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外业任务书
《摄影测量、遥感实习与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摄影测量、遥感实习与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7c2566de518964bcf847c45.png)
《摄影测量、遥感》实习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实习目的通过对ERDAS软件的学习和实习操作,了解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软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加深多所学课程原理的理解,为从事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概述及ERDAS软件基本操作遥感图像的输入/输出、波段组合及图像显示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镶嵌遥感图像分类多源遥感图像融合实习一遥感图像的输入/输出、波段组合及图像显示一、实习目的学习如何将不同格式的遥感图像转换为ERDAS img格式,以及将ERDAS img格式转换为多种指定的图像格式;学习如何将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波段组合;在ERDAS系统中显示单波段和多波段遥感图像的方法。
二、实验数据多波段彩色遥感图像,wuce.tiff单波段彩色遥感图像,wuce-R.tiff,wuce-G.tiff,wuce-B.tiff三、实习要求1. 图像的输入/输出ERDAS的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可以进行数据格式的输入/输出转换。
目前,IMAGINE 8.4可以输入的数据格式达70多种,可以输出的格式达30多种,几乎包括常用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格式,具体的数据格式见IMAGINE输入/输出对话框中的列表。
以wuce.tif数据为例,操作过程如下:在ERDAS图标面板采单条单击Import/Export命令, 打开Import/Export对话框;选择数据输入,即选中Import复选框;选择数据类型。
设置图像格式类型为tiff;选择图像存储介质类型。
设置为File;选择输入图像文件名,并给出输出图像文件名;单击OK按扭,执行图像格式转换。
输出图像的格式转换方法类似。
2. 波段组合在将单波段的图像文件转换为ERDAS系统的内部格式后,由于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大多数是针对多波段图像进行的,因此,必须将若干单波段遥感图像文件组合生成一个多波段遥感图像文件。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ERDAS图标面板采单条单击Main | Interpreter | Utilities | Layer Stack命令,打开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ng对话框;输入单波段文件wuce-R.img;单击Add按扭;重复2)和3),将wuce-G.img,wuce-B.img波段输入;输入多波段文件名,如wuce-RGB;输出数据类型unsigned 8bit;波段组合选择Union单击按扭;输出统计忽略零值,即选中Ignore Zero In Stats复选框;单击OK按扭(关闭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ng窗口,执行波段组合)。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1c7393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6.png)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一、实习项目名称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二、实习目的摄影测量实习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和作业程序,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技术。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习任务1.像片控制测量2.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内业四、实习准备1.GNSS接收机8套2.无人机1台2.铅笔一只,红色碳素笔一只,蓝色中性笔一只3. 校内控制点资料4. VirtuoZo软件使用指导手册5.摄影测量与遥感教材五、实习内容第一部分像片控制测量1.室内布点像控点的布测应事先在室内布点,其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像控点距离像片边缘大于1.5cm,距像片上达各类标志(摄影框标、摄影编号、气泡影像和压平线等)应大于1cm;2)航线两端各对控制点,宜布设在偏离像主点不大于1.5cm,上下两个点间左右偏离应不大于半条基线;3)每个单像对宜布设4个平高点,一般分布于像片重叠区的四角;4)像控点的编号应为五位数字(××××),前两位为航带号,后两位为本航带中的像控点序号,序号的编号应遵循奇偶与像片的上下对应的原则。
注:像片如上图所示,模拟航空摄影测量像片的选点要求,在以上两张像片上选点2.像控点的施测根据室内布点方案,在实地上找到像控点的位置,根据影像的特点和形状绘制草图,草图绘制完成后应由另一人现场校核,刺点后做好点之记。
在室外选择像控点应十分注意避免尴尬位置,所谓尴尬位置就是高差很大的位置如房顶、塘梗等地,因其侧面在照片上很有可能与平面混淆,造成内业困难;此外野外选点应在像片重叠区内选择影像清晰的点。
像控点的控制测量最好使用4台以上的GPS施测,其中两台GPS作为基站使用,另两台在像控点观测,这样该两台GPS任意时刻的观测均构成一个三角形,使最终的控制网成为一个向量三角锁,在其中所有的点具有多余观测量,避免基线解算失败时需要返工或者基线解算错误引起点位偏离。
09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精品文档
![09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bd7d81b5a8102d276a22fdc.png)
*
12/28
九、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
三点法进行像片纠正和投影转绘的外业布点方案是在每条 航线首、末两端和旁向重叠中线附近,按品字形布设三个 平面控制点。图a表示测图比例尺1:5000以四幅图为单位 的品字形布点。图b表示测图比例尺为1:1万以两幅图为单 位的布点方案。像幅采用18×18cm或23×23cm 。
*
4/28
九、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
2、像片控制点位置的基本要求 航摄像片由于像点坐标误差的影响使像片边缘产生的 像点位移和影像变形比中心部分要严重。为了提高外业判 读刺点和内业点位量测精度,像片所选像控点的位置 距像片边缘要大于1~1.5cm。另外,考虑到内业立体 观察的效果、减少外业像控点的布设数量以及提高内业作 业的定向精度,像片上像控点要距离各类标志如框
九、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
(3)野外像控点的目标选择 无论是平面点、高程点或平高点,野外像控点均要选 择在明显目标点上,明显目标点是指野外的实地位置和像 片的影像位置都可以明确辨认的点。 一般地区较理想的明显目标是近于直角而且又近于
水平的线状地物的交点和地物拐角上,特别是固定的田 角和道路交叉经常作为优先选定的理想目标。除此之外,
稀疏布点是指在外业只测定少量控制点,其余大部分 的像控点要通过内业加密手段获取的布点方案。解析空中 三角测量采用的外业布点方案可按航线网布点或区域网布 点进行。
*
10/28
九、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
①航线网布点 如果以每条航线段作为独立的平差单元进行解析空中 三角测量加密时,所需外业控制点的布点方案称为航线网 布点。根据地形类别的不同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六点法:它适用 于山地或高山地 的测图。布点时 按航线分段,每 条航线段首、末 两端和旁向重叠 中线附近各布设 一对平高点,一 共是三对平高点。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db4e1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e.png)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摄影测量是一种通过摄影机和其他测量设备来获取地面信息的测量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土地资源管理、地形分析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摄影测量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两个阶段,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基本流程。
一、外业测量基本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外业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需要选择合适的摄影测量设备,如航空相机、无人机或手持相机等。
需要确定测量区域范围,并进行控制点的布设。
控制点是提供地面坐标的点,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校正。
2. 拍摄航空照片或航空视频摄影测量的核心就是通过拍摄航空照片或航空视频来获取地面信息。
在进行拍摄之前,需要规划好航线和相机设置。
航线的规划应考虑地形、测量要求和安全等因素。
相机设置包括曝光时间、焦距和像素大小等参数的选择。
3. 控制点测量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点对航空照片或航空视频进行校正。
控制点的测量可以使用全站仪、GPS仪器或其他测量设备来完成。
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控制点的精度和准确性。
4. 数据采集与处理完成航空照片或航空视频的拍摄后,需要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包括图像的几何校正、图像的配准和三维测量等环节。
其中,几何校正是将航空照片或航空视频进行几何变换,使之符合实际地表的几何特征。
配准是将不同航线或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进行位置和方位的匹配,以建立全局的地理坐标系统。
三维测量是通过对航空照片或航空视频中的特征进行测量,获取地物的三维坐标。
5. 数据质量检查与验证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和验证。
这包括对控制点精度的评估、图像配准的准确性检查以及地物三维坐标的误差分析等。
通过数据质量检查和验证,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内业处理基本流程1. 数据导入与管理在进行内业处理之前,需要将外业采集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管理。
数据包括航空照片或航空视频、控制点坐标、地物三维坐标等。
通过数据管理,可以方便后续处理和查询。
摄影测量实习指导书
![摄影测量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bed7679f242336c1eb95eca.png)
××调水工程系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航测外业部分)1.概况及任务1.1 概况线路起点位于××,终点位××,范围为北纬××、东经××区域内。
第一期工程××线位于××。
引水枢纽分布在××江支流××河,处于海拔××m左右,输水线路穿过上述支流在××河出流。
工程在××境内。
1.2 测绘技术方案及任务(1)技术方案系列地形图测绘,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其作用流程为:航空摄影→航测外业像片控制、调绘→航测内业电算加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工作站编辑→数字地形图。
对于无航摄像片区域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白纸测图方法施测。
(2)任务1:2千地形图:坝址12处,测图面积40.64km2;料场1:5千地形图22处,测图面积53.61 km2;料场1:1万地形图26处,测图面积96.45 km2;标石埋设及观测:12处坝址,每处埋设3块标石,共计36块。
平面以GPS按四等精度施测,高程按四等水准精度施测。
2.地形图的精度本测区属山地或高山地地形,地形图的精度见下表1。
成图精度表表l3.平面及高程系统坝址l:2千地形图:平面坐标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任意度分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为了便于同已成1:2.5万或l:l万坐标联系,可将各任意度分带坐标常数转换为似××°中央子午线坐标。
简称为“独立坐标系”。
料场l:5千及1:1万地形图:平面坐标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统一为××°。
高程采用1 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划分见上表l。
4.作业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 197-97;(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l2898-91;(4)《l:500 l:l000 l:2000地形图图式》;(5)《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6)本设计书。
摄影测量外业工作
![摄影测量外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e7674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5.png)
点位必须选择在像片上旳明显目旳 点,以以便转刺和立体观察。
3、像控点旳位置要求
(1)像控点一般应布设在航向三片重叠和
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困难时可布在航
向重叠范围内。在像片上应布在原则
位置上,即经过像主点垂直于方位线
旳直线附近。
同航向三片重叠
方位线
像主点
旁向重叠中线
4、像控点旳布点方案
全野外布点:像片控制点全部在野外测定
常用于特殊要求及特殊地形,或小面积测 图时使用。其特点是精度较高、但外业作 业量大,使用范围受限制。
(1)用于像片纠正旳布点方案
➢ 隔片纠正布点
隔号像片旳测绘面积旳四角各布设一种平面控 制点
➢ 每片纠正布点
(2)用于立体测图仪作业旳布点方案 单模型测图:
1、像片控制点类型 分为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平高控制点 2、像控点布设旳一般原则 像控点一般按航线全区统一布点,不受
图幅单位旳限制; 布在同一位置旳平面点和高程点,应尽
量联测成平高点;
相邻像对和相邻航线之间旳像控点应尽 量公用,当不能公用时,则须分别布点
位于自由图边(测区旳边界线)或非 连续作业旳待测图边旳像控点,一律 布在图廓线外,确保成图满幅。
旁向重叠中线
(2)距像片边沿不得不不小于1cm(18×18) 或1.5cm(23×23)
(3)距像片压平线和各类标志不不不小于 1mm (4)旁向重叠较小(<15%)使相邻航线旳
点不能公用时,可分别布点,两控制 点之间裂开旳垂直距离应不不小于1cm, 困 难时应不不小于2cm
(5) 点位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 位线旳距离应不小于3cm(18×18)或 4.5cm(23×23);当旁向重叠过大而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别布点。
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基本流程简介
![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基本流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1be6b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a.png)
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基本流程简介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测量仪器和技术对地面上的物体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制作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摄影测量可以分为外业和内业两个基本流程。
本文将对摄影测量外业和内业的基本流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分享一些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流程摄影测量外业是指在实地进行影像采集和相关测量工作的过程。
以下是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流程:1. 项目准备:在进行外业工作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准备。
包括确定测量区域、规划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摄影测量仪器和设备等。
2. 摄影测量仪器设置:在实地进行摄影测量之前,需要正确设置和校准摄影测量仪器。
这包括对摄影测量仪器进行初始设置、参数调整和标定等。
3. 影像采集:摄影测量外业的核心工作是对地面进行影像采集。
通过航空摄影或者地面摄影等方式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摄影参数、重叠度、高程控制等因素。
4. 控制点测量:为了提高摄影测量的精度,需要在实地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测量仪器进行控制点的测量,以便获得地面控制点的坐标信息。
5. 影像处理:在采集完影像之后,需要对影像进行处理和校正。
这包括影像的几何校正、色彩校正、重叠区域的匹配等。
6. 特征提取:在影像处理后,需要提取地物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线。
这些特征点和特征线将作为后续测量和分析的基础。
7. 数字地图生成:通过对特征点和特征线的测量和分析,可以生成数字地图。
这些数字地图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应用。
二、摄影测量内业的基本流程摄影测量内业是指在办公室进行影像处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工作的过程。
以下是摄影测量内业的基本流程:1. 影像处理:在摄影测量内业中,首先需要对已采集的影像进行处理。
这包括影像的校正、重叠区域的匹配、影像配准等。
2. 特征点测量:在影像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特征点进行测量。
通过使用影像中的特征点和已知控制点的坐标信息,可以计算出特征点的地面坐标。
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b992e1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5.png)
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摘要:1.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概述2.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具体内容3.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实施流程4.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重要性正文:摄影测量是一种基于摄影原理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领域。
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是摄影测量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
一、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概述摄影测量外业工作是指在野外进行的摄影测量相关工作,主要包括选取测量区域、布设控制点、拍摄照片、测量照片等。
二、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具体内容1.选取测量区域:在开始摄影测量前,首先要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区域。
2.布设控制点: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在测量区域内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
控制点应该布设在易于识别、稳定性好的地方。
3.拍摄照片:在布设好控制点后,需要进行照片拍摄。
拍摄时需要注意照片的清晰度、曝光度等因素,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测量照片:拍摄完成后,需要对照片进行测量。
测量时需要借助专门的测量仪器,对照片中的控制点进行测量,从而得出测量结果。
三、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实施流程1.前期准备:包括测量区域的选取、控制点的布设、拍摄设备的准备等。
2.拍摄照片:在布设好控制点后,进行照片拍摄。
3.测量照片:拍摄完成后,对照片中的控制点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四、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重要性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保证外业工作的质量,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的来说,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是摄影测量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摄影测量外业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外业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f426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8.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摄影测量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摄影测量外业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技能,包括像控点布设、像片控制测量、航空摄影等。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像控点布设、像片控制测量等基本技能。
3. 了解航空摄影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像控点布设像控点布设是摄影测量外业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后续数据处理和成图精度。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像控点布设的基本原理,包括像控点类型、精度要求、布设方法等。
同时,我们亲自动手,在野外进行像控点布设,包括点位的选取、标桩的埋设、像控点的标志等。
2. 像片控制测量像片控制测量是摄影测量外业的关键步骤,它用于确定像片上的点位坐标和高程。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像片控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外业观测、内业计算、精度分析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像片控制测量的基本技能。
3. 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是摄影测量外业的重要手段,它能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
实习中,我们了解了航空摄影的流程,包括航摄计划、航摄实施、数据采集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航空摄影的注意事项,如气象条件、航线规划等。
四、实习过程1. 第一周:理论学习在第一周,我们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包括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原理、像控点布设、像片控制测量、航空摄影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摄影测量外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2. 第二周:实践操作在第二周,我们进行了实践操作。
首先,我们在野外进行像控点布设,学习了点位选取、标桩埋设、像控点标志等技能。
然后,我们进行了像片控制测量,掌握了外业观测、内业计算、精度分析等技能。
最后,我们学习了航空摄影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五、实习成果通过两周的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练掌握了像控点布设、像片控制测量等基本技能。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78b1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c.png)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摄影测量是一种利用摄影测量仪器对地面进行测量的方法,可以用于制图、测量、监测等领域。
摄影测量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两个阶段,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基本流程。
一、外业测量基本流程1. 布设控制点:在测区内布设控制点,控制点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2. 拍摄航空影像:使用航空相机或无人机等设备对测区进行拍摄,拍摄时应注意相机的参数设置和拍摄角度,以保证影像质量。
3. 采集地面控制点数据:在控制点上进行地面测量,获取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以便后续影像处理时进行校正。
4. 影像校正:将拍摄的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包括影像配准、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等步骤,以保证影像的几何精度。
5. 特征提取:根据需要,对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如道路、建筑物、水体等,以便后续制图和分析。
6. 制图:根据需要,将影像和控制点数据进行制图,生成各种地图产品,如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道路图等。
二、内业处理基本流程1. 影像预处理:对拍摄的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等步骤,以便后续处理。
2. 影像匹配:将不同角度或不同时间拍摄的影像进行匹配,以获取三维坐标数据。
3. 点云处理:将匹配后的影像生成点云数据,包括点云滤波、配准等步骤,以便后续处理。
4.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根据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包括插值、平滑等步骤,以便后续制图和分析。
5. 特征提取:根据需要,对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如道路、建筑物、水体等,以便后续制图和分析。
6. 制图:根据需要,将数字高程模型和特征数据进行制图,生成各种地图产品,如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道路图等。
总之,摄影测量是一种高效、精确的测量方法,其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基本流程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外业控制点作业方法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外业控制点作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5539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6.png)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外业控制点作业方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是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通过无人机航拍倾斜影像数据,可以高效地获取地面的三维几何信息。
而外业控制点的设置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准确性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外业控制点作业的方法。
首先,在进行外业控制点作业之前,要进行控制点的筹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控制点的布设区域、控制点数量、控制点的坐标精度要求等。
根据任务需求和测量精度的要求,确定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并制定控制点布设方案。
接下来,到现场进行外业控制点的实际布设。
在控制点布设区域内,根据设计方案,按照一定的间隔将控制点设置在地面上。
其中,应选取平坦、稳定、无遮挡物的地面,以便于后续无人机飞行和数据的后处理。
在实际布设过程中,可以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进行实时动态定位。
通过使用GNSS接收机,获取每个控制点的坐标,将其记录下来。
同时,还可以利用实时差分GNSS技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度。
此外,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外业控制点作业中,还可以采用影像匹配技术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通过使用特定的软件工具,对倾斜摄影测量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出控制点的坐标信息。
在控制点布设和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设置控制点的时候,要避开地貌起伏较大的区域,以保证控制点的稳定性。
其次,控制点应设置在视野范围内,避免存在遮挡物,以便于摄影测量的进行。
另外,要注意保证控制点与无人机摄影区域的充分重叠,以提高后续数据的精度。
最后,在外业控制点作业完成后,需对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检查和验证。
可以通过与已知标高点的对比,判断控制点的测量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发现有误差较大的控制点,需要进行重新测量和调整,以保证后续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外业控制点作业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在布设控制点和测量控制点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地貌条件、视野范围、控制点数量等因素。
摄影测量外业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外业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f9559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8.png)
摄影测量外业实习报告摄影测量是现代测绘技术的一种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摄影测量技能,我选择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摄影测量外业实习。
第一阶段:实习前准备在实习前,我主要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
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参加培训,我对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阶段:实习地点选定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需要选定一个合适的实习地点。
我与导师协商后,确定了一处城市建设项目的工地作为实习地点。
这个工地面积较大,涉及到建筑物的测量、地形地貌的测量以及地下管线的测量,非常适合进行综合性的摄影测量实习。
第三阶段:实习操作在实习开始后,我首先进行了现场勘测。
通过仔细观察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该工地的建筑物数量、尺寸以及地形地貌的特点。
然后,我使用了一台专业的摄影测量仪器,对该工地进行了航测照片的拍摄。
我按照导师的指示,选取了适当的拍摄角度和高度,并保证了照片的重叠度。
通过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获取到工地的三维坐标数据。
在拍摄完照片后,我开始进行数据的处理。
首先,我导入了所拍摄的照片到计算机中,并使用专业的软件对这些照片进行了校正和配准。
然后,我根据拍摄的照片和已知的控制点,进行了摄影测量的计算。
最后,我生成了该工地的三维模型图和地形图,并进行了精度验证。
第四阶段:实习总结通过这次摄影测量外业实习,我对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掌握了一些摄影测量仪器的使用技巧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并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实践操作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团队的配合和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复杂的测绘任务。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水平,还更加深入了解了摄影测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测绘专业的学生,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测绘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b1256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d.png)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
摄影测量是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它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来获取地面上的空间信息。
摄影测量包括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两个阶段。
外业测量是指在野外进行的实地测量工作,包括摄影、标志点设置和控制点测量等。
其基本流程如下:
1.准备工作:确定测区范围、调查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拍摄方案、准备必要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2.进行摄影测量:在现场进行摄影,拍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照片的拍摄角度、相机高度和拍摄顺序等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3.设置标志点:在摄影测量区域内设置标志点,以便后续进行控制点测量和内业处理。
4.控制点测量:在测量区域内设置控制点,用于校正摄影测量数据。
控制点的测量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进行,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5.数据记录与处理:将摄影测量数据和控制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生成测量结果和地图数据。
内业处理是指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地图产品和相关信息。
其基本流程如下:
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的照片进行校正、配准和去畸变等预处理工作。
2.三角测量:利用测量区域内的控制点,进行三角测量,计算出
各点的坐标。
3.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通过三角测量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4.图像匹配: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照片数据,进行图像匹配,生成三维模型。
5.地图制作:将三维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投影到地图上,生成地图产品。
总之,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是一项复杂的测量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工具,并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和地图产品。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课程标准(新)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课程标准(新)](https://img.taocdn.com/s3/m/664c1b1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6.png)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航空摄影测量外业》是中等专业学校或高职高专学校航空摄影测量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在航空摄影测量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航空摄影测量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测绘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城市建设测量等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中有着广泛应用。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包括哪些作业工序;掌握像片控制测量的方法及用GPS定位测量和常规测量的方法测像片控制点;影像判读及调绘的内容、方法;学会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外业的工作流程及方法等重点内容,为学生在毕业后能运用所学知识在一线进行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较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航空摄影测量作业的全过程。
以航测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航测内、外业的作业技能为重点。
学生修完本课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摄影测量及基础信息获取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航空摄影测量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航测像片的外业调绘方法,了解内业成图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航测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实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并及时安排课堂实习,才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理论教学: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删除部分实例,补充部分基础知识。
教法上多采用实例分析,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手段上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把难以表达的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加强直观教学。
实践教学:多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生成厂家和专业教师的联系,讲述无人机的航拍测量的实训知识。
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训。
该课程是实验性较强的课程,要通过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才能真正领悟体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航空摄影测量外业概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2.掌握航空摄影测量测制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成图理论及方法;3.掌握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影像判读的各种成像规律和识别标志;4.掌握GPS定位测量和常规测量测量像片控制点的方法;5.掌握影像图测图原理;6.掌握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中调绘的方法及工作流程;7.掌握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在像片控制、调绘和影像图测图方面的方法;8.掌握航测大比例尺测图生产的知识、方法。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d87545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d.png)
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摄影测量是一种基于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图像的测量方法,可用于获取地表地物的三维坐标、形状和表面特征等信息。
摄影测量工作通常包括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两个主要阶段。
以下是摄影测量的外业测量和内业基本流程:外业测量:1. 选取摄影测量区域:根据测量目的,选择适宜的摄影测量区域,并确定所需的图像分辨率和覆盖率等参数。
2. 拍摄航空相片或卫星遥感图像:使用航空相机或卫星遥感传感器,对测量区域进行拍摄,并确保拍摄的图像质量满足测量需求。
3. 建立地面控制点:在拍摄区域内,选取一些已知位置的地面控制点,并用高精度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以便在后续测量中进行像对准和三维坐标计算。
4. 进行像对准:根据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和图像中控制点的像点坐标,通过像对准技术,将相邻图像的坐标系对齐,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实施数字正射校正:将航空相片或卫星遥感图像进行数字正射校正,以消除地形起伏对图像的影响,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测量数据。
6. 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TM)计算:根据数字正射校正后的图像,通过遥感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出地形表面的高程数据,形成数字高程模型,为后续的三维坐标计算提供依据。
内业处理:1. 进行像点识别和测量:根据测量目的,选取需要测量的地物特征点,并针对每个点在相片中识别、测量其像点坐标。
2. 进行立体像对:通过像点的坐标和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出每个地物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并进行立体像对,得出地物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3. 计算地物形状和表面特征:通过三维坐标计算得出地物的形状和表面特征等数据,如高度、面积、体积等。
4. 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如制图、地形分析、城市规划等。
总之,摄影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运用多种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以获取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为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
太原理工大学摄影测量学-第九章摄影测量作业过程及外业工作
![太原理工大学摄影测量学-第九章摄影测量作业过程及外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0830b223fc4ffe473368ab92.png)
像控点布设的一般原则: 像控点一般按航线全区统一布点,不受图幅单位的限制; 布在同一位置的平面点和高程点,应尽量联测成平高点;
§2. 像片控制测量
一、像片控制点布设的基本要求
像控点布设的基本要求: 相邻像对和相邻航线之间的像控点应尽量公用,当不能公用时,则 须分别布点 位于自由图边(测区的边界线)或非连续作业的待测图边的像控 点,一律 布在图廓线外,确保成图满幅。 像控点尽可能在摄影前布设地面标志以提高刺点精度 点位必须选择在像片上的明显目标点,以方便转刺和立体观察。
编写设计书
摄
航空摄影
航测外业
影
像控点布设、测量
测
区域网加密
量
作
内业数字测图
业
制作正射影像
航测外业
外业调绘、编辑
流
程
资料整理
项目检查验收
§1. 摄影测量作业过程
一、摄影测量作业过程
摄影测量外业工作过程: 技术设计(Design) 准备工作及拟定作业计划(Preparation) 外业工作施测(Measurement) 外业成果检查与验收(Check and accept)
像片控制测量的布点方案:根据成图方法和成图精度在像片上确定航 外像片控制点的分布、性质、数量等各项内容所提出的布点规则。
全野外布点: 是指正射投影作业、内业测图定向和纠正作业所需要的全 部控制点均由外业测定的布点方案。 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全部在野外测定; 常用于特殊要求及特殊地形,或小面积测图时使用; 特点是精度较高、但外业作业量大,使用范围受限制。
非全野外布点(稀疏布点) 少量控制点在野外测定,然后在室内进行控制加密,即解析空中三 角测量法获得所需要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摄影及航外实习
任务书
黄河水院测绘系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航空摄影及航外实习任务书
1 实习目的
1.1 知识要求
1.1.1 了解
(1)摄影测量发展历史;
(2)航空及航空摄影的基础知识。
1.1.2 理解
航空摄影的过程及航空摄影测量的知识。
1.1.2 掌握
(1)飞行质量、摄影质量检查;
(2)像控点选刺与整饰;
(3)像片调绘及综合取舍原则;
(4)像片调绘程序及注意事项。
1.2 技能要求
(1)会使用立体镜进行立体观察,能按布设方案选刺像控点,并进行像控点整饰。
(2)能依据规范,使用GPS、全站仪进行像片控制测量。
(3)能依据规范、图式进行像片调绘。
(4)能按要求进行像片清绘
2 任务内容及要求
2.1 像片索引图的制作:
(1)索引图应反映摄区内全部像片资料情况。
索引图可以按分区或加密区域网的范围分幅制作,同一摄区内相邻索引图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重叠。
要求在索引图相关位置标注重叠度,并另纸书写重叠度计算书。
(2)索引图要确保能够辨认出每条航线的像片编号.
(3)索引图按A4纸张绘制。
(4)索引图内应注出具有标志性主要地物的名称。
(5)索引图要标注像片调绘、清绘的工作分工。
要求每人按6度重叠、3度重叠、2度重叠选刺像控点不少于6个点(按电算加密要求)。
每人调绘、清绘2张像片(纸)。
2.2 像片控制测量
2.2.1 像控点的布设
(1)布点方案
区域网布点、单航线布点、全野外布点
(2)布点要求
①航外像片控制点一般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重叠范围内。
②选用的像片控制点,其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辨别。
③布设的像片控制点应尽量能共用。
④航外像片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1cm(18cmx18cm像幅)或
1.5cm(23cmx23cm像幅)。
⑤航外像片控制点距像片的压平线和各类标志不小于1mm。
⑥立体测图时每个像对四个基本定向点离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不超过1cm,最大也不能超过1.5cm,四个定向点的位置应近似成矩形。
⑦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应大于3cm(18cmx18cm像幅)或4.5cm(23cmx23cm像幅);当旁向重叠过大,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应大于2cm(18cmx18cm像幅)或3cm(23cmx23cm像幅),否则应分别布点
⑧控制点在相邻航线上不能公用时要分别布点,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2cm。
⑨自由图边的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外。
2.2.2 像控点选刺
(1)应在所有相邻像片中选择影像最清晰的一张像片用于刺点。
(2)刺孔要小,但要刺透。
(3)同一控制点只能在一张像片上有刺孔。
(4)同一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只能有一个刺孔,不允许有双孔,以免内业无法判断正误。
(5)所有国家等级的三角点、水准点及小三角点均应刺点;密集时每幅图
应不少于一点。
2.2.3 像控点整饰
平高点、平面点、高程点整饰参照课本和规范要求执行。
2.3 像片联测
2.3.1 平面位置测量
(1)GPS-RTK测量
(2)三角形测量
(3)导线测量
(4)引点法
2.3.2高程测量
(1)水准测量
(2)三角高程测量
(3)GPS-RTK测量
2.4 像片调绘
(1)像片比例尺的确定:实地测量法、对比法、航高法
(2)像底点的确定及投影差改正
(3)像片调绘方法:对比法、实地核查法、综合法
(4)像片调绘综合取舍原则:参见规范
(5)像片调绘程序:调绘内容参见规范
(6)像片调绘注意事项
做到“三清”(站站清、天天清、片片清)“六到”(看到、走到、问到、量到、记到、绘到)。
2.5 像片清绘
像片清绘的一般要求
(1)调绘的内容及时清绘;
(2)清绘时各种地物的中心位置要准确,中心点、中心线应按图式规定绘出;
(3)正确运用图式符号;
(4)各地物符号之间的关系要交待清楚,合理反映地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物符号之间保持0.2mm的间隔;
(5)清绘中要做到不遗漏。
3 组织与人员安排
组建黄河水院工测0905、工测0906航外项目部
每项目部下设若干作业组,本人为组长,接边互检为检查员。
4 进度及计划
(1) 11月21日1~2节在JX8313开动员会。
(2) 11月21日~11月21日上午技术设计书编写。
(3) 21日下午~索引图绘制、重叠度和像片比例尺测算。
(4) 22日像控点选刺、转刺及整饰。
(5) 23日晚上像片联测方案图绘制。
(6) 24日像片调绘和清绘。
(7) 25日成果检查、整理、汇总、装订成册。
5 安全措施
按《测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做好出测、施测、收测的安全规定。
特别提醒看脚下的坑洼、障碍,空中的电线、危险物,严禁到河湖坑塘、沟渠水系边沿调绘(远离距离至少2米)。
实习期间必须3人结伴共同作业,绝对不允许下水游泳。
6 上交成果
(1)技术设计书
(2)像片索引图
(3)像控点选刺成果
(4)像片连测方案图
(5)像片调绘成果
(6)航外实习技术总结
(7)实习日志
(8)其它
7 检查评价
采用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程序进行质量控制
学生自查互评(作业组检查)、项目部专职检查、老师验收。
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从团结协作、执行劳动纪律、填写实习日志(还要填写工作日志附表,写出谁、何时、在何地与何人具体做什么任务,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处理的),从上交资料的齐全性、质量的优良性、成果美观性等对摄影测量外业实习给予定量评价。
(1)学生自查互评
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
评价时要客观、公正,起到激励、鼓励的作用。
(2)专职检查
在主任工程师领导下,各作业组检查员共同对每个成员的工作进行定量评价。
按3:4:3的比例评定优、良、合格等次,不允许出现不合格(返工直至合格)(3)教师评价及成绩登录
指导教师根据自评、专检的情况,评定最终等次。
对发现不能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个人或检查人员降低等次。
黄河水院测绘系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