考虑到观众的理解能力及接受度,要通过电影字幕翻译,尽可能缩小文化差异。
论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功能在《功夫熊猫3》翻译中的应用
论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功能在《功夫熊猫3》翻译中的应用论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功能在《功夫熊猫3》翻译中的应用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看成是社会符号系统,并将语言概括为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功夫熊猫3》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影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
故事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
本文即将以《功夫熊猫3》的台词翻译为例子,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其中翻译的应用。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功夫熊猫3》;翻译;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是由韩礼德创立,并且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看作为社会符号系统,并将语言概括为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在电影流行的今天,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韩礼德认为概念功能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分成若干过程,包括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六种。
指的是人在现实世界各种经历和逻辑关系的表达。
人际功能即人们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际,从而建立或保持人际关系,影响他人的行为或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人际功能的重点在于语气和情态[1]。
语言交际中说话者不仅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影响听话者的态度或行为。
语篇功能考虑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连贯。
下面通过对《功夫熊猫3》的字幕翻译具体分析三大功能在翻译中的应用。
(1)Po:Stairs... I don’t think I can’t... Hey guys, just start without me. I’ll catch up. (兄弟们,你们先行一步,我随后就到。
)这是电影主人公阿宝在电影最开始时说的一句话,阿宝和他的伙伴们准备上山,阿宝觉得太累了,想休息一会儿慢慢爬上去。
这是两个物质过程的句子。
Hey guys, just start without me当中,guys是动作着,start是物质过程,目标是me,也就是阿宝。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研究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探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息进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屡屡涉及到跨文化沟通,字幕翻译作为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探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以《功夫熊猫》电影为例,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对其字幕翻译进行探究,并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及语言特色,探讨如何实现优质的字幕翻译。
关键词:功夫熊猫;字幕翻译;功能对等理论;跨文化沟通;中西方文化第一章绪论1.1 探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快速进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不仅在本土文化中起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同时也扮演着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电影的字幕翻译成为必不行少的环节。
字幕翻译不仅要准确传达原片的意思,还要思量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观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因此,通过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翻译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探究目标与意义《功夫熊猫》作为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影片,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选择该片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字幕翻译的影响,并为跨文化沟通提供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改善字幕翻译的质量,提高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第二章功能对等理论介绍2.1 功能对等理论的观点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主要关注于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者的理解能力。
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了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2.2 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娱乐的艺术形式,在跨文化沟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字幕翻译的目标是将原片的意思准确传达给观众,同时防止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信息传递失真。
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可以援助翻译人员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实现优质的字幕翻译。
第三章《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分析3.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字幕翻译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导致字幕翻译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的不同译本看译者的主体性-2019年精选文档
从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的不同译本看译者的主体性i=r好莱坞喜剧动画片《功夫熊猫》掀起了观映和评论热潮。
观众通过网络收集评点配音和字幕等各版翻译,认为译者对传播中美文化功不可没。
可见,在英语较为普及的今天,观众意识到了译者的存在,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彰显。
主体性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概念,标明人的自觉自主自由性。
:1] 译者主体性意味着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为译者自觉的语言文化意识、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创造力,具有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2] 各版翻译都是不同译者主体自由的表现,而观众对不同译本很难理性地鉴别。
影片因嫁接中美文化遭到了少数人的抵制,有些译本则加剧了这种文化鸿沟。
为理解不同译本带来的困惑,本文欲借助阐释学理论,分析网络字幕组和上海电影译制厂翻译的译者主体性,旨在说明译者在电影欣赏及其审美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2.译者的主体性17世纪,主体性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被提出。
20世纪70年代,翻译理论界“文化转向”提出了一个新口号者”。
那么译者的主体性”究竟是什么呢?查明建和田雨为译者主体性做了以下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3]。
译者的主体性应该贯穿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的艺术再创造上,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的序跋中对译作的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很多学者都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主体性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层面。
翻译过程就是翻译活动。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它旨在传递信息。
从语言学角度看,它是双语或多语的交际活动。
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科学认识的过程。
从美学角度看,它是艺术审美活动[4]。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是一个交际、换码、认知和审美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转换能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交叉作用于原文文本中,并在译文文本中得到综合的体现。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1. 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电影在翻译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字幕翻译是将原语言的对话或文字转换成目标语言的一种重要形式。
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观看者对电影内容的理解和欣赏。
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探讨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
2. 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是由波玛和瓦特提出的,他们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传递思想、意义和信息。
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应保持与原文相似的效果和意义,而不是单纯地将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成目标语。
因此,在字幕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标观众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3. 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电影《功夫熊猫2》是一部由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电影,讲述了熊猫宝宝“阿宝”以及他的师傅们共同对抗邪恶势力的故事。
《功夫熊猫2》中融入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例如功夫、中国画和佛教哲理。
将这些元素准确地传达给观众,成为字幕翻译的重要任务。
3.1 古文化的翻译电影中的佛教哲理在故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字幕翻译需要将其恰当地传递给观众。
例如,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尚未来临,我们只有现在。
”这句台词表达了佛教中关于“当下”的思想。
为了使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字幕翻译应该更注重表达这种思想的含义,而不仅仅是直译原文。
3.2 功夫文化的翻译电影中的功夫文化是其故事情节和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功夫是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它包含着独特的哲学和价值观。
字幕翻译需要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准确地传达功夫的意义和思想。
例如,在电影中,熊猫宝宝说了一句台词,“你是自己的命运的主人。
”这句台词传达了功夫文化中强调个体努力和主动性的价值观。
字幕翻译应该注重呈现该台词的内涵,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英文原文。
3.3 文化差异的翻译电影《功夫熊猫2》是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电影,因此需要注意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
【动态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翻译中的应用】词汇翻译理论
《【动态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翻译中的应用】词汇翻译理论》摘要:动态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一)声画同步(synchronization)层面上的对等电影字幕受到声画同步的制约,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在忠实于源语意义的基础上,对译文做适当的调整,Believe me citizens you have not seen anything yet. Po: I know. 师傅:各位乡亲,heroic heroes in all of China-the Furious Five bowed in respect to this great master. 即使是有豪杰中豪杰之称的中原五侠客也对他五体投地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引的影响最大的理论。
他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即找出译入语的各种有效表达手段以最接近、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原文的对等信段。
奈达认为没有绝对的相等只有不同程度上的相对对等或称部分对等。
“相对对等”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动态功能对等翻译提供了实践意义。
影视翻译是一种非纯文本翻译,与其他领域的翻译相比,既有其他翻译领域的共性,又有其个性。
声画同步(synchronization)是影视翻译最显著的特点,是指译制片中的译文应与影片中的对白、声响及画面动作保持一致,即:使游动字幕、配音声音与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状态。
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应同时呈现或消失。
声画同步的作用在于加强画面真实感,提高视觉感染力。
一、动态功能对等理论在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一)声画同步(synchronization)层面上的对等电影字幕受到声画同步的制约,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在忠实于源语意义的基础上,对译文做适当的调整。
在语音方面,首先,译文和原文的长度尽量做到相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将每一句中文的字数(注意是字数而不是词数)译得和外文句子的音节数基本相吻合。
从功能对等理论分析电影《功夫熊猫》译文
从功能对等理论分析电影《功夫熊猫》译文关键词:影视;字幕翻译;功能对等随着世界发展进程的加快,全球各项事业都步入了发展新阶段,其中以影视为代表的文化展业亦是如此。
随着各国交流的深化,近几年来,越来愈多的国外作品涌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的作品也在逐渐走出国门。
字幕翻译作为影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架起观众和影片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质量。
关于字幕翻译的理论方法有很多,各有其优缺点。
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出发,从词语、语用以及文化的层面分析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探索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奈达在其1964年的著作《翻译科学初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理论,指出:“翻译就是在译如语种复制与源语信息在语义和语体上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
在此处,“信息”不仅指语义信息,还包括文体信息、情景信息和心理信息在内的所有源语文本信息的总和。
随后,奈达对动态对等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他把动态对等发展成了功能对等,强调要以信息接受者为中心,即“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序基本相同”。
信息需要根据接受者语言上的需要和文化上的期待进行调整,以达到译入语读者和源语接受者对同一信息有相同的反应。
此外,意义的对等必须优先于文体的对等,这样才能达到对等效应。
总而言之,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首次强调读者了的重要地位,要求译文从译入语的角度来诠释信息,即,同一信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尽管接受者不同,但是却产生基本相同的效应。
我国杰出翻译家英若城强调”作为戏剧翻译,我们努力的方向还是应该尽量使我们的观众能够像阅读和聆听原作的人那样得到同样的印象”。
因此,影视翻译需要把握的原则是:保证译入语观众对译入语影片的理解和原语观众对原语影片的理解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赵莉曼;王健芳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卷),期】2015(031)011
【摘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外影视剧越来越多地涌入国内,电影字幕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高质量的字幕翻译能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本文以《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的翻译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并且从文化因素方面分析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的应用情况。
【总页数】2页(P113-114)
【作者】赵莉曼;王健芳
【作者单位】[1]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从关联理论看《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策略
2.从《功夫熊猫Ⅰ》看字幕翻译的文化翻译观
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特征分析\r——以电影《功夫熊猫1》为例
4.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看字幕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再现--以解读《功夫熊猫Ⅱ》为例
5.从《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看英语文化传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字幕翻译
i=r
电影《功夫熊猫》自其热播以来,就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全球票房高达 6 亿美元。
作为一部励志的喜剧电影,它讲述了主角熊猫阿宝从一个爱吃面条的梦想经过一系列的认识自我和努力奋斗为了成为传奇的龙战士的动人故事。
该故事由美国人导演,以中国为背景,惊险刺激的情节,带有中国色彩的史诗式弦乐,一次次地征服了众多的观众。
最耐人寻味的是导演赋予了一只懂功夫的中国熊猫典型的美式英语和幽默,把中国元素和美国元素
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同时,地道的翻译也成就了该电影的成功。
在第在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中该电影获得了优秀译制片奖, 36 届动画
安妮奖中也获得了 10 项大奖。
本文将以《功夫熊猫》的台词为个案,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探索字幕翻译的策略。
、字幕翻译的特点
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 , 影视翻译有与文学翻译的相通之处 ,遵守着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首先口语化语言占主导地位。
影视语言通俗易懂,因此译者应选择大众化的语言,切忌华而不实的辞藻。
其次电影字幕具有时空局限性。
字幕一闪而过,不能像书本那样前后翻阅,也不容许加注说明,每行的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字幕翻译要力求简洁。
再者语言具备很强的融合性。
在电影作品中,除了口头语言外, 还包括影片中的背景音乐,肢体语言等。
这些语言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影片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必要时需要对一些非语言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以免引起理解偏差或者是迷惑。
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翻译电影字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贾佩琳将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概括为“短、直、白”。
“短”
是首要原则;所谓“直”,是指对婉转或内涵丰富的语言直接处理。
这是针对丰富的中国文化和汉语委婉、含蓄等特点。
“白”
是指翻译要清楚明了,明白晓畅。
无论运用什么原则,必须保证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
这要求译者一方面要准确传达原文意义, 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文化方面的差异。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字幕翻译的指导
奈达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传统翻译注重语言的结构,而不是意义,同时观众或读者的反应被忽略了,这会导致译文意义模糊扭曲。
功能对等理论把读者置于最高位置,这对影视翻译也是有影响的。
根据奈达的观点,译作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必须与原作对原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一致。
这种要求译者动态眼眼光审视译文与原文, 在忠实传达原语信息的基础上,考虑原语台词语境和文化,使译入语观众产生与相似的效果和文化认同感。
三、翻译策略探析
《功夫熊猫》上映后,好评如潮。
其字幕翻译和原文一样能
让观众充分领会其中的内涵和韵味。
它不仅贴切地传达了原文意义,还使中国观众对其中的内涵产生了共鸣,实现了功能对等。
1.意译法
电影中的台词通常都比较口语化,即用最简单的意思表达最多的含义。
如果逐字翻译的话,可能会显得晦涩难懂,不符合中文的习惯表达。
而合理的意译则会使人一目了然,还能增强语言的气势,传达源语的效果。
例如:
l see you like to chew. Maybeyou should chew on myfist!
我看你挺爱吃。
有本事你就吃我一拳。
这是在影片的开始,阿宝梦见自己成了熊猫大侠,他的一个对手对他说的话。
“ cheW'在英文中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的话,应该译成:我看你喜欢咀嚼,或许你应该咀嚼我的拳头。
但是,这样一来,就显得十分牵强,无法传达影片的效果。
如果都把“ cheW'译成“吃”的话,就容易理解多了,正好中文里有“吃我一拳”这样的表达方式。
同时,影片把
“ maybe译成“有本事”,增强了语气,更加形象地显示了对手的凶猛和熊猫大侠的淡定。
2.合理运用成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成语、习语等是我国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短小精悍,内涵丰富。
在字幕翻译中合理而精确地运用成语,不仅节省空间,又能准确传达源语效果。
例如:
One often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
逆天行命,反促因果。
这是浣熊师傅命令手下加倍防范大龙越狱时,乌龟大师对他说的话。
乌龟大师在电影中代表一个智者,话不多,但每句都很有深意。
这句话的本意是:越想逃避宿命,越会在半道上跟宿命撞个正着。
虽然也讲得通,但是相比原语显得冗长无味。
而影片字幕却把它译成了成语,简单的八个字,短促有力,既传递了原文信息,让中国观众更容易接受,又把它提升到了一个人生哲学的高度,符合乌龟大师的沉稳睿智的特性,也成为影片经典台词中的一个亮点。
影片中,利用中国成语或四字格的地方还有很多:
Because it was a stupid dream. 因为这是痴人说梦。
Your mind is like this water, my friend. When it is
agitated,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see. But if you allow it to settle, the answer becomes clear.
心如池水,老朋友。
随风乍起,自然不易明辨。
若水波不兴,自然心静则明。
3.词类的转换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译者应该把影响信息接受的各种语言和文化因素都放在考虑之列。
汉语惯用动词,英语则多用名词和介词。
在英汉翻译,要注意词类的转换。
例如:
That flabby panda can't possibly be the answer to our problem.
那个虚胖的熊猫不可能解决咱们的问题。
在英文中,“the answer to ”是个名词词组,若是译成“那个虚胖的熊猫不可能成为我们问题的答案”,这种表达就会不够自然顺畅了。
若把它译成动词词组,根据上下语境,就容易理解多了。
同样,在“ Shifu found him as a cub …”这句话中,“ as a
cub ”是个介词词组,但是它同样被译成动词词组了。
影片把这句话译成“他刚生下来,就被师傅捡到了。
”这样翻译意思表达得更加简单明确,也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4.增译法
在影片翻译中,适当地使用增补手段不仅能使得前后更连贯,还能把影片中的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与画面有很好的照应。
先看下面例句:
You are too concerned with what was and what will be.
你太犹豫不决,又瞻前顾后。
这是乌龟大师在阿宝受挫时说的话,原句中只说了“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个词是翻译时增补的。
增加后的译文把阿宝的心理活动完
全展现给读者,让观众产生共鸣。
另外一个例子:
Andwhen the boy showed talent in kung fu, Shifu trained him.
当大龙显示出功夫的天赋后,师傅耐心地教导他。
这句话中,“耐心地”也是增译的,虽然原文是没有的,但
是从电影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出师傅慈爱的目光。
增补后,更能与画面有很好的结合,同时也让观众更能理解师傅对大龙的用心良苦,以及对大龙以后转变的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