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26中学物理科:何伟坚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由探究冰、松香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熔化、凝固的应用两部分组成。首先由生活的一些实例引入熔化和凝固,然后通过探究海波和蜡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得出规律,最后引申到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设计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2、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方法、器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了解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的物理意义;

会查熔点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

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像、利用图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

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相互协作、

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突破方法: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图像法可较为直观地分析得出熔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像表示出来。突破方法: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实验进行分析。

教学

方法

讨论式学生探究式合作与交流

教学器材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铁圈、石棉网、海波、蜡(以上器材,有条件的学校每二位学生一套;条件不足的,可安排一套进行演示实验)、多媒体电脑

四.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

-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

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方法3: 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进一个空火柴盒。提问:你所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

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1:启发讲解式。本方案适应仪器较少、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校。

准备两套实验仪器,一套观察海波的熔化,另一套观察蜡(或松香)的熔化。两套实验

仪器放在讲台两侧。每套仪器都要有一人报时,二人读温度计示数,二人在黑板上记录数据,

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或轮流上台观察、读温度计示数及记录数据)。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海波温度(℃) 吸放热状态

温度(℃)

吸放热

状态

教师边指导学生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

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蜡(或松香)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注意:采用此方案,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有学生参与观察和数据记录。实验结束后,

根据记录在坐标纸上(或黑板上)画出海波和松香(或蜡)的熔化曲线(温度——时间图像)。利用曲线来讲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吸热。

从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入手(如果本课实验得出的晶体熔化曲线不理想,可向

学生讲清楚,另外分析一条理想的熔化图像),得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

点。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可让学生讨论“想象议议”的问题,认清课本甲各线段表示温度怎

样变化和物质处于什么状态。而后讲晶体、非晶体凝固的区别和凝固点。查数据表是学生应

学会的一种技能,要指导学生认真察看课本上的“几种物质的熔点”表。

方案2:科学探究式。本方案适用于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

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82页图 4.2-1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

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