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产业链模式研究.doc

合集下载

汽车行业产业链趋势

汽车行业产业链趋势

汽车行业产业链趋势汽车行业产业链趋势引言汽车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汽车设计、制造到销售、维修等多个环节的产业链。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汽车产业链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从汽车设计、制造、销售、维修等方面,对当前和未来的汽车行业产业链趋势进行探讨。

一、汽车设计1.1 智能化设计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汽车设计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人工设计逐渐被辅助设计系统取代,设计师可以通过智能化软件进行更快、更准确的设计。

此外,智能化设计也包括了车辆的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使车辆更加符合人类的使用习惯和舒适度。

1.2 绿色化设计环保意识的增强促使汽车设计趋向绿色化。

使用更环保的材料,采用更高效的动力系统,减少废气排放和资源消耗已成为汽车设计的重要指标。

绿色化的设计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还能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满意度。

1.3 定制化设计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增加,推动汽车设计向定制化方向发展。

个性化设计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定制化设计也有助于提高产业链上游的利润空间,增加汽车制造商的竞争优势。

二、汽车制造2.1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使生产过程更加智能、高效和灵活。

传统的汽车制造流程将被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智能制造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和质量风险,实现更灵活的生产调度。

2.2 车联网与智能网联车车联网与智能网联车已成为汽车制造的热点领域。

通过将车辆与互联网连接,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车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出行方式和服务。

智能网联车不仅可以提高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智能互联的功能。

2.3 新能源汽车制造随着环保意识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制造正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工艺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差异,需要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汽车行业产业链与价值链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产业链与价值链分析报告

整车制造
将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汽 车,涉及冲压、焊接、涂 装、总装等工艺流程。
销售与售后市场
负责汽车的销售和售后服 务,包括经销商网络、维 修保养、配件销售等。
零部件供应商
发动机与底盘供应商
01
提供汽车核心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等。
电气系统供应商
02
提供汽车电气系统,如电池、电机、电控单元等。
生产与制造
涵盖汽车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等环节,是 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营销与销售
包括市场推广、品牌建设、渠道管理、销售 活动等环节。
售后服务
包括维修保养、配件销售、汽车金融等服务 ,是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研发与设计
产品规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产品发展战略和 规划。
概念设计
根据产品规划,进行汽车外观、内饰等方面的初 步设计。
提升品牌价值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原材料价格波动
汽车生产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如钢铁、铝等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产 生影响。
国际贸易环境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对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带来挑战,如关 税、贸易壁垒等。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电动汽车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将得到 显著提升,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汽车玻璃、座椅等其他零部件供应商
03
提供汽车辅助部件,如玻璃、座椅、照明系统等。
整车制造
工艺流程
汽车制造涉及冲压、焊接 、涂装、总装等工艺流程 ,每个流程都有严格的质 量控制标准。
质量控制
整车制造过程中需进行严 格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以 确保汽车性能和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究报告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着长期迅速增长的机遇。

最新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率将达到30%,其中中国的普及率可能超过40%。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份额的主导力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要通过整合、创新和扩展来不断优化。

产业链中最重要的是电池,也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最大贡献因素。

此外,电池容量和性能也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竞争力。

因此,电池生产合作关系和技术创新成为产业链中关键的一环。

据国际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分析师表示,随着石油价格的回升和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逐渐降低,电动汽车将在2025年达到价格可接受,并在2038年达到成本竞争优势。

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2025年左右获得价值并实现浪潮。

当电动汽车普及时,车辆和充电设施的互通性也将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应该在制定标准和安全方面发挥作用,以确保充电设施的互操作性。

尽管目前的充电设施数量已经不断增加,但在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方面仍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在相对慢速的充电方式之外,将建立快速充电站也是一项重要的投资。

专家认为,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预测,整个产业链将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尤其是在电池领域,厂商研发新技术,确保高性价比和长寿命,是带领产业更快发展的关键。

此外,需要强化车辆和充电设施的互通,以确保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能够轻松找到合适的充电设施,并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更加愉快。

总之,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面临着不断增长的机遇。

然而,产业链中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并实现普及。

(整理)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

(整理)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

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模式分析一、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概述汽车产业链相对较长,其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图5)。

以汽车整车制造业为核心,向上可延伸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以及和零部件制造相关的其他基础工业;向下可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此外,在汽车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完善的支撑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试验研究开发体系、认证检测体系等。

如果从利润的构成来看,在成熟的国际化汽车市场中,一般零部件采购供应链占1/5,整车制造链占1/5,服务贸易(物流、贸易、金融)占3/5。

图5:汽车产业链结构(一)整车制造业整车制造企业,一般只从事汽车总装及车身制造,其他则由专业零部件制造企业生产,包括总装、冲压、焊装、油漆四大工艺。

对于汽车轮胎、橡塑件、汽车玻璃、蓄电池等生产部门,习惯上称为相关行业部门,其主要构成如图6所示。

图6:汽车制造业构成(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的种类名目非常多,一般情况,载货汽车的零部件总数达到7000个~8000个,而轿车的零部件总数更多,达到1万个以上。

在一辆汽车总成本中,零部件成本要占到70%~80%。

如果我们从汽车零部件的使用材质、使用用途、结构功能、科技含量等方面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零部件按材质分类,可分为金属零部件和非金属零部件。

目前,金属零部件所占比重约60~70%,非金属零部件约占30~40%,其中塑料零部件占到5~10%。

从发展趋势来看,金属零部件比重逐渐下降,塑料零部件逐渐增加。

2.按零部件使用用途分类,可分为汽车制造用零部件和汽车维修用零部件,各自所占比重决定于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以及汽车维修量的多少。

从世界总的状况来看,两类零部件的大体比例为80:20。

3.按零部件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发动机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般用品、装载工具等)。

各自所占比重,因车型不同而定(附件三)。

以一日本统计资料为例,各类的构成如下表。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布局与调整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布局与调整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布局与调整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汽车制造是一个典型的产业链条,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销售的整个过程。

产业链布局与调整对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布局与调整,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趋势。

一、产业链布局与调整的意义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布局与调整是指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和适时调整,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正确布局和灵活调整产业链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业链布局与调整的主要环节1. 原材料采购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环节是汽车产业链的起始环节。

企业应该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供应的及时性。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 零部件生产汽车生产离不开大量的零部件供应,企业可以选择自主生产或外包生产的方式来满足需求。

自主生产可以确保质量和交货周期的控制,但需要更大的投资和管理成本。

外包生产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也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3. 组装与制造汽车组装与制造环节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企业应该建立高效的生产线和生产技术体系,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关注工人的技术培训和员工福利,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4. 销售与服务销售与服务环节是产业链中的最后环节,也是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环节。

汽车企业需要开设专业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客户服务。

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推广汽车文化,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

三、产业链布局与调整的影响因素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产业链布局与调整的基本依据。

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调整产品结构和布局策略。

例如,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汽车企业应该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三:汽车租赁行业资料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三:汽车租赁行业资料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三:汽车租赁行业2016年9月汽车租赁行业分析报告一、汽车租赁行业主要经营模式1.特许经营模式汽车租赁行业“小的死,大的强”的必然发展趋势下,将产生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租赁行业龙头企业,比如神州、一嗨等。

其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车型及数量配置、价格变动体系、服务内容、客户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软硬件配套设施等方面将成为行业标准。

此模式主要适用于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品牌知名度、较大经营规模,经营实力较强的大型汽车租赁企业。

特许经营模式是汽车租赁企业经营模式的主流,能够使企业实现规模化、区域网络化经营。

(1)特许经营模式,实现企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对全国主要城市中、小型汽车租赁企业的考核和评估,挑选具有一定经营能力/潜力、市场辐射能力/潜力的中、小型企业,作为企业发展特许经营网点的对象,制定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模式,统一业务运作规范、统一品牌及形象、统一服务标准,实行特许经营。

图表1:特许经营方式中租赁企业与特许经营店的职责租赁公司履行的职责特许经营店履行的职责①选择特许经营的候选人并签署特许经营协议。

②与特许经营店保持日常工作的联系和信息沟通。

③在特许经营店建立统一的业务运作流程,监督特许经营店的业务运作和形象标准是否统一规范。

①特许经营店必须加入租赁公司的业务网络,严格按照租赁公司对网络的业务准则和规范运作。

②特许经营店有责任将客户下一次的租赁信息通过租赁公司的全球联网的业务服务系统传递给其他服务点。

③特许经营店要及时上报业务统计报④负责对特许经营店的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不断改进和发展服务网点的服务质量。

⑤负责中心帐目业务流程并进行监控。

⑥代表特许经营店出席各种咨询会议。

表和财务报告。

并与公司总部保持经常性沟通和联系。

④按时交纳特许经营权使用费。

(2)特许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区域网络化经营通过在各地建立特许经营店,实现在不同区域的网络化经营,实现市场的拓展。

通过区域网络化经营实现向用户提供本地租车异地还车服务——方便、快速地为客户提供租赁服务,使客户在预定、租用、归还结算等各个环节都得到最大的简化和方便。

汽车领域产业链

汽车领域产业链

汽车领域产业链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汽车产业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涵盖了从零部件制造到整车装配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庞大而发达的产业。

汽车领域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零部件制造、汽车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零部件制造是汽车产业链中的第一环节。

这一环节包括了引擎、变速器、轮胎、车灯、座椅等各种零部件的制造。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种零部件都将被安装在车身上,最终组成一辆完整的汽车。

汽车的性能和品质直接取决于零部件的质量和制造工艺,因此零部件制造环节至关重要。

汽车制造是汽车产业链中的第二个环节。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各个零部件将被组装在一起,最终形成一辆完整的汽车。

汽车制造包括车身制造、车漆喷涂、装配等各个环节。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每辆汽车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销售和售后服务是汽车产业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汽车制造完成后,汽车将被销售到各个销售渠道,包括4S店、经销商等。

销售环节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一个环节,因此销售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销售技巧,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汽车。

售后服务也是汽车产业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养、更换零部件等各种服务,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汽车产业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中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每个环节都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努力,才能最终生产出高品质的汽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汽车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整个汽车产业的进步,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篇示例:汽车行业产业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的广泛领域包括汽车设计、材料研发、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整个产业链环环相扣,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共同构建起汽车产业的完整生态系统。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

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新能源汽车不仅代表着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更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

要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对其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全面的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和零部件制造。

原材料方面,锂、钴、镍等矿产资源是生产动力电池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对这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以锂为例,其价格的波动对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为了保障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全球矿产资源市场,加强与资源国的合作,提高资源自给率。

在零部件制造领域,动力电池无疑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技术不断创新。

主流的电池技术包括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它们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各有优劣。

一些领先的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

同时,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核心零部件,上游产业还包括电子元器件、汽车芯片等。

在当前全球芯片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汽车芯片的供应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汽车厂商和芯片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芯片技术的研发和产能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的中游产业主要是整车制造。

传统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同时,一批新兴的造车势力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也迅速崛起,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技术,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整车制造环节涉及到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复杂的工艺流程,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在生产过程中,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工厂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探究汽车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

探究汽车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

探究汽车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汽车行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它涉及到众多相关产业,如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销售服务等。

这些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是促进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探究如何实现汽车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

1. 建立协同互动的平台首先,汽车行业需要建立一个协同互动的平台,以促进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

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产业协会、论坛、技术交流平台等。

通过这些平台,各个环节可以了解彼此,沟通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这样可以真正实现汽车行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2. 加强科技创新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借助科技创新的推动。

各个环节要注重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汽车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倡导协同创新,鼓励各个环节之间共享技术、资源和信息,避免重复投入和浪费,提高汽车行业产业链对于外部的关联效应。

3. 建立优质供应链汽车制造依赖于供应链的支持。

优质的供应链是汽车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核心。

汽车制造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供应商管理。

只有建立起高效、有保证的供应链,才能确保汽车制造的高品质和高效率。

4. 推动汽车行业国际化汽车行业是全球性的产业,在这个领域推动国际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汽车行业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来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通过合作与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拓展扩大市场,从而提高汽车行业的整体效益。

5. 倡导环境友好型发展汽车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环境保护。

汽车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所有环节都应该积极倡导环境友好型发展,采取绿色、环保、低碳的生产方式。

逐步推进能源的可再生和可持续发展,并将环保作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总之,汽车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建立协同互动的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优质供应链、推动国际化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等方面入手。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汽车行业汽车产业链优化

汽车行业汽车产业链优化

汽车行业汽车产业链优化第1章汽车产业链概述 (4)1.1 汽车产业链定义及组成 (4)1.2 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4)1.3 汽车产业链优化的重要性 (4)第2章汽车产业链上游分析 (5)2.1 零部件供应商市场分析 (5)2.1.1 零部件市场概述 (5)2.1.2 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分析 (5)2.1.3 零部件市场发展趋势 (5)2.2 原材料供应商市场分析 (5)2.2.1 原材料市场概述 (5)2.2.2 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分析 (5)2.2.3 原材料市场发展趋势 (5)2.3 汽车产业链上游技术创新与趋势 (5)2.3.1 技术创新概述 (5)2.3.2 零部件技术创新分析 (6)2.3.3 原材料技术创新分析 (6)2.3.4 汽车产业链上游趋势分析 (6)第3章汽车产业链中游分析 (6)3.1 汽车制造商市场分析 (6)3.1.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6)3.1.2 市场竞争格局 (6)3.1.3 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 (6)3.2 汽车组装与制造技术 (6)3.2.1 汽车组装技术 (6)3.2.2 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6)3.2.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7)3.3 汽车产业链中游的竞争格局 (7)3.3.1 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7)3.3.2 企业竞争策略 (7)3.3.3 政策环境与行业壁垒 (7)3.3.4 国际竞争与合作 (7)第4章汽车产业链下游分析 (7)4.1 汽车销售市场分析 (7)4.1.1 销售规模与增长趋势 (7)4.1.2 销售结构分析 (7)4.1.3 市场竞争格局 (7)4.2 汽车后市场服务概述 (7)4.2.1 维修与保养市场 (7)4.2.2 汽车零部件市场 (8)4.2.3 汽车用品市场 (8)4.3 汽车产业链下游的商业模式 (8)4.3.1 传统汽车销售模式 (8)4.3.2 互联网汽车销售模式 (8)4.3.3 汽车金融与租赁市场 (8)4.3.4 汽车后市场服务模式创新 (8)第5章汽车产业链优化策略 (8)5.1 汽车产业链协同优化 (8)5.1.1 优化产业链内企业合作关系 (8)5.1.2 构建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 (8)5.2 汽车产业链垂直一体化 (9)5.2.1 垂直一体化概述 (9)5.2.2 垂直一体化优化策略 (9)5.3 汽车产业链水平一体化 (9)5.3.1 水平一体化概述 (9)5.3.2 水平一体化优化策略 (9)第6章供应链管理优化 (9)6.1 供应链管理概述 (9)6.2 供应链采购优化 (9)6.2.1 采购策略优化 (9)6.2.2 采购成本控制 (10)6.3 供应链库存优化 (10)6.3.1 库存管理策略 (10)6.3.2 库存协同管理 (10)第7章汽车产业链技术创新 (11)7.1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 (11)7.1.1 电池技术突破 (11)7.1.2 驱动电机技术进步 (11)7.1.3 电控系统技术创新 (11)7.2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 (11)7.2.1 智能驾驶技术 (11)7.2.2 智能网联系统 (11)7.2.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1)7.3 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 (11)7.3.1 新材料应用 (12)7.3.2 结构优化与设计创新 (12)7.3.3 制造工艺改进 (12)第8章汽车产业链政策与环境分析 (12)8.1 政策对汽车产业链的影响 (12)8.1.1 政策背景与现状 (12)8.1.2 政策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 (12)8.1.3 政策对产业链优化的作用 (12)8.2 环境保护与汽车产业链优化 (12)8.2.1 环保政策对汽车产业链的影响 (12)8.2.2 绿色制造与汽车产业链 (12)8.2.3 环保技术创新与汽车产业链优化 (13)8.3 汽车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13)8.3.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应用 (13)8.3.2 汽车产业链绿色供应链建设 (13)8.3.3 产业协同与汽车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13)8.3.4 汽车产业链未来发展趋势 (13)第9章汽车产业链风险与挑战 (13)9.1 汽车产业链上游风险分析 (13)9.1.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3)9.1.2 供应商依赖风险 (13)9.1.3 技术创新风险 (13)9.2 汽车产业链中游风险分析 (13)9.2.1 产能过剩风险 (14)9.2.2 竞争压力风险 (14)9.2.3 政策法规风险 (14)9.3 汽车产业链下游风险分析 (14)9.3.1 消费需求下降风险 (14)9.3.2 经销商网络风险 (14)9.3.3 售后服务风险 (14)9.3.4 二手车市场风险 (14)第10章汽车产业链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14)10.1 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发展 (14)10.1.1 全球汽车产业链现状分析 (14)10.1.2 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发展趋势 (14)10.1.3 我国汽车产业链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机遇 (14)10.1.4 推动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14)10.2 汽车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14)10.2.1 数字化技术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应用 (15)10.2.2 汽车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趋势 (15)10.2.3 数字化转型对汽车产业链的影响 (15)10.2.4 促进汽车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15)10.3 汽车产业链绿色化发展 (15)10.3.1 绿色发展理念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应用 (15)10.3.2 汽车产业链绿色化发展现状与挑战 (15)10.3.3 汽车产业链绿色化发展趋势 (15)10.3.4 推动汽车产业链绿色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15)10.4 汽车产业链优化建议与展望 (15)10.4.1 优化汽车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15)10.4.2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提高产业协同效率 (15)10.4.3 发挥引导作用,完善产业链政策体系 (15)10.4.4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发展 (15)10.4.5 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助力汽车产业链升级 (15)第1章汽车产业链概述1.1 汽车产业链定义及组成汽车产业链是指在汽车生产过程中,从上游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再到下游的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所形成的完整产业体系。

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研究

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研究

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研究第一章:绪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更多的汽车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创新。

上游企业主要是指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下游企业则是指汽车销售企业。

汽车产业链众多元素的密切合作,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

当前,汽车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生产效率不高,平衡生产线难度大,产品质量需求高等。

上下游企业通过合作创新,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优势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创新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可以在生产车辆组件时,减少对资金的压力,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其次,汽车产业链下游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市场信息和售后服务,帮助上游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而何谓合作创新呢?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不仅仅是产业链内各个环节进行协同创新,更在于汽车产业链内外部的巨大合作优势。

第三章:汽车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案例研究大众汽车公司与博世达成战略合作,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加生产效率。

大众汽车公司和博世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让博世在我国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的佼佼者。

此外,丰田与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联手成立了「新世界伙伴计划」(NWP)进行共同研发,加快实现汽车制造自动化的目标,预计新计划将在 2020 年以后实现。

第四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创新模式的探讨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方的需求,通过创新方式不断探索更合适的合作模式。

在模式探讨中,可以联合研发,也可以整合供应链,更可以共创核心技术,等等。

企业之间在合作创新中,可以继续挖掘更多的合作模式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

第五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创新的挑战与对策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创新虽然有很多优势,但相应的挑战也是存在的。

首先,汽车产业链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彰显了它的重要性。

其次,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分散、技术壁垒、文化差异等因素都可能产生合作上不利的情况。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升级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升级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升级一、引言汽车行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最具变革性的产业之一。

在中国,汽车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之一。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当前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汽车产业的趋势等方面,探讨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升级。

二、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汽车问世以来,汽车行业经历了从传统的手工生产、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自动化精益生产到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生产的演变。

汽车产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也是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高效、智能化制造的演化过程。

1905年,美国的福特公司率先推出了T型车,采用流水线生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推动了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世界汽车产业进入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阶段,各个汽车制造商相继购置大规模的设备和流水线,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生产的效率和规模。

20世纪80年代,以日本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相继推出了精益生产模式,工业自动化得到了飞速发展,汽车制造商通过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1世纪以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为了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势力也逐渐崛起。

三、当前行业现状目前,全球汽车市场发展形势总体平稳,但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增长和消费升级带动智能化、高端化和品质提升成为行业新热点;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经济下行、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也让行业发展面临一定困难。

1.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增长由于全球环保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持续发酵,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补贴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2.消费升级带动汽车品质提升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汽车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研究

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研究

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汽车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销售与服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协作和创新互动对于提高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首先体现在技术研发方面。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正面临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变革浪潮。

在电动化领域,电池技术的突破是关键。

电池企业、汽车制造商以及科研机构需要协同合作,共同攻克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和成本等难题。

例如,电池企业专注于研发高性能的电池材料和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商则从整车集成的角度优化电池的布局和管理系统,科研机构提供理论支持和前沿技术探索。

通过这种协同创新,能够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在智能化方面,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汽车制造商、软件开发商、芯片供应商和传感器制造商等多方共同努力。

软件开发商负责开发先进的算法和操作系统,芯片供应商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传感器制造商提供高精度的感知设备,而汽车制造商则将这些技术整合到车辆中,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这种跨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够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还体现在生产制造环节。

传统的汽车生产模式以大规模流水线作业为主,注重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然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柔性生产模式逐渐成为趋势。

这就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能够快速响应整车制造商的需求变化,实现零部件的定制化生产和准时供应。

同时,整车制造商也需要与生产设备供应商合作,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

例如,通过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销售与服务环节,协同创新同样重要。

随着电子商务和数字化营销的兴起,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和线上平台需要紧密合作,打造全新的销售模式。

研究汽车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模式

研究汽车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模式

研究汽车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模式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汽车产业链分为上游供应商、汽车制造商、下游经销商和消费者四个环节。

然而,这些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汽车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模式1. 各环节的利益在汽车产业链中,上游供应商主要参与零部件生产和销售。

汽车制造商负责生产和销售整车。

下游经销商负责销售和维修保养。

而消费者则是购买和使用汽车的主体。

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利益,从而形成了汽车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模式。

2. 利益分配的模式在汽车产业链中,利益分配的模式是通过产品价格固定和渠道管理来实现的。

汽车制造商通过向下游经销商提供产品和控制渠道,从而掌握了最大的利润。

而上游供应商则通过价格协商和合作来获取利益。

这样,整个汽车产业链即形成了一个从上游到下游的利益分配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汽车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模式看似合理,但实际存在一些问题。

1. 利润分配不公在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制造商拥有最大的利润。

而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利润却非常有限。

这种不公的利润分配模式,削弱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积极性,阻碍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2. 经销商的生存压力由于汽车制造商掌握了渠道,经销商的销售能力受到了限制。

同时,汽车制造商还常常规定经销商必须销售一定数量的汽车,否则将停止供应。

这导致经销商承担着很大的生存压力,甚至出现了“卖车不赚钱,卖配件谋生存”的现象。

3. 上游供应商的地位不稳定由于汽车制造商对零部件的控制权,上游供应商很难获得稳定的利益。

同时,在竞争环节中,汽车制造商有可能会更换上游供应商,从而导致供应商的地位不稳定。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汽车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方案可能会有效。

1. 打破渠道垄断汽车制造商对渠道的控制权应该得到限制,以便经销商能够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

此外,对于经销商,应该加强培训和服务配套,提升其销售和服务水平。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能源供应链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能源供应链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能源供应链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这也加速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能源供应链的研究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概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即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销售以及充电服务。

其中,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主要承担着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等工作;销售企业则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充电服务企业则承担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建设、运营等工作。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能源供应链能源供应链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能源的生产、运输、储存、充电等环节。

(1)能源的生产环节新能源汽车所需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以及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清洁能源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不断推动着能源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能源的运输环节新能源汽车所需的能源需要通过运输方式送至充电站和售后服务点等地点。

目前,能源的主要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等。

而在新能源汽车广泛普及的未来,应该也会有更多的新型物流方式被应用到能源运输领域。

(3)能源的储存环节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能源需要经过储存才能被使用。

在过去,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储存技术受到限制,但是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储存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4)能源的充电环节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环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核心的环节。

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和充电技术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强应用和完善。

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这意味着需要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能源供应链是实现新能源汽车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

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调整与优化研究

 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调整与优化研究

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调整与优化研究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是指汽车企业在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的产业布局和组织形式。

当前,随着汽车产业环境的变化,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也在不断调整与优化。

一方面,汽车行业面临着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变革。

因此,汽车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和布局调整来适应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产业布局,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

在当前汽车产业链的布局中,主要包括汽车研发、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汽车企业应该优化制造、研发和销售等方面的布局,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作战,提高汽车产业的整体效率。

具体来说,优化产业链布局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 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汽车企业应该积极探索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创新,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2. 建立供应链优化机制。

汽车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框架,优化供应链配置,提高供应链效率。

3. 优化整车生产流程。

汽车企业应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4. 合理配置销售渠道。

汽车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配置合适的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渠道效率,加强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5. 加强售后服务。

汽车企业应该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强品牌形象建设,提高消费者忠诚度。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产业链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是汽车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合理配置销售渠道和加强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化布局,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和更好的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完整全文,共页,汽车人必备)DOC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完整全文,共页,汽车人必备)DOC

《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完整全文开放合作是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是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

自2008年首次出版以来,三方通力协作,结合每年的热点话题,至今已经连续出版五年。

报告凭借其深入的调研、详实的数据和全面深入的分析,成为汽车产业的权威学术著作,深得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中外投资者及业界媒体的关注。

和讯汽车将为您带来全程跟踪报道。

以下为报告全文:一、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发展(一)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合作是无论先发、后发国家发展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1、汽车产业是全球化特征最显著的产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性生产、销售、采购和研发体系汽车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链的全球性配置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具体表现为大型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实现投资、开发、生产、采购和销售的优化配置,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独特环境和市场偏好。

此外,产业链中重要的生产和研发环节,不再局限于汽车厂商的母国范围内,而是立足于全球平台进行布局。

例如,过去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研发机构进行产品开发,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移植产品的方式进行生产性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产业链各个环节和资源在全球市场进行配置。

汽车产业的国家发展战略从过去主要立足于依赖本国的市场和资源,转向利用全球性市场和资源,进而采取比较优势战略和开放竞争战略。

汽车产业全球化直接后果之一是推动了大规模的跨国兼并重组,形成了为数不多的全球性跨国公司。

二战后到1980年,全球大汽车企业集团从50多家减少到30家左右。

1990年以来,由于全球汽车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跨国汽车集团通过相互之间的收购、兼并、控股和参股等联合和重组方式,已减少到目前不到10大汽车企业集团。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述及产业链全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述及产业链全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述及产业链全分析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燃料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概述,并对其产业链进行全面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概述: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排放,提高车辆能源利用率为目标的汽车产业链。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关注,新能源汽车成为绿色出行的首选,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补贴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面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充电桩、整车制造等环节。

1. 电池生产环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生产环节包括研发、制造、组装和回收等。

电池制造商需要不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2. 电机生产环节: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其生产环节包括研发、生产和测试等。

电机制造商需要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效率和可靠性。

3. 电控生产环节: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控制核心,其生产环节包括研发、生产和测试等。

电控制造商需要提高电控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充电桩生产环节: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其生产环节包括设计、制造和安装等。

充电桩制造商需要提高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5. 整车制造环节:整车制造环节包括车身制造、装配和测试等。

整车制造商需要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驾驶舒适性和续航里程。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趋势:1. 产业集中度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加速洗牌,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大型整车制造商和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将占据市场份额。

2.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随着技术的创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能将不断提高,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促进市场需求的增加。

3.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补贴将继续发挥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危为安:向左走,向右走?下跳棋时,只有你这方的所有棋子都到达对方的大本营,你才算胜利了。

为此,每一步你都需要通盘考虑所有的棋子,左思右想该如何走?企业竞争就象下跳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同样需要考虑在自己的产业链条上向左走,向右走?Ⅰ 钢铁行业:资源危机刘珺AMT 研究院在对钢铁企业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KSFS )分析时发现:产业链安全是钢铁企业竞争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为什么呢?这要从钢铁行业的产业链说起。

钢铁是一个“中间产品”,上连采矿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如:钢铁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电力、石油等原材料,使用大量的机电设备,同时又是交通运输消耗的大户;同时,钢铁工业提供的产品又是其它许多产业的基本原材料,向下游又与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各种重要的行业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钢铁这个“中间产品”过分膨胀,上游的“瓶颈”开始收缩,下游产业发展趋于平稳,整个产业链的不协调就会暴露出来。

因此产业链的安全成了钢铁企业面临的生死问题。

图1钢铁行业产业链从产业链来看,钢铁行业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其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又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

要素驱动:对于采矿型企业来说,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上。

拥有大量富铁矿,同时占据有利地理位置的企业在竞争中必然占有很大的优势。

创新驱动:冶炼制造商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提供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成本等。

为了获取这些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对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对产品进行创新,用以满足下游客户的各种需求;需要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用以提高企业整合各方面资源的能力,从而以比其它企业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出色的产品。

品牌驱动:钢铁产品的分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对企业以及产品的认知程度,同时还需要拥有强大的分销渠道将自身的产品展示和提供给客户。

处于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关键驱动因素来制定和实施自身的发展策略。

但是现在一个很有趣的趋势是,钢铁行业中已经存在一批联合企业,他们的业务范围可以涵盖从采矿到分销的整个产业链,构筑起自己的安全产业链,从而形成强大稳定的关键矿石、电力、客户认知上游下游因素要素驱动煤炭、运输资源创新驱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品牌驱动渠道控制产业链竞争优势。

除了钢铁行业本身产业链的特点驱使外,竞争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根据Porter的五力竞争模型,一个行业的竞争状况主要由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侃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威胁、产品替代者威胁以及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五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这五种基本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同时也决定着行业最终获利能力。

钢铁行业竞争状况:✧钢铁产量增长过快,上游供应商势力趋强。

目前,国内焦煤、电力供应、铁路运输、港口接卸紧张,铁矿石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

大型(超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地位与影响,获得低成本铁矿石资源(相对),以便在资源性原料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而一些没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小型炼铁企业,原有成本、经营灵活等优势消失殆尽,节约挖潜、修旧利废等传统做法,和获得廉价原料的能力相比,显得苍白无力:原料成本效益,甚至已经盖过了内部管理问题,届时,为了生存,将不得不采取人弃我缺的策略,在低品位铁矿石(粉)中寻求生存空间。

由于不能获得低成本原料,中小型炼铁企业在以后的行业竞争中可能将会非常吃力,甚至可以说,有些先天不足、管理不善、无资源可靠来源的中小钢、铁厂肯定会在未来的残酷竞争中被清理出局。

✧生产规模纷纷扩大,业内各厂商竞争加剧。

钢铁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现有市场的竞争中往往占据一定的优势。

钢铁联合企业的最佳经济规模为年产钢600-2000万吨。

在2003年,国内现有的钢铁企业纷纷抓住机遇,扩大生产,有多家企业把目标瞄准在千万吨的规模。

✧供给暂时低于需求,下游众买家采购吃紧。

2003年,全球钢铁的供应略微大于市场需求,而国内的钢铁产销率基本达到了100%,创下了近年来的最高记录,整个钢铁行情十分火爆。

但是,目前的这种供不应求只是一种短暂性的市场状态。

国际国内的众多钢铁企业目前正纷纷提高产能,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竞争的均衡点又将转移到客户的一头。

✧行业利益诱惑太大,新型进入者蜂拥而入。

如果说钢铁企业走多元化道路而进入IT行业并不稀奇的话,那么IT企业进入钢铁行业就该算是很大的新闻了。

2003年,国内著名的IT企业北大方正对苏钢集团进行了快速的收购,看好的不正是钢铁行业当前的高度景气以及未来的良好前景吗?因此,产业链安全成为钢铁企业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也就不难理解了。

典型企业——宝钢“铁娘子”率宝钢成功整合产业链,实现整体上市2004年7月,宝钢股份与中海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自2003年宝钢全面启动战略供应链打造计划以来又一重要链环。

在此之前2003年宝钢完成了与三大汽车巨头,一汽、上汽和东风的战略联盟;2004年与煤炭巨头,包括中国最大的焦煤企业山西焦煤以及与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矿产巨头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合资开发矿产;与中远物流,优化供应链中重要的物流服务环节。

等等一系列的举措说明宝钢打造的产业链越来越牢固,这是宝钢董事长谢企华一直殚精竭虑的。

宝钢集团战略研究部门负责人吴东鹰曾经表示:“宝钢在上下游已初步形成一个安全的产业链,这是宝钢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比盲目地在行业内投资抢地盘重要得多。

”然而在宝钢安全产业链的背后,依靠的是科学的产业链管理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安全产业链不是上下游企业简单地拼凑,需要在财务、营销、物流和能源管理等管理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予以支持。

比如,财务集中管理、分级核算;营销渠道的完善,供应链扁平化;物流系统化;能源管理,开源节流、持续发展。

科学的管理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以电子商务为例,宝钢早有远见自2000年开始着眼打造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并成立了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前接受AMT《前沿论丛》专访时指出,东方钢铁搭建的“宝钢网络商务港”就是宝钢运用电子商务手段与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共建的绿色通道。

以宝钢与一汽大众的电子商务模式为例,实现了高效率、高透明度、有效监控的运作。

以前,一汽大众与宝钢签订一次钢材供货合同,宝钢按合同组织生产,按质按量准时交货。

然而,这种简单的模式造成了必可避免的信息不畅,一汽大众很难掌握宝钢的具体生产进度。

为保证生产供应,一汽大众只能加大钢材库存量,即使如此无法适应生产计划的变化,还经常要求宝钢紧急补料。

宝钢-一汽大众的协同商务平台有效缓解了这种矛盾。

一汽大众将钢卷库托管给宝钢,宝钢将保证一汽大众的生产用料。

由此,宝钢的管理延伸到了一汽大众的钢材原料库,每天根据一汽大众的生产计划和生产实绩,动态平衡整个供应链的钢材库存状况,及时调整钢材生产计划,满足一汽大众的生产要求。

这些目标的实现得益于东方钢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支撑。

协同商务解决了计划、订货及合同执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重点不在于交易,而在于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效监控给双方带来的保障。

目前,宝钢可按照一汽大众的轿车生产计划,组织宝钢的合同排产、生产制造、成品运输。

宝钢对一汽大众已经全面实现按局订货、按周交货的管理方式。

高精度的生产管理创造了巨大的效益,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汽大众的钢材原料库存大幅度下降,同比降幅达45%,创效益数千万元。

从而,宝钢通过这一电子商务技术平台赢得了一个稳定可靠的战略客户。

(详细内容请阅读本刊2004年9月号:宝钢安全产业链的背后)现在宝钢成为国内少数几家上游有矿石保证、下游背靠大型机械基地和汽车基地,同时还和上下游都签署了长期供货合同的大型钢铁企业。

注:本文主要内容节选自AMT研究院报告:《钢铁行业管理变革和信息化研究报告》Ⅱ汽车行业:利润危机刘珺现在最令国内汽车整车生产厂商朝思暮想的可能就是:如何提高销量?为此,提升产品配置、降价、广告、促销等各种竞争手段都用上了,虽然产销量还在以两位数增长,但与60%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也许这些还都能容忍。

最不能容忍的是利润率从2003年的8.6%下降至2004年的6.6%,尽管与国外平均3%~5%的利润率相比仍然较高,但对中国市场寄予热望的跨国行业巨头来说,无疑泼了一盆凉水。

有些清醒的汽车厂商,开始意识到单纯地依靠竞争手段提高销量无益于利润率的提高,毕竟利润才是生存的根本。

这些厂商把目光从外转向内,期望通过资源整合、效率提升提高利润率,然而在深入下去的时候,却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从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来看,整车装配环节是能够辐射其他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因此,大家都选择在此安营扎寨,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这本来是个聪明的策略,但是在中国市场执行起来似乎就不那么灵验了。

图2汽车行业产业链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表面上似乎只是整车市场的竞争。

但从产业链来看,整车市场的竞争只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竞争中的一个环节。

汽车产业链的竞争还包括产品研发、原材料及部件供应、物流、分销、售后及汽车金融。

本来,大型汽车制造厂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整车制造业龙头地位进行区域化和全球化整合兼并,把上游一二级供应商和下游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优势充分、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降低采购成本、优化内部流程,构建深度和广度都堪称一流的全球分销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

然而,大多数整车厂商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问题出在哪里?✧原本管理方式和文化几乎截然不同的企业在合并之后如何维持健康发展?如何更好的发挥规模优势?出于产业保护,中国产业政策规定跨国汽车企业只能以不超过50%的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多个汽车巨头都采取了“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的策略,与不同国内汽车企业形成整车项目。

尽管在整车环节是合作关系,但在原材料及部件供应等产业链其他环节却往往成为竞争对手。

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合资双方没有理清各自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和相互关系。

✧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只是整车市场的竞争吗?当把竞争范围理解为整车市场,依然应用传统的,围绕市场、产品、客户、竞争及企业能力来制定战略,注定是要失败的。

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应该是汽车产业链所有环节的竞争。

制定战略时,应该考虑在产业链的哪些环节介入?如何介入?在介入这些环节时,对其他环节的合作关系有什么影响?如果在产业链的纵向与合作伙伴有了矛盾,应该如何取舍?✧如何使成本比价格下降得更快?中国的生产有一些成本优势,但被采购问题和规模不够所抵消。

而且现在钢材和石油价格不断攀高,电力供应紧张,更是雪上加霜。

为降低成本,整车厂商逐步打破依靠自有配套厂商的产业链组织模式,实施全球采购,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产业链上下游如何形成紧密协作的协同团体?尽管企业还会继续加强对整个供应链中的成本的控制来获得竞争优势,但是整个行业会进入一个新纪元,成功与否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顾客响应性、进入市场的速度、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