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简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儒家篇
先秦诸子思想总结评述论文
先秦诸子思想总结评述论文先秦诸子思想总结评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儒、道、墨、法、纵横等各家学派纷纷兴起,这些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先秦诸子。
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总结评述。
首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先秦诸子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人们能够实现个人的完善,并且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提出了“中庸”、“君子”和“五伦”等概念,强调了道德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的思想强调仁爱和人性的优越性。
他认为,人们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只有通过正直和修养,才能使自己的本性得到发扬光大。
孟子提出了“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和妻从,上下之义”等观点,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以《道德经》为代表。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符合宇宙的规律,不应该过度干预自然。
他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和“知止不辱,知足不穷”等观点,强调了顺从自然和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强调兼爱和精神的平等。
墨子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兼爱,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团结和互助,不分贵贱,实现社会的和谐。
他提出了“非攻”和“兼爱非攻”等观点,强调了和平与爱的重要性。
孙子是军事思想家,也是纵横家学派的创始人。
孙子的思想强调战争策略和实用主义,他提出了众多的军事原则和战略思想,对战争和政治有着深入的见解。
他的代表性著作《孙子兵法》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军事典籍之一。
以上就是先秦诸子的思想总结和评述。
这些学派各具特点,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强调了人的品德和道德的稳定性;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和平,反对战争和暴力;纵横家思想强调实用主义和战略思想,对军事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分析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分析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和学派,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而多彩的思想世界,被后人称为“诸子百家”。
本文将就该时期的主要思想进行分析。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哲学学派之一。
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爱”、“礼制”、“忠诚”等重要概念,认为人的价值在于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君臣相爱”、“父子亲亲”、“夫妻一体”的理念,认为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
儒家思想核心在于“君子修身,以立天下”,即通过个人的修养和提高来影响整个社会。
儒家思想对后世思想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也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学派,其主要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思想认为世界是由“道”构成的,而“道”则是一种无形无物的自然力量,统领着宇宙万物的变化。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个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不应该去刻意追求成功或名利。
他们认为个人应该让自己的心灵达到一种超越人生的境界,进入到“无我”状态,从而达到心灵的彻底自由。
道家思想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不仅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对现代的哲学与社会思潮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的创立者是墨子,他主要强调工程和防御术的重要性。
墨家思想主要强调功利主义和人类平等。
其核心概念包括“兼爱”、“非攻”、“尊师重道”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后世的思想。
四、名家思想名家思想是先秦时期的一个独立思想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名实不分”,即强调名声和实际行动应该是一致的。
其主张个人应该努力追求名声和地位,而不是道德修养或个人情感。
名家思想的影响力不如儒家和道家,但是其与道家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些学者认为他们常常会混淆。
五、纵横家思想纵横家思想是以商鞅为代表的一个政治与军事思想体系。
纵横家思想主张政治家和军人应该采取“纵横捭阖”的策略,以达到政治和军事的目的。
先秦儒家思想总结及评述
先秦儒家思想总结及评述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儒家思想以儒家学派为代表,提出了许多重要理念和价值观,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即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怀和尊重,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道德,主张父子之间的亲情、兄弟之间的友爱以及君臣之间的忠诚。
通过这些伦理道德的实践,儒家认为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稳定。
儒家思想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贡献社会。
儒家主张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通过教育来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
儒家还提倡个人修养和自律,认为个人的修养可以使个人的品质得到提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儒家思想注重政治伦理。
儒家认为,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实现天下为公,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和公正。
儒家主张君主专政,强调君主应具备仁德、智慧和勇气,以贯彻仁政、保护人民,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理念也提出了对政治精英的要求,认为政治精英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领导能力。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了中国人民的家庭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家族观念的基础。
儒家思想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还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塑造了中国的长期政治和社会规范。
然而,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争议性。
儒家思想过于强调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限制了个体的发展和创造力。
儒家思想对女性地位的限制也受到批评,认为其过于重视男性家族价值观,忽视了女性的权益。
此外,在现代社会,由于儒家思想强调的社会和谐和稳定,也可能对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压制。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与影响
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与影响先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被称为先秦诸子。
他们各自提出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儒家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其核心思想是仁。
孔子强调道德伦理、礼仪教育和政治治理,主张通过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和谐来实现社会的和治,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人道的实现。
他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关系,提倡“仁者爱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儒家思想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即通过人类个体与整个社会的和谐来实现社会稳定。
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思想,对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在教育、政治、家庭伦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2.道家思想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核心思想是道。
老子认为万物都是由道组成的,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
他主张“无为而治”,即尽量少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顺应自然而不勉强。
他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主张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3.墨家思想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其核心思想是兼爱。
墨子提出以兼爱为核心原则,主张废止战争,追求和平与共荣。
他批判了当时的世道和社会不公,主张慈爱、兼容、平等和非攻,反对权力和仇视他人的行为。
墨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墨子提出的兼爱原则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和宗教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催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框架,如公义思想和道德平等。
4.法家思想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和李斯,其核心思想是法治。
法家提倡重法治,认为法律是统治和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他们主张政治權利集中于一個人,以便迅速做出决策,给予行政部门强大的权力,并重视奖惩制度。
法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的发展上。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法律和法治,尊崇法家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评述先秦诸子主要思想
总结评述先秦诸子主要思想先秦诸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孔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各具特色,对中国哲学及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对他们的主要思想进行总结评述。
首先是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
他的主要思想包括仁、礼、孝、忠等。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和谐社会。
他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要求,强调父子、君臣、夫妻、朋友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结构。
其次是老子的思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道”、“无为而治”、“道可道,非常道”等重要概念。
老子强调遵循自然法则,追求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争不抗,减少人为的干预和控制。
他认为人应当返璞归真,追求自由和平静,以达到身心的和谐。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道家哲学传统。
再次是庄子的思想,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强调自由、无为、自然、寓言和相对主义。
庄子的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和深化,他对世界的观察带有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洞察力。
庄子提出了“人有我无”、“万物归一”等重要观念,主张追求虚无与自由,超越身外之事,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超然。
庄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是墨子的思想,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伦理学家和科学家,他主张兼爱和非攻。
墨子认为人类应该相互关爱,摒弃战争和压迫,推崇和平与公正。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理念,要求人们互相帮助,共同度过艰难时期。
墨子还注重实践和实验,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工器思想和名义思想。
墨子的思想主张关注社会公益,追求实证和实用,对中国哲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是荀子的思想,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主张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约束。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这些学派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哲学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探讨和分析。
道家思想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就是道,追求的是人的内在自然本质。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是存在的本质,道无形无象,却是世间万物之根本。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干涉世间万物的自然发展,让事物自然而然地演变。
庄子则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无为”的观点,主张要无欲无功,让个人自由自在地生活,接受一切自然给予的美好。
儒家思想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追求的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只有通过仁的实践才能达到和谐的社会和个人。
孟子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的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任何社会种种不当行为都是人性本善的扭曲和错位。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思想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墨家的思想特点就是爱人、反战、实用主义。
墨子认为,爱人是人类最高的道德追求,只有把关怀、同情、宽恕等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建立一个协调和谐的社会。
同时,墨子还主张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一切问题,提出了“物尽其用”的观点。
反对战争,则是考虑到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伤害,主张建立一个持久的和平环境。
法家思想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管仲和韩非子。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追求的是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职责化。
韩非子认为,因为人性自私本性存在,所以必须以道德和感性的手段来限制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体系。
管仲则提出了“三纲八目”这一标志性的思想,通过规章制度体系来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兵家思想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孙子。
兵家思想的核心是战争和策略,追求的是国家和部队的战争胜利。
先秦诸子百家各大思想及主张(排名不分先后)
先秦诸子百家各大思想及主张(排名不分先后)1.儒家: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2.道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墨家:墨家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
重视文化传承(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
4.法家:法家以法制为核心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法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法家提出的思想,其范围涉及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5.阴阳家:阴阳家的思想——其思想主要源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和儒家所推崇的'六经'。
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6.纵横家: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
纵横即合纵连横。
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
所谓合纵连横,从策略上来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阻止强国进行兼并。
纵横家,其实是一类杰出的谋士和辨家,一直是战国社会舞台上的活跃分子,并且举足轻重,被形容为“翻手为云,覆手变雨”,操纵战国斗争的局势。
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
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古代先秦时期,诞生了诸多思想家,代表了各自独特的学派和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家们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各抒己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核心思想,为后世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强调个体修身养性,注重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并主张仁爱、孝道等美德。
在治国方面,儒家提倡以德治国,主张仁政和民主,强调君臣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道的境界。
道家强调顺势而为,反对强制和过度干预。
他们认为追求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提倡兼爱和非攻的理念。
墨家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以爱和公平来维护社会秩序。
他们强调以实利为重,反对奢华和虚荣,主张俭朴和简朴的生活方式。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注重法制和威严统治。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必须依靠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他们主张重罚严刑,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和执行力。
名家思想名家思想注重言辞和辩论。
名家强调辩证和辩论的艺术,善于辩证和论证,提倡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
他们认为言辞有力,可以改变世界。
形而上学思想形而上学思想关注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
形而上学思想家探讨存在、本体、意义等哲学问题,试图揭示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他们关注宇宙的结构和运行规律,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流派和观念。
这些核心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思潮中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繁荣与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涵盖了道德、政治、人生等多个领域,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多元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总结评述先秦诸子思想
总结评述先秦诸子思想先秦诸子思想是指先秦时期中国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学派的思想体系。
其思想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是先秦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
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强调“仁者爱人”,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修身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等十分重要的道德观念,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和谐。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观点包括“孝道”,即尊敬父母,以及“中庸”,即避免过度的偏执或极端。
其次,道家思想以道德经为代表,主张道教的观念,强调追求自然和谐,摒弃功利主义,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在的宁静和平和。
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反思物质生活附加值给人类带来的束缚和苦恼。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自由自在”,认为拘束束缚会限制人的发展和幸福。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无亲,强调爱人如己,排斥家族观念和残酷的刑法。
墨家提倡“非攻”和“非民”,主张兼容并存和和平发展,反对战争和对待平民居民的暴力行为。
墨家学派还注重技术革新和民生福祉,追求社会的幸福和安宁。
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兼爱”理念,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帮助和关爱。
法家思想主张法律的严格执行和统治,强调法治社会的重要性。
法家主张统治者应该制定明确的法律,并通过惩罚和奖励来推动人们的行为。
法家主张权威统治和利益最大化,为建立稳定的政治秩序提供了思想基础。
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变法”的概念,认为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变革可以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名家思想注重辩论和争论,追求洞察真理和摆脱迷信。
名家主张充分的讨论和思考,通过反思和追问来发现真理。
名家认为,人们应该建立一个开放和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和辩论。
名家的代表人物包括公孙龙、荀子等。
这些先秦诸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多样的,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和理念。
总结评述诸子百家思想内容
总结评述诸子百家思想内容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的集中体现,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等多种思想流派。
这些流派代表了古代中国各个时期的思想潮流和不同学派的观点,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讲究人伦关系和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强调孝道、忠诚、谦虚等美德,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儒家经典《论语》集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道家思想则注重个体的自由和自然,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通过顺应自然的原则来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和谐。
道家经典《道德经》强调道德、德性和道的哲学观念,对于个体自我提升和社会治理方面有重要影响。
墨家思想强调以爱为核心的公平和互利,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理念,主张以理念为基础,实行和平共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墨家的理念对于后来的儒家和法家思想都有一定的影响。
法家思想注重法制和刑罚的重要性,提出了“法者国之大敌,法者国之大贼”的观点。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来管理社会,才能保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法家的观点对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和政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兵家思想主要研究战争和军事战略,追求战争胜利和国家安全。
兵家经典《孙子兵法》对于兵器使用、兵法心理、军事战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方法,对于后来的军事思想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农家思想强调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地位,提倡节约和实用主义。
农家经典《列子》中对农业种植和农民养殖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于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诸子百家思想形成于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了不同流派和学派的观点和思想。
这些思想内容无论在道德伦理、社会治理、军事战略还是经济农业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积累和思想的丰富性。
这些思想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01简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儒家篇
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一家思想。
但它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不过也是一家之言而已。
要正确理解儒家,就要客观的去看待他的创始人孔子。
还有儒学的发扬者,孟子与荀子。
一说到儒家,就必然联系到孔孟2人,所以我就来详细分析他们2人。
读诸子思想,千万不要把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所传承的思想所等同。
大家都知道,自然界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创始人的思想与继承者之间,他们关系,只是类同。
也就是说继承者认同部分思想而已。
而且不同的继承者由于时代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思想也有着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完全照搬复制。
先来看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孔子是圣人吗?这个世界有圣人吗?如果是儒家的圣人观,答案是肯定的,没有!那么我们先来看儒家心里的圣人是什么样的?圣人:道德高尚到极点,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
有点智慧的人都知道,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人,这已经不是“人”,而是人们幻想中的“神”。
作为人都是有瑕疵的,有私欲的。
那么为什么历来都要宣扬孔子是“圣人”呢?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儒家必须要打造出一个“神”,然后儒家作为追随者,自然成了“神”的代言人。
一切与他们意志不相符的事物或者言论。
都可以用“道德”来定你的罪。
这跟西方的黑暗时期是完全一致的。
反对教会的人,就是反对神的人,是魔鬼,要消灭掉。
而很多的人都依附于教会下为所欲为。
孔子只是一位“好心办坏事”的有志之士,孔子的确是看见天下百姓因诸侯争霸,贵族欺压而苦难,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救世药方。
先来看两点,孔子的个人品德与他的救世药方!孔子的个人品德:孔子因其出身并不富贵,他从小也经历了很多磨难,也因为他自身的刻苦和好学,所以他懂得很多的生活技能,也有着对当时社会不公一面的愤慨。
怀着“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心态,他创办了儒家,开始教学,希望发扬自己的儒家思想去救世。
孔子强调做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从自身坐起,教别人礼仪,那么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所以孔子身体力行的做榜样,是令人钦佩的。
孔子的品格在某些方面是很值得继承的,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比如对救世怀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比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些都是我所敬佩的品格。
总结先秦诸子思想并评述
总结先秦诸子思想并评述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和繁荣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先秦诸子思想包括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各个学派。
这些学派的思想体系各具特色,开创了各自独特的哲学思路和方法,对后世中国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总结和评述。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派,其代表人物是孔子。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仁”为核心价值观,提倡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儒家思想注重礼仪、孝道、义理等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
儒家学派对后世中国的政治、教育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对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也存在着过度强调个体对集体的束缚,较少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等问题。
道家思想是先秦诸子思想中的另一重要派别,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法则和道的无为而化。
道家思想充满了智慧而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个体的内在自由和返本归真的思考方式。
道家思想开启了人们超越社会常规的思考和追求,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哲学、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道家思想也存在着过度强调无为而化的倾向,对实际的生活和社会秩序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应对。
墨家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和功利的思想体系,强调以人民生活幸福为核心目标,倡导公平正义。
墨家思想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主张,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墨家思想对后世中国的伦理和政治观念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兼爱”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被儒家学派所吸收。
然而,墨家思想也存在着部分过于功利主义和平民主义的倾向,未能完全解决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的平衡关系。
法家思想强调法制的重要性和秩序的维持,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来治理社会,以达到控制和稳定国家的目的。
法家思想注重管制和约束,对后世中国社会和政治理念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然而,法家思想也存在着过于强调法律权威和中央集权的倾向,对个体权利和自由的限制较多。
先秦各家思想总结评述
先秦各家思想总结评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了多个思想流派。
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和纵横家等思想流派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先秦各家思想进行总结评述,以及对其影响的评价。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际关系、仁义道德、治国安邦。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以此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的合理组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美好社会。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尊师重教、传承传统。
这种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社会具有了稳定、和谐的特点。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个体自由、自然无为。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道构成,人应该追求与道的合一。
他们主张“无为而治”,即不干预事物自身的发展,而是顺应自然的道。
庄子提出了“庄生智慧之语”的观念,认为“至人无我”。
道家的思想主张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使中国文化展现出了自由、超脱的特点,也对个人修养和人类处世哲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认为兼爱是社会和harmony的基础。
墨子的思想主张为“非攻”,即反对战争和暴力,并提倡兼爱。
他主张用“爱”代替“仁”,将爱扩展到全人类。
墨子的思想强调了爱与和平的重要性,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影响了中国文化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法家思想以韩非子和李斯为代表,主张严厉的法律制度和强权统治。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法律来束缚人的行为。
他们主张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认为刑罚和赏罚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统治者权威的有效手段。
法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
名家思想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主张君主的德行和贤能。
名家思想认为社会需要聚焦于君主的品德和能力,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思想改造来培养人民,倡导君主要以德行影响人民。
名家思想主张君主统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也对中国历代的君权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周礼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
几千年来,为历代儒客尊崇。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主要观点礼治主义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
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德治主义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人治主义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
“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
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义)、诚(信)、弟(悌)、智(知)、忠、礼、勇、恕、廉、温、恭、宽、良、耻、让、敏、惠等项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介绍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总结先秦诸子的各家思想
总结先秦诸子的各家思想先秦时期诞生了诸多重要的思想家,他们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先秦诸子的各家思想的简要总结。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孔子提出了“仁爱”、“教化”、“君子”、“礼仪”等重要概念。
他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规范,主张通过教育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顺应自然和宇宙的规律。
他们主张“无为而治”,即通过不干涉自然和个体自由来达到社会秩序的达成。
道家思想对于追求内心平静、追求自由和个体的完善有着重要影响。
墨家思想:墨家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
他们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倡爱与和平。
墨家思想注重实践上的稳定和道德规范,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有着重要影响。
法家思想:法家以商鞅和韩非子为代表,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
他们主张严厉的法律制度,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法家思想对于政治改革和国家治理有着重要影响。
纵横家思想:纵横家以韩非子和李斯为代表,强调实用主义和阶级斗争。
他们主张权谋和计谋,强调夺取权力和统治的策略。
纵横家思想对于国家政治的斗争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兵家思想:兵家以孙子为代表,主张战争和军事策略。
他们主张用战争和兵力来达到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兵家思想对于军事战略和国家防御有着重要影响。
这些先秦诸子的思想各有不同,但都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思想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诸子百家核心思想是什么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诸⼦百家核⼼思想是什么,欢迎阅读! ⼀、儒家:代表⼈物:孔⼦、孟⼦、荀⼦。
作品:《孔⼦》、《孟⼦》、《荀⼦》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它以春秋时孔⼦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的⾃⾝修养的⼀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尚的⼈。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道。
⾄战国时,儒家分有⼋派,重要的有孟⼦和荀⼦两派。
⼆、道家:代表⼈物:⽼⼦、庄⼦。
作品:《道德经》、《庄⼦》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称「道德家」。
这⼀学派以春秋末年⽼⼦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为,万物⾃然化⽣,否认上帝⿁神主宰⼀切,主张道法⾃然,顺其⾃然,提倡清静⽆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国寡民」、「⽆为⽽治」。
⽼⼦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派:庄⼦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学派。
三、墨家:代表⼈物:墨⼦。
作品:《墨⼦》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创始⼈为墨翟。
这⼀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如⼰;兼爱,即爱⼈如⼰。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思想上提出尊天事⿁。
同时,⼜提出「⾮命」的主张,强调靠⾃⾝的强⼒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蹈⼑,以⾃苦励志。
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
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者死,伤⼈者刑」(《吕⽒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
总结评述先秦诸子思想
总结评述先秦诸子思想先秦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开启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先河。
这些思想家被称为诸子,在他们的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孔子提倡了儒家思想。
孔子认为,人的行为应该以仁爱为核心,他提出了“仁”、“孝”、“质”等重要概念。
孔子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主张以仁爱来治理国家,追求社会和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思想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次,老子提出了道家思想。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人的本性,认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是幸福的基础。
他强调了“道”的概念,认为这是宇宙的本源,人应该追求与“道”的合一。
道家思想尊重自然和个体,主张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再次,墨子提出了墨家思想。
墨子强调爱、兼爱、非攻,大力主张以兼爱合一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墨子认为,人人应该互相关爱,而非攻击和竞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非攻,这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和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韩非子提出了法家思想。
韩非子认为只有严密的法律制度和强大统一的国家权力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他主张权术政治,强调统一的权力和严密的法律体系。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直至现代也对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总结起来,先秦诸子思想各有特色,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社会秩序和个人的道德修养。
他们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
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儒释道的兴起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同时,他们所提出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结先秦诸子的各家思想
总结先秦诸子的各家思想先秦诸子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和名家等多个学派,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思想观点和核心理念,下面将对这些学派的思想进行总结。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儒子孔子和孟子为代表。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在治国、修身、齐家、治世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宽厚仁德,使人亲近人类之本性。
他们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教化人民,使每个人都按照君臣父子等等的关系处事,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墨家思想强调实利,反对崇尚礼教和社会等级观念。
墨家主张爱人亲己,主张公共利益高于私人利益,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行为。
他们追求和平、公义和公平,并以工巧之术提倡实用主义的思想理念。
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无为而治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道家主张返璞归真,回归本性,拒绝权力和名利的诱惑。
他们认为自然规律是至高无上的,人应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安宁和宁静。
法家思想强调权力和秩序的维护,主张法律的严格执行和重法治而轻德治。
法家主张利用法律手段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他们强调统治阶级的威严和权威,通过严苛的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兵家思想以孙子《孙子兵法》为代表,强调战争的理论和策略。
兵家主张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
他们认为战争是一门艺术,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和智慧,以及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才能够取得胜利。
兵家思想对后来的军事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指导战争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名家思想主要以公孙龙和杨朱为代表,他们对世界万物进行了深刻而精细的分类研究。
名家思想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思想流派,强调客观事实和实证研究。
他们对事物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爱理不理的分析,使人们对世界和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入。
总的来说,先秦诸子的思想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伦理道德、政治治理、军事战略、自然观察等等。
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核心理念,并对后来的思想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先秦诸子百家思想
总结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思想家以提出理论、思考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特点,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哲学观点。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一支,以孔子为代表。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伦理。
他们认为道德是社会和个人的基础,讲究仁、义、礼、智等道德实践和道德规范。
他们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亲和力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墨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另一重要流派,以墨子为代表。
墨子提出的中心思想是“兼爱”,认为所有人应该平等相待,并且反对战争、暴力和压迫。
墨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与平等,强调实用性和功利性。
道家思想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流派。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组成的。
道家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然,追求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宽容和包容。
他们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强调返璞归真和自由生活的理念。
法家思想以韩非子和商鞅为代表,强调法治和法律的重要性。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严厉的法律和道德教育来约束人的行为。
他们追求秩序和稳定,主张严格的法制和权威的统治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治理。
名家思想以荀子为代表,主张人性本恶,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律。
名家强调人的教育和道德自省,认为通过合理的教育和自我约束可以克服人的恶性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纵观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不同的流派对人性、价值观、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追求。
它们在哲学、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观点和实践为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后世的中国哲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传统与价值观念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传统与价值观念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宝库,他们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观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这些先哲们在各自的思想领域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思想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一、儒家思想传统与价值观念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强调的是“仁”的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尊敬他人,重视全人类的福祉。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政治、社会生活、伦理道德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爱”的思想观念,主张能够体恤他人的痛苦,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感受,从而去理解和关爱他人。
孔子认为,人类凭借人性方能完善,而实现完善人性的途径就是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有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强调孝敬父母、尊敬长者,讲求忠诚正直、有勇有谋。
在儒家思想中,国家、社会、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重视“礼”的意义和作用,认为以礼义为主导的社会秩序是人们理想追求的目标。
二、道家思想传统与价值观念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他提出的“道”的概念是一种无限的整体,是大自然的规律和真理。
道家思想注重自然、无为而治、无欲则强的思想观念,反对劳累、追求名利,提倡放弃功名利禄、返璞归真。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强调秉持宇宙之道、返璞归真的思想观念。
在道家思想中,推崇无为而治的做法,反对过于干预自然和社会的秩序,提倡人们要越来越内敛、越来越深刻认识生活的本质,而不是在表面方面追求功名利禄。
道家认为,社会需要一种平衡和谐的秩序,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活得逍遥自在、安心自在。
三、墨家思想传统与价值观念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主张“兼爱”思想,即人们都应该彼此关心爱护并付之行动。
墨家强调心灵的宁静和安定,认为兼爱是一种修养,是人们必须要认真接受和实践的道德观念。
墨家思想主张技术创新,注重实践学习和技艺的发展,而这方面的思想观点,成为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一家思想。
但它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不过也是一家之言而已。
要正确理解儒家,就要客观的去看待他的创始人孔子。
还有儒学的发扬者,孟子与荀子。
一说到儒家,就必然联系到孔孟2人,所以我就来详细分析他们2人。
读诸子思想,千万不要把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所传承的思想所等同。
大家都知道,自然界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创始人的思想与继承者之间,他们关系,只是类同。
也就是说继承者认同部分思想而已。
而且不同的继承者由于时代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思想也有着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完全照搬复制。
先来看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孔子是圣人吗?这个世界有圣人吗?如果是儒家的圣人观,答案是肯定的,没有!那么我们先来看儒家心里的圣人是什么样的?圣人:道德高尚到极点,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
有点智慧的人都知道,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人,这已经不是“人”,而是人们幻想中的“神”。
作为人都是有瑕疵的,有私欲的。
那么为什么历来都要宣扬孔子是“圣人”呢?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儒家必须要打造出一个“神”,然后儒家作为追随者,自然成了“神”的代言人。
一切与他们意志不相符的事物或者言论。
都可以用“道德”来定你的罪。
这跟西方的黑暗时期是完全一致的。
反对教会的人,就是反对神的人,是魔鬼,要消灭掉。
而很多的人都依附于教会下为所欲为。
孔子只是一位“好心办坏事”的有志之士,孔子的确是看见天下百姓因诸侯争霸,贵族欺压而苦难,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救世药方。
先来看两点,孔子的个人品德与他的救世药方!孔子的个人品德:孔子因其出身并不富贵,他从小也经历了很多磨难,也因为他自身的刻苦和好学,所以他懂得很多的生活技能,也有着对当时社会不公一面的愤慨。
怀着“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心态,他创办了儒家,开始教学,希望发扬自己的儒家思想去救世。
孔子强调做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从自身坐起,教别人礼仪,那么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所以孔子身体力行的做榜样,是令人钦佩的。
孔子的品格在某些方面是很值得继承的,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比如对救世怀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比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些都是我所敬佩的品格。
不过人无完人,孔子自身虽然表现出了“君子”的高尚一面,也有一些他自己认为有理,但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蛮不讲理的事情。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孔子的救世药方是什么?答案是“仁爱”,孔子的“仁爱”是什么意思?仁爱,就是叫大家互敬互爱,互相尊重,做天子的要学会尊重臣子,不要拿别人肆意妄为。
做臣子的也不要抵触天子,天子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他其实是为了缓解社会的压力提出的。
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国君不听命于天子,大夫不听命于国君,大夫的家臣又不听命于自家主公,在家庭子女与父母意志相违背的局面在于礼坏乐崩,破坏了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
要想天下纷争平息,必须寻回周礼。
孔子的药方是,以仁德礼仪治国,这里的“礼”是一种制度,是“周礼”。
“周礼”是周公为了周王朝能顺利统治,所制定的一种强制执行的“制度”。
比如臣子跪拜天子的方式,天子座的马车规格等等,有很多的这种礼仪上的区别,来表示上下的等级关系,形成一种“合理”的秩序。
所以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不能横征暴敛,不能用残酷的手段对待臣民,要多关爱百姓。
而相对应的,作为臣子,作为百姓不能没有规矩,不能以下犯上。
儒家的“百事孝为先”就是从孔子的这种思想中演变而来。
儒家的治国思想时,一个有为的人要治理国家,那么他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家庭。
如果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搞得不好,这种人根本不可能治理好国家。
所以在家里,作为子女是要绝对顺从于父母的,父母说什么就得做,父母教你干啥,你就要干啥,如果你不听从,就是个“逆子”“不孝”。
这种人是属于“道德败坏”的一类。
以家庭关系延伸到治国,作为臣子,对于君王的话要顺从,要听。
别总是跟君王对着干。
孔子主观的认同和认为这个社会之所以混乱是因为“君不君,臣不臣”,所以他极力倡导恢复礼乐制度,强调君臣关系,等级尊卑等等。
他认为如果大家都按照他设定的这种秩序发展,就一定是和谐社会。
但事实上,从“百事孝为先”的观点,就可以看出,孔子及儒家看问题,都是单一面的,那种想法,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经不起实践考验。
比如说父母之言,难道就一定是对的吗?父母生活的时代,与子女的时代有着很深的代沟,而且子女有着自己梦想的时候,难道一定要按照你父母规划的道路去走吗?那子女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不过是活着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已。
难道不听从父母的指示,就一定是道德败坏了吗?孔子的亲亲相爱,亲亲相隐前面已经说了,孔子的仁爱是尊卑有序的,有差别的,在孔子的仁爱理论是:爱本民族大于爱其他民族,爱本国人大于爱他国人,爱自己家族大于爱国人,爱自己家大于爱家族的人,而唯一的悖论是,爱父母要大于爱自己。
对于前面来说,这是人的自然特点,肯定是优先爱自己亲近和利益相符合的人。
但是这个爱父母,也就是“孝”被孔子给扩大化了。
“百事孝为先”这句话其实是完全不正确的,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
这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对立问题。
孔子及儒家的错误,就在于把任何事太理想化,从局部利益出发去看问题。
儒家的理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顺推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逆推呢?如果是要让人选择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时,怎么办呢?楚国有一人举报自己的父亲偷东西,反而被官员杀了,原因是不孝,孔子对此事大加赞扬,鲁国一士兵打仗总当逃兵,问他原因,他说家里有老父亲,国君与孔子尽然赞扬他,孔子还推荐做官!所以孔子及儒家的用人标准是,一定要有道德,有道德的人就是好官。
反之,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爱其他人呢?这就是儒家的逻辑。
但事实恰恰相反,所谓大公无私者,必寡然无情。
包青天不是被赞颂成六亲不认吗?所以儒家的理论是华而不实。
所以儒家向来不辩证的思考问题,对另一种假设总是避而不谈。
一味强调和扩大一方,不去照顾另一方。
所以孔子构建的“君君臣臣”是不现实的,君王有错误的时候,臣子不反对能行吗?既然有反对,那么必然就有争斗,有争斗就必然不和谐。
春秋战国为什么周天子形同虚设,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天子的无能,他无法满足臣子应该得到的利益。
在西周时期,天子是可以无条件杀诸侯的,大诸侯也可以无理由的杀小诸侯。
所以对于实力强大的小诸侯来说,他凭什么要任人宰割?所以必定要反抗,一反抗,就必然发生战争。
这里我们并不是批评孔子这个人,而是在解答儒家的这个治国思想是空中楼阁,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其实一步也实行不下去。
孔子既然是凡人,所以他也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在里面,我们来看道德高尚的孔子的所作所为。
他执政的时期,送上来的饭菜,一定要按照西周的那种烦琐礼仪去走形势,因为这样才能表示不同人之间的“尊贵”。
但是他作为大司寇,就要按照大司寇的规格给他用膳。
后来孔子落魄的时候,饿得发慌的时候,他可没那些讲究了,手抓起来就吃,活像一乞丐。
子贡当时就问他,为什么不讲礼仪了。
孔子反而骂他猪脑袋,说明了孔子及儒家都是搞形式主义,背地里也还是利益当先。
孔子反对郑国子产“铸刑书”以昭示天下的举动,认为法律公布给民众,民众就更容易依靠这些条文来与原贵族,统治者相抗衡。
民众不知道法律才便于统治。
孔子当政时期参与了鲁国与齐国的会盟,鲁国的乐舞在孔子的调教下,是那种典型的西周古乐舞。
而齐国的乐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流行乐舞。
孔子当时就大怒,当着齐国国君的面杀掉了齐国的整个歌舞团。
孔子的理由是“粗俗不堪”。
仅仅因为他自己不喜欢,他就可以任意处置那些无辜的舞者。
据《管子·法禁》和《荀子·非十二子》里有提及,孔子杀少正卯一事。
少正卯才华横溢、能言善辩、知识广博。
孔子都不得不间接地承认少正卯有着“心达”、“行坚”、“记博”、“言辩”的长处;少正卯对社会下层民众有着比孔子大得多的亲和力;少正卯有着率领民众造反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并没有造反的实际行动;少正卯的讲学吸引了很多孔子的学生去听课。
所以孔子为了自己的执政目的,在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任鲁国大司寇,上任后七日就把少正卯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
孔子的弟子都不明白为何要杀他,子贡忍不住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问,孔子的理由是:少正卯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
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儒家要消灭自己的对手,往往都是把对手形容的道德败坏,而且孔子杀人的第一点是“心达而险”,也就是“诛心”,没有确实正确,就随随便便说别人要反。
没有严格的法庭求证程序。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指,连自己都不喜欢干的事,就不要叫别人干。
听起来很高伟的一句话,但实际上孔子及儒家做了另外一件事“己所有欲必施于人”,意思是我认为对的,我宣扬的,你就必须照做。
你不照做就是没有“道德”,所以这就是另一种压迫。
做为早期的一些开创私学的先驱者中,孔子只是其中之一,他在其中有一分功劳,不过后世的儒生为了神化孔子,把孔子塑造成第一人,把所有功劳全部归于孔子。
以成就后世孔子万世师表的名字。
抹杀了几乎所有先驱者在历史上的功绩和名字。
为什么用几乎,另一个早于孔子的先驱者。
柳下惠是孔子所称赞的人,所以他们没有完全抹杀掉他的存在。
可想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可以这样做事,儒家统治的上千年,冤案不知有多少。
我们再来看后世儒家误读的孔子思想:被误读的思想之一“读死书”当今中国的教育就是在读死书,这也是因为后世儒生的盲目崇拜孔子,而没去体会孔子的真正含义。
孔子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听什么就是什么。
而会思考的人不能因为自己聪明就不学习,长此以往也会变成笨蛋。
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孔子的教育都是作答的方式,都是学生提问,孔子解答,其中就引入了一个人自身的思考过程。
孔子希望弟子们是自己领悟到的,而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孔子众多的弟子里,也只有颜回明白了“举一反三”的道理,所以孔子对颜回是最喜爱的,可惜颜回虽然聪明,不过也只是个马屁精而已,他的回答,无一不是摸准了孔子的喜好在回答。
而相比之下最务实的商人子贡,和重义气、性格刚直的子路,则经常被孔子大骂。
说白了,颜回都说好听的,那两个太实事求是。
(己之所欲,勿施于人;高考作文满分)读死书是怎么继承下来的呢?就是孔子的直接传人曾子,曾子天资愚笨,是个老实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爱反抗,所以这种人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必然是“读死书,认死理”的结果。
.这样子的一代一代传下去,孔子提倡的思考精神没有了,有的只是对先人的崇拜,对老师长辈的崇拜。
我们今天的国人也还被这样的思想捆绑着,总会用“吃的米比吃的盐多”的话,去教训晚辈,但实际上,年龄不是智慧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