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低沉舒缓,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
第贰章
通晓愁意
疏通愁意

悲愁哀伤的处添样子 加 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题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抵挡
忽暖忽冷,形容 气候变换无常
调养、休息
疏通愁意
菊花
枯萎殆尽
此 处 添
《醉花阴加标》 题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较探究
词名
意象
酒、黄花、秋 《醉花阴》 风、薄雾、浓
云、瑞脑

意境
处 添


轻烟袅袅、天题气初凉
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
静的意境
愁情
表达的只是离别
此 处 添 加 标 题


大雁
黄花
梧桐

意象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抒情意象
特点 寡淡 劲急 南飞 憔悴 凄凄 绵密
作用

处 象征浓重的愁情
添 加
标题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象征离愁、怀乡之思、物是 人非之痛
象征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 飘零的晚境
象征悲凉孤寂
象征愁思绵密
抒情手法
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升到最高潮。
文章主旨
这首词从早晨写到黄昏,通过描此处写秋日清晨的咋暖还寒 添 加
和秋日黄昏的丝丝细雨,天上的标题大雁、地上的的黄花等 景物,再现了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 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 之思。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1旧.丧时夫相之识痛。:北“雁雁南”归是,信词使人,也它是让从词北人方回流想落起当年和丈夫鸿雁传书 的南日方子,而如今,丈夫已逝,谁再给她捎信?她又捎信给谁呢?睹物思 人2,、雁传是信人使非者,。更大感雁绝曾望为和她悲和哀丈,夫增传添递了相词思人,心如中的无限凄凉。
今大2.雁故依国旧之而思收:信“人雁却过不也人”世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 方常常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 浓重的相思之情。
中期
1.世事反复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 败下阵来。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李清 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2.归来堂中读书乐,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俩在青州的“归来堂”猜书、斗茶。赵明诚撰写 《金石录》,李清照则陪伴身旁,心情舒畅,甘心终 老。在这期间 她完成了一件在词坛上有“补天”之 功的大事。为诗词之别首创界碑,写出了“别是一家” 的《词论》。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时所见 所闻所感,抒发了“我”(作者李清照)因 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心情。
词如生命 你的文字若不渗透你这个个体生命的个性、 思想、情感和灵魂,那么,文字就如同你的头皮 屑,没有带上你生命的温度与活力,它是死的, 只是一种代谢物。而好的文字,应当是作者生命 的延伸。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尼采谓以血书者 也”。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是“以血书”的。她将 生命个性、生活情趣、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入 词中,她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人生,集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国破家亡、民族之悲、身世之 感于一体,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都是她生命历程 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结论:“黄花” 孤独愁情的寄托。
二 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谈谈该意象有何特点。

《声声慢》上课优秀课件

《声声慢》上课优秀课件

02
间接抒情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延伸拓展
酒文化探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细雨
以声衬情 顿挫凄凉之感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秦观:《浣溪沙》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诗歌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
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感知质疑】
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听后思考

全词的诗眼是什么?
《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 ,写愁写悲写得最深。
直接抒情的句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意象)
写对联,赏意境
下联: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凄苦忧愁
结论: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 清,让人凄凄惨惨戚戚。忽寒忽暖季 节,最难调养安息。喝三两杯淡酒, 怎么抵得住晚上风急?正伤心的时候, 大雁过去了,它却是我旧日的相识。
菊花谢落,满地堆积,憔悴枯黄, 如今有谁还会来摘?守着窗户,一个 人怎么能捱到天黑?更加上细雨落在 梧桐叶上,到黄昏还点点滴滴不停息。 这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过雁
触景生情
秋风 交
淡酒
凄凉惨淡
情 梧桐
愁融
景 黄花
细雨
寄情于景
《声声慢》一词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有哪些妙处?
(1)词人直抒胸臆:这情形光景,一个“愁”字怎么 能概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 (2)“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 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 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引人深思。除了悲 欢离合的个人“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 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 痛。 (3)这个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 又把词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 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
整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声声慢》一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 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赏析这十四个字的妙处。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感受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声声慢》一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 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请赏析这十四个字的妙处。
作者简介
南 渡 后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此时李清照44岁,夫妻二人被迫 逃离故乡,仓皇南渡。二年后,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 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始终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生 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这个时期的作品多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闲愁离愁)
阴》 《一剪梅》
哀婉凄清、苍凉悲楚 《声声慢》《永遇
(浓愁哀愁)
乐》《菩萨蛮》
1103,与赵 明诚结婚
1129,丈夫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32,再嫁张汝 舟(渣男),离 婚,被判刑两年
1084 出生书 香门第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
什么可采摘的?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 怎么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 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呢?
9/4/2023
鉴赏探讨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 2.《声声慢》中,写词人看到大雁可以自如往返而感慨自己滞 流南方不能如愿的句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3.《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几?句,由景 入情,情景交融,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菊花当中,只能看着花 瓣枯萎凋零,联想自身,不禁黯然神伤。
• 4. 《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无奈、孤独、 纷繁不尽的思绪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 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深思愁情 ——愁的内涵:
1129,丈夫
丧夫之痛、孀居之悲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51,孑然一 身,悲苦离世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未来之忧
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颠沛流离之苦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词眼:
词人如何表现“愁”情?
任务二 讨论:词人如何表现“愁”情?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酒 三杯两盏淡酒
为什么是“三杯两杯淡酒”?为什么酒一定 要淡?烈酒,浓酒,浊酒,为什么不行呢?
明确:酒的性质,就是情感的性质,酒的 分量,就是情感的分量。
酒之淡;愁之重;风之疾。 引出下面的大雁:本来是用来抵挡晚来的寒 风的。虽然无效,抵挡不住,却因风而把李清 照的视觉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地上转向了天 空。
婉梧 的桐 寄一 寓种
悲 怆 凄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任务三:赏析语言美
思考:这几句包 含几层意思?在 用语上有什么特 点?起到了什么 作用?
任务一:自由诵读诗歌,疏通词意,并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什 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 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心情
心理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沉痛凄厉
清奠 的定 基了 调凄来自由外到内:哀婉、凄凉、愁苦
那么词人到底在寻觅什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话愁
以水喻愁,思绪万千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 行》) ——取水源源不断,极言愁长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 春》 ——取水承载力,言愁之重
话愁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写出了“愁”之广、 “愁”之多、“愁”之密
感悟:雁是离情别恨的寄托,思念音信的企盼。
意象分析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词人憔悴瘦损,无心堪摘,无人共摘。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②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杜甫《九日》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盛 花衰
乐景哀情 以花喻人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 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的苦痛。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经繁华、中遭丧乱、晚历凄凉
代表人物 典型意象
题材 艺术特色
对比分析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辛弃疾、陆游
李清照 、晏殊 、柳永、 李煜、秦观、周邦彦
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 风花雪月、才子佳人、 杰、 历史人物、高山大江等 梧桐芭蕉、杨柳细雨等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 题材单一:男女相思、离愁别绪、伤春
人民疾苦、个人抱负等
诵读提示: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和缓的语速
任务二:研读鉴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贰叁


李 清 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最擅长的还是词,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 称为“易安体”。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亦称“一代 词 宗 ” 。 代表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 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点点滴滴”是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只有“守着 窗儿”才能听到的声音,这“点点滴滴”只能让词人 更苦闷、更孤独、更凄凉。此句以声衬情,梧桐滴雨 的声音又从听觉上强化了悲剧色彩。这些点滴不是滴 在耳里,而是滴在了心里和孤寂的灵魂里。是对心灵 的敲击,哀婉悲凄愈发浓重。
意象总结
淡酒 晚风 过雁
象征“愁”;酒淡反衬愁浓;表晚年凄凉惨淡; 渲染渲染悲凉愁情;表词人独居凄惨; 象征离愁、音信之盼、怀乡之思、悼亡之悲(夫/国);
赏析总结作用(表达效果):
(1)音韵上,运用叠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徘 徊婉转,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节奏美; (2)感情上,层进式地揭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增 强感情力度,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3)结构上,为全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怎么写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继起:秦观、贺铸及旷世才女李清照。
词眼: 词作是如何渲染这种愁绪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24年度《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2024年度《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01
明确评价标准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完成作业的时间、准确性、创新性等方面,确保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02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8
2024/3/23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9
2024/3/23
体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2
2024/3/23
13
2024/3/23
李清照的词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词作,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
词中所表达的对人生、爱情、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对于现代社会人们关注内心世界、追求精神寄托具有重要意义。
彰显人文关怀
虽然时代变迁,但李清照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境和人生智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学习这些词作可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世界,提供情感寄托和人生指导。
启迪现代生活
14
2024/3/23
04
CHAPTER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比较阅读
15
2024/3/23
这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之一,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春游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分层次设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与《声声慢》意境相符的小诗或散文等。
个性化设计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多样化形式
27
2024/3/23

有效指导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

《声声慢》课件(26张PPT)

《声声慢》课件(26张PPT)
结论:过雁象征内心的哀伤凄苦。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残英满地。 “憔悴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 因忧伤而憔悴消瘦的容颜。
写了菊花已谢,无心采摘的郁闷情绪,笔 意深远,令人回味。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李煜《相见欢》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不管、不理会)
——温庭筠《更漏子》Fra bibliotek结论:梧桐是牵愁惹恨、悲凉的象征。
细雨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 绪相似。
以 声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
如愁。

—— 秦观:《浣溪沙》
显 凄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
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3. 颠沛流离,愁寂哀怨的夕阳岁月
第三个时期是李清照丧夫之后,此时的她国破家亡, 丈夫死去,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独自一人流离 异乡,人生的苦痛集于一身。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 有《声声慢》,此词写尽了她凄凉惨淡的晚景,也 见证了乱世离人的普遍心态。
之 感
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浓 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1.睹物思人,物是人非。2.国破家亡
故国之思。3.雁成群结队,自己孤寂冷清
黄花:菊花凋零,人也憔悴。 梧桐:牵愁惹恨的象征 细雨:哀伤愁丝的象征
词作中选取的意象均是表达愁情的,李清 照缘何而愁呢?

《声声慢》ppt课件(51页)(课件精选)

《声声慢》ppt课件(51页)(课件精选)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
诗谩有惊人句。九万
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摆脱现实苦
蓬舟吹取三山去!
恼,向往自
由,
课件在线
14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
南后渡两前个:时期——
内容——闺怨离愁 (少女、少妇)
词风——清丽婉约
南渡后:
内容——悼亡怀旧之 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课件在线词风——凄婉哀怨15
李清照因为那首著名 的《声声慢》被人们 所铭记,由此她被当 作了愁的化身。当我 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 嚼她的愁情时,才发 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 代文学史中,特立独 行、登峰造极的女性 只有她一人。
——李璟《摊破浣溪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细雨:哀伤﹑愁丝的象征
课件在线
细 雨
雨滴梧桐,
敲碎人心。35
这 次
气候冷暧不定之可伤
第 ,
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
怎 一
雁声过耳之可伤


懒摘黄花之可伤

日长难熬之可伤


雨滴梧桐的凄凉
课件在线
36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悲凉愁情
课件在线
29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课件在线
30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 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 之感。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 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 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 心。——亡夫之痛
课件在线
3

《声声慢》ppt课件30张

《声声慢》ppt课件30张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请您欣赏
励志名言
The best classroom in the world is at the feet of an elderly person.
世界上最好的课堂在老人的脚下. Having a child fall asleep in your arms is one of the most peaceful feeling in the world. 让一个孩子在你的臂弯入睡,你会体会到世间最安宁的感觉. Being ki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right. 善良比真理更重要. You should never say no to a gift from a child. 永远不要拒绝孩子送给你的礼物. Sometimes all a person needs is a hand to hold and a heart to understand. 有时候,一个人想要的只是一只可握的手和一颗感知的心. Love ,not time,heals all wounds. 治愈一切创伤的并非时间,而是爱. Life is tough,but I'm tougher. 生活是艰苦的,但我应更坚强.
总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 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 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 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 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 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No Image
教师总结
李清照(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生于书香 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
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 作者 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 生平 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公元 1127 年,北方金兵攻破汴京,李
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
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No Image
李清照词以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南渡前: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新明快
南渡后:悼亡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哀婉凄凉
No Image
词学概况
二、品味“愁”情 No Image
(一)怎样写愁:找出抒情的诗句、或
意象。
1、直接写愁
直抒胸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间接写愁
No Image
声声慢 李清照
齐 声 朗 诵 , 寻 找 意 象 No Image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No
一、Image 通读全文:名家范读,学生自由朗诵
思考: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本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二、品味“愁”情 No Image
(一)怎样写愁:找出抒情的诗句。

《声声慢》精品课件

《声声慢》精品课件

——杜甫《九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
黄花喻容颜憔悴 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赏析诗歌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赏析诗歌
为何说是“淡酒”?
“淡”是主观感受,是与“浓”相对而言的,如果觉得酒 淡,那什么是“浓”的呢?结合语境,课知,词人意在突出愁 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一个 “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是何等凄凉惨淡。
赏析诗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酒。——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赏析诗歌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雁”象征离愁
赏析诗歌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语言特色
无疑而问的反诘句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强化感染力之需要。 使读者直接变成了词人倾诉的对 象与情感的共同体验者,从而产生 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四个反诘句 的推力,把愁苦凄凉的情感渐次推 向高潮,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情感 冲击波,产生了直逼人心的审美力 度。

《声声慢》ppt课件17张

《声声慢》ppt课件17张
细雨 连绵不绝
2.“梧桐”象征了什么?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 拔时,她发出了绝望的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 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词中出现的意象有:__酒___、 __风___、__雁___、_黄__花__、_梧__桐___、_雨____
• 找出每个意象在词中的特点,并联系学过 的相关诗句,概括其象征义。
酒风
思考: 1.这杯酒的味道如何?风是 什么样的风?
淡酒 急风
2,.为何觉得Βιβλιοθήκη 味淡?借酒浇愁,不是酒淡而是愁绪太浓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此句是如何抒写愁情的?好在哪里?
这七组叠字是怎样从多角度抒写愁情的?
寻寻觅觅
动作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肃杀
凄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情
凄然寡欢 惨然不乐
• 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这七组叠词 朗读起来,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 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 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 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 味无穷。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题目
• 声声慢,词牌名,又名“胜胜慢”“ 人在楼上”“寒松叹”等。
• 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 愁苦忧思题材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诗词内容解析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知识拓展:相关诗词作品欣赏•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女性文学形象比较•课堂互动环节•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目录CONTENTS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生平及创作风格《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

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有人则认为此词是别后相思之作,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李清照南渡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和痛苦。

她的词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由前期的清新明快转变为后期的沉郁凄婉。

《声声慢(寻寻觅觅)》正是这种转变的代表作之一。

该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

该词不仅在宋代广为流传,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诗词内容解析与赏析全文朗读及录音欣赏全文朗读播放《声声慢(寻寻觅觅)》全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录音欣赏播放名家朗诵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录音,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朗诵,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南渡后
多悲叹身世,表现为思 夫、思乡、思国
《声声慢》
凄婉 哀怨
诵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乍zhà暖还huán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zhǎn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cuì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
知人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有“
”之称。善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
辑本。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
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
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
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
——李清照《一剪梅》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黄花”是憔悴甚至干枯的菊花,无人怜惜, 也是作者自喻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2.“有谁堪摘”:反问,人不摘花,花自当枯萎, 待花已损,则欲摘不堪摘了。强调无人可摘,怀 人伤己,表达作者孤寂之情。 不明确的失落变成明确的伤感,时间如此快,年 华在不知不觉正中都憔悴凋零了。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 瘦。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个中滋味 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 1.《声声慢》中“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 ”
几句,首用叠句,惨无戚一戚愁字,却极言愁绪,不仅描写了诗 人寂寞的心情,也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 2.《声声慢》中,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
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在南渡后词人心情的词句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 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 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怎一个愁字了得
急风
旧雁 渲染
黄花 梧桐 交融

雨交
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 漂泊之苦 独居之凄 年华之哀
意境:凄清悲凉
身世之悲痛

(意境)
直接抒情 (词眼)
间接抒情 (意象)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 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 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 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 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 令。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 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9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9张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 、凄苦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赏读诗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
请同学们思考下,这首词一共写了李清照几 多愁?
只见一行大雁向南飞去,我正伤心不已,偏又认出 ,它们是我旧时相识的信使。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庭院里黄菊花遍地盛开, 唯独我憔悴瘦损,面色苍白 ,如今谁还有心思游赏采摘 ?
守着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守着窗户,独自坐着, 怎么才能熬到天黑下来?
绵绵细雨落在梧桐叶上 ,直到黄昏降临,仍然 淅淅沥沥。
此情此境,用一个“愁 ”字又怎么说得尽呢?
赏析诗歌
按照鉴赏词作的顺序,我们先来找“词 眼”,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呢? 愁 那么这“愁”是怎么抒发出来的呢?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
• 直接抒情 • 间接抒情(意象)
直接抒情的句子:
语言特色
仄声韵脚的使用
这首词每句末字“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均 为入声字,押仄声韵,这是李清照对《声声慢》曲调创造性的变革。
原《声声慢》曲调,韵脚押平声韵,调子较徐缓。改押仄声韵后,节 奏变为急促,字调压抑沉降。
这种韵脚上的创造性变革独具匠心,其妙处有二:一是使原来曲调由 舒缓平直变为连续急促陡落的坡度;二是曲调变急变促后适宜于表现哀 惋凄厉之情调。
人生之幸 书香门第富贵家 情投意合如意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
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
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
2021/3/9
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
艺术成就。
3
公元1101年,李清照
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
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 ,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 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 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 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 “志同道合”、“相敬如 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 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
2021/3/9
4
靖康之变后,44岁
的她和心心相印的丈夫
赵明诚被迫从北方逃难
到江南,1129年8月,赵
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
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
继续辗转流离于江南,
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
苦,在辗转流离中度过
凄苦的晚年,一个人在
2021/3/9
孤独中去世。
5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试
25
, ,
梧梧 桐桐 一一 种种 悲凄 怆凉 凄悲 婉伤 的的 寄象 寓征
2021/3/9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 牵愁惹恨的象征。
2021/3/9
17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 数。 ——欧阳修《蝶恋花》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 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百花。
——朱自清《荷塘月色》
2021/3/9
18
鉴赏探讨
淡酒
写 了
借 六

秋风 秋雁
黄场 花景 堆: 积淡 、酒 守消 着愁
2021/3/9
22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 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2021/3/9
23
雁 思念之情
雁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一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种种 怀离
——晏殊《浣溪沙》 古 情 伤别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情 恨
楼。
——李清照《一剪梅》
的的 寄希 托望
。。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象征悼亡、怀乡
之思 2021/3/9
24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
2021——
李 清 照
2021/3/9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
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
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 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 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 之内涵。
2
走近李清照:
(1084-1155) 1、字:漱玉, 2、号:易安居士 3、籍贯:山东济南人 4、派别:宋代婉约派代表 词人 5、作品集:《漱玉词》
2021/3/9
15
直接入愁:开头几句有什么作用?
2021/3/9
16
直接入愁:开头几句有什么作用?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极组富叠音字乐无美一,愁音字韵,上却徘字字徊含婉愁转,,声由声外是而愁。内,感 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2021/3/9
酒酒 ,, 一一 种种 溢浓 满郁 凄情 凉义 哀和 伤相 的思 落的 寞幽 。愁
。 2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苦多。
——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021/3/9
11
鉴赏探讨
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 己的“愁”的?
一、直接写愁(直接抒情)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二、间接写愁(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2021/3/9
13
直接入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寻觅什么?为什么而寻觅?寻觅的 结果如何?)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 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10
朗读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集体朗读 个体朗读 听录音朗读 在集体朗读
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
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
感觉中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冷清,更有
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
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2021/3/9
14
寻寻觅觅 (动作)
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 递
冷冷清清 环境冷清 心境清冷
(结果)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奈 进
26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 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比较其不同的愁绪。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 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明快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 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
,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2021/3/9
6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 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景 抒 情
黄花 找 窗 、 儿秋 、风
雨劲
出 打 吹
梧、
梧桐 意 桐 过
细雨
象 雁
南 飞
)
(
2021/3/9
20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 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 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内心 是何等的愁苦。同学们还能想 到其他写酒的诗句吗?
2021/3/9
7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021/3/9
8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 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 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021/3/9
9
——
李 清 照
202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