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对外贸易措施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

生产
波 音 生产 不生产 -5,-5 0,100 空 生产 波 音 生产 不生产 -5,20 0,125
国政 企府 业可 获以 得采 战取 略措 性施 优帮 势助 本
总结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据 –绝对成本说 –重商主义 –比较成本说 –保护贸易学说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 –超保护贸易学说 –新要素贸易学说 –新保护贸易学说 –产业内贸易学说 –战略贸易理论
作为被收购方,汇源老总朱新礼曾表示,自 己并不是葬送民族品牌,“品牌没有国界, 没必要打上民族的烙印”,而卖掉汇源也不 是不负责的行为,只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使然, “企业当猪卖100年都没错”。
那么,要不要保护幼稚的民族企 业 ???
“名牌”背后的外资身影
外资在中国的食用油产业中已占优势地位,众多消费者所 熟知的品牌都有外资背景。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市场上流行的“金龙鱼”、“胡 姬花”、“鲤鱼”等食用油品牌同属一个公司———新加 坡益海嘉里集团。益海嘉里集团是由国内最大的大豆压榨 企业集团———益海粮油公司与最大的精炼和小包装油生 产销售集团———嘉里粮油公司合并而成,而益海粮油和 嘉里粮油同属同属新加坡丰益国际控制,丰益国际则受新 加坡郭氏(郭鹤年)家族控制。 而除了“金龙鱼”、“胡姬花”等品牌之外,“福临门” 虽为中粮集团控股,但其背后有美国ADM的影子,“鲁 花”的股权结构中亦有25%为益海嘉里集团所持有。
引 致 消 费
Y=bY+(X-M)
边际消费倾向 × 收入
Y-bY=(X-M)
1 1-b (X-M)

1
Y= =k,有Y=k(X-M)
1-b
要增加Y,就要扩大(X-M),即增加出口,减少进 口。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使Y成k倍增加

中英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Foreign trade law

中英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Foreign trade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英文对照)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04年4月6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4年4月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

第七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八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鼓励出口的措施

鼓励出口的措施

七、外汇倾销
概念: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扩大出口的措施, 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 价格降低而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了,提高了出口 商品的竞争力,从而起到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 的双重作用。
条件:1,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
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
政策
2006年6月22日,商务部公布将调整出口 退税,平均下调22%左右,主要涉及轻 工、纺织、冶金、钢铁、机械等资源密 集型产品,部分项目的退税甚至会取消, 新政策实施后,一批经营不善的中小企 业将面临倒闭的危险。
后果:一石四鸟
1,贸易顺差将减少。拥有价格优势的产 品减少。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
四、出口信贷
是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 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由该国的出口 信贷机构通过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商 进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通过担保、 保险或是给予其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 出口商支付贷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出口信贷发展的背景与方式
背景: 1、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2、银行更多的介入贸易; 3、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4、经济危机的影响。 形式:出口卖方信贷与出口买方信贷
(二)商品倾销的类型
(1)偶然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这种倾销通 常是指,出口国供给价格因生产波动而下降,其原因 可能是产量波动、技术变化、某种不可预见的需求波 动。
(2)掠夺性倾销(Intermittent or Predatory Dumping)。它是指以控制特定市场为目的、以明显 的低价进行销售,在排除了所有竞争对手后再提高价 格,牟取垄断利润的行为,它不仅意味着垄断,也是 保持垄断的工具。

第七章国际贸易措施关税壁垒

第七章国际贸易措施关税壁垒
• 目前,大多数国家对过境货物都不征收过境关税,而 只征收少量的签证费、印花费、登记费及统计费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国际贸易措施关税壁垒
二、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1.进口附加税
• 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是指进口国海关对进口的外国商 品除征收进口正税之外额外加征的关税以达到某种特定的 目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国际贸易措施关税壁垒
紧急关税
• 紧急关税(Emergency tariff)是为消除外国商品在短期内大 量进口对国内同类产品生产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而征 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 当短期内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时,一般正常的关税难以起到 有效的保护作用,因此,征收税率较高的紧急关税可以限 制进口,保护国内生产。
– 采用第三国价格
– 采用构成价格
• 三种确定正常价格的方法是依次采用的。
• 三种正常价格的确定方法仅适用于来自市场经济国家的 产品。
• 对于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西方国家选用替代国
价格,来确定其正常价格。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七章国际贸易措施关税壁垒
反倾销税
• 征收反倾销税有三个必要条件:
– 倾销存在
三、关税的作用
• 1.增加财政收入
– 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称为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
• 2.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
– 以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 税就是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
• 3.调节进出口贸易
– 在出口方面,通过低税、免税和退税来鼓励商 品出口;在进口方面,通过税率的高低、减免 来调节商品的进口
• 征收出口税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国际贸易政策 (2)

国际贸易政策 (2)

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倍数公式为: △Y=【△I+(△X一△M)】·K
其中: △Y——国民收入的增加额 △I——投资的增加额 △X——出口的增加额 △M——进口增加额 K——乘数
在△I与K一定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 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要缩小。
新贸易保护主义(70年代中期以后)
他主张关税水平应随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而变化,他 认为"凡是在专门技术与机器制造方面还没有获得高度 发展的国家,对于一切复杂机器的输入应当免征或征 收极轻的进口税,直到机器生产能与最先进国家并驾 齐驱为止"。"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器工业是工业的工 业,对国外机器的输入征收关税,实际上就是限制国 内工业的发展"。
口的贸易政策。
在产业政策下,企业的补贴来自政府,政府
有权控制和调节,政府为减少开支会促进企业提
高效率。
在关税等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下,
企业的收益来自市场,来自无数个不知 名的消费者,对此企业自然无所顾忌, 没有提高效率的压力。
对保护手段的选择还涉及到政府的
利益,选错手段常常成为不可避免的事

超保护贸易政策
27
(二)自由贸易的动态利益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竞争效应 规模经济 顺差与国民收入 文化思想的影响
28
保护贸易的理论依据
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 幼稚产业保护论 改善国际收支论 改善贸易条件论 增加政府收入论 民族自尊论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 保护就业论 外贸乘数理论 保护公平竞争论 社会公平论 国家安全论 战略性贸易保护论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即: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 作用;进口则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04年4月6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4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

第七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八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wmgl_07

wmgl_07

内容提要:
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 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 三、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特点 四、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
(一)对外贸易经营管理 是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和经营活动范围 进行规范而实施的管理。 (二)货物进出口管理, 是国家对进出口货物本身的管理,也就是国 家有关部门对进出境货物的实际管理。 (三)货物进出口环节管理 是指对货物进出口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配套环 节的管理。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的含义
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买卖双方达成交易 的进出口商品,由法定商检机构依法对其品 质、数量、规格,包装,安全、卫生、装运 条件等进行检验的活动。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由三个层次组成:
1,国家商检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各地商检机构 3,检验机构
图7—1:中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结构图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
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 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
重要货物外贸经营者资格管理 重要货物外贸经营者资格管理
外贸经营者资格管理 外贸经营者资格管理
国营贸易管理 国营贸易管理
指定经营管理 指定经营管理 货物进出口管理 货物进出口管理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实施经济手段 的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过程 实际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协调运用过程。经济 手段与行政手段充分的结合与密切协作,既可有 效地保证国家对外贸经济的统一领导,维护国家 的整体利益,又能保证微观个体的自主权,在经 济杠杆的作用下,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可促进我国对外 易持续稳定发展

第七章 国际贸易制度

第七章 国际贸易制度

入世后中国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 务

中国入世后享受的权利和义务
– 享受多边、无条件和稳定的最惠国和国民待遇,同 – – – –
时履行对其他成员方提供最惠国和国民待遇的义务 享受降低贸易壁垒后的权利,同时履行对其他成员 方降低贸易壁垒的义务 享受发展中国家的权利 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 享受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同时承担自由化的义务, 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义务
对外开放服务业-银行业
入世后5年内(2006) ,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 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进行限制的措 施。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 件与中资银行相同 允许设立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 贷业务,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 外资银行可在入世后5年内(2006)向中国居民个 人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允许外资金融租赁 公司与中国公司在相同的时间提供金融租赁服 务。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协定》,于1995年1月1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具有 国际法人地位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 根本宗旨是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具体目标有三个: (i). 尽可能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ii). 通过谈判推动自由化进程; (ⅲ).建立公平的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各国纠纷

对外开放服务业-商业

商业(不包括烟草)市场开放的具体时间表如下: 批发服务:2001年1月前,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占大多数股权,
届时,取消地域或数量限制; 2002年1月以前,允许外资拥有控 股权,允许在所有省会城市、重庆及宁波成立合资企业; 2003年 以前,取消企业股权及各种经济形式的限制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七章进出口管理政策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七章进出口管理政策

第七章进出口管理与政策第一节进出口管理概述¾进出口管理,是指以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政策规定为依据,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以及对内和对外政策需要出发,对进出口贸易活动实施的指导、监督、控制和调节。

¾我国的进出口管理,是国家通过制定有关法律与法规,运用汇率、关税、信贷等经济杠杆和采取经营许可、配额许可证等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的,是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和体现。

一、我国进出口管理的演变(一)单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制贸易管理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实行对外贸易统制,并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¾1950年12月《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进出口商品分四类管理:¾第一类是准许进出口类,各类外贸企业均可经营,但必须申领进出口许可证;¾第二类是统购统销类,由国家外贸公司专营;¾第三类是禁止进出口类,这类商品的进出口必须经过中央财经委员会的批准才能进行;¾第四类是特许进出口类,这类商品要经过中央贸易部特别许可才能进出口,并对经营进出口的厂商和外商进行登记管理。

¾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海关与对外贸易部合并,部分进出口管理职能交给了海关。

¾1953年11月,外贸部颁布了《进出口贸易许可证制度实施办法》。

¾设立了进口局和出口局,负责执行进出口贸易许可制度和签发进出口许可证,对全国外贸业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指导。

建国初期进出口管理的主要特点:¾对进出口实行严格的集中管制;¾管理方法单一,即全面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¾通过一系列全国性的外贸管理法令、法规,统一了全国的进出口管理制度。

¾1958年8月分布《关于对外贸易必须统一对外的决定》,执行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和集中统一经营的方针。

¾1959年至1978年,国营专业外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都是根据外贸部下达的进出口计划开展业务活动的,中央计划管理和行政命令成为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主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1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1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16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11.0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七号•【施行日期】2016.11.07•【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

第七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对外贸易政策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一)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按时期内对进出口进行打点的原那么、方针和办法手段的总称。

包罗以下几个因素:1.政策主体: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当局。

2.政策客体:贸易政策尺度、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4.政策内容:贸易政策涵盖的方面和内容5.政策手段:实施政策内容时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打点办法。

(二)目的1.市场目标:庇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物的出口市场;2.财产目标:庇护国内财产的开展,促进本国财产布局的改善;3资金目标: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堆集成本或资金;4.整体目标: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

5.其他目的(三)贸易政策的构成1.总贸易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比方中国1949-1978年之间实施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庇护贸易政策;1978中国提出鼎新开放,其贸易政策:开放型的适度的庇护贸易政策;比方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后有提出科技立国等2.商品和效劳贸易政策:按照总贸易政策、国内经济布局与市场供求状况针对不同商品和效劳别离制定政策。

3.国别、地域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按照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域政策。

如过去西方国家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与军事有关的科技产物就是这种国别政策的表达。

我国过去首先开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方国外对中国的兵器出口的限制等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底子类型国际贸易开展的历史就是自由贸易与庇护贸易政策交替开展与变化的历史,这两种政策既彼此对立又彼此依存和彼此转化。

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自由贸易程度与庇护贸易程度也有所不同,纯粹的自由贸易和庇护贸易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

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第七章论对外贸易

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第七章论对外贸易

第七章论对外贸易1 对外贸易的扩张虽然大大有助于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从而使享受品总量增加,但却不会直接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额。

一切外国商品的价值既然是由用来和它们交换的本国土地和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衡量的,所以,即使由于新市场的发现而使本国一定量的商品所能换得的外国商品数量增加一倍,我们所得的价值也不会更大。

如果一个商人购买一千镑的英国货物后,能够用它换得一定量外国商品,其在英国市场上的售价为一千二百镑,那么,他这样运用他的资本就可以获得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但他的利润以及他所输入的商品的价值都不会因为他所获得的外国商品数量更多些或更少些而增加或减少。

例如,无论他所输入的葡萄酒是二十五桶还是五十桶,只要一个时期的二十五桶和另一个时期的五十桶同样能卖一千二百镑,他的利益就不受任何影响。

在两种情形下,他的利润都只限于二百镑,或资本的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两种情形下输入英国的价值也是一样多。

如果五十桶葡萄酒的售价不止一千二百镑,这个商人的利润就超过了普通利润率。

资本就自然会流向这种有利的行业,直到葡萄洒价格下落,使一切都恢复原先的水平为止。

2 诚然,有人说,从事对外贸易的个别商人有时赚得的高额利润会使该国的一般利润率提高;而从其他行业中吸引资本来加入这种新而有利的对外贸易,会使价格普遍提高,因而使利润增加。

地位很高的一位权威学者曾经说;用以种植谷物,制造毛呢、鞋、帽等等所必需的资本减少,而需求维持不变时,这些商品的价格将提高得使农场主、制帽业者、毛织业者、制鞋业者和外贸商人一样得到更多的利润。

3 操这种说法的人有一点和鄙见相同,即不同行业中的利润有彼此一致,进退与共的趋势。

彼此的分歧点在于:他们认为利润的均等是由利润的普遍上升造成的,而我则认为受特惠的行业的利润很快就会下降到一般水平。

4 因为:第一,除非商品的需求已经减少,否则我不承认种植谷物,制造毛呢、鞋、帽等物所必需的资本将减少。

如果需求减少,它们的价格就不会上涨。

第七章 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第七章 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第七章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鼓励出口措施的主要种类极其作用,了解出口管制商品与种类。

【教学重点】鼓励出口措施的作用和措施: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外汇倾销自由港与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的基本形式出口加工区的类型及规定出口管制等第一节鼓励出口方面的措施(以讨论为主)一、出口信贷1.出口信贷的概念2.出口信贷的种类3.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1.担保的项目与金额2.担保对象3.担保期限与费用三、商品倾销1.倾销的概念2.倾销的类型四、外汇倾销1.外汇倾销的涵义2.外汇倾销的条件五、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六、其它措施1.外汇分红2.出口奖励证制3.复汇率制4.进出口连锁制第一节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境内划出的一定范围内,建筑或扩建码头、仓库、厂房等基础设施和实行免除关税等优惠待遇,吸引外国企业从事贸易与出口加工工业等业务活动的区域。

一、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自由贸易区:划在关境以外实施特殊贸易管理的区域。

在自由贸易区内,对进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

1、关税方面的规定对于允许自由进出自由贸易区的外国商品,不必办理报关手续,免征关税;少数已征收进口税的商品如烟、酒等的再出口,可退还进口税;进入自由贸易区的外国商品转运入所在国的国内市场上销售,即必须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

2、业务活动的规定以转口贸易为主,可以进行与之相关的一些经营活动:储存、展览、拆散、分类、分级、修理、改装、重新包装、重新贴标签、清洗、整理、加工和制造、销毁、与外国的原材料或所在国的原搏料混合、再出口或向所在国国内市场出售。

有些国家规定储存在自由贸易区内的外国商品不得进行加工和制造。

二、保税区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淮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内,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如要运进所在国的国内市场,则需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27
二是国别配额 。它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 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限额。 进口配额实施的原因: 1.与关税相比,配额的实施由于其是限制 商 品的进口量,或进口金额,因此在实施上和对进 口限制的程度方面更直接、更易于控制。 2.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只要进口的数量是确 定的,贸易就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
25
26
第二节
一、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配额
定义: 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 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 金额加以限制。 进口配额的分配 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全球配额。它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 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 商品进 口。主管机关按本国进口商的申请次序批给 一定的允许进口的数量或金额,直至发放完规定的全 部限额为止。
19



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政府关税收入:c+e 净福利效应: e -(b+d)
20
(六)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___关税的综合福利效应可以分大国/小国两种情形:
1. 小国情形:关税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 关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
府财政收入
33
(2)固定的受惠制
它是政府根据现有进口某种产品的企业在上
一年度在进口该商品总额中的比重,将固定的份
额分配给某些企业的 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但其问题是(I)政府不再有关税收入或拍卖许可
证的收入;(ii)这种方式带有某种垄断性,它意
味着,新增的企 业难以获得此种商品进口的特权。
因此这种分配方式不利于打破垄断,实现资源的
8

加强对外开放、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范围

加强对外开放、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范围

加强对外开放、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范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强对外开放、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范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外开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加强对外开放、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范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章: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路径。

通过与各国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还可以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并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是加强对外开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范围的重要意义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范围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外贸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国内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和范围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此外,通过扩大进口,可以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章:加强对外开放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外开放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可以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在开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以确保开放是有序进行的,并促进创新驱动型发展。

第四章:加强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加强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是深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可以拓展市场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区域合作也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第五章:加强对外开放与推动全球化进程加强对外开放与推动全球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补贴措施数量(1995-2008)
反补贴措施指向国分布(1995-2008)
讨论题
② 差价税
当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 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 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 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关税,叫做差价税。
(3)优惠关税
①“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
/2010-04/18/c_1241092.htm
1995-2008年中国出口在世界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 (%)
60 50 40 30 20 1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占世界反倾销立案总量的比例 占世界反倾销最终措施案件总量比例
价格进行适当的比较后确定的。 价格承诺:
指被控倾销商品的生产商和出口商与进口方主管 机构达成协议,出口商提高价格以消除产业损害,进 口方相应地中止或终止案件调查。
截至2009年,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 最多的成员,涉及4000多个品种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 于五矿、化工、轻工、纺织、机电、土畜产等行业。
③ 海关税则中的商品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CCCN) ◆《协调制度》(HS)
7.1.2 关税的主要种类
(1)一般关税 (2)特别关税 (3)优惠关税
(1)一般关税
① 进口税 进口国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分类:最惠国税(正常关税)和普通税 ② 出口税 出口国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出时,对出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③ 过境税 一国对于通过其领土运往另一国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3)关税的作用 增加财政收入 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调节进出口贸易
关税保护率有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两种。 有效保护率是征收关税所导致的该产品附加
价值增加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为:
E (V 'V ) /V
名义关税率与有效保护率并不一定完全相等。 实际上,大多数工业品的有效保护率都大大超过名 义保护率。
(2)特别关税
① 进口附加税 ② 差价税
① 进口附加税
进口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一般关税以外,再加征额外的 关税。主要包括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目的: ◆应付国际收支危机以及进口激增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的严重
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 ◆纠正外国商品倾销或由于享受补贴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 ◆对某个国家实行贸易歧视或报复等。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
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 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 场和工业。
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件是倾销、 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倾销是指产品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以低于 正常价值销售的行为。
◆目的: 打击对手、扩大市场 维持国内高价 推销“过剩产品” 扩大出口,赚取外汇 规模经济、差别定价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只约束具有专向性的补贴。所谓专向性,是指补贴只给 予一部分特定的产业、企业、地区。专向性补贴分为三类:
◆禁止性补贴(“红灯补贴”) 出口补贴(不包括农产品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可诉补贴(“黄灯补贴”) ◆不可诉补贴(“绿灯补贴”) 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
有效关税率举例
产品价格1200元,原材料成本900元 对同类产品征10%的关税,对原材料进口征5%的关税
1200 900
1320 945
V 1200 900 300
V (1200 110%)(900 105%) 375
ERP V ' V 375 300 25%
V
300
(4)关税的征收方法 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美国: 男式开司米羊绒衫 每磅征收从量税36.5美分,加征从价税15.5%
◆日本: 坯布 每平方米2.6日元或协定税率6.5%,选择高者征收
(5)海关税则 ① 海关税则的含义与分类 ◆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和说明 ◆关税税率表 ② 海关税则的分类 ◆按关税税率栏目的多少: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 ◆按制定者的不同:国定税则和协定税则
反倾销措施指向国分布(1995-2008)
反倾销措施发起国分布(1995-2008)
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 duty)
又称抵消税,是对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任何奖金或 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关于补贴: ◆补贴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 ◆政府提供了财政资助或任何形式的收入或价格 支持。 ◆补贴使产业或企业得到了在正常商业条件下不 能获得的利益。
倾销种类: 偶然性倾销 掠夺性倾销 长期性倾销 隐蔽性倾销
《反倾销协议》
倾销——不公平贸易作法 如造成损害,可采取抵制措施
GATT与《反倾销协议》 控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必要性与可控性
“正常价值” ◆按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 ◆按出口国向第三国正常贸易中的出口价格 ◆按结构价格
反倾销税的征收: 倾销幅度的确定:倾销幅度是对正常价值和出口
第7章 对外贸易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第7章 对外贸易措施7.1 关税措施 7.2 非关税壁垒 7.3 其他对外贸易措施
7.1 关税措施
7.1.1 关税概述 7.1.2 关税的主要种类 7.1.3 关税的经济效应
7.1.1 关税概述
(1)关税的含义 关税 海关 关境 关境和国境的关系
(2)关税的性质 ◆ 关税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 ◆ 关税属于间接税
连续4年成为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2009年中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 的反倾销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
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16起反 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直接涉及出口 金额126亿美元。
2010年第一季度,就共有10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9 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直接涉及中国出 口金额12亿美元。
《科托努协定》是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简称非加太集 团)77个成员国和欧洲联盟15国于2000年6月23日在贝宁首都科托努签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