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报告报告材料及建议
编外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编外人员管理情况报告一、背景介绍编外人员是指非正式编制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通常不享有与正式编制人员相同的福利和待遇。
在许多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中,都存在编外人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编外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了一些管理问题的出现。
因此,对编外人员的管理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效率和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外人员管理的现状分析1. 编外人员的数量当前,我单位编外人员的数量较多,包括兼职人员、临时工、合同工等。
这些编外人员被雇佣来弥补工作中的短缺或应对临时性的工作需求。
他们在单位内扮演不同的角色,拥有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2. 管理缺陷由于编外人员不属于正式编制单位,他们的管理常常较为松散。
在一些单位中,管理人员对编外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和工作质量的下降。
此外,对于编外人员的待遇和福利问题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3. 人才管理编外人员在单位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有时会参与到关键工作中,并对单位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对编外人员的人才管理至关重要。
如何在不影响单位稳定的前提下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编外人员,是当前人才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监督管理对编外人员的监督管理也是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编外人员可能存在一些行为不端的现象。
如果单位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将对单位的形象和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改进管理的措施建议1. 加强培训对编外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是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编外人员更好地理解单位的工作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进而提升工作绩效。
2. 完善管理制度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编外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编外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行为和工作流程。
通过制度化管理,可以为单位提供一种有力的管理工具,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3. 优化待遇改善编外人员的待遇和福利,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的重要途径。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编外临时用工是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员工的一种统称。
为全面、准确掌握情况,6月初,三门县编委办专题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调研发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人员呈逐年增多之势头、管理比较混乱、劳动纠纷增多,成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监管盲区,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现状及问题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部门自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
调研中发现,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使用编制外人员1200人,占全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14%。
从分布情况看,全县共有53个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了编外人员,占全部机关事业单位的59%,其中卫生系统各医院编外人员328人,公安系统协警167人,广播电台116人,分别占27.3%、13.9%、9.7%。
从用工情况看,编外用工岗位分为后勤服务岗位、技术性岗位和管理辅助性岗位三类,主要集中在驾驶、打字、门卫、保洁以及其它协助管理等岗位。
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71人,占14.3%;30—50岁579人,占48.3%;30岁以下450人,占37.5%。
从审批情况看,经人事编制部门批准的43人,主管部门批准的有202人,单位自聘955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占编外用工总数20.4%。
由于缺乏政策规范和有效监管,编外用工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缓解人力资源矛盾的一个主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我县编外用工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编外用工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
相比于行政事业单位“扎口管理、凡进必考”的录用政策,编外人员的使用方式、薪酬标准通常取决于单位领导个人意愿。
同时,各部门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聘用、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等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使用编外人员缺乏严格的计划性,基本上是由部门单位领导说了算,随意性比较大,管理也不规范。
二是编外人员的待遇参差不齐。
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对使用编外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未交纳社会保险。
编外人员工作情况总结
编外人员工作情况总结编外人员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组织中没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
他们通常以合同制、临时工、劳务派遣等形式从事工作,与正式编制人员相比,编外人员的待遇和福利较低,工作压力较大,但同时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
下面是对编外人员工作情况的总结。
一、工作内容编外人员的工作内容多种多样,根据所在组织的需要而定。
一般来说,编外人员主要从事一些基础性、辅助性的工作,如办公文秘、后勤保障、设备维护、数据处理等。
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从事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翻译、设计、编程等。
编外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对较为单一,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工作待遇编外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绩效奖金等。
与正式编制人员相比,编外人员的工资水平较低,福利待遇也较少。
此外,编外人员通常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权利,也没有享受带薪休假、年终奖等福利待遇。
因此,编外人员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生活质量也较为困难。
三、工作环境编外人员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简单,一般在一个固定的办公室或工作区域内进行工作。
他们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通常是按照所在组织的工作时间安排而来。
编外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因为他们需要承担较多的工作量和责任,同时也需要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此外,编外人员在工作中往往缺乏正式编制人员所拥有的资源和支持,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来完成工作任务。
四、职业发展编外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他们通常没有晋升的机会和途径。
与正式编制人员相比,编外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较为狭窄,很难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待遇。
此外,编外人员在工作中往往缺乏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难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因此,编外人员的职业发展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工作稳定性编外人员的工作稳定性相对较低,他们通常以合同制或临时工的形式从事工作。
合同制编外人员的合同期限一般为一年或两年,到期后需要重新签订合同。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调研报告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调研报告简介近年来,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经济发展,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数量逐渐增多,成为一种重要的用人形式。
然而,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编外聘用人员的权益保障和单位的高效运作。
为了深入了解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现状,我们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此份报告,旨在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改进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5个地区、10个单位进行了调查。
其中,问卷调查样本共计100份,涵盖了编外聘用人员、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单位人事管理人员和编外聘用人员代表等不同群体;深度访谈的对象包括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领导、人事管理干部和编外聘用人员代表等。
调研结果一、编外聘用人员数量与结构根据我们的调查,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数量相对于编内聘用人员仍较少,但是逐年递增。
编外聘用人员中,以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居多,并且大部分为合同制或协议制。
二、编外聘用人员福利待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低于编内聘用人员,并且福利待遇存在差异。
其中,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龄工资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三、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1.编外聘用人员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导致保障不足。
2.编外聘用人员参与单位决策过程较少,沟通渠道不畅。
3.编外聘用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缺乏规范和有效的机制。
四、改进建议1.建立完善的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制度,保障编外聘用人员的权益。
2.落实编外聘用人员代表的权利,增加他们参与单位决策的机会。
3.加强编外聘用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制,促进他们的职业成长。
结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亟待改进,应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代表权利、以及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措施,以保障编外聘用人员的权益并提升单位的高效运作。
关于编外用工状况调研报告
关于编外用工状况调研报告编外用工状况调研报告一、引言编外用工是指部分单位以非行政编制形式聘任的人员,其聘任关系不属于正式行政机关编制内部,也不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内部。
编外用工的出现旨在解决一些特殊工作任务的需要,如临时性工作、突发性工作和项目性工作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编外用工的状况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优化编外用工管理。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465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
调研对象为不同单位的管理人员和编外用工人员。
三、调研结果分析1. 编外用工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单位进行了编外用工,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科研和文化等领域。
编外用工主要从事教师、医生、科研人员和文化艺术工作者等职业。
2. 编外用工的原因调研结果发现,单位对于编外用工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临时性工作任务的需要、人员短缺、项目需要和灵活用工等。
3. 编外用工的管理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单位对于编外用工的管理较为混乱,管理制度不完善,容易出现权责不明、工作范围不清等问题。
同时,调研还发现在合同签订、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
四、问题分析1. 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由于编外用工不属于行政编制内部,单位对于编外用工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工作范围不明确、权责不明等问题。
2. 薪资待遇不合理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编外用工人员认为薪资待遇不合理,工资水平较低。
这是导致编外用工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大部分编外用工人员表示他们缺乏职业发展机会,无法享受绩效考核和晋升机制。
这使他们对于长期稳定工作的选择产生了疑虑。
五、建议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优化编外用工的管理:1. 建立统一的编外用工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范围、权责和薪资待遇,加强对编外用工的管理和监督。
2. 提高编外用工的薪资待遇,合理制定编外用工的福利政策,提高编外用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调研报告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及公共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的工作日益增多,加之有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配备不平衡,存在结构性缺编、缺员问题,导致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编外人员普遍化。
编外用工,一方面,对于弥补编制不足、搞活用人机制等发挥了一定作用。
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随意用人增加经费支出、编外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粗放有漏洞等问题。
如何加强编外人员的管理,本文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县编外人员基本情况通常来讲,编外人员是指行政事业编制以外,由财政予以保障的各类工作人员。
截至2020年底,某县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编外人员某人,其中,党委部门某人,政府部门某人,人大政协机关某人,群团部门某人,政法系统某人(其中,公安系统聘用辅警某人,司法系统某人)。
政府部门编外人员数占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总数的77%,人数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其中教育系统编外人员某人,卫生系统编外人员某人。
二、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进入渠道形式多样,有失公平公正。
使用编外人员,有的单位采取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劳务派遣公司提供用工。
有的单位采取类似于编制内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考工作人员形式,笔试面试考察一应俱全。
有的单位与编外人员直接签订聘用合同,不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用人自由度大,缺乏制约监督。
有的小部分单位退休返聘,返聘的人员大部分为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前是单位的“台柱子二甚至还有的单位存在临时用和兼职的用工形式。
(二)薪酬福利差异较大,调动积极性有难度。
由于地方财政经费以及政策的限制,编外人员薪酬待遇与正式员工之间差距大,同工不同酬,是现在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普遍存在的现状。
因薪酬福利过低,薪酬与工作任务量不匹配,而且编外人员没有职务职级晋升提高薪酬的机制,导致编外人员流动性大,“一月工”“半年工”已经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工作的普遍现象,即使长期应聘的编外人员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大部分当“撞钟先生”混日子。
编外人员使用情况报告
编外人员使用情况报告编外人员使用状况报告在经济飞速进展的今日,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亲密,报告依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编外人员使用状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编外人员使用状况报告1尊敬的领导:您好!从20xx年初至今,进入某某医院门诊部工作三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某某医院各位同事的多方帮忙,尤其是院长。
然而由于个人缘由,我现在不得不辞职。
对此给医院造成的不便我深感圆满。
下面是我的辞职报告。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在某某医院里工作的很快乐,感觉某某医院的气氛就和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相处的融洽和谐,同时在某某医院里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等方面的东西。
某某医院的过去三年里,利用某某医院赐予良好学习时间,学习了一些新的东西来充实了自己,并增加自己的一些学问和实践阅历。
我对于医院三年多的照看表示真心的感谢!!在经过20xx年下半年的时间里,某某医院赐予了很好的机会,让自己学习做市场方面的运做,但由于自己缺乏市场等方面的阅历,自己没有能很好的为某某医院做好新的市场开发,自己身感有愧医院的两年的培育。
由于我个人感觉,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表现不能让自己感觉满足,所以辞职对我来讲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我感觉有些愧对医院这三年的照看,但是由于自身的因素,在某某医院门诊部的各方面需求上自己力量不够,有力使不出来。
自己现向某某医院提出辞职,望领导理解,赐予批准。
我在医院的这段时间里我将做好交接工作。
此致敬礼!辞职人:xxx20xx年xx月xx日编外人员使用状况报告2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销售部的职员,我叫xxx。
我今日正式的向领导递出请辞的申请,我想辞掉这份销售人员的工作,期望领导能够批准。
在这家公司做销售也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期间我也学习了不少有关销售方面的专业学问,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其他同事的帮忙,自己的销售业绩也还不错,现在还是打算辞掉这份销售工作,缘由如下:第一,公司离自己住的地方太远。
编外单位用工报告
编外单位用工报告篇一: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编外临时用工是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员工的一种统称。
为全面、准确掌握情况,6月初,三门县编委办专题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调研发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人员呈逐年增多之势头、管理比较混乱、劳动纠纷增多,成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监管盲区,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现状及问题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部门自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
调研中发现,截止时间为20XX年6月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使用编制外人员1200人,占全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14%。
从分布情况看,全县共有53个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了编外人员,占全部机关事业单位的59%,其中卫生系统各医院编外人员328人,公安系统协警167人,广播电台116人,分别占27.3%、13.9%、9.7%。
从用工情况看,编外用工岗位分为后勤服务岗位、技术性岗位和管理辅助性岗位三类,主要集中在驾驶、打字、门卫、保洁以及其它协助管理等岗位。
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71人,占14.3%;30—50岁579人,占48.3%;30岁以下450人,占37.5%。
从审批情况看,经人事编制部门批准的43人,主管部门批准的有202人,单位自聘955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占编外用工总数20.4%。
由于缺乏政策规范和有效监管,编外用工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缓解人力资源矛盾的一个主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我县编外用工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编外用工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
相比于行政事业单位“扎口管理、凡进必考”的录用政策,编外人员的使用方式、薪酬标准通常取决于单位领导个人意愿。
同时,各部门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聘用、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等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使用编外人员缺乏严格的计划性,基本上是由部门单位领导说了算,随意性比较大,管理也不规范。
二是编外人员的待遇参差不齐。
编外临聘人员工作情况汇报
编外临聘人员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要求,我向您汇报编外临聘人员工作情况,具体内容如下:一、编外临聘人员总体情况截至目前,我们单位共有编外临聘人员20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5名;年龄集中在25-35岁之间,学历背景各异,包括硕士、本科及专科等;工作分布在各个部门,主要负责技术支持、市场拓展、行政管理等工作。
总体来看,编外临聘人员整体素质较高,为单位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编外临聘人员工作表现1. 技术支持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积极,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同时,他们也乐于与同事分享经验与技巧,为团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市场拓展人员市场拓展人员积极开拓市场,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对单位的市场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个别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较强的个人英雄主义,未能很好地发挥团队协作优势,需要加强团队意识。
3. 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细致认真,善于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了单位日常运转的顺利进行,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在管理上,他们注重效率和规范,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较为保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
三、编外临聘人员管理及待遇在编外临聘人员的管理上,我们注重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反馈。
同时,我们也充分肯定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表现,通过加薪、晋升等方式激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在待遇上,我们会根据个人工作表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障其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对编外临聘人员进一步工作的指导与要求1. 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希望所有的编外临聘人员能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破除部门间的壁垒,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实现团队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2. 提升专业水平鼓励编外临聘人员持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主动接受单位提供的相关培训,不断完善自己。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组织机构中往往出现一部分编外人员。
编外人员指的是不属于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他们在组织内执行特定任务或者提供专门技术服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编外人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效益起到阻碍作用。
本文将对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一、沟通不畅1. 缺乏信息共享:由于不属于正式编制,编外人员往往无法获得与正式员工同等的信息共享机会。
这导致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组织战略、目标和重大决策等重要事项。
2. 孤立感强烈:由于与正式员工之间缺少日常交流,编外人员容易感到孤独和排斥。
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对组织事务缺乏积极性和归属感。
改进意见:1. 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包括每周例行会议、团队交流群等,确保编外人员及时了解组织内部重要信息。
2. 将编外人员纳入正式团队: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对新加入的编外人员进行积极引导和融入工作环境。
二、权益保障不足1. 薪酬待遇相对低:由于不属于正式编制,编外人员的薪资水平往往低于正式员工,这使得他们普遍面临着较低的收入问题。
2. 缺乏职业晋升机会:编外人员在职业发展方面不如正式员工有更多的选择与机会,在长期缺乏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可能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改进意见:1. 公平合理薪酬制度:建立公平透明的薪酬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和个人贡献量给予相应报酬,确保编外人员收入能够得到合理保障。
2. 提供培训与发展机会:为编外人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提供相关培训与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组织融合度低1. 缺乏交流合作机会:由于编外人员与正式员工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双方很难进行有效合作。
这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身份认同感不强:编外人员在组织中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地位,很难形成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编外用工开展情况汇报
编外用工开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单位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编外用工的有效管理与规范。
现将编外用工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用工情况。
截至目前,我单位共有编外用工人员XXX名,分布在各个部门和岗位。
其中,包括临时工、兼职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
这些编外用工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单位的发展与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管理措施。
为了规范编外用工管理,我单位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了编外用工的招聘、合同签订、薪酬福利、劳动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加强了对编外用工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的工作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单位规定。
三、工作成效。
通过对编外用工的规范管理与有效监督,我单位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编外用工的工作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
其次,单位的用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节约了人力资源的使用。
再次,编外用工的合规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存在问题与展望。
在编外用工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编外用工人员对单位规定不够了解,工作纪律不够严格,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另外,一些用工合同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需要及时完善和规范。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编外用工管理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编外用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
五、总结。
编外用工是当前单位用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编外用工管理工作,为单位的稳定发展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我单位编外用工开展情况的汇报,谢谢。
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调研报告
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调研报告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包括机关事业单位。
因此,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开始采用临时性用工,即临聘人员,加强用工力度,缓解人才缺口问题。
然而,临聘人员与正式工作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培训、社保、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也导致一些临聘人员不够稳定,同时也影响其对工作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情况,以便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临聘人员进行调查:1、人员情况本次调研在某市的十个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每个单位通过人事部门提供临聘人员数量、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验、是否在本单位实习等基本情况,并进行统计。
2、薪酬福利情况通过访谈了解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薪酬福利情况,包括基本工资、补贴、奖金、社保等。
同时,为了比较,也了解了正式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情况。
3、工作状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临聘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作任务是否适合、是否有培训计划等问题,同时了解其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
4、管理情况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机关事业单位对临聘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人员流动、安排任务、提供培训及工作协调等情况。
三、调研结果1、人员情况在本次调研中,十个机关事业单位共有临聘人员101人,其中男性52人,女性49人,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26岁;大专以上学历53人,本科以上学历37人。
此外,还有26%的临聘人员在本单位实习过。
2、薪酬福利情况本次调研的临聘人员的薪酬福利情况与正式工作人员存在一定差异。
在调研中,有62%的临聘人员没有享受到社保等福利待遇,而正式工作人员均享有相应的福利待遇。
同时,临聘人员的基本工资普遍较低,紧贴最低工资标准。
3、工作状态本次调研发现,大多数临聘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和支持,而只是独立地进行工作任务。
我县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现状说明
我县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现状说明我县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现状说明一、我县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基本情况我县目前财政拨款临时工351人(不含公益性岗位、单位自付工资临时工),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临时工时间5年以上居多,文化程度偏低,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
但通常能吃苦耐劳,服从工资分配。
他们主要集中在司机、更夫、勤杂等岗位。
司机岗位每月700元,其他岗位每月670元。
二、临时工管理模式由用人单位自行管理,但县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大多与各职能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用人单位对他们的管理存在着一些不便,导致临时工的管理难度很大。
三、临时工管理存在哪些问题1.缺乏有效的招聘渠道,临时工缺乏培训。
由于招聘临时工的种种便利,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对后勤岗位没有经过整体性的需求预测,没有充分优化人力资源配臵,致使一些临时工工作随意性大、工作量不饱和。
培训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临时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使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没有针对他们进行培训,临时工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就招之即用。
2.临时工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低。
我省最低临时工的工资为每月850元(+政发〔2012〕66号),我县现状比这低,在相同岗位上的临时工与正式工工资差距大,而且因不能得到奖金、培训、晋升等机会,被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我县机关事业单位也没有出台相应的临时工绩效考核政策,也无法充分调动临时工的工作热情。
3.与临时工之间劳动关系不规范,容易引发劳动纠纷。
我县有很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与临时工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劳动关系很不规范,一旦变更或解除劳动关系,就将引发劳动纠纷,用人单位苦不堪言,临时工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4.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堪忧。
我县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一旦他们在工作时间内发生疾病、工伤等情况,势必给单位带来很大的负担。
这类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引发劳动争议、上访,甚至激发社会矛盾,这样既破坏社会和谐,又影响政府形象。
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单位名称:
一、单位临聘人员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本单位临聘人员总人数:;
(二)本临聘人员主要分布的岗位(按顺序):、、;
(三)本单位临聘人员的比例是:,临聘人员经费开支占总人员经费开支的比例是:;
(四)本单位临聘人员的主要特点是:
二、本单位临聘人员管理的主要举措(如人员核定、经费发放标准、劳动关系的处理等)是:
三、本单位临聘人员管理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和解决问题的想法:
四、就如何规范和完善临聘人员的用人方式、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建议。
五、本单位现有临聘人员岗位中,可以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岗位是:
(注:劳务派遣也称人力资源派遣、人才派遣,是指人力资源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进行员工招聘,与员
工签订劳动合同,将员工派遣到客户单位工作,并为客户单位和派遣员工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向客户单位收取派遣费用的过程。
)。
调研报告: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是一个历来已久且非常普遍的问题。
笔者审计发现当前聘用人员存在未建立可持续的编外人员管理机制、聘用需求逐年增多、风险隐患较大等问题,亟待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一、当前聘用人员存在的问题(一)尚未建立可持续的人员管理机制。
首先缺乏主管部门。
实际操作上,能不能聘、聘多少、怎么聘、聘用要求、费用解决渠道、怎么签订合同等完全由用人单位自己定、无人监督。
其次聘用方式不公开不透明、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薪酬待遇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单位,工作内容差别不大,但待遇差别悬殊。
最后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来实现人员优胜劣汰,与编内人员一样一干就是很多年,造成效率低下和人员沉余,不利于聘用人员的管理,也不利于单位整体干事效率的提升。
(二)聘用需求逐年增多,工资发放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有聘用需求的机关事业单位数量逐年增加,聘用总人数逐年增加,聘用人员经费支出亦逐年增加。
财致部门只保障在编干部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对于聘用人员财政一般不安排工作经费。
绝大多数单位只有挤占抵用项目资金给聘用人员发放工资福利。
导致用于项目发展的资金不足。
在财政逐渐吃紧的状况下,逐年增加的编外聘用人员经费支出,财政不堪重负,同时聘用人员的正当工资福利也没有有效保障。
(三)合同签订不规范易让政府陷入经济索赔危险。
有的单位不与聘用人员签订书面合同;有的单位与聘用人员一次性签订时间较长合同或者签订固定期限合同频繁。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果聘用人员在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连续两次订固定期限的合同到期后,除聘用人员主动要求订立固定期限合同的,视为聘用人员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如果这些人员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或者不需要长期聘用,政府将面临较大的经济赔偿。
(四)存在的隐性风险较大。
一是部分单位保密意识淡薄,将财务、档案管理、机要等重要岗位由编外人员担任,不符合国家安全保密各种制度的要求,二是部分单位未给聘用人员购买社会保险带来的经济风险。
编外用人管理情况分析
编外用人管理情况分析一、编外用人基本情况及特点根据调研摸底,宁阳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存在着聘用单位普遍化、进入渠道多样化、工作岗位集中化、工资待遇差异化、保险缴纳及合同签订随意化等几个特点。
从聘用单位看,呈现的特点是部门普及化。
编外聘用人员不仅仅在公检法等特定部门存在,县直党政群机关、教育卫生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使用较多;从进入渠道看,县直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主要是单位自主聘用,公检法部门主要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聘用,乡镇(街道)主要是2008年机构改革前后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从工作岗位看,编外聘用人员工作范围主要在专业技术、辅助服务和工勤岗位,不行使行政权力;从工资待遇看,既有执行全省最低工资的,也有参照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的;从保险缴纳及合同签订看,部分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保险缴纳也是在工资限额内依照个人意愿进行缴纳。
二、编外用人存在的原因分析编外聘用人员是时代的产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部门职责任务加重,履行职责越来越规范的压力与编制管理过于集权和长期缺乏动态管理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法律法规的缺位、财政预算与编制管理没有形成相互制约机制,使编外聘用人员不断增加。
(一)各级严控机构编制,部门单位进人难度大。
近年来,各级严控机构编制,每年上级批复宁阳县的编制使用计划数额有限,面对各部门、各单位应对急剧发展的经济社会事业用人需求,很难“面面俱到”,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各系统工作的细化,各项创建达标及社会事务性工作也逐渐增多,大量具体的事务工作和后勤工作都需要人做,如县煤炭安全执法大队及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等中心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头绪多,原有人员不足,客观上也需要增加人员。
为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对用人单位来讲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聘用临时人员。
此外,由于各部门仍然延续原有的到龄离岗政策,导致占编离岗人员较多、人员相对不足现象严重,这也为编外用人现象的大量出现提供了“机会”。
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调研报告3篇
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调研报告3篇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调研报告第1篇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关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不断加重,原有的人员编制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部门的高效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开始临时聘用人员,从而满足实际工作开展需求。
下面通过对XX县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XX县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工作现状,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现阶段,XX县包括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儿童福利院、一包中心、民政局干休所、城管局、公安局、交通局以及城市规划局等在内的XX家机关事业单位,为了满足工作开展需求,临时聘用人员数量一共达到了XXX名。
从总体来看,所聘用的临时人员主要分布在司机、门卫、水电工、管护人员、保安、炊事员、打字员、交通协管员以及城管监督员等一系类辅助性岗位上。
当前,XX县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主要来源于社会底层人员,他们在工作上肯吃苦,能够服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大局,为XX县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部分单位临聘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些单位为了简化人员招聘程序,降低人工成本,仍然采用了直接招聘的形式。
另外,临聘人员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有着许多个人实际问题,迫切要求改变低收入、无保障的局面,这些问题都为临聘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果无法很好解决,甚至会影响到单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人员分析具体来看,当前XX县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一共有XX人,其中男性临聘人员为XX人,占比达到XX%,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占比达到了XX%;临聘人员主要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占比达到了XX%,其次为大专,占比为XX%,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聘人员较少,占比仅为XX%;从收入方面来看,有超过XX%的临聘人员,月收入在1000~20__(请自填)元之间,有XX%的临聘人员月收入在20__(请自填)~3000元之间,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临聘人员占比为XX%,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临聘人员占比为XX%。
武进区编外用工调研报告
武进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状况检查报告区编办本文所指编外用工是对我区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职工的一种统称。
跟着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和财政统收统支政策日趋完美,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更趋规范。
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区各有关部门为缓解用工矛盾,或多或少使用了编外用工。
目前,我区编外用工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看管盲区,且此类人员呈逐年增加之势。
为进一步增强编外用工的管理,区编办对我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状况进行摸底检查,现将有关状况报告以下:一、基本状况日前,我们对区级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状况进行了检查、统计。
截止时间为2010年10月31日,我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总人数为3663人,此中机关编外人员820人,事业单位编外人员2843人(此中卫生系统各医院编外人员1532人,教育系统学校代课教师614人)。
编外用工存在多种形式,包含差遣人员(市场代理)1689人,签署劳动合同人员1051人、暂时工335人、借用人员 68人、公共服务岗位(经区编制部门赞同使用)人员154人,其余未签订劳动合同样编外人员366人。
从检查状况看,经区编委批准使用的公共服务岗位约占编外用工总数6%。
全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参保率达98%,未参保的主假如暂时工、钟点工。
我区每年用于支付编外人员薪酬的经费约7700余万元。
武进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状况汇总表用工性质及人数参保备注率汇总差遣合同暂时借用公共服其余务岗位此中协机关8205924536361092管员595人事业(不含医院、6973961576732450学校)医院编15325915352320017498%外用工学校代不含后614110314000190勤协助课教师人员共计36631689105133568154366检查结果显示编外用工相对集中在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分别占41.8%、16.7%、14.9%。
医疗系统各医院编外用工数与审定的编制数比率较高,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院、武进二院、武进三院分别为58%、49.8%、43.5%、2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编外临时用工是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员工的一种统称。
为全面、准确掌握情况,6月初,三门县编委办专题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调研发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人员呈逐年增多之势头、管理比较混乱、劳动纠纷增多,成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监管盲区,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现状及问题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部门自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
调研中发现,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使用编制外人员1200人,占全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14%。
从分布情况看,全县共有53个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了编外人员,占全部机关事业单位的59%,其中卫生系统各医院编外人员328人,公安系统协警167人,广播电台116人,分别占27.3%、13.9%、9.7%。
从用工情况看,编外用工岗位分为后勤服务岗位、技术性岗位和管理辅助性岗位三类,主要集中在驾驶、打字、门卫、保洁以及其它协助管理等岗位。
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71人,占14.3%;30—50岁579人,占48.3%;30岁以下450人,占37.5%。
从审批情况看,经人事编制部门批准的43人,
主管部门批准的有202人,单位自聘955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占编外用工总数20.4%。
由于缺乏政策规范和有效监管,编外用工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缓解人力资源矛盾的一个主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我县编外用工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编外用工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
相比于行政事业单位“扎口管理、凡进必考”的录用政策,编外人员的使用方式、薪酬标准通常取决于单位领导个人意愿。
同时,各部门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聘用、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等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使用编外人员缺乏严格的计划性,基本上是由部门单位领导说了算,随意性比较大,管理也不规范。
二是编外人员的待遇参差不齐。
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对使用编外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未交纳社会保险。
调查发现,有签合同的964人,签合同率80.3 %;参加保险的799人,编外人员参保率66.6%。
也就是说,尚有近1/5的编外人员未签订合同和1/3的编外人员未参加社会保险。
同时,编外人员同岗不同酬,单位与单位间福利待遇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
如同一乡镇的编外人员,分为乡镇聘、站所聘,待遇都不一样;不同乡镇从事同一岗位的编外人员,待遇也不一样。
三是社会保险缴纳的刚性要求与各单位财力承受力弱之间存在矛盾。
编外人员的经费主要依靠各单位通过挤占办公经费
等方式自行解决,若全部参加五大社会保险,一些用人单位力不从心。
四是劳动争议案件有所增长。
随着编外人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编外用工管理难度逐步增加。
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通过电话、寄信、信访反映未达最低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未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逐年增加。
甚至出现群体访现象,影响了全县稳定大局。
二、原因分析
调研中发现,产生我县编外用工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单位人员编制有限,编制控制严格。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加强,一方面机构要优化,人员要精减。
另一方面,机构设置越来越规范,各系统工作越来越细化,各项创建达标及社会事务性工作也逐渐增多,大量具体的事务工作和后勤工作都需要人做,如我县的综合执法及正在开展的“六大创建”等中心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头绪多,原有人员不足,客观上也需要增加人员。
为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对用工单位来讲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聘请临时人员。
二是单位岗位管理没有跟上,存量人力资源盘活不足。
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学习了解不够,对聘用编外人员的成本、风险估计不足。
一些部门和单位没有充分挖掘
现有在编人员的潜力,岗位管理没有跟上,存在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现象,一些脏、累、差的工作通过编外人员去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正式工看看,临时工干干”的现象这也是导致编外用功数量增加的原因。
三是编外人员的管理没有纳入统一管理,缺乏政策规范和有效监督。
目前我县对编外人员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政策,各单位也基本没有制定规范的文件。
由于这些原因,致使编外人员的进人、使用、管理处于一种近似于失控的状态,人员的聘用程序相对简单,也使这部分人数增长过快。
四是政企、事企不分,改革不到位,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
我县社会行业中介组织发展还不够强大,政府后勤服务社会化尚不能完全推行。
部分可以向市场采购的服务和可以委托市场运作的业务,依然由机关、事业单位自行操作,没有实现从“以钱养人”向“以钱办事”的转变。
如有些后勤岗位可以通过向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变为社会化经营。
三、编外用工的危害
编外临时用工对机关事业完成一些中心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危害不少:
一是严重损害了机构编制的权威性。
本来“编制就是法律”,禁止各种形式的超编、混编、混岗行为,而编外用工从某一方
面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超编、混编,损害了机构编制的权威性。
二是加重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负担。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三次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编外人员劳动(聘用)合同以及缴纳社会保险、解除合同的补偿等问题,将对机关事业单位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三是有违公平正义,容易滋生腐败。
不可否认,某些有些人托关系先到空编机关中某个岗位上做临时工,然后再参加单位组织的招考考试(有的单位甚至在设定招考条件时为这些临时人员“量身打造”),这里面往往有某种利益关系在暗自成交。
四是助长了机关不良风气。
大量编外临时人员充实机关各股室,个别单位难免出现“忙了编外的,闲了在编的”的现象,造成官僚之风更盛,工作效率更低,机关作风更差,群众反响强烈。
五是挫伤了原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大多编外人员工
资福利通过挤占办公经费方式解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单位原
有工作人员的福利,挫伤了原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对策建议
加强全县编外用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针对我县编外用工使用情况及管理难点,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是清理和规范现有编外用工。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建议由县纪委牵头,组织、编委办、人事、财政等单位配合,制定出在编不在岗人员和临时工清理办法,先清理、后规范,按照需要、精干、高效、合理的原则规范一批、清理一批。
对存在人浮于事现象,而编外人员过多的单位,通过挖掘编内人员潜力,精减编外人员;对一些可通过花钱买服务的岗位,要通市场化形式进行运作,减少使用编外人员;对确工作需要聘请编外人员的,要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规范劳动关系。
对涉及编外人员投诉和劳动仲裁案件要坚持以调解为主,通过依法调解,化解纠纷,维护双方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控制编外用工总体规模。
编制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的指导意见,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劳动合同备案、年审制度,加强编外人员用工管理。
要实行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将编外用工纳入人员总体规模控制范围,建立健全编委用工管理信息库,实行动态监管。
各行政事业单
位将用工岗位及人数报编制部门审批,编制部门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核定总量。
总量一旦核定,各单位不得突破。
三是建立健全编外用工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人社等部门要研究制定编外用工录用程序、管理考核制度、薪酬制度、辞职辞退和劳动争议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做到依法用人、规范管理,确保编外人员的进出、使用规范有序。
要注重编外用工的事先预防和事后监管,强调先申报核准后方可聘用编外用工,强调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编外用工人员的监管,把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工作与经费管理结合起来,做到不清理、不拨款。
要分清责任,用工员额控制责任在编制部门,经费预算责任在财政部门,经费标准调整责任在人社部门,编外用工的使用、管理在用工单位。
全县应要统一出台规范性管理办法,消除各单位编外人员进人模式、管理方式、工资待遇不同的情况,指导各单位建立编外人员基本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构建统一明确、科学合理的岗资体系,做到依法用人、规范管理。
四是探索多种用工形式。
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实际需要,建立多种用工形式,在法律法规范围之内减轻编外用工经济负担。
一方面鼓励发展劳务派遣公司等各类劳务、人才中介组织,积极探索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如机关事业单位在计划内使用临时工可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再由劳务派遣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只管用人,不与个人发生劳动关系。
另一方面加快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外包的管理方式,减少后勤服务岗位的编外用工人员,变“养人”为“养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